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功率接口
光接收参数

Rn 接收光波长范围:
— 最大接收波长 — 最小接收波长
nm
> 1565
nm
< 1310
光信噪比 OSNR
dB
>22(20)**
反射系数
dB
-27
注 1*: 待研究
注 2*: 8×22 dB 的光信噪比:22 dB;5×30 dB 与 3×33 dB 的光信噪比:
20 dB。
表 3.5.7 列出了以 10Gb/s 为基群、复用通道为 32 的 WDM 系统中 Sn 与 Rn 接
学表达式来表述,但知道了接收端的光信噪比 OSNR,通过一系列的繁琐计算就可以求 出 WDM 系统每个光通道的平均误码率 BER(详见本书附录 3)。
因此 OSNR 是 WDM 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技术指标。 对 OSNR 的具体要求与 WDM 系统的具体配置有关,如每个复用通道的基群速 率、收发之间的光再生段数目等。一般来讲,对于以 2.5Gb/s 为基群的 WDM 系统,每 个复用通道接收端 Rn 点的光信噪比 OSNR 应该优于 20(或 22) dB。对于以 10Gb/s 为基群的 WDM 系统,每个复用通道接收端 Rn 点的光信噪比 OSNR 应该优于 26(或 25) dB。具体可见表 3.5.6 与表 3.5.7。 此外,理论计算与实验表明,对于以 2.5Gb/s 为基群的 WDM 系统, [url=/]魔兽 sf[/url]只要光接收机的接收端 Rn 点的光信噪比达 到 OSNR > 15dB;对于以 10Gb/s 为基群的 WDM 系统,只要光信噪比达到 OSNR > 20dB,就能保证系统的误码率 BER 优于 1×10-15。之所以对以 2.5Gb/s 为基群的 WDM 系统提出 OSNR > 20(22)dB,对以 10Gb/s 为基群的 WDM 系统提出 OSNR > 25(26) dB 的指标,是考虑了 5 ~7 dB 的富余度。 表 3.5.6 列出了以 2.5Gb/s 为基群、复用通道为 32 的 WDM 系统中 Sn 与 Rn 接口参数规范以供参考,除光信噪比 OSNR 为初始值之外,其他皆为寿命终了值。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修改教案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第一章:电阻1.1 电阻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电阻的定义、单位(欧姆)解释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1.2 电阻的种类介绍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精密电阻等讲解不同种类电阻的特点与应用1.3 电阻的标识讲解电阻的参数标识方法(阻值、精度、温度系数等)介绍电阻的颜色编码规则1.4 电阻的检测讲解电阻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电阻值第二章:电容2.1 电容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电容的定义、单位(法拉)解释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2.2 电容的种类介绍固定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讲解不同种类电容的特点与应用2.3 电容的标识讲解电容的参数标识方法(容值、精度、温度系数等)介绍电容的颜色编码规则2.4 电容的检测讲解电容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电容值第三章:电感3.1 电感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电感的定义、单位(亨利)解释电感在电路中的作用3.2 电感的种类介绍固定电感、可变电感、线圈等讲解不同种类电感的特点与应用3.3 电感的标识讲解电感的参数标识方法(感值、精度、温度系数等)介绍电感的单位换算规则3.4 电感的检测讲解电感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电感值第四章:二极管4.1 二极管的概念与作用介绍二极管的定义、结构解释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4.2 二极管的种类介绍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讲解不同种类二极管的特点与应用4.3 二极管的标识讲解二极管的参数标识方法(正向电压、反向电压、正向电流等)介绍二极管的封装形式4.4 二极管的检测讲解二极管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二极管的正向与反向电阻值第五章:晶体管5.1 晶体管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晶体管的定义、结构解释晶体管在电路中的作用5.2 晶体管的种类介绍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等讲解不同种类晶体管的特点与应用5.3 晶体管的标识讲解晶体管的参数标识方法(电流放大倍数、功耗等)介绍晶体管的封装形式5.4 晶体管的检测讲解晶体管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与功耗等参数第六章:集成电路6.1 集成电路的概念与作用介绍集成电路的定义、分类(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解释集成电路在电路中的作用6.2 集成电路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集成电路的特点与应用介绍常见的集成电路封装形式6.3 集成电路的标识讲解集成电路的参数标识方法(型号、功耗、工作电压等)介绍集成电路的封装尺寸和引脚排列6.4 集成电路的检测讲解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集成电路的好坏及工作电压等参数第七章:继电器7.1 继电器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继电器的定义、结构解释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7.2 继电器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继电器的特点与应用介绍继电器的控制信号和工作原理7.3 继电器的标识讲解继电器的参数标识方法(线圈电压、触点电流、触点电压等)介绍继电器的接线方式7.4 继电器的检测讲解继电器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继电器的线圈阻值和触点状态第八章:开关元件8.1 开关元件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开关元件的定义、分类(机械式开关、电子开关)解释开关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8.2 开关元件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开关元件的特点与应用介绍开关元件的接线方式和接口类型8.3 开关元件的标识讲解开关元件的参数标识方法(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寿命等)介绍开关元件的封装形式8.4 开关元件的检测讲解开关元件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开关元件的通断状态和接触电阻等参数第九章:保护元件9.1 保护元件的概念与作用介绍保护元件的定义、分类(过载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解释保护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9.2 保护元件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保护元件的特点与应用介绍保护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9.3 保护元件的标识讲解保护元件的参数标识方法(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响应时间等)介绍保护元件的封装形式9.4 保护元件的检测讲解保护元件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保护元件的好坏及工作状态等参数第十章:传感器10.1 传感器的概念与作用介绍传感器的定义、分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解释传感器在电路中的作用10.2 传感器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10.3 传感器的标识讲解传感器的参数标识方法(灵敏度、精度、量程等)介绍传感器的封装形式10.4 传感器的检测讲解传感器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和性能参数第十一章:变压器11.1 变压器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变压器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变压器在电路中的作用11.2 变压器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变压器的特点与应用介绍变压器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1.3 变压器的标识讲解变压器的参数标识方法(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变比等)介绍变压器的铭牌信息解读11.4 变压器的检测讲解变压器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变压器的变比和损耗等参数第十二章:线性电源12.1 线性电源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线性电源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线性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12.2 线性电源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线性电源的特点与应用介绍线性电源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2.3 线性电源的标识讲解线性电源的参数标识方法(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功耗等)介绍线性电源的规格书解读12.4 线性电源的检测讲解线性电源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线性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第十三章:开关电源13.1 开关电源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开关电源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开关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13.2 开关电源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开关电源的特点与应用介绍开关电源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3.3 开关电源的标识讲解开关电源的参数标识方法(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转换效率等)介绍开关电源的规格书解读13.4 开关电源的检测讲解开关电源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第十四章:振荡器14.1 振荡器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振荡器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振荡器在电路中的作用14.2 振荡器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振荡器的特点与应用介绍振荡器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4.3 振荡器的标识讲解振荡器的参数标识方法(频率、稳定性、相位噪声等)介绍振荡器的规格书解读14.4 振荡器的检测讲解振荡器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和稳定性等参数第十五章:电源管理芯片15.1 电源管理芯片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电源管理芯片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电源管理芯片在电路中的作用15.2 电源管理芯片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电源管理芯片的特点与应用介绍电源管理芯片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5.3 电源管理芯片的标识讲解电源管理芯片的参数标识方法(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转换效率等)介绍电源管理芯片的数据手册解读15.4 电源管理芯片的检测讲解电源管理芯片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涵盖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继电器、开关元件、保护元件、传感器、变压器、线性电源、开关电源、振荡器和电源管理芯片等十五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功率接口技术

功率接口技术<i>呵呵</i>第11 功率接口技术11.1 开关型接口11.2.电压调节接口11.3习题与思考题<i>呵呵</i>11.1 开关型接口在工业控制中,单片机的被控对象大多都是功率设备,需要高电压大电流,单片机不能直接驱动,要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才能输出一定的功率来驱动功率设备。
功率接口有开关型、继电器型、光电隔离型和可控硅等多种形式。
<i>呵呵</i>11.1 开关型接口在许多应用埸合,是使用开关量来进行控制的,开关量是通过单片机的I/O口或扩展I/O口输出的。
当被控对象功率不大时,可以由CPU直接驱动。
当被控对象的功率比较大时,需要通过功率三极管或其它功率器件去驱动。
<i>呵呵</i>11.1.1.简单开关量输出接口如图11.1所示,通过CPU的I/O口直接输出开关量0、1信号,为了确保开关量的1电平信号稳定,要在输出端加电平上拉电阻。
<i>呵呵</i>11.1.1.简单开关量输出接口当CPU在端口上置1时,通过上拉电阻R,使输出电平稳定地维持在5V。
当CPU在端口置0时,由于R 的存在,且R的值较大,一般在10KΩ左右, 所以流过R的电流在0.5mA以下,影响不大。
该输出端也可以直接接三极管,达林顿管或缓冲器,增加输出口的驱动电流,通过这些器件去驱动LED发光器件或继电器。
如图11.2所示为CPU通过缓冲器控制LED灯。
P0.0 P0.1 P0.2 P0.3 8031 P0.4 P0.5 P0.6 P0.7 ALE WR 1D 1Q 2D 2Q 3D 3Q 4D 4Q 5D 5Q 6D 6Q 7D 7Q 8D 8Q G Vcc CLK GND<i>呵呵</i>11.1.1.简单开关量输出接口图中,74LS377是八D触发器,内部有数据锁存器,单片机CPU通过P0口将数据写入74LS377,并锁存在74LS377内部的1Q C 8Q 端口。
数字荧光示波器使用说明书

INSTRUCTION MANUAL 使用说明书前言非常感谢您选择使用由广州德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数字荧光示波器!本产品功能齐全、技术指标先进、选件配置丰富,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技术让您体验更多、更出色的示波器性能。
为增进您对本款示波器的了解和使用,请仔细阅读本手册。
我们将以最大限度满足您的需求为己任,为您提供高品质的测量仪器,同时带给您一流的售后服务。
“质量优良,服务周到”是我们一贯的宗旨,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
本手册介绍了数字荧光示波器的用途、菜单结构、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基本工作原理等,以帮助您尽快熟悉和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要点。
请仔细阅读本手册,并按照相应说明进行正确操作。
由于时间紧迫和笔者水平有限,在本手册中难免有错误或疏漏之处,恳请批评指正!如果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给您造成不便,我们在此深表歉意!说明:本手册是数字荧光示波器用户手册。
本手册中的内容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本手册内容及所用术语解释权归属广州德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本手册版权属于广州德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任何单位或个人非经本公司授权,不得对本手册内容进行修改或篡改,并且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对本手册进行复制、传播,广州德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保留对侵权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编者2020年3月目录第一章使用指南 (1)1.1开箱检查 (1)1.2安全须知 (1)1.2.1环境要求 (2)1.2.2电源线的选择 (2)1.2.3供电要求 (2)1.2.4静电防护(ESD) (2)1.3售后维护 (2)1.4文章标识 (3)第二章关于数字荧光示波器 (4)2.1开机使用 (4)2.2前面板概述 (5)2.2.1电源按钮 (6)2.2.2前置USB口 (6)2.2.3逻辑分析仪扩展接口 (6)2.2.4波形发生扩展接口 (7)2.2.51kHz校准信号 (7)2.2.6屏幕显示区 (7)2.2.7通用旋钮设置区 (8)2.2.8功能设置区 (8)2.2.9运行系统设置区 (10)2.2.10水平系统设置区 (10)2.2.11触发系统设置区 (11)2.2.12垂直系统设置区 (11)2.2.13输入通道区 (12)2.3后面板概述 (12)第三章垂直系统 (14)3.1按键/旋钮说明 (14)3.2探头 (15)3.2.1探头接口 (15)3.3通道状态 (15)3.4输入耦合 (16)3.5输入阻抗 (16)3.6带宽限制 (16)3.7探头设置 (17)3.7.1探头系数 (17)3.7.2探头类型 (18)3.7.3探头校零 (18)3.8反相 (18)3.9量程细调 (19)3.10垂直量程 (19)3.11垂直偏移 (20)3.12通道延时 (20)第四章水平系统 (22)4.1按键/旋钮说明 (22)4.2时基 (23)4.3水平延时 (23)4.4视窗扩展 (23)4.5采集模式 (24)4.6存储深度 (25)4.7快采样模式 (27)第五章触发系统 (28)5.1按键/旋钮说明 (28)5.2触发源 (28)5.3触发类型 (29)边沿触发 (29)脉宽触发 (32)欠幅触发 (34)序列触发 (37)逻辑触发 (38)建立和保持时间触发 (42)升降时间触发 (44)串行总线触发 (49)可视触发(区域触发) (49)5.4触发释抑 (50)5.5触发模式 (51)5.6触发灵敏度 (52)5.7触发电平 (53)5.8辅助输出 (53)第六章测量系统 (55)6.1参数测量 (55)6.1.1添加测量 (56)6.1.2删除测量 (58)6.1.3直方图 (59)6.1.4统计 (61)6.1.5选通 (61)6.1.6参考电平 (61)6.1.7硬件辅助开关 (62)6.2光标测量 (62)第七章数学运算 (64)7.1双波形数学运算 (64)7.2FFT (65)7.3高级数学 (67)第八章显示系统 (71)8.1波形显示设置 (71)8.2波形色彩设置 (71)8.3余辉设置 (74)8.4网格设置 (74)8.5亮度设置 (75)8.6XY显示 (75)第九章保存调用和参考 (77)9.1保存 (77)9.2调用 (80)9.4录制&回放 (81)第十章系统设置 (83)10.1配置 (83)10.2参考&输出 (84)10.3网络设置 (85)10.4选件 (86)10.5校准 (87)10.6系统写保护 (87)第十一章总线分析仪(选件) (89)11.1I2C总线触发与分析 (89)11.1.1I2C总线设置 (90)11.1.2I2C触发设置 (94)11.2RS232/RS422/RS485/UART总线触发与分析 (99)11.2.1RS232总线设置 (99)11.2.2RS232触发设置 (107)11.3SPI总线触发与分析 (109)11.3.1SPI总线设置 (109)11.3.2SPI触发设置 (116)11.4CAN总线触发与分析 (118)11.4.1CAN总线设置 (118)11.4.2CAN触发设置 (123)11.5LIN总线触发与分析 (128)11.5.1LIN总线设置 (128)11.5.2LIN触发设置 (133)11.6FLEXRAY总线触发与分析 (138)11.6.1FlexRay总线设置 (138)11.6.2FlexRay触发设置 (144)11.7AUDIO总线触发与分析 (151)11.7.1Audio总线设置 (153)11.7.2Audio触发设置 (160)11.8USB总线触发与分析 (162)11.9.1USB总线设置 (162)11.9MIL-STD-1553总线触发与分析 (172)11.9.1MIL-STD-1553总线设置 (173)11.9.2MIL-STD-1553触发设置 (177)第十二章极限和模板测试(选件) (182)12.1设置模板 (182)12.2选择模板 (183)12.3设置测试 (184)12.4运行测试 (185)12.5显示结果 (185)第十三章功率测量与分析(选件) (187)13.1测量类型 (187)13.2电源质量 (188)13.2.1定义输入 (188)13.2.2测量显示 (188)13.2.3频率参考 (189)13.3纹波 (189)13.3.1定义输入 (190)13.3.2测量源 (190)13.4谐波 (190)13.4.1定义输入 (190)13.4.2设置 (191)13.4.3显示 (192)13.5开关损耗 (193)13.5.1定义输入 (193)13.5.2测量显示 (194)13.5.3传导计算 (194)13.5.4参考电平 (195)13.6调制 (196)13.6.1定义输入 (196)13.6.2测量源 (196)13.6.3调制类型 (196)13.7安全作业区 (197)13.7.2定义轴 (198)13.7.3定义模板 (198)13.7.4违例停止 (199)第十四章逻辑分析仪(选件) (201)14.1打开/关闭数字逻辑 (201)14.2通道开关 (202)14.3阈值 (204)14.4编辑标签 (204)第十五章波形发生(选件) (206)15.1波形类型 (207)15.1.1正弦波 (207)15.1.2方波 (209)15.1.3斜波 (209)15.1.4脉冲 (210)15.1.5直流 (211)15.1.6噪声 (212)15.1.7任意波 (212)15.1.8内建波形 (216)15.2波形调制 (217)15.2.1调制类型 (217)15.2.2调制频率/FSK速率 (219)15.2.3调制波形 (219)15.2.4调制开关 (219)15.3波形预览 (219)15.4波形输出 (220)第十六章数字电压表 (221)第十七章工作原理 (222)第十八章应用示例 (224)18.1测量简单的信号 (224)18.2测量脉冲信号 (224)18.3查看两路信号的相位差 (225)18.3.1XY测量法 (225)18.3.2参数自动测量法 (226)18.4I2C总线触发与分析示例 (226)18.5CAN总线触发与分析示例 (228)18.6LIN总线触发与分析示例 (230)18.7FLEXRAY总线触发与分析示例 (232)18.8RS232总线触发与分析示例 (234)18.9SPI总线触发与分析示例 (236)18.10AUDIO总线触发与分析示例 (237)18.11USB总线触发与分析示例 (239)18.121553总线触发与分析示例 (241)第十九章故障检测与处理 (243)附录1:技术指标说明 (244)附录2:附件和选件 (I)第一章使用指南第一章使用指南欢迎选用由广州德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数字荧光示波器。
直流屏讲义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二OO三年十一月前言在公司“强化全员培训,苦练内功,迎接大挑战,促进大发展”的精神指导下,编写本讲义。
该讲义是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基础知识较为全面的总结。
目的在于:为全体员工了解、学习直流电源柜提供一点最为基础的文字资料,让大家对直流电源能有一个基本概念和整体认识。
本讲义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的基本知识、接线方式、系统组成、部件功能、基本技术条件和装配工艺要求等。
重点介绍了整流装置和蓄电池的类型及其发展方向。
同时,还介绍了通讯直流电源的基本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介绍了UPS电源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接线方式等。
由于直流电源柜的专业性较强,基于我公司的产品现状,本讲义全面地介绍了PZM和GZS2两种类型的直流屏的系统组成和部件功能、调试方法等,便于大家进一步认识公司目前生产的直流屏产品。
本讲义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公司各级领导和广大同仁的大力支持,以及兄弟单位同行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本讲义内容涉及科研、设计、制造、运行多个领域,涉及面广,资料、数据复杂繁多。
同时,由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直流电源设备不断更新,加之时间仓促,本人水平有限,该讲义一定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
因此,殷切希望大家及时反馈,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修正和完善。
编者程正年2003年11月24日目录一、概述二、直流屏(柜)三、直流屏内的设备四、基本技术参数五、通用技术条件六、结构与装配七、几种典型接线方案八、检验与试验九、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十、订货须知十一、通讯直流电源十二、交流不间断电源十三、PZM型通用直流电源柜简介十四、GZS2系列数控直流电源柜简介一、概述电力控制系统是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可靠、高效运行的保证,而电力控制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控制电源。
大家知道,供电工作有四个基本要求: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P系列伺服简易手册

3.4 电机附机械式刹车接线说明 .......................................................................................... 10 3.5 接口电路原理 ...................................................................................................................11
本手册的结构
请根据使用目的阅读必要的章节。 序号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附录 章 节 开箱注意事项 安装 配线连接 显示与操作 参数定义与功能 调试运行 报警及处理 电机代码表 ▲ 机型及外围 装备的选型 ▲ ▲ ▲ ▲ ▲ ▲ ▲ ▲ ▲ ▲ ▲ ▲ ▲ ▲ ▲ ▲ ▲ ▲ 额定值 及配线 系统 设计 安装及 配线 试运行 及调整 检查及 维护
程控交换机

第一章概述一、概述在充分研究和分析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实现目标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物流管理理念和最新信息技术,针对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软件方面的开发功能设计,以交通组织为核心,为现代物流中心提供高效的运行系统。
二、开发环境以Windows为主操作系统;以.NET或JA V A为开发平台;以SQL SERVER或ORACL为主数据库;网站以微软的Dreamweaver、Flash等为主。
投标方或开放商必须使用正版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中间件等,进行本系统的开发、安装。
投标方或开放商必须开发软件部分的全部源代码,并授权甲方拥有。
三、功能模块软件部分分为为交通组织、物业管理、网站、安全、模拟测试系统五部分。
第十三章无线通讯对讲系统一、概述1、要求有效覆盖范围为库区的A区、B1区、B2区、办公楼(含一层地下室),二期范围覆盖可在本系统基础上扩展。
2、覆盖率:车载台在全区覆盖率达95%,手持机在全区覆盖率达90%,重要地区覆盖率达100%。
3、工作模式:能够在12.5KHz的信道上同时中继2路话路或数据,支持和实现IP多基站联网。
4、在指挥中心控制室建设数字对讲机短信发送平台,短信发送平台可以给数字对讲机发送短信,数字对讲机可以手动编辑中英文短信进行回复。
5、在指挥中心控制室建设数字对讲机呼叫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对城管工作人员实施对讲机检查、对讲机监听、对讲机遥毙、对讲机激活等功能。
二、功能要求1、系统共使用400-470MHz频谱内的1对12.5KHz带宽的频点,收发频率间隔10MHz。
2、系统规划数字终端用户300人,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多个通话组,各个通话组按照各部门相应人员进行编制,并对不同人员进行权限配置。
3、每台数字设备共有2个信道,可以根据终端用户业务实际需求进行通话组分配,可以设置多个通话组,最多可以有两个通话组进行同时通话。
考虑到后期将逐步从模拟向数字进行过渡,每个基站配备一台备用的数字中转台。
常见网络设备故障及排除方法讲课文档

收发器连接问题测试方法
1. 近端测试:
两端电脑对PING ,如可以PING通的话证明光纤收发器没有 问题。如近端测试都不能通信则可判断为光纤收发器故障。
2. 远端测试: 两端电脑对PING ,如PING不通则必须检查光路连接 是否正常及光纤收发器的发射和接收功率是否在允许 的范围内 。如能PING通则证明光路连接正常 。即可判断
灯须等光纤链路接通后才亮)。 d、有的光纤收发器有两个RJ45端口:(ToHUB)表示连接
交换机的连接线是直通线;(ToNode)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 接线是交叉线。
e、有的发器侧面有MPR开关: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
直通线方式;DTE开关: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交叉线方式。
第15页,共48页。
第16页,共48页。
常见网络设备故障及排除方法
第1页,共48页。
常见网络设备故障及排 除方法
第2页,共48页。
收发器通信一段时间后死机?
此现象一般由交换机引起,交换机会对所有接收到的数据
进行CRC错误检测和长度校验,检查出有错误的包将丢弃,正
确的包将转发出去。但这个过程中有些有错误的包在CRC错误 检测和长度校验中都检测不出来,这样的包在转发过程中 将不会被发送出去,也不会被丢弃,它们将会堆积在动态 缓存(buffer)中,永远无法发送出去,等到buffer中堆积
快速以太网时通时断
现象描述:能够ping通同一网段的其他以太网端口,但
是时通时断。下表说明可能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办 法。
原因1: IP地址冲突.判断方法和解决方案: 检查局域网, 查看是否存在两个相同的ip地址;
原因2: 线路质量不好.判断方法和解决方案: 检查所使用的 双绞线是否为假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N40是常用的单向晶闸管输出型光电耦合器。当输入端有 15~ 30mA电流时,输出端的晶闸管导通。输出端的额定电压为400V,
工作电压为交流接触器线圈工作电压的2~3倍。对于工作电压 220V的中、小型的交流接触器,可以选择3A、600V的双向晶 闸管。 光电耦合器MOC3041的作用是触发双向晶闸管T以及隔离
单片机系统和接触器系统。光电耦合器MOC3041的输入端接
7407,由单片机8031的P1.0端控制。P1.0输出低电平时,双 向
通状态,这时管压降很小(1V左右)。这时即使控制电压消
失,仍能保持导通状态,所以控制电压没有必要一直存在,通 常采用脉冲形式,以降低触发功耗。它不具有自关断能力,要
切断负载电流,只有使阳极电流减小到维持电流以下,或加上
反向电压实现关断。若在交流回路中应用,当电流过零和进入 负半周时,自动关断,为了使其再次导通,必须重加控制信
减少系统所受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4N25输入输出
端的最大隔离电压>2500V。 光电耦合器也常用于较远距离的信号隔离传送。
(1) 可以起到隔离两个系统地线的作用,使两个系统的电源相
互 独立,消除地电位不同所产生的影响。 (2) 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是电流驱动器件,可以形成电流环 路的传送形式。由于电流环电路是低阻抗电路,它对噪音 的敏感度低,因此提高了通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① 输入低电压低电流能切换成高电压大电流。 ② 输入端可与TTL、CMOS、PMOS电路兼容。
③ 输出电路采用大功率晶体管或可控硅来控制接通和断开负载。
④ 无触点,寿命长。
⑤ 固态封装,可用于防爆、高温作业场合。固态继电器被广泛用于
计算机接口、终端装置、大屏幕广告显示屏、数字程控装置、
低压电机的过热保护等。
晶闸管T导通,接触器C吸合。P1.0输出高电平时,双向晶闸管
T关断,接触器C释放。MOC3041内部带有过零控制电路,因 此双向晶闸管T工作在过零触发方式。接触器动作时,电源电 压较低,这时接通用电器,对电源的影响较小。
12.2.3 MCS-51与晶闸管的接口
1. 单向晶闸管 晶闸管习惯上称可控硅(整流元件),英文名为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简写成SCR,这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 件,它既有单向导电的整流作用,又有可以控制的开关作用。利
常用的开关型驱动器件有,光电耦合器、继电器、晶闸 管、功率MOS管、集成功率电子开关、固态继电器等。
12.2.1 MCS-51与光电耦合器的接口
1.晶体管输出型光电耦合器驱动接口
光电晶体管除没有使用基极外,跟普通晶体管一样。取代基极 电流的是以光作为晶体管的输入。当光电耦合器的发光二极管发 光时,光电晶体管受光的影响在cb间和ce间有电流流过,这两个 电流基本上受光的照度控制,常用ce极间的电流作为输出电流,
继电器。图12-7是直流继电器的接口电路。继电器的动作由单 片机8031的P1.0端控制。P1.0端输出低电平时,继电器J吸合; P1.0端输出高电平时,继电器J释放。采用这种控制逻辑可以使
二极管D的作用是保护晶体管 T。当继电器J吸合时,二
极管D截止,不影响电路工作。继电器释放时,由于继电器
线圈存在电感,这时晶体管 T已经截止,所以会在线圈的两 端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极性是上负下正,
例12-2 大功率音频振荡器
图12-2电路能直接驱动一个大功率的扬声器,可用于 报警系统,改变电阻或电容的值便能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
电路中的两个齐纳二极管IN751A用于输入端的保护。
The SN75446 and SN75447 dual peripheral drivers are designed for use in systems that require high current, high
用它可用较小的功率控制较大的功率。在交、直流电动机调速系
统、调功系统、随动系统和无触点开关等方面均获得广泛的应
用,如下图示,有三个电极:
阳极A、阴极C、控制极(门极)G。
当其两端加上正向电压而控制极不加电压时,晶闸管并不导 通,正向电流很小,处于正向阻断状态;当加上正向电压,且 控制极上(与阴极间)也加上一正向电压时,晶闸管便进入导
额定电流有效值为300mA。隔离电压为1500~7500V。4N40
的6脚 是输出晶闸管的控制端,不使用此端时,此端可对阴极接一个电
阻。
MOC3041是常用的双向晶闸管输出的光电耦合器,带过零触 发电路,输入端的控制电流为15mA,输出端额定电压为400V, 输入输出端隔离电压为7500V。 图12-6是4N40和MOC3041的接口驱动电路。 4N40常用于小电流用电器的控制,如指示灯等,也可以用于 触发大功率的晶闸管。MOC3041一般不直接用于控制负载,而
能否用MCS-51片内的I/O口直接驱动它们呢?
P0、P1、P2、P3四个口驱动能力不同。 P0口的驱动能力较大,当其输出高电平时,可提供400A
的电流;当其输出低电平(0.45V)时,则可提供3.2mA的灌
电流,如低电平允许提高,灌电流可相应加大。 P1、P2、P3口的每一位只能驱动4个LSTTL,即可提供的 电流只有P0口的一半。 所以,任何一个口要想获得较大的驱动能力,只能用低电平
或以及或非的逻辑功能。
例12-1
慢开启的白炽灯驱动电路
图12-1为慢开启白炽灯驱动电路,白炽灯的延时开启时 间长短取决于时间常数RC。此电路能直接驱动工作电压小于 30V、额定电流小于500mA的任何灯泡。注意:在设计印刷 电路板时,驱动器要加装散热板,以便散热。
DM7407 Hex Buffers with High Voltage Open-Collector Outputs
输出电流受Vce的电压影响很小。
光电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与发光二极管的电流IF不同结构的光电耦合器的输入输
出延迟时间相差很大。
图12-4是使用4N25的光电耦合器接口电路图。
4N25使两部分的电流信号独立。输出部分的地线接机壳 或接大地,而8031系统的电源地线浮空,不与交流电源的 地线相接。可避免输出部分电源变化对单片机电源的影响,
12.2.2 MCS-51与继电器的接口
1. 直流电磁式继电器功率接口
一般用功率接口集成电路或晶体管驱动。在使用较多继电 器的系统中,可用功率接口集成电路驱动,例如SN75468,一 片SN75468可驱动7个继电器,驱动电流可达500mA,输出端 最 大工作电压为100V。
常用的继电器大部分属于直流电磁式继电器,也称为直流
2.固态继电器的触发方式
固态继电器有两种触发方式,
过零型与非过零型。固态继电器
如图6-17所示,其输入端接控
制电压Vin,其输出端电压
Vout=Vac-VR,其中Vac为电
源交流电压,VR为负载电压。
图12-8 过零型
图12-9 非过零型
交流接触器C由双向晶闸管T驱动。双向晶闸管的选择要满
足:额定工作电流为交流接触器线圈工作电流的2~3倍;额定
号。
2. 双向晶闸管 晶闸管应用于交流电路控制时,如图12-10所示。
采用两个器件反并联,以保证电流能沿正反两个方向流通。 如把两只反并联的SCR制作在同一片硅片上,便构成双向可控
硅,控制极共用一个,使电路大大简化,其特性如下:
①控制极G上无信号时,A1、A2之间呈高阻抗,管子截止。
②VA1A2>1.5V时,不论极性如何,便可利用G触发电流控制其 导通。 ③工作于交流时,当每一半周交替时,纯阻负载一般能恢复截 止;但在感性负载情况下,电流相位滞后于电压,电流过零,可 能反向电压超过转折电压,使管子反向导通。所以,要求管子能
2. 交流电磁式接触器的功率接口
继电器中切换电路能力较强的电磁式继电器称为接触器。接 触器的触点数一般较多。交流电磁式接触器由于线圈的工作电
压要求是交流电,所以通常使用双向晶闸管驱动或使用一个直流
继电器作为中间继电器控制。图12-8是交流接触器的接口电路 图。
3. 固态继电器的功率接口
固态继电器的优点:
输出。8031通常要用P0、P2口作访问外部存储器用,所以只
能用P1、P3口作输出口。P1、P3口的驱动能力有限,在低电 平输出时,一般也只能提供不到2mA的灌电流,通常要加总线 驱动器或其它驱动电路。
12.1.2 外围集成数字驱动电路
驱动感性负载时,必须加接限流电阻或箝位二极管。此 外,有些驱动器内部还设有逻辑门电路,可以完成与、与非、
承受这种反向电压,而且一般要加RC吸收回路。
④A1、A2可调换使用,触发极性可正可负,但触发电流有差 异。 双向可控硅经常用作交流调压、调功、调温和无触点开关,过 去其触发脉冲一般都用硬件产生,故检测和控制都不够灵活,而
在单片机控制应用系统中则经常可利用软件产生触发脉冲。
3.光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 单片机输出与双向可控硅之 间较理想的接口器件,由两部分 组成,输入部分是一砷化镓发光 二极管,该二极管在5~15mA 正
voltage, and fast switching times. The SN75446 and SN75447
provide AND and NAND drivers respectively. These devices
have diode-clamped inputs as well as high-current, high-voltage
inductive-clamp diodes on the outpu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