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合集下载

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精编版

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精编版

武家政治—— 幕府时代
室町幕府— 战国时代
德川幕府 —
幕藩体制、等级制度
闭关锁国
课堂检测
• 1.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 朝”的日本人,回国后所起的作用重大。这里的“作用 重大”包括( )
• ①主张实施变革 ② 提出效仿宋朝制度 ③推动大化改新 ④促进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历史九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富士山
学习目标
1.知道大和政权统一日本的史实; 2.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并掌握其影响; 3.了解日本幕府时代及其特征 。 4.对比大化改新和德川幕府“锁国”对日本的
影响,培养学生开放、宽容的心态。
5.大化改新的意义: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使日本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目目标标导导学学三三::幕幕府府时时代代(武家政治)
武士: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 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 主从制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Hale Waihona Puke 幕府时代: 时 间:12世纪晚期——19世纪 幕府::镰仓幕府
独立完成知识框架(5分钟后展示)
大和 日本
???? 公家政治
背景 时间: 人物: 特点: 内容: 影响:
镰仓幕府——
主要特征?
—— 武家政治—— ??时代
——
目标导学一:大和
1)3世纪时,在本州 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 大的奴隶制国家,叫 “大和国”; 2)5世纪时,大和统 一了日本; 3)最高统治者:称 “大王”。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共28页PPT)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共28页PPT)

(三)、战国时代(公元1467~1573年)
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指应仁之乱后到江户幕府 崛起之间时代
日本战 国时代 群雄割 据略图
战国时代,各大封建武士集团互争雄长,纷壤 不息,给日本社会造成极大的
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
(四)、江戶时代(1603~1867年)
1、建立: 1603年德川 家康在江户 (今东京) 建立幕府

6.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 适应当 时的社 会现实 ,出现 敢于直 面现实 ,揭露 社会黑 暗和丑 恶现象 的文学 家。资 本主义 社会中 的道德 观念和 文化价 值观念 发生了 深刻的 变化。

7.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 公共事 务和国 家治理 ,承担 公共责 任,维 护公共 利益, 践行公 共精神 的意愿 与能力 。
• 优雅 美丽 的和 服是 根据 唐王 朝的 妇女 服饰 改良 而来
(一)、镰仓幕府
的建立
1185年,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 赖朝打败了平氏,在关东的镰 仓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机构—— 幕府。1192年源赖朝从天皇处 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正式 成立幕府,即镰仓幕府,从此 开始了日本幕府统治时期:镰 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
江户东京博物馆
位于日本东京墨田区横网的一所博物馆, 于国技馆相邻位置。由东京都历史文化财 团管理及营运。为收集、保存及展示遗失 的江户、东京之歴史及文化相关资料,于 平成5年(1993年)3月28日开馆。

1.均田制始于北魏时期,隋唐时期进 一步发 展。

2.政府除了将百姓原有的田地算作政 府的“ 授田” 外,还 将荒地 和部分 官田授 给无地 或少地 的农民 。百姓 每年向 国家缴 纳一定 数量的 租税, 还要服 徭役和 兵役, 隋唐时 ,规定 可以纳 绢代役 。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拔高训练九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拔高训练九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拔高训练九十三第1题【单选题】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C、农民阶级的利益D、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四幅图片反映出的共同历史信息是( )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C、等级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2世纪晚期,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开启幕府统治的是( )A、德川家康B、孝德天皇C、源赖朝D、德川庆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社会过渡的事件是( )A、庄园的出现B、武士阶层的出现C、大化改新D、幕府统治的建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伯里克利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共和制、大化改新、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臣制构成了古代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下列内容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在雅典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吏B、罗马共和国的实权由元老院所掌握C、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臣制确立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基础D、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幕府统治开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大化改新”得名的原因是( )A、这次改新是一次重大改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B、这一次的改新是以大化天皇为核心进行的C、改革仿照的是中国隋唐的“大化”制度D、进行改革的天皇的年号是“大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改革中,哪些改革使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大化改新②商鞅变法③伯利克里改革④查理·马特改革A、①③B、③④C、①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日本大化改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始于公元6世纪中期B、仿照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改革C、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D、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7世纪中期,通过大化改新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是“汉化”和“欧化”。

【基础练习】《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历史华师大版九上) -

【基础练习】《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历史华师大版九上) -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2.有学者认为, 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大化改新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④戊戌变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 3.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 正确的是()B.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倡导文明开化, 大力发展教育4.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A. 5.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在对外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关于这两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B.都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 B.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C.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6.日本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标志是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伯里克利改革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A.7.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 共同之处在于()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8.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又善于创新的民族。

其迈入封建文明发展时代的标志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宫廷政变D.幕府统治的形成A.9.大化改革是一场以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它学习的是()B.中国秦朝制度 B.中国汉朝制度C.中国隋朝制度D.中国明清制度A.10.“在世界历史上, 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吸取外国文明”。

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的是()B.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的扩张二、 C.大化改革 D.马可. 波罗来华三、材料分析11.阅读材料:简表时间 7世纪中期主要内容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向他们收取赋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贵族世袭制, 以才选官。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七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七十九
A、伯利克里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按时间先后顺序为下列大事排序,正确的是( )①大化改新②西欧城市重新兴起③查理·马特改革④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答案】:
【解析】:
列出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日本是个擅于向外学习的民族,在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发动的“大化改新”,学习的就是( )
A、罗马共和国体制
B、希腊的民主政治
C、中国的隋唐制度
D、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
【解析】:
“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
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拿来”外部才干是指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同是天涯沦落人"。
为何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中日这次相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材料一:在日本弱于他国时,他们默不出声地“拿来”外部才干,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然后自己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对外来技术改造和进化,直到超越。------摘自《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这里“飞跃”的实质是( )A、建立了天皇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D、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沿用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7世界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孝德天皇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其内容之一是( )A、国家分给公民的土地,公民可终生使用B、将部民收归国有C、国家将土地分给贵族D、允许土地买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是个擅于向外学习的民族,在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发动的“大化改新” ,学习的就是( )A、罗马共和国体制B、希腊的民主政治C、中国的隋唐制度D、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______是位于东北亚的岛国,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它的文明是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某校九年级学生以“历史人物大家谈”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知识梳理。

①伯利克里: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领导雅典推行改革,创立并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请分别写出当时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民主权利享有者的名称,说明其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②孝德天皇:7世纪领导日本推行改革,把处于草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大化改新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④戊戌变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

《田令》中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这材料中反映了改革中哪项举措( )A、实行贵族世袭制B、颁行“班田收授法”C、田地可以自由买卖D、受田者死后,不用归还国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是“汉化”和“欧化”。

“汉化”是指(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确立天皇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C、明治维新D、战后改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646年,发布改新诏书的日本天皇是( )A、开化天皇B、明治天皇C、孝德天皇D、龟山天皇【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日本古代就拥有自己的文字。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基础练习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基础练习华东师大版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2.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大化改新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④戊戌变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4.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5.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在对外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关于这两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A.都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B.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C.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6.日本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标志是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伯里克利改革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7.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8.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又善于创新的民族。

其迈入封建文明发展时代的标志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宫廷政变D.幕府统治的形成9.大化改革是一场以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学习的是()A.中国秦朝制度B.中国汉朝制度C.中国隋朝制度D.中国明清制度10.“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吸取外国文明”。

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的是()A.亚历山大东征B.罗马的扩张C.大化改革D.马可.波罗来华二、材料分析11.阅读材料:简表时间7世纪中期主要内容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 (二)、室町时代(公元1336~1573年 )
1.公元1336年足利尊氏率兵反叛,于京都建立室 町幕府 足利高氏,镰仓时代 末期至南北朝时代的 武将,室町幕府的第 一代征夷大将军镰仓 幕府灭亡后,由后醍 醐天皇赐名为“尊氏”
• 优雅 美丽 的和 服是 根据 唐王 朝的 妇女 服饰 改良 而来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一)、镰仓幕府 的建立
1185年,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 赖朝打败了平氏,在关东的镰 仓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机构—— 幕府。1192年源赖朝从天皇处 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正式 成立幕府,即镰仓幕府,从此 开始了日本幕府统治时期:镰 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2.由于室町幕府是聚 集了各有力大名(诸 侯)而建立的,因此 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 薄弱,1467年爆发了 「应仁之乱」,室町 式微,进入战国时代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6、大化革新有何历史意义?
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 权的国家体制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 辟了道路;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7、改革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8、启示:正视自身落后,认真学习先进, 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三)、战国时代(公元1467~1573年)
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指应仁之乱后到江户幕府 崛起之间时代
日本战 国时代 群雄割 据略图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战国时代,各大封建武士集团互争雄长,纷壤 不息,给日本社会造成极大的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1、大化改新原因:
统治阶级内讧(领导层矛盾) 内因: (根本原因) 下层民众反抗(阶级矛盾)
外因: 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2、推行者
要求改革的中大兄皇子联合 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 刺杀了把持中央政权的旧 贵族苏我入鹿,拥立孝德 天皇,改元大化。
3、改革时间
646年1月1日,孝德 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进行改革。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甚 至 有 些 日 本 天 皇 本 身 就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日本地理教科书一段课文
思考:日本的文字、古代服饰与我国 日本奈良时代服饰 文字、服饰是否有相似之处?
3世纪中叶,大和国家兴起于本州中部,5世纪初, 实力强大的大和国家征服各部,建立起日本列岛第一 个统一国家政权。大和国家又名倭国,大化改新后天 皇执政,大和时期结束。在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
一、大化改新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华师大九年级历史上册大化改新与中 古日本p pt课件 完美课 件优秀 课件公 开课课 件
4、改革目的:缓和社会危机,摆脱困境 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以才
选官,废除贵族世袭。 天皇
弹正台 太政官 神袛官
宫 大 刑 兵 民 治 式中 内 藏 部 部 部 部 部务 省 省 省 省 省 省 省省
国(国司) 郡(郡司) 里(里长)
②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
天皇
中国 隋唐 三省六部制
皇帝
弹正台 太政官 神袛官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宫 大 刑 兵 民 治 式 中 (决策) (执行) (审议)
内 藏 部 部 部 部 部务

省省

省省
省省 工

兵礼
户吏
国(国司)
部 部 部 部 部部
郡(郡司)

里(里长)

6、特点:学习中国隋唐政治经济体制
大宝律令是日本大宝元年(公 元701年)编成的法典,故名。次 年颁行实施。在总结以往日本律 令的基础上,仿照中国唐朝时期 的封建法律制度制定。律即刑法。 令是国家行政制度和户籍、田制、 税制、兵制及司法制度等规定, 其中包括天皇的职权、官制、学 制及等级制度法典肯定了公元645 年进行的大化革新的改革成果, 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养老二年 (公元718年)重新修订,主要部 分集中在公元757年颁布的《养老 律令》中,但原文已大部分亡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