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全国卷3

合集下载

专题07 动量-三年(2020-2022)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07 动量-三年(2020-2022)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1)求篮球与地面碰撞的碰后速率与碰前速率之比;
(2)若篮球反弹至最高处h时,运动员对篮球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F,使得篮球与地面碰撞一次后恰好反弹至h的高度处,力F随高度y的变化如图(b)所示,其中 已知,求 的大小;
(3)篮球从H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后,每次反弹至最高点时,运动员拍击一次篮球(拍击时间极短),瞬间给其一个竖直向下、大小相等的冲量I,经过N次拍击后篮球恰好反弹至H高度处,求冲量I的大小。
(1)A与B的挡板碰撞后,二者的速度大小 与 ;
(2)B光滑部分的长度d;
(3)运动过程中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
(4)实现上述运动过程, 的取值范围(结果用 表示)。
8、(2022·广东卷·T13)某同学受自动雨伞开伞过程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滑杆上套有一个滑块,初始时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当滑块从A处以初速度 为 向上滑动时,受到滑杆的摩擦力f为 ,滑块滑到B处与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带动滑杆离开桌面一起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滑块的质量 ,滑杆的质量 ,A、B间的距离 ,重力加速度g取 ,不计空气阻力。求:
A 在 时间内,返回舱重力的功率随时间减小
B. 在 时间内,返回舱的加速度不变
C. 在 时间内,返回舱的动量随时间减小
D. 在 时间内,返回舱的机械能不变
2、(2022·湖南卷·T4)1932年,查德威克用未知射线轰击氢核,发现这种射线是由质量与质子大致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组成。如图,中子以速度 分别碰撞静止的氢核和氮核,碰撞后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分别为 和 。设碰撞为弹性正碰,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2)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2023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权威解析

2023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权威解析

2023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权威解析2023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权威解析理综考察的题型,一张卷子上有三个科目的题,而有些同学喜欢先做选择题,然后再做大题,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把各个科目混在一起做,非常不利于我们的思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权威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高考理综全国卷试题权威解析2023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新课标卷共3套。

试题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加强教考衔接,注重深化基础,丰富问题情境,增强探究性,突出思维考查,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强国建设。

物理:培养核心素养,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察一、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积极回应时代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结合我国最新的科技前沿进展及其在全球科创领域可圈可点的突出表现,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科学志向和科技强国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

例如,全国乙卷第16题,以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为背景,介绍了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前沿,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新课标卷第17题以今年5月刚刚成功发射的“太空快递”天舟六号为背景,这一中国空间站的“快递小哥”是目前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引导学生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今年高考物理设计与体育运动相联系的试题情境,引导学生增强体育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比如,全国甲卷第14题以学生推铅球为背景,全国乙卷第14题以学生垫排球为情境,将物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0.2 B.0.4 C.2.0 D.2.516.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 N B.400 N C.600 N D.800 N17.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 C。

如果U C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 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18.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ab 为半圆,ac 、bd 与直径ab 共线,ac 间的距离等于半圆的半径。

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在纸面内从c 点垂直于ac 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

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运动时间为A .76mqBπ B .54m qB π C .43m qB π D .32mqBπ 19.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 1,X 2,X 3,X 4代表α粒子的有A .2211101H +H n +X →B .2311102H +H n +X →C .23511448992056363U +n Ba +Kr +3X → D .1630314n +Li H +X →20.一物块在高3.0 m 、长5.0 m 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 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

物理(2017-2020年全国123卷)高考全国卷考点统计表

物理(2017-2020年全国123卷)高考全国卷考点统计表

T21:以立体空间为背景,考查点 电荷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T24:考查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做 类平抛运动
2018

T16:考查库仑力的合成
T21:考查匀强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T25:考查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 运动

T21:考查匀强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T21: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 速及功能关系
第八章恒定电流

T14:绳子拉动静止木箱在粗糙水 平面运动,比较动能与摩擦力做功 的关系

T19:给出v-t图像,求解功率、 电动机做功等
第八章动量
考纲展示
高考全国卷五年命题分析
考点分布
命题规律
1.动量、动量定理、动量
2021□
1.从题型上看,对基本概念和规
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口)
2.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 撞(口)
3.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 律
考纲展示
高考全国卷五年命题分析
考点分布
命题规律பைடு நூலகம்
1.欧姆定律(口)
2.电阻定律(口)
3.电阻的串联、并联(口)
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5.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6.电功率、焦耳定律(口)
7.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 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 测微器)
8.实验:描绘小电珠的伏 安特性曲线
9.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 势和内阻
14.电容器的电压、电 荷量和电容的关系(口)
量异号电荷产生的电场
墨打印机、静电除尘、示波管、 加速器等进行命题考查.

T21:考查点电荷电场中的功能关 系
2019

T15:考查库仑力和电场力作用下 的平衡问题

高中物理高考 第2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高中物理高考 第2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新教材)
√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 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 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 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选项C错误; 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 D错误.
例5 如图所示,小车内沿竖直方向的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条与竖直方向 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与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 × ) 2.轻绳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 ) 3.轻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 )
方法技巧 提升关键能力
轻绳、轻杆、弹性绳和轻弹簧的比较
轻绳
轻杆
弹性绳
轻弹簧
图示
受外力作用时
拉伸形变、压缩
拉伸形变、压缩
拉伸形变
拉伸形变
判断 正误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 ) 2.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 )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 ) 4.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5.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 )
6.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有关,相同材料的两物体接触面积越大,

2020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2020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光滑玻璃棒左边绕有一线圈,右边套有一金属圆环。

圆环初始时静止。

将图中开关S由断开状态拨至连接状态,电路接通的瞬间,可观察到A.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左运动B.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右运动C.拨至M端时圆环向左运动,拨至N端时向右运动D.拨至M端时圆环向右运动,拨至N端时向左运动15.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已知甲的质量为1 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A .3 JB .4 JC .5 JD .6 J16.“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 倍。

已知地球半径R 是月球半径的P 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 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A .RKgQPB .RPKgQC .RQgKPD .RPgQK17.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 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

系统平衡时,O 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

高中物理高考全国卷真题05 功能关系

高中物理高考全国卷真题05 功能关系

近5年全国卷真题05 功能关系一、单选题1. ( 2分) (2021·全国乙卷)如图,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一轻弹簧的一端与车厢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与车厢的水平底板间有摩擦。

用力向右推动车厢使弹簧压缩,撤去推力时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

在地面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中,从撤去推力开始,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2. ( 2分) (2020·新课标Ⅲ)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已知甲的质量为1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A. 3 JB. 4 JC. 5 JD. 6 J3. ( 2分) (2019·全国Ⅲ卷)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随h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该物体的质量为()A. 2 kgB. 1.5 kgC. 1 kgD. 0.5 kg4. ( 2分) (2018·全国Ⅱ卷)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5. ( 2分) (2018·全国Ⅱ卷)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若一个50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碰撞时间约为2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 10NB. 102NC. 103ND. 104N6. ( 2分) (2018·全国Ⅰ卷)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7. ( 2分) (2018·全国Ⅰ卷)如图,abc是垂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与ac相切于b点。

2017-2022年近6年全国卷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动量守恒定律(Word版含答案)

2017-2022年近6年全国卷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动量守恒定律(Word版含答案)

2017-2022年近6年全国卷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动量守恒定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1.(2020·全国·高考真题)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已知甲的质量为1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A.3 J B.4 J C.5 J D.6 J2.(2020·全国·高考真题)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3.(2019·全国·高考真题)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4.(2017·全国·高考真题)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和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B .a 与b 同时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C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等D .b 比a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5.(2017·全国·高考真题)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6.(2021·全国·高考真题)质量为1kg 的物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M Q
K
m1 R 2 P
m1
v2 KR
P
解得
v RPg 故选 D。 QK
4.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 O 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 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O 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α 和 β。 若 α=70°,则 β 等于( )
【详解】A.点电荷的电场以点电荷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如图
M
是最大内角,所以
PN
PM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E
k
Q r2
(或者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知
从 M N 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A 错误; B.电场线与等势面(图中虚线)处处垂直,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从 M N 电势先增大后减小,
P I2U2 15W D 正确。故选 AD。
8.如图,∠M 是锐角三角形 PMN 最大的内角,电荷量为 q(q>0)的点电荷固定在 P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 MN 边,从 M 点到 N 点,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增大 B. 沿 MN 边,从 M 点到 N 点,电势先增大后减小 C. 正电荷在 M 点的电势能比其在 N 点的电势能大 D. 将正电荷从 M 点移动到 N 点,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负
【详解】无论开关 S 拨至哪一端,当把电路接通一瞬间,左边线圈中的电流从无到有,电流在线圈轴线上 的磁场从无到有,从而引起穿过圆环的磁通量突然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增反减同),右边圆环中产生了与 左边线圈中方向相反的电流,异向电流相互排斥,所以无论哪种情况,圆环均向右运动。 故选 B。
2.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 1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
制在图中实线圆围成的区域内,其最大半径的运动轨迹与实线圆相切,如图所示
A 点为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电子从圆心沿半径方向进入磁场,由左手定则可得,AB OB , ABO
直角三角形,则由几何关系可得
3a rmax
2
r2 max
a2 解得 rmax
4a 3
解得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值 Bmin
A. 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Hz C. 电流表的示数为 1.0A
B. 电压表的示数为 100V D. 变压器传输的电功率为 15.0W
【详解】A.交流电的频率为 f 1 1 50Hz A 正确; T 0.02s
B.通过 R2 电流的有效值为 I 2A 1A 2
R2 两端即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2 IR2 110V 10V
RKg
RPKg
RQg
RPg
A. QP B. Q C. KP D. QK
【详解】假设在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上分别放置质量为 m 和 m0 的两个物体,则在地球和月球表面处,分别
M
有G
Mm R2
mg , G
Q m0 R 2
m0 g
P
解得 g P2 g Q
设嫦娥四号卫星的质量为 m1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3)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2.2kΩ。由图(a)求得,此 时室温为_____℃(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4)利用实验中的热敏电阻可以制作温控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E 为直流电源(电 动势为 10 V,内阻可忽略);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 6.0 V 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 若要求开始报警时环境温度为 50 ℃,则图中_________(填“R1”或“R2”)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固定电 阻的阻值应为_________kΩ(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10.已知一热敏电阻当温度从 10℃升至 60℃时阻值从几千欧姆降至几百欧姆,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其阻值 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所用器材:电源 E、开关 S、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20 Ω)、电压表(可视为理想 电表)和毫安表(内阻约为 100 Ω)。 (1)在答题卡上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________________。
解得
则损失的机械能为
m乙 6kg
E
1 2
m甲v甲2 +
1 2
m乙v乙2 -
1 2
m甲v甲2
-
1 2
m乙v乙2
解得 故选 A。
E 3J
3.“嫦娥四号”探测器于 2019 年 1 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 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 K 倍。已知地球半径 R 是月球半径的 P 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 Q 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
mv ermax
3mv 4ae 故选 C。
6.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 α 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X,反应方程为:
4 2
He+
27 13
Al→X+
1 0
n
。X
会衰变成原子核
Y,衰变方程为
X→Y+
0 1
e
,则(

A. X 的质量数与 Y 的质量数相等
B. X 的电荷数比 Y 的电荷数少 1
A. 3 J
B. 4 J
C. 5 J
D. 6 J
【详解】由 v-t 图可知,碰前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甲 5m / s , v乙 =1m / s ;碰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甲 1m / s , v乙 =2m / s ,甲、乙两物块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得
m甲v甲+m乙v乙 =m甲v甲 +m乙v乙
C.
X
的电荷数比
27 13
Al
的电荷数多
2
D.
X
的质量数与
27 13
Al
的质量数相等
【详解】设 X 和 Y 的质子数分别为 n1 和 n2 ,质量数分别为 m1 和 m2 ,则反应方程为
4 2
He+
27 13
Al
m1 n1
X+
1 0
n

m1 n1
X
Y+ m2
n2
10e
根据反应方程质子数和质量数守恒,解得 2+13=n1 , n1 n2 1 4+27=m1 1 , m1 m2 0
【详解】(1)[1]滑动变阻器由用分压式,电压表可视为理想表,所以用电流表外接。连线如图
(2)[2]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
RU I
5.5 0.3103
Ω 1.8kΩ
(3)[3]由图(a)可以直接可读该电阻的阻值为 2.2kΩ 对应的温度为 25.5℃。
(4)[4]温度升高时,该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分得电压减少。而温度高时要求输出电压升高,以触发报警,所
9.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装置验证动能定理。调整木板的倾角平衡摩擦阻力后,挂上钩码,钩码下落,带 动小车运动并打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及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
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 s,从图(b)给出的数据中可以得到,打出 B 点时小车的速 度大小 vB=_____m/s,打出 P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vP=_____m/s(结果均保留 2 位小数)。 若要验证动能定理,除了需测量钩码 质量和小车的质量外,还需要从图(b)给出的数据中求得的物理量 为_________。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电压规律 U1 U2
n1 n2
可知原线圈的电压U1
n1 n2
U
2
10 10V 100V
电阻 R1 两端分压即为电压表示数,即UV U0 U1 220V 100V 120V B 错误;
C.电流表的示数为 IA
U2 R3
10 A 20
0.5A C 错误;
D.副线圈中流过的总电流为 I2 I IA 1A 0.5A 1.5A 变压器原副线圈传输的功率为
2( 2l0 x),
0 x
2 2
l0
2
2 l0 x 2l0
2B2v
x,
F
r
2B2v
r
2l0 x ,
0 x
2 2
l0
2
2 l0 x 2l0
12.如图,相距 L=11.5m 的两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二者之间用传送带相接。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其速 度的大小 v 可以由驱动系统根据需要设定。质量 m=10 kg 的载物箱(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 v0=5.0 m/s 自 左侧平台滑上传送带。载物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0.10,重力加速度取 g =10m/s2。 (1)若 v=4.0 m/s,求载物箱通过传送带所需的时间; (2)求载物箱到达右侧平台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 (3)若 v=6.0m/s,载物箱滑上传送带 t 13s 后,传送带速度突然变为零。求载物箱从左侧平台向右侧平台
解得 n1 15 , n2 14 , m1 30 , m2 30
AC.X
的质量数( m1
30
)与
Y
的质量数( m2
30
)相等,比
27 13
Al
的质量数多
3,故
A
正确,D
错误;
BC.X
的电荷数( n1
15 )比
Y 的电荷数( n2
14 )多
1,比
27 13
Al
的电荷数多
2,故
B 错误,C 正确;
故选 AC。
7.在图(a)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 220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0∶1,R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