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古诗文系列: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注释:
《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 为薪”。 ⑷桑田变成海:《神仙传》:“麻姑谓王 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 田’”。 ⑸“公子”两句: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 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 ⑹光禄:光禄勋。用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 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 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 侈。
古诗文系列: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赏析:
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世事变化很 大。“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则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恒的客观规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 句,以优美、流畅、工整的对句集中地表 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富于诗的意 境,且具有哲理性,历来广为传诵。
古诗文系列: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注释:
⑴代:拟。白头翁:白发老人。这首诗的 题目,各个选本都有不同。《唐音》《唐 诗归》《唐诗品汇》《全唐诗》,均作 “代悲白头翁”。《全唐诗》又作“代白 头吟”。《文苑英华》《乐府诗集》《韵 语阳秋》作“白头吟”。尤袤《全唐诗话》 作“白头翁咏”。 ⑵坐见:一作“行逢”。 ⑶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
古诗文系列: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古诗文系列: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译文: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 不知落入了谁家? 洛阳女子有着娇艳的容颜,独坐院中,看 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长声叹息。 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 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 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已经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 为柴薪,又听说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
白头吟

“钱刀”,即古代刀形钱币,此处泛指金钱。 一个男子应当要以情义为重啊,你又何必那 么看重富贵和金钱呢?
青春与容貌都会随着时光而消逝,婚姻关系 的维持还必需仰赖“恩”与“义”呀。夫妻 之间这种真情与承诺又岂是金钱买卖所能够 取代的呢?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 的婚姻悲剧,而且着力歌颂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和她的 美好情操。她重视情义,鄙夷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当 她了解到丈夫感情不专之后,既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也没有疯狂 的诅咒和软弱的悲哀,表现出了妇女自身的人格尊严。她是把痛苦 埋在心底,冷静而温和地和负心丈夫置酒告别,气度何等闲静,胸襟 何等开阔!虽然她对旧情不无留念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深沉的人 生反思。因此,跟古诗中一般的弃妇形象比较起来,‘她’富有 特色,迥然不同于平凡。 全诗多用比兴和对偶,雪、月、沟水、竹竿、鱼尾等喻象鲜明生动 而又耐人寻味。一、二、五、六、十三、十四等句皆工对而又自 然。此外四句一解,每解换韵,而诗意亦随之顿挫,声情与辞情达到 完美的统一。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两意,指两条心。说的是司马相如另有所爱——欲纳茂 陵女为妾。“有两意”,既与首二句“雪”“月”相乖,构 成转折,又与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对比,前后照应自 然,而谴责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诗的决绝之旨。
现在却听说你有了别的念头,所以我 特地前来跟你诀别。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悲凄呀悲凄,其实婚嫁又何须伤 心哭啼?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只要能嫁到一心一意对待自己的 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将沉痛转为深层的思索,体悟到婚姻并不能 只是一时的冲动而已,唯有“一心”之人, 才可能相守终身。
清人张玉谷所评:“凄凄四句,脱节暗 转,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 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 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已身说,而己 身在里许。用笔能于占身分中,留得勾 留之意,最为灵警。”(《古诗赏析》) 堪称深得诗旨。
青春与容貌都会随着时光而消逝,婚姻关系 的维持还必需仰赖“恩”与“义”呀。夫妻 之间这种真情与承诺又岂是金钱买卖所能够 取代的呢?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 的婚姻悲剧,而且着力歌颂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和她的 美好情操。她重视情义,鄙夷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当 她了解到丈夫感情不专之后,既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也没有疯狂 的诅咒和软弱的悲哀,表现出了妇女自身的人格尊严。她是把痛苦 埋在心底,冷静而温和地和负心丈夫置酒告别,气度何等闲静,胸襟 何等开阔!虽然她对旧情不无留念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深沉的人 生反思。因此,跟古诗中一般的弃妇形象比较起来,‘她’富有 特色,迥然不同于平凡。 全诗多用比兴和对偶,雪、月、沟水、竹竿、鱼尾等喻象鲜明生动 而又耐人寻味。一、二、五、六、十三、十四等句皆工对而又自 然。此外四句一解,每解换韵,而诗意亦随之顿挫,声情与辞情达到 完美的统一。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两意,指两条心。说的是司马相如另有所爱——欲纳茂 陵女为妾。“有两意”,既与首二句“雪”“月”相乖,构 成转折,又与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对比,前后照应自 然,而谴责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诗的决绝之旨。
现在却听说你有了别的念头,所以我 特地前来跟你诀别。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悲凄呀悲凄,其实婚嫁又何须伤 心哭啼?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只要能嫁到一心一意对待自己的 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将沉痛转为深层的思索,体悟到婚姻并不能 只是一时的冲动而已,唯有“一心”之人, 才可能相守终身。
清人张玉谷所评:“凄凄四句,脱节暗 转,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 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 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已身说,而己 身在里许。用笔能于占身分中,留得勾 留之意,最为灵警。”(《古诗赏析》) 堪称深得诗旨。
白头吟备课讲稿

No 白头吟 Image
白头吟
No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Image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据《宋书•乐志》,此篇是汉 代“街陌谣讴”。它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 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头脑清醒的女性形象。诗的
No 开头两句以高山白雪、云间皎月来象征女子爱情的纯真和
品格的高洁。她容不得半点卑污,所以“闻君有两意,故 来相决绝”。“闻”之即“来”,“来”之即“绝”,语 言紧凑利落,气势咄咄逼人,充分表现了她处事果断、大 胆泼辣。她对理想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体验真切见解深刻,
Image 也显示出她是一位有主见、果断的女性。 全诗时而今,时而昔,时而言已:“愿得一心人,白
古诗十九首
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
No 人生哲理及痛苦的体验和独特感受: 永恒与有限 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 “思君令人老”
Image 忧郁与欢乐
来去亲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微妙的空间感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深切的世态炎凉感
•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No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的悲剧色彩
No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Image
理财的程子卿结为夫妇,继承家业。文君因子卿与其妹宜君 相爱,且与己性格志趣不合,不从,向父坦率吐露自选知音 知心司马相如为偶。卓王孙嫌司马相如贫贱,嫌士人为不羁 之野马,执意要文君屈从父命。侍婢落雁送相如书信来,文 君动心,遂夜奔相如返成都。卓王孙恼爱女叛己,不给一文 钱。卓文君从司马相如当炉卖酒而无愧色,父羞之而赐巨资 妆奁。
白头吟
No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Image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据《宋书•乐志》,此篇是汉 代“街陌谣讴”。它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 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头脑清醒的女性形象。诗的
No 开头两句以高山白雪、云间皎月来象征女子爱情的纯真和
品格的高洁。她容不得半点卑污,所以“闻君有两意,故 来相决绝”。“闻”之即“来”,“来”之即“绝”,语 言紧凑利落,气势咄咄逼人,充分表现了她处事果断、大 胆泼辣。她对理想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体验真切见解深刻,
Image 也显示出她是一位有主见、果断的女性。 全诗时而今,时而昔,时而言已:“愿得一心人,白
古诗十九首
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
No 人生哲理及痛苦的体验和独特感受: 永恒与有限 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 “思君令人老”
Image 忧郁与欢乐
来去亲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微妙的空间感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深切的世态炎凉感
•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No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的悲剧色彩
No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Image
理财的程子卿结为夫妇,继承家业。文君因子卿与其妹宜君 相爱,且与己性格志趣不合,不从,向父坦率吐露自选知音 知心司马相如为偶。卓王孙嫌司马相如贫贱,嫌士人为不羁 之野马,执意要文君屈从父命。侍婢落雁送相如书信来,文 君动心,遂夜奔相如返成都。卓王孙恼爱女叛己,不给一文 钱。卓文君从司马相如当炉卖酒而无愧色,父羞之而赐巨资 妆奁。
白头吟 卓文君PPT课件

嗟 缺 力世,加之朝餐人露勿兮晞念,,妾瞀芳,于 时锦淫 歇水而 ,汤不 白汤悟 头,! 吟与朱 ,君弦 伤长断离诀,别!明,”镜努九十百千
万
6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说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不可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三月桃花飘零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词用得好,首先‘蹀躞’是徘徊的意思,从这个词可以
看出女主人公对这份感情的惋惜,也表示女主人公面对
此种遭遇万般无奈,犹豫踌躇,试图挽留但又却苦于男
子的变心,很大程度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而
‘沟水东西流’一句则又说感情像东逝的水,一去永远
不得返,艰难的决定让女主人公放开心怀,直视现实,
对于男子变心之后,两人感情不复存在的事实,女主人
7
思想内容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意象 动作
爱情观
纯真高洁 忠贞专一
性格
个性爽朗 感情强烈 头脑清醒 处事果断
8
2019/12/30
9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设‘酒会’为了明天的分离做好最后的准备,表现了
女子对这段感情还是很难割舍。第三句中,‘蹀躞’一
3
凤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张琴代语兮,聊写微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予飞兮,使我沦亡。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优秀课件(共95张PPT)

助学资料
《吕氏春秋》是在秦 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 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 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 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 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 论为基础,以名、法、墨、 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 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 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 的智慧之光。
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 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 也流传于民间。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这个注释告诉了我们什么? ◇ 牛在角斗时会出现多种情况。 ◇ 戴嵩画的斗牛其实并没有错。 你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凡事要仔细观察 尽信书不如无书
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 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展开 想象。
怎么做
怎么说
怎么想
◎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故事。
板书设计
杜处士 尤所爱 戴嵩画作《牛》“耕当问奴,
交代表现了伯牙对锺子
期无比的敬重和深情的怀 念,同时也表现了两人之 间山高水长的深厚的友情。
课文结构
伯牙:鼓 锺子期:听
伯 牙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鼓 琴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 伯牙:不复鼓
知音难得 情谊深厚
课文主题
《伯牙鼓琴》通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琴的 故事的记叙,表达了两人山高水长的深情厚谊。
苏轼(1037—1101),字 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 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其代表作有《题西 林壁》《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等。
课文导入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艺术犹 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无时无刻不焕发出夺目的光 彩。它可以是一首曲、一幅画……今天,让我们在 高山流水中细品知音佳话,在《斗牛图》中感悟艺 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共61张PPT).ppt

描写了海水、山岛及山岛上的草木。 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 星辰的壮观景象。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观
沧
曹海
操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观沧海
“观”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诗人 登山的所见所思。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若”字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两个“若”字,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人自己的 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以及统一天下的 雄心壮志。
•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 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 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 效果。
观
沧
曹海
操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
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文学常识:绝句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 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 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 句。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列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王昌龄被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 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歌,从远方寄给了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杨花、子规 叙事——左迁 抒情——愁心
同情 关切
次 北 固 王山 湾下
走近作者
王湾
次北固山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 人。唐玄宗时,官任荥阳主簿、洛阳尉等。现存 诗不多,其中较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奉使 登终南山》。
《短歌行》公开课优秀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16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慨当以慷:“慷慨”的间隔用法。 “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译:宴会的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 久填满心窝。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译: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
方可解脱。
精选版课件ppt
1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译:穿着那青领的学子,你们令我 朝夕思慕。(悠悠:长久的样子)
谋臣许攸,多次为袁绍献计,都不被
采纳,袁绍甚至把他当成了曹操的奸
细,许攸一怒之下就投奔了曹操,曹
操听说许攸来降,喜出望外,连鞋子
都来不及穿上,就赤着脚,奔出账外
迎接许攸。许攸也因为感激曹操的礼
遇,归附之后立即献出奇计,让曹操
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的粮仓,最终是
曹操以弱胜强,战胜了袁绍。
精选版课件ppt
1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这原是一首情诗,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 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 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持联系?
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精选版课件ppt
32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是周 代宴请宾客的诗句。写求贤既得,故尽 礼娱宾。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明月比喻贤才。意即: 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 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这四句诗仍是 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 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
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迎——仰慕贤才
精选版课件ppt
35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白头吟_课件模板

简释 白头吟: 喻心境哀伤幽怨。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用典 李白 白头吟: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全文: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 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 阿娇正娇妒, 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 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 将聘茂陵女,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用典 李白 白头吟: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 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 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覆水再收岂满 杯,弃妾已 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 陵台。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用典 李益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国文·小学·典故: 白头吟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相关典故: 文君恨 文君绝 文君与马卿 。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相关人物: 卓文君 司马相如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出处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 《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碧鲜似染苌弘血,蜀帝城边子规咽,相如 桥上文君绝。
全文: 鲜于仲通正当年,章仇兼琼在蜀川。约束 蜀儿采马鞭, 蜀儿采鞭不敢眠。横截斜飞飞鸟边,绳桥 夜上层崖颠。 头插白云跨飞泉,采得马鞭长且坚。浮沤 丁子珠联联, 灰煮蜡楷光烂然。章仇兼琼持上天,上天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用典 顾况 露青竹杖歌:
用典 顾况 露青竹杖歌:
市头格是无人别, 江海贱臣不拘绁。垂窗挂影西窗缺,稚子 觅衣挑仰穴。 家童拾薪几拗折,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 似染苌弘血, 蜀帝城边子规咽。相如桥上文君绝,往年 策马降至尊, 七盘九折横剑门。穆王八骏超昆仑,安用 冉冉孤生根。 圣人不贵难得货,金玉珊瑚谁买恩。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用典 李白 白头吟: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全文: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 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 阿娇正娇妒, 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 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 将聘茂陵女,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用典 李白 白头吟: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 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 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覆水再收岂满 杯,弃妾已 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 陵台。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用典 李益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国文·小学·典故: 白头吟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相关典故: 文君恨 文君绝 文君与马卿 。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相关人物: 卓文君 司马相如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出处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 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 《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碧鲜似染苌弘血,蜀帝城边子规咽,相如 桥上文君绝。
全文: 鲜于仲通正当年,章仇兼琼在蜀川。约束 蜀儿采马鞭, 蜀儿采鞭不敢眠。横截斜飞飞鸟边,绳桥 夜上层崖颠。 头插白云跨飞泉,采得马鞭长且坚。浮沤 丁子珠联联, 灰煮蜡楷光烂然。章仇兼琼持上天,上天
国文·小学·典故:白头吟
用典 顾况 露青竹杖歌:
用典 顾况 露青竹杖歌:
市头格是无人别, 江海贱臣不拘绁。垂窗挂影西窗缺,稚子 觅衣挑仰穴。 家童拾薪几拗折,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 似染苌弘血, 蜀帝城边子规咽。相如桥上文君绝,往年 策马降至尊, 七盘九折横剑门。穆王八骏超昆仑,安用 冉冉孤生根。 圣人不贵难得货,金玉珊瑚谁买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三、更漏
• 更漏通过其声音所呈现的是一种“永滴不尽”的意象,《全唐诗》中提到 “宫漏”、“更漏”、“玉漏”、“清漏”、“铜漏”、“昼漏”、“夜 漏”、“漏水”、“铜壶”等词在200处以上,其中多数与宫廷生活有关。 “漏”是古代计时器,引申为时间。漏壶上有刻度,《汉书· 哀帝纪》:“漏 刻以百二十为度。”声音单调,永滴不止,有“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 在运用“宫漏”这个意象时,最有代表性的修饰语就是“长”。 如“北陆 冰初结,南宫漏更长”和 “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宫漏的物象,特别是宫漏的声音,直接或者间接传达给人的感受,如:款, 沉沉,迟,丁丁,疏,静,鸣,苦,催,长,泠泠,尽,永,近等,在诗中 很常见。 示例:用“沉沉”来烘托出寂静,沉郁的氛围。李益《杂曲歌辞· 汉宫少年 行》:“暗闻弦管九天上,宫漏沉沉清吹繁。” 以“静”直接展示寂寂无声,肃穆的感觉。戴叔伦《春日早朝应制》:“月 沈宫漏静,雨湿禁花寒。”章孝标《八月》:“徙倚仙居绕翠楼,分明宫漏 静兼秋。” 以“泠泠”表示清冷。李远《赠弘文杜校书》:“漠漠禁烟笼远树,泠泠宫 漏响前除。” 以“永”表示一切的亘古依旧。李商隐《龙池》:“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 沉醉寿王醒”。 这些动词、形容词与意象组合在一起,演绎出无穷无尽的情感,意味深远而 悠长。
• • • • • •
•
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 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 不一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 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 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释义】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释义2】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 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也作“桃花人面”。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 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 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 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 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 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 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我们都可能有过这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 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后人运用: 1、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柳永《满朝欢》) 2、崔郎能否能相见,怕读桃花人面诗。(邓雅声《无题》)
• 思考: • 以上两篇《白头吟》,各运用了什么意象? 有什么含义?
全诗多用比兴和对偶,雪、月、沟水、 竹竿、鱼尾等喻象鲜明生动而又耐 人寻味。 首二句是一篇起兴,言男女爱情应该 是纯洁无瑕的,犹如高山的白雪那样 一尘不染,以白雪象征男女的爱情。 “竹竿”,指钓鱼竿;“簁 簁”(shāi),形容鱼尾像沾湿的羽 毛。 “钱刀”,即古代刀形钱币,此处泛 指金钱。 此处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 的滋润鲜活,比喻男女求偶,两情欢 洽。 《诗经》这类比兴较多,如《卫风· 竹 竿》:“籊籊(tì )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毛 传》:“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 室家。 籊籊(tì ):长而尖的样子。
一曲当年 曾惜缘 弱水岸 两地相思 非无凰 醉花前 三剪桃花 随流水 空流转 四时不见 五更深 滴漏断 六月风过 脉脉却轻寒 七弦难弹 绿绮琴 心已变 八行谁书 长相思 勿相见 九重远山 十里亭 月不满 明镜应缺 皎若云间 月落华年 朱弦未断 五色凌素 青玉案间 朝露夜晞 几连环也从中折断 芳时曾歇 今日偷把旧日换 青丝缠雪 吟别一场 暮色残年 如初相见 对镜心意 兀自散乱 锦水长在 汤汤与君诀天涯边 共灯一盏 琴尚不灭的缘牵 愿得一心 执手与君吟天涯边 白首不离 一线三世的缘牵
唉!郎呀郎, 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谢谢观赏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 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刘禹锡《杨柳枝词》:“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 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 梁元帝萧绎《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 人怀故乡。 • 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 隋朝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 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二组
白头吟
唱:HITA
一曲当年 你折柳 浮桥边 两地相思 凤求凰 饮花前 三剪桃花 笑春风 映人面 四时不见 五更深 滴漏断 六月风过 脉脉却轻寒 七弦难弹 绿绮琴 心已变 八行谁书 长相思 勿相见 九重远山 十里亭 月不满 明镜应缺 皎若云间 月落华年 朱弦未断 五色凌素 青玉案间 朝露夜晞 几连环也从中折断 芳时曾歇 今日偷把旧日换 青丝缠雪 吟别一场 暮色残年 如初相见 对镜心意 兀自散乱 锦水长在 汤汤与君诀天涯边 共灯一盏 琴尚不灭的缘牵
• 白头吟
• 卓文君
•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躞蹀(xié dié )小步走路的 样子。
• 爱情应该象山上的雪一般纯 洁,象云间月亮一样光明。 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 你决裂。今日犹如最后的聚 会。明日便将分手沟头。我 缓缓地移动脚步沿沟走去, 只觉你我宛如沟水永远各奔 东西 。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 远去,就不象一般女孩儿凄 凄啼哭。满以为嫁了个情意 专一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 老永远幸福了。男女情投意 合就该象钓竿那样轻细柔长, 鱼儿那样活泼可爱。 男子汉应当以情为重,失去 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 宝所无法补偿的。
意象一
鱼竿 鱼尾
意象二、折柳
“杨柳”是我国古代送别题材诗词的主要意象之一,这一现象源于中国古代自汉朝以来形 成的“折柳赠别”的社会习俗.杨柳意象在送别诗词中有着多姿多彩的表现和生动感人的特 点,为历代诗人所沿用不衰.“折柳”习俗与杨柳意象在送别诗词中的频繁出现,反映了中国古 人的诗意性情及其万物有灵的哲学观念,同时也是“诗语”作用的结果.
• • •
• •
怨郎诗
卓文君
一别之后, 万语千言说不完, 二地相悬, 百无聊赖十依栏, 只说是三四月, 重九登高看孤雁, 又谁知五六年,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弦琴无心弹,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八行书无可传,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九连环从中折断,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百思想,千系念,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万般无奈把君怨。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