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导论学习的收获与感想

合集下载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在我刚刚踏入大学校门,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道路感到迷茫和懵懂时,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就像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这门课程虽然短暂,但却让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在课程中,我了解到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专业。

它涵盖了从微观的电子器件到宏观的信息系统,从硬件的设计制造到软件的开发应用等广泛的内容。

这让我意识到,这个专业不仅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电子设备,到互联网、物联网等通信网络,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智慧城市应用,到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等高端领域,电子信息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我们的现代生活将无法想象。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也让我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在课程中,老师们详细介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我了解到,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将学习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环节,我们将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论课还让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电子信息行业的各个领域从事研发、设计、制造、测试、运维、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是我们在大学期间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导论课,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课程简介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是为了使学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的概述、专业发展历程、专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内容1. 电子信息产业的概述在导论课的开头,我们学习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概述。

从该部分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市场规模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信息。

通过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况,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专业发展历程在专业发展历程的部分,我们学习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历史和重要里程碑。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变化趋势,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专业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3. 专业职业规划导论课程还涉及了专业职业规划的内容。

通过学习专业职业规划,我们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行业要求以及个人发展路径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们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收获通过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我有了很多收获。

首先,我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以及政策支持等。

这让我意识到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次,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和里程碑,我认识到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领域。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信心和动力。

最后,我学会了进行专业职业规划。

通过课程中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我明确了自己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学习和发展计划。

这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具体和清晰的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对电子信息领域充满热爱的大学生,我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这门课程充满期待。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深入了解了电子信息工程这门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分享我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解和感悟。

1. 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与意义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它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存储等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工程在通信、互联网、智能设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

2. 学科的多样性与交叉性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众多的专业知识,从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到信号与系统,再到网络通信和数据结构等,全方位地了解并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

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解决问题。

3. 技术更新迅速,学习能力至关重要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领域,尤其在计算机和通信方面。

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旧的技术很快被淘汰。

因此,学习能力对于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心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竞争力。

4.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挑战传统思维,提出新的理念和技术。

在课程中,老师鼓励我们进行实验和项目,这对于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项目开发和工程实践通常需要团队合作。

一个成功的项目往往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导论课是大学开设的一门普及性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的概述和基础知识。

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中,我经历了一段独特而丰富的学习历程,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以下是我在这门课程中的收获和思考。

一、课程内容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知识领域,从电子原理到通信技术,从计算机网络到信号处理,以及人工智能等等。

这些内容的引入使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有了清晰的脉络和方向。

同时,导论课程还介绍了该专业的应用领域和前沿技术发展。

通过学习实际案例和行业趋势,我对电子信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教学方法导论课教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实践活动等。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也培养了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实践活动对我影响最深。

通过参观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和项目制作,我亲身感受到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际应用和实验室科研环境。

这些实践经验不仅使我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学习收获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中,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许多综合能力和素质。

首先是学术能力的提升。

导论课程要求我们不仅了解相关知识,还需要学会运用和扩展这些知识。

通过阅读文献、分析问题和进行研究,我逐渐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

其次是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增强。

导论课程中的小组活动和讨论,让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分享观点和有效沟通。

这对于将来从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工作和项目合作至关重要。

此外,导论课还培养了我对学习的兴趣和持续追求的精神。

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与,我深刻体会到电子信息领域的广阔和深奥。

这种学习的愉悦和对知识的渴望将继续激励我在专业上不断深耕和进步。

四、对未来的展望通过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我对未来发展有了明确的规划和更高的期望。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导论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机会。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方向和未来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导论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体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机会。

在课上,我们学习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它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了解到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例如,电子信息技术在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使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够从事相关的工作。

其次,导论课还通过介绍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学科和相关知识,启发了我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思考。

在课堂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学科包括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和通信与信息系统等。

我从中了解到,这些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例如,微电子学研究的是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而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的是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这使我认识到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需要全面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需要在实践中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导论课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些前沿技术和研究领域的机会。

在课堂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热门的研究方向,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

这些领域都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近年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了解这些前沿技术和领域,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对其未来的潜力和挑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导论课的过程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数理基础。

例如,学习电路与系统需要掌握电磁场和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学习微电子学需要理解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

这些知识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并且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实验。

这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我认识到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门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实践能力的学科。

【最新】电子信息技术导论学习心得5篇

【最新】电子信息技术导论学习心得5篇

【最新】电子信息技术导论学习心
得5篇
一、电子信息技术导论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深入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通过学习,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出我们更大的学习热情。

二、通过学习电子信息技术导论,我明白到从传统的电子信息技术如电子计算机、智能机器人到新兴的物联网、大数据等,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技术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提供了各种便利。

三、电子信息技术导论学习让我明白到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必须要结合实践,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多看书,多探索,深入了解新技术,从而使我们更好地掌握电子信息技术,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学习电子信息技术导论大大增强了我的分析能力,培养了我的科学精神,增进了我的实践能力,使我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更好地满足社会、实际需求。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导论课是我们大学新生入学后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为我们打开了专业的大门,让我们更加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发展方向。

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获得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以下是我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上的心得体会。

首先,导论课让我深入了解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在开学伊始,我们通过参观实验室和学术报告的形式,了解了该专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导论课向我们介绍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相关领域,如电子器件、通信网络、嵌入式系统等等。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能够对整个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导论课教会了我如何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如阅读文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等等。

导论课还引导我们了解了相关的学习资源和研究工具,如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学术期刊数据库等。

这些学习方法和工具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吸收知识和开展科研工作。

此外,导论课还引导我们深入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

通过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参观实验室,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应用技术。

这些前沿技术的介绍不仅让我们对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兴趣。

导论课的课堂讨论和小组报告也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和交流思想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学术能力和沟通能力。

另外,导论课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在课程中,我们经常会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交流思想,在集体智慧的合力下解决问题。

此外,导论课还鼓励我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促使我们不断创新和进步。

这种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的方式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了我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引导了我们深入了解专业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并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心得体会在我进入大学选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之前,对于这个专业的认识仅限于书本上的文字描述和一些表面的了解。

然而,在实际学习和接触之后,我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期间的心得体会。

一、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现代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涉及到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方向。

在这个专业中,我们需要学习并掌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科目的学习使我对于电子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挑战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非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数学的应用。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数学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我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电路、信号和系统的问题。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吃力,但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我逐渐掌握了数学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另一个挑战是电子电路的学习。

电子电路是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电子元件的使用和组合,需要我们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在实验室的实践中,我意识到电子电路的搭建和调试需要耐心和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电子电路的反复实践,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各种现象,并且学会了分析和解决电路故障的方法。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当今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离不开电子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无线通信、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且薪资待遇也相对较高。

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四、我的规划和展望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习,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导论学习的收获与感想
信通院2班文家雨学号:2012210061
当我步入北京邮电大学的校门时,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早在开学前就听说过信息方面的学科之难和学习范围之广,我生怕自己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进度。

但是在经历了半个学期的电子信息导论的学习之后,我收获良多。

电子信息导论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对未来所学有了一定的准备,更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而我对“工程”二字的理解也不再只是从前所认为的建房子,明白了其实工程的实质内涵之一是某种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的应用。

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是特定形式的基本要素集合、技术集成过程和技术集合体,在这种集合、集成的过程中也蕴含着科学问题-----即工程科学。

因此,工程不应是简单的科学的应用,也不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拼凑,工程在对技术集成的过程中存在着更大时空尺度上的工程科学性质的问题。

工程科学将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联系起来逐渐形成,如何把工程实践经验条理化、科学化,导致了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产生。

而工程科学是以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学和数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础的,因此工程科学在整个科学体系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建立在“工程”二字之上的“电子信息工程”就更加的深刻。

电子信息工程是电子工程和信息工程的紧密结合,电子工程是使用电子效应和行为的科学知识,来设计或开发元器件、系统或设备等,应用领域包括通信、计算机、控制、工业设计、家用电器、航空航天乃至农业、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

而信息工程是指广义上基于计算技术的信息提取、处理、管理、开发和应用的工程技术。

因此,总的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处理的学科。

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都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其涉及领域范围之广泛,几乎包括了整个现代工程技术。

因此,学习这门专业的我们无疑有着很好的出路,但是同时,学习的压力之大也在不断地激励我们前行。

从古至今,人类的通信方式在不断的改变不断的进步。

古时候人们不管是通过击鼓、鸣锣、礼炮的声音来传递信息还是通过鸽子、风筝、烽火台所放的狼烟来传递信息,范围小、速度低、可靠性差、有效性低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从1838年德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开创电信号传输的新时代开始,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以及移动通信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后,近代的微波、卫星、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也有了长足进步。

在1980年以后以光纤通信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建立为标志所开创的现代阶段中,光纤通信、数字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程控交换技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多媒体通信、Internet网、个人通信、智能通信、微波通信、公共电话、交换网、图像通信等多样的通信手段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不难想象那些前辈开创出一个有一个新纪元的不易。

光看看激光和光纤的发展历程就能明白其中的艰辛。

从1917年爱因斯坦确定激发射线开始,到1957年吐温,戈登和宰泽首次制造了激光器,1960年马曼制造了首个应用固体红宝石的激光器,1961年霍尔制造了首个半导体激光器,1970年莫莱尔设计和制造了首个光导纤维。

而1975年更是一个跨时代的年份,在这一年首次出现了能在室温下连续运行的光导纤维。

在这不到六十年中,无数的科学家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
不容置疑的。

但是在付出了汗水之后所获得的成果更是举世瞩目。

用微波通信来说,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在京津之间同轴电缆全部断裂的情况下,六个微波通道全部安然无恙。

1998年特大洪灾、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中,微波通信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

通信方面的巨大发展无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移动信息系统的三代更迭更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从1978年日本、瑞典、美国开通了大容量小区蜂窝移动电话试验系统,到1990年的GSM系统,再到最后具有频谱效率高、话音质量好、掉话率低、基站覆盖面广、保密性好等优点的CDMA,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加的便捷。

在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同时,四位因特网之父列奥纳德·克莱因饶克、劳瑞·罗伯茨、温顿·瑟夫、罗伯特·卡恩将因特网带给了我们,才有了如今“地球村”的形成。

同时,信息科学技术在经济的增长、社会形态的变化、思想文化的演进、教育模式的影响、政治的民主化五个方面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是同时提高了人们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信技术的发展是不容小觑的一部分。

作为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旋律的融合化就包括了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固定网与移动网的融合和三网融合。

信息与通信的融合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快速发展,融合正成为信息通信业发展的主旋律。

而宽带化是通信技术发展大趋势,它预示着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是网络宽带化的发展趋势。

当今通信业所产生的信息垃圾也是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恰恰绿色化就是通信技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绿色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提供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通信服务,即在为人们提供通信服务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伤害以及实现对于有害信息、垃圾信息的监控和过滤正是当务之急。

与我们学科所息息相关的通信产业主要包括同等重要的生产通信设备的制造业和使用通信设备的运营业。

通信学科从知识和人才两方面支撑了通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通信产业向通信学科提出对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需求,其本身的创新成果也丰富了通信学科的内涵。

我想在百年以前的人们一定不会想到如今的社会是这样一个便捷、快速的信息社会,而我们也无法料到接下来的通信技术会有怎样的飞跃。

那么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时刻紧跟潮流,了解信息发展的最新动向,做好准备,时刻应对挑战。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物理和数学的学习就尤为重要。

我们更是需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

同时,只有掌握好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而贝尔实验室的成功告诉我们自主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宽松的研究环境也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北邮学子,身处被誉为“工科小清华”的北邮,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学习是我们无限的骄傲,但是同时,我们身上也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创建于1955年的北京邮电大学研制成了一整套黑白电视设备,承担并成功完成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中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研制任务。

在1986年,北邮更是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

在北邮一步步走向辉煌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扮演的是不断奋进、为校争光的角色。

毛主席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
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因此在通信行业期盼创新人才的今天,我们更是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发现问题、创造知识,感悟自己与顶端水平的差距,承担建设信息型社会的责任。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选择了发展前景很好的专业,就一定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也许会觉得迷茫,也许会觉得懊恼,但是如果我们能牢记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我们就会重新充满动力。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那么迟早有一天,北邮会屹立于通信类学校的顶端,我国更是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信息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