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

启示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析中国内部审计近30 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引言

自从1983年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来,内部审计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30年来,内部审计工作从无到有,内部审计队伍日益壮大,内部审计规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30年来,在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内部审计作用和成果日益彰显,内部审计影响力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目的在于对我国内部审计30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综合回顾和评价。尽管不同学者已围绕着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或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但相比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从内部审计建立到现在这一更长的时间跨度,回顾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内部审计30年发展作出了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特征。基于内部审计发展的阶段,本文梳理过去30年内部审计发展所获得的启示,并对我国未来内部审计发展做出初步的展望。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目的不是提供文献评述,而是在这一框架中说明内部审计实务与理论

的发展脉络。

二、近30年中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目标的演进而不断发展的。为此,我们将内部审计30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阶段考察环境因素变化与内部审计发展。

(一)内部审计建立起步阶段(1983~1992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号角。为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适应加强财政经济监督的需要,1982年修订的宪法确立了在我国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在面对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庞大的国有资产,审计机关不可能对所有国家审计范围内的部门和单位都实施审计。因此,1983年9月国家审计署成立前夕,国务院转发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中指出,建立和健全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或下属单位较多的主管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备审计人员,实行内部审计监督。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自此,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成为党和政府的重心工作,也成为这一时期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加快内部审计机

构的组建;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规范,指导内部审计开展工作;围绕内部审计任务,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在维护财经纪律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成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发挥学会在宣传内部审计,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方面的作用。国务院转发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监督的开始。1983年9月15日,在审计署成立大会上,田纪云副总理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把内部审计机构建立起来。随后,审计署开始落实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工作,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审计机关要下大力量来抓,内部审计机构的组建在1985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组建和指导内部审计开展工作,一系列内部审计规范相继出台。1985年8月,国务院发布《内部审计暂行规定》,要求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事业组织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1985年12月,审计署发布《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这是审计署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对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规范。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1989年12月审计署根据形势发展,重新修订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界定了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而非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报告关系上,内部审计也不再向本单位负责人之外报告工作,职能回归到服务单位管理的需要。创建阶段的内部审计机构贯彻边组建边工作的方针,积极进行试审,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在这一时期,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审计工作必须为提高

经济效益服务,因此,内部审计也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指导思想,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或者实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其他审计。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报告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要围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和深化改革、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开展工作。1992年,审计署关于印发《改进内部审计制度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要求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围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积极开展经营决策审计、成本费用审计、资金使用效果的审计、工程预决算审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财务收支审计以及继续搞好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除审计署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业务外,为适应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国际间的内部审计学术交流,1987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学会从成立伊始便确定了加强内部审计宣传,开展内部审计学术活动,协助有关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以及参加国际内部审计学术组织等任务,这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在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改革开放确立了我国学习西方先进理论和技术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者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地考察或者利用在西方学习的机会,了解西方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阶段,通过撰写年会综述,和体会,将这些理念在国内传播。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开始将西方的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著作翻译到国内。早期发表的翻译如《内

部审计》,《内部审计昨天、今天、明天》,《内部审计的发展》,《扩大政府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等。著作方面如1990年劳伦斯索耶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等。另外,改革开放早期,国内学者对西方内部审计的研究也保持着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发表了有关介绍西方内部审计发展、专业教育和国外内部审计准则的学术。

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内部审计理论的同时,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者积极探索我国内部审计的理论特征和不同时期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和重点。例如,管锦康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的性质和对象,徐政旦论述了社会主义企业内部审计的特征,罗青育和刘正光探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也有学者对我国过分扩大内部审计作用,强制通过行政干预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内部审计双向服务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在著作方面,1988年杨树滋和鲍国明合作完成《内部审计概论》,1989年徐政旦出版了《内部审计学》,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发表的内部审计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在成立后,就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的研讨活动,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建立起步阶段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例如1987年开始组织关于社会主义内部审计的职能、任务及其在部门、单位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开展效益审计,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两个方面的研讨。1990年,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有:内部审计的地位、职能、作用;内部审计如何实现三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及评价;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企业单位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实施与完善等。

(二)内部审计巩固提高阶段(1993~2002年)

从1978年到1993年,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为这一时期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总的基调。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发生重大转变;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在发展中经历波折;随着非国营经济组织发展,内部审计规定进一步修订;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展开。审计署成立初期,内部审计指导职能归属于工业交通审计局,随后,其职能依次由交通审计局、法规局、审计体系指导司和管理司负责。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在1998年审计署的三定方案中撤销了管理司。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受审计署委托承担起对内部审计行业的指导工作。1998年审计署向民政部申请将学会更名为协会。至此,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从组织上完成了性质转变,形成了以国家审计为指导,以内部审计协会为行业管理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

1998年政府部门改革之后,部门所属企业被剥离,除少数部门外,大多数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被取消,政府部门的审计立法进入了调整阶段。据统计,1998年底全国共有内部审计机构10.2万个,配备内部审计人员27.6万人;到2000年底,内部审计机构减少到8.5万个,内部审计人员减少到21.7万人(李金华,2005)。2000年以来,随着政府职能的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推行,内部审计机构在一些政府部门重新设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立法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下,我国民营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92年股份制试点不断推向深入。为此,在1995年审计署修订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指出非国有经济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这说明当时非国有经济组织也开始注重进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正逐渐成为各类组织对内部活动进行监督的需要。

这一阶段围绕着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993年10月审计署召开全国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及学术研讨会,提出各部门、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应当开展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对企业整个运行机制进行监督,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堵塞漏洞,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以保证企业领导履行经济责任。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推行,内部审计的任务在于围绕企业改革,促进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直到20世纪

初,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广泛推行,内部审计机构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

在理论研究方面,内部审计研究继续围绕国外内部审计发展,将西方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和经验进行介绍和总结,如余玉苗讨论西方内部审计观念与方式的转变以及西方内部审计的八大转变等,刘力云、王德河和刘力云编译了内部审计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内部审计21世纪展望等内容。同时,更多研究立足于我国企业改革和实践,探讨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话题主要有:内部审计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这方面既有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分析内部审计在企业实践中的做法,如上海石化公司审计室分析内部审计参与企业股份制改制的实践,东风汽车公司审计处探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等;又有学者探讨股份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特征。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既包括内部审计参与管理职能探讨,也包括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回顾和展望。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如蔡春对内部审计的功能、目标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刘力云和王德河探讨了内部审计领域的风险基础审计,以及运用公司理论解释内部审计等研究。

(三)内部审计转型发展阶段(2003~今)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这是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标志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开始更多借鉴和采用国际内部审计发展新理念,例如2001年IIA对内部审计定义的修订,2002年美国因会计丑闻事件而颁布的萨班斯法案,这一方案在公司治理、会计职业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深刻影响了全球内部审计的发

展。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些因素进一步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转型发展。

这一阶段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监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强化了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的重心逐步由财务合规性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为主转变,内部审计功能从审查评价财务、业务活动的合规性逐步转向评价和改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的效果转变;内部审计在完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支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2002年民政部批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改协会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第四届到第六届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内部审计协会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和不断完善,协会开展了以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为主线,致力于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完善和推广实施,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加强内部审计职业教育和对外及海峡两岸内部审计交流,通过举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经验交流会形式,不断推广内部审计新理念和典型经验。

2003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银监会相继

成立。2004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这些规定对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做出了布置和提出了具体要求。2006年6月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2007年4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指引(试行)》,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相关的规定。这些规范表明监管部门强化了内部审计在各自系统内的作用。

同时,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2003年审计署再次修订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一规定相对以往有本质变化,表现在:明确内部审计协会是内部审计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直接指导和监督,变为通过内部审计协会进行间接的指导、监督和管理,这表明我国的内部审计己从国家审计的辅助地位逐步走上独立行使监督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同时,内部审计机构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非国有经济组织,而是拓展到任何组织;内部审计职责进一步扩大到对风险管理的评审,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对内部审计转型发展影响最大的在于内部审计定义的修改,即由过去单纯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改变为监督和评价两个方面,不断为提升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管理服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着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全面转型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

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内部审计在完善组织治理、加强风险管理、支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呈现繁荣景象,研究内容更加丰富,选题更加多样。总结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更多研究关注内部审计治理特征、模式和理念,探讨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等;研究的对象广泛,涉足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发展等问题;研究方法开始向实证研究拓展,利用上市公司数据、调查问卷和实际案例,立足于不同的数据视角和案例展开研究(例如,程新生和张宜,2005;韩晓梅和包汉良,2005;耿建新等,2006;刘国常和郭慧,2007;刘斌和石恒贵,2008;刘运国和胡丽艳,2005)。

除了学者的广泛研究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积极组织进行内部审计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近些年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每年选定1项内部审计理论研讨题目,发动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开展自下而上的群众性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同时从2007年开始,受审计署委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外发布内部审计科研招标课题,号召广大学者和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者进行专题深入研究,通过这些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理论研究。

三、四点启示

通过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不同阶段实践和理论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一)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发

展服务于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围绕着我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30年的发展变迁中,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府机构和经济组织改革。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的重要部门,得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内部审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越发证明了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这一命题。同时,内部审计围绕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时期的目标,在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的指导下,积极发挥监督的职能,服务于维护组织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完善组织管理的作用。

(二)立足国情,吸收借鉴国外经验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不断改革,有效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1983年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强制性建立以来,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发挥着对内部审计行业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但是随着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审计署将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移交给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协会作为社会团体,既可以联系国有企事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又可以把集体、民营经济的内部审计纳入行业管理的范围,使内审工作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尤其从2004年开始,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政府监管部门颁布了不同的内部审计规范,形成了目前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和政府监管部门相配合的内部审计行业管理架构。

伴随着内部审计行业发展,吸收借鉴国外经验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转型的重要方面。我国通过申请加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参加IIA年会或地区性的国际内部审计组织会议,以及考

察年会承办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或者组织一些部门或系统的考察团到国外对口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进了与其他国家间内部审计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通过邀请国外内部审计学者、专家来华讲学,接待国外的内部审计代表团访问以及承办国际性的内部审计国际会议,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经验,这些都积极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

内部审计理论必须通过大量的审计实践来加以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然后用于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者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内部审计理论和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立足于我国实际的内部审计理论,这些研究成果有力指导和推动了在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共同服务于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四)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方面

人力是事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本。审计人员胜任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从成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开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和地方协会就以组织推动的方式,通过理念、知识、技能、规范以及经验分享等方式,了大量内部审计人员,并将此作为一项经常系统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以培训为抓手,指导内部审计人员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这些对提高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能力和素质,推进我国内部审计融入国际内部审计大潮,发挥了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回顾内部审计30年发展,内部审计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我国内部审计在审计署的强制性推动下建立和起步,在审计署积极支持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行业管理下,不断发展提高、转型创新。展望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既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舞台和先进技术,但又导致了未来充满着更多的不确定风险,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的期望也将不断提高。因此,面对未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需要继续在审计署和协会会员的支持下,不断完善自身组织建设,进一步推动地方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协会作为社会团体的服务、管理、宣传、交流的职能,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全面快速发展。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职业培训和学习,重视组织战略和社会责任,关注第三方风险和信息安全,方式上更加注重合作,在更基础的道德价值观层面发挥作用,手段上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价值。

公司历程回顾总结词

公司历程回顾总结词 一个公司经历了十年,一个公司走过了十年。以下是小编带来公司历程回顾总结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司历程回顾总结词例 1 根据这次年会的议题安排,允许我先对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做一个回顾性的总结,题目是《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十年回顾与发展》。以计算机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二十世纪下半页悄然兴起,逐渐引发了方兴未艾的产业革命,并以历次产业革命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迅速的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运作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代表,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发展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科技因素之一,信息化技术进入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近二十年间,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过程中不可或却的辅助手段,极大的提高了城市规划水平和效率,并在人类社会城市规划进程中为城市规划的龙头和作用体现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平台。 之所以选择十年作为我们回溯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时间单位,很大程度是为了便于回顾分析和总结评价,而以95年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自动化专业组为起点,这正是我们蓬勃发展的机遇期,

在召开的第一次专业组会议确立了我国城市规划全行业第一个信息化技术研究和交流的学术性组织,标志着信息化技术作为城市规划领域新技术应用方向,在当时已经成为许多城市规划人类的共识,并立志于推动城市规划信息化技术向广度和深度做出不懈努力。在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可以用日新月异来说,过去的十年既艰难又成果丰硕。 其实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已经开始了探索的征途,但是当时信息化的水平,但是国内信息化技术更多是对国外成熟产品和技术的引进,更多是局限在规划设计和城市测绘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零用,而信息技术的高技能、高效率的特征,开始引起了一些领导者的关注,开始探索城市规划工作引进信息技术的可能性,比如说一些城市规划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利用社会的技术力量推进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的采集应用,而一些城市则不惜工本引进成套工本和专业人才,希望构建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制高点,更好的应用,比如说87年作为全国首例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引进了美国大型地图数据库软件以及计算机系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自动化中心,这些引进的技术和产品将中国城市规划行业更直观的了解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凝聚了自身的发展目标,然而由于基础数据的匮乏,成本的高昂,程序开发的滞后和管理人员自身技能的不足,使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远远落后于人们的期待,那时

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制度

xx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1、为规范本公司的资产评估业务质量控制,明确质量控制责任,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资产评估业务及与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的质量控制。 第二章基本要求 3、从业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 第三章业务执行 4、严格执行本公司制定的《资产评估业务操作规程》。 5、从业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履行适当的评估程序,基本评估程序通常包括: (1)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 (2)签订业务约定书; (3)编制评估计划; (4)现场调查; (5)收集评估资料; (6)评定估算; (7)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 (8)工作底稿归档。 6、聘请专家协助工作的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信专家工作的合理性。 7、本公司根据初步了解的项目情况,选派具备一定资历和经验、良好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从业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评估业务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8、接受评估业务前,项目负责人应与委托方进行充分沟通,通过公开渠道查询有关情况,关注的事项一般包括: (1)本公司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出具评估报告的时间是否能够得到保证。 (2)委托方是否明确提出预先设定的评估结论。

(3)关注被评估单位提供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的情况。 (4)评估程序是否能够适当履行 当存在如下情形之一时,不承接评估业务。 (1)本公司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无法保证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或评估报告按时出具。 (2)影响评估程序的适当履行,导致本公司及项目人员无法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 (3)评估报告被不当使用的可能性较大,给公司及从业人员带来较大风险。 (4)被评估单位提供的作为评估依据的相关资料具有明显虚假,影响评估报告的真实性。 9、现场调查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必要的前期工作,一般包括如下事宜: (1)编制评估计划,其内容应涵盖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评定估算、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等评估业务实施全过程。 (2)根据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及特点、完成时间要求等项目具体情况,组织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从业人员构成项目团队。 (3)根据项目特点,向委托方及被评估单位提出评估的工作要求和具体计划。 10、从业人员应当对评估对象进行现场调查。 11、从业人员应对收集的评估资料进行必要分析、归纳和整理,形成评定估算的依据。 12、从业人员应当恰当选择评估方法,选取相应的公式和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形成评估结论。 13、评估报告应当由项目负责人编制。 第四章职业道德 14、从业人员应当诚实正直,勤勉尽责,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守保密原则。 第五章签字盖章 15、评估报告由两名评估师签字盖章(包括该项目负责人),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盖章。 16、项目负责人、助理人员应当在所编制的工作底稿上签字。 17、审核人员应当在各自审核责任范围内完成审核工作,并在相关工作底稿、评估报告发文稿中签字。 第六章逐级审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资产评估公司执业质量控制制度

执业质量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资产评估执业行为,保证职业质量,依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其《施行细则》、《资产评估操作规意见(试行)》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所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注册资产评估师和相关评估人员,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资产评估准则》等行业规、遵守职业道德,接受后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依法执行资产评估业务;提高执业质量、降低评估风险是其工作职责。 第三条注册资产评估师如与受托项目相关当事有经济利益关系或直系亲 情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四条注册资产评估师,对承接的评估项目,应在核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资产评估准则》等行业规,充分考虑影响资产价值的各种因素,遵照法定的资产评估程序,选用科学的资产评估法,选取恰当的评估参数,独立、公正、客观、合理地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形成资产评估结论,编制《资产评估报告书》和《资产评估说明书》。 第五条《资产评估报告书》和《资产评估说明书》,应按《资产评估报告基本容与格式的暂行规定》和《资产评估准则》的要求编制,至少两名注册资产评估师签字盖章后报公司法定代表人审查签发,并加盖公司公章。 第六条与《资产评估报告书》、《资产评估说明书》相关的评估依据、说明、资料、记录等(包括行为依据、法规依据、产权依据、取价依据、现场勘查记录等),均应按《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编制、复核,由编制人与复核人签字、

审批,形成工作底稿,并归档保管。 第二章接受委托过程的质量控制制度 第七条正式接受委托前,项目经理首先应对客户的行为背景情况进行多面的了解,采取与客户接触、洽谈或者到现场了解和掌握情况,综合估测和评价风险与风险程度,对风险大或有欺诈性的项目,应拒绝接受。 第八条经过洽谈、实地考察,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了解项目工作量、难易程度、风险程度和特殊性后,决定承接的项目,应以公司名义与客户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 第九条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应明确评估目的及双的责任和义务,有关事项的限制条件和必要事项的声明,由经理(或项目经理)与客户充分协商后拟定、报经公司法定代表人审定签字后,委托部门经理(或项目经理)为经手人,与客户正式签订。 第十条接受委托后,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复杂程度和专业技术要求,由部门经理组织选派或协调足够数量、富有经验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及各专业职能人员组成项目组,明确项目经理(注册资产评估师)、明确任务、明确要求。 第^一条根据《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要求,由项目经理拟定出详细的评估工作计划或评估案,要求:任务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报经部门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审定后,由项目经理负责全过程落实执行(包括完成评估报告、评估说明以及评估结论的备案、核准和工作底稿归档工作);执行过程中,实行重大事情报告制度(包括更改或修改)。 第十二条向委托提出填报委托评估资产清单(规定格式)和提供相关资料的要求,应留存记录作为工作底稿归档。

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保障措施 本机构评估业务质量保障体系由以下部分组成,以实现评估业务活动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技术委员会的设立; 2、首席评估师制度; 3、重大问题报告制度; 4、评估业务活动全过程的指导、监督和复核。 一、技术委员会 技术委员会的组成:总经理、首席评估师、核心技术骨干、部门负责人、协作专家、外聘技术专家组成。 工作内容:负责重大项目疑难问题的解决(针对新兴业务或重大项目中的特殊技术问题)、重大技术问题的审核、共性问题的总结、内部质量的检查、技术争议的判断等重大事宜的组织实施。

二、首席评估师制度 制度建设目标:为进一步加强公司业务质量工作的管理,明确质量控制责任,保证执业质量。 首席评估师工作职责: 1、确保公司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推动质量控制体系的实 施,监督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向股东会报告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案; 2、组织制定公司内部的技术标准; 3、组织对业务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进行处理; 4、组织评估人员的业务培训; 5、承办公司股东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重大问题报告制度 制度建设目标:为切实加强和规范评估业务活动中重大事项的管理,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理突发或重大事项,确保重大事项信息的及时掌握和妥善处置,以保障公司执业质量。 重大事项:是指评估人员在评估业务活动中涉及评估对象和范围界定不清、评估对象权属瑕疵、价值类型选定、技术路线确定和评估方法选择、重要技术参数选取、评估假设及限制条件的确认及业务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工作障碍或超出评估工人员能力范围的事项。 运行机制:重大事项报告实行二小时复命制,即重大事项发生或确认后应在二小时内向项目负责人报告,超出项目负责人胜任能

如何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

如何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 课程描述: 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是总结回顾企业发展历史,制定下一步发展阶段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同样密切关系到企业下一步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对企业发展有极其深远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清晰地认识到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对企业的重大意义。同时,我们将通过案例展示,让您全面掌握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的方法。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各行各业在撰写企业历史回顾材料时,都有自己的方法与技巧,但万变不离其宗!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直达成功。 撰写企业历史回顾材料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撰写内容; 二是确定撰写方式; 三要掌握撰写技巧; 四是要完善文稿修订。

在撰写企业历史回顾材料内容的确定上,我们主要从前传以及正传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接下来,我们要掌握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撰写方式。 接下来,我们还要把握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的撰写技巧。

最后,我们还要做好完善文稿的修订工作。 一,我们要以相互交换文稿的形式,互相对照检查,重点是检查错别字、错误语法以及文稿一致性和连贯性的问题,确保文稿的准确。 二,主编负责审核各个撰稿人的主题是否明确,是否和布置的中心思想一致,文稿中有没有违背企业文化的语句和段落等。 三,我们还要做好时间方面的取证。由修正人员对照检查文稿中的时间描述是否准确,是否与收集的资料相一致,是否存在模糊时间 概念的现象等。

我们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的整套方法流程。 或许文字的话大家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看下面的思维导图,能让你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明白该如何撰写企业发展历程回顾材料。

资产评估公司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的资产评估业务质量控制,明确质量控制责任,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资产评估业务及与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的质量控制。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三条从业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采用不同于资产评估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时,不得违背评估准则的基本要求,应当确信所采用程序和方法的合理性,并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 第四条严格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员工岗位责任制》,履行本岗位应履行的相关职责,并对本岗位工作任务负责。 第三章业务执行 第五条严格执行本单位制定的《资产评估业务操作规程》。 第六条从业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履行适当的评估程序,基本评估程序通常包括: (一)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 (二)签订业务约定书; (三)编制评估计划; (四)现场调查; (五)收集评估资料; (六)评定估算; (七)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 (八)工作底稿归档。从业人员不得随意删减基本评估程序。 第七条从业人员在执行评估业务过程中,由于受到客观限制,无法或者不能完全履行评估程序,且当采取必要措施仍无法弥补程序缺失并对评估结论产生重大影响时,应按照本单位内部规章制度,逐级汇报批准,由项目负责人协商委托方终止评估业务。

第八条聘请专家协助工作的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信专家工作的合理性。 第九条本单位根据初步了解的项目情况,选派具备一定资历和经验、良好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从业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其是全面负责某项评估业务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评估报告上签字的注册资产评估师。 第十条接受评估业务前,项目负责人应与委托方进行充分沟通,通过公开渠道查询有关情况,关注的事项一般包括: (一)本单位是否具有足够的从业人员,出具评估报告的时间是否能够得到保证。 (二)从业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三)委托方是否明确提出预先设定的评估结论或表露出明显的利益倾向。 (四)委托方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是否仍有不当使用评估报告的明显倾向。 (五)被评估单位是否存在由于管理缺陷或诚信缺失等可能影响其提供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的情况。 (六)评估程序是否能够适当履行。 (七)本单位及从业人员是否能够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 当存在如下情形之一时,应不得承接评估业务。 (一)本单位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无法保证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或评估报告按时出具。 (二)影响评估程序的适当履行,导致本单位及从业人员无法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 (三)评估报告被不当使用的可能性较大,导致本单位及从业人员可能涉及法律诉讼或相关检查。 (四)被评估单位提供的作为评估依据的相关资料具有明显的虚假可能,导致本单位及从业人员无法合理的设定和使用评估假设,影响评估报告的真实性。 (五)其他导致本单位及从业人员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的情形。

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新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银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历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改善社会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60年银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新中国银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新中国银行业逐步成长并不断发展壮大,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1956年:银行业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 这一阶段,我国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恢复。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将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确立了其作为国家银行的法定地位。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为:一是发行人民币,支援解放战争;二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和统一的国家银行组织体系;三是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和整顿金融业;四是积极开展存款、贷款、汇兑和外汇等银行业务,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为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1953~1956年,我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为全面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银行业则实行信用集中原则,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综合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1956年公私合营银行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形成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一五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12%,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1%,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建设。 1956~1965年:银行业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1956年我国开始转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58~1962年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严重自然灾害,银行的业务制度和原则遭到破坏,导致信贷投放失控,现金发行过多。这一时期,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25%,各项贷款年均增长20%。 1963~1965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经过整顿,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正常,金融工作也步入正轨。这期间,国家银行各项存款年均增长5.5%,各项贷款年均增长6.8%,基本解决了大跃进时期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 1966~1976年:银行业遭受文化大革命重创的10年

公司发展史范文_企业发展历程范本

公司发展史范文_企业发展历程范本 每一个能够发展起来的公司,都有着一段发展的历程,如何将这段发展历程记录下来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公司发展史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公司发展史范文篇1 19xx年,中至信家具创始人陈中信以超人胆识,率领一帮时代的弄潮儿来到广东顺德,在这片"家具制造王国"的热土上开疆拓土,进军家具行业。 徽商出身的陈中信先生,慧眼如炬,以职业企业家的敏感度和对家具文化内涵的理解,准确预测到家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想尽快在家具行业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别人不敢做、别人想不到的产品。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把目光锁定在成功人士的身上,因为这部分人综合素质高,有崇尚高雅的文化理念,并且有资本、有实力购买价格昂贵的家具用品,因此生产与之相匹配的高附加值家具产品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于是,从20xx年开始,中至信家具公司进行产品转型,把产品定位在"品牌化、高档化、欧美化",立足高端、高附加值家具产品,这次对公司产品准确的定位,是中至信家具公司第一次战略性的胜利,也是中信家具公司迅速崛起的奠基石。搏击长空中至信家具在腾飞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定位的准确,中至信如雄鹰般展翅地飞速发展。20xx年,中至信硕果累累,获得生产、销售全面大

丰收。三月份美式家具象牙白"夏洛蒂"系列产品隆重登场,国内各大中城市"夏洛蒂"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销售订单直追公司拳头产品"圣洛克"。在各地经销商争夺"夏洛蒂"经销权的热潮中,公司新产品欧式"美特世家"光彩夺目亮相八月深圳展会,短短半年时间公司连续设计制造两个系列新产品,加上公司"美特美家"和"圣洛克"两个系列,迅速发展专卖店将近200家,这就是被业界传为神话的"中至信速度"!这就是中至信家具品牌的影响力!这就是中至信家具公司董事长陈中信先生的人格魅力的展示!中至信的此番成就,在欧美家具生产厂家中开辟了专卖店发展最多、设计生产产品系列最多的厂家之先河!在同行业中被传为佳话。 胸有成竹完善产品供应链及物流 为了解除经销商及时供货的后顾之忧,"让经销商零库存"!中至信不惜占用公司庞大资金增加产品库存,公司大型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也由3万平方米增加到6万平方米,从而解除经销商及时供货的后顾之忧,经销商只要订单传到公司,业务部门马上就安排物流中心及时发货,这样经销商不用占用资金增加库存,又使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购买的家具安装在家中。这种"中至信速度"在同行业中也是首屈一指。中至信人凭着对自己产品那种自信,凭着对各地经销商的充分信任, 公司大型的物流中心不但没有形成产品积压,而且在十月黄金周期间很多专卖店生意火爆,充分发挥了强大的供货能力。 品牌创新引领欧美家具潮流

资产评估项目服务方案

资产评估项目服务方案 招标人﹡﹡﹡﹡,投标人﹡﹡﹡﹡如此次招标会中标,我公司将严格按照《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贵公司要求进行评估,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制订本评估服务方案。 一、资产评估业务流程图

二、评估程序及步骤 (一)评估目的 为﹡﹡﹡﹡国有资产置换、转让及出售等处置事项涉及的资产进行价值评估。 (二)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基准日房产、土地、车辆、设备及其他类资产。 (三)评估基准日 待定 (四)价值类型 根据本次评估目的,价值类型定义为市场价值。 (五)评估方法的选择 比较法和收益法 三、项目总体安排 (一)人员安排(将根据具体项目拟定) 项目总协调人:待定 项目负责人:待定 项目组成员:待定 (二)总体时间安排及要求(根据委托方规定的日期做相应调整) 1个工作日内:落实项目负责人,安排现场工作时间。 3个工作日:评估公司各对应专业评估人员分项目进入现场,了解调查。验收评估申报明细表及相关资料,对需补充的内容,完善相

关明细表。各评估小组进行现场勘察,形成勘察记录及工作底稿。 5个工作日:各评估小组分别估算、制作评估案例,撰写说明及 2个工作日:期汇总,形成初步结果,公司内部复核并撰写报告初稿。 1个工作日:向委托方提交评估结果初步数据。 四、工作纪律 1、所有评估人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应注意维护公司的形象。评估人员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利益和形象的任何事情,不得向企业提出正常工作以外的任何要求。 2、参与此项目的评估人员必须注意保密工作,不得向非项目人员透露任何关于本项目的消息和数据,项目资料要注意收存。没用的资料及时粉碎,不准在桌面上和地上乱扔乱摆放。 3、参与此项目的评估人员,尤其是现场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发表对本次工作及本人职责之外的有关本项目的看法和意见。 五、质量控制 为保障项目顺利且保质保量完成,公司制定完备质量控制体系: 1、项目总负责人由公司总评估师担任,全面复核工作组的工作,控制项目风险,确保工作质量。 2、项目执行三级复核制度:由项目现场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核心组逐级审核评估工作成果,保证项目质量。 3、项目人员考核制度:以项目执行质量作为人员考核的重要指

企业的发展历程

金鼎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全程(1):背景陈述 第四章企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拯救夜幕中垂死的金鼎街 ——金鼎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全程 背景陈述 金鼎街是一条布满了大公司和大部委的街道,按理说,应是一条日夜通明的星光大道。可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伴随着上班一族的匆匆离去,这条街也逐渐空落下来。等到夜幕深垂的午夜时分,街道两旁一改白天的喧闹繁华,俨然变成了一座毫无生气的死城。 金鼎街上有一家日本料理餐厅,取名为“津津”,不禁让人联想起津津乐道之美意,只是“津津”是如何“料理”顾客的呢?这里不但饭菜的味道差强人意,而且价钱更是贵得离谱。可就是这样一家餐厅却日日爆满,一个“饭点”翻几次台、换几拨客人是太平常的事情了。为什么?因为整条街只有这么一家“看上去很美”的餐厅,顾客没有选择。 我们要谈的就是管理这条街的房地产商,不妨叫它金鼎公司好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企业老总是政府官员出身,80年代下海经商,背靠强大的政府资源开发了几块黄金宝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了垄断性资源——金鼎街。在这条街上,他们连续开发了好几座写字楼,虽然有些是典型的处女作——不但楼的外观土气,而且内部格局也并不科学,可是照样租售得火。 20年来,伴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崛起,金鼎公司也于90年代末发展成为当地金融密集区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开发商。在面对房地产业内群雄纷纷涉足网络、高科技、文化、金融等行业,走上多元化经营道路时,金鼎公司也坐不住了,跟风似的创办了自己的生物、微电子企业等等,总之,是听说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 结果几年下来,钱是砸进去不少,却始终没有预期的财源滚滚,这些产业反而倒都成了鸡肋,留着是累赘,扔了又可惜。另外,他们发家的主业房地产也逐渐显出后劲不足、“老本”不够的问题。金鼎街还是那条金鼎街,只是历史机遇过去了,单纯靠资源、凭关系发展的时代过去了。 提出问题 此时,金鼎公司希望管理咨询公司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

资产评估公司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2

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制度 资产评估公司(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的资产评估业务质量控制,明确质量控制责任,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资产评估业务及与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的质量控制。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三条从业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采用不同于资产评估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时,不得违背评估准则的基本要求,应当确信所采用程序和方法的合理性,并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 第四条严格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员工岗位责任制》,履行本岗位应履行的相关职责,并对本岗位工作任务负责。 第三章业务执行 第五条严格执行本单位制定的《资产评估业务操作规程》。 第六条从业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履行适当的评估程序,基本评估程序通常包括:(一)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二)签订业务约定书;(三)编制评估计划;(四)现场调查;(五)收集评估资料;(六)评定估算;(七)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八)工作底稿归档。从业人员不得随意删减基本评估程序。

第七条从业人员在执行评估业务过程中,由于受到客观限制,无法或者不能完全履行评估程序,且当采取必要措施仍无法弥补程序缺失并对评估结论产生重大影响时,应按照本单位内部规章制度,逐级汇报批准,由项目负责人协商委托方终止评估业务。第八条聘请专家协助工作的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信专家工作的合理性。 第九条本单位根据初步了解的项目情况,选派具备一定资历和经验、良好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从业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其是全面负责某项评估业务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评估报告上签字的注册资产评估师。 第十条接受评估业务前,项目负责人应与委托方进行充分沟通,通过公开渠道查询有关情况,关注的事项一般包括:(一)本单位是否具有足够的从业人员,出具评估报告的时间是否能够得到保证。(二)从业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三)委托方是否明确提出预先设定的评估结论或表露出明显的利益倾向。(四)委托方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是否仍有不当使用评估报告的明显倾向。(五)被评估单位是否存在由于管理缺陷或诚信缺失等可能影响其提供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的情况。(六)评估程序是否能够适当履行。(七)本单位及从业人员是否能够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当存在如下情形之一时,应不得承接评估业务。(一)本单位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无法保证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或评

公司发展历程文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公司发展历程文案 篇一:集团发展史撰写方案- 发展史撰写方案 一、目的:结合集团即将迎来成立20周年之际,收集、整理、汇总集团发展历程,提炼企业文化,使之有益于人,传之久远。 二、内容提要:强调文章的生动性,以增强企业传记的文学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企业和×××董事长创业历程展开记述: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准确、完善地记录××集团创立、成长、发展等阶段的历史。摘录创刊号以来的《××报》有价值的相关文章、图片,组成本书的章节;在原有报刊杂志、电视台等媒体对×董的采访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的老员工进行采访,邀请老员工撰写在××工作的心得感受;挖掘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创作素材;重点内容为主业××业、跨领域产业即对外投资、×××、××等组成本书章节。具体为:前言——企业建制——企业发展过程——企业文化——征文、访谈

三、书名:《行走××》(暂名)。 四、字数:预计12万字左右,开本为小16开。 五、成立编委会,董事长×××为编委会主任,×××、×××为编委会副主任,成员为:×××、×××。×××为主编、×××为副主编。 六、时间安排,二0一五年三月底前完成定稿,二0一五年六月底前完成印刷。 七、费用,印刷××本,由××出版社出版,印刷费、出版费需六万元。 篇二:企业宣传片文案 序 号画面解说字幕备注1镜头从隧道快速穿行隧道穿越着巍峨的群山,桥梁跨越着清而出;澈的溪流,公路像一首雄壮的交响曲在桥梁横跨河谷;山间回旋。 公路在山间盘旋; 镜头延路快速前进;这是建设者沉着激昂、顽强拼搏的不朽 篇章,这是东盟人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 时代强音,这是惠泽四方、和谐发展的 美妙节奏——xxx气势恢弘的音乐logo2回旋的道路;横跨的桥梁;logo出; 东盟营造背景墙;

建筑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XX工程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单位技术负责人: XXX 总监理工程师: XXX XXX建设监理公司 XX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受XX(建设单位)的委托,对XX工程实施工程 施工阶段监理,并于2004年X月X日派驻项目监理部开始对XX工程进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努力,于2004年X月 X日XX工程达到竣工条件,经施工单位申请,我项目监理部于X月X日牵头组织了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组成的验收小组,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预验收。我项 监理部将该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出具如下: 、工程基本情况本工程参建各方:建设单位:XXXXXXXXXXX 勘察单位:XXXXXXXXXXX

设计单位: X X X X X X X X X X X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结构类型: 层数:XX 建筑面积: 基础埋深: 总咼度:X XX 计划开工日期:XXX 计划竣工日期:XXX 说明:本工程为框架X层,层高均为X m,建筑面积为XXrf。依据XX有限公司(设 计单位)提供的《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号XXX,XX(设计单位)基础设计,采用柱基、条基基础,上部结构形式为框架形式,抗震设防烈度X度,建筑安全耐火等级为 X级。

二)承包单位基本情况 承包单位:XXXXXXXXXXX 承包范围:土建、建筑电气、给排水 现场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XX工程的施工任务,各管理人员配备基本齐全,资格符合要求,各施工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符合要求,人员配备也基本满足施工要求。各类施工机械设计规格、型号、数量满足要求,工程原材料、构配件、设备能按使用计划落实到位,施工过程中组织有序,与项目监理部的配合也比较好。 三)主要采取的施工方法 1.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基础、现浇梁板混凝土采用泵输送混凝土。 2.框架柱、梁、板、楼梯均采用竹胶板模板。 3.钢筋接头、框架柱均采用电渣压力焊形式。 4.其他分部工程及各工序为常规施工做法。 四)工程监理情况 1.抓好事前控制,严把开工关。 在整个监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为主,依据合同和设计文件编制了监理规划,制订了具体的监理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内容、行为主体、验收标准及工作要求。 本工程开工前,依据监理规范要求,我们审查了施工单位的资质,现场质量管理、技

资产评估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资产评估质量保证措施 为规范本单位的资产评估业务质量控制,明确质量控制责任,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一)、基本要求 从业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采用不同于资产评估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时,不得违背评估准则的基本要求,应当确信所采用程序和方法的合理性,并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 严格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员工岗位责任制》,履行本岗位应履行的相关职责,并对本岗位工作任务负责。 (二)、业务执行 严格执行本单位制定的《资产评估业务操作规程》。从业人员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履行适当的评估程序,基本评估程序通常包括:(一)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二)签订业务约定书;(三)编制评估计划;(四)现场调查;(五)收集评估资料;(六)评定估算; (七)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八)工作底稿归档。从业人员不得随意删减基本评估程序。 从业人员在执行评估业务过程中,由于受到客观限制,无法或者不能完全履行评估程序,且当采取必要措施仍无法弥补程序缺失并对评估结论产生重大影响时,应按照本单位内部规章制度,逐级汇报批准,由项目负责人协商委托方终止评估业务。 本单位根据初步了解的项目情况,选派具备一定资历和经验、良好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从业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其是全面负责某项评估业务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评估报告上签字的注册资

产评估师。 接受评估业务前,项目负责人应与委托方进行充分沟通,通过公开渠道查询有关情况,关注的事项一般包括:(一)本单位是否具有足够的从业人员,出具评估报告的时间是否能够得到保证。(二)从业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三)委托方是否明确提出预先设定的评估结论或表露出明显的利益倾向。(四)委托方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是否仍有不当使用评估报告的明显倾向。 (五)被评估单位是否存在由于管理缺陷或诚信缺失等可能影响其提供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的情况。(六)评估程序是否能够适当履行。(七)本单位及从业人员是否能够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当存在如下情形之一时,应不得承接评估业务。(一)本单位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无法保证评估结论的合理性或评估报告按时出具。(二)影响评估程序的适当履行,导致本单位及从业人员无法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 (三)评估报告被不当使用的可能性较大,导致本单位及从业人员可能涉及法律诉讼或相关检查。(四)被评估单位提供的作为评估依据的相关资料具有明显的虚假可能,导致本单位及从业人员无法合理的设定和使用评估假设,影响评估报告的真实性。(五)其他导致本单位及从业人员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等相关规定的情形。 签订业务约定书后,评估项目执行过程中,当评估目的、评估对象、评估基准日发生变化,或者评估范围发生重大变化时,项目负责人应当与委托方及时协商相关内容,并按照本单位相关规章制度逐级汇报、审批后,签订补充协议或者重新签订业务约定书。 现场调查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必要的前期工作,一般包括如下事宜:(一)编制评估计划,其内容应涵盖现场调查、收集评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 -------------------------------------------------------------------------------- 2009-11-09 15:31:23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访问次数: 7371 世界钢铁大国梦想照进现实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转变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 摘自:《》第一章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 现在,我们闲话少谈,开始进入正题,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民营企业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 按照民营企业的发展时期来说,它产生于1978年以后。也就是在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才得以出现并发展起来,可以看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同世界上的着名企业相比较,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从发展的时间上来看,世界上的那些着名企业一般都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发展时间了,有的企业还不止两百年呢,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到现在为止才拥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相比,说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一个小伙子一点儿都不过分。毕竟自己确实不比人家强,在这里不是故意贬低咱们中国自己的家底。这里只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地位。没有历史性的家业基地,是没有人把咱们当成真正的强者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民营企业是以个体经济的形式存在的.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民营经济的社会地位也是很低的.因为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的原则,是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虽然在我们的国家里叫做个体经济,其实它仍然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实质.在这里讲,我们也可以知道,在当时的中国里民营经济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十分缓慢.再者,资本主义在咱们中国的社会名声也不太乐观,在中国人民的眼里,资本主义总是带着一种很让人讨厌的色彩.比如说,资本主义的贪婪、吝啬、剥削、压榨以及欺骗等等形象,总是很浓重的在中国人心中存在,而且印象也很深刻。中国人一提到资本主义也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所以我们的民营经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很缓慢自然就不为奇怪的现象了。 如果说我们的民营经济有什么翻身的机会的话,那应该就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那一年——1978年。自邓小平上台执政以来,我们的民营经济才有了鲤鱼翻身的好机会。我记得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式承认民营经济的存在,并且还把民营经济当成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允许民营经济的合理存在,可以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资本主义有史以来(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承认资本主义经济的合理存在。以前的民营经济之所以发展的相当缓慢,就是在很严格的体制下自己难以伸展自己的能力和手脚。而现在在着方面的阻力这个时候就相对要微弱了很多了,至少民营经济可以名正言顺的在这个国家的领土上存在了,可以大胆的进行自己的发展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上也不再受到经济成分的歧视了......

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B9××××调度楼工程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建设单位:××××供电局 设计单位:××建筑设计研究院 承包单位:×××建筑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 (章): 总监理工程师:××× 公司技术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项目质量评估报告 一、工程建设概况 1、建设工程概况: ××××公司生产营运调度用房工程,由××供电公司投资,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地下一层,主体建筑16F,局部20F,建筑总高度97.7米。本工程为电力销售、电力调度及供电公司管理人员办公用的综合楼。 本工程由×××地质勘探设计院负责岩土、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本工程的设计及设计协调工作。并由以下单位进行专项设计:外装饰幕墙由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内装饰由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设计;地下室人防部分由江苏省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智能由东大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及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设计。 2、施工情况: 1)各专业施工时间跨度。本工程自2000年10月18日破土动工,桩基及支护施工时间跨度为2个月,土方施工1个月,基础分部2个半月,主体结构6个月,建筑装饰分部10个月,安装工程施工24个月(包括建筑智能的施工)。 室外总图工程施工3个月。 2)参加各方的单位名称、负责人及施工内容列表如下:

二、验收依据、评估范围及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验收情况 1、验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2)合同文件包括施工承包合同、投标商务标/技术标文件等。 3)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变更等)。 4)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行政性文件的要求。 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2、本质量评估报告的评估范围。 本质量评估范围为扬州供电公司生产营运调度用房单位工程。以下施工内容确定不在本评估范围内:室外单位工程包括附属建筑、室外环境、电气等;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