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合集下载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引言概述:电饭煲是现代家庭厨房中常见的厨具之一,它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原理来实现烹饪米饭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并附上原理图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加热原理1.1 电饭煲内部有一个加热元件,通常是电热丝或者电热管,通过电流加热来加热内胆。

1.2 当电饭煲内部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加热元件会自动加热,直至温度达到设定值住手加热。

1.3 加热原理是电饭煲能够将水加热至沸腾状态,从而煮熟米饭。

二、蒸汽循环原理2.1 在加热的过程中,水会被加热至沸腾,产生大量蒸汽。

2.2 蒸汽会通过电饭煲内部的蒸汽孔进入蒸汽管道,然后通过蒸汽孔释放到外部。

2.3 蒸汽循环原理使得电饭煲内部的温度均匀,确保米饭能够被均匀煮熟。

三、恒温原理3.1 电饭煲内部配有恒温控制器,能够实时监测内部温度。

3.2 当内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恒温控制器会住手加热元件的工作,保持恒温状态。

3.3 恒温原理使得电饭煲能够在煮熟米饭后自动转入保温状态,保持米饭的温度和口感。

四、保护原理4.1 电饭煲内部还配有多重保护装置,如过热保护、干烧保护等。

4.2 过热保护能够在温度过高时住手加热元件的工作,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4.3 干烧保护能够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住手加热元件的工作,避免损坏电饭煲。

五、原理图5.1 电饭煲的原理图通常包括加热元件、恒温控制器、蒸汽管道等部件。

5.2 原理图能够清晰地展示电饭煲内部各部件的连接和工作原理。

5.3 通过原理图,用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电饭煲的工作原理,方便维修和保养。

总结: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包括加热原理、蒸汽循环原理、恒温原理和保护原理,通过这些原理保证电饭煲能够快速、均匀地煮熟米饭。

同时,原理图能够匡助用户更好地理解电饭煲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正确使用和维护电饭煲提供参考依据。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一、电饭煲的工作原理电饭煲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用于煮饭和保温。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加热、控温和保温三个方面。

1. 加热原理:电饭煲的加热原理是通过电热丝产生热量,将热量传导给内胆,从而加热食物。

电饭煲的内胆普通采用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在电饭煲内胆的底部,通常会有一个加热盘,上面覆盖着电热丝。

当电饭煲通电后,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电阻加热效应,使电热丝发热,进而将热量传递给加热盘和内胆,使食物受热。

2. 控温原理:电饭煲的控温原理是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实现的。

温度传感器通常位于电饭煲内胆底部的加热盘附近,用于感知内胆的温度。

当内胆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电路会通电给电热丝,使其加热;当内胆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电路会切断电热丝的供电,住手加热。

通过不断地检测和调节加热时间和间隔,电饭煲可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保证食物的烹饪效果。

3. 保温原理:电饭煲的保温原理是通过保温盖和保温层实现的。

保温盖位于电饭煲内胆的顶部,用于覆盖食物。

保温层通常由隔热材料构成,如发泡聚苯乙烯(EPS)或者蓄热材料。

当煮饭完成后,电饭煲会自动切换到保温模式,保温盖和保温层能够有效地阻挠热量的散失,使食物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达到长期保温的效果。

二、电饭煲的原理图电饭煲的原理图如下所示:[原理图]1. 电源模块:负责将交流电源转换为适合电饭煲工作的直流电源。

通常包括变压器、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

2. 控制模块:包括主控芯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

主控芯片负责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控制加热和保温功能的开关,并实时监测内胆温度。

温度传感器负责感知内胆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给主控芯片。

控制电路根据主控芯片的指令,控制加热盘和保温层的供电。

3. 加热模块:包括电热丝、加热盘和导热材料。

电热丝通过电流加热,产生热量。

加热盘位于内胆底部,接收电热丝传递的热量,并将热量传导给内胆和食物。

导热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提高加热效率。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电饭煲是一种常见的厨房电器,它能够方便快捷地煮熟米饭。

了解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它。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并附上相应的原理图。

1. 工作原理电饭煲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1 加热元件电饭煲的加热元件通常采用一对加热管,它们位于内胆底部。

加热管通过电流加热,将热量传递给内胆,使米饭煮熟。

1.2 温度传感器电饭煲内部配备了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胆内部的温度。

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饭煲会自动切换至保温模式,保持米饭的温度。

1.3 控制电路电饭煲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按键、显示屏等组成。

主控芯片负责接收来自按键的指令,并控制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

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和设置的参数。

1.4 保温装置电饭煲的保温装置主要由保温盖和保温层组成。

保温盖能够有效地阻挡热量散失,保持米饭的温度。

保温层则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

2. 原理图以下是电饭煲的简化原理图,用于说明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

[原理图]3. 工作流程了解电饭煲的工作流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

下面是电饭煲的工作流程:3.1 设置模式通过按键设置电饭煲的工作模式,如煮饭、蒸煮、煲粥等。

3.2 加水根据米饭的种类和用量,向内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3.3 加米将洗净的米饭放入内胆中,注意不要超过内胆的最大容量。

3.4 加热关闭内胆盖,插入电源,按下启动键,电饭煲开始加热。

加热管通过加热将水加热至沸腾,使米饭煮熟。

3.5 保温当米饭煮熟后,温度传感器会检测到内胆内部的温度达到设定值,电饭煲会自动切换至保温模式,保持米饭的温度。

4.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电饭煲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4.1 操作正确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电饭煲,避免误操作导致故障或者安全问题。

4.2 清洁卫生使用后及时清洁电饭煲,保持内胆的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4.3 防止漏电使用时要确保电饭煲的电源线没有损坏,插头接触良好,避免漏电。

电饭煲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电饭煲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电饭煲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
不同控制方式的电饭煲其功能均是实现炊饭功能,为了更深入了解电饭煲整机控制过程,下面以典型电饭煲的控制关系为例对其进行介绍。

下图所示为典型微电脑式电饭煲的简单控制示意图。

1、电饭煲的加热过程
当微电脑式电饭煲开始工作时,交流220V市电经直流稳压电路后输出直流电压为控制电路供电。

操作电路主要是为微电脑提供人工指令。

控制部分的微处理器输出驱动信号使继电器接通,交流220V电压经继电器的触点为加热盘供电,微电脑式电饭煲开始加热,如下图所示。

2、电饭煲的保温过程
微电脑式电饭煲在加热过程中,锅底内限温器中的热敏电阻不断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控制部分的微处理器,当锅底内没有水时,温度超过100°C,此时控制电路的微处理器输出“饭熟”的信号,继电器断电并释放开关触点,电饭煲停止加热;
同时微处理器输出驱动信号驱动双向晶闸管导通,交流220V经双向晶闸管将电压加到保温加热器和加热盘上,此时,保温加热器与加热盘串联,其电阻值较大,流过的电流很小,产生的热量只能维持保温功能,微电脑式电饭煲进入保温过程,如下图所示。

3、机械式电饭煲工作过程
在机械式电饭煲中,当电饭煲完成加热工作后,主要由限温器进行控制。

如下图所示,电饭煲工作时,是由交流220V电压经电源开关加到加热盘上,加热盘发热,开始对内锅进行炊饭,同时电饭煲中的加热指示灯亮。

当饭煮好的时候,电饭煲内便含有一定的热量。

这时候,温度会一直停留在沸点,直至水分蒸发后,电饭煲里的温度便会再次上升。

当温度上升超过100°C后,磁钢限温器内的感温磁钢失去磁性,释放永磁体,永磁体通过杠杆使炊饭开关断开。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开始煮饭时,用手压下开关按钮,永磁体与感温磁体相吸,手松开后,按钮不再恢复到图示状态,则触点接通,电热板通电加热,水沸腾后,由于锅内保持100℃不变,故感温磁体仍与永磁体相吸,继续加热,直到饭熟后,水分被大米吸收,锅底温度升高,当温度升至“居里点103℃”时,感温磁体失去铁磁性,在弹簧作用下,永磁体被弹开,触点分离,切断电源,从而停止加热.如果用电饭锅烧水,在水沸腾后因为水温保持在100℃,故不能自动断电,只有水烧干后,温度升高到103℃,才能自动断电.向左转|向右转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

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

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

普通电饭煲的结构: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1、发热盘: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又叫磁钢。

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3、保温开关:又称恒温器。

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

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

当温度达到80C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

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C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

电饭煲结构原理图解

电饭煲结构原理图解

电饭煲结构原理图解
电饭煲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结构原理图解如下:
1. 外壳:电饭煲的外壳通常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用来保护内部电路和装置,并且提供一个支撑框架。

2. 内胆:电饭煲的内胆通常由不粘涂层的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

内胆中有一个加热元件(发热管),用于加热水和米饭。

3. 加热元件:加热元件是电饭煲的核心部件之一,通常由一根或多根发热管组成。

当电饭煲通电后,电流通过发热管,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内胆中的水和米饭。

4. 温控器:温控器用于控制电饭煲的加热温度。

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温控器会自动切断或调节电源,以维持恒定的加热温度,防止过热或过冷。

5. 定时器:定时器用于设定烹饪时间,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电饭煲会自动停止加热,以免米饭过煮。

6. 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位于电饭煲的外壳上,用于设定加热温度、烹饪时间等参数,并显示相应的状态和操作信息。

7. 密封圈:电饭煲的内胆和外壳之间有一个密封圈,用来防止蒸汽和水从内胆外溢,保持内部压力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8. 出水孔:电饭煲内胆底部有一个出水孔,用于排放多余的水
分,以保持米饭的湿度和口感。

9. 排气孔:电饭煲的外壳上通常有一个或多个排气孔,用于排放蒸汽和热气,以保持内部压力平衡,并避免内部过热。

通过以上结构和原理,电饭煲可以实现将水和米饭加热到恒定的温度,然后根据设定的时间自动停止加热,从而做出美味的熟饭。

电饭煲工作原理及结构

电饭煲工作原理及结构

电饭锅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010-02-09 11:57电饭锅可分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定时保温式电饭锅、压力电饭锅等三种。

各类电饭锅的常见规格和工作能力见表1。

(一)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图1是一种双层自动保温式电饭锅的结构图,主要由锅盖、外壳、内胆、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

下面介绍它的主要部件:1.内胆内胆系采用纯铝板拉伸成型,底部加工呈球面状,使与发热板很好吻合,以提高热效率。

胆的内壁上有刻度,可指示出放米量和放水量。

内胆的边向外翻口,既可增加强度,又可使溢出的饭水流到壳外,以防损坏内部电器零件。

2.外壳外壳是用冷轧薄钢板拉伸成型,外面喷涂装饰性漆层。

外壳与内胆之间有一层空气间隔,起保温作用,同时可以安装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

3.锅盖有的锅盖中央部位嵌有一块玻璃,能观察烹饪情况;有的装有压紧锅盖用的手柄,兼具便携作用。

4.发热板发热板是将环形金属管状电热元件铸造在铝合金体中,再经加工而成,它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和较大的机械强度,板面形状要求与锅底相吻合,在其中心处装有磁性温度控制元件,如图2所示。

5.温度控制装置电饭锅所以能够自动断电和保温,是因为它内部装有磁钢限温器和热双金属片恒温器两个自动装置。

磁钢限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3。

它是利用感温磁钢(软磁体)的磁性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特性来设计的。

当低温时,感温磁钢是顺磁性物质,具有磁性;当温度升到某一界限时,感温磁钢变成逆磁性物质,因而失去磁性。

这个温度界限,叫做居里点。

通常,居里点的温度略高于103℃。

在饭煮熟前,锅内有水,所以电饭锅的内胆温度不会超过100℃,感温磁钢仍然具有磁性。

当饭熟后,内胆没有水,温度便会上升超过100℃。

此时,紧贴于内胆底面的感温磁钢温度,也随之上升到居里点而失去磁性。

这样,永磁体在重力或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感温磁钢不能继续吸住它而跌落。

下跌时,永磁体通过连杆作用把触点分离,于是电饭锅断电,表明米饭已经煮熟。

热双金属片恒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4。

电饭煲工作原理文字解释

电饭煲工作原理文字解释

电饭煲工作原理文字解释
电饭煲是一种家用厨房设备,用于煮饭。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能将水加热到沸点,并且通过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来将米饭煮熟。

当电饭煲接通电源后,电流会通过电饭煲内部的加热元件,如加热线圈或加热板。

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内锅内壁,使内锅升温。

同时,在内锅底部有一个温度传感器,能够感知到内锅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会将内锅的温度信息传递给电饭煲内部的控制装置。

根据设定好的烹饪模式,控制装置会根据内锅温度的变化和预设的时间段来自动调整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

当内锅温度低于设定的加热温度时,控制装置会让加热元件工作,将内锅内的水加热至沸腾状态。

当内锅温度达到设定的加热温度后,控制装置会将加热元件停止工作,以保持内锅的温度稳定。

这个循环的过程将根据设定的加热时间进行重复,直到设定的时间到达。

一旦时间到达,控制装置会断开电源,停止加热元件的工作。

此时,米饭已经被煮熟,并且电饭煲会自动进入保温模式,以保持米饭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通过这种工作原理,电饭煲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米饭煮熟,既方便又节省时间。

同时,由于设有保温功能,米饭可以保持适宜的温度,使其始终保持口感和食用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普通电饭煲的结构: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1、发热盘: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又叫磁钢。

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3、保温开关:又称恒温器。

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

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

当温度达到80C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

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C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

如此反复,即达到保温效果。

4、杠杆开关:该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一个常开触点。

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电源,同时给加热指示灯供电使之点亮。

饭好时,限温器弹下,带动杠杆开关,使触点断开。

此后发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

5、限流电阻:外观金黄色或白色为多,大小象3W电阻,按在发热管与电源之间,起着保护发热管的作用。

常用的限流电阻为185C 5A或10A (根据电饭煲功率而定)。

限流电阻是保护发热管的关键元件,有能用导线代替。

图不好在网上画出自己想一下很简单的
参考资料:网上
豪华自动电饭煲(锅)
·煮饭-插上电源线,按下煮饭按钮,磁钢限温器吸合,带动磁钢杠杆,使微动开关从断开状态转到闭合状态,从而接通电热盘的电源,电热盘上电发热,由于热盘与内锅充分接触,热量很快传导到内锅,内锅也把相应的热量传导到米和水,使米和水受热升温至沸腾;由于水的沸腾温度是100℃,维持沸腾,这时磁钢限温器温度达到平衡,维持沸腾一段时间后,内锅里的水已基本被米吸干,而且锅底部的米粒有可能连同糊精粘到锅底形成一个热隔离层,因此,内锅底部会以较快的速度,由100℃上升到103℃±2℃,相应磁钢限温器温度从110℃上升到145℃左右,热敏磁块感应到相应温度,失去磁性不吸合,从而推动磁钢连杆机构带动杠杆支架,把微动开头从闭合转为断开状态,断开电热盘的电源,从而实现电饭煲(锅)的自动限温;进入保温状态,焖饭10分钟后,方可食用。

·保温(双金属片)—电饭煲(锅)煮好米饭后,进入保温过程,随着时间推移,米饭的温度下降,双金属片温控器的温度随着下降,当双
金属片温控器温度下降到54℃左右,双金属片恢复原形,双金属片温控器触点导通,电热盘通电发热,温度上升,双金属片温控器温度达到69℃左右,双金属片温控器断开,温度下降,重复上述过程,实现电饭煲(锅)的自动保温功能。

?煮粥(煲汤)采用双发热管加热,通过温度开关感应水的温度实现大小功率的转换,从而实现开始大功率加热,水接近沸腾后转换为小功率加热。

电脑电饭煲
·煮饭-插上电源线,按启动键,电饭煲开始工作,微电脑检测主温控器的温度和上盖传感器温度,当相应温度符合工作温度范围,接通电热盘电源,电热盘上电发热。

由于电热盘与内锅充分接触,热量很快传到内锅上,内锅把相应的热量传到米和水中,米水开始加热,随着米水加热升温,水分开始蒸发,上盖传感器温度升高,当微电脑检测到内锅米水沸腾时,调整电饭煲的加热功率(微电脑根据一段时间温度变化情况,判断加热的米水量情况),从而保证汤水不溢出,当沸腾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和内锅里的水被米基本吸干,而且内锅底部的米粒有可能连同糊精粘到锅底形成一个热隔离层;因此,锅底温度会以较快速度上升,相应主温控器的温度也会以较快温度上升,当微电脑检测主温控器温度达到限温温度,微电脑驱动继电器断开电热盘电源,电热盘断电不发热,进入焖饭状态,焖饭结束后转入保温状态。

·保温—在保温状态,随着时间推移,内锅里的米饭温度下降,使主温控器温度下降,当微电脑检测主温控器温度下降到保温的控制温度,驱动电热盘的电源,重新上电加热,温度上升,主温控器温度也随之升高;当微电脑检测到主温控器温度升高,电热盘断电降温,主温控器温度下降,重复上述循环,使电饭煲维持在保温过程。

·—立体加热与单加热的相比的优点:使用立体加热在煮熟饭后不易产生冷凝水,保温过程不会出现冷凝水滴落泡白米饭现象,保温米饭均匀一致
普通电饭煲(电饭锅)的工作原理与维修
普通电饭煲地工作原理与维修
电饭煲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地家用电器,是人们煮米饭地主要工具。

目前,示场上地电饭煲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微电脑模糊控制技术地自动电饭煲;另一种是采用机械控制地普通电饭煲。

普通电饭煲地结构煳原理比较简单,如果你懂一点电工知识,又敢于探索,你就可以卦己动手解决你遇到地一些小麻烦,而大可不必劳驾专业维修人员,本文从普通电饭煲地结龟綦手,介绍一些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普通电饭煲地结构
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1.发热盘: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地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发热盘上,取下内锅即可看到,这是电饭煲地主要发热元件。

2.限温器:又叫磁钢,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上有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地中央。

煮饭时,靠永久磁环地吸力吸住内锅地锅底。

当煮米饭时,锅底地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地吸力随温度地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地水被蒸发掉,锅底地温度达到103±2℃时,磁环地吸力小于其上地弹簧弹力,限温器被弹簧拉下,压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与发热管之间地一条通路。

3、保温开关:又称恒温器。

它由一个储能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该触点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发热管)、一对常开触点(该触点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保温指示灯)、一个双金属片组成。

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
构成双金属片地两片金属地受热伸缩程度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

当温度达到80℃以上时,向上弯曲地双金属片可以推开保温开关地常开触点,从而切断发热管与电源地一条通路;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弯曲度减少,逐渐回到原位置,常闭触点在弹性伧用下闭合,使发热管通电发热,实现电饭煲地保温功能。

4、杠杆开关:该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两对常开触点,其中一个触点接在电源与发热管之间;另一个触点接在电源与保温指示灯之间。

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电源,饭好时,限温器弹下,压动杠杆开关,使该开关弹起,使发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

5、限流电阻l吴观黑色,像2W地碳膜电阻,接在发热管与电源之间,起着保护发热管地作用。

限温器只有在内锅里地水完全烧干时才会自动断开,因此用电饭煲煮汤水较多地食物,发热管会长时间工作,容易造成过电流,这时限流电阻会先熔断,从而保护发热管。

限流电阻是保护发热管地关键元件,不能用导线代替。

常见故障地检修
故障现象:插上电源插头,电源保险丝马上熔断
原因及检修:(1)电饭煲电源插座内进水或米汤,造成短路。

这种情况可以将插座内吹干水分后继续使用。

(2)电饭煲电源插座或插头由于长期使用,其表面碳化短路。

这种情况可用细砂纸将其表面碳化层磨掉,并用酒精擦干净。

故障现象:不能煮饭
原因及检修:(1)电源导线断路。

用万用表地欧姆挡检查电源导线。

(2)
限流电阻熔断。

此时可用万用表地欧姆挡检查该电阻。

若该电阻熔断必须用同
摘要:型号限流电阻代替,不能直接用导线代替。

(3)发热管烧断。

没有限流电阻地电饭煲长时间工作,烧断发热管。

此时用万用表地欧姆挡检查发热管,若断路则必须连同发热盘一起更换。

故障现象:煮夹生饭原因及检修...
•型号限流电阻代替,不能直接用导线代替。

(3)发热管烧断。

没有限流电阻地电饭煲长时间工作,烧断发热管。

此时用万用表地欧姆挡检查发热管,若断路则必须连同发热盘一起更换。

故障现象:煮夹生饭
原因及检修:此故障一般是限温器内地永久磁环磁力减弱造成地。

此时可拆开电饭煲地限温器检查磁环是否断裂、吸力如何。

若永久磁环断裂则必须更换相同型号地限温器;若吸力减小,可调节限温器上地调温螺钉,每次调节1/4圈,调节一次试煮饭一次。

故障现象:煮煳饭
原因及检修:此故障可能是保温开关地常闭触点烧结粘在一起,虽然饭已经煮好,限温器也跳下,但保温开关仍在继续给发热管通凳悻饭就煳了。

此时可用小刀把触点分开,然后用细砂纸将触点表面清理干净。

故障现象:煮好饭后不能保温
原因及检修:此故障可能是保温开关地常闭触点表面脏污或烧蚀,使
其触点接触电阻过大,造成触点闭合而电路不通,发热管不发热,电饭煲不能保温。

此时可用细砂纸将触点表面清理干净后,镀上一层锡。

若仍不保温可更换保温开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