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现代汉语真题带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6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 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

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

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

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

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

②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

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 错落有致。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③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A .蜚(fēi ) 暄哗B .幢(zhu àng ) 宁静质朴C .伫(ch ù) 纯粹D .淳(ch ún ) 淋漓尽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喧哗,C 伫(zhù),D淋漓尽致。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00536 古代汉语真题 自学考试2016年10月

00536 古代汉语真题 自学考试2016年10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已知我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A.战国文字B.殷商甲骨文C.西周金文D.秦朝小篆2.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錦,从帛金声。

形声B.孟,从子从皿。

会意C.佞,从仁女声。

形声D.蝕,从食从虫。

会意3.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向舂高B.大止匍C.匪星上D.刃本末4.形声字义符的表义特点是A.大多数义符都能表示词义所属的范围。

B.大多数义符都能表示词的具体意义。

C.大多数义符都不能表示词义的所属范围。

D.大多数义符都没有表义作用。

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内的字是分化字关系的一句是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与“望洋向若雨欺”中“望洋”结构特点相同的—句是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9.“望”和“顾”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A.性状情态不同:“望”指抬头向远处看;“顾”指转头向后看。

B.语法功能不同:“望”可以带宾语;“顾”不可以。

C.程度深浅不同:“望”是一般地看;“顾”是认真地看。

D.侧重的方面不同:“望”侧重予外表;“顾”侧重内心。

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色彩褒贬差异的一句是12.下列句中,“若”为第二人称代词,并充当宾语的一项是13.下列句中,“被”介绍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14.下列句中,属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20.东汉郑玄“三禮”注的吉注类别是A.义疏类 B.音义类C.传注类D.章句类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古文背诵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将下列文旬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明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官话。

(上海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盖(动词)——盖儿(名词);②区别词义:信(信件)——信儿(消息);③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小曲儿、来玩儿、小孩儿;④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小鱼儿、门缝儿。

2.现代汉语中,凡是单音节的词,就一定是单纯词。

(厦门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如:花儿(huar)、尖儿(jianr)等,一个音节两个汉字、两个语素,是附加式合成词。

3.“即使……也……”是条件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假设关系。

4.“初”是指事字。

(上海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形形色色”是词的原形,而“平平安安”则是词的重叠形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他这么有事业心的人,我很敬佩。

”是单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所以说汉字是音节文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音节zhi、zi、ji、后边的i属于一个音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月亮、功夫、琢磨”等词中的“亮、夫、磨”习惯上要读轻声。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每个韵母都由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组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轻声,儿化不仅是语音现象,而且与词汇.语法都有关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r是舌尖后浊擦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他看不见前途,只看到眼前利益,被大家称为‘近视眼’。

”这句话中的‘近视眼’是比喻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适当使用异体字可以丰富书写形式,帮助人们掌握更多的汉字。

(广西民族大学2017)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使用异体字会增加人们的负担,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因此不建议使用。

2016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言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生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橘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何德》中的故事是堂吉何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检减损活逐步消失。

初二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答案解析

初二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答案解析

初二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溃.退(guì)要塞.(sài)偌.大(nuó)不逊.(xùn)B. 颁.发(sóng)遗嘱.(zhǔ)教诲.(huǐ)凌.空(líng)C. 翘.首(qiáo)轻盈.(yíng)悄.然(qiǎo)桅.杆(wéi)D. 诘.责(jié)镌.刻(juàn)绯.红(fēi)畸.形(qí)【答案】C【解析】A. 溃退(kuì)。

B颁发(bān);教诲(huì)。

D镌刻(juān);畸形(j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仲裁酷似锐不可挡屏息连声B. 浩瀚娴熟白手起家如梦初醒C. 咆哮紧绷杏无消息眼花聊乱D. 匿名由哀油光可见单精竭虑【答案】B【解析】A锐不可当;屏息敛声。

C杳无消息;眼花缭乱。

D油光可鉴;殚精竭虑。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B. 王明学习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C. 对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的养猪户,人民群众深恶痛疾....。

D.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答案】D【解析】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D. 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答案】D【解析】A两面对一面。

去掉“能否”。

B语序不当。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含详细答案)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3)语文使用地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8页,第II 卷9至10页,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2016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6高考全国Ⅰ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0月现代汉语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汉语不靠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而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是()。

A.综合语B.黏着语C.孤立语D.屈折语【答案】C【解析】汉语属于孤立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不像印欧语系中的屈折语那样,词与词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

【考点】绪论——现代汉语的特点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标准是()。

A.天津语音B.北京语音C.上海语音D.长沙语音【答案】B【解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考点】绪论——汉语的规范化和汉语课程的学习3.属于单元音韵母的是()。

A.本B.白C.不D.别【答案】C【解析】A项的韵母是由元音带辅音构成的,B、D两项的韵母是复元音韵母。

【考点】语音——韵母4.下列音节中,调值为214的是()。

A.定B.梨C.开D.猛【答案】D【解析】A项的调值是51,B项的调值是35,C项的调值是55。

【考点】语音——声调5.说话时“啊”会变读为“呀”的是()。

A.快说啊B.真酷啊C.真好听啊D.天啊【答案】A【解析】前一音节的韵腹或韵尾是a、o(ao、iao除外)、e、i、v时,“啊”读成ya,文字可写作“呀”。

【考点】语音——音变6.从总体来看,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是()。

A.简化B.泛化C.字母化D.拼音化【答案】A【解析】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历史来看,总的趋势是由繁难变为简易,当然又是为了区别字义或注明字音,也有添加组字成分而使汉字繁复化的现象。

不过,从总体上看,简化是汉字主体演变的主流。

【考点】文字——汉字的形体7.“六书”中,属于汉字挺用方式的是()。

A.指事B.假借C.会意D.象形【答案】B【解析】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使用方式,故答案选B。

【考点】文字——汉字的构成8.下列汉字书写正确的是()。

A.针贬B.仓库C.题纲D.婉惜【答案】B【解析】A项“针贬”应为“针砭”,C项“题纲”应为“提纲”,D项“婉惜”应为“惋惜”。

【考点】文字——汉字的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9.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A.羽B.走C.语D.习【答案】B【解析】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能够单独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是不成词语素。

A、C、D三项是不成词语素。

【考点】词汇——语素、词和词汇10.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

A.房间B.欢迎C.伶俐D.道路【答案】C【解析】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伶俐”是由多音节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A、B、D 三项属于合成词。

【考点】词汇——词的构造11.下列词中具有口语色彩的词是()。

A.老爸B.卧榻C.获悉D.守恒性【答案】A【解析】B、C、D三项属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

【考点】词汇——词义12.下列各组中加点部分不属于同音词的是()。

A.声音太【低】,水位很【低】B.腰间【别】着一把枪,【别】去C.【花】了八块钱,买了二朵【花】D.查不了半点委屈太【娇】气了,【骄】气十足必定失败【答案】A【解析】现时意义有联系的是多义词,现时意义没有联系的是同音词。

A项属于一词多义现象,不属于同音词。

【考点】词汇——多义词和同音词13.下列各组属于同义词的是()。

A.钢笔—铅笔B.轻飘飘—沉甸甸C.马铃薯—土豆D.笔—钢笔【答案】C【解析】普通话里的一般词和专业词并用构成同义词。

【考点】词汇——同义词和反义词14.下列词中,属于外来词的是()。

A.鼎B.洞悉C.可口可乐D.地瓜【答案】C【解析】音译兼意译。

【考点】词汇——词汇的构成15.下列词中,属于区别词的是()。

A.深刻B.大型C.二十D.并且【答案】B【解析】区别词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

【考点】语法——词类(上)16.下列短语中,属于主谓短语的是()。

A.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B.住三天C.身材魁梧D.三个月前【答案】C【解析】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说明和陈述主语的。

【考点】语法——短语17.下列短语中,属于体词性短语的是()。

A.有个学校在郊区B.挨得紧紧地坐着C.原文与译文D.豆子撒了一地【答案】C【解析】体词性短语的基本功能和体词相当,主要做主语、宾语、定语,一般不做谓语。

【考点】语法——短语18.下列句子中,属于受事宾语的是()。

A.村儿里马上要修一条公路。

B.门口站着一个孩子。

C.他长得像他爸爸。

D.这位朋友姓刘。

【答案】A【解析】B项的宾语是施事宾语,C、D两项的宾语是中性宾语。

【考点】语法——句法成分19.下列句子,属于倒装句的是()。

A.最近比较忙,回信晚了。

B.他出差了吧,大概。

C.人民的春天啊,来到了!D.你们一人一个房间。

【答案】B【解析】B项中“大概”做状语后置,故此句属于状语后置倒装句。

【考点】语法——句子的变化20.“他最担心的是有一天乌纱帽被拿掉。

”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格是()。

A.比拟B.借代C.比喻D.双关【答案】B【解析】“乌纱帽”代官职,用具体的事物代替抽象概括的事物,属于借代修辞。

【考点】语用——辞格和辞格运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_____”和“国语运动”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使书面语接近口语,使口语有了明确的规范,于是形成了通行的普通话。

【答案】白话文运动【解析】20世纪初,特别是到了“五四”时代,随着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一方面是百花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一方面是北京口语的深远影响,促进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

【考点】绪论——汉语和现代汉语22.汉语属于_____语言,不像英语、俄语等印欧语系的非声调语言那样音高没有辨义作用。

【答案】声调【解析】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

声调是指贯穿整个音节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是汉语音节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考点】语音——声调23.在汉字演变史上,被看作由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过渡字体的是_____。

【答案】隶书【解析】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汉字从具备形象特点的古汉字演变为不象形的现代汉字的转折点,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考点】文字——汉字的形体24.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_____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它是词汇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答案】基本词【解析】基本词是词汇的核心部分的词,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和能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这样三个特点。

跟基本词相对的是一般词。

【考点】词汇——词汇的构成25.对复杂短语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叫作“_____”,也叫作“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层次分析法【解析】对复杂短语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叫作层次分析法,也叫作“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

【考点】语法——短语26.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遵守的会话_____原则包括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四个范畴。

【答案】合作【解析】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认为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交谈双方都具有一个共同目标,在交谈中交际者所说的话都符合该交谈目的。

【考点】语用——语用原则三、术语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7.儿化韵【答案】儿化韵:当卷舌元音er附加在一个音节的韵母之后,使该韵母带上卷舌色彩时,就形成了“儿化韵”。

【解析】【考点】语音——音变28.辞格【答案】辞格:又称修辞格、修辞方式,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有效的加工和组织的策略性方法。

【解析】【考点】语用——辞格和辞格运用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上“V”,不需说明理由;错误的画上“X”,并简述理由。

)29.从韵母结构上看,“短”和“胆”的区别在于介音的有无。

()。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分别是: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

【考点】语音——韵母30.“她的手真巧啊!”在说话或朗读这句话时,其中“啊”会变读为“呀(ya)”。

()。

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说话或朗读时,这句话中的“啊”会变读为“哇(wa)”。

【考点】语音——音变31.现代汉字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四个方面的内容。

()。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现代汉字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四个方面,简称“四定”。

【考点】文字——汉字的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32.词义具有“模糊性”性质,就是指词义具有歧义性。

()。

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是词义与词义的边界不清。

而歧义是一个语境适用一个词的多个义项的现象。

词义“模糊性”和“歧义”不是一回事。

【考点】语法——句类33.语气是决定句类的主要因素。

()。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句类是句子的语气分类,句类不同于句型,语气是决定句类的主要因素,跟语气无关的因素都是非句类因素。

【考点】语法——句类五、分析题(本大题共9小题,第34、37、38小题各5分,第35、39、40、42小题各4分,第36小题2分,第41小题12分,共45分。

)【解析】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声调是指贯穿整个音节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考点】语音——声母【答案】【解析】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考点】词汇——语素、词和词汇36.分析下列复合词的结构方式。

例:顶针(支配式)年轻()雪白()花朵()窗户()【答案】年轻(陈述)雪白(偏正)花朵(补充)窗户(并列)【解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和在一起构成的合成词,叫复合词。

复合词的结构方式主要有并列式、偏正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重叠式等几种。

【考点】词汇——词的构造37.分析各组同义词的差异,把序号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

【答案】同义词,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从意义上辨析;②从色彩上辨析;③从用法上辨析。

【考点】词汇——同义词和反义词①西式②进去③左④咱们⑤曾经【答案】【解析】名词主要指人和事物,也可以表示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质、关系等;趋向动词表示征和分类;代词是具有代替和指称作用的词;“曾经”表示时间副词;【考点】语法——词类(上)39.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

我们单位出现了新气象【答案】【解析】对复杂短语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叫作层次分析法,也叫作“直接成分分析法”,简称IC分析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