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第三节中国的人口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

初中中国人口地理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和分布特点。

2. 掌握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3.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

教学内容:1. 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2.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3. 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4.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有什么了解?中国人口有多少?二、中国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2. 讲解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

3. 提问:为什么中国人口增长速度这么快?三、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 讲解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如东多西少的原因。

3. 提问: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四、中国民族分类和分布特点(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的分类和分布特点。

2. 讲解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如汉族、壮族、藏族、回族等。

3.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有什么特点?五、各民族的风俗习惯(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如汉族的春节、壮族的壮族三月三、藏族的藏历新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3.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对这些风俗习惯有什么感想?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中国人口和民族的特点。

2. 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的重要性。

3. 提问:你们对中国人口和民族有什么看法?如何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2.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回答有关中国人口和民族的问题。

初中地理 人口 教案

初中地理 人口 教案

初中地理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概况。

2. 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3. 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统计图表,提高地理数据素养。

教学重点:1. 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

2. 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教学难点:1. 结合相关资料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2. 学会阅读和分析人口统计图表。

教学准备:1. 人口统计图表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国人口数量,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1. 教师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并结合书上11页内容,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课堂预设: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人口总数是多少?生: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

师:占世界人口的多大比例?生:约占1/5。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

3. 教师讲解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4. 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人口统计图表,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如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少等。

5. 教师讲解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及意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计划生育政策。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给予评价。

四、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强调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人口统计图表、分析人口增长原因及影响、讲解计划生育政策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了我国人口增长的概况,掌握了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中国的人口的教学设计123

中国的人口的教学设计123

《中国的人口》的教学设计设计者:吴新丽教学版本::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学科::地理授课时长:一课时工作单位:枣强二中一、教学内容本节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情况、分布及人口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是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口国情是我国最基本,也是最基础的国情,它对我国的资源、环境、产业特别是农业的影响十分深远。

因而理解中国的人口突出特点、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学生学好中国地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且本节知识点较少,内容简单,便于掌握,教师可充分利用本节内容的教学,帮助一些七年级地理学得较差的同学重树学好中国地理的信心与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与增长情况,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概况。

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阅读“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三、重点难点突破:1、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

2、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四、教学策略:谈话法、探究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在课上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中国人满为患的图片和漫画,问:学生以上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从而导入本课。

[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法]1、分发学习资料,学生朗读学习目标2、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解析学习目标,即知识要点:人口的数量、增长、产生问题及对策、分布概况等四点,记忆为主;技能与能力要求:学会看各种统计图表3、教师进行学法指导:①复习读图的三步骤(图名、图例与注记、主图)②要求:先通读课本相关内容及教材中所配的各种图表,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划起来;再结合教材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教学课件】《中国的人口》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3【教学课件】《中国的人口》

美国
面积
(万平方千 米) 人口 (亿) 1700 997 960 936
1.48
0.26
13.7
2.6
1. 算一算中国人口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 2010年,中国人口已达13.7亿,世界人口为70亿,中国人 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几?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的总人口为 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第一章 ·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中国的人口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春运:广州省站
排队买票
国庆节:八达岭

招聘会场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口分布的差异。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面积(万千米2) 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人/千米2) 山东 16 江苏 10 新疆 166 西藏 123
9579
599
7866
787
2181
13
300
2.4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 | 上册
不同地区居住的人口有多有少。在中国长江三角洲一带 旅行,无论坐火车、汽车,还是乘船、步行,一眼望去,村 镇接连不断,房舍鳞次栉比。而在中国西部地区,经常走几
个小时才能见到几户人家,有些地方跃马千里不见人烟,甚 至还有几十万千米2的无人区。西藏自治区有的县城只有二三 十户人家,还不如大城市中一幢楼的住户多。有一个考察队 在西藏坐汽车奔驰了两天两夜没4亿、1.5亿、1.3 亿、0.7亿。 1970年前增长加快,1970年后增长有减慢趋势。 (3)按照中国的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估计2020年、2030年中 国人口总数大概是多少。 2020年约为14亿,2030年约为14.5亿。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第三节中国的人口》word教案(2)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第三节中国的人口》word教案(2)

中国的人口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情。

而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的特点和我国人口政策等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将对今后学习中国的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学好本节,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是为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社会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数据分析、收集处理信息、自主学习与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我国人口知识,使学生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初步树立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加强我国国情、国策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难点的确立我国人口国情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的对策为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分析图表和动手作图能力为难点为了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分析(说教法)本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用课件、课本图表相结合的教学。

指导思想: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剧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共27张PPT)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共27张PPT)

1950 5.5
1960 6.6
1970 8.5
1980 9.9
1990 11.4
2000 12.7
2010 13.4
1.1 1.9 1.4 1.5 1.3 0.7
20世纪70年代 前,我国人口 增长速度加快; 20世纪70年代 后,我国人口 增长速度呈下 降趋势。
一、1953年至1961年:节制生育的提出阶段 二、1962年至1969年:提倡计划生育的试点阶段 三、1970年至1980年:提倡“晚、稀、少”的生育政策阶段 四、1980年至今:现行生育政策的提出、完善与稳定阶段 五、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实施。
课堂延伸
第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 真正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 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 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 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 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 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龄组 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 真寺的顶部塔形。
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 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 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 率讲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 种类型。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 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 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 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 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 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 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 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 增长,人口缩减。
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力?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
中国人口是否均匀分布在中国大地上?

初中地理《中国的人口》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国的人口》教案教学设计
增加1亿人的时间(年)
1949~1965
1965~1975
1985~2005
“分布疏密不均”
1、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1)完成P4活动题1、2、3小题
(2)总结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读“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回答
我国农村与城镇人口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如何?
“我国的人口政策”
1、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
2、我国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长的原因:
3、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和内容:
【合作探究】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计划生育带来的新的问题是什么?
【拓展提升】
人口迁移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方法之一,有人建议将东部的人口大规模向西部迁移,这样既可以缓解东部人口过多的压力,又增加西部的劳动力资源,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课前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由主备教师撰写)
批 注(由使用教师补充)
【自主学习】
“数量世界第一”
1、读“中国人口构成图”
(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为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
(2)人口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1)在课本P12完成活动题1: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根据各年份我国统计的人口数据填写下表:
按照下面图表人口增长趋势,估计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是______,2030年大约是______
(3)通过对下面图表的分析可知,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主要原因是
年份
增加人口(亿)
时间(年)
【巩固练习】

2020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授课课件

2020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授课课件

文盲半文盲(%)6.72 0.6 1.0 0.3 5.7
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
• 占增产肉类的45.6% • 占增产粮食的45.5% • 占增收布匹的46%
• 占新设病房医院的35% • 占新增国民收入的20% • 占新建城市住房的30.7%
• 结合上述事例,说说我 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 口政策。全班讨论,各 抒己见,发表看法。
1、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2、我国人口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4、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人口增长特 点--------;原因是-----------------;20世 纪7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是-------------; 5、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解决各国人口问题的出发点是各国的基本 国情。我国人口过多的国情决定我国必须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同时也要提高人口素 质,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为此1972年开始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实行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 子。3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中国人 口少生2.8亿,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它作为我国的 一项基本国策将长期坚持下去,一百年不 动摇。
新教材
2020秋季学期
人教版初中地理精品课件
创意课件,践行新课改思维。可作为教师优质课评比、课件大赛等比赛使用,欢迎收藏!
中国的人口
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 与其它国家的比较
大学程度以上 (%)
中国
20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
美国
1994 年
加拿 日本 大91 1990 年年
阿根 廷
1991 年
3.6 46.5 21.4 20.7 1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段
1950-1960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增加的人 口数
1.1亿 1.7亿 1.6亿 1.5亿 1.3亿 0.7亿
【归纳分析1】
①新中国成立后,人口 增长 迅速 ,原因 是 人 卫民生生条活件水改平善;提高,医疗
②70年代以后,人口增 长速度 减慢 。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人口数量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目标2:人口的分布
据2017年世界人口统计数据,超过5000万的国家 有27个,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10个。
舞台再大,你不表演,你永远都是观众 !
目标2:人口的分布

山东
面积(万千米2) 16
人口(万人) 7866
指点迷津:三看---图名、横坐标、纵坐标
一思---坡度表示增长速度,陡快缓慢。
藏北纳木错
甘肃甘南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
新疆阿勒泰地区
目标2:人口的分布
(万人) 10000
10430 9579 9402
广东省
8000
7185
7866
8042
6000
5950 5443
6568 5724
澳门
4000
4375
缓解人口老龄化
舞台再大,你不表演,你永远都是观众 !
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 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 13亿,都会变得很小。
-----温家宝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拼搏的自己!
1、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 C.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我国人口总数开始减少。 D.我国人口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说明计划生育政策没有用。
(亿人)
结合课本P12页活动 16
题的相关数据,绘 14
12
制1949年以来我国 10
的人口增长曲线图。 8
6●
● ● ●

● ●
●● ● ●
● ●
4
2 1949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年)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着他的高度!
目标1:人口的数量变化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拼搏的自己!
2、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 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
的调整,下列有关我国“全面二孩”政策说法正确的是(B)
A.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人口出生率快速增长 B.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完 善人口发展战略 C.解决近些年因退休高潮给国家带来的沉重养老负担 D.有利于短期内解决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3571
3831
4457 3689
4603
4597 3475 3733
1961
2471 2746 2302
2885
2558 2181 2316
2000 1294
867
300
630 563
710
55
0京 津 冀 晋 内 辽吉 黑 沪 苏浙 皖闽 赣鲁豫 鄂 湘 粤 桂琼 渝 川贵 云 藏 陕甘 青宁 新 港 澳台
人口密度(人/千 米2)
599
西藏 123 300
2.4
黑河
西部人口稀疏 (人口密度小)
东部人口稠密 (人口密度大)
腾冲
中国的人口分布
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分布如此稠密?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中国地形图
气候


平 内蒙古高原 华北 原
青藏
平原
高原
四川 长江中下
盆地 游平原
东部地区气候温 和,降水多
交通
目标3:我国的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一孩政策 (1980)
单独二孩 政策
(2013)
全面二孩 政策
(2015)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缓解人口老龄化
梦想不是空谈,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积累!
数量世界第一 我国人口 增长速度较快
特点分布Biblioteka 密不均影响人口 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全面二孩
布特点及其成因。
03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我国的人口问题,理解我国的人
口国策,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目标1:人口的数量变化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亿,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 。
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总量 (单位:万人)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
4.4%
16.7%
59.3%
经济、开发历史
中国公路图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
地形
东部地区交通便利
---最可怕的,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比你聪明的人,更懂得合作的意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自 地形:东部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海拔较高,以高


原、山地为主。
境 气候:东部以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西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社 交通:东部交通运输网稠密,交通便利;西部交通运输网稀疏,

交通不便。
经 济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开发历史:东部地区开发历史悠久,西部地区开发相对较晚。
目标3:我国的人口政策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 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 协调。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西岳华山 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南 锣鼓巷
长城
课标链接: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
口国策;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习目标
01 通过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
特点,总结阅读人口统计图表的方法规律。
02 结合人口分布图和相关数据计算,解释我国的人口分
3、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是(D)。
A人口密度很大 B人口分布不均 C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D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十分突出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拼搏的自己!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数与2000
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增加了739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739
4.4% 16.7%
1953年 1964年 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
195.96.3%%
中国 印度 美国 其他国家
时间段
增加的人 口数
目标1:人口的数量变化
1950-1960 1960-1970 1970-1980 1980-1990 1990-2000 2000-2010
1.1亿 1.7亿 1.6亿 1.5亿 1.3亿 0.7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