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胆胀(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是常见疾病,按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胆囊炎又根据其内有无结石分为结石性和无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炎,与胆石病常为因果关系。胆囊炎症多先有胆囊结石,当胆石引起胆囊管梗阻时,胆汁淤积,细菌繁殖,发生感染而致胆囊炎;也有一部分无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功能异常,排空功能障碍,或致病细菌自血循环传播而引起。胆管炎症可由于胆管结石和肠道致病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少数由胆管癌和胆道蛔虫病所致。而胆道经常的感染发生炎症,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属的感染,又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致病因素。本病属于中医的胆胀、胁痛范畴。

一、诊断

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病史:患者常有右胁隐痛史、厌油、劳累或生气后常引起疼痛发作,有的并有典型的胆绞痛史或黄疸史。

2.症状:(1)腹痛,常为右上腹或上腹中部,大多向右肩背部放射。

(2)大多数患者在腹痛发作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

(3)可伴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3.体征:在慢性间歇期体征不明显,急性炎症期可有体温上升或黄疸,上腹部压痛明显,或有反跳痛,或可触到肿大之胆囊,莫菲氏征阳性,波阿氏征阳性。

4.检查

(1)慢性间歇期实验室检查变化不明显,急性发作期可见白细胞上升,中性升高,GPT、转肽酶、胆红素均升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提示梗阻性黄疸。

(2)B型超声:胆道系统炎症可见到胆管壁或胆囊壁毛糙不光滑或增厚,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0.4cm,若超过此限度往往表示有过慢性炎症。若在B超上见有强光团并拖

有声影者则表示该处为结石。

(3) CT、MRI 为胆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有效的信息,但多在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作鉴别时应用,不做为诊断胆石症的常规手段。

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呈持续性钝痛、钻痛或绞痛,常阵发性加剧,并向左腰背部放射,常伴中度发热、恶心、呕吐,易与胆石症混淆。但急性胰腺炎血清与尿淀粉酶明显升高(>500U),而胆石症血淀粉酶也可升高。但很少超过500U,且胆石症有结石的X线征象。

2.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有进行性消瘦、上腹部持续性钝痛、肝肿大及胆囊胀大等症状,约半数病人可触及胀大的胆囊,如阻塞性黄疸病人同时可触及胀大的胆囊,对于鉴别胰头癌或壶腹癌与胆石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胆石症虽能引起阻塞性黄疸,但胆囊多因慢性炎症而缩小。B型超声、CT及MRI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

(1)气滞证:

证候:右上腹胀满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痛引肩背,或伴胃脘部痞满,厌食油腻,舌质淡红,舌苔白或微黄,脉弦细或弦紧。

证候分析:胆石阻滞,肝失条达,阻于胁络,故见右上腹胀满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痛引肩背;肝气横逆,常易侵犯脾胃,运化失常,故胃脘部痞满,厌食油腻;脉弦为肝郁之象。

(2)湿热证:

证候: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加剧,甚则绞痛难忍,痛引肩背,伴沉重感。高热寒战,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或出现巩膜黄染、尿黄,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重者肌紧张,拒按,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证候分析:湿热胆石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不通则痛,故见右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甚则绞痛难忍,右上腹压痛拒按,肝气窜络,则痛引肩背;湿热内蕴则高热寒战;口苦咽干为少阳胆经受病之主证;肝木克脾土,脾胃互为表里,则胃失和降,出现恶心呕吐;湿热交蒸,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见巩膜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则尿黄;湿热蕴结于肠胃,气机阻滞,腑气不通则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均为肝

胆湿热之征。

(3)脓毒证:

证候:右胁剧痛不已,腹胀而满,拒按,寒战高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身目黄染,甚或神昏谵语,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证候分析:病在肝胆,结石阻滞,肝郁气滞,不通则痛,故右胁剧痛,腹胀而满,拒按,湿热夹毒,热毒炽盛。则寒战高热;寒热往来,口苦咽干为少阳胆经病主证;热毒迫使胆汁外溢,故身目黄染;热毒内陷心包,扰乱心神,则神昏谵语;湿热郁阻阳气,不能外达,则四肢厥冷;舌红绛为热毒入营血之特征;苔黄燥是热毒伤津之表现;脉滑数为热毒内炽之象。西医诊断标准胆石症与胆囊炎诊断标准:

二、治疗

(一)中医治疗

1、辩证施治:

1.1气滞证:右上腹胀满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痛引肩背,或伴胃脘部痞满,厌食油腻,舌质淡红,舌苔白或微黄,脉弦细或弦紧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 香附10g 枳壳10g 金钱草20g

海金沙(包煎)20g 牡丹皮10g 栀子10g 茯苓10g

甘草6g 芍药10g 川芎 10g

1.2湿热证: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加剧,甚则绞痛难忍,痛引肩背,伴沉重感。高热寒战,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或出现巩膜黄染、尿黄,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重者肌紧张,拒按,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清胆利湿,通气通腑。

方药: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

茵陈30g 栀子10g 大黄(后下)10g 柴胡10g

郁金10g 金钱草30g 海金沙(包煎)20g 石韦15g

赤芍10g 牡丹皮10g 竹茹10g 甘草5g

1.3脓毒证:右胁剧痛不已,腹胀而满,拒按,寒战高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身目黄染,甚或神昏谵语,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黄连10g 黄柏10g 栀子10g 生地10g

丹皮10g 金银花 30g 连翘10g 木香6g

枳实10g 芒硝(后下)10g 柴胡10g 茵陈30g

金钱草30g 甘草5g

2、中成药:消炎利胆片、胆石利通胶囊。

(二)西医治疗

胆石症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消除结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急性发作期宜先行非手术治疗,待症状控制后,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如病情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在初步诊断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法主要适应证为:初次发作的青年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发病已逾3天,无紧急手术指征,且在非手术治疗下症状有消退者。常用的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禁饮食或低脂饮食、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解痉止痛和支持对症处理。

2.口服胆酸溶石:由于鹅去氧胆酸(CDCA)效果差,且有肝毒性和腹泻的副作用,现很少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效果优于CDCA,且基本没有副作用,每日剂量8~13mg /kg,疗程一般为半年至两年。主要用于结石直径<1.5cm的胆固醇结石。孕妇、肥胖病、肝病及糖尿病患者不宜应用。

3.手术治疗

适应证:①胆管结石伴严重梗阻、感染、中毒性休克或有肝脏并发症者;②长期反复发作的梗阻和感染,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③X线造影发现胆道有机械性梗阻(狭窄或结石嵌顿)者;④伴有下列严重胆囊病变者:较大胆囊结石,症状发作频繁,胆囊管结石嵌顿造成积水积脓,急性化脓性及坏疽性胆囊炎,或穿孔伴有弥漫性腹膜炎等。

(1)术前准备:

①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方案确定后,除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顾虑、配合手术治疗外,应了解病人药物过敏史、激素应用情况,以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及皮质功能不足造成术中、术后低血压或严重意外。

②应充分了解患者有无严重的内科性疾病存在,尤其老年患者,常有各器官各系统

的退行性改变,如心血管疾病等。术前应与内科合作,改善有关疾病的状况,以增加安全性,也可有针对性地减少这些器官的负荷,达到术后顺利康复。

③测定凝血酶原时间。黄疸病人多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术前3天应注射维生素K(结合静脉输液,每天给予维生素K1 20~30mg),如仍不能纠正,非急症,宜暂缓手术。

④对新近有胆系感染者,术前2天应予抗生素治疗;对术前有肺部感染者,应在充分治疗后,术前术后亦应使用抗生素治疗;对较大、时间较长的胆道手术者,术前宜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治疗。

⑤对有蛔虫感染者,术前应做驱蛔治疗。

⑥作有关辅助检查。应全面地了解肝功能,对乙肝五项也应测定,测定肾功能,做胸透、心电图等检查,以便了解其他疾病存在与否,并及时处理。

⑦手术前应禁食,必要时可进行胃肠减压。

急症手术要求在4~6h内作好各种准备,以保证急症手术的施行。

(2)手术方法:

①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结石、急慢性胆囊炎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可彻底消除病灶,手术效果满意。手术方法有两种:由胆囊底开始的所谓逆行法和自胆囊颈开始的顺行法胆囊切除术,多采用前者。此法可避免胆管误伤,而后者出血少,但如胆囊周围炎症水肿严重时,手术常有困难。对适合病例,可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③胆总管探查引流术:是治疗胆管结石的基本方法。

胆石症通过积极的治疗预后良好,当合并胆囊穿孔、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时预后较差。

5. 预防

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必须少食糖。

1.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寄生虫感染。

2.宜进食低脂肪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可食猪瘦肉、鸡肉、鸭肉、蛋清。

3.忌食油炸食物、动物脂肪及内脏,慎食蛋黄、鱼、甲壳类动物。

4.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5.饮食调理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达到抑制结石的生成和缓解结石梗阻引起的疼痛。

四、疗效判定标准:

1. 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结石消失。

2.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结石明显减少达1/2以上,或结石变小在1/2以上者。

3.有效:症状和体征有减轻。影像学检查结石较治疗前减少或变小者。

4. 无效:症状和体征有减轻或无变化。影像学检查结石无改变者。

五、中医难点分析

胆胀病机复杂,多伴兼症,病人入院时多伴有腹痛(剑突下绞痛),寒颤高热和黄疸,病情危笃,单一疗法难以有效,单纯予以中医药治疗轻者贻误治疗,重者危及生命,故必须急则治标,予以西药控制病情后,可考虑中医药治疗。

六、中医优化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静止期一般以中医疏肝健脾、利胆排石为主;当急性发作或并发感染时,则应积极抗感染、对症治疗,配合中药清利肝胆湿热、排石退黄等治疗。若发生中毒性休克或严重并发症时,就要以西医治疗为主,抗感染、抗休克及手术治疗。

本文章仅供您参考, 全部内容均可编辑

胆结石的中医药辩证施治

胆结石的中医药辩证施治 发表时间:2010-04-16T15:24:57.12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作者:李广征 [导读] 李广征 吉林市船营区二医院(吉林 132011)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12-0107-02 胆结石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中“脘腹痛”、“胁痛”、“黄疸”等范畴。 在现代医学文献中,最早在14世纪才有胆结石的记载,19世纪后期才获得胆囊切除术,总胆管切开取石术的成功。祖国医学对胆的记载早在《难经》中就有:“胆在肝之短叶间”,说明了肝胆的比邻关系。祖国医学对胆石也是早有记载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描写牛黄(牛的胆石)云:“大如鸡子黄,相重迭”,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同样的记载,而且又谓之“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说明不但认识到人亦有胆石,而且可以引起黄疸。至于类似胆石症的临床表现远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有腹痛,黄疸的记载。至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描述了临床症状:“结胸实热,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往来寒热,身黄如桔色”并且立法处方,提出了用大陷胸汤,大柴胡汤,菌陈蒿汤等主之,至今仍被应用于临床。 1社辩证分型 胆为六腑之一,与肝相表里。张景岳称:“胆为中正之官,藏清净之液,故曰中清之腑”,就是说他腑传化糟粕浊物皆浊,只胆腑浊清也。《内经·素问》称胆为“奇恒之腑”,由于胆似腑非腑,亦藏亦泻,满而不实,不如他腹泻而不藏。胆腑中清不浊,性喜通降。若因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寒热失常,虫石堵塞等均可影响胆的通降,阻碍胆的升清降浊,引起肝胆郁滞。“胁者肝胆之区也”,邪在胆腑胆经,影响了胆的通降,郁结不行,“不通则痛”,因此发为胁痛。胆有郁热,必然影响到肝,肝木乘土,又至脾失运化,水湿内生,湿热内蕴不得宣泄,发为黄疸。《灵枢》云:“脾所生病黄疸皆中焦湿热病也”。胆石症引起的黄疸,属阳黄范畴,乃中焦脾胃之病。因此,胆石症的主要病机为肝胆郁滞,脾胃湿热。 按肝腑辩证,胆石症的病位主要在肝胆,又多影响脾胃。按八纲辩证,属里实热证。有发烧,口喝,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属于热证;正气未衰,腹痛拒按,燥结腹胀属于实证;病在脏腑属里证。按六经辩证为少阳、阳明合证。寒热往来,口苦目眩。呕逆纳少,胸胁苦满等属少阳证;胁下痞硬,腹痛拒按,大便燥结,舌苔黄燥等属阳明腑证。若热盛酿毒,毒邪内陷,可出现热深厥深的危症,表现为高热,黄疸,神昏谵语,肢冷自汗,血压下降,脉细欲绝等。 为了便于辩证施治、立法处方,根据胆石症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三型:气滞型、湿热型及实火型(有的称毒热型、脓毒型)。各型之间即有内在联系,又有其特点,也可以把各型看做胆石症发展的不同阶段。 气滞型:其病机为肝胆郁滞,疏滞失常,横逆犯胃,运化失司。主要临床表现为以“痛”为主,胁脘疼痛,口苦咽干,纳少腹胀,无黄疸,无明显寒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舌质红,脉平或弦紧。湿热型:其病机为肝胆郁滞,脾胃湿热。其临床特点以“黄”为主,胁脘剧痛,辗转不安,腹硬拒按,寒热往来,目黄身黄,小便黄浊,大便秘结或便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实火型:其病机为热盛酿毒,热毒化火。其临床特点以“热毒”和“腑实”为主。腹痛拒按,寒战高热,全身深黄,大便燥结,小便赤浊,甚至神昏谵语,寻衣摸床,舌质绛,苔黄干或黑褐,脉弦数或沉细,严重者可出现毒邪内陷,亡阴亡阳,阴阳离绝等。 2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对胆石发作诸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从中医学的角度,略谈中药治疗胆石症的理法方药。 祖国医学治疗疾病是从整体出发,正邪兼顾,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使脏腑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环境之间达到平衡而辩证施治的。在治疗过程中,首先是以辩证(理)为前提,方从法立以法统方。针对八纲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其施治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在胆石症的中药治疗中,虽然八法尽可应用,但根据胆石症的辩证特点,常以下、清、和法为主,在恢复期可以“补”法为主。下法:以“泄可去闭”的原则而立法。具有通便泻热,排除肠胃积滞,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下法又有寒下、温下及峻下,缓下之分。 发作性胆石症一般属里、实、热症,因此,可用寒下法以荡涤胃肠积滞实热。尤其实火型胆石症,阳明腑实热症已成,应重用寒下法,不仅使邪热从便而去,而且急下存阴。虽有表邪未解或邪在半表半里者不可下之说,然而里热已成,如不表里兼顾,何以祛热?应用寒下法攻逐里热,实为釜底抽薪。寒下法的常用方剂为三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主治痞、满、燥、实及脉实证,小承气

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结石) 胆结石、胆囊炎是因情志不畅,过食肥甘油腻等导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热煎胆汁,凝结成石;石阻胆道,遂生诸证。不同类型的胆结石、胆囊炎因表现的证候不同而有不同的治法。是当今的多发病、常见病,两种病变常伴随发生,祖国医学认为,胆结石、胆囊炎属“胁痛”、“黄疸”等范畴。 一.诊断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使用中医药疗法治疗胆囊炎亦收到很好的效果,结合我科临床实际,我们总结常见的几种证型: 1.肝胆湿热型:右胁下或上腹绞痛,或持续或阵发,痛引胸胁肩背。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口渴喜冷饮,厌油腻,脘胀腹满,痛处拒按或能触及肿大的胆囊,伴发热或黄疸,尿深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方药清肝Ⅰ号加减,常用药柴胡,黄芩,海金砂,金钱草,鸡内金,川郁金,金铃子,白芍,炒枳实,赤茯苓,车前子。2.肝郁气滞型:右胁下或上腹部痛,轻重不一或阵发性绞痛难忍,痛引肩背或仅有右胁胀痛不舒,胸脘发闷。常有嗳气,口苦,咽干,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红苔白,脉弦。治宜舒肝利胆,理气通腑。方用本院协定方疏肝Ⅰ号加减,常用药柴胡、郁金、枳实、木香、金钱草、广陈皮、虎杖、玄明粉、矾石、板蓝根、制大黄等。疼痛重者可加元胡、川楝子;食欲差者可加陈皮、竹茹。 2.其他疗法 1.中医药溶石碎石促排石(适于结石细沙样而且少胆囊功能完好的患者),这里重点推荐我院制剂胆石宁袋泡剂,它是根据舒肝止痛,清热利胆,通腑排石的中医理论研制的方剂,经过多年的临床运用,具有疗效好,服用方便,奏效快等优点,曾多次获市县科技进步奖,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2.溶石疗法(口服胆酸等药物溶石) 3.外科手术法,对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三.疗效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胆结石是临床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在慢性胆囊炎、溶石、排石方面,中药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对患者症状缓解亦有一定作用,我院制剂胆石宁袋泡剂,它是根据舒肝止痛,清热利胆,通腑排石的中医理论研制的方剂,对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尤其适合,经过多年的临床运用,

胆结石的药物治疗法

胆结石的中药治疗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每天准备中等大小的苹果十个,或苹果汁一千二百公克。将苹果打成汁,一般而言,大约一磅苹果可以打成一杯左右的汁,十个苹果差不多四杯。如果嫌打汁麻烦,可以用纯果汁,如美国进口的罐装或瓶装苹果原汁。 2。每天分早,中,晚及睡前四次饮用,最好在饭前或两餐间,而不要当作饭后饮料,否则无效。喝苹果汁时,每天的饮食一如平常,不必有特别限制。 3。上述疗法连续喝五天,每天四杯,一杯约二百五十西西。 4。第六天停饮苹果汁,也不吃晚餐,到下午六至八时左右,各吃一至二茶匙泻盐(硫酸镁,西药房有售),溶于二百五十西西的冷开水或温开水中,趁空腹时喝下。 5。第六天晚上十时左右,取中等大小的新鲜柠檬一至二个,压汁半杯,加入半杯橄榄油(约一百二十五西西),混匀后空腹服下。服用后请务必右侧躺卧,并且在胆囊部位做局部的热敷,可用热毛巾或电毯热敷,特别是胆囊,胆管处。有练功者可感觉局部有膨胀之情形,即在排胆结石出胆管。

6。第七天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下一大杯冷开水,有便意后即上厕所,最好使用便盆以利检视。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排出翡翠色的大小胆结石颗粒,大的如姆指,小者如砂粒,多则十几二十颗,少则数颗不等。如果排出的结石多,颗粒大,则大便会有不舒服的感觉,那也没有关系,通常休息一两天后就可以好转。 如果曾经得胆囊结石,但已割除或用此法排过结石者,隔一段时间均应再做一次,以预防结石积聚过多而受苦。 备注: (1)可用麻油或沙拉油替代- 。橄榄油现在台湾已容易买到,但药房中卖的多是保护皮肤,化妆或工业用品,不能食用,须要注意分别,切不可混用万一实在买不到,也可以用麻油或沙拉油替代。 (2)其次是泻盐(硫酸镁),效用大而价格便宜,目前很多西药房中均有售,请注意份量,不宜过多,以免产生副作用,也不可过少,否则无效,仍以一至二茶匙为宜。 (3)也许其他泻药也可代替泻盐,如用中药的三黄泻心汤,以科学中药型式为佳,惟用量要注意。 (4)值得注意的是,结石排出后胃口会变好,此时切忌立刻大吃大喝,尤其不宜再大吃荤食,才不致重蹈覆辙又伤了肠胃。 饮食疗法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的症状问题,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胆胀(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炎是常见疾病,按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胆囊炎又根据其内有无结石分为结石性和无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炎,与胆石病常为因果关系。胆囊炎症多先有胆囊结石,当胆石引起胆囊管梗阻时,胆汁淤积,细菌繁殖,发生感染而致胆囊炎;也有一部分无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功能异常,排空功能障碍,或致病细菌自血循环传播而引起。胆管炎症可由于胆管结石和肠道致病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少数由胆管癌和胆道蛔虫病所致。而胆道经常的感染发生炎症,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属的感染,又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致病因素。本病属于中医的胆胀、胁痛范畴。 一、诊断 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赵尚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病史:患者常有右胁隐痛史、厌油、劳累或生气后常引起疼痛发作,有的并有典型的胆绞痛史或黄疸史。 2.症状:(1)腹痛,常为右上腹或上腹中部,大多向右肩背部放射。 (2)大多数患者在腹痛发作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 (3)可伴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3.体征:在慢性间歇期体征不明显,急性炎症期可有体温上升或黄疸,上腹部压痛明显,或有反跳痛,或可触到肿大之胆囊,莫菲氏征阳性,波阿氏征阳性。 4.检查 (1)慢性间歇期实验室检查变化不明显,急性发作期可见白细胞上升,中性升高,GPT、转肽酶、胆红素均升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提示梗阻性黄疸。 (2)B型超声:胆道系统炎症可见到胆管壁或胆囊壁毛糙不光滑或增厚,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0.4cm,若超过此限度往往表示有过慢性炎症。若在B超上见有强光团并拖

胆囊结石中药方

胆囊结石中药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胆囊结石中药方》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很适合"舍不得"胆子或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金钱... 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很适合"舍不得"胆子或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金钱草50克,柴胡15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冲),元胡10克。共煎成汤剂,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病人。 2.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3.消石散:郁金粉0.6克,白矾末0.45克,火硝粉1克,滑石粉1.8克,甘草梢0.3克。以上为一日量,分两次吞服。适用于气郁型病人。 4.利胆丸:茵陈12克,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各9克,共研细末,加猪胆液和羊胆液500克(先将胆液熬浓到半斤),拌入药面中,加适量蜂蜜成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 5.虎杖根30克,金钱草、茵陈、川牛膝、海金沙各30克,川军15克,

鸡内金15克,柴胡、郁金各9克。上药煎成浸膏,加白糖精、砂糖适量拌匀焙干,制成颗粒状冲剂。每次20克,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2周为1疗程。 胆囊结石的食疗药膳 1、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隔日服1次。 2、鸡蛋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毫升,再取汁冲服鸡蛋。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胆囊结石饮食宜忌 1、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2、忌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肪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 3、忌节假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4、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胡椒等。 5、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会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缴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汁排出困难,易诱发胆绞痛。

中医治疗胆结石方法

中医治疗胆结石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治疗胆石症中医验方三款。 1、金钱开郁汤: 取金钱草30克,柴胡、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郁金6克,甘草3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一个月为一疗程。 此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和胃抑酸的功效,适合有泛酸、嗳气症状的色素性胆结石、胆固醇胆结石和混合性胆结石患者使用。 2、三金排石汤 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0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5天),一般用药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郁金、柴胡、枳壳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金钱草、茵陈具有清肝利胆的功效;大黄具有清热、攻下、排石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乌梅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食积、健脾胃的功效。诸药共奏清肝利胆、排石解毒、生津止渴之功,适合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 3、利胆排石汤 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木香、郁金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三棱、赤芍、白芍、五灵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枳实具有消痞散结的功效;大黄、黄连、黄芩、元明粉具有泻

热通腑的功效;金钱草、海金沙具有利胆排石的功效。诸药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胆排石之功,适合病程较长、有瘀血内停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

中医治疗胆结石

中医治疗胆结石 *导读:中医治疗胆结石?胆结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会伤害我们的身体,而现在就会有人想用中药治疗胆结石。结石、属“胁痛”、“黄疸”等范畴,是因情志不畅,过食肥甘油腻等导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热煎胆汁,凝结成石;石阻胆道,遂生诸证,不同类型的胆结石、胆囊炎因表现的证候不同而有不同的治法。…… 认为,胆结石、属“胁痛”、“黄疸”等范畴,是因情志不畅,过食肥甘油腻等导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热煎胆汁,凝结成石;石阻胆道,遂生诸证,不同类型的胆结石、胆囊炎因表现的证候不同而有不同的治法。 胆结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会伤害我们的身体,而现在就会有人想用中药治疗胆结石。那么,用中药治疗胆结石可以吗? 1、胆结石、慢性胆囊炎: 表现为:间断右上腹或胃脘部隐痛,向右肩背放射,多因生气或油腻餐引发或加重,有时可突发右上腹绞痛(这是因为结石嵌顿所致),食欲不振,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脉弦。辨证为:肝胆郁滞,腑气不畅。治宜舒肝利胆,理气通腑。 常用药:柴胡、香附、郁金、枳实、厚朴、木香、黄芩、白

芍、金钱草、大黄、当归、甘草等。疼痛重者可加元胡、川楝子;食欲差者可加陈皮、竹茹;大便干燥可加大大黄用量或酌加元明粉。若考虑为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胆绞痛,可嘱病人右侧卧位,拍打其右后背部,使结石从嵌顿部位脱出解除疼痛。发病期间应忌食油腻,保持心态平和。 2、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表现为:起病急,右上腹或胃脘疼痛向右肩背放射,不思,进食则腹痛加重,或呕吐,发热,或有寒战,有时出现黄疸,尿少色黄,大结。 辨证为:肝胆郁滞,湿热蕴结。治宜清利肝胆,理气通下。常用药:金钱草、虎杖、公英、黄芩、郁金、川楝子、茵陈、柴胡、白芍、大黄、元明粉等。腹痛剧烈者加元胡;恶心呕吐者加生姜、半夏;高热不退加生石膏。 病人应禁食,有条件应下胃管行胃肠减压,输液,并可于右上腹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膏,以促使炎症消退。同时要配合应用抗生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管: 疾病到了这一阶段最积极的措施应是手术治疗,但有些病人存在手术禁忌情况,或当地无手术条件,只能采取保守治疗。 中医将此类证候称为火毒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及胃脘区剧痛,甚至痛遍全腹,高热不退,黄疸,便秘。体检:血压有下降趋势,甚至,腹肌紧张拒按,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腻,脉弦数

中医治疗胆结石的用药方法

中医治疗胆结石的用药方法 1.取杭菊10g,山楂10g,决明子15g,用水煎服。可代替开水 或者饮料,每天饮用,坚持一段时间后症状会减轻。 2.取银杏、沙棘、山楂、绞股蓝适量,洗净后放茶壶里泡茶喝,能减轻症状,促进结石排出体外。 3.金钱开郁汤 取金钱草30克,柴胡、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郁金6克,甘草3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一个月为一疗程。 此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和胃抑酸的功效,适合有泛酸、嗳气症状的色素性胆结石、胆固醇胆结石和混合性胆结石患者使用。 4.三金排石汤 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 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0天为一疗程(用药 一个疗程后应停药5天),一般用药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5.利胆排石汤 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 服用。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 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忽视服药时间

大部分人在患病后,只注重对症选药,认为只要对症下药就能治好病,其实不尽然。要使药物发挥最佳的疗效,除了对症用药,按量服药外,适时服药也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好适当的服药时间,既可使药物达到预期的效果,减轻疾病的症状,还可减轻因服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睡前服药 许多人有在晚上临睡前服药的习惯,认为服完药后立即休息,能帮助药物的吸收。其实,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当饮水量又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有些药物的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情况较轻微者只是吞咽时感到疼痛,严重者可能伤及血管而引起出血。许多患药物性食管溃疡者就是因为曾在近期睡前服过胶囊类药物,或是服用了颗粒状的止痛药而造成的;另外有些药物是不宜在睡前服用的。 药量过大或偏小 通常治疗量可获得良好效果。一方面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另一方面有人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毒副作用,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其实这样非但无效,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宜: 1、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2、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 3、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 4、要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

胆结石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胆结石围手术期中医诊疗规范胆囊结石是指胆囊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囊结石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若与胆道感染一并统计,则在急腹症中占据第二位,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7%~10%。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一般可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临床症状等决定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胆囊结石在中医学中称为“胁痛”。中医学认为胆为六腑之一,主贮藏与疏泄胆汁,又与肝相表里,其病因病机乃饮食失节,水湿内生,湿蕴久化热,湿热煎烁胆汁;或情志失调,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壅滞,积而成石。 一.诊断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二.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肝胆气滞证: (主症)上腹或胸胁胀痛,甚者绞痛,牵引肩背,嗳气吞酸,食纳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淡、苔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治法)疏肝和胃,利胆排石。 (方药)柴胡12g,枳壳9g,木香9g,川楝子6g,黄芩12g,金钱草30g,鸡内金12g,清半夏9g,白术12g,茯苓18g,生大黄9g。 (2)肝胆湿热证: (主症)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牵引肩背,恶心呕吐,口干而苦,目黄,面黄,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通腑排石。 (方药)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5g,大黄10g、枳实15g、法夏15g、白芍20g、生姜15g、黄芪15g、白术15g、茯苓20g、甘草10g 常用中成药:胆宁片,每次5片,每日3次。 (3)肝胆瘀滞证:

(主症)胃脘痞胀,胸胁不舒,反复发作,或全无症状,仅感饭后不适。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沉涩。 (治法)疏肝利胆,化瘀消石。 (方药)柴胡12g,白芍15g,青皮6g,桃仁9g,川楝子6g,香附12g,郁金12g,元胡15g,生大黄9g。 常用中成药:消炎利胆片,每次5片,每日3次。 (4)肝胆脓毒证: (主症)胁腹胀痛,痛引肩背,痛而拒按,腹皮挛急,高热寒战,口干舌燥,饮食即吐,恶呕频频,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甚者神昏谵语,身热肢冷,舌绛、苔黄腻,脉滑数或脉微欲绝。 (治法)泻火解毒,通腑救逆。 (方药)茵陈蒿15g,黄芩12g,蒲公英30g,黄连6 g,丹皮12 g,瓜蒌18 g,大黄9g,芒硝15g。 以上方剂的拟定只是按理想之证型建立,临床上不多见,临床上多见兼杂证和变证,不能墨守成方,各医师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是否术前术后、有无排气排便等情况选用治疗方法和调整方剂内容,谨遵因时、因人、因病制宜的治疗原则。 三、疗效评价标准 目前中医中药对泥沙样结石有明显的排除功效。手术治疗直径一般在0.3cm以上的胆囊结石效果明显优于中医药排石,特别是微创手术的开展及应用以来伤口愈合快且遗留瘢痕少,易恢复。 四、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中医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具有独特疗效,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室研究表明,与单纯西药对比,手术前后中医药及中医系结合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分型标准及中医诊断不准确,缺乏统一标准;②中药临床疗效的体现缺乏客观量化的临床指标,缺少客观评判的依据;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①加强胆囊炎、胆结石的相关中医

中医怎么治疗胆结石

中医怎么治疗胆结石 1、治疗胆结石的中草药盘点 化掉结石是治疗结石的重中之重,化结石的中药有以下几种: 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木香、枳实,海金沙、金钱草、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郁金6克,甘草、乌梅、鸡内金、茵陈等。 郁金、柴胡、枳壳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金钱草、茵陈 具有清肝利胆的功效;大黄具有清热、攻下、排石的功效;黄芩具有 清热解毒的功效;乌梅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鸡内金具有消食积、健 脾胃的功效。诸药利胆、排石解毒。 2、排结石的最常用中草药 当今结石病已经成为常见病,特别是泌尿系结石、胆结石最为多见。临床上确实有些中药验方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体外。最常用的 排结石中药就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比较圆,像古代的金钱,该药也 叫“化石草”,因为有帮助排结石的功效而得名。 金钱草性寒,味辛、苦,归肝、胆、肾、膀胱经。患者结石的位置、性质、大小不同,用的药方也会不一样。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最常用 的尿路结石验方。具体方法是:金钱草100克,木通30克,海金沙50克,滑石粉30克,车前草30克,地龙30克,地龙研成细粉,过筛,备用,金钱草、海金沙、车前草、木通、滑石粉加水(水面没过药物),泡 40分钟,大火烧开,小火煮30分钟,滤过,滤液合并地龙粉口服,每日 2~3次即可。 3、中草药治疗胆结石偏方 金钱开郁汤

取金钱草30克,柴胡、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郁金6克,甘草3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 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一个月为一疗程。 此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和胃抑酸的功效,适合有泛酸、 嗳气症状的色素性胆结石、胆固醇胆结石和混合性胆结石患者使用。 三金排石汤 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 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 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0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 程后应停药5天),一般用药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1、严禁暴饮暴食 在了解不能吃的食物之前,专家提醒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这样会让你的病情更加的严重。同时日常的饮食 还要注意,最好是以清淡为主,而且烹饪的方式最好是以炖、烩、蒸、煮的方式为主,这样才能保证绝对的健康。 同时还要注意,平时应该尽量的多喝水,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控制病情。 2、少喝啤酒 很少有人知道,啤酒同样是导致我们出现结石的原因之一,并且还有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啤酒具有利尿的功效,因此可以有效的预防尿 结石的发生,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其实在啤酒中所含有的麦芽汁中,含有丰富的钙、草酸、乌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进入人体 后它们会相互所用,并且导致人体内的尿酸增加,从而导致肾结石的 形成。 1、少吃高脂肪、高油、高糖的食物,这些食物易造成胆汁加速分泌、淤积,形成结石。

胆囊结石的中医诊断

胆囊结石的中医诊断 文章目录 胆囊结石的中医诊断 1、胆囊结石的中医诊断 1.1、肝郁气滞症状:右上腹绞痛阵作,疼痛向肩背放射,每因情志之变动加剧,饮食减少,或有口苦、嗳气、恶心、呕吐,可件轻度发热恶寒。 舌稍红苔腻,脉弦紧。 证候分析:情志不舒,肝气失于条达,胆汁排泄不畅,故有右上腹绞痛阵作、疼痛向肩背放射、每因情志之变动加剧。 1.2、湿热熏蒸症状:持续性右上腹胀痛或绞痛,痛引肩背,发热畏寒发作,胸闷纳呆,泛恶呕逆,口苦咽于。舌苔黄腻,脉弦紧。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有持续性右上腹胀痛或绞痛;胆经行于身体之侧,故痛引肩背;湿热内结,邪热炽盛,故有发热畏寒。 1.3、热结血瘀症状:胁痛如刺,持续不解,入夜尤甚,痛引肩背,疼痛部位可触及积块,胸腹胀满,黄疽不退,寒热时发,便秘尿黄。舌质紫黯,唇舌有瘀斑,脉弦数。 证候分析:气郁热结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停积,则胁痛如刺、持续不解、入夜尤甚;胆经行于身体之侧,故痛引肩背;瘀血有形测疼痛部位可触及积块。 2、胆囊结石做哪些检查 根据临床典型的绞痛病史,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首选B超检查,可见胆囊内有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后有声影即可确诊为胆囊结石。仅有10%~15%的胆囊结石含有钙,腹部X线能确诊,侧位照片可与右肾结石区别。CT、MRI也可显示胆囊结石。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3、胆囊结石如何治疗

3.1、手术是治胆结石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为胆囊切除术,其中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等,对于胆结石反复发作,已造成较严重临床症状的,建议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来达到治疗胆结石的目的。 3.2、微创疗法只需在患者腹部做三个2-3公分的小切口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因微创、出血少、恢复快因此受到患者朋友们的青睐,不过对于细小的结石,微创疗法现在尚无法做到彻底取出,这种情况下甚至还可能导致新的结石的出现,因此在治疗胆结石的时候并不是适合所有患者的。 胆囊结石吃什么好 1、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 2、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 3、要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 4、要多吃些能促进胆分泌和松弛胆道括约肌、有汁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楂、

中医胆囊结石完整病历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医胆囊结石完整病历模板 篇一:胆囊炎病历模版 胆囊炎 姓名×××性别× 年龄×岁籍贯省××县(市)民族×族住址××× 婚姻×婚工作单位××× 职业××入院日期年月日时 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 主诉:反复右上腹痛年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以右上腹为重,为持续性胀痛,疼痛与体位无关,症状加重时伴右肩背部疼痛不适,偶尔伴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心慌、气短、胸痛及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当时在家按“胃病”给相关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年来腹痛反复发作,尤以饮食不当后容易诱发,入院前年腹痛加重,行彩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服用利胆药物治疗,腹痛仍反复发作,为求彻底治疗遂来我院,门诊以“慢性结石胆囊性炎”收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常觉口苦,无全身皮肤黄染病史,饮食

正常,精神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患者否认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本地,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未到过疫区,生活习惯良好,无不良嗜好,否认冶游史及性病史。 月经及生育史:月经规律,初潮年龄岁,经期天,周期天,末次月经时间,经量不多,无痛经病史。岁结婚,育有子女。 家族史:无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cp次/分R次/分bp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蜘蛛痣、肝掌。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睑结膜无充血及苍白,巩膜无黄染。耳、鼻无异常分泌物,鼻旁窦无压痛,口唇粘膜无苍白及发绀,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运动节律,无反常呼吸,双侧触觉语颤相同,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波动不弥散,心界不大,心率次/分,

胆结石中药方剂

胆结石 预防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这也就从反方面提醒大家,虽然生活条件在不断的提高,亲朋好友间聚会也逐渐增多。不少人节日期间“吃大餐”机会多,吃大鱼大肉的频率也很高,暴饮与肥腻成了胆结石等结石病的主要诱因。一些经常忙应酬、过夜生活、长期出差的男性甚至会发生肾结石。专家认为,一般40岁左右的人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结石,但小结石一般可通过自身的排泄机能逐步排出,只要注意合理饮食,大多可避免结石的疼痛及手术之苦。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但胆汁中成分的改变,特别是胆盐与胆固醇在胆汁中含量的变化,是胆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这二者在胆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胆固醇是溶解状态,随胆汁排出。如果胆盐过少,或者胆固醇过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关系,胆固醇便处于过饱和状态,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便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如同时胆囊还有炎症、蛔虫卵、坏死组织及胆色素者,结石就更易形成。而糖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使胆固醇增加,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促使胆结石形成。 有人曾对267名胆石症病人及600名健康人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吃糖越多,胆结石发生率就越高。 因此,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必须少食糖。 胆结石生活规范 1. 维持理想体重。 2. 保持运动的习惯。 3. 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定时定量。 4. 绝对禁止暴饮暴食。 5. 避免长时间以坐姿从事工作。 6. 避免过于疲劳。 7. 不可穿著束紧胸腹的紧身衣物。 8. 若有便秘症状,须积极治疗。

胆结石中医治疗偏方

胆结石中医治疗偏方: 胆结石产生的原因:普通人体内会结石,大都与水质和每天所吃的食物有相当的连带关系,常吃豆腐干的人,必须多吃些花生油,才能溶解石膏粉而消化掉。其次是水质中含有石灰质的地方,也容易使人得结石。 制作及使用方法:取梅干50粒(饼店、蜜饯行皆有售);剥去外皮,取用里面的种子,下锅放下3碗水,煎至1碗左右,掺些白糖。 服用时间:下午三点喝下。本方对治疗胆结石有奇效。 注意:晚上十点须吃下樱桃5粒,作为补血物品。连续服用5天,停10天后再服5天,其药效真妙。梅子是酸性,可以溶解结石,也有破血作用,晚间须食下补血之药方,才可相互理病,以达到治疗效果,而无副作用发生。 治疗胆结石偏方: 用料:鸡珍子上的皮,俗称”鸡屎皮”。 做法:将鸡屎皮洗干净,用小火炒成焦黄色,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开水冲泡喝。 胆结石患者1日服用3次,也可痛的时候服用。该偏方对胆结石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偏方名:胆结石简易方。 偏方成分: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胆结石中医治疗偏方: 胆结石产生的原因:普通人体内会结石,大都与水质和每天所吃的食物有相当的连带关系,常吃豆腐干的人,必须多吃些花生油https://www.360docs.net/doc/3013265455.html,/,才能溶解石膏粉而消化掉。其次是水质中含有石灰质的地方,也容易使人得结石。 制作及使用方法:取梅干50粒(饼店、蜜饯行皆有售);剥去外皮,取用里面的种子,下锅放下3碗水,煎至1碗左右,掺些白糖。 服用时间:下午三点喝下。本方对治疗胆结石有奇效。 注意:晚上十点须吃下樱桃5粒,作为补血物品。连续服用5天,停10天后再服5天,其药效真妙。梅子是酸性,可以溶解结石,也有破血作用,晚间须食下补血之药方,才可相互理病,以达到治疗效果,而无副作用发生。 治疗胆结石偏方: 用料:鸡珍子上的皮,俗称”鸡屎皮”。 做法:将鸡屎皮洗干净,用小火炒成焦黄色,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开水冲泡喝。 胆结石患者1日服用3次,也可痛的时候服用。该偏方对胆结石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偏方名:胆结石简易方。

最新胆结石中医治疗偏方

胆结石中医治疗偏方 治疗胆结石中医处方(一) 【方名】胆结石简易方。 【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备注】一位老患者得了胆结石症三年,花数千元也没有完全治好。而服用此方10天后,B超检查胆内结石不见了。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 1.治胆结石症,大金钱草90~250克,水煎服。 2.治胆石症、胆囊炎,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3.治胆石症,玉米须50克,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4.治胆结石,虎耳草30克,以米酒与水各半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5.治胆结石,威灵仙60克,每日2次煎水内服。 6.吊南瓜蔓泡水喝可排结石: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服用方法:天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天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实结入全排净,不用再喝药了,忌辣、酒,非常是肥猪油。 1、舒肝解毒汤治胆结石 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2、胆道排石汤治胆结石 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适用于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有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之效。 3、吊南瓜蔓泡水可排结石 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天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喝一瓶,天天换药重泡,连喝3—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实结石全排净,不用再喝药了。忌辣、酒,非常是肥猪油。 4、胆石通消糖浆治胆结石 郁金15克,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6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将木香打成粗粉,提取有效成分。另将余药经整理后混合煎汁,共煎2次,每次务必使水面高出药材,经煮沸20分钟(指沸后时间),过滤。滤液合并静置沉淀24小时,再吸取上清液浓缩至一定量,加入蔗糖煎沸使其溶解,出料前5分钟加防腐剂,过滤。滤液与木香提取液混匀,分装于100毫升的容器中,每次饭前15分钟服33毫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停药1周后进入下一疗程。适用于胆结石,疏肝解郁、清热利湿、调畅气机。 5、绿茶治胆结石 绿茶适量,晒干研末,沸开水冲,趁热连茶末一起饮下,天天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一次,其他时间随时可服,初服时每次2茶匙,天天服5次,约2天后,改为每次1茶匙,每日4次。适用于胆结石。 德国华沙利胆丸 香港卫生署注册证号 HK-17205 华沙利胆丸成分和功效小结

胆结石的中药治疗法

胆结石的自然疗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每天准备中等大小的苹果十个,或苹果汁一千二百公克。将苹果打成汁,一般而言,大约一磅苹果可以打成一杯左右的汁,十个苹果差不多四杯。如果嫌打汁麻烦,可以用纯果汁,如美国进口的罐装或瓶装苹果原汁。 2。每天分早,中,晚及睡前四次饮用,最好在饭前或两餐间,而不要当作饭后饮料,否则无效。喝苹果汁时,每天的饮食一如平常,不必有特别限制。 3。上述疗法连续喝五天,每天四杯,一杯约二百五十西西。 4。第六天停饮苹果汁,也不吃晚餐,到下午六至八时左右,各吃一至二茶匙泻盐(硫酸镁,西药房有售),溶于二百五十西西的冷开水或温开水中,趁空腹时喝下。 5。第六天晚上十时左右,取中等大小的新鲜柠檬一至二个,压汁半杯,加入半杯橄榄油(约一百二十五西西),混匀后空腹服下。服用后请务必右侧躺卧,并且在胆囊部位做局部的热敷,可用热毛巾或电毯热敷,特别是胆囊,胆管处。有练功者可感觉局部有膨胀之情形,即在排胆结石出胆管。

6。第七天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下一大杯冷开水,有便意后即上厕所,最好使用便盆以利检视。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排出翡翠色的大小胆结石颗粒,大的如姆指,小者如砂粒,多则十几二十颗,少则数颗不等。如果排出的结石多,颗粒大,则大便会有不舒服的感觉,那也没有关系,通常休息一两天后就可以好转。 如果曾经得胆囊结石,但已割除或用此法排过结石者,隔一段时间均应再做一次,以预防结石积聚过多而受苦。 备注: (1)可用麻油或沙拉油替代- 。橄榄油现在台湾已容易买到,但药房中卖的多是保护皮肤,化妆或工业用品,不能食用,须要注意分别,切不可混用万一实在买不到,也可以用麻油或沙拉油替代。 (2)其次是泻盐(硫酸镁),效用大而价格便宜,目前很多西药房中均有售,请注意份量,不宜过多,以免产生副作用,也不可过少,否则无效,仍以一至二茶匙为宜。 (3)也许其他泻药也可代替泻盐,如用中药的三黄泻心汤,以科学中药型式为佳,惟用量要注意。 (4)值得注意的是,结石排出后胃口会变好,此时切忌立刻大吃大喝,尤其不宜再大吃荤食,才不致重蹈覆辙又伤了肠胃。 饮食疗法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的症状问题,

胆结石中医诊疗方案总结上半年

胁痛,胆石症(胆囊炎,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内江市中医医院外三科 一、基本情况 胁痛,胆石症(胆囊炎,胆囊结石)是我院优势病种之一,从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外三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 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56例,完成55例,平均住院日16.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 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拔罐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临床路径的56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 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1.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 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52例(93.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39例(70.0.%),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53例(95.0%),针灸治疗48例(86.0%),康复治疗56例(100%),其他疗法33例(59.0%)。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 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

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康复训练等;依从性中等 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推拿、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 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疏肝理气法治疗胁痛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 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针灸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 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 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针灸方法,适用于胁痛的患者,以胀痛,唉气登表现 者效果较好; 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 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 完成临床路径的56例患者中,症状改善54例(96.0%),体征改善54例(96.0%),理化指标改善51例(91.0%);临床痊愈3例(5.0%),好转53例(95.0%)。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100.0%。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