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撰写示例
说明格式范本-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说明格式范本-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说明格式范本引言: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撰写说明文档,以便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
而一个合适的说明格式范本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呈现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种通用的说明格式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撰写说明文档提供一些参考。
一、标题和目录:一个明确的标题和目录是说明文档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题应该简洁明了,并能够准确概括文档的主要内容;而目录则应该清晰列出文档中各个章节或部分的标题和页码,方便读者快速浏览和查找所需信息。
二、引言:说明文档的引言部分是向读者介绍文档主题和目的的关键部分。
在引言中,我们应该简要阐述所要说明的内容,并明确说明该文档的受众对象。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引言中概述各个章节的内容,让读者对整个文档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三、正文:正文是说明文档的主体部分,需要清晰地呈现各个要点和详细的解释。
在正文中,我们可以按照层次结构组织内容,采用条目或编号的方式列出主要的说明点。
同时,我们应该使用简练的语言,避免过于冗长和晦涩的表达,以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四、图表和示意图:如适用,我们可以在说明文档中插入一些图表和示意图,以辅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识别相关内容。
图表和示意图应该清晰可见,标注准确,并与文字内容相互配合。
在插入图表和示意图时,我们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解释,以避免读者产生任何困惑。
五、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有时候,说明文档还需要包含一些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供读者参考。
这些内容可以罗列在文档的最后一部分,提供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特殊要求、常见疑问和解决方案。
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需要保持简洁明了,提供简单的解释和说明。
结尾:总结说明文档的主要内容,并再次强调主题和目标。
在结尾部分,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联系方式,以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我们,从而达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结论:一个良好的说明格式范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撰写相关文档,使信息传达更清晰明了。
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运用这个范本,并根据读者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
发明专利说明书范例(范本)

发明专利说明书范例发明专利说明书范例篇一:发明专利说明书名称 * 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是指对发明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
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 发明内容:应包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实用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
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发明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
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既要写明主要机械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的关系,又要写明电路的连接关系。
技术方案不能仅描述原理、动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功能或用途。
有益效果:是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技术特征产生的必然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图1是---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应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必要时可将附图中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列出。
说明书的格式及范本优秀4篇

说明书的格式及范本优秀4篇第一篇:说明书的格式说明书是一种提供有关产品、服务或过程的详细信息和指导的文本。
为了使说明书易于理解和使用,其格式应尽可能明确和规范。
以下是说明书的常见格式要素:1. 标题:说明书应具有醒目的标题,用于准确描述所涉及的产品或服务。
2. 目录:对于较长的说明书,目录有助于读者快速导航并找到所需信息。
3. 简介:简介部分应提供对产品或服务的总体描述,以及对整个说明书内容的概述。
4. 正文:这是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它应该根据相关主题进行分段,并以逻辑顺序组织。
每个段落应包含一个清晰的主题句,并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指导。
5. 图片和插图:图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说明书。
插图应配有简明的标题和注释,并与文本相互参照。
6. 示例和范例:如果可能,为了更好地说明使用方法或过程,可以提供适当的示例和范例。
7. 术语解释:如果说明书涉及专业术语或技术术语,应提供术语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8. 注意事项和警示:为了确保用户的安全和正确使用,应在说明书中标注相关的注意事项和警示。
9. 常见问题解答:在说明书的结尾可以提供常见问题解答,以帮助读者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10. 推荐或引用信息:如果涉及其他资源或参考资料,如书籍、网站或专家意见,请在说明书中提供相关信息。
第二篇:说明书的范本优秀下面是几个说明书范本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应用上述格式要素:1. 电子产品说明书:- 标题:XYZ电子产品使用手册- 目录:目录- 简介:XYZ电子产品是一款高性能智能手机,本手册提供了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指南。
- 正文:包括产品规格、操作指南、常见问题解答等。
- 图片和插图:配有产品外观图、操作界面截图等。
- 示例和范例:提供了使用产品的典型场景和案例。
- 术语解释:解释了一些专业术语和技术术语。
- 注意事项和警示:关于电池使用、充电等方面的安全提示。
- 常见问题解答:提供了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
- 推荐或引用信息:推荐了一些相关的手机应用和网站资源。
职位说明书撰写指引

一、职位说明书撰写指导1.职位基本信息-所属机构:填写该职位编制所属机构的名称,如营销中心,北京销售分公司-所属部门:填写该职位所属的部门名称,如人力资源部-所属模块:填写该职位所属的模块名称,如绩效薪酬模块-职位名称:填写明确的、完整的职位名称。
如果由于部门内部多个职责由几人分担或共担,而不易描述职位名称的,则“人”为单位,以担责的具体员工的工作来描述.-直属上级:直线汇报关系中该职位的上一级职位名称。
注意,不是任职者姓名。
-直属下级:直线汇报关系中该职位的下一级职位名称。
如果该职位在组织结构中是基层的,则该职位无直属下级。
注意,不是任职者姓名。
-职位编号:如果已有人力资源部核发的职位编号,则填写此栏.-填写日期:填写本职位说明书的日期-撰写人:填写本职位说明书的员工姓名2.职位存在的主要目的该部分简单描述本职位的主要作用,是对本职位的职责最概括的描述,请用一句话总结。
3.主要的工作职责该部分是本次职位说明书填写的重要部分,主要填写本职位应执行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填写请按照各项职责的相对重要性从上往下填写(即职责一应是你认为最重要的职责,依次往下)。
对于“职责领域”主要填写本岗位任职者所需承担的某一类主要工作职责,以简短语句概述,(例: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的某职责领域可以填写为:制定人力资源策略并组织实施).职责的细化和落实在具体的工作项目上即表现为主要任务。
因而对于“该职责对应的主要任务”,填写在主要职责的范围内关于具体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
“时间占比"是指每项工作职责完成所占用的大致时间占本职位全部日常工作时间的百分比,各项职责的时间百分比之和应为100%。
出现不足100%或超额的,也需要根据岗位工作量现状据实填写。
在描述职责时,要注意采用以下的书写方式:- 职责描述即包括了该项职位的主要工作产出.如,经过调查研究,撰写了研究报告。
- 描述了工作的成果而非过程。
如提交报告,而不是调查研究。
实用新型专利撰写示例(说明书)

说明书(撰写示例)试电笔*[实用新型名称应简明、准确地表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保护的主题。
名称中不应含有非技术性词语,不得使用商标、型号、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称等。
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名称完全一致,不得超过25个字,应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
][依据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说明书应对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再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
说明书应按以下五个部分顺序撰写: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并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
[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
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
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
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是指对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
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发明内容:应包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英文说明格式范文

英文说明格式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英文说明书是一种用来解释、说明产品或服务如何正常使用或操作的文件。
它通常包含产品或服务的基本信息、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以便用户正确地使用产品或服务并避免潜在的危险或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英文说明书的格式范文,以供参考。
English Instruction Manual Format SampleIntroduction:Thank you for purchasing our product/service. This instruction manual is designed to help you understand how to use our product/service properly and safely. Please read this manual carefully before using the product/service to ensure your safety and the best performance.3. Package Contents:- [List of items included in the package]- [List of additional accessories (if applicable)]第二篇示例:英文说明书是一种常见的书面材料,通常用于向读者解释如何操作或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
它可以是简短的一两页说明,也可以是厚达数百页的详尽手册。
在撰写英文说明书时,语言要简明扼要,清晰易懂,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并遵循所包含的指导。
在制作英文说明书时,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1. 标题和目录:说明书通常以简明扼要的标题开始,标题应能够准确描述说明书的内容。
目录则列出了各个章节或部分的标题及对应的页码,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2. 产品介绍:如果是产品说明书,通常会在开始部分介绍产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型号、用途等。
危险货物技术说明书

危险货物技术说明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危险货物技术说明书一、概述危险货物是指具有某种特性或危险性质的物质,可能对人类、动物、环境造成危害或危险。
危险货物在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和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危险货物技术说明书是对危险货物的性质、特性、使用方法、储存条件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说明,旨在确保对危险货物进行安全管理和操作。
二、危险货物分类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危险货物可以分为九个类别,分别是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质、腐蚀品和其他危险货物。
每种类别又按照其危险性质和特性细分为不同的品名和子类别。
1. 危险货物的名称和分类:明确危险货物的名称,并根据其危险性质进行分类。
2. 危险货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包括颜色、形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危险货物的危险性质:描述危险货物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4. 危险货物的储存条件:说明危险货物的储存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
5. 危险货物的运输要求:介绍危险货物的运输方式、包装要求、标识要求等。
6. 危险货物的使用方法:指导危险货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配比、稀释、搅拌等操作步骤。
7. 危险货物的应急处理措施:详细描述危险货物事故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
8. 危险货物的废弃处理方法:说明危险货物使用完毕后的废弃处理要求。
9. 危险货物的安全措施:列出使用危险货物时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四、编写注意事项1. 危险货物技术说明书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编写,并经过权威部门的审核认可。
2. 在编写时应准确、清晰、简明易懂,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语言。
3. 文中应标注出处,确保信息来源可靠且真实。
4. 定期更新和修订危险货物技术说明书,及时更新数据和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最新性。
五、总结危险货物技术说明书是对危险货物进行科学管理和安全使用的重要工具,它的编写和使用能够有效预防危险货物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作品说明书》写作要点【范本模板】

《作品说明书》写作要点
一、内容简介:
1.作品名称:须与作品及所有材料保持一致,不得多字,不得少字,包括标点。
2.作品类别:与作品登记表内的作品类别保持一致。
3.中心内容:对作品进行简述,包含简介、主要内容、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如颜色、形态等)、作品的中心思想.
4.作品特点:与其它作品相比的独特之处。
二、创作过程:
1.著作权人(及作者)简介:如著作权人为个人,必须包含该人的工作单位、职务、工作内容等相关情况。
如著作权人为单位,写明单位介绍及作者情况介绍。
2.创作意图:为何创作。
3.具体过程:创作开始于何时,使用何种创作手法(手绘、电脑等等;具体的艺术手法或者电脑软件及具体操作),经过几次修改,每次都修改了哪些内容,最终完成于何年何月何日,共几页,共多少字,分为几个部分(章节)等等.
三、申请说明:
1.权利归属:写明创作完成形式(与作品登记表保持一致),如何归属权利(个人单独创作写明非任何单位工作任务,也未受任何人委托,著作权归何人;其他创作完成情况参照相应权利归属证明).
2.是否发表。
3.已发表的发表时间及发表形式、未发表的拟以什么形式发表。
4.申请登记的目的及作品使用范围.
四、说明人、年月日,签字和盖章.
注:
若作品中有参与、引用他人作品或公共信息的情况需说明,作品中的文字、图案与他人权利有关联的要做出说明、解释。
作品说明书必须由作者本人撰写,不能由他人代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涉及机械产品的撰写实例实例之一:试电笔说明书试电笔技术领域本专有技术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
背景技术目前,市售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
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
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危险的触电电压,仅由于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
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专有技术内容本专有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电笔,它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本专有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中。
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
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测试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
本发明随后将通过其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标注:1.测试触头、2.绝缘外壳、3.弹簧、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7.识别电极、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
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至2倍。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从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的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会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
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从绝缘外壳2一端伸人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片12。
说明书附图专有技术保密范围、要点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还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壮弹性金属片,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绝缘外壳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效果说明(1、采用本方案后获得的技术效果,可从正面已经产生和预计产生的效益来分析,也可以从反面假设一旦泄密会造成的损失来分析。
提供详细产生效益的说明与算法。
2、本技术方案目前应用情况)申报表中技术主要内容及保密要点一种能够识别安全或危险电压的试电笔,它是在已有的绝缘外壳中,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结构的试电笔中增加一分流电阻支路,使分流电阻一端与测试触头电连接,另一端与识别电极电连接。
人体仅与手触电极接触时,可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人体同时与手触电极、识别电极接触时,可测试被测物是否带有危险电压。
2、涉及产品和方法两个技术主题的撰写实例实例:一种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及其制造方法说明书一种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本专有技术涉及一种供塑料封口机热合封口使用的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是封口机热合封口时所采用的一个重要部件。
随着塑料包装业的迅速发展,热合封口机的使用量越来量越大,在现今使用的热合封口设备中,所采用的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多为具有搭接口的,该环形带接口处的厚度相当于其他部位厚度的二倍,使用时接口部位应力集中,很容易发生断裂,影响使用寿命。
目前使用的这种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一般是先将聚四氟乙烯玻纤平幅织物进行分切,然后涂覆聚四氟乙烯,并进行高温热处理,最后将一定长度的条带两端粘合在一起。
日本专利申请JP平2-261942公开了一种环形带带牛及其制造方法,这种环形带不存在搭接部分,采用斜接口的形式将带的两端相对接,然后将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环形带叠合在一起,使它们的接口位置相互错开200mm。
这种环形带的性能较上述环形带虽说有所改进,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当使用温度超过200℃时,粘结面就会产生脱胶分离,降低环形带的使用寿命。
专有技术内容本专有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接口形式的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及其制造方法,该环形带的横截面均匀一致,从而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专有技术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以玻纤布为芯层,外层涂覆聚四氟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纤布是无接口的环形织物。
本发明所述无接口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制造方法包括:(a)玻纤圆筒布的编织;(b)玻纤圆筒布的脱蜡处理;(c)按需要宽度对玻纤圆筒布进行分切;(d)用聚四氟乙烯预制液对玻纤圆筒布浸渍并烘干;(e)高温烧结成形;(f)按需要宽度对烧结后的聚四氟乙烯玻纤制品进行二次分切。
所述的玻纤圆筒布的编织可以是以60支或160支玻纤纱为原料在编织机上编织成厚度为0.10至0.27毫米、规格为16×28至16×22的平纹玻纤布。
所述的玻纤圆筒布的脱蜡处理是在高温炉内进行的,其温度为300至360℃,行程线速度为2cm/秒。
所述在高温烧结成形是在除去聚四氟乙烯预制液后进行的,其温度为320至380℃,行程线速度为0.5cm/秒,烧结时间为2分钟内。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预制液的投料比为:用固体含量为60%的聚四氟乙烯分散乳液(市场购得)加蒸馏水20至25%稀释后以5/10000的比例加入OBS(由上海三爱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即制成聚四氟乙烯预制液,预先配制待用。
在浸渍聚囚氟乙烯预制液时,先将分切后的玻纤圆筒布放在两个直径相等、中心轴平行的可转动的钢辊上进行涨紧、控制周长尺寸,圆筒布的行程线速度为0.1至0.5cm/秒,浸渍次数为4至6圈的周长,并同时烘干,烘干温度为120至180℃。
如果在浸渍聚四氟乙烯溶液前先进行硅橡胶溶液浸渍,利用相同的设备,圆筒布旋转的行程线速度0.2至0.5cm/秒,浸渍次数为1圈周长,并同时烘干,温度控制在80至160℃,其它工艺同前,那么制得的圆筒布为聚四氟乙烯硅玻纤环形带。
聚四氟乙烯硅玻纤环形带比聚四氟乙烯玻纤环形带弹性好、寿命长、不容易产生断裂现象。
硅橡胶溶液的投料比为:将硅橡胶含量为50%的原料及二甲苯熔剂(市场购得)相混合,使硅橡胶浓度达到10至15%,即制得硅橡胶溶液,预先配制待用。
聚四氟乙烯和玻纤都是耐高温的材料,聚四氟乙烯不仅耐高温,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粘性,所以充分浸渍聚四氟乙烯预制液将是影响环形带质量的关键。
影响环形带质量的主要参数是脱蜡处理温度和高温烧结温度。
脱蜡处理的温度太低,使玻纤布有残留蜡,在浸渍聚四氟乙烯预制液时就无法渗透,直接造成聚四氟乙烯浸渍的均匀性和厚薄不均,为了弥补此缺陷,即使采用多次浸渍,也避免不了厚薄不均和结块现象,故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
脱蜡温度太高,虽然蜡全部去除,但容易造成玻纤高温后的脆裂,容易折断,故脱蜡的最佳温度为340℃。
高温烧结温度太低,环形带的色泽透明、粗糙,使聚四氟乙烯的分子结构没充分聚合,且局部有脱丝现象,造成玻纤丝和聚四氟乙烯分离,降低使用寿命。
烧结温度太高的话,产品色泽发黑,聚四氟乙烯的分子结构部分造成破坏,玻纤变硬而脆裂,柔软性降低,容易断裂,亦影响使用寿命,故以360℃为最佳温度。
按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制得的环形带不具有任何接口,它克服了有接口环形带经常断裂的缺陷,其寿命要比有接口的提高4至5倍,且耐温高,为塑料封口包装行业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率,减少了大量的配件成本。
本发明工艺合理、简单,能保证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实施例来说明本专有技术的制造方法:实施例1首先按要求配制硅橡胶溶液和聚四氟乙烯预制液。
将已编织好的平纹玻纤圆筒布放在温度恒定在300℃的高温炉设备中进行脱蜡处理,脱蜡行程线速度2cm/秒;脱蜡后分切;然后将分切后的圆筒布放在两个直径相等,中心距平行的钢辊上涨紧,控制周长尺寸,烘干温度调至140℃,以行程线速度0.3cm/秒进行硅橡胶浸渍1圈,除去硅橡胶浸渍液,在同样设备上将烘干温度调至150℃,以行程线速度0.2cm/秒进行聚四氟乙烯预制液浸渍4至8圈;除去聚四氟乙烯预制液,在同样设备上将温度调至360℃,行程线速度为0.5cm/秒进行烧结,烧结时间控制在2分钟内;最后取下烧结的聚囚氟乙烯硅玻纤环形带按需要宽度进行二次分切。
按此工艺制作的环形带由于脱蜡温度偏低,使玻纤布上有残留蜡,因此在浸渍聚四氟乙烯乳液中残留蜡处就难以渗透,造成浸渍的厚薄不匀,甚至有结块现象,故对产品的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实施例2将已编织好的平纹玻纤圆筒布放在温度恒定在360℃的高温炉设备中进行脱蜡处理,脱蜡行程线速度2cm/秒;脱蜡后分切、硅橡胶溶液浸渍并同时烘干、聚四氟乙烯预制液浸渍并同时烘干,高温烧结、分切等工序重复实施例1,各参数亦相等。
按此工艺制得的环形带由于脱蜡温度偏高,虽然圆筒布上的蜡全部去除,但玻纤受高温影响引起脆裂,容易折断,这同样影响它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将已编织好的平纹玻纤圆筒布放在温度恒定在340℃的高温炉设备中进行脱蜡处理,脱蜡行程速度为2cm/秒;脱蜡后的分切、硅橡胶溶液浸渍并同时烘干、聚四氟乙烯预制液浸渍并同时烘干、高温烧结、分切等工序重复实施例1,各参数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