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答案】D【解析】由于磁场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粒子只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即2v qvB m R=,轨道半径mvR qB=,洛伦兹力不做功,从较强到较弱磁场区域后,速度大小不变,但磁感应强度变小,轨道半径变大,根据角速度vRω=可判断角速度变小,选项D 正确。
【学科网定位】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名师点睛】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与速度垂直,都不做功,不改变动能。
2.如图所示,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C .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B【解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 到N 和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 和P 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 和MQ 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 到N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 为高电势,NP 为低电势。
所以直线c 和d 都是位于某一等势线内,但是M Qφφ=,M N φφ>,选项A 错,B 对。
若电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初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 错。
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 到Q 即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D 错。
【考点定位】等势面和电场线 【名师点睛】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的电场以及等量同种点电荷和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及等势面分布情况要熟记。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卷1带解析)

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卷1带解析)绝密★启用前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卷1带解析)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2.如图所示,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φ、Nφ、P φ、Pφ。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Mφφ>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Mφφ>C .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3.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A .9166==k ,V UB .9122==k ,V U C .3166==k ,V U D .3122==k ,V U 4.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1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国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K12教育文档)

(完整)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ϕ、N ϕ、P ϕ、Q ϕ。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
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ϕ>Q ϕ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ϕ〉N ϕ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 如图,直线a、b 和c、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
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
贝SA. 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B. 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C. 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16.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贝SA. U=66V,k=B. U=22V,k=C.U=66V,k=D.U=22V,k=17. 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C水平。
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A. 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 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 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WmgJ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8. 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分值:110分)注意事项:1.高考试题中理科综合试卷总分300分,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只呈现物理部分。
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
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 A.U=66V,k= B. U=22V,k=C.U=66V,k=D.U=22V,k=17.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
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
2015全国1物理高考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二、选择题(每题6分,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等、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后,粒子的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Q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N 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60V ,k=1/9 B .U=22V ,k=1/9 C .U=60V ,k=1/3 D .U=22V ,k=1/317.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最低点N 时,对轨道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 A .W=1/2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1/2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C .W=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W>1/2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物理试题及答案(高清word)的全部内容。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
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答案】D【解析】由于磁场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粒子只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即2v qvB m R=,轨道半径mvR qB=,洛伦兹力不做功,从较强到较弱磁场区域后,速度大小不变,但磁感应强度变小,轨道半径变大,根据角速度vRω=可判断角速度变小,选项D 正确。
【学科网定位】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名师点睛】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与速度垂直,都不做功,不改变动能。
2.如图所示,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Q M φφ>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N M φφ>C .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D .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B【解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 到N 和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 和P 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 和MQ 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 到N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 为高电势,NP 为低电势。
所以直线c 和d 都是位于某一等势线,但是M Qφφ=,M N φφ>,选项A 错,B 对。
若电子从M 点运动到Q点,初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 错。
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 到Q 即从低电势到高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D 错。
【考点定位】等势面和电场线 【名师点睛】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的电场以及等量同种点电荷和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及等势面分布情况要熟记。
3.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A .9166==k ,V U B .9122==k ,V U C .3166==k ,V U D .3122==k ,V U 【答案】A【解析】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根据副线圈负载电阻的电压u ,可知副线圈电压为u ,原线圈电压为3u ,副线圈电流uI R=,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所以原线圈电流13u I R=,那么原线圈输入电压22033uv u R R =+⨯,整理可得66u v =;原副线圈电阻消耗的功率根据2p I R =,电阻相等,电流为1:3,可得功率比为1:9,19k =,对照选项A 对。
【考点定位】变压器【名师点睛】220V 的电压并不是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原线圈和电阻R 串联分压。
4.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
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AQ 点 BQ 点 C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答案】C【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得P N 点时,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N P 点到N 点根质点运动过程,所以摩擦力做功变小,那么从N 到Q ,根据动能定理,Q点动能Q 点速度仍然没有减小到0,仍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对照选项C 对。
【考点定位】功能关系【方法技巧】动能定理分析摩擦力做功是基础,对于滑动摩擦力一定要注意压力的变化,最大的误区是根据对称性误认为左右两部分摩擦力做功相等。
5.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
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乒乓球的发射速率为v 在某围,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围是()ABCD【答案】D【解析】发射机无论向哪个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都是平抛运动,竖直高度决定了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水平位移最小即沿中线方向水平发射恰好过球网,此时从发球点到球网,D对。
【考点定位】曲线运动【方法技巧】平抛运动一定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题目中,最小的水平位移一定要保证越过球网。
6.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
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
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
下列说确的是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答案】AB【解析】圆盘运动过程中,半径方向的金属条在切割磁感线,在圆心和边缘之间产生了感应电动势,选项A对,圆盘在径向的辐条切割磁感线过程中,部距离圆心远近不同的点电势不等而形成涡流产生,选项B对。
圆盘转动过程中,圆盘位置,圆盘面积和磁场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没有磁通量的变化,选项C错。
圆盘本身呈现电中性,不会产生环形电流,选项D错。
【考点定位】电磁感应【规律总结】把握磁通量的变化才是关键,根据对称性,圆盘磁通量始终等于零,无磁通量变化。
7.如图(a ),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b )所示。
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答案】ACD0,AC 对。
根选项D 对。
仅根据速度时间图像,无法找到物块质量,选项B 错。
【考点定位】牛顿运动定律【方法技巧】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找到不同阶段的加速度,结合受力分析和运动学规律是解答此类题目的不二法门。
8.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
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9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 2。
则次探测器A .在着陆前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答案】BD选项B对,探测器自由落体,末选项A错。
关闭发动机后,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而离开近月轨道后还有制动悬停,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错。
近月轨小于近地卫星线速度,选项D对。
【考点定位】万有引力与航天【规律总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基础,注意和运动学以及功能关系结合9.(5分)下列说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能也保持不变【答案】BCD【解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并不会因为颗粒的大小而改变,即使敲碎为小颗粒,仍旧是晶体,选项A错。
根据是否有固定的熔点,可以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各向异性,选项B对。
同种元素构成的可能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炭。
选项C对。
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如果遭到破坏就可能形成非晶体,反之亦然,选项D对。
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热,温度不变,但是能增大,选项E错。
【考点定位】晶体非晶体【名师点睛】晶体和非晶体的考点,要深化认识.10.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布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或“=”)。
测得第一条到第6大,即条纹间距根据数据可根据L x dλ∆=可得9421630103100.32.110L m m d m mm x m λ---⨯⨯===⨯=∆⨯。
【考点定位】双缝干涉实验【名师点睛】双缝干涉实验的条纹间距公式熟记,对于从红光到紫光的波长频率折射率全反射临界角等等要认清变化趋势。
11.(5分)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0u 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 和b ,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 ,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
【答案】h ek =0w eb =-【解析】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h ν,克服逸出功0w 后多余的能量转换为电子动能,反向遏制电压0eu h w ν=-;整理得0w hu e eν=-,斜率即hk e =,所以普朗克常量h ek =,截距为b ,即0eb w =-,所以逸出功0w eb =-【考点定位】光电效应【名师点睛】根据光电效应写出数学表达式,按照数学里面的截距和斜率解决问题。
数学的工具作用不可忽视。
12.(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 )。
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 )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 ; (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 )所示,该示数为_____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序号 1 2 3 4 5 m (kg )1.801.751.851.751.90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 2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2)1.4 (4)7.94N ; 1.4/v m s ≈【解析】 解析:(2)根据秤盘指针可知量程是10kg ,指针所指示数为1.4kg .(4)记录的托盘称各次示数并不相同,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即 1.81m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