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华东师大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华东师大版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明治维新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日本明治时期的政治家、平民、外国使者等角色,通过模拟明治维新的决策过程,增强学生对明治维新的理解。
(2)实验:设计一个关于日本明治维新政策影响的实验,如教育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政策变化带来的后果。
(3)游戏:设计一款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策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明治维新过程中的决策与挑战。
5. 明治维新的评价
- 题目:请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 答案:日本明治维新被认为是一场成功的现代化改革,使日本摆脱了危机,实现了国家的崛起。积极方面包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危机,实现了国家的崛起,推动了日本现代化进程。消极方面包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并不彻底,留下了许多封建残余。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上完《日本明治维新》这节课,我感到十分疲惫,但同时也充满了成就感。我想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一番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今后的教学。
首先,我觉得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案例研究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明治维新的知识。特别是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明治维新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我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4《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4《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内容
殖产兴业 废藩置县 富国强兵
科教
文明开化
经西大一 济方型八 等国考七 状家察一 况的团年 政︐日 治考本 ︑察派
日本
明 治 维 新 的 意 义
性质 脱亚入欧
摆脱危机 跻身强国
俄国
发展
废农奴制 发展
工业化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积 影极 响
消 极
留有封建 残余
留有封建 残余
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废藩置县; 富国强兵;文明开化
“脱亚入欧”,弱割据势力。 政 治 废武士制度,实现“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消灭武士阶层。
经 济 军 事 文 化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统一征收地税。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发展近代教育, 培养人才
项目 经济 政治 军事
民族危机
2、外因
美国入侵
辨析:有人说:“黑舰”(指培理的舰队) 的冲击,使现代日本应运而生,你认为这 个看法对吗?
民族危机
尊王攘夷
武装倒幕
3、条件:倒幕运动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1830-1878)
(18271877) 长州
木户孝允
(1833-1877)
肥前 萨摩
土佐
倒幕派的形成
明 治 维 新 内 容
天皇 统治阶级 将军 大名 武士 被统治 阶级
傀儡 把持政权
矛盾
分 对将军不满,同商 化 人、新兴地主接近
新兴地主
手工工场主、新兴地主
商人、高利贷者 农民、手工业者
倒 幕 派

九年级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PPT

九年级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PPT

二、明治维新与农奴制改革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背景、方式、性质、结果、局限)—— 1、背景:都面临着内忧外患 2、方式与性质:都就是“自上而下”得资产阶
级改革 3、结果: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局限: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得封建
残余
不同点(原因与措施)——
1、原因不同:俄国面临得就是严重得农奴 制危机,日本面临得就是严重得国内危机 与国外民族危机
迁移拓展:《创优作业》
谢谢
小结:日本明治维新
1、根本原因:幕府得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得发展 2、背景:幕府统治出现危机;西方势力入侵 3、前提:武装倒幕成功 4、改革者:明治天皇 5、时间:1868年 6、内容: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军事 7、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8、性质:自上而下得资产阶级改革 9、影响: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渐强大起来,
摆脱了殖民侵略,成为亚洲唯一得民族独立国家; 但就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得封建残余
默写:
1、根本原因: 2、背景: 3、前提: 4、改革者: 5、时间: 6、内容: 7、口号: 8、性质: 9、影响:
2、前提不同:俄国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日 本改革前推翻了幕府得统治,为改革扫清 了障碍
3、改革措施不同:俄国就是废除农奴制,日 本就是全面地进行改革,主要就是习西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三、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有何相同之处?
相同—— 1、背景:都面临着民族危机 2、方式:都希望通过学习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九年级历史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了解幕府统治得危机;知道武装倒幕运动 2、记住明治维新得主要内容,分析明治维新得 性质与作用 3、认识善于学习别人长处、坚持改革与开放得 重要性。

历史明治维新说课课件

历史明治维新说课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幕府统治下出现的内外危机。
三、说学情
1、学生学习能力: 九年级学生经过近二年的历史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 析、概括和比较能力,但他们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教师要 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其走进课堂,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生情况: 00后的学生对于新闻的了解比较感兴趣,“钓鱼岛之争” 也熟悉,所以通过学生谈谈对“钓鱼岛之争”的看法,能够最大 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加以理解,为防学生无从下手,问题后面给出提示, “从
地理位置,社会性质,政治,文化等方面”。
(3)、合作探究,直捣主题 ——“脱亚入欧”的内容
设计三个问题,程度依次提高:教材中哪些地方体 现了“脱亚入欧”? 从哪些方面体现?最能体现“脱亚 入欧”的是哪一方面 ?
采用前后座位4人小组合作的方式,以点带面的形式,使 全班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了解明治维新的原因、具体内容、特点及其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通过改革措施的内容分析改革的 影响的能力。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悟历史”环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促进历史发展的重要 手段,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开放。
(4)、师生合作,突破难点 ——“脱亚入欧”的原因
对于初中生来说,明治维新原因的内容,教材中比较多,难 以把握,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所以采用师生合作的方 式,设计问题,让学生寻找: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出现了几种经 济?与其相对应的政治分别是什么?由“天皇是否拥有实权”引出 幕府统治(教师讲解含义)和幕府统治的腐败,腐败体现在对外国入 侵的态度(民族危机),又引起国内群众的不满(社会危机),有识之士 的反抗(倒幕派)引出倒幕运动.通过以上一系列师生合作得出明治 维新的原因: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3日本明治维新课件(九年级华师大版上册 (10)

8.3日本明治维新课件(九年级华师大版上册  (10)

三、明治维新
1.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时间: 1868年始 3.领导者:明治天皇
4、明治维新内容
项目
政治
内容(参考P156)
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任免知事, 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经济
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 军事 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5、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 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 C 】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 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改 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是 【 B 】 A.推翻了殖民统治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图说历史
穿西服的日本男子
思考:以上几幅图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项内容?
东京的化妆舞会 1878年,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
5、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作用
(1)积极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 学习西方,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 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日本国内资源匮
从日本前后两次学习外国并获得成功的史实 中,你悟到了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变革,与时俱进 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和文化 教育是强国之本,要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要坚持改革开放
学习外国先进经验要和本国实际相结合
要不断的创新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民族自尊心受损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 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激发了民族自强和改革 的呼声。
尊王攘夷思想兴起
尊王思想
尊王思想主张恢复天皇的权威和地位 ,反对幕府专权。
攘夷思想
水户学与国学
水户学和国学是日本本土的学术流派 ,强调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为尊王攘夷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
攘夷思想主张排除外来势力干涉,维 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
,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崛起。
文化教育
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引 进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促进了
日本文化教育的现代化。
对亚洲邻国影响
侵略扩张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 扩张的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 深重的灾难和损失。
示范效应
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实现了国家 的现代化,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 了一定的示范效应,推动了亚洲 的现代化进程。
03
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日本设立了议会,实行代议制民主,使
民众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经济发展与产业革命
01
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促进工业化
明治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了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02
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
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
03 明治维新中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明治天皇及其领导作用
明治天皇是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 ,他通过推翻幕府统治,实现了
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明治天皇积极推行“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 三大政策,为日本的现代化奠定
了基础。
他倡导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 技术和制度,推动了日本的现代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

识记内容 时间?根本原因(内忧)?外患?目的?改革者 ?内容(措施)?性质?作用(积极影响、消极 影响)?局限性?启示(对中国)?
明治维新前: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明治维新时:对外政策——实行开放政策 明治维新后:对外政策——实行侵略政策。
明治维新成功根本原因:君臣一心,锐意改革。 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立足国情,坚持改革开放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3、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最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 善于学习外国长处 (日本古代:近代) 重视教育 勇于改革创新
西方列强入侵 (美英法俄)
导致 导致
内忧
社会矛盾
加剧
外患
民族矛盾
幕 府 统 治 危 机
识记内容:明治维新 1、时间 2、原因 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 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忧) 外患:民族危机严重 美国培理黑船事件,日本 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二、倒幕运动—背景
• 1、幕府统治的危机
外患:民族危机严重
①最先打开日本国门的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间?
美国 1853年
②它强迫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享受哪些权利?后 来又有哪几个国家入侵日本?日本面临什么危机?
条约:《日美亲善条约》
权利:开放港口、设住领事、享受最惠国待遇、后增设港 口、商埠和领事裁判权、议定关税等
国家: 俄、英、法欧洲列强 危机:沦为半殖民地危机 忆一忆:当时亚洲的中国、印度是怎样状况?
倒幕力量强大 依靠人民群众
二、相关问题的综合与比较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相同点: 1、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国内危机严重。 2、性质上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作用(影响)上相同:都改变了社会性质,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改革 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 外扩张道路。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明治维新课件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明治维新课件

穿西服的日本男子
明治时期,
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的 教育原则,既 天皇 要培养学生具 万岁万岁 有日本旧的忠 万万岁 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 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知识。
剪发
吃火锅
穿西服 的政府 官员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4、建立 新军队
改进军事装备。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 挥人才。 接受武士道教育,只向天皇 负责
近代日本海军
日本军队
近代日本海军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不彻底的,保留了大量 封建残余,并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力量对比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力量 强大,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政策措施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实施了全面的 、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改革者素质 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 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
币制改革
2、发展资 土地改革 本主义经济
地税改革 “殖产兴业”
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
八幡制铁所
大阪纺织厂
明治维新时的日本纱厂
国营企业富冈缫丝厂
日本早期铁路,1872年东京与横滨铁路通车 ,官营企业侧重于铁路等行业
明治天皇出席东京工业博览会开幕仪式
明治政府召开劝业博览会
日本的交通运输和通讯业
国际环境列发强展集资中本力 主量 义侵 有略 一中 个国 相, 对客宽观松上的使国日际本环 境
1、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解决幕府掌权, 封建势力割据问题的措施是
A.实行义务教育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废藩置县 D.建立常备军
2、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实行义务教育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废藩置县 D.建立常备军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 作,派遣使团出国考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中,你悟 到了什么?
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变革.
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弃其糟粕。
教育是强国之本,要重视发展教育
2、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相 时代 同 背景 点
性质
影响
不 背景 同 点 目的
核心 内容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二、倒幕运动 (明治维新的前提)
1868年, 幕府被彻底 打败,德川 幕府对日本 长达260多 年的统治终 于结束。武 装倒幕的成 功,为明治 维新扫清了 障碍。
三、明治维新
1、时间:
1868年
2、领导者:
明治天皇
3、内容:
(1)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 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引进西方技 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2)消极的: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 封建残余;强大后,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 速度在当时世界上非常罕见。
国家 日 英 美 德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消极的: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强大后,
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记忆歌谣
❖ 天皇将军大名武 掌握实权德川幕府 明治维新日本兴,资本主义获成功
当堂训练
❖ 1、过渡:现在对这些思考题的答案明确的同 学请举手,下面大家对照思考题进行记忆, 时间8分钟。( 自背、互背 )
❖ 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 ❖ 2、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3、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是什么?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原因)
1、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
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内
❖ 根本原因

示日 意本 图封
建 等 级 制 度
1603-1867德川幕府统治
天皇 傀儡 阶 封
挽救沙皇统治危机Biblioteka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废除农奴制
发展资本主义
3、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相 背景
同 点
性质
内容
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了重大措施。
影响 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 社会 同 背景 点 国际
❖ 2、合上课本做练习题
❖ 1、“……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 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 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指:
❖ A.武装倒幕 B.明治维新
C.大化改新
D.迁都东京
❖ 2、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是:
强制推行,全面有效
一纸空文
结果 成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列举19世纪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 改革与革命。
答:(1)俄国1861年改革。(欧洲)
(2)日本明治维新。 (亚洲) (3)美国南北战争。(美洲)
5、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答(1)资产阶级革命方式,如: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 (2)资产阶级改革方式,如: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统 社会结构的变化。新兴地主、资本家、
治 资产阶级性质的商人,不满幕府的统治。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原因)
1、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
义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根本原因
内 忧
2、 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直接原因
外 患
外患:民族危机
1853年美国佩里率舰队入侵日本
德 川 幕 府 的 统 治
将军
拥有最 级 建
高权力


大名 士
(诸侯)
从12世纪武起士,一些将武军士和大名的家臣 出身的人掌握了国家政权, 天皇大权旁落农。这些武士
自称将军,他工们的统民治被 称作“幕府统商治”。
内忧:
1.幕府的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封建
德 斗争的浪潮,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直接 川 威胁幕府的统治。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引起
第八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 扩大
第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走进历史
1868----1873年
学习目标
❖ 1、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 2、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
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自学指导
❖ 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53—158页,边读边 思考下列问题并划出要点,8分钟后,比谁 能正确回答。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是本国封建制度
出现严重危机而被迫进行的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统治面临危机。
面临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 A. 废藩置县 B. 允许土地买卖 C.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 提倡文明开化
背 景
明 治

1、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因
2、西方的入侵 武装倒幕的胜利
—————— 外因
———— 前提条件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

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积极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走上 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
(3)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考日 察本
使 团 赴 欧 洲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1872年,日 本第一条铁 路通车
1869年,日 本建造的第 一艘轮船
“文明开化政策”
4、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作用
(1)积极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 通过学习西方,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 独立的国家。
背景
领导 力量
政策 措施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 义发展水平高。
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时期, 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倒幕派掌握了实权,得到人民 拥护,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封建守旧势力强大,资本主 义初步发展。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列强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 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