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及其应用试卷及其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数控技术及应用自学复习资料

数控技术及应用自学复习资料

数控技术及应用课程代码:02195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数控技术及应用是机电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应用数控技术实现自动化加工的原理、方法。

它是一门涉及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制造工艺理论、控制论、信息论、传感理论、信号处理理论、电子设计理论、计算机应用理论的综合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在于通过向学生介绍数控技术的基本摡念、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及数控机床的常见结构,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

第一章绪论考核要求(一)1、识记:数控技术产生的必然性;数控设备的优越性。

2、领会:计算机数控系统的优点。

(二)1、识记:数控机床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2、领会:数控机床各组成部分的功用。

(三)1、识记:数控系统的组成;数控系统的类型;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框图;适应控制机床的框图。

2、领会: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两者的区别和应用场合。

点位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的区别;连续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经济型数控系统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适应控制系统的优点及其工作过程;直接控制系统的优点和应用场合。

(四)1、识记:数控技术在电加工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中如何应用,比较它们与金属切削机床中应用的异同之处;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概念以及它们与数控技术的关系。

2、领会:数控机床的高速高精度化对数控系统提出的要求;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特点及其出现的重要性;数控系统智能化的优点。

Internet的出现对数控系统的影响。

(一)数控技术的产生及其应用领域开环控制系统用于经济型数控机床上。

数控机床加工依赖于各种数字化信息。

绕X轴旋转的回转运动坐标轴是A轴。

(二)数控机床的分类、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数控机床按工艺用途分类,可分为数控切削机床、数控电加工机床、数控测量机等。

四坐标数控铣床是在三坐标数控铣床上增加一个数控回转工作台。

(三)数字控制系统的分类、组成其工作原理对步进电机施加一个电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回转一个固定的角度,这个角度叫做步距角,电机的总角位移和输入脉冲的数量成正比,而电机的转速则正比于输入脉冲的频率。

数控技术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数控技术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数控技术及应用》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数控技术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控机床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组成。

3、数控机床按加工工艺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程序编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5、一个完整的程序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6、数控车床坐标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1、在数控机床上,把控制刀具(坐标轴)移动轨迹的机能称为()A 插补机能B进给机能C主轴机能D辅助机能2、在数控机床上,把指定或选择刀具的机能称为()A 插补机能B进给机能C主轴机能D刀具机能3、针对某一工件,根据零件图样建立的坐标系称为()A 机床坐标系B工件坐标系C笛卡尔坐标系4、进给速度一般采用直接指令法,F后缀代表了编程的进给速度值,即F100表示()A 100㎜/minB 100㎝/minC 100mm/sD 100cm/s5、主轴转速的指定方法多使用直接指令法,即S100代表主轴转速为()A 100m/minB 100r/minC 100mm/minD 100cm/min三、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1、数控加工是数控机床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2、数控机床具有自动换刀装置,可以实现零件一次安装即可完成多工序加工,提高了加工精度()3、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完全相同,没有差异。

数控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数控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数控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一.是非题(一)职业道德1(√)安全管理是综合考虑“物”的生产管理功能和“人”的管理,目的是生产更好的产品2(√)通常车间生产过程仅仅包含以下四个组成部分: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生产服务过程。

3(√)车间生产作业的主要管理内容是统计、考核和分析。

4(√)车间日常工艺管理中首要任务是组织职工学习工艺文件,进行遵守工艺纪律的宣传教育,并例行工艺纪律的检查。

(二)基础知识1(×)当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式加工。

2(×)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将普通电气装置更换成CNC控制装置。

3(√)圆弧插补中,对于整圆,其起点和终点相重合,用R编程无法定义,所以只能用圆心坐标编程。

4(√)插补运动的实际插补轨迹始终不可能与理想轨迹完全相同。

5(×)数控机床编程有绝对值和增量值编程,使用时不能将它们放在同一程序段中。

6(×)用数显技术改造后的机床就是数控机床。

7(√)G代码可以分为模态G代码和非模态G代码。

8(×)G00、G01指令都能使机床坐标轴准确到位,因此它们都是插补指令。

9(√)圆弧插补用半径编程时,当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o时半径取负值。

10(×)不同的数控机床可能选用不同的数控系统,但数控加工程序指令都是相同的。

11(×)数控机床按控制系统的特点可分为开环、闭环和半闭环系统。

12(√)在开环和半闭环数控机床上,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进给丝杠的精度。

13(×)点位控制系统不仅要控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准确定位,还要控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

14(√)常用的位移执行机构有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

15(√)通常在命名或编程时,不论何种机床,都一律假定工件静止刀具移动。

16(×)数控机床适用于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

17(×)一个主程序中只能有一个子程序。

数控复习资料

数控复习资料

数控复习资料第一章数控机床概述一、名词解释:1、NC:数字控制简称数控,在机床领域指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技术。

2、CNC:计算机数控,使用专用计算机通过控制程序来实现部分或全部基本控制功能,并能通过接口与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建立联系的一种自动化技术。

3、可编程控制器(PLC):是一种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

4、CAD:计算机辅助设计5、CAE:计算机辅助工程6、FMS:柔性制造系统7、FMC:柔性制造单元8、插补:指数据密化的过程,对输入数控系统的有限坐标点(例如起点、终点),计算机根据曲线的特征,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自动地在有限坐标点之间生成一系列的坐标数据,以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9、基准脉冲插补:又称脉冲增量插补或行程标量插补,适用于以步进电动机为驱动装置的开环数控系统。

其特点是每次插补结束后产生一个行程增量,以脉冲的方式输出到步进电动机,驱动坐标轴运动。

10、数据采样插补:又称数字增量插补或时间标量插补,适用于交、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的闭环(或半闭环)控制系统。

这类插补算法的特点是插补运算分两步进行。

首先为粗插补,第二步为精插补,即在粗插补的基础上再做数据点的密化。

11、逐点比较插补法:又称代数运算法、醉步法,它是一种最早的插补算法,其原理是:CNC系统在控制加工过程中,能逐点计算和判别刀具的运动轨迹与给定轨迹的偏差,并根据偏差控制进给轴向给定轮廓方向靠近,使加工轮廓逼近给定轮廓曲线。

二、选择填空1、数控机床主要由机床本体、数控系统、驱动装置、辅助装置等几个部分组成。

2、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

3、机床数控系统是由加工指令程序、计算机控制装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主轴进给驱动装置、速度控制单元及位置检测装置等组成,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控制装置。

4、计算机控制装置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的主体是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部分和位置控制部分。

最新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试卷及答案

最新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试卷及答案

学期:08年春季学期考试科目: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考试形式:闭(A)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数控机床主要由机床主体、数控装置和伺服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矢量变换控制法的应用使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后的机械特性和动态性能足以和直流电机相媲美。

2.PLC具有响应快、性能可靠、易于使用、编程和修改程序并可直接控制机床电气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数控机床的辅助控制装置。

3.数控机床按控制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等几种。

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开环、闭环和半闭环控制等。

4.一般数控加工的程序的编制分为三个阶段完成,即工艺处理、数学处理和程序调试。

4.编程时的数值计算,主要是计算零件的节点和基点的坐标。

直线段和圆弧段的交点和切点是基点,逼近直线段和圆弧小段轮廓曲线的交点和切点是节点。

5.位置检测元件可分为两类,常见的光栅尺和直线感应同步器属于直接测量元件,光电编码器和旋转变压器属于间接测量元件。

6.数控加工中心的主轴部件上设有准停装置,又称主轴定位功能。

它是自动换刀所必须的功能。

可分为机械准停和电气准停。

6.进给伺服系统实际上是一种高精度的位置跟踪与定位系统。

7.数控机床上导轨形式主要有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

8.数控机床是按数字信号形式控制的,每一脉冲使机床移动部件产生的位移称为脉冲当量。

8.位置检测系统所能测量到的最小位移量称为分辨率。

二、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对刀操作是用来确定( B )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的。

A、机床坐标B、工件坐标C、编程坐标D、相对坐标1.数控机床有不同的运动形式,需要考虑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关系及坐标系方向,编写程序时,总是采用( B )的原则来编写程序的。

A 刀具固定不动、工件移动B 工件固定不动、刀具移动C 根据机床实际移动情况决定D . A或B2. “CNC”的含义是( B )。

A.数字控制 B. 计算机数字控制 C.网络控制2. 用于控制主轴的启停、换向、切削液启停、刀库选换刀、液压夹紧和松开等的接口是( B )。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试卷及答案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试卷及答案

学期:08年春季学期考试科目: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考试形式:闭(A)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数控机床主要由机床主体、数控装置和伺服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矢量变换控制法的应用使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后的机械特性和动态性能足以和直流电机相媲美。

2.PLC具有响应快、性能可靠、易于使用、编程和修改程序并可直接控制机床电气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数控机床的辅助控制装置。

3.数控机床按控制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等几种。

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开环、闭环和半闭环控制等。

4.一般数控加工的程序的编制分为三个阶段完成,即工艺处理、数学处理和程序调试。

4.编程时的数值计算,主要是计算零件的节点和基点的坐标。

直线段和圆弧段的交点和切点是基点,逼近直线段和圆弧小段轮廓曲线的交点和切点是节点。

5.位置检测元件可分为两类,常见的光栅尺和直线感应同步器属于直接测量元件,光电编码器和旋转变压器属于间接测量元件。

6.数控加工中心的主轴部件上设有准停装置,又称主轴定位功能。

它是自动换刀所必须的功能。

可分为机械准停和电气准停。

6.进给伺服系统实际上是一种高精度的位置跟踪与定位系统。

7.数控机床上导轨形式主要有滑动导轨、滚动导轨和静压导轨。

8.数控机床是按数字信号形式控制的,每一脉冲使机床移动部件产生的位移称为脉冲当量。

8.位置检测系统所能测量到的最小位移量称为分辨率。

二、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对刀操作是用来确定(B)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的。

A、机床坐标B、工件坐标C、编程坐标D、相对坐标1.数控机床有不同的运动形式,需要考虑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关系及坐标系方向,编写程序时,总是采用(B)的原则来编写程序的。

A刀具固定不动、工件移动B工件固定不动、刀具移动C根据机床实际移动情况决定D.A或B2.“CNC”的含义是(B)。

A.数字控制B.计算机数字控制C.网络控制2.用于控制主轴的启停、换向、切削液启停、刀库选换刀、液压夹紧和松开等的接口是(B)。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考卷及答案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考卷及答案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数控编程技术B. 伺服驱动技术C. 技术D. 机床结构设计技术2. 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A. 编程器和控制器B. 伺服系统和检测系统C. 机床本体和电气系统D. 输入输出设备和操作面板A. 伺服电机B. 步进电机C. 液压缸D. 编码器4. 数控编程中的G代码主要用于表示什么?A. 机床的运动轨迹B. 机床的加工参数C. 机床的辅助功能D. 机床的故障诊断A. 全闭环控制系统B. 半闭环控制系统C. 开环控制系统D. 混合闭环控制系统A. 机床振动B. 刀具磨损C. 伺服系统响应速度A. 车床B. 铣床C. 磨床D. 冲床8.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A. 伺服电机、驱动器、控制器B. 伺服电机、驱动器、减速器C. 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D. 驱动器、控制器、减速器A. 主轴转速B. 进给速度C. 刀具半径D. 机床功率A. G00B. G01C. G02D. G03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控机床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数控编程分为_______编程和_______编程两种。

3. 数控机床的精度主要包括_______精度和_______精度。

4. 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闭环控制系统具有_______环节。

5. 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6. 在数控编程中,G代码用于表示_______,M代码用于表示_______。

7. 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系统可以分为_______驱动和_______驱动两种。

8.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9. 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数控技术复习题目及答案

数控技术复习题目及答案

数控技术复习题目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

数控机床是用数字化代码来控制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2.所谓“插补”就是指在一条已知起点和终点的曲线上进行的过程。

3.对刀操作就是确定和之间关系的操作。

4.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特性是指其速度随化的特性,而其机械特性是指其速度随变化的特性。

5.刀具在机床上的位置是由的位置来表示的。

6。

JB3051—82规定,数控机床坐标轴和方向是基于___ _固定,__ 移动。

7.数控机床上采用的导轨主要有、、等三种形式。

8.用逐点比较法插补直线OA,其起点坐标为O(0,0),终点坐标A(5,8),若采用插补的总步数作为终点减法计数器J E的初始值,即J E=。

在插补过程中,每进给一步,计数器J E减1,当J E=时,到达终点,停止插补。

9。

光栅作为位移传感器,其高精度源于的莫尔条纹的和两大效应.若光栅栅距为0。

01mm,两块光栅之间的夹角为0.057°,则莫尔条纹宽度约为。

10.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测量装置和机械本体五个部分组成。

C系统软件必须完成和两大任务。

12。

步进电机的“失步”现象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和13。

刀具在机床上的位置是由的位置来表示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9分)1。

CNC系统软件必须完成管理和控制两大任务,下面任务中哪个不属于控制任务?( )A、诊断B、插补C、位控D、译码2.下列正确表示机床坐标系的是( )A 、X B 、X C 、Z D 、Y3.脉冲当量的大小决定了加工精度,下面哪种脉冲当量对应的加工精度最高? ( )A 、1um/脉冲B 、5um/脉冲C 、10um/脉冲D 、0。

01mm/脉冲4.设编程原点在工件的上表面,执行下列程序后,钻孔深度是( )。

G90 G01 G43 Z-50 H01 F100 (H01补偿值—2.00mm )A .48mm ; B.52mm; C 。

50mm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_ _数控技术及其应用(上)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1分,共20分)1. 通常数控系统除了直线插补外,还有( B )。

(A)正弦插补(B)圆弧插补(C)抛物线插补(D)螺旋线插补2.数控加工中心与普通数控铣床、镗床的主要区别是( D )。

(A)一般具有三个数控轴(B)主要用于箱体类零件的加工(C)能完成铣、钻、镗、铰、攻丝等加工功能(D)设置有刀库,在加工过程中由程序自动选择和更换3.确定数控机床坐标系时假定( A )。

(A)刀具运动,工件相对静止(B)工件运动,刀具相对静止(C)工件运动,工作台相对静止(D)刀具运动,工作台相对静止4.铣床程序单节“G00 G43 Z10. H05;”中H05的含义是( C )。

(A)刀具长度补偿量是5mm(B)刀具半径补偿量是5mm(C)刀具长度补偿量存放位置(D)刀具半径补偿量存放位置5.下列孔加工固定循环指令中不是钻孔循环的是( D )。

(A)G81 (B)G82 (C)G83 (D)G846.利用时间分割法进行插补运算时精度与进给速度和插补周期的关系( C )(A)速度越快、插补周期越长精度越高(B)速度越慢、插补周期越短精度越高(C)速度越快、插补周期越短精度越高(D)速度越慢、插补周期越长精度越高7.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减少摩擦阻力和动静摩擦之差,是为了提高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 B )。

(A)传动精度(B)运动精度和刚度,减少爬行(C)快速响应性能和运动精度(D)传动精度和刚度8.步进电机的转速是通过改变电机的( A )而实现。

(A)脉冲频率(B) 脉冲速度 (C) 通电顺序 (D )脉冲个数9.在铣削一个XY平面上的圆弧时,圆弧起点在(30,0),终点在(-30,0),圆弧圆心点坐标(0,-40),圆弧起点到终点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则铣削圆弧的指令为( D )。

(A)G17 G90 G02 X30.0 Y0 R50.0 F50 (B)G17 G90 G02 X30.0 Y0 R-50.0 F50(C)G17 G90 G02 X-30.0 Y0 R50.0 F50 (D)G17 G90 G02 X-30.0 Y0 R-50.0 F5010. 数控机床的回零指的是直线坐标轴回到( A )(A)机床坐标系的原点(B)工件坐标系的原点(C)局部坐标系的原点(D)工作台的特定点,此点位置由用户自己设定11. 数控铣床一般采用半闭环控制方式,它的位置检测器是( B )。

(A)光栅尺 (B)脉冲编码器 (C)感应同步器 (D)旋转变压器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旋转变压器属于间接测量位置检测装置(B)直线感应同步器属于直接测量位置检测装置(C)光栅属于模拟式测量位置检测装置(D)脉冲编码器属于增量检测装置13. 通常数控机床按( A )进行译码与控制。

(A)机床坐标系(B)工件坐标系(C)局部坐标系(D)具体由用户自己设定14. 步进电机的步距角的大小不受( C )的影响。

(A)转子的齿数(B)定子通电相数(C)通电的频率(D)通电方式1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逐点比较法插补属于脉冲增量插补(B)数字积分法插补属于数字增量插补(C)扩展数字积分法插补属于数字增量插补(D)时间分割法插补属于数字增量插补16.数控系统所规定的最小设定单位就是( C )。

(A)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B)机床的加工精度(C)脉冲当量得分评卷人(D)数控机床的传动精度17.脉冲比较式伺服系统是将( D )作为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A)指令信号(B)反馈信号(C)指令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和(D)指令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差18.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的最大不同是数控机床采用( A )来控制机床。

(A)数控装置(B)滚动导轨(C)滚珠丝杠(D)人工操作19.脉冲当量是指( A )(A)每发一个脉冲信号,机床相应移动部件产生的位移量(B)每发一个脉冲信号,伺服电机转过角度(C)进给速度大小(D)每发一个脉冲信号,相应丝杠产生转角大小。

20.数控机床操作时要进行回零操作,其目的是(A )。

(A)建立机床坐标系(B)建立工件坐标系(C)数控系统初始化(D)PLC 初始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数控机床是指用数字化信息来控制的机床。

2.数控机床按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数控机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3.常见的CNC装置的硬件结构有:微机基本系统、接口部分、可编程控制器、电源部分;。

4.CNC装置的控制软件主要有译码、刀具补偿、速度控制、插补运算、位置控制。

CNC软件特点有多任务执行处理和实时性;主要软件结构有前后性和中断性。

5.数控机床常用执行元件有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

6数控系统中伺服单元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号,经一定的信号变换和电压、功率放大后,驱动装置运动,从而驱动机床运动。

是CNC与机床本体的联系环节。

7.从理论上讲,数控机床刀具运动的轨迹是控制点的运动轨迹。

8.对机床工作台直线位移采用直线型位置检测装置测量称为直接检测,对机床工作台直线位移采用回转型位置检测装置测量称为间接检测。

9.数控车床的常用布局形式有平床身、斜床身、立式床身。

10.在FANUC系统数控铣床中,G92的功能是预制寄存(工件坐标系的设定)。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为什么要进行刀具的半径补偿?简述B刀补与C刀补的区别。

1)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它控制的是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而用户总是按零件的轮廓编制加工程序,因而在进行轮廓加工时,刀具必须向零件的外侧(或内侧)偏移一个偏移量r,为了编程方便,按零件轮廓编制的程序和预先设定的偏移参数,数控装置能实时自动生成刀具中心轨迹的功能2)两种刀补的区别B刀补法在确定刀具轨迹时,采用的时读一段、算一段,再走一段的处理方法,这就无法预计到由于刀具半径所造成的下一段加工轨迹对本段轨迹的影响。

C刀补采用的方法是一次对两段进行处理,即先读第一段、算第一段,再读第二段、算第二段,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来确定一二两段其刀具中心轨迹的段间过渡状态,分析第二段对第一段有无影响,如果有, 对第一段进行处理,然后再走处理后的第一段;如果没有影响,直接走第一段,这就解决了下一段加工轨迹对本段加工轨迹的影响问题。

2.简述步进式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步进式伺服系统中指令信号是单向传递的,驱动控制线路接收数控装置发出的进给脉冲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控制步进电动机各相定子绕组依次通、断电的信号,使步进电动机运转。

步进电动机的转子与机床丝杠连在一起(也可通过传动装置接到丝杠上),带动丝杠转动,从而使工作台运动。

也就是说,步进式伺服系统受驱动控制线路的控制,将代表进给脉冲的电信号通过步进电动机转变为具有一定大小和方向的机械角位移,通过机械传动带动工作台移动。

(1) 工作台位移量的控制(2) 工作台进给速度的控制(3) 工作台运动方向的控制3.简述光栅尺的基本工作原理。

光栅读数头由光源、透镜、指示光栅、光敏元件和驱动线路组成。

读数头的光源一般采用白炽灯泡。

白炽灯泡发出的辐射光线经过透镜后变成平行光束,照射在光栅得分评卷人上。

光敏元件是一种将光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它接收透过光栅尺的光强信号,并将其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由于光敏元件产生的电压信号一般比较微弱,应首先将该电压信号进行功率和电压放大,然后再进行传送。

驱动线路就是实现对光敏元件输出信号进行功率和电压放大的线路。

如果将指示光栅在其自身的平面内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β,使两块光栅的刻线相交,当平行光线垂直照射标尺光栅时,则在相交区域出现明暗交替、间隔相等的粗大条纹,称为莫尔条纹。

由于两块光栅的刻线密度相等,即栅距λ相等,使产生的莫尔条纹的方向与光栅刻线方向大致垂直,当β很小时,莫尔条纹的节距为p=λ/β,这表明,莫尔条纹的节距是栅距的1/β倍。

当标尺光栅移动时,莫尔条纹就沿与光栅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当光栅移动一个栅距时,莫尔条纹就相应准确地移动一个节距p,也就是说,两者一一对应。

因此,只要读出移过莫尔条纹的数目,就可知道光栅移过了多少个栅距。

而栅距在制造光栅时是已知的,所以光栅的移动距离就可以通过光电检测系统对移过的莫尔条纹进行计数、处理后自动测量出来。

4.简述前加减速控制与后加减速控制的特点。

答:前加减速控制的优点是仅对合成速度——编程指令速度F进行控制,所以它不会影响实际插补输出的位置精度。

前加减速控制的缺点是需要预测减速点,而这个减速点要根据实际刀具位置与程序段终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而这种预测工作需要完成的计算量较大。

后加减速控制与前加减速控制相反,它是对各运动轴分别进行加减速控制,这种加减速控制不需专门预测减速点,而是在插补输出为零时开始减速,并通过一定的时间延迟逐渐靠近程序段终点。

后加减速的缺点是,由于它对各运动坐标轴分别进行控制,所以在加减速控制以后,实际的各坐标轴的合成位置就可能不准确。

但是这种影响仅在加速或减速过程中才会有,当系统进入匀速状态时,这种影响就不存在了。

5.简述消除滚珠丝杠间隙的方法。

答: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使用的滚珠丝杠螺母副广泛采用双螺母结构,通过两螺母周向限位、轴向相对移动或轴向限位、周向相对转动来消除间隙和调整预紧。

通常滚珠丝杠螺母副在出厂时就由制造厂调整好预紧力,预紧力与丝杠螺母副的额定动载荷有一定关系。

常用双螺母预紧方法有:双螺母垫片式预紧、双螺母螺纹式预紧、双螺母齿差式预紧。

四、计算题(共10分)用逐点比较法脉冲增量插补直线OA,O(0,0),A(5,3)。

填表并在图中画出进给轨迹。

五、程序注释题(共15分)1.在XK0816A型数控铣床(FANUC系统)上加工如图1所示的某盖板零件的外轮廓,毛胚材料为铝板(大孔已铸出),尺寸如图1所示,加工基点坐标图2所示,以工件上表面为Z轴零点,铣削深度12mm。

阅读加工程序,得分评卷人在“”处对程序加以补充,对加有()号的单节做出注解。

(8分)图1 盖板零件图图2 基点坐标计算O O0001N 0010 G54 S2000 M03 (设定工件坐标系,主轴以2000r/min正传)N0020 G00 Z100N0030 G00 X0 Y-10N0040 G01 Z-12N0050 G01 G41 X0 Y0 D1 F00N0060 G01 X0 Y20 F100N0080 X10N0090 G03 X25 Y35 R15N0100 G02 X75 Y35 R25N0110 G03 X90 Y20 I15 J0 (逆时针铣削圆弧ED )N0120 G01 X100 Y20 F100N0130 Y0N0140 X0N0150 G40 G01 X-10 Y0 (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并工进到点(-10,0))N0160 G00 Z100N0170 T02 M06N0180 G00 G43 Z10N0190 G76 X50 Y35 Z-12 R4 F60 Q2 (精镗孔大孔,让刀2mm )N0200 G80N0210 M05N0220 M30 (程序结束)2.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如下图所示零件,其毛胚为棒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