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按摩与偏方(转给需要的人)
胆石症的偏方

胆石症的偏方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这种病结石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患者会选择手术的方法来治疗,但这样手术之后患者的身体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所以现在患者会较多的选择有一些简单的偏方治疗,我们列举了以下偏方供患者参考:
★偏方一、
取胆囊穴、足三里、中脘、阳陵泉、胆俞、太冲、支沟等穴,采用强刺激泻法。
耳穴取神门、交感、胆囊、胰、十二指肠穴,每次两侧各选穴2~3个,捻转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
★偏方二、
板兰根30克、蒲公英15克、茵陈15克、生大黄9克(后下),黄芩9克、黄柏9克、川厚朴6克、玄明粉9克(冲服),每日一
剂,水煎服。
★偏方三、
白金丸,晨服3克,或指迷茯苓丸,晚服9克,10至30天,为一疗程。
★偏方四、
★胆通排石汤: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海金砂30克、郁金15克、枳壳12克、木香12克、大黄10~15克(后下)、栀子10克、芒硝10克(冲服)。
★总攻程序:每周总攻2~3次,6~7次为一个疗程。
上述偏方是所有偏方中较为简单的几种,患者可以结合其他
偏方,在听取了有关专家的建议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偏方。
患者在使用以上偏方治疗胆石症的时候应注意,一定要长期、规律的食用偏方的食疗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的目的。
胆结石疼痛 按摩穴位

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一般发作时间都在夜间,发作时犹如刀扎般剧痛,病人非常痛苦。
一旦发作,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一、指压穴位止痛。
令病人脱去衣服,俯卧,用大拇指或手掌使劲按压肝俞、胆俞、脾俞3个穴位。
如此按压后若绞痛仍不止,可加用蒸或煮热的毛巾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一般发作时间都在夜间,发作时犹如刀扎般剧痛,病人非常痛苦。
一旦发作,可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一、指压穴位止痛。
令病人脱去衣服,俯卧,用大拇指或手掌使劲按压肝俞、胆俞、脾俞3个穴位。
如此按压后若绞痛仍不止,可加用蒸或煮热的毛巾对右乳房下方的期门穴和剑突(心口)下胃脘部进行热敷,疼痛即可止住。
二、令病人左侧卧位,右手伸直抬向头部,手的上抬幅度以右侧腹为水平方向上开约130度,伸直的右手延长线与肝脏和胆囊一致。
这时,施治者站在病人侧位的头顶前方,左手托住病人右手肘部,右手拇指轻轻按压着病人右手合谷的食指侧,同时将病人右手往上拉,停留片刻后再反向(向肝脏方向)推压合谷穴。
如此慢慢反复3遍,绞痛即可消除。
三、香烟炙烤侠溪穴。
侠溪穴在第4、5趾间根部的脚背处有压痛的位置。
点着一支香烟,在此穴位上炙烤(注意不要太近以不伤皮肤为度)。
炙烤的时间长短,依病人反应而定。
若开始烤时觉得不热,就烤到感觉热为止;若开始即感觉热,就烤到觉得不热为止,疼痛即可缓解。
四、指压助排胆石。
令病人仰卧,两腿伸直叉开略宽于肩。
施治者坐在病人足前方,左手托看病人左脚足踝部,右手拇指顺4、5趾间脚背骨侠溪穴继续往上可摸到一压痛点,此时将左脚向外旋转约40度,然后按压痛点,并从下向期门穴和日月穴方向推动。
开始按压时会觉得很痛,之后便渐轻并有舒适之感,这时即可停止按压。
若左脚上摸不到痛点,可在右脚相应部位摸到痛点,按压时不必旋转脚的角度,同样朝期门和日月穴方向推压。
本文来源:云南结石病医院/dnjs/zhiliao/140.html。
治疗胆结石不妨用偏方

治疗胆结石不妨用偏方作者:毛自平来源:《知识文库》2015年第05期胆结石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
一般情况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
其实治疗胆结石也可以用偏方:偏方一、南瓜藤蔓泡茶喝治胆结石南瓜藤蔓100克,洗干净、切碎,沸水泡开当茶喝。
每天泡一壶,喝三四天,就开始排石了。
千万注意:这几天不能碰辛辣、酒和肥肉。
偏方二、蒲公英治胆结石鲜蒲公英40克,洗净切碎,水煎后去渣,与粳米50-10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适量。
每日早晚各1次,连食3-5天。
偏方三、苦瓜治结石取生苦瓜1条,不用去皮,将苦瓜捣烂如泥。
加清水两碗,放入锅里熬煮,熬至1碗水即可,每隔2天服1次,1个月为1疗程,对各类结石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偏方四、大金钱草猪肝治胆结石大金钱草60克,猪肝250克,狗宝1.5克,金钱草、狗宝洗净,捣碎研成细末,猪肝洗净,入沸水中氽透,用凉水冲洗干净,沥去水分,切成片,放在碗内,撒上药末,拌匀,加葱节、姜片、清汤,入笼中蒸30分钟左右,取出,滤出汤汁,加食盐、味精调味,用以佐餐。
作用:疏肝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偏方五、核桃仁香油治胆结石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偏方六、大金钱草治胆结石大金钱草90~250克,水煎服,1日1次。
偏方七、不留行籽治胆结石胶布、王不留行籽。
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
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偏方八、大枣茶治胆结石海金沙、满天星各30克,大枣10枚。
煎水代茶饮,日饮数次。
疗效:用药5剂症状减轻,1个月可愈。
偏方九、玉米须治胆结石玉米须50克,将玉米须洗净、晒干,剪成小段,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作用:清热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
或用玉米须半两,鸡内金(鸡肫皮)1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2~3次,连服20天。
国医胆结石秘方治愈患者无数.

国医胆结石秘方治愈患者无数国医胆结石秘方治愈患者无数2010年9月6日本版选录一些国医大师临床常用的方子以飨读者。
这些国医大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其所用方剂临床效果显著。
但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选录的国医大师的方药只可作为参考,生病之后还是要到医院接受辨证治疗。
世上没有万灵丹,不可过分依赖一方一剂。
本版内容摘编自《大国医: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活》肝胆病补脾养肝用方氏“和肝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方和谦【组成】当归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柴胡10克,茯苓12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苏梗6克,大枣4枚,薄荷(后下)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的应用范围极广,方老曾用于治疗肝胆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心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当然,这些病的病机必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不足、肝气不柔、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脾不健运、水湿内停或筋脉失养、经络阻滞不畅,除此无效。
感冒加味香苏散适合老人和小孩★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中医方剂学创始人、首届国医大师王绵之【组成】紫苏叶5克,陈皮、香附各4克,炙甘草2.5克,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3克,川芎1.5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发汗解表。
【主治】四时感冒。
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等症。
加味香苏散所治的主要是四时感受了风寒之邪所导致的感冒。
本方对于一些身体较弱的老人或者小孩,以及妇女经期的感冒比较好。
冠心病邓氏温胆汤灵活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组成】竹茹10克,枳壳6克,橘红6克,法夏或胆南星10克,云苓12克,甘草6克,丹参12克,党参15克(若口干,改党参为太子参30克)。
【用法】水煎服。
此方除了用于治疗冠心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心衰及各种内科杂症。
治疗胆石症偏方验方

治疗胆石症偏方验方1、核桃治胆石症胆结石症患者每天坚持吃4个大核桃或几个小核桃,3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半年后可能痊愈。
2、金钱草鸡内金治胆石症金钱草30克,鸡内金、海金砂、郁金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10剂为1疗程。
3、清胆汤治胆石症柴胡10克、黄连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木香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10克(后下)。
舒肝解郁,利胆止痛。
4、清胆利湿汤治胆石症柴胡10克、黄连10克、半夏10克、木香10克、郁金10克、车前子10克、木通10克、山栀10克、龙胆草10克、茵陈15克、生大黄12克(后下)。
清利湿热,适用于发热恶寒,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皮肤黄染,湿热蕴结,肝胆热盛者。
5、清胆泻火汤治胆石症柴胡15克、黄芩15克、虎杖15克、半夏10克、山栀10克、木香10克、郁金10克、茵陈30克、龙胆草15克、生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克(冲服)。
舒肝理气,通利湿热,清热解毒。
适用于高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全身黄染,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色深如茶,脉滑数或沉细者。
6、四金汤治胆石症金钱草30克,鸡内金、海金砂、郁金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10剂为1疗程。
适用于胆石症。
7、西瓜酪治胆石症红瓤西瓜14克,冻粉1.5克,白糖60克,香蕉油1滴,清水90克。
西瓜瓤去子、切碎,挤出西瓜汁;冻粉切成寸段,在瓜汁中加白糖15克,放入冻粉煮化,搅均匀,凉透,凝结成冻,即为西瓜酪。
清水加入剩余白糖烧开,凉透,加上香蕉油。
把西瓜酪割成小块,浇上糖水即成。
清热解毒,利胆降压,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胆结石的穴位推拿法

胆结石的穴位推拿法【概述】胆结石症是指肝内、胆管处或胆囊发生结石的一种疾病,胆石形成与代谢紊乱、胆汁淤滞和胆道系统感染有关。
我国以胆管内胆色素结石最多见,常伴有胆囊炎及胆管炎,两者互为因果。
发病时突然发生剧烈难忍的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称胆绞痛,有时可伴黄疸和发热。
按摩具有行气止痛、利胆排石的作用,对缓解胆石引起的绞痛,促进胆石的排出,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疗法】(1)取坐位,用拇指、中指扣掐右侧内关、外关穴100次,必要时两侧同时扣掐。
内关穴:针灸学名词属手厥阴心包经。
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外关穴: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2)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指端同时点压两侧太冲穴30次;然后配合中指扣掐两侧阳陵泉穴100次,必要时可反复1~2次;最后用拇指扣掐右侧足窍阴穴60~100次。
足窍阴穴:该穴位于人体的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3)取俯卧位,先用两拇指或中指指端同时点按至阳穴、灵台穴各30下,然后持续按压胆俞、肝俞、天宗穴各2分钟。
至阳穴: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7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灵台穴位置:沿着至阳穴往上,找到上面的一根骨头,骨头上方的凹陷处就是灵台穴所在位置。
天宗穴: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4)取俯卧位,用两拇指按顺序同时重按膈俞穴、胆俞穴、肝俞穴各2分钟;再用拇指、中指扣掐右侧胆囊穴100次,可反复进行。
治疗胆结石中医处方

治疗胆结石中医处方(一)【方名】胆结石简易方。
【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备注】一位老患者得了胆结石症三年,花数千元也没有完全治好。
而服用此方10天后,B超检查胆内结石不见了。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1.治胆结石症,大金钱草90~250克,水煎服。
2.治胆石症、胆囊炎,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
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3.治胆石症,玉米须50克,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4.治胆结石,虎耳草30克,以米酒与水各半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5.治胆结石,威灵仙60克,每日2次煎水内服。
6.吊南瓜蔓泡水喝可排结石: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
服用方法: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入全排净,不用再喝药了,忌辣、酒,特别是肥猪油。
【以上资源均来自网上,所列偏方未经验证】肝胆结石按成份可分为三类:(1)胆固醇结石:含胆固醇为主,黄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状,质硬,剖面有放射状线纹。
单发大结石呈椭圆形,多发结石呈粒状。
多发于胆囊内。
(2)胆色素结石:以胆红素结石为主要成分,棕黑色或棕红色,结石软易碎,薄片状,有的似砂粒状,由于松软不成形,又称泥沙结石,多发生于胆管内。
(3)混合性结石由胆红素、胆固醇和钙盐等混合而成,常为多面体形,少数成球形,可呈深绿色或棕黄色颗粒,外层常很硬,表面光滑或粗糙,切面成层似树干的年轮或放射状,大小数目不等。
多发于胆囊内。
防止胆石症应注意几个方面:(1)平时生活要有规律,一日三餐进食正常,荤素搭配,不吃过量油腻食物,多参加体育运动,避免高脂、高糖饮食,最好不吃避孕药。
胆结石偏方1

胆结石偏方1【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胆结石偏方2【组成】大金钱草90~250克【用法】水煎服,1日1次。
胆结石偏方3【组成】胶布、王不留行籽【用法】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
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胆结石偏方4【组成】玉米须50克【用法】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胆结石偏方5【组成】虎耳草30克,适量米酒、水【用法】将虎耳草与相同量的米酒、水一起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胆结石偏方6【组成】威灵仙60克。
【用法】每日2次煎水内服。
胆结石偏方7【组成】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用法】将吊南瓜蔓100克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
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入全排净。
胆囊结石是一常见病、多发病。
多发于30~50岁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胆固醇结石。
胆囊结石的症状颇不一致,常与胆石的大小、部位、有无梗阻和感染有关。
20%~40%的患者可终生无症状。
一般在进食后、特别是在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并伴嗳气、呃逆、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1.绿茶晒干研末,沸开水冲,趁热连茶叶一起饮下,每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1次。
2.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蒿各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3.葫芦叶15克,柿叶15克,山楂15克。
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4.金钱草10克,沸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可饮,每日服数次。
5.蝼蛄3只,小茴香10克,地肤子15克。
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6.鸡内金30克,海金沙30克,大黄10克,共研细末,用生姜甘草汤调下,每次10克,顿服。
7.向日葵叶30克,鸡内金15克,地肤子15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结石按摩与偏方(转。
给需要的人)足底按摩对于胆结石患者的病情也有很好的效果,适用于胆结石患者的足底按摩手法大全,胆结石患者常选用的部位和手法如下所述。
脾位于左足旁第4、5跖骨间基底部,横向与十二指肠反射区相对。
手法为单食指扣拳法,直接向下按压3~4次。
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贫血、发热。
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肝位于右足掌第4、5跖骨上半部,前方与肺反射区有一小部分重叠。
手法为用食指扣拳法,自足趾向足跟外端压刮3次。
适用于胆囊和胆管疾病及肝炎、肝硬化等。
胆囊位于右足掌第3、4跖骨向中上部,在肝反射区之内。
手法为单食指扣拳法,以食指靠近手掌一端的指节顶点施力,定点向深部足跟方向顶压或压刮3~4次。
适用于胆石症、胆囊炎及其他肝胆疾病。
胃位于足掌第1足趾跖关节后方,即第1跖骨体前段。
手法为单食指扣拳法,以食指近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足趾向足跟方向从轻逐渐到重压刮3次。
适用于脾胃病症,如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
胰腺位于足掌第1跖骨体下段,在胃和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
手法为单食指扣拳法,以食指近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足趾向足跟方向从轻逐渐到重压刮3次。
适用于胃脘腹胀、肠鸣泄泻、纳呆、完谷不化及胰腺炎、糖尿病。
十二指肠位于足骨第1趾骨基底段。
手法为单食指扣拳法,以食指近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足趾向足跟方向从轻逐渐到重压刮3次。
适用于腹胀、肠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十二指肠溃疡、食物中毒等。
胆石症按摩四法胆石症按摩四法: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压痛点及两侧胆囊穴,用点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钟。
第二法:左背部压痛点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转复位。
第三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用推法治疗,约6分钟,再按胆俞、肝俞、膈俞各1分钟,最后用擦法治疗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第四法:在两侧胁肋部用擦法治疗,以微微透热为度,然后施按、揉法于两侧章门、期门各1分钟,以酸胀为度。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大汇合”<< 外科文章排行榜2010-8-10 39健康网社区复制网址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
胆结石应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即时治疗,一般有非手术及手术治疗两类治疗手段。
一、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近代医学术上作为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良性病变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但是,胆囊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
胆囊切除会带来以下后遗症:(1)、造成人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2)、引发碱性反流性胃炎;(3)、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4)、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可能升高;(5)、造成肝损害和结肠损害;(6)、导致胆管损伤;(7)、造成“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
二、体外碎石、激光碎石“体外冲击波”和激光主要是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比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等,它的原理是: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现对固定,不会移动,其中的结石也就相对固定在一个位置,再加上结石硬度很大这一特点,所以可以在对结石进行定位后,利用“体外冲击波”或激光将结石击碎,变成更小的结石或者粉末,进入输尿管后(输尿管相对较粗),通过尿液排出。
但是这两种方法不适合治疗胆结石,因为胆囊是可移动的,并且胆结石硬度不够,所以不容易被击碎;即使被击碎,并且随着胆汁排除胆囊,因为胆囊颈口非常小,小结石不易排除,及时排出胆囊后有可能卡在胆总管里形成胆总管结石,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难度非常大,需要切开胆总管才能去除结石,叫“胆总管切开探查”手术,该手术非常复杂,治疗难度远大于胆结石。
因此,这样的后果比胆囊结石更加严重。
因此,“体外冲击波”的方法是不适合治疗胆结石的。
三、药物溶石绝大多数药物只能起到一个暂时缓解胆结石的各种症状比如疼痛、炎症、消化不良等,全世界公认的唯一能够溶石的药物是“熊去氧胆酸”,该药物只能用于溶解0.3cm以下结石,它的主要弊端是:1、对溶解超过0.5cm以上的结石效果差,起效慢,疗程很长,费用贵;2、长期服用该药物有较强副作用:对肝脏有严重的损害;3、无法解决复发的问题: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是胆汁成份的变异,表现为胆汁酸盐含量相对过少而胆固醇及胆红素等成份过多,胆汁酸盐不足以溶解过多的胆固醇及胆红素,日久以后,胆固醇及胆红素逐渐析出并凝聚结石石,而该药物无法解决这个结石形成的根本原因。
目前,很多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很多是自封的“研究所”),看中了其中的商机,打着“药物(中药)溶石”的旗号,其实纯属骗钱。
他们的药物甚至连生产许可证都没有,如何保证安全?更别说“溶石”了。
因此在此提醒患者朋友,即使买药,也应该到正规医院让医生开,而不应随意相信那些广告,擅自买药服药;切记,你所服用的药物会对你的肝脏、肾脏等身体器官造成炎症严重害,只是这些损害你一时不容易看到。
四、旧式“保胆取石术”是没有借助胆道镜这一先进设备,即“盲人”取石,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开胆囊取出结石,再把胆囊缝合。
这种方法肉眼下取石,留有“盲区”,微小结石不能发现从而使胆囊内结石残留率增高,并且术后没有采取其他防止复发的手段,所以这种手术方法复发率高,创伤大、恢复慢,早已淘汰。
五、新式“保胆取石术”术前口服胆囊造影明确胆囊功能情况,麻醉可选全麻、硬膜外麻和局麻。
切口位于右肋缘下,胆囊投影处约长2cm,切开进腹;进腹观察胆囊粘膜及周围粘连情况,于胆囊底部戳开约1cm小口,吸尽胆汁;用胆道镜观察胆囊粘膜,取净结石;根据胆囊情况确定是否行胆囊管扩张,采用独创的“外壳整形”法,改变胆囊体位,改变胆汁引流,防止胆汁淤积造成结石复发;最后缝合胆囊切口及腹壁切口,手术完毕。
术后,采用悬磁仪局部理疗,通过脉动磁场防止带电荷的和含铁的胆泥沉积,防止胆汁遄流形成结石;并且根据病情,必要时术后服用降血脂,降胆固醇药物或熊去氧胆酸等改变胆汁成分的药物,防止胆结石形成。
(实习编辑:邝丽琼)胆囊结石“除石”小验方 2010-4-2 39健康网社区胆囊结石是一常见病、多发病。
多发于30~50岁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胆固醇结石。
胆囊结石的症状颇不一致,常与胆石的大小、部位、有无梗阻和感染有关。
20%~40%的患者可终生无症状。
一般在进食后、特别是在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并伴嗳气、呃逆、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1.绿茶晒干研末,沸开水冲,趁热连茶叶一起饮下,每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1次。
2.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蒿各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3.葫芦叶15克,柿叶15克,山楂15克。
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4.金钱草10克,沸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可饮,每日服数次。
5.蝼蛄3只,小茴香10克,地肤子15克。
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6.鸡内金30克,海金沙30克,大黄10克,共研细末,用生姜甘草汤调下,每次10克,顿服。
7.向日葵叶30克,鸡内金15克,地肤子15克。
水煎服。
每日l剂,分2次服。
8.白芥子30克,鸡内金30克,车前子10克。
上药共研末,每服3克,每日2次。
9.槐树皮30克,绿豆30克,甘草3克。
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10.金钱草100克,海金沙30克,滑石12克,甘草5克,川牛膝10克,石韦50克。
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胆结石的特点及偏方介绍 2010-6-21 39健康网社区胆结石是指肝内胆管系统产生结石,所以,又称肝内胆管结石。
常与肝外胆管结石合并存在,但也有单纯的肝内胆管结石,又称真性肝内结石症。
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越来越多,在国内报道的474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石病中,这种结石占15.4%。
多数伴有胆总管结石。
结石的分类多属胆红素结石。
肝胆管结石多有黄绿色块状或“泥沙样”结石的成分,多为胆红素钙。
结石中心常可找到蛔虫卵,所以有的医师认为肝胆管结石系由胆道蛔虫、细菌感染致胆管阻塞所致。
肝胆管结石以左叶肝管居多,肝左外叶上、下段肝胆管汇合处的胆管略为膨大、结石多停留在该处,右侧肝胆管结石多见于右后叶胆管内。
临床特点多表现为:(1)患者年龄较胆囊结石患者为轻,部分病人与肝内胆管先天的异常有关。
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发冷、发热、黄疸反复发作的病史。
(2)对肝功能有损害,而胆囊功能可能正常。
反复发作期可出现多种肝功能异常,间歇期碱性磷酸酶上升;久病不愈可致肝叶分段发生萎缩和肝纤维化。
(3)腹痛、黄疸、发热是主症,但很少发生典型的剧烈的绞痛。
(4)并发症多且较严重。
较常见的有化脓性肝内胆管炎、肝脓肿、胆道出血等。
(5)胆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而无肝外胆管扩张,肝管内有小透亮区。
胆结石偏方1【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胆结石偏方2【组成】大金钱草90~250克【用法】水煎服,1日1次。
胆结石偏方3【组成】胶布、王不留行籽【用法】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
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胆结石偏方4【组成】玉米须50克【用法】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胆结石偏方5【组成】虎耳草30克,适量米酒、水【用法】将虎耳草与相同量的米酒、水一起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胆结石偏方6【组成】威灵仙60克。
【用法】每日2次煎水内服。
胆结石偏方7【组成】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用法】将吊南瓜蔓100克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
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入全排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