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实验报告水火箭.doc
水火箭实验报告

水火箭实验报告水火箭实验报告引言:水火箭是一种利用水和空气压力产生推力的装置,常用于教育和娱乐用途。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制作水火箭并进行发射实验,探究其原理和性能。
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一个空的塑料饮料瓶- 一只塑料火箭喷射器- 水- 空气泵- 一条连接管- 一块平坦的开阔地2. 方法:- 将火箭喷射器插入饮料瓶的瓶口,并确保密封良好。
- 将一定量的水注入饮料瓶中,水的量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调整。
- 将连接管连接到火箭喷射器上,并将另一端连接到空气泵。
- 在开阔地上放置饮料瓶,确保周围没有人或物体。
- 通过空气泵向饮料瓶注入压缩空气,直到火箭喷射器从饮料瓶上脱离。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水火箭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力,并以高速射出。
水火箭的飞行高度和时间取决于注入的水量和空气压力。
2. 实验讨论:水火箭的原理是利用水和空气压力的反作用力产生推力。
当我们向饮料瓶中注入水后,通过空气泵向饮料瓶注入压缩空气。
当压缩空气释放时,它会推动饮料瓶向上飞行。
水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增加了火箭的质量,从而增加了推力。
3. 实验改进:为了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改进措施:- 调整水的注入量和空气压力,以寻找最佳的组合。
- 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火箭喷射器,以探索其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 在实验中添加其他因素,如风向和风速的测量,以进一步研究水火箭的飞行特性。
三、应用与前景水火箭不仅仅是一种有趣的实验装置,它还有许多实际应用和前景:1. 教育用途:水火箭可以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工具,用于教授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压力、推力和动力学等概念。
2. 科普活动:水火箭发射活动可以吸引大众的兴趣,增加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关注。
这种活动可以在学校、博物馆和科技展览等场所进行,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
3. 空间探索:水火箭的原理与真实的火箭发射有一定的相似性。
水火箭的调研报告及内容

水火箭的调研报告及内容水火箭是一种用水和空气压力产生动力的玩具火箭。
本文将从水火箭的背景、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以充分了解和探索水火箭的相关知识。
首先,水火箭起源于美国,它是由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发明的。
最初,水火箭主要用于航天研究和测试,以模拟火箭的飞行轨迹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水火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和教育工具。
水火箭的原理非常简单,它利用压缩空气和注入水后形成的喷射力来推动火箭冲入空中。
在发射过程中,会有一个能够产生足够压力的装置,用于将空气推入压力瓶中,压力瓶内的水会随之被压缩。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压力差,水会通过喷嘴喷射出来,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冲上天空。
水火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体验到模拟火箭发射的刺激感。
很多学校和儿童活动中心也会组织水火箭比赛和表演,来增加学生和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同时,水火箭也是一种教育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原理和物理规律。
此外,水火箭还可以用于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通过测量火箭的高度、飞行时间等参数,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
未来,水火箭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社会对科普教育和STEM教育的重视,水火箭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工具,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推广。
其次,水火箭的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改进火箭结构和材料,优化发动机设计等,可以提高水火箭的性能和飞行高度。
此外,水火箭还可以与无人机技术结合,开发出更多有趣的应用场景。
综上所述,水火箭作为一种有趣又富有教育价值的玩具火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它不仅可以带给人们刺激和欢乐,还可以用于教育和科学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增加,相信水火箭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水火箭,了解水火箭工作的原理,并探讨影响水火箭飞行高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水火箭是一种基于物理原理的玩具,它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根据喷射高压气体的作用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火箭升空。
水火箭的构造包括一个空气密封的燃烧室,以及一个用来储存压缩空气的装置。
水火箭的燃料是水和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经过燃烧室喷出时,会与水产生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形成液体推进剂。
当喷射出去的气体形成向下的反作用力时,火箭就可以向上飞行。
实验材料和器材:1.一个塑料瓶(500毫升或1升容量)2.一些胶带3.一些砂纸4.一把剪刀5.一些纸张6.一只量杯7.一些水8.一些压缩空气或气泵实验步骤:1.在塑料瓶的底部切一个小口,并用砂纸修整切口。
2.将瓶口用剪刀剪掉,使其与底部开口相连接,形成一个火箭燃烧室。
3.用胶带将瓶口和底部紧密封住,确保不漏气。
4.在瓶的另一端切一个小孔,大小略大于气泵嘴的直径。
5.用胶带将气泵嘴和瓶的孔紧密封住。
6.将水倒入瓶中,占据燃烧室的1/3到1/27.将火箭置于平整的地面上,打开气泵,通过注入压缩空气或气泵将空气注入瓶中。
8.直到感觉到瓶内压力充足为止。
9.收紧气泵手柄或关闭气泵,并迅速离开火箭旁边。
10.观察火箭的飞行高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水火箭,并通过注入压缩空气或气泵将空气注入瓶中。
在水和压缩空气反应产生推进剂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喷射出去,形成向下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火箭向上飞行。
实验结果显示,影响水火箭飞行高度的主要因素有:1.燃料的量:在燃烧室内加入更多的水可以产生更多的气体,增加火箭的推力,从而提高飞行高度。
2.燃料的压力:通过调整气泵的使用时间和压力,可以控制火箭喷射的气体量,进而控制飞行高度。
3.火箭的重量和形状:较轻的火箭更容易被推力推动,而较重的火箭可能下降得更快。
此外,较尖锐的火箭头形状可能会减小空气阻力,有利于提高飞行高度。
水火箭实验报告

水火箭实验报告引言水火箭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旨在通过水和空气的推力原理来证明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等和相反方向。
实验目的1.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原理;2.掌握水火箭实验的操作方法;3.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实验器材和原材料•一只塑料饮料瓶•一根导管•适量的水•空气泵•支架和夹子•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饮料瓶底部剪去,使其成为火箭的外壳;2.在导管一端剪一个小口,将其安装在饮料瓶的底部;3.调整支架的高度,使饮料瓶能够稳定地放置在支架上;4.利用空气泵将饮料瓶内的空气抽空;5.往饮料瓶内注入适量的水;6.快速将塑料瓶盖拧紧;7.将火箭放在支架上,并调整其角度,使其能够垂直向上发射;8.打开计时器,并用手指捏住导管的末端,防止水溅出;9.同时松开手指和启动计时器;10.记录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
实验数据及结果实验次数实验重复次数实验时间 (s)1 1 2.442 1 2.373 1 2.41平均时间 2.40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火箭的平均飞行时间为2.40秒。
实验分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当火箭进入空气中时,水会向下喷射,生成一个向上的动力。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在水与空气的冲力作用下,火箭具有相反方向的冲力,并产生向上的推力。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水火箭的飞行时间较短,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 1. 水火箭的质量过大,导致空气泵无法产生足够的压力将其推起; 2. 水火箭的角度调整不合理,导致推力不够垂直向上,减小了飞行距离;3. 水火箭的密封性不够好,有气泄漏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水火箭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等和相反方向; 2. 水火箭的飞行时间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水火箭的质量、角度调整和密封性。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水火箭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三定律,并分析了水火箭飞行时间的影响因素。
水火箭实验结题报告.2doc2..

⽔⽕箭实验结题报告.2doc2..课题名称:⽔⽕箭研制调查报告指导⽼师:⼩组成员名单:研究⽇期:2012.11—2012.12“⽔⽕箭”研制结题报告⼀、实验背景⽕箭是利⽤燃料的燃烧向后发出强烈的反冲⼒产⽣的巨⼤的反作⽤⽽升空的。
“⽔⽕箭”,顾名思义,就是利⽤空⽓与⽔的反作⽤发射升空。
本实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究影响⽔⽕箭的飞⾏⾼度的因素;通过设计制作“⽔⽕箭”,改变教学⽅式,加强学⽣的动脑动⼿能⼒,提⾼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从实际问题中产⽣探究课题,并开展深⼊的实验探究的意识和能⼒。
⼆、实验⽬的制作“⽔⽕箭”,并探究影响“⽔⽕箭”的发射⾼度的因素。
三、实验原理利⽤⽔的反冲使“⽔⽕箭”飞⾏。
四、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塑料瓶、胶带纸、美⼯⼑、剪⼑、⾃⾏车轮胎⽓芯、刻度尺、⽊塞⼦、硬纸板、实验⽤具铁架台等五、实验步骤(⼀).制作⽔⽕箭1、取第⼀个瓶⼦,称之为A瓶。
在瓶⼦上下1-1、2-2的位置各画⼀条线,两条线位置的決定⽅法如下。
1-1:选瓶上弧线曲度与⽕箭泡棉头曲度相近处。
2-2:选瓶⼦下⽅曲线转直点的下⽅约0.5cm处。
2、⾃1-1线上⽅、2-2线下⽅约0.5cm处⽤美⼯⼑(或剪⼑)切(剪)开。
3、⽤剪⼑慢慢修剪⾄划线处,尽量使其平整,以便与B瓶衔接時可以较为密合。
4、将⽕箭泡棉头放置于A瓶上⽅,由正上⽅看泡棉头是否对准保特瓶之正中央位置。
若已放正,则使⽤电⼯胶布缠绕于相接处,加以固定。
5、取另⼀个瓶⼦称之为B瓶,將瓶盖卸下,然后将喷嘴(⽓嘴)由保特瓶开⼝处旋紧。
6、将A、B瓶相连接。
然后⾄于平坦之桌⾯或地上滚动,看看是否连接平整,滚动是否平顺。
若是,则以电⼯胶布加以固定。
7、取第三个瓶⼦,称为C瓶。
在瓶⼦3-3、4-4之位置各画⼀条线。
3-3:选瓶⼦上⽅曲线转折点的下⽅约0.5cm。
4-4:选瓶⼦下⽅曲线转折点的下⽅约0.5cm。
8、⾃3-3线上⽅、4-4线下⽅约0.5cm处⽤美⼯⼑(剪⼑)切(剪)开。
水火箭的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实验报告水火箭的实验报告引言:水火箭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装置,通过水和空气的反作用力产生推力,使火箭能够飞行。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水火箭的原理和性能,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相关理论。
一、实验材料和装置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一个塑料瓶、一根塑料管、一根细长的尺子、一些水、一些空气、一个泵、一些胶带和一台计时器。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将塑料瓶底部剪去,使其成为一个开口的圆筒状容器。
然后,在瓶口附近打一个小孔,将塑料管插入其中,并用胶带固定。
接下来,将尺子固定在塑料管的一侧,用于测量火箭的飞行高度。
2. 加水将塑料瓶倒置,将适量的水注入其中。
水的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过多或过少的水都会影响火箭的性能。
3. 充气使用泵将空气注入瓶中,直到压力适中。
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瓶爆炸,而过低的压力则会影响火箭的飞行高度。
4. 发射将火箭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确保没有任何障碍物。
点燃火箭底部的火源,并立即迅速地将火箭倒置,使其底部朝上。
此时,火箭会受到水和空气的反作用力,产生向上的推力,从而飞向空中。
5. 测量使用尺子测量火箭的飞行高度。
在火箭落地后,迅速记录下尺子上的高度数据,并用计时器计算火箭的飞行时间。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数据,包括火箭的飞行高度和飞行时间。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计算。
1. 飞行高度与水量的关系我们发现,随着水量的增加,火箭的飞行高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水的质量增加,推力也会相应增加。
然而,当水量过多时,火箭的重量会增加,反而影响了火箭的飞行性能。
2. 飞行高度与气压的关系我们还发现,气压的变化也会对火箭的飞行高度产生影响。
当气压较低时,火箭的飞行高度会增加;而当气压较高时,火箭的飞行高度则会减小。
这是因为气压的变化会影响到火箭内部的空气压力,从而改变了推力的大小。
3. 飞行时间与水量的关系我们观察到,水量的增加会导致火箭的飞行时间延长。
水火箭的研制报告

水火箭的研制报告1.提出问题在电视上看到“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时,我们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为之自豪的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努力学习、探索知识的精神。
而且我们也认识到瞬息万变的未来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我们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我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科学创新的精神。
所以我们开展制作水火箭的活动,了解火箭的飞行原理,同时圆个小小的飞行梦。
2.理论依据火箭的推进是利用火箭燃料燃烧喷出的废气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火箭对废气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将废气排出;废气同时也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
水火箭则是利用压缩空气与水的作用与反作用,当水被向后喷出时,可乐瓶及瓶内的空气就受力向前冲,因为其原理与火箭相同,但喷出的是水,所以称之为“水火箭”。
3.制作原理甲对乙施力,乙必同时对甲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水火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升空的。
将可乐瓶加水1/3,以装有气针的橡皮塞塞住密封后倒立,并用打气筒打气。
因固定的体积内,装入的气体越来越多,瓶内气体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冲破封口,水受力向下喷出,可乐瓶因而受反作用力向上加速飞行。
水火箭飞行期间,一直受重力的作用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便开始降落。
4.实施步骤4.1准备阶段(第六周——第八周)通过上网()、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人员(朱焱林老师、章国胜老师、陈庆妙老师),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有关火箭的历史演进和火箭的飞行原理,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完成设计图工作,并初步确定实验步骤。
有关资料: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学、高中研究性课程实施案例选编等实验所需材料:可乐瓶(4-5个)、剪刀、美工刀、切割垫、直尺、铅笔、膠带、铁架台、打气筒、喷嘴、装有气针的橡皮塞、橡皮管、塑料杯等设计图:4.2制作、实验阶段(第九周——第十七周)4.2.1制作过程:4.2.1.1将5个合适的可乐瓶(1、25升)进行编码1 2 3 4 54.2.1.2号瓶作为主身体,2号瓶作为前延,5号瓶作为后延和火箭头,3号瓶和4号瓶作为尾翼。
研制水火箭实验报告

研制水火箭实验报告引言本次实验旨在设计和研制一种能够利用水和空气压力产生推力的火箭,以进一步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模拟火箭的垂直升空过程,观察并分析水火箭在不同压力下产生的推力效果,并通过数据的收集与计算,对水火箭的性能进行评估。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空气压缩泵- 水火箭发射台- 水火箭模型- 计时器- 测量尺- 温度计- 载重物实验方法1. 设计水火箭模型,并制作完整的火箭模型2. 在水火箭的底部连接注水管3. 将水火箭放置于发射台上,并调整至垂直位置4. 连接压缩泵到火箭的注水管上,并将火箭内的空气压缩至一定压力5. 解除火箭与发射台之间的束缚,启动计时器6. 观察火箭垂直升空的过程,并记录下时间7. 在多次试验中,逐渐增加水和空气的压力,并重复步骤3-68. 收集实验数据,包括不同压力下的升空时间、升空高度等指标9.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了多次试验,记录了不同压力下的水火箭升空时间和升空高度数据。
经过初步处理与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压力(MPa)升空时间(s)升空高度(m)-0.2 4.5 80.4 3.8 120.6 3.2 150.8 2.9 181.02.6 2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水火箭内部压力的增加,升空时间逐渐缩短,升空高度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空气的压缩力和水压力共同作用下,火箭模型获得更大的推力,推动火箭加速运动。
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火箭的垂直速度达到最大值,升空时间随后开始稳定,在当天实验条件下,升空高度也基本稳定。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研制了一种水火箭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观测与数据收集。
实验结果表明,水和空气压力的增加可以显著增加火箭的升空高度和减少升空时间。
这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水火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不过,本次实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因使用的是简单的水火箭模型,所以精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差,火箭的运动轨迹也容易受到外界气流的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实验报告水火箭篇一:水火箭实验报告水火箭實驗報告發現問題某一天,阿智想起以前和同學玩過水火箭的遊戲,所以想和阿臻ˋ阿薇ˋ阿鈞分享一下,星期天時我們就一起到阿智家做水火箭的實驗. 提出假設? 水裝的越多較容易掉落,水裝的越少較不容易掉落? 打氣的速度快,發射的越高,打氣的速度慢,發射的越低實驗設計1. 實驗器材:奶粉罐一個鐵釘一個到五個鐵鎚一枝球針一個橡皮塞一個寶特瓶一罐打氣筒一個磚塊兩塊雨衣一件2. 實驗步驟:用鐵釘在奶粉罐底中央釘一個剛好能讓球針穿入的洞球針由奶粉罐底的外面伸入底面橡皮塞先鑽好洞,再由奶粉罐中套入由外向內伸進的球針寶特瓶中裝入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水奶粉罐的開口朝下,讓其中的橡皮塞塞入寶特瓶瓶口,要盡量塞緊把打氣桶的出口端接上球針奶粉罐連同寶特瓶一起翻正,用兩個相距約五公分,平行站立的磚塊把奶粉罐墊高穿好雨衣開始打氣當壓力夠大時,寶特瓶會脫離橡皮塞,一面噴水一面上升,很容易就衝上四層樓高若要讓寶特瓶噴遠,只要斜向固定奶粉罐就可以了實驗紀錄? 我們用不同的水量來實驗並把牛奶罐拆下,直接用寶特瓶來進行實驗? 我們用打氣機來沖氣,因打氣筒太慢了且要使用到人力,無法快速完成實驗資料分析? 用有牛奶罐的寶特瓶來發射,比沒有牛奶罐寶特瓶還要難發射? 用打氣機比用打氣筒還要快速而且又不必用到人力? 水量多較不易發射,水量少發射的越遠結論我們原本用打氣筒,最後改用打氣機不但使我們的實驗進行的順利,而且也讓我們發現了,人力還是贏不了機器篇二: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一、实验启发:多动手,多动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变得更美好。
通过和朋友们的协作,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火箭的制作。
二、实验原理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是火箭的箭身升空。
三、实验材料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 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7、一次性餐桌布8、风筝线注意事项: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四、实验过程: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五、发射过程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2、塞紧软木塞,软木塞密封一定要好,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压力.气针在软木塞中,也要达到密不透水,最好用烧红的针尖穿洞.如果还有漏水情况,可以在气针上加装一个圆珠笔芯,圆珠笔芯的顶端伸出水面,可防止打气时气泡的翻滚和漏水情况,再就是要及时的更换软木塞。
塞时往往力气不够不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性。
可以用红酒的开瓶器3、水火箭放到发射架上,将水火箭扶正。
4、将降落伞放在箭体的顶部,伞线不要缠绕。
六、实验原理图和照片原理图老师要用手画老师已经画在打出来的纸上了哈哈篇三:制作水火箭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目录课题名称关键词研究的背景及目的研究的对象及其原理小组分工及其步骤安排研究的方法及过程实验效果分析与实验得失总结心得与感受参考文献致谢年级:高一班级:1112班指导教师:陈义华组长:罗慧珍课题名称: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指导教师:陈义华班级:1112班组长:罗慧珍组员:罗慧珍、胥哲、李思雨、张思睿、游迷熵、汤为、陈宇璐、张琛欣、谭灵妃、李梓健关键词:自己动手水火箭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国航天作为世界航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自一九五六年创建以来,迄今已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研制与应用以及载人飞船试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
中国从发射“神七”到发射“天宫一号”,从“天宫一号”的设计到发射,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这在国际航天领域是非常突出和令人瞩目的事件。
在国际空间科研和实验中,中国的进展速度最快,超过了任何国家。
如此种种让无数的中华少年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兴,并相信中国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研究目的:1.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航天火箭的原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在实践中反复探究、遇到问题采取反复实践、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他人经验等方法去再创造,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2. 水火箭是寓教于乐、科技含量高,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动手、动脑的科普教材。
可以让我们直观了解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回收的过程,导弹的飞行与飞机的飞行原理及不同点。
解释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惯性、能量守恒定律)了解一些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知识。
使广大青少年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为国家航天事业培养、造就、输送优秀人才。
研究对象:水火箭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
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
灌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
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的火箭模型。
发射原理:用“塞子”塞紧的大矿泉水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容器内空气的气压最大时打气筒被迫与容器断开连接此时迅速扭开“塞子”,容器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课题成员分工:张琛欣、谭灵妃:上网查找资料张思睿、李思雨、陈宇璐、汤为、游迷熵:询问老师、专家,设计草图胥哲、李梓健:实验全体组员:总结、论文撰写研究方法1.水火箭的竖直升高高度与瓶内水位的关系水火箭的竖直升高高度与瓶内水位的关系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获得:通过实验得出,当水量为1/3时,水火箭飞地最高.由实验结果看出:气压与射程成正比.这是因为气压越大,喷水的力量越大,水火箭的冲量越大,水火箭做反冲运动.而在发射水量为1000ml以上时,水火箭中的水未喷完,由于气压减小就停止了加速,增加水火箭的重量,使水火箭受重力影响而提前坠落了.质量越大,所需提供的动量就越大,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量越大.而提高速度的方法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喷水量.所以,只有当水火箭内的气压与水量适当时,才能飞地更远更高.实验中发现,若水量大于固定气压所能喷射的上限,则水火箭中的水不会喷完,要如何避免水喷不完的情形呢?根据PV=nRT,可求出一定气压所能喷出的水量上限.若是水量不够一定气压所能喷出的水量被较早喷完.根据理论,发射时我们先量出能灌进水火箭的最大值,再算出此气压能喷出的最大水量,根据此两数据装水灌气,即可达到水火箭之最大射程(Pmax=Fmax×Mmax).2.怎样提高水火箭的稳定性水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并不是竖直向上升的,经常横着或侧着瓶身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它的稳定性,使它竖直上升.提高它的稳定性,就得考虑大气阻力的作用.首先,水火箭顶部应为尖的,以便于减小空气阻力;其次瓶体形状应接近流线型,这样便于气流的通过。
3.发射轨道对射程的影响固定水量600ml,发射仰角50°.利用无轨发射架和70cm 发射架分别发射水火箭并记录结果及发射情况.比较发射轨道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有轨及无轨发射器在同一冲量所造成的射程都差不多,可见有无轨道都不影响射程.但在冲量越小时,无轨发射器发射的水火箭容易常常偏离预定方向;而有轨发射器因为有两个支点,使水柱喷射时不易产生其他方向的分力,因此水火箭能精确的直线前进.所以,有轨发射器在准确度上胜于无轨发射器.4.弹头重量对发射轨道的影响固定水量600ml,发射仰角50°,使用有轨发射器.弹头依序放置填充物,质量为30g,40g,50g,60g.比较弹头重量对水火箭发射轨道的影响.由实验可知:未加前置填充物的弹头,因受到尾翼质量的影响,重心明显偏后.这时候,因为物体旋转时的中心为重心,所以我们可以把重心G当成支点,则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弹头即成一个以G为支点的平横杠杆.在飞行时,弹头A与弹尾B将受到相同的风阻影响,但由于力臂不同(AGAB),所以A点所产生的力矩大于B点,故水火箭即会旋转影响航道.所以我们必须放前置填充物,将重心G向A移动,使力臂AG=BG(即水火箭的中点),这样A、B产生的力矩才会相同,达成平衡.但是如果前置填充物放得太多,重心偏前,造成力臂AGBG,力矩A力矩B,则又会变成旋转的情形,而造成反效果.所以,由实验的结果得知,填充物约65g为最好,而此时重心正好位于首尾中点.当然,这个质量是不确定的,因水火箭的不同而异.5.发射仰角的影响固定水量500ml水,前置填充物,使用有轨发射器.分别使用发射仰角35°、45°、55°、65°、75°.比较发射仰角对水火箭发射距离的影响.水火箭的斜发与斜抛有关,所以由理论可得发射仰角为45°时,飞行距离最长.但由发射的结果得知:在发射仰角45°到55°之间(约为52°)时,可以达到最大的射程.当发射仰角太小时,水火箭向上的分力不大,使爬升高度不大,且由于水火箭的重量受地球引力的牵引,使其容易落下,造成射程缩短.而当角度太大时,其向上分力虽大,但向前分力太小,以至于射程太短,行成“射得高,但射不远”的情形.所以在水火箭的发射角度方面,须考虑向上分力及向前分力适中、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发射仰角.制作过程:1.材料准备:1.准备阶段通过上网、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人员(物理老师、陈义华老师),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有关火箭的历史演进和火箭的飞行原理,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完成设计图工作,并初步确定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