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 荷花》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会认会读生字。
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或。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课件)大家想读吗?(学生自由读)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板书:荷花)师:(出示荷花国画的课件)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那,你对荷花了解多少呢?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课文并收集了有关荷花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谁第一个来?生汇报。
老师询问资料来历,并适时鼓励。
适时展示图画,并指名说说“荷花、荷叶、藕、莲蓬、莲子”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请教别人、请教书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也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很好!)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揭题师:正是由于荷花非常美丽,所以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写荷花、画荷花。
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荷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荷花(读题)2、检查预习师:对于这篇课文你在课前读了几遍?(询问两名学生)评价:很好!(课前是该认真预习!多读课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预习方法。
)3、激发读书兴趣:你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自主选择自然段读就挑你最喜欢的那个自然段读!(配合学生所读的自然段相机出示有关自然段中的生字词,读词)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评价读书情况:刚才读课文谁读得最好?4、(激发竞争意识读书)他读得这么好,就没有人能超过他?师: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老师给同学们一次机会,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轻声自由读、朗读、同桌合作读)(学生初谈感受)三、抓二、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入情入景,欣赏荷花的美丽,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猜谜导入,初识燕子1.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
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谜底是什么?对了,是美丽的荷花。
2.荷花,又称“莲花”“水芙蓉”。
根茎肥壮,长圆柱形,里面有许多条管形空腔。
茎上有许多节,根状茎横生在浅水的泥里,又称作“藕”。
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有清香。
花柱呈杯状,里面有蜂窝式的圆孔,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
藕可以作蔬菜,莲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叶、花梗、莲心、莲须可以入药。
3.欣赏荷花图片。
4.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满池的荷花吧。
学习任务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1.学习提示:(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走近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一粒种子》等。
3.检查字词。
挨挨挤挤莲蓬饱胀姿势翩翩起舞舞蹈重点提示:“蓬”是后鼻音,二声。
在词语“莲蓬”中“蓬”读轻声。
“胀”是翘舌音。
4.学习多音字“挨”。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在“挨着、挨挨挤挤、挨门挨户”中读“āi”,表示表示仅靠或者一个接着一个;在“挨打、挨饿、苦日子总算挨过去了”中读“ái”,表示表示遭受、困难地度过或者拖延时间的意思。
5.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一读这些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重点指导:“瓣”左中右结构,偏旁部首是“辛”,跟老师写笔顺。
书写时要注意: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的紧凑,注意各部分的避让和笔画的穿插。
(3)重点指导:“蓬”,上下结构,共13笔,跟老师写笔顺。
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扁长,盖住下面的“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
3、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4、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
师范读课文。
2、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1、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挂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得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的句子,老师为什么只挂出这一句?①、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读)②、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字训练统一起来)(朗读)③、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④、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⑤、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
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
你来找找看。
(朗读)⑥、(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花瓣中包裹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⑦、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荷花》是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
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
文章还运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优美,更加生动。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
本篇课文所描述的生活场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荷花的美丽和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荷花的美丽和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荷花图片、音频文件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花图片和播放音频文件,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生字、生词。
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生词,进行讲解和领读。
3. 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小节。
2、体味白荷花的种种姿态,感受白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欣赏荷花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1、同学们见过荷花吗?看。
(映示)这是什么样的荷花?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2、播放录像。
这么几朵荷花就给同学们带来这么美的感受,如果有一池的白荷花呈现在你们面前,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欣赏。
3、谈感受。
欣赏了这一池活生生的白荷花,你们有什么感受呢?4、揭示课题。
是啊,著名作家叶圣陶就把这一池的荷花描写了下来。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进课文,去观赏,去感受这一池美丽的白荷花。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那就让我们打开课本吧!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指名读。
好,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读通读顺。
哪些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三、研读课文:1、读了课文,同学们说说看那些小节具体描写了美丽的荷花?2、自主学习。
那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荷花的美读出来吗?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好好准备准备,待会儿请你们读给大家听。
3、大组交流。
第2节:(1)(映示语段)▲“荷叶挨挨济济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为什么这么读?(图文对照)点拨:理解挨挨济济(叶子多很美)还有呢?(色美,形美)▲“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图文对照)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非常了不起了。
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冒”字写得特别美,美在哪儿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得、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指名朗读。
▲“有的才------。
有的花瓣儿全都------。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花》部编版

3.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和绘画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荷花文化意义的理解。通过这一环节,我发现孩子们在合作交流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团队精神,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6.课堂氛围:整体来看,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但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并改进。
7.教学方法: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讲解、讨论、实践等,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我也意识到,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荷花的自然特征、文化象征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荷花美丽和内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自己的观察和创作中,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自然之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突破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引导要了解荷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这涉及到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突破方法:教师简要介绍荷花的象征意义,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荷花的美好寓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段落理解:通过分析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了解荷花的生长环境、外貌特征以及作者观赏荷花的心情。掌握段落大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举例:让学生复述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出荷花的生长环境,从而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说课稿一、说教材《荷花》是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第3课。
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荷花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以及荷花在文学中的意义。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比喻,描绘了荷花的多姿多彩和生命的顽强,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热爱和赞美。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理解、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理解作者对荷花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形容词,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荷花的美丽。
二、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荷花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荷花的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形容词,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 自主学习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实践学习法: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花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通过朗读课文、讲解重点词句、分析比喻和形容词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巩固练习:通过背诵课文、填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篇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辨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清香飘然,清新脱俗,高贵盛开的美丽情境,以及“我”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与荷花融合为一体的奇妙想象。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作者通过丰宫的想象力,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写描写了一池荷花的姿态万千,色彩明丽,展现了一幅清新雅致、高贵脱俗、生机勃勃的池中荷花的画卷,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享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由"清香"引出"看荷花";第二、三自然通过描写荷花生长的优典姿态,美得看似一幅活的画;第四、五个自然段写通过自己观赏荷花时的美妙想象和感受,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入了文章中,把自已想象成了池增中的一朵荷花,翩翩起舞,随风飘动,展现动态美;荷花的优美姿态,供人观赏,又是一番亭亭玉立的静态美,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四、说学情(一)、学生学习基础分析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西或诗申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的读文章想画西训练冀定了基础。
(二)、学生学习困难点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必要时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三)、学生身心特征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同时需要发挥三年级学生形象思准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其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会认“蓬、胀”等4个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正确读写“荷花、清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4.能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重点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2.理解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
教学课时两课时。
1.会认“蓬、胀”等4个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正确读写“荷花、清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
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板书:荷花)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吗?2.谈话导入: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国古代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
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呢?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千姿百态……)4.这样的荷花,你们还想看吗?让我们一起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
(多媒体出示荷花图)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1)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花瓣儿破裂姿势仿佛随风飘动停止(2)自由读,注意多音字“挨”的读音:“挨”在这里读āi,它还有另一个读音ái,组词为“挨打”。
读好儿化音“花瓣儿”。
3.学习生字。
(1)瓣蓬胀裂姿势仿佛随蹈止自由读,指名读,,前鼻音“瓣”,后鼻音“蓬、仿”。
(2)指导书写生字。
①小组内探讨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形近字比较:辨—瓣烈—裂拂—佛正—止②组长反馈组员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③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④依据小组长的汇报,教师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瓣”:左边最后一笔是撇。
“势”:上边是“执”。
“佛”: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笔顺。
⑤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⑥教师展示学生作品。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识。
5.指名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多媒体出示词语解释)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清香:清淡的香味。
饱胀:饱满得发胀。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
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1.教师:大家能不能厘清本文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结果:课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板书: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4.教师小结:文章集叙述、描写、抒情于一体,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
5.配乐齐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4个要求会认的字,11个要求会写的字,了解了荷花的美。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激发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激情主动、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厘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
1.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
3.能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多媒体。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花瓣儿破裂姿势仿佛随风飘动停止2.谈话导入:二品读美文,领悟语感1.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话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2)“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说明了什么呢?(“我”十分喜爱荷花)(板书:赶紧跑)(3)教师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
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2.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
(1)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画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的意思,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板书: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3)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呢?(活的画)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教师:①学生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思考:这一池的荷花美在哪儿?(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儿;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一池荷花美得像一幅活的画)②再读第2、3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③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板书:冒)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作“冒”。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写后交流:“……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④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⑤解读“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花的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一看!(多媒体出示图片:荷花的三种姿态)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吗?(初绽、绽放、含苞)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全开的呢?(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将开的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荷花的美和可爱吗?e.喜欢这几句话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⑥“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a.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
b.学生画荷花,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
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
(我画的是盛开的荷花,我画的是含苞待放的荷花……)c. 贴的过程中,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习第4、5自然段。
(1)看到这么多千姿百态的荷花,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4、5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3)表演引读第4自然段。
作者之所以会有这些想象,是因为荷花太美了,这一池的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变成荷花吗?让我们一起在第4、5自然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三审美表达,丰富语感1.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2.小练笔: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教师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视觉效果。
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
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 荷花闻到花香:一……就……赶紧跑观赏花姿幻化荷花:翩翩起舞课题荷花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挨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2. 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
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
教学难点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挨、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