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特重型颅脑损伤并自主呼吸停止救治成功体会(附4例报告)

l 90 0 Gun x dc l ora ,u.0 2, o .4, o. a giMe ia un J12 0 V 12 N 7 J l
特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并 自主 呼 吸 停 止 救 治 成 功 体会 ( 4例 报 告 ) 附
应 积极 手术 抢 救 。
减压术 。清 除
2 7天 , 愈 出 院 , 3 治 随访 1 , 年 四肢精 细动 作 不协 调 l3 女 ,0岁 , 车祸 致伤 伴 不省 人 事 l 时 入 院 . 4 因 小 行 C T检 查 , 断 : 颞 部 急性 硬膜 下血 肿 。行 开 颅 诊 右 血肿 清 除 、 骨瓣 减 压 术 , 除 血 肿 6 I , 后 病 情 去 清 o l术 n 好转 。 术后 第 3天 突 然 昏迷 , 吸 浅 、 , 瞳 孔 散 呼 慢 双 大 ,0分钟 后 自主呼 吸 停止 , 气 管插 管 , 易 呼 吸 2 行 简 器维持 呼吸 , 查 C 诊 断 : 额 叶脑 挫 裂 伤 , 内 复 T, 双 脑 血肿 , 水 肿 , 疝 。 病 变 l小 时 4 脑 脑 o分 行 再 次 开 颅 血肿 清 除 术 , 中清 除 血 肿 、 死 脑 组 织 8 ml 术 术 坏 0 。 后 自主呼 吸恢 复 , 治疗 9 8天 , 愈 出院 。随 访 1 , 治 年
』 医 科 大 学 第 六 附 属 医 院 颅 脑 外 科 (300 潘 荣 南 罗 云 平 吴雪 松 西 5 70 ) 刘 增 庆 吴 维 民
特 重 型 颅 脑损 伤 C S评 分 3 - C ~5分 是 当今 颅 脑 损伤 治疗 的重 点 和 难 点 , 亡 率 很 高 , 其 是 G S 死 尤 C 评 分 3分 的颅 脑 损 伤病 人 死 亡 率 几 乎 10 0 %…。 本 文 回顾 性 分析 我科 19 9 6年 1 至 20 年 6月 成 功 月 01 救 治 4例 G S评 分 3分 特 重型 颅脑 损 伤并 自主 呼 吸 C 停止 病 人 , 报告 如 下 。 现 l 病例 介绍 1 1 男 ,6岁 , . l 因跌 伤头 部 伴疼 痛 3小 时 , 次 不 省 再 人 事 l 时人 院。 人 院 时 G S评 分 3分 , 瞳 孔 散 小 C 双 大 , 吸浅 、 ,0分 钟 后 出现 自主 呼 吸 停 止 , 呼 慢 5 即行 气管 插 管 , 易 呼 吸 器 维 持 呼 吸 行 C 简 T检 查 , 断 : 诊 左 颞 部 急性 硬 膜 外 血 肿 , 期脑 疝 。人 院 l 时 4 晚 小 5 分行 开 颅 血 肿 清 除 , 骨 瓣 减 压 术 清 除 血 肿 去 l0 l 术 后 双 瞳 孔 缩 小 , 主 呼 吸 恢 复 治 疗 2 1I , n 自 4 天, 治愈 出院 , 随访 1 , 后遗 症 。 年 无 12 男 ,0岁 , 祸 致 伤 头 部 伴 不 省 人 事 l 时 人 . 2 车 小 院 , 院 时双 瞳 孔 散 大 , C 入 G S评 分 3分 , 吸 浅 、 , 呼 慢 行 气管 插 管 , T检 查 , 断 : 部 急 性 硬 膜 外 血 肿 , C 诊 枕 枕骨 大孔 疝 。4 o分 钟 后 自主 呼 吸停 止 , 易 呼 吸 器 简 维 持 呼 吸 。人 院 l 时 2 小 0分 行 开颅 血 肿 清 除 、 窗 骨
重型颅脑损伤80例救治体会

・8 ・ 9
双 额 叶脑 挫 裂 伤 治 疗分 析
黄 敏 胜
浙江 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 桐庐 150 31 0
【 键 词】 额 叶 ; 挫 裂 伤 ; 疗 关 脑 治 【 图分 类 号 1 R 5 . 1 中 6 11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1 1 7— 10 2 0 )408 一1 6 35 1 (0 7 0—0 9O
突变 。
3 讨 论
双 额叶脑 挫裂伤是 闭合性 颅脑 损伤 中 的一种严 重 脑损伤 。一般 均因对 冲 伤 或 冲击 伤 所致 , 受 伤 着力 与 点有密 切关 系。这类 病 人 伤情 变 化 较 大 , 发 颅 内压 继 的发 生 和发 展极 为迅 速 , 给治疗 带来 困难 。我 院 同期 收治颅脑外 伤患 者 3 5 6 7例 , 中双 额叶脑 挫裂 伤患者 其 1 2 , 4 5 , 病 死 率 2 . , 同期 其 他 类 型 6 例 占 . 其 53 而 颅脑 外伤 患者 的 病 死 率 1. 。所 以临 床 上 对 双 额 34 叶脑 挫裂伤患 者 的诊断 和治疗 应 引起 足 够 的重 视 、 善脑代 谢等 , 改 并予 以伤后 2 h内随时 头颅 C 4 T检查 , 中 1 其 8例 非 手术 抢 救 患者 在一 周 内行手 术 治疗 。
2 结 果
按 G S评 分 : 组 1 2例 , 愈 6 C 本 6 治 6例 , 残 4 中 2 例 , 残 7例 。植物状 态 6 , 亡 4 例 。 重 例 死 1
别 是 伤后神 志清 醒患者 。 头颅 C T诊断 双 额 叶脑 挫 裂 伤 简单 准 确 , 阅片 但 时应特 别仔 细 观 察 脑 室 系 统 、 池 、 环 四叠 体 池 是 否 缩 小、 受压 , 无脑肿 胀 , 有 以便 结合 临床症 状体 征 , 出准 作 确 的治疗 。 双额 叶脑 挫裂 伤 的治疗 , 目前 对 手 术选 择 仍 缺乏 积极 态度 。其 原 因 : 双 额 叶病 灶 切 除后易 致 患者精 ① 神情 感 障碍 ; 双额 叶脑挫裂 伤早期 颅 内血肿 量不多 , ② C 检查 中线结 构移 位不 明显 , 池受 压 不 明显 , 弥 T 脑 对 漫性 脑肿胀 认 识 不 够 ; 家 属 对 非手 术 治 疗 易 接 受 。 ③ 但 我们 经过 1 2例病 例 回顾 , 们 认 为 双额 叶脑挫 裂 6 我 伤 患者 2 h内 GC 4 S评分不 可靠 , 因双 额叶脑 挫裂伤 的 损 伤机 制复 杂 , 伤后 可致 急性 脑 血 管 扩 张 、 水 肿 , 脑 弥 漫 性脑 肿胀 可致脑 干 丘脑 继 发 损 伤 , 致 患 者 突然死 导 亡 。对 双额 叶脑挫 裂伤患者 手术 指征应 适 当放宽 。对 头 颅 C 显示 有弥漫性 脑肿胀 者 , T 即使 患者 神智 清醒 , 亦应 尽早 手术 。对 非手 术 治疗 的患 者 在治 疗 其 间 , 应 密 切观 察 病 情 变化 , 伤后 1 、 d 5 d 3 、 d应 常 规 复 查头 颅 C 如 发现 血肿 量增加 , T, 脑水肿 加剧 , 中线 结 构移 位明 显 , 及早 进行手 术 , 应待 病人病 情突发 而再 检查头 应 不 颅 C 错 过手 术时机 。 T, 对 本组 病例使 用“ 露醇 ” 甘 降颅 内压 分 析 , 我们 认 为双额 叶脑 挫裂伤 患者脑 水肿持 续 时间较其 他部位 挫 伤长 , 一般 5 d为 其 高 峰期 ,0 ~8 1 d以后 逐渐 消 退 , 所 以我们认 为应 用脱 水剂 时 间应 延 迟 至 8 d以后 方 可 根 据 头颅 C T结果 逐 渐 减量 , 过 早 停用 很 易发 生 病 情 如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43例临床救治体会

将动 脉压 维持在 正常水平 ,由于破坏 了凝血 止血机制和稀
释性 贫血 ,反而增加 了出血发生 率 ,并可增加死 亡率。李
余l 例 ( 9 5 在检查抢 救过程 中出现血压 下降 。 3 . %) 7
1 3 治疗 . 在 急诊 及神 经外科 的重症监 护室进行 ,严密 监 测患者生命体 征、尿 量、 中心 静脉压 等 ,积极 抗休克治 疗 。除CT、MRI 查外 ,其他检查 均在床 边进行 。腹腔 检 穿 . 5 例 次 ,开颅手术 3 例 (2 1 ,其他部 位手术 1 例 16 1 7 . %) 8 ( . %) 4 9 ,紧急 气管 插管 2 例 ( 3 5 ,气管 切开 2 例 1 3 5 . %) 0 ( 6. %) 4 5 ,胸腔 闭式引 流6 (4. %) 例 1 0 。
颅术 中出血量 不多但 出现血压 下降 ,经腹腔 穿刺证实腹腔
内有 大量 出血 ,经手术治疗成 功获救 。此外 ,有条件对脱 水药的使用有客 观的指导
作用 ,有 利于 评估预 后。
参 考 文 献
创伤 引起急性血容 量丢失及 体液 因子( 如儿茶酚 胺等) 释放 ,导致体液在第三间隙滞 留,引起急性血容量下降 , 致
中 国 乡村 医药 杂 志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刨伤性休克4 例临床救治体会 3
钟锦修 姜旭勉 陈海平 翁丽霞 ( 浙江苍南 二人民医 3 82 县第 院 2 0) 5
笔者 对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8年 5月我院收治 的 4 3例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重点讨 论其临 床及诊治特 点 。报道 如下 : 这 给 早 期诊 断带 来一 定 的 困难 ,容 易漏诊 或 误诊 ,以致 延误 病情 。颅 脑 损伤 合 并休 克患 者伤 后颅 内压 增 高 ,可 因Cu hig s n 反应 的血压升高而掩盖 休克代偿期 的轻度血压
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3 8例 存 活 3 0例 (89 % ) 7 .5 。根 据 G S评 分 O 法 , 中恢 复 良好 ( 其 出院 时意识 清 楚 , 明显 神 经功 无 能 障碍 )4例 , 1 中残 ( 生活 基 本 自理 , 遗有 部 分 神经 功 能缺 陷) 8例 , 重残 ( 病情 平稳 , 意识仍 有 障碍或神
1 1 病例资料 .
本组 3 8例 , 3 男 2例 , 6例 , 女 年龄
3~ 3岁 。3 9 3例受 伤 至人 院 时间 为 1~18 h 另 5 6 。 例 系伤后 1 0d以上 由外 院转人 。 院时全部 患者均 人 处 昏迷状态 。G S3~ C 5分 l 2例 , 8分 2 6~ 6例 。一
志 , 0 3 ( )22—3 2 3,2 3 :4 0 .
[ ] A nIt nMe 19 ,1 ( ) 53—7 J . n ne d,9 1 14 7 :9 r .
பைடு நூலகம்
经功能严重缺陷) 8例。死亡 8 (10 例 2.5%) 其中 , 原 发脑损 伤过重 ( C 以下 )伤后 2 G S5分 、 4h内死亡 2例 ; 重复合 伤或 出现 并 发症死 亡 4例 ; 严 开颅 术后
发生 严重脑 肿胀 2例 。本组 生存率 和预后 良好率分
别 达到 7 . % 和 5 . % 。 89 79
应 用钙离 子拮抗剂 解 除脑血管痉挛 及静 脉滴 注低分
子 右旋糖 酐稀释 血液等 。
2 结 果
GS C ≤8分 的重型 颅脑 损 伤是 颅 脑创 伤治 疗 的
重点 和难 点 , 亡 率 、 残 率较 高 。我 科 20 死 致 06年 1
月 至 20 0 7年 1 间收治 G S3~ 月 C 8分 的重型 颅脑伤 患者 3 8例 , 现将救 治情 况报道 如下 。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心得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医生,我有着多年的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
心得体会也越来越深刻。
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在救治期间所得到的经验。
首先是尽早的紧急治疗。
当病人遭受重型颅脑损伤后,时间就成了关键。
我们需要采取尽早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紧急治疗通常包括给予高浓度的氧气、控制头部颈部位置以及控制颅内压等。
这些方法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非常有用。
其次是积极的手术治疗。
对于具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在许多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
手术可以帮助减少颅内压,并防止脑损伤的进一步恶化。
手术还可以修复受损的脑组织和减少出血的数量。
当然,手术治疗并不一定是所有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毕竟手术都是有一定的风险,我们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接下来是精心管理颅内压。
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精心管理颅内压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颅内压的升高会导致颅内压过高,这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控制颅内压,我们通常会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并及时给予降压药。
我们要时常检查患者的眼压以及感觉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避免患者因治疗导致的不必要风险。
最后是良好的康复治疗。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不仅仅是仅仅只是开刀、止血、去肿、下个抗生素。
康复治疗同样是重要的治疗环节。
康复治疗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其生活的质量。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医疗团队在多方面做出努力才能给患者带来最好的治疗效果。
尽管治疗方案与每位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大,但现有的调理方法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令他们免受额外损伤的痛苦。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这样的工作可以让医疗团队将具有成果的治疗质量交出手,也让我们充满自豪感。
对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救治体会

对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救治体会重型颅脑损伤院前准确、快速的处理将赢得非常宝贵的抢救时间并极大地改善其预后。
总结福建省莆田市急救中心2009年2月~2010年1月救护车出诊95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95例,男63例、女32例,年龄2~75岁、平均39岁,致伤因素车祸54例、高处坠落伤25例、人身伤害10例、平地跌倒6例,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或骨折23例、无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或骨折72例,致伤至救护车到现场时间7~45 min;所有病例行颅脑CT检查,单纯1处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分别为29例、17例、15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2处或2处以上损伤21例;救护车到现场时已脑疝6例、途中发生脑疝3例、无脑疝86例;闭合性颅脑损伤76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9例。
其中死亡7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8例,中度残废16例,生活自理15例,恢复社会功能且正常参加社会活动48例。
2 院前救护2.1 呼吸道管理:呼吸道管理是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首要问题。
颅脑损伤常伴有呕吐,昏迷状态下常导致误吸,特别是饱食患者,呕吐物量多且稠,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症状,取侧卧位、使用电动力吸痰器吸除;开口困难者,使用开口器开口;误吸物较深,给予气管插管或使用喉罩气管导管插管开放气道。
若误吸物黏稠难于吸除,反复往气管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稀释并吸除。
颅底骨折或鼻窦黏膜损伤常导致鼻腔出血,亦可出现误吸,严重者置气管导管。
合并口腔创伤亦可导致误吸,特别是牙齿脱落或折断后误吸后果严重,注意寻找脱落牙齿或牙齿断端并予清除;若牙齿松动明显予拔除,局部纱布填塞止血;口腔软组织裂伤活动性出血明显者,寻找出血点并予局部纱布填塞止血,填塞不满意者,置气管导管后再填塞,一方面减少误吸,另一方面可增加填塞力度、增强填塞止血效果。
舌根后坠影响通气者,予置口咽通气管。
2.2 循环管理:头面部血供丰富,头面部及口腔活动性出血者,局部压迫止血并加压包扎,快速建立外周静脉通道。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例, 均取得较好疗 效。颅脑损 伤合 并休 克的患 者 , 死率 明显 病
急性重型颅 脑损 伤是 神 经外科 的常见 急症 , 有 伤情 复 具
杂、 病情多变等特点 , 病死率 可达 3 % 一 0 , 伴有合 并伤 , 0 5% 如
3 1 院前急救 .
10救 护车应 配备专 职医生 、 2 护士及必要 的抢
救物 品。在现场应首先 了解伤情 , 特别 注意 A( 应 气道 ) B 呼 、( 吸) c 循环 ) 、( 的维持 , 并判 断有无 危及 生命 的环节 , 如有 发生 则尽快予 以实施救治 , 如清 理呼吸道 、 吸氧 、 止血 、 抗休克 、 降低 颅 内压等 。病情相对稳 定后快 速转 至医 院进 行神 经 系统 及全 身检查 , 检查中应做到迅 速 、 认真 , 尽量 减少不 必要 的检查 , 不
脑 疝 出现 之 前 手 术 , 除脑 受 压 , 解 是抢 救 成 功 的 关 键 , 为 患 者 因
伤: 并发休克 2 5例 , 胸部损伤 1 , 5例 腹部损伤 1 , 4例 四肢 、 盆 骨
骨折 3 0例 。
1 3 治疗情 况 .
手 术治疗 10例 , 1 非手 术治疗 7 0例 , 未及 手
临 床研 究 ・
急 性 重 型 颅脑 损 伤救 治体 会
贺 文选 杨利 军 赵 金 龙
【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治疗结果 【 中图分类号 】 R611 【 .5 5 文献标识码 】 A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脏器损伤的救治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脏器损伤的救治体会一、前言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常由交通事故、跌落、暴力等引起。
当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脏器损伤时,救治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本文将分享在处理此类病例时的救治体会和经验。
二、病例概述病例选择:选择数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脏器损伤的患者。
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伤害机制、初始生命体征等。
三、救治策略初步评估: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气道、呼吸、循环(ABC)。
优先级排序: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生命威胁性,确定救治的优先级。
多学科协作:组建由神经外科、胸外科、腹部外科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
四、救治体会快速反应:在救治过程中,快速反应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迅速做出决策。
综合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考虑颅脑损伤和胸腹脏器损伤的相互影响。
稳定生命体征:首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维持血压、心率和呼吸。
损伤控制手术:在必要时进行损伤控制手术,以控制出血和感染。
重症监护:将患者转移到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密切监护和支持治疗。
五、治疗细节颅脑损伤处理:根据损伤类型,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胸腹脏器损伤处理:对胸腹脏器损伤进行手术修复或稳定。
感染控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包括抗生素治疗。
营养支持: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康复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六、治疗效果生存率: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生存率得到提高。
功能恢复:通过综合治疗和康复,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并发症控制: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七、存在问题救治资源分配:在救治过程中,资源分配可能存在不足。
救治时间紧迫:颅脑损伤和胸腹脏器损伤的救治时间紧迫,对医疗团队要求高。
患者预后差异:不同患者的基础状况和损伤程度导致预后存在差异。
八、改进措施加强培训:加强对医疗团队的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13-01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交通的迅速发展,车辆的迅速增加,交通事故、意外伤害、工伤致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不断增多,因伤情重、合并伤多,传统治疗措施难以奏效,尽管在院前急救、治疗、监测、康复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但死亡、致残率仍然很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关注。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79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1例,由于此类伤情严重,如不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将导致死亡和致残率增高。
本文通过收治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以及对手术时机、伤情判断、手术操作等方面加以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龄4岁~62岁,按gls评分均为3分~8分,其中车祸伤17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4例,其他伤2例。
1.2 临床表现:持续昏迷患者26例,有中间清醒者3例,出现一侧瞳孔散大11例,两侧瞳孔散大10例,瞳孔无变化2例。
颅骨经拍片检查31例中,有颅骨骨折16例,其中线形骨折8例,凹陷性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5例。
ct扫描颅脑组织损伤中,严重脑挫
伤15例,颅内血肿13例。
颅内血肿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挫伤,脑干损伤3例。
颅内血肿13例中,硬膜外4例,硬膜下5例,颅内血肿2例,混合性血肿2例。
合并身体其他部位伤18例。
1.3 治疗情况: 本组31例中,16例行开颅手术,4例因复合伤以及脑部伤严重,在抢救和术前准备过程中死亡,11例行保守综合治疗,共死亡9例,恢复良好14例,轻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
2 救治方法
2.1 抢救从接诊开始:由于本组伤员来院时均很危急,故抢救从接诊开始,对疾病作一全面检查,做到大致评估,外科抢救,辅助检查,手术科准备及相关科室准备同步进行,而有手术指征者2 h 之内手术开始。
2.2 手术操作:对于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可在病房锥颅穿刺引流血肿,减少血肿局部与远隔部位压力剃度,为手术准备赢得时间。
在作骨瓣开颅时,不要在骨瓣全部翻起后再切开硬脑膜,清除血肿,而应在第一钻孔内先行十字型切开,硬脑膜外排除部分积血,这样可以提前缓解颅内压力。
2.3 保持呼吸道顺畅:重型颅脑损伤伴昏迷的患者,由于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神经原型肺水肿发生,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容易误吸。
因此易尽早实施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
2.4 控制颅内压:我们常规应用20%甘露醇和大剂量地塞米松,
每6 h~8 h静脉点滴一次,两次之间还可使用速尿20 mg~40 mg,但大剂量甘露醇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严重创伤以及大剂量激素应用可引起应激性溃疡,应用脱水药物可引起水电平衡紊乱,思想上均应重视。
2.5 脑功能恢复: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机体能量消耗,加强营养支持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期,基础代谢率高、且常有肌张力增高、强直性抽搐、中枢高热、感染、能量消耗大,应用镇静剂、肌松剂冬眠,低温使机体处于亚低温状态,脑功能恢复往往和全身因素也有一定关系,营养支持也不可缺少,对于自食能力差或者根本不能进食,可尽快静脉高营养。
对于腹部无疾患,腹不胀,肠鸣音好,可早期鼻饲,使患者及早康复。
2.6 高血糖处理: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升高,且与颅脑损伤一致,又因脑损伤、脑缺氧时葡萄糖无氧酵解加速,其降解产物乳酸堆积,酸中毒加重神经细胞、脑缺血、水肿和坏死。
又因高血糖可增加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损害,所以,颅脑损伤患者未输葡萄糖?前应急查血糖,手术期间以及术后要及时复查血糖,及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2.7 早期改善脑循环:急性脑损伤由于大剂量脱水剂应用,患者处于脱水状态。
又由于脑损伤,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和细胞聚集性增强,使血液黏度增高,致脑组织循环灌注量严重受阻。
脑缺血是引起继发性损伤的基础。
所以,早期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及抗栓治疗
可能是防止外伤后脑缺血和继发脑损害的新途径。
2.8 综合治疗,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抗炎、止血、脑活素等治疗。
严重脑外伤后,可在脑水肿高峰期过后数天行腰穿治疗,排出血性脑脊液,注入少量过滤空气,对于减轻脑积水,改善脑循环有一定效果;加强护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护理,泌尿系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发生,病房清理消毒,都对脑外伤治疗有一定帮助。
3 讨论
我们认为对本病及时掌握恰当的手术时机,规范的手术方案,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个问题都很重要尽管标准去骨瓣减压会带来一些出血、膨出、嵌顿、间质性水肿、癫痫等并发症。
但目前认为手术是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救治的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它不能使已经发生坏死的脑组织得以修复或再生,还需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寻求更好的救治方法,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