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 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教学设计(1)
政治必修Ⅰ人教新课标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1

学生活动略(利用电脑上网来查找资料、看新闻,用DVD看碟而减少去电影院的次数,用MP3来听歌、学习英语等)
大家列举了很多自己生活的变化,如果这些产品没有被生产出来,我们能这样消费能这样生活吗?因此,我们说,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
综上: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我们的消费,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没有消费,生产会怎么样呢?(提问)
(学生回答)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一个社会消费什么,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要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决定。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无从消费,谈不上消费。
我们一起来看P33的“今非昔比”里面的帝王,在他的那个年代,即使他的权势再高,他热的时候也只能选择找几个人为他摇扇子,而不能选择使用电风扇,也不可能选择享受空调。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水平。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必修1)

发展生产知足花费课题 4.1 《发展生产知足花费》1、知识目标:⑴理解生产与花费的辩证关系。
⑵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我国的工作中心、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
⑶理解鼎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踊跃意义。
教课2、能力目标 :目标经过对“生产与花费的关系”的学习,学会从实例中剖析生产的决定作用,培育剖析问题的能力。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拥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课教课重难点:生产与花费的辩证关系重难点教课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现图片《苹果力》——三个苹果改变的世界。
有人以为我们的世界是由三个苹果改变的:一个是迷惑夏娃的苹果,一个是砸醒牛顿的苹果,一个是乔布斯手里的苹果。
每当苹果有新产品问世,都会掀起一股花费高潮,据悉, iPhone6 在上周五开放预购, 3 天的订单量高达 1600 万部。
这些产品的生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知足了我们不停发展的花费。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发展生产,知足花费。
【讲解】生产决定花费问:在平时生活中同学们使用的手机是怎么来的呢?学生答:生产出来的。
概括:人们的花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梦想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情况决定的。
所以说 : 生产决定花费。
活动 1【活动】设置情形一:我家的“苹果时代”我:此刻iphone可火了,我也要上淘宝网买iphone 。
奶奶:我们那时侯哪有这玩意,你们此刻这代人真幸福!妈妈:我们那时候连个固定电话都很难找到,通话质量也很差。
我:时代在发展嘛!本来我想买iphone5s 的,此刻我更期望iphone6研究一:以上情形是怎样表现生产决定花费的?活动 2【讲解】剖析、概括老师总结:“上淘宝网买 iphone ”——生产决定花费的方式;“我们那时侯哪有这玩意”——生产决定花费的对象;“那时候固定电话通话质量很差”——生产决定花费的质量和水平;“此刻我更期望iphone6 ”——生产为花费创建动力。
从必定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高中政治 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四川省古蔺县中学高一政治教案:4.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新人教版必修1)一. 教学内容:二. 重点、难点1.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 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三. 具体内容4.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知识目标1. 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2. 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3. 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教师:请大家分析下列材料并思考。
(1)过去的消费观念:“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现在的消费观念(请学生说出)比如,花明天的钱,满足今天的需求。
(2)交通工具变化:步行——马车——火车、汽车、飞机。
(3)生活娱乐活动变化:说书、唱戏——电影——电视——网络。
(4)还有哪些生活消费方面的变化?问题:生活消费方面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总结: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高造成的。
①生产决定消费教师:生产如何决定消费?总结: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教师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对生产有没有影响呢?请大家阅读教材2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材料说明的问题。
总结:材料说明,生产是围绕着人们的消费需要进行的,消费对生产有引导作用。
首先,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4.1【教学设计】《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本框所学习的物质资料生产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
在全书中的地位都极其重要。
内容上承接上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下面连接生产、投资、创业的基本制度背景。
并且引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途径,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理解并识记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以及举措。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生产和消费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衷心。
【教学重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教学难点】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要求搜集中国高铁的知识,查找近两年国家技术奖获得者导入新课:展示中国高铁的图片教师:高铁为今天的人们出行带来了太多便利,不只是高铁,我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越来越好,相比较于十年前、二十年前可以说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生活消费各方面的辩护,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生产)讲授新课:1.生产与消费教师:在家里和学校里都用过哪些高科技产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我们第一单元学习了消费,消费的东西从哪里来?生产和消费又是什么关系?自主学习:学生快速浏览课本,找出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
(1)生产决定消费探究一: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哪些方面?情景一:马大姐的过去和现在PPT展示图片,90年代,马大姐消费什么?如今马大姐又消费什么?师生: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4.1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4.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消费行为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举例说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并提出改进措施。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可持续发展。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涵盖生产、消费、消费观等方面的内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4.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认识到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重要性,抵制盲目消费和浪费行为。
2.增强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同,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消费现象,积极参与消费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各类消费品、生产线、购物场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意作业质量,确保作业内容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1.学生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尚处于表面层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数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学生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问题时,往往容易受到克服对复杂经济现象的困惑,形成清晰的分析框架和思考路径。
3.在价值观和消费观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三)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合图表、数据和实例,直观展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发展生产是满足消费的唯一途径。()
2.选择题: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发展生产的措施?()
A.提高生产力
B.优化产业结构
C.增加消费需求
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3.简答题:请简述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以及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重要性。同时,我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抵制过度消费、浪费资源的不良风气。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学生在价值观和消费观方面,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方面:
1.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中,理解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王选与汉字激光照排等
(1)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而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决定着对生产资料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只有人才不断涌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始终充满活力,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先进与否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会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我国的经济。
(1)原因和意义
①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现实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关资料:1.低碳生活、绿色消费……
2.旅游(农家乐)、3G、房地产、汽车消费……
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2.“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请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今年10月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将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十二五”规划前瞻
高中政治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1(必修1)

发展生产知足花费[ 教课目的 ]一、知识目标经过教课,使学生识记生产与花费的关系、社会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互相关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鼎力发展生产力的原由、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与花费的关系,解说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本框要点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实质的察看剖析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
学生采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迪、指引,课上议论等学生主体参加的教课形式。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经过教课,使学生拥戴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听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此中心。
[ 教课要点 ]生产与花费的关系;鼎力发展生产力的必需性及要求。
[ 教课难点 ]生产与花费的关系。
[ 教课时间 ]1-2 课时[ 教课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导入)1、利用花费的有关知识进行分类说明?2、人们花费的商品和服务从何而来?新课教课自主研究:1、生产与花费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社会重生产?它包含哪几个环节?各环节之间关系如何?3、为何要鼎力发展生产力?如何鼎力发展生产力?察看·思虑:封建帝王是最高统治者,几乎要什么有什么,可是他有这些东西花费吗?一﹑发展生产知足花费1、生产与花费关系( 1)生产决定花费1)生产决定花费的对象一个社会花费什么,不是由人的主观梦想决定的,而要由客观的物质生产情况所决定。
我们花费的对象,第一一定生产出来,不然无从花费,谈不上花费。
我们一同来看P29 的“今是昨非”里面的帝王,在他的那个年月,即便他的势力再高,他热的时候也只好选择找几个人为他摇扇子,而不可以选择使用电电扇,也不行能选择享受空调。
根来源因就在于生产力水平。
古代人出行只好选择骑马等交通工具,现代人出行能够选择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
自从这些高科技产品出现以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能不可以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略(利用电脑上网来查找资料、看新闻,用 DVD看碟而减少去电影院的次数,用MP3来听歌、学习英语等)大家列举了好多自己生活的变化,假如这些产品没有被生产出来,我们能这样花费能这样生活吗?所以,我们说,生产决定花费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多彩的消费
第1框题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本框题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一单元把消费问题弄明白了,教材就把视线由消费领域引向了生产,经济生活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创造财富,与”如何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相适应,本单元也处于教材的核心地位。
通过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本框题共讲了3个问题,教材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的。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消费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的四个环节、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认同,使得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生产决定消费的表现、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表现、生产在经济环节中的决定作用,辩证地看待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透过现象认识改革的本质。
法治意识: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和消费观,从而做到遵纪守法。
公众参与: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教学重点:是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学难点:是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课件、收集自己身边改革以来的成就、图表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多彩的消费,了解了消费在我们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要消费就必须生产,那么生产和消费这二者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一揭晓。
板书:(一)生产与消费
(过渡)首先大家来看P29课本”交通出行”这幅图,古代出行一般都使用的什么交通工具?(马车)为什么坐拥江山大业的帝王却不能享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呢?(摩托车、汽车或者飞机)。
很简单,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都没法生产。
可见我们要消费,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要生产出来,不是我们想消费什么,想买什么都可以。
(课本结论)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因此,生产决定消费。
板书1.生产决定消费
(提问)我们的父辈小时候:听音乐收音机,看个电影往往到”露天影院”去,跟亲朋好友沟通信息,要么、写信要么托人传话或自己亲自上门一趟。
那么,同学们现在使用哪些科技产品呢?同学们使用的电脑、手机、听音乐MP3、MP4、MP5,这些都是以前人们没有见过甚至听说过的。
父辈所用东西与我们的区别,包括刚提到古代皇帝与现代人所用东西的差别,同学们思考以上说明了什么呢?(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
板书(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提问)小时候通常采取什么方式够买物品呢?(对,通过赶集的方式),比如《木兰辞》写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而现代人可以通过网络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
再比如以前人们交流的方式主要是面对面进行,而现在我们通过互联网如QQ、MSN、EMAIL就可以交流了,哪怕是远在千里之外。
同学们,前后两种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同不同?这一切又说明了什么呢?(对,生产决定人们的消费方式。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提问)不同时代结婚的三大件变迁:1950-1980年自行车、手表、缝纫机,1980-2000年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如今是车子、房子、票子或出国旅游。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不同年代结婚三大件变化如此之大?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你如何理解?原因:随着时代变迁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以的提高,需求水平的也在提高,以前结婚的那些三大件已经被车子、房子、票子或出国旅游这”21世纪的三大件”所替代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决定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
)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以及为消费创造动力,所以说生产决定消费。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靠生产创造出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过渡):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措施呢?加大了对家电,汽车,摩托车的下乡实施力度,这是为什么呢?对,国家就是想通过消费去带动促进生产。
也就是说生产在决定消费的同时,消费也对生产起着反作用。
(或用P29课本中间虚框说明)。
板书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同学们,我们知道作为生产者,不管你生产什么,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真正的完成,这说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附板书)
板书(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过渡)1998年的3月15日发生了这样一则投诉:海尔集团生产的洗衣机在西南市场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并且接连收到四川农村用户的投诉,称他们生产的洗衣机质量差。
海尔集团立即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农民除了用洗衣机洗衣服之外,还洗土豆、地瓜,导致泥巴堵塞了排水管。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他们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为什么就不能开发出既能洗衣服又能洗地瓜的洗衣机呢?海尔集团在半个月内研制生产了“海尔多功能洗衣机”,投放市场后,马上成了西南市场农民兄弟的抢手货。
这说明了什么?(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正是由于四川当地用户有洗衣服、洗土豆、地瓜的需求,才促使海尔洗衣机产品的调整与升级。
⑵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过渡)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申办奥运会是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事,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重要的是巨大的利益。
申办奥运有哪些利益呢?①主办城市要进行基础设施、体育设施的建设,这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材料、交通运输等.②举办奥运,带来了主办城市的住宿、交通、餐饮等产业的发展。
还促进了我国旅游业、金融业发展,同时还涌现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出现,比如工艺品产业、奥运服装产业等等。
③我在互联网上查到,北京为举办奥运会投资达1800亿人民币,经济学家认为,从申奥成功到举办奥运,在这7年内,奥运将平均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3~0.4个百分点,这巨大的利益是世界各国不遗余力地申奥的根本原因。
提问:这说明了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什么道理?(从消费和生产关系思考)
师结:说明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板书(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过渡)其实生产也关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有一个形成过程。
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知识教育、能力培训等方面的消费,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师结:也就是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板书⑷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师结:以上就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表现的几个方面,我们一起来归纳。
(课本有现成的、学生做好笔记)
(小结)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看,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不管是从生产角度还是从消费角度,都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与消费是本课的重点,要重点把握,通过大量练习掌握它。
而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本课的难点,也需要学生重点把握。
我们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就以及具体事例,来掌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