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doc

合集下载

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主要应采取的措施

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主要应采取的措施

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主要应采取的措施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主要应采取的措施一、伤害事故易发的种类从已发生的事故来看,学校重点易发生危险的场所,如实验室(水、电、气、强酸、强碱、有毒物质等)、语音室、计算机室、广播室主控室、电化学多功能室、图书馆、财务室、食堂、宿舍、,接待室等。

校园内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

1、拥堵挤压2、运动伤害3.学生相互玩耍造成的打架伤害4。

食物中毒5、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6、校园交通事故7.社会动乱造成的事故8。

自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9。

学生自杀自残10、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11、校园性侵害二、浅析伤害事故的原因造成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较多,较复杂。

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安全防护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

2.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管理漏洞明显。

3、安全检查形式化、走过场,缺乏一丝不苟、滴水不漏的严谨作风。

4、安全防范上还存在漏洞5.对间接和安全隐患重视不够。

6.中小学的安全状况与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3.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一)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和预防意识,加强学生人身安全保护1、健全学校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学校安全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避免事故特别是重大事件为基础。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超前,高瞻远瞩,认真,全面,扎实。

我们的圣人曾经说过,“一切都是预先建造的,没有预先放弃的”。

他们还说,“千里大堤塌在鼹鼠蚁巢里”,“清平之末起风”。

对于重要的学校安全工作,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一般呼吁上。

要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采取严格措施,及时发现和分析各种漏洞和隐患,把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增强预防意识,落实安全防范制度加强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是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教育观念陈旧、错误是教育工作者违反教育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防止意外伤害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防止意外伤害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防止意外伤害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防止意外伤害【引言】尊敬的班主任、同学们:作为校园的一员,我们时刻需要关注校园安全问题。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意外伤害能力,我们今天专门召开了这次班会,旨在深入了解校园安全、学习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希望大家认真听讲,谨记珍贵的生命安全。

【一、学习目标】1. 了解校园意外伤害的种类和危害性;2. 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引导学习】(一)校园意外伤害的种类1. 交通事故:过马路不注意、乘坐电动车不戴头盔、校车安全等;2. 高空坠落:攀爬栏杆、溜滑梯、玩跳绳等;3. 食品中毒:食品不合格、餐具卫生等;4. 体育运动:尊重规则、正确使用器械、选拔队伍安全等。

(二)安全知识与技能1. 交通安全知识:- 过马路前确认车辆停稳,按规定线路过马路; - 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 骑行电动车时树立安全意识,戴好头盔。

2. 高空坠落防护:- 不攀爬栏杆、窗户等高空危险区域;- 使用滑梯时要正确坐姿,不要拥挤。

3. 食品安全知识:- 不乱扔食品包装袋等杂物;- 食用校园食品前要检查,注意饮食卫生。

4. 体育运动注意事项:- 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则;- 用品使用遵循指导;- 在体育比赛中不做危险的动作。

(三)提高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1. 学习报警电话和急救知识;2. 坚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 遵守安全规则,不擅自离校或离开活动队伍;4. 加强安全技能训练。

【三、小结】安全教育是我们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通过今天的班会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校园意外伤害的种类和危害性,更掌握了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次班会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作业建议】1. 同学们可以分组开展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巩固所学内容;2. 撰写一篇关于意外伤害预防的小作文,分享你的观点和学习感悟;3. 同学们还可以制作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倡导校园安全文化,引起更多同学的重视。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引言概述: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伤害事件,给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确保校园的安全,预防和应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包括事故类型、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应急处理和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事故类型:1.1 跌倒事故:学生在校园内走动时容易因地面不平或者湿滑而摔倒,导致骨折、擦伤等伤害。

1.2 交通事故:校园内的车辆交通不规范,学生和教职工在行人通道被车辆撞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1.3 体育运动事故: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能浮现扭伤、骨折等意外伤害。

二、主要原因:2.1 管理不善:校园内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设施,导致事故发生的机率增加。

2.2 学生行为不规范: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如奔跑、打闹、不按规定通行等行为,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2.3 设施设备不完善:校园内的交通设施、体育设备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三、预防措施:3.1 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督和检查。

3.2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教导他们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应对意外伤害的方法。

3.3 安全设施完善:校园内应设置防滑设备、交通标识、急救箱等安全设施,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

四、应急处理:4.1 及时救助: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应即将采取急救措施,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4.2 报警通知: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启动应急预案,进行进一步处理。

4.3 进行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5.1 校园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使学生和教职工树立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行为习惯。

5.2 建立安全制度:制定校园安全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5.3 培养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安全活动和宣传,培养全校师生的安全文化,形成共同关注校园安全的氛围。

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

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

浅析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为了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自1996年起,国家把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小学生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校园和校外针对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频发,触目惊心。

探究其原因并严加治理,切实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已是当务之急。

一、当前中小学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当前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种类主要有:校园安全事故、校车安全事故、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

1.校园安全事故。

指在校园内或学校门口附近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

从近年的事故来看,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疏于管理是重要原因。

如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管理不善,或学校设备设施陈旧,危房存在等原因往往会引起事故。

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方法是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从教师角度看,部分教师不依法执教,缺乏教育学生的艺术,随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处分学生不当而易导致事故。

而学校门口由于环境较为复杂,尤其是城市学校门前车水马龙、人员混杂,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时下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对社会不满的人士或精神病患者,为报复社会往往会对中小学生和幼儿下手。

这类惨剧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较大。

2.校车安全事故。

现在,车祸是中小学生安全的最大威胁。

究其原因有:校车安全性能不高,车况较差;驾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驾驶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也没有取得驾驶证,安全意识淡薄,违规违法行车,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超载违章现象严重;加上社会上不少人对校车缺乏礼让尊重意识,车辆违规违法、行车行人不守交通规则、商户占道经营等导致的交通事故可能性增大。

而农村校车安全现状尤为突出。

近年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生源锐减,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较大,学校的数量减少,导致学生上学路程越来越远,不得不坐校车;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孩子逐渐增多,且均由老人或亲友照管,导致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有了市场。

还有一些农村私立幼儿园为了抢拉生源,大多向家长承诺使用车辆接送,远道接送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安全事故分类

学校安全事故分类

一、学校安全事故分类校园安全事故分类一般有两类学生伤害事件(事故)。

学生伤害事件,一般指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包括学校组织的校内外各项活动、公益任务、学生实习、军训等活动中,乘坐交通运输工具时,发生的学生遭受人身损害的意外事件。

大致可归为: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学生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治安事件;学生行为触犯《刑法》的刑事案件;学生患突发疾病事件;学生违反公序良俗的事件。

学校安全事故分类二、教师事件。

教师事件应包括教师与学校、教师与教师或学校员工、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的事件。

教师与学校、与教师及其他员工之间的事件可能过内部行政、调解或投诉、申诉、劳动争议或人事争议仲裁、民事诉讼、治安管理以及刊事诉讼等方式处理。

三、校园安全事故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领导,建立健全保卫组织多起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也看出我们的学校和幼儿园,存在诸多安全管理的漏洞。

作为学校,首先要明确当前保护好学校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要切实增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学校要配合相关部门将学校专职保安人员的配备及必要的保卫器械配备到位,尽快将学校周边安全警示标语等各类安全设施设置到位;要建立健全保卫组织,严格执行校园管理制度;2、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提高自防、自卫、自救能力。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周边治安信息、特殊人员信息、外来流动人员信息的分析研判,牢牢掌握主动权,对各种苗头做到早发现、早阻止、早处置。

家长和学校也应教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这样一来学校和家长的严防,才能营造一个较为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

3、加强安全隐患排查,降低安全风险学校应在相应的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对校园进行每月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

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广西柳江县洛满镇洛满中心小学走道栏杆发生坍塌,这是学校安全排查没有做到位,防范工作没有做好,只有平时认真检查,防患于未燃,才能有助于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和恶性案件的发生,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维稳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
吉林省通化市某农村小学26岁男教师栗锋在从1998年开始的4年间,竟在教室、备课室、水房甚至自己家里,先后对自己所带班级里的19名女学生进行数十次强奸和猥亵……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然而,随着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由各类灾害、人为暴力等导致的校园意外伤害致使近年来青少年受伤害人数急剧上升,给本人、家庭带来痛苦和灾难,给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重复的情节和重复的事故该引起怎样的反思?
二、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不强,而背后的现实则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安全问题的忽视,对安全教育的相对忽略。
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通明小学学生踩踏事故造成6死26伤。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
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的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2001年,广州市同和镇启明小学一名四年级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东山区某小学一男生把篮球打出了围墙,男生翻墙捡球,不幸摔伤手臂。
5.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身边事例:因护拦高度不够造成学生摔下楼底。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可能导致学生、教职员工或者其他与学校有关的人员受伤或者遭受损失。

为了保障校园安全,预防和应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措施。

一、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定义和范围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非故意的、突发的、导致人员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交通事故、跌倒摔伤、体育运动伤害、实验室事故、食品中毒等。

二、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向师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安全设施: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急救箱、安全标志等,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3. 环境整治:学校应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安全,清除地面障碍物、修复损坏的设施等,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4. 监督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5. 事故报告: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师生及时报告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和处理措施。

三、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1. 救援措施:学校应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及时进行紧急救援,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2. 通知家长:学校应及时通知伤者的家长,并向他们说明事故的情况和处理措施。

3. 调查处理:学校应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心理疏导:对于受伤的师生,学校应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匡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

四、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记录和统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事故记录和统计制度,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五、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追究对于因学校管理不善或者人为疏忽导致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学校责任事故类型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责任事故类型学生伤害事故
活动器材设备故障
学校在选择活动器材设备时,未能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或者未能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导致活动中因设备 故障而发生安全事故。
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原因
01 02
食品卫生管理不严格
学校的食品卫生管理不严格,对于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缺乏有 效的卫生监控,导致食品污染、变质等问题出现,引起食物中毒等事故 。
CATALOGUE
案例分析
校内活动事故案例
案例一
某中学在组织校园足球比赛时,由于场地湿滑,一名学生在奔跑过程中摔倒,导 致骨折。
案例二
某小学在举行运动会时,由于组织不当,导致两名学生相撞受伤。
交通事故案例
案例一
某中学组织学生春游,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造成多名学生伤亡。
案例二
某大学在组织迎新晚会后,由于饮酒过量,一名学生在驾车途中发生车祸身亡。
安全监管不到位
学校对校园安全监管不力,导致学生在校园内发 生意外。
学校组织活动事故
集体活动组织不当
01
学校组织集体活动时,组织不当、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学生
发生意外。
课外活动事故
02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由于缺乏指导、管理等原因,导致学生发生
意外。
竞技比赛事故
03
学生在参加体育竞技比赛时,由于比赛组织不当、运动员违规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 制度和应急预案,明 确各级责任和应对流 程。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 培训,加强应急处置 和自救互救能力。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教育设施、场所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定期对学校建筑、设施、设备等 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
全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一、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种类分析从已发生的事故看,容易发生以下类型的事故。

1.拥堵挤压,主要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厕所、校门等处。

校园内的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也可能成为“隐性杀手” 。

2002 年 9 月 23 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一起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因楼梯栏杆倒塌且无灯,导致在黑暗中挤死21 名学生、挤伤 47 名学生。

2005 年 10 月 25 日晚 8 时许,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 名学生死亡, 45 名学生受伤。

2014 年9 月 26 日,昆明市通明小学学生踩踏事故造成 6 死 26 伤。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

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的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

2001 年,广州市同和镇启明小学一名四年级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东山区某小学一男生把篮球打出了围墙,男生翻墙捡球,不幸摔伤手臂。

2012 年我校学生上体育课时,从单杠上掉下来,给学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 万余元。

3.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打斗伤害:此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不胜枚举:雨伞刺中学生眼睛的、铁锹铲到学生额头的、扫把打破学生头皮的等等。

4.食物中毒 ; 中毒事故涉及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夏季为多发季节。

发生在校内的占 %,其中发生在学校食堂的占 %。

中毒原因多为扁豆 ( 四季豆、无筋豆 ) 未炒熟、空心菜等易发虫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外购食品变质、购买无证摊贩有毒米粉等,还有食堂条件差、不按有关要求操作等原因,也有个别投毒事件。

2003 年,辽宁省海城近3000 名学生由于饮用有问题的豆奶导致集体中毒 ;2003 年 3 月 19 日,茂名市技工学校学生因吃了学校食堂的青菜、猪肉、面条、河粉、鸡粥、黄豆后普遍出现肚痛、腹泻、头晕现象,先后有208 名学生食物中毒。

5.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 2003 年 1 月 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 1 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 人受伤。

2003 年1月 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 1 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 18 人受伤。

身边事例:因护拦高度不够造成学生摔下楼底。

6.校园交通事故; 一是发生在校园内的交通事故。

现在校园内机动车辆增多,我县一小学就发生过一起学生躲在小车车底险被碾压的事故。

二是发生在学校组织的学生外出活动发生的事故。

7.社会滋扰产生的事故等等。

抢劫、绑架、杀人、毒品、勒索等社会性侵害或校园内暴力威胁着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2004 年 10 月 24 日中午,四川省彭州市蒙阳中学三 ( 四) 班教室里突然冲进 14 名歹徒,对正在上课的男生用刀捅、凳砸,5 名学生被打成重伤,其中 1 名学生受伤后生命垂危, 2 名教师受伤。

2004 年 11 月 26 日河南省汝州市风穴街道办事处焦洼村村民。

持刀闯入汝州市第二高中行凶,致多人死伤。

警方赶至现场勘查发现,有八人被砍杀死亡,四人受伤8.地震、雷击、洪水、泥石流、山体塌方、台风、海啸、冰雹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 2005 年 6 月 20 日黑龙江沙兰水害造成 106 名小学生遇难9.学生自杀、自残的 ;2005 年 1 月 5 日,山东省某工业学校进行期末考试。

一女生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老师即按规定在其试卷上写下“作弊”二字。

该女生见状哭着跑出教室,跑回宿舍后在一张纸上写下“再见了,同学们,我无脸见人了”,然后,爬到四楼楼顶跳楼身亡。

10.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辽宁省黑山县西关小学体育教师董某在上体育课时,学生李某没有听到老师口令,体育教师董某踢了学生李某,并打他耳光,造成该学生阴茎海绵体挫伤。

2001 年 11 月 9 日下午,自然课老师甘某对9岁男孩刘帅大骂“笨得跟猪一样。

”一边说“教你都教不会。

”一边用左手在孩子的脸上连扇5 下,然后翻开测试题,指着刘帅没有填写的一道题让他看,并又是3 记耳光。

导致刘帅耳膜穿孔。

11.校园性侵害。

“校园性侵害”成越来越重的社会。

北京一位姓的数学老利用担任教的便利条件,常在上把女生独叫出去,拉到学校小部旁的一小黑屋里,或以名在放学后将女生独留下,其行猥。

阳市七宝山宝山小学的原校刘桂秋,是一个有着28年教的老教,然而,就是位受村民尊敬的刘校,却先后至少猥 11 个女学生,最小的只有 10 ,最大的也不 13 。

吉林省通化市某村小学26 男教栗在从1998 年开始的 4 年,竟在教室、室、水房甚至自己家里,先后自己所班里的 19 名女学生行数十次奸和猥⋯⋯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然而,随着自然与社会境的化,由各灾害、人暴力等致的校园意外害致使近年来青少年受害人数急上升,本人、家庭来痛苦和灾,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来无法弥的失。

重复的情和重复的事故引起怎的反思 ?二、中小学生校园意外害事故生的原因分析造成中小学生校园意外害事故生的原因很复,既有客方面的,也有主方面的,大致可以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安全防知、安全意和安全,自我保能力差。

孩子的安全意不,而背后的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青少年安全的忽,安全教育的相忽略。

人的生命是最宝的,在生存程中,我往往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始料未及的考,例如天灾。

学会怎生存,珍生命,是每一个人必面的,此,由于和能力等原因,成人也要好些,如初生牛的未成年人就不同了。

我的家和学校期以来只重孩子文化知的学,而大大缺乏他的生存教育,以致他在遇到一些急情况常常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如有的孩子遇到火灾,竟天真地往梯里面逃,他以在梯里面大火怎也不着、熏不着自己; 有的孩子遇到同伴溺水常常是逞一之勇,不身就跳下水去救人,而于自己的体力与水性不加考,有没救着人,倒让自己也成了要救的人,甚至牺牲生命,这样虽然光荣,却有点残酷,并不值得提倡。

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成人化的倾向严重,往往忽略未成年人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教师未能将未成年人生存保护教育提高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层面上来认识,这是造成他们生存保护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并且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

此外,家长在安全教育上出现盲区。

由于家长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生存需求,对孩子溺爱有加,造成孩子娇气重,生存依赖性大,心理素质差,面对困难坚持性不够、主动求助少,多是被动依赖成人解决问题 ; 面对危险勇敢精神少,缺乏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积极生存能力差,使人类深切的同情心、勇敢、关爱、宽容等人文精神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悄然退化。

2.安全责任制未得到深入落实,管理上还有明显漏洞。

存在着漏管现象,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以至不能及时排除隐患,不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 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不健全,有脱节现象。

3.安全检查形式化、走过场,缺乏一丝不苟、滴水不漏的严谨作风。

4.安全防范上还存在漏洞。

有的学校安全防范设施不齐备,个别学校还不具备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条件,技防不足、人防不严。

5.对间接的、隐性的安全隐患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个别学校消防器材还不符合配置要求,师生尚不能正确使用 ; 活动器械陈旧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食堂、小店一包了之,校方监督不力 ; 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的现象比较严重 ; 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师生缺乏必备的安全常识等等。

6.中小学的安全状况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状况、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尤其是社会风气、校园周边地区社会治安的质量等,都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的安全保障水平。

另外,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大幅上升,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等外部因素,都可能成为引发学校不安定的因素,学校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日益显现。

李岚清同志曾讲过:“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疼。

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 ! ”李岚清的话一语中的,发人深省,那么该如何有效避免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呢?三、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 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中小学生的安全是社会的系统工程。

学校和家庭不可能承担其所有的监护责任,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从每个细节做起。

1.建立“三位一体”的联控联防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安全防护体系。

比如,公安、交通、工商、卫生防疫与教育部门共同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消防、交通、市场经营秩序和食品卫生安全,消除各种隐患,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环境。

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应主动和公安机关联系,聘请公安民警为学校的法制校长和校外辅导员,通过法制讲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和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和完善校园周边的安全防范机制。

发生学生被敲诈后,应主动和派出所联系,在重点路段、部位和地区要求加强警力巡逻,防止拦路抢劫、勒索和伤害学生案件的发生。

在学校附近的十字、丁字路口应设立减速标志和警示标志,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加强和社区的联系。

只有建立和完善了联控联防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校园的安定稳定,优化育人环境。

2.建立社会保险,转嫁风险责任,使损害赔偿社会化,是解决当前学校事故损害赔偿的一剂良方。

西方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上海市也已经实行。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草案) 》。

《条例》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过错责任,学校以投保责任事故的方式,对受伤害学生进行赔偿。

这部全国尚属首创的地方性法规的通过标志着上海在校园事故处理中探索出了建立学校责任保险制度,让保险公司介入理赔,实现理赔市场化的一条新路,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 二) 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安全教育1.增强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学校领导应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高度出发,增强抓好学校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

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