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物理教学课件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ppt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学生接触初中物理的第一 节,在教材中以及在以后的物理教 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 本节课将努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活动中学习、在美的熏陶中学 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人
2.教学的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声音产生的 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六、说教学预测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不仅体现 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 和谐地发展,而且在教法设计 上突出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 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终身受益 ,应该能取得 不错效果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初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二、说学生
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课, 对物理即好奇又陌生,应初步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 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创新意识
三、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属于知识探究性教学。 本节课拟采用诱思探究→实验论证 的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手段
教学用具 真空罩闹钟实验装置、锣、纸屑
教学手段 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 →实验论证→表达交流 →总结归纳。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实验探究 讲解新课 1.探究声音产生的原理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速
3.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波 三、声速 340m/s
4.作业设计
让学生两人一组,以细绳、纸杯等 为原料,制作一个土电话,两个人 一组实验,验证固体能传声。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素养目标
2.会画三种特殊的光线。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 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探究新知
摄摄像照相头相机机镜镜头头
显微猫镜眼
眼镜
透镜
这些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 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光通过透镜时会发生折射,透镜就是 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仪器。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用手电筒垂直照射一面透镜并使光束射入倒扣的烧杯中,通过 观察如图可以确定__丙__图中是凹透镜。实验中光束很模糊,不容 易观察,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清晰,请你提出一个改进建议C: ___在__烧__杯__中__充__入__烟__雾_______。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 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
探究新知
凹透镜也 有焦点吗?
F
F
凹透镜有
几个虚焦
点?
f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 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 如图,表示对入射光线起会聚作用的图是( B )
A.(a)图和(b)图 B.(a)图、(b)图和(c)图 C.只有(a)图 D.(a)图、(b)图、(c)图和(d)图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 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 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凸__透____镜,“取火”应 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焦__点____位置;这是利用了该透镜对光线 有___会__聚_____作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课件(完美版)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雨
云里的小水滴由于相互碰撞会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 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另外,也可以是云里的小冰晶聚合成大冰晶 后,下落到0℃ 以上的空气层中时,吸热熔化形成雨滴。
雪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 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 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 六角形的冰晶(叫雪花), 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 或雪团。
冬天,挂在室外的衣服结冰了也能干,为什么?
冰冻的衣服(结了冰)变干(温 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 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B ) A.冰雪消融 B.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 C.露珠的形成 D.电吹风吹干了湿头发
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ppt课件

提出有根据的猜 想。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讨论并在
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去验证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
分析、归纳的方法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所排开
液体的重力相等的假设。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设计和实验操作去检验这一假设。在教学的各个环
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并给学生讨论、
交流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利
完整版ppt课件
3
新疆师范大学的图片
完整版ppt课件
4
亲身经历—小挑战(2)
每个小组仅分配有1张A4纸,请你们集体讨论,设 计方案,制作出尽可能高的模型,并在模型上放置一 个乒乓球。
你们可以对这张A4纸进行任何裁剪加工,且只有5 张标签贴纸可以用,但不能破坏标签贴纸。
注意事项:
分享成功的经验
1、最多只能使用5张什么有关,进而自然过渡到
实验设计的环节,再通过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即阿基米德原理)。
完整版ppt课件
30
②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的探究需要用到较多的实验器材,需 要学生动手实验,学校有专用物理实验室和本实验 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学生用的实验器材包括:弹 簧测力计、木块、石块、细线、橡皮泥、溢水杯、 量筒、大烧杯、小桶、塑料瓶、水、酒精等。教师 演示用器材:铁架台(1个)、大弹簧测力计(1个)、 石块(1个)、细线、大小烧杯(各1个)、溢水杯(1个) 。学生实验器材有16套,实验桌16张,而班级人数 是51人,分16个实验小组,其中13个组是每组3人 ,其余3个组每组4人。
(1)探究程式化 (2)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 (3)小组合作交流低效 (4)探究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5)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单一
完整版ppt课件
12
主要内容:
初中物理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教学课件初中物理课教学设计:(滑轮)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熟悉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和分析综合力量。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把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预备分组试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
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
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拟简单地把旗子升上去?(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熟悉滑轮的构造及种类(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滑轮也是一种简洁机械。
(板书课题)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2、指导学生熟悉定滑轮的作用(1)争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试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试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③学生装汇报试验结果。
(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④争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劲)(3)争论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定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组争论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
工作便利。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试验和争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便利。
3、指导学生熟悉动滑轮的.作用(1)争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盼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便利,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试验(嬉戏: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初中物理说课ppt课件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
解释力的定义、单位, 以及在物理学中的重要
地位。
力的三要素
详细说明力的大小、方 向和作用点对力的影响
。
牛顿第一定律
阐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 容,以及它在日常生活 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重力
解释重力的概念、方向 ,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
系。
热学基础
01
02
03
04
温度与热量
解释温度的概念、单位,以及 热量在物态变化中的作用。
串联与并联电路
解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安全用电
介绍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如 不接触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
电体等。
04
课程安排
课时分配
01
理论知识讲解:10课时
02
实验操作:8课时
03
复习与答疑:2课时
作业与考试
作业安排
每章节结束后布置相关练习题, 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教师分工
内容策划
团队中的教师负责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和规划。他们根据初中物理的课程标准和教 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课件设计
专业的美术设计师负责PPT课件的视觉设计。他们运用丰富的视觉元素和多媒体素材,使 课件更具吸引力和易读性,同时确保内容与设计的美观性和功能性相统一。
实验深化
跨学科融合
探索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生物、地 理等)的交叉融合,以跨学科的视角 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加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通过 设计更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实验,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改进计划
教学资源开发
开发更多适应不同学习需求的物 理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互动
2024年初中物理教案设计好课件

2024年初中物理教案设计好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电》的第一节“电流的形成”。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定义,电流的种类,电流的方向规定,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电流的计算公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流的定义,理解电流的形成过程。
2. 使学生了解电流的种类,并能区分不同种类的电流。
3.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规定,电路的基本概念。
难点:电流的计算,电路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演示仪,电路图示板,电源,导线,电阻,灯泡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灯泡,电流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电流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电流形成的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2. 例题讲解(1)讲解电流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过程。
(2)讲解电流的方向规定,让学生掌握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3)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部分。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画出简单电路图,并标出电流的方向。
(2)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分析,计算电流大小。
4. 分组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流表的变化,了解电流的形成过程。
(2)分析实验数据,讨论电流大小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形成2. 内容:(1)电流的定义(2)电流的方向规定(3)电路的基本概念(4)欧姆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流的定义,并说明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2)画出简单电路图,标出电流的方向。
(3)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压、电阻下的电流大小。
2. 答案:(1)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条件是电路闭合,有电压作用。
(2)见附件(电路图)。
(3)电流大小为 I = U / R。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电流的形成、方向规定和电路分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课件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 课程简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资源 • 评估与反馈
目录
CONTENTS
01 课程简介
CHAPTER
课程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原理。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 好奇心。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谢谢
THANKS
特殊实验器材
如气垫导轨、光电门等,用于更精确 的实验测量和演示。
网络资源
在线课程
提供了一些在线学习平台,学生 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
、完成作业等。
物理学习论坛
学生可以在这些论坛上提问、交流 学习心得,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互动 。
物理教学资源网站
这些网站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如课件、习题、实验指导等,有助 于教师进行教学准备。
03 教学方法
CHAPTER
理论教学
01
02
03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掌 握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 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 。
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学生 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物理 规律。
学生实验
学生亲手操作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实验结论。
05 评估与反馈
CHAPTER
作业与考试
作业布置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 应用能力。
考试设计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方案,包括考试内容、题型、分值分布等,确保全面考察 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 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 对球做功了吗?
4李大刚同学 质量为40kg,从教学楼 一楼爬到 四楼,求:他克服重力做多少功? 5、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 匹马拉着它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 m外的货场。 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 运货时做的功。(g=10 N/kg)
叉车举高货物
Fs
F 唐功红举起杠铃
交流说明:力学中,什么情况 下可以说做了功?
光头强受哪个力的作用?力做功吗?
下列物体受哪个力的作用?力做功吗? 小球在极光滑冰面上滚动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
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甲 乙 丙
S
F=1N
S
F=2N
2S
F=2N
F=1N F=2N
F=2N
1.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 离的乘积。
公 式 功=力×距离 W = Fs焦耳牛米(J) (N) (m)
即:1 J=1 N ·m 1焦耳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
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练一练 例1 在平地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 箱子,前进了10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50 N
10 m
100 N
解:W1= Fs =50 N×10 m=500 J
讨论分析: 1.水平向前推木箱时,箱子的重力做功吗? 2、木箱匀速或变速运动对做功多少有影响吗?
本课小结
1.你经历了什么过程? 2.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高兴吗?
1.用手将抽屉推好, 手对抽屉做功了吗?
2.下列情景中,小卫同学 对书包是否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