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工作原理设计.
电饭锅工作原理

电饭锅工作原理电饭锅是现代家庭中常见的厨房电器之一,它以其简单易用、高效快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那么,电饭锅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一、加热系统电饭锅的加热系统是实现烹饪功能的核心部件。
一般而言,电饭锅采用的加热方式有两种:电热丝加热和电磁加热。
1. 电热丝加热在电饭锅的内胆底部,通常会安装有一根或多根电热丝。
当电饭锅通电后,电流经过电热丝,电热丝会产生热量,将热量传导给内胆和内胆中的米饭。
电热丝的加热温度可以通过电饭锅上的控制面板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食材的烹饪需求。
2. 电磁加热电磁加热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加热方式,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电饭锅内胆底部会安装有一个电磁线圈,当电饭锅通电时,电流经过电磁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
内胆底部还装有一个铁制的磁性盖板,当磁场变化时,磁性盖板会产生涡流,从而产生热量,将热量传导给内胆和内胆中的米饭。
与电热丝加热相比,电磁加热具有更高的加热效率和更快的加热速度。
二、智能控制系统电饭锅的智能控制系统是实现烹饪精确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面板、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等组件组成。
1. 控制面板电饭锅的控制面板上通常配有各种按键和显示屏,用于设置烹饪时间、温度、烹饪模式等参数,并可以显示当前的烹饪状态和剩余时间等信息。
通过控制面板,用户可以轻松地控制电饭锅的工作。
2. 温度传感器电饭锅内部通常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内胆中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微处理器,以便微处理器能够根据设定的烹饪参数进行相应的控制。
3.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电饭锅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进行相应的控制。
微处理器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精确控制加热系统的工作状态,以保证米饭的烹饪效果。
三、保温系统电饭锅的保温系统是为了保持米饭在烹饪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温热状态。
电饭锅工作原理

电饭锅工作原理标题:电饭锅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电饭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厨房电器之一,它能够快速、方便地煮饭。
那么,电饭锅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从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入手,为您详细解析。
一、加热元件1.1 电热丝:电饭锅内部的加热元件主要是电热丝,它负责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锅内的水迅速升温。
1.2 电热丝的位置:电热丝通常位于电饭锅的底部,整个锅底都被电热丝包裹,确保加热均匀。
1.3 电热丝的控制:电热丝的加热温度可以通过控制器来调节,以实现不同的烹饪需求。
二、温度传感器2.1 温度传感器的作用:电饭锅内置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锅内水的温度,确保煮饭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2.2 温度传感器的位置:通常,温度传感器会安装在电饭锅的内胆底部,接触到水,以准确感知水温。
2.3 温度传感器的精度: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很高,能够精确控制煮饭的温度,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
三、蒸汽控制系统3.1 蒸汽排放口:电饭锅锅盖上通常会有一个蒸汽排放口,用于释放锅内的蒸汽,避免锅盖爆炸。
3.2 蒸汽控制阀:在一些高档电饭锅中,会配备蒸汽控制阀,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蒸汽的排放量,控制煮饭的湿度。
3.3 蒸汽循环:电饭锅内部的蒸汽会形成循环,使锅内的温度更加均匀,煮出的米饭更加松软可口。
四、保温功能4.1 保温盖:电饭锅通常配备有保温盖,可以将锅内的热量有效地保留在锅内,延长米饭的保温时间。
4.2 保温模式:一些电饭锅还具备保温功能,可以在煮饭结束后自动切换至保温模式,保持米饭的温度不降低。
4.3 保温原理:保温盖的设计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温模式则通过低功率加热来保持锅内的温度,使米饭保持最佳口感。
五、烹饪程序控制5.1 预设程序:一些电饭锅还配备有多种烹饪程序,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米饭选择相应的程序,实现智能烹饪。
5.2 程序控制器:电饭锅内置的程序控制器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程序自动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实现一键操作。
5.3 烹饪结束提示:当煮饭完成时,电饭锅会发出提示音或灯光闪烁,提醒用户米饭已经煮好。
电饭锅工作原理

电饭锅工作原理标题:电饭锅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电饭锅是现代厨房中常见的一种厨具,它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原理来实现加热、保温和烹饪食物的功能。
了解电饭锅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它。
一、加热原理1.1 电热丝加热:电饭锅内部通常有一根或多根电热丝,当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将锅内的水加热至沸腾。
1.2 热传导:通过电热丝加热,热量会传导到锅底和锅壁,使整个锅内的温度均匀上升。
1.3 恒温控制:电饭锅内部配备了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一旦达到设定温度,控制器会自动断开电源,保持恒温状态。
二、保温原理2.1 保温层:电饭锅的外壳通常有一层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延长食物的保温时间。
2.2 热量反射:保温层可以反射部分热量,使锅内的食物能够长时间保持温热状态。
2.3 低功耗保温:一旦食物煮熟后,电饭锅会自动切换到保温模式,功率较低,可以持续保持食物温热而不会过热。
三、蒸汽循环原理3.1 蒸汽产生:当锅内水温升至沸腾时,水蒸气会产生,蒸汽通过锅盖排出。
3.2 压力调节:电饭锅的锅盖上通常有一排排气孔,可以调节蒸汽的排放量,避免锅内压力过大。
3.3 蒸汽循环:蒸汽的排放会导致锅内产生气流,使食物受热更加均匀,烹饪效果更好。
四、智能控制原理4.1 智能程序:现代电饭锅通常配备有多种烹饪程序,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食材选择相应程序,实现智能烹饪。
4.2 感应技术:电饭锅内部还可能配备有感应器,可以根据食物的状态智能调整加热时间和温度。
4.3 安全保护: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监测电饭锅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会自动断电,保障用户安全。
五、烹饪原理5.1 水分吸收:电饭锅烹饪时,食物中的水分会被加热蒸发,被米饭等食材吸收。
5.2 均匀受热:通过加热和蒸汽循环,食物可以均匀受热,烹饪更加均匀。
5.3 饭菜口感:电饭锅烹饪的食物口感通常柔软细腻,米饭饱满香糯,菜肴鲜嫩可口。
总结:电饭锅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通过加热、保温、蒸汽循环、智能控制和烹饪等多个环节的协同作用,实现了高效、安全、智能的烹饪功能。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电饭锅是一种常见的厨房电器,它以电能为动力,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原理来完成烹饪食物的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一、加热原理电饭锅的主要功能是加热水和食物,使其达到煮熟或保温的状态。
电饭锅内部主要由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以及内胆等组成。
1. 加热器:电饭锅的加热器通常采用电热管或电磁加热技术。
电热管加热器由一根或多根电热管组成,通过电流通过电热管时,电热管内部的电阻产生热量,从而加热锅内的水和食物。
电磁加热器则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产生高频电磁场,使锅底的铁磁材料发热。
2. 温度传感器:电饭锅内部装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内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控制电路。
3. 控制电路:电饭锅的控制电路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工作状态。
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电路会通电给加热器,使其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电路会切断电源,停止加热。
4. 内胆:电饭锅的内胆通常由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快速传导加热器产生的热量。
二、煮饭原理电饭锅的煮饭功能是通过控制加热器的工作时间和温度来实现的。
1. 加水:在使用电饭锅煮饭之前,首先需要加入适量的水。
电饭锅通常在内胆内设置有水位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相应的水量。
2. 加热:当用户按下煮饭按钮后,控制电路会通电给加热器,开始加热。
加热器将内胆内的水加热至沸腾状态,水温逐渐升高。
3. 煮饭:当水温升至一定程度时,控制电路会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调整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以保持适当的温度。
这样可以使米饭充分吸收水分,煮熟后保持柔软口感。
4. 保温:当米饭煮熟后,电饭锅会自动切换到保温模式。
保温模式下,控制电路会周期性地通电给加热器,以保持锅内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米饭变凉。
三、保温原理电饭锅的保温功能是通过控制电路的调节来实现的。
1. 保温温度控制:电饭锅的控制电路会根据用户设定的保温温度,调节加热器的工作状态。
电饭锅工作原理

电饭锅工作原理电饭锅是现代家庭中常见的厨房电器,它能够方便快捷地煮熟米饭。
那么,电饭锅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电饭锅一般由内胆、外壳、加热器、温控器、蒸汽孔、电源开关等部件组成。
2. 工作原理电饭锅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加热和保温两个阶段。
加热阶段:当我们将米饭和适量的水放入电饭锅内胆后,通过按下电源开关,电流进入加热器。
加热器通常由一根或多根发热丝组成,这些发热丝通过电流而产生热能。
当电流通过发热丝时,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发热丝发热。
发热丝的热量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传递给内胆中的水和米饭。
内胆中的水受热后开始沸腾,产生蒸汽。
蒸汽的产生使内胆内的温度升高,使米饭煮熟。
保温阶段:当米饭煮熟后,温控器会感知到内胆的温度达到设定的保温温度。
温控器会自动切断加热器的电流,停止加热过程。
此时,电饭锅进入保温状态。
保温状态下,温控器会定期检测内胆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保温温度控制加热器的工作,使内胆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米饭的口感和温度。
3. 安全保护为了确保电饭锅的使用安全,电饭锅通常还配备了多种安全保护装置。
过温保护装置:当电饭锅内部温度异常升高时,过温保护装置会自动切断电源,防止发生火灾等事故。
压力保护装置:在加热过程中,如果内胆内的压力过高,压力保护装置会自动释放压力,以保证电饭锅的安全使用。
漏电保护装置:电饭锅还配备了漏电保护装置,一旦发生漏电情况,该装置会自动切断电源,避免触电事故。
4. 其他功能除了基本的煮饭功能外,一些电饭锅还具备其他功能,如蒸煮、炖煮、煲汤等。
这些功能是通过内胆上的蒸汽孔和特殊设计的蒸汽盖来实现的。
蒸汽孔可以让蒸汽通过,从而实现蒸煮食物的功能。
总结:电饭锅利用加热器产生的热能,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内胆中的水和米饭,使其煮熟。
在保温阶段,温控器控制加热器的工作,使内胆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保持米饭的口感和温度。
同时,电饭锅还配备了多种安全保护装置,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电饭锅是现代厨房中常见的一种厨具,它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你知道电饭锅是如何工作的吗?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一家用电器的运作机制。
一、电饭锅的加热系统1.1 电热丝电饭锅的加热系统主要由电热丝组成。
电热丝是由高阻值的合金丝制成,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当电流通过电热丝时,电阻产生的热量会使得电热丝加热,从而加热锅内的食物或水。
1.2 温控器电饭锅的温控器是控制加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控器通过感应锅内的温度变化,调节电热丝的加热功率,使锅内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当锅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控器会通电给电热丝,使其加热;当锅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器会切断电热丝的供电,停止加热。
1.3 热散热片为了避免电饭锅加热过程中过热,热散热片被设计在电饭锅的底部。
热散热片能够迅速将电饭锅底部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外部环境中,以保持电饭锅的温度稳定。
二、电饭锅的蒸煮系统2.1 蒸汽装置电饭锅的蒸煮系统通常包括一个蒸汽装置,用于蒸煮食物。
当水加热至沸腾时,产生的蒸汽会通过蒸汽装置进入锅内,将食物蒸熟。
2.2 热力循环为了使食物均匀受热,电饭锅通常会采用热力循环系统。
热力循环系统通过将锅内的热水循环流动,使食物受到均匀的加热。
这种系统可以确保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温度均匀分布,从而使食物更加美味。
2.3 水位控制器电饭锅的水位控制器起到了保护作用。
当锅内的水蒸发完时,水位控制器会感应到水位的变化,并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锅内的干烧现象发生。
这一设计不仅保护了电饭锅本身,还确保了用户的安全。
三、电饭锅的保温系统3.1 保温盖电饭锅的保温系统通常由保温盖组成。
保温盖的设计使得锅内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保持食物的温度。
3.2 保温层电饭锅的内胆通常会有一层保温层。
保温层由导热性较低的材料制成,可以减少热量的传导,从而保持食物的温度。
3.3 温度控制器电饭锅的保温系统也需要温度控制器的支持。
电饭锅工作原理

电饭锅工作原理电饭锅是一种常见的厨房电器,它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原理来实现煮饭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包括加热、控温、蒸汽循环等方面。
1. 加热原理电饭锅的加热原理主要依靠电热丝或电热板。
当电饭锅通电后,电流通过电热丝或电热板,产生热能。
电热丝或电热板通常由导热材料制成,能够快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能传导到内胆中。
2. 控温原理电饭锅的控温原理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实现的。
温度传感器通常位于电饭锅的内胆底部或侧面,可以感知到内胆中的温度变化。
一旦温度达到设定值,控制电路就会自动切断电源,停止加热。
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控制电路会再次通电,继续加热,以保持恒温状态。
3. 蒸汽循环原理电饭锅在煮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汽,为了保持饭菜的口感和质量,电饭锅需要进行蒸汽循环。
电饭锅通常配备有蒸汽孔和蒸汽管道。
当内胆中的水开始沸腾时,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孔排出,并通过蒸汽管道循环到锅底,再次进入内胆,形成蒸汽循环。
4. 烹饪时间控制原理电饭锅的烹饪时间控制原理是通过计时器实现的。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烹饪时间,计时器会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自动切断电源,表示烹饪完成。
这样可以确保食物在适当的时间内被煮熟。
5. 安全保护原理电饭锅在设计上通常会考虑到安全因素,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用户的安全。
常见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过热保护、超时保护和漏电保护等。
过热保护可以在温度过高时自动切断电源,避免发生火灾。
超时保护可以在烹饪时间过长时自动切断电源,避免食物煮糊。
漏电保护可以在电流泄漏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总结:电饭锅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加热、控温、蒸汽循环、烹饪时间控制和安全保护等方面。
通过电热丝或电热板的加热,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的控温,蒸汽孔和蒸汽管道的蒸汽循环,计时器的烹饪时间控制,以及过热保护、超时保护和漏电保护等安全保护措施,电饭锅能够快速、安全地煮饭。
这些工作原理的结合使得电饭锅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电器。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电饭锅是一种常用的厨房电器,它的主要功能是煮饭。
在日常生活中,电饭锅已经成为人们烹饪米饭的重要工具之一。
那末,电饭锅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一、加热系统电饭锅的加热系统是实现煮饭功能的核心部份。
普通来说,电饭锅的加热系统由加热盘、热敏电阻和温控器组成。
1. 加热盘:加热盘是电饭锅底部的金属片,它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传导给内胆中的水和米饭。
加热盘通常采用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2. 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是一种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元件。
在电饭锅中,热敏电阻被安装在内胆底部,用于感知内胆的温度。
3. 温控器:温控器是控制加热系统的关键部件。
它通过监测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化来判断内胆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值来控制加热盘的工作状态。
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控器会通电给加热盘,使其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温控器会切断电源,住手加热。
二、蒸汽循环系统电饭锅的蒸汽循环系统是实现煮饭均匀的关键。
它由密封盖、蒸汽孔和蒸汽导向装置组成。
1. 密封盖:电饭锅的密封盖用于封闭内胆,防止蒸汽泄漏。
密封盖通常采用高温耐热的塑料材料制成,上面还配有一个蒸汽孔。
2. 蒸汽孔:蒸汽孔位于密封盖的中央,它可以让蒸汽从内胆中排出,保持内胆内的压力平衡。
3. 蒸汽导向装置:蒸汽导向装置位于内胆底部,它的作用是将蒸汽从底部引导到上部,使米饭可以均匀受热。
蒸汽导向装置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三、煮饭过程电饭锅的煮饭过程可以分为加热、沸腾和保温三个阶段。
1. 加热阶段:当我们将米饭和适量的水放入电饭锅后,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来启动电饭锅。
此时,温控器会通电给加热盘,加热盘开始加热。
加热盘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传导给内胆中的水和米饭,使其温度逐渐升高。
2. 沸腾阶段:当内胆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水开始沸腾,产生大量的蒸汽。
蒸汽通过蒸汽孔排出,同时被蒸汽导向装置引导到上部,使米饭可以均匀受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电饭锅工作原理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 10级机电一班学生姓名:朱见光学号: 10050301003提交日期:年月日目录内容摘要 (3)关键字 (3)ABSTRACT (3)Keywords (3)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电饭锅组成 (5)第三章电路分析 (7)3.1 元器件简介 (7)3.1.1电阻 (7)3.1.2电容 (8)3.1.3二极管 (9)3.1.4三极管 (11)3.1.5变压器 (13)3.1.6电磁继电器 (14)3.1.7晶闸管 (16)3.2 电路设计 (17)3.2.1电路 (17)3.2.2工作原理 (17)第四章产品说明书 (19)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24)参考文献 (26)致谢 (27)内容摘要:在信息和科技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而与之共同发展起来的电器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成了不可替换的部分。
随着各种电器的发明和运用问题也就接踵而来,像漏电,短路等各种问题。
所以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以电饭煲为例向大家着重介绍,各个元件的功用和检测方法;电饭锅自动控制原理及与它相关的各部位原理图,进而帮助大家从专业的角度去了解家用电器以及对它们做出合理的保护关键字:电饭锅电饭锅自动控制原理图元器件的功能ABSTRACT:I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ge , our life has been inseparable from power。
But the common electrical appliances which appeared with the developing of age have become an irreplaceable part in daily life. With the invention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electrical appliances, various problems will come one after another, like leakage, short circuit problems and so on. So in this paper, I will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you, which is about the various components func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according cooker Controlling principle and its relevance diagram site .Depending on them ,you can make a correct elect by the professional point of view to understand the appliances and make reasonable protection for them.Keywords: rice cooker automatic control schematics component to explain第一章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的那种机械式、电子式的电饭煲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安全、简便、节能、实用已是当今代人追求的主旋律,而微电脑电饭煲的问世,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且把电饭煲的各项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电饭煲作为传统的厨房家电,发展至今,家家厨房差不多都摆上一个,对于这种持有率极高的产品,厂家的唯一策略就是运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电饭煲技术已经从机械、电子控制、转入微电脑智能化控制阶段,数字技术、电磁技术也将纷纷应用到了电饭煲的更新换代产品中。
一种产品是否能够生存,不仅看它能否给厂家带来利润,更重要的是看它有没有市场。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
是一种能自动将饭煮熟,并能保温的电热炊具,式普及率最高的厨房电器之一;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
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
而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是由日本人井深大的东京通讯工程公司发明于1950年代。
学校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神、为满足电工类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我们电饭煲自动煮饭控制器这个论文,它主要涵盖了应用电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维修电工、家用电器原理与应用等知识。
第二章电饭锅组成图3.1 电饭煲结构示意图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1.发热盘: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又叫磁钢。
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3.保温开关:又称恒温器。
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
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
当温度达到80C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
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C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
如此反复,即达到保温效果。
4.杠杆开关:该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一个常开触点。
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电源,同时给加热指示灯供电使之点亮。
饭好时,限温器弹下,带动杠杆开关,使触点断开。
此后发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5.限流电阻:外观金黄色或白色为多,大小\像3W电阻,按在发热管与电源之间,起着保护发热管的作用。
常用的限流电阻为185C 5A或10A(根据电饭煲功率而定)。
限流电阻是保护发热管的关键元件,有能用导线代替。
第三章电路分析3.1 元器件简介3.1.1电阻1、电阻器的概念电阻器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大小,简称电阻,用电阻字母R表示。
金属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的导电性能有关,表示为: R=рL/S (2-1) 式中 R——导体的电阻;ΩL——导体的长度;mS——导体的横截面积;m²р——导体的电阻率;Ω.M电阻率р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系数,不同金属材料电阻率的大小可查电阻率表。
银、铜、铝的电阻率小,常用来制造导线和电气设备的线圈。
2.电阻的单位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简称欧(Ω)。
另外,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l kΩ=10 ³Ω lmΩ=10 ³×10 ³Ω (2-2) 3. 电阻器的作用在电子电路中可作为负载、限流、分流、降压、分压、取样等。
它是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
4.电阻器的表示符号固定电阻(R)可调电阻(RP)图2-1 电阻器的符号5.电阻器的种类电阻器的种类很多,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固定电阻和可变电阻(包括电位器);按材料不同可分为炭膜、线绕、金属膜电阻等。
3.1.2电容1.电容器的概念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装置,它由两块金属极板中间夹有绝缘材料构成;简称电容。
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接通时,两块极板就带上了等量的异性电荷。
电荷量Q与电压U成正比,即Q=CU,C为比例系数,也就是电容器的电容量,简称电容C=Q/U (2-3)式中 C——电容,FQ——电极上带的电荷,CU——两极板间的电压,V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它是电容器的固有参数。
它与极板的尺寸及绝缘介质的性能有关,即:c= ⊱S/d (2-4)式中 S——平行板电容器的面积,m ²d——极板间的距离,m⊱——介质的介电常数,F/m电容的单位为法拉,简称法(F),还有微法(µF)、皮法(pF)。
2.电容器的种类电容器的种类很多,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固定、可变、半可变电容器;按介质不同可分为纸质、云母、陶瓷、涤纶、玻璃釉、电解电容器等。
电解电容器有正、负极,使用时正极接高电位,负极接低电位。
3. 电容器的表示方法图2-2 电容器(C)3.1.3二极管一、普通二极管1.概念及构成二极管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一个PN结。
在一个PN结两端接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外面用金属(或玻璃、塑料)管壳封装起来,就成为半导体二极管。
从P端引出的电极称为阳极,从N端引出的电极称为阴极。
2.二极管的符号图2-3 二极管3. 二极管的分类常见的类型如整流二极管(2CZ)、普通二极管(2AP)、稳压二极管(2CW)等。
按照内部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点接触型和面接触型等类型。
二、发光二极管1、原理及类型图2-4发光二极管的外形及电路符号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有结,在结加上正向电压,区的孔穴就注入区,而区的电子则注入区,空穴和电子在结相遇而复合过程中会放出能量,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光的形式辐射出来。
发光二极管的种类很多,按发光颜色分,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等可见光,还有人眼看不到的红外光;按外形来分,有圆形、矩形、符号形及组合形等;按功率大小分,有小功率管、中功率管及大功率管。
2、主要特性发光二极管具有与普通二极管有类似特点,即单向导电性。
当PN结加上正向电压时,在低于它开启电压之前几乎没有电流。
一旦正向电压超过它的开启电压,电流便急剧增大。
因此,发光二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型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5所示。
图2-5 是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一般发光二极管的两个引脚是有差别的,较长的引脚为它的正极。
由于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在2V左右,所以直接用万用表中使用1.5 V电池的R×1、R×10、R ×100等各电阻挡无法测量发光二极管的引脚极性及判断它的好坏。
这时,可用一节‘1.5 v干电池与万用表电阻挡串联,即用万用表的红表棒接这节干电池的正极,然后用该于电池的负极与万用表的黑表棒作为两个测试端来测发光二极管的两个引脚,回路中的电源电压为3 V,所以可以使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
测试时利用表头的内阻作为限流电阻,R×1挡和R×10 挡的内阻较小,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时是否发光,以帮助判断它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