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投资并购经典案例十例

合集下载

企业并购成功的经典事例

企业并购成功的经典事例

企业并购成功的经典事例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以及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总体趋势势不可挡。

经济格局演变趋势的重要标志便是席卷全球的企业并购浪潮,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并购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中国石油并购Addax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8日宣布,以每股52.8加元的价格成功完成对Addax公司的要约收购,交易总金额达83.2亿加元(约合75.6亿美元)。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公司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最大一笔成功交易。

中石化海外权益原油产量每年将因此增加约700万吨,原油总产量将因此增加16.7%。

二季度数据显示,Addax公司平均原油产量为14.3万桶/日,约合700万吨/年,其中尼日利亚的权益油占72.2%。

根据初步开发方案设计,公司近期产量将达1000万吨/年以上。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2:联想并购IBM PC联想并购IBM PC,时间:2004年12月8日,并购模式:“蛇吞象”跨国并购。

联想以12.5亿美元并购IBM PC业务,其中包括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18.5%股份),同时承担IBM 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

联想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

联想当时年营业额30亿美元,且试图自己走出去,但无起色。

而IBM PC业务2003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但亏损巨大,只好选择剥离PC业务。

并购难点:1.面临美国监管当局以安全为名对并购进行审查,以及竞争对手对IBM PC老客户的游说;2.并购后,供应链如何重构。

最新挑战:如何整合文化背景悬殊的企业团队和市场。

典型经验:1.改变行业竞争格局,跃升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公司;2.把总部移至美国,选用老外做CEO,实施本土化战略,很好地把握了经营风险; 3.先采取被并购品牌,再逐渐过渡到自有品牌发展。

前景预测:目前还算顺利,未来有喜有忧。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3:中航并购奥地利FACC公司从中航工业收购的首家海外航空制造企业奥地利FACC公司获悉,归于中航工业西飞旗下之后,FACC公司财务状况迅速好转,业务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实现扭亏,而且再获波音、空客总额3亿美元的续约合同。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中国企业并购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成功案例。

这些并购案例不仅对当事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行业和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1. 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计算机巨头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了美国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次并购使得联想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之一。

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的技术和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敢于冲破国界壁垒,积极扩大海外业务的勇气和实力。

2. 海尔收购施泰德电器2017年,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以约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施泰德电器公司。

这次并购让海尔获得了施泰德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全球领先的品牌知名度。

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海尔在全球家电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约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在线外卖平台饿了么。

这次收购使得阿里巴巴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国电商行业的领先地位,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通过与饿了么的合作,阿里巴巴在在线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

4. 美的集团收购库卡机器人2017年,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以约4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次并购使得美的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引进库卡的先进技术,美的集团加速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步伐,提高了自身的产品质量和效率。

这些经典的中国企业并购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的实力和决心。

通过并购,中国企业不仅能够迅速扩大自身规模和实力,还能够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不断崛起,相信未来还将涌现更多成功的并购案例,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跨国并购的“浙江案例”

跨国并购的“浙江案例”


创以 3 3 6 3 万美元的价格 , 收购意联科技 l O 0 %股权。三是聚 光 科技收 购荷兰 S y n s p e c 公 司。S y n s p e c 公 司是 V 0C S ( 挥发 性
监测领 域世界 知名 的小型公 司 。2 0 1 2 年6 月8 港上市的吉利汽车 , 2 0 1 0 年花 l 8 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 ; 在新 有机化 学物 ) 加坡上市 的中兴精密 , 2 0 1 3 年花 1 1 0 8 2 万美元收购马谷株式会 日, 聚光科 技以 3 9 3 7 5 万欧 元收购荷兰 S y n s p e c 公 司所持 有
民营企业通过跨国并购上 市。据 了解 , 利 时集 团2 0 1 1 年4 境监测领域 先进技术的研发 能力 、 高端产品 的生产 工艺和质
月收购通达公司在香港 上市 ; 春和集 团 2 0 1 1 年6 月花 7 . 7 8 亿元 量控制体系 。 收购 m a g 公司 7 5 . 9 %的股份在加拿大上市 ; 一舟集 团 2 0 1 1 年6
境 内上市公司 的跨 国并 购。据省证监局资料 , 2 0 1 0 — 2 0 1 4 道路上实现 了重大跨越。
在少统漏 缔 f 青况 ) , 并购数 量 占全 国的 1 1 . 3 %, 位居 北京 ( 含央 是汽车 电子产 品供应商 , 包括 控制 单元和传感器 系统 , 销售额 企) 、 广东 ( 4 9 宗) 之后 , 排名第 三 ; 并 购交易总价 6 2 . 7 亿元, 位 3 . 5 亿欧元 。2 0 1 1 年7 月, 均胜 完成 收购德 国普瑞 7 4 . 9 %股份的 0 { Z 元, 系中德汽车零部件 并购第 居北京( 合央企 ) 、 山东 ( 2 6 3 亿元 ) 、 上海 ( 1 2 0 亿 元) 、 江苏 ( 9 6  ̄ Z 交 割 。跨国并购金额 超过 1 元) 、 广东 ( 7 2 亿元 ) 之后 , 排名 第六 , 占全 国比重 2 . 0 2 %。其 中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成功案例(一)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成功案例(一)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成功案例(一)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成功案例日前,XXX通过质押其名下的驰名商标“会稽山”,获得了XXX的8200万元授信额度,以无形的商标换回“真金白银”。

绍兴市出台的浙江省首个商标专用权质押办法为企业开拓了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曾经“有点雨露就滋润,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浙江民企,已从一棵棵的小草成长为成片的草原。

面对袭来的金融寒流,有了更足的自信,更强的能力。

浙江民企就像“八爪鱼”,多条触手伸向更广阔的领域,吸取资金度时艰、谋发展。

向资本市场吸金为什么要扒光了衣服坐在玻璃柜里让人看?”XXX董事长XXX对民企上市的这一形象提问,是民营企业主最大的疑问。

绍兴33家上市公司提供了肯定的答案。

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3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与上年同比增长220%。

一家上市5年的企业老总感言:他用了20多年时间积累了3亿净资产,而上市5年间,净资产从3亿元跳跃到了30亿元。

而XXX本人早已有明确答案。

2002年,XXX旗下的XXX就在XXX上市。

XXX的目标很明确:借力资本市场。

上市,这个话题对今天的浙江民企来说已经不陌生了。

据了解,目前浙江境内上市公司105家,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45家,境内上市公司累计中小企业融资614.67亿元。

尚有境内拟上市企业114家,其中辅导期企业79家。

绍兴上市公司数量已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累计从证券市场筹资132.5亿元。

更多的民企老板把眼光瞄向国际资本市场。

XXX董事长XXX拿出了80%的财产,在XXX上市。

现在XXX市值超过100亿港币,宝业集团现金流已达100亿元,全球XXX已成“宝业”的协作伙伴。

上市带来的收获,让其对传统建筑业的理解进行了颠覆。

“宝业”现在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构造者,“资本+知识产权+人材”成为这家企业的新计谋,他们入手下手以工厂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房子。

09年4月8日,上虞一家叫XXX的企业在XXX上市,这是中国首家在该交易所上市的地产公司。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

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十大经典案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可以帮助企业加速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下面列举了十大经典的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和促进市场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也是中国首个跨足国际市场的IT企业,这次并购重组帮助联想集团加快了国际化进程。

董明珠收购格力电器2016年,董明珠发起了对格力电器的收购,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此举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股权激励机制得到了广泛关注。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2014年,阿里巴巴以60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这次并购使得阿里巴巴得以进一步拓展视频娱乐市场。

美的收购库卡2016年,美的以43亿美元收购瑞士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使得美的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及机器人制造商之一。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5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这次并购促进了腾讯在游戏市场的崛起。

长城汽车收购戴姆勒股份2018年,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花费近10亿美元购买了戴姆勒的股份,这次并购重组将长城汽车带入全球汽车制造商的行列。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百货2021年,京东以28.6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旗下的百货业务,此举有助于加快京东的线下扩张。

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2018年,阿里巴巴以近40亿美元收购盒马鲜生,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

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收购南光集成电路2016年,紫光集团以近30亿元收购南光集成电路,这次并购是中国芯片制造行业的一次里程碑式事件,也是实现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的重要举措。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智能工厂2019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以2.14亿欧元收购了德国智能工厂,这次并购重组加速了三一重工在全球市场的扩张。

浙江企业投资并购经典案例十例

浙江企业投资并购经典案例十例

浙江企业投资并购案例10例一、科尔集团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立工厂案例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当地时间2013年12月16日,南卡州商务部正式宣布科尔集团在兰开斯特郡建立纺纱工厂,将在5年内投资2.18亿美金,创造500个以上就业岗位。

科尔集团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工厂的中国纺织企业。

项目设立的背景及动因1、项目设立的背景科尔棉纺产品以气流纺为主,对进口棉特别是美棉依赖较大,但科尔的棉花进口配额不足2000吨,仅占需求量的 6.7%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配额及滑准税等棉花进口管制政策,造成美棉在国内使用成本大多数时间高出其国际市场价,其平均价差多数时间在2000~4000元/吨之间。

2012年至今受国内棉花收储政策影响,价差已超过5000元/吨。

相较国内情况,美国棉花具备质优、价廉的优势。

且科尔所需的能源、资金等成本美国相对较低,如电费、贷款利率基本为本土的一半。

且美国物流业发达,棉花可随买随用,大大降低仓储成本。

美国纺织企业在纺织品、纤维、高分子聚合物和材料之间的科研结合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拥有一批先进的产品与生产技术。

同时美国金融市场发达,可以使用期货、期权在内的多种金融工具抵御或对冲市场风险。

2、动因分析(1)、是摆脱国内棉纱及电力成本高企的需要(2)、是抵御纺织业贸易壁垒的需要基本经验及影响1、基本经验(1)、积极有效沟通(2)、主动聘请专业服务机构(3)、提前锁定法律风险(4)、采取“本土化战略”(5)、时刻关注项目建设环境二、美都控股“走出去”实施美国油气资源并购美国时间2013年11月18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正式批准美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都控股)1.6亿美元成收购美国伍德拜恩艾克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W AL公司)全部股权。

W AL 公司是一家从事石油天然气开采及销售的企业,其主要的油气田开采区块为Woodbine Sand 油田的一部分,位于德克萨斯州东部。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案例一并购方:浙江龙盛被并购方:德国德司达公司并购年份:2010年双方企业介绍:浙江龙盛公司简介浙江龙盛成立于1970年,目前已成为化工、钢铁汽配、房地产、金融投资四轮驱动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龙盛现在已是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龙盛创始于1970年,前身是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

1979年,由农药厂转型开始生产纺织助剂。

1993年,又由助剂生产转向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的生产,企业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7年,龙盛组建了正式的股份制公司。

1998年,龙盛分散染料的产销量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并逐渐开始构筑集活性、酸性等多种染料品种和染料中间体为一体的大染料格局。

2003年8月1日,龙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染料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

如今,龙盛已成为横跨化工、钢铁、房产、金融股权投资四大产业,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所属控股子公司50多家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2010年,龙盛通过启动债转股控股德司达全球公司,开始掌控染料行业的话语权。

在全球的主要染料市场,浙江龙盛拥有超过30个销售实体,服务于7,000家客户,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在所有的关键市场都有着销售和技术的支持,在50个国家设有代理机构,拥有在12个国家的18家工厂,龙盛世界客户群包括知名国际品牌如NIKE、ADIDAS、SWAL-MART、LEVIS等。

现在的情况补上德国德司达德国德司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供应商,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染色解决方案、高性能化学品和定制生产特殊染料、颜料,它在全球12个国家拥有18家工厂,服务于7000家客户,2008年销售收入约8亿欧元。

德司达是由3家昔日染料制造业巨头的染料部门合并而成的。

1995年,有近百年染料生产史的德国拜耳公司和赫斯特公司的染料部门合并建立了德司达公司。

1999年11月,德国巴斯夫公司的纺织用染料和颜料部门也加入了进来,组成新的德司达公司,并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

2022中国并购案例

2022中国并购案例

2022中国并购案例篇一:2022年度浙商海外并购十大案例2022年度浙商海外并购十大案例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高速发展,企业综合素质得以稳步提升,也使企业海外并购意愿逐渐增强。

2022年度,民营企业聚集大省--浙江省民营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扮演着积极而又重要的角色。

日前,中国企业国际并购高峰论坛发布“浙商2022年度海外并购十大案例”。

案例一:吉利收购沃尔沃中国发展最快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控股集团)于中国杭州/瑞典哥德堡2022年8月2日宣布,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10年3月28日,吉利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将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其中2亿美元以票据方式支付,其余以现金方式支付。

由于沃尔沃轿车公司总部位于瑞典,又是福特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吉利收购沃尔沃要通过欧盟和美国的审批。

7月6日,欧盟通过了对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项目的反垄断审查;在此之前,该交易通过了美国政府的相关审查;7月26日,我国商务部也正式批复核准了这一收购项目。

鉴于海外营业收入超过30%就可以被认定为跨国公司,而目前沃尔沃轿车海外营收远高于吉利,因此,随着这场收购的尘埃落定,吉利成为我国第一家汽车跨国公司。

案例二:复星集团收购地中海俱乐部7.1%股权国内民营企业复星集团与法国地中海俱乐部集团13日联合发布公告称,复星已收购地中海俱乐部7.1%股权,从而成为该企业最大的战略投资者之一。

地中海俱乐部1950年成立于法国,是一站式旅游度假村概念的创始者,并于1966年在巴黎上市。

目前,地中海俱乐部在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个度假村,提供高品质的一站式度假体验,年收入逾13亿欧元。

2022年,地中海俱乐部制定了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中国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后,地中海俱乐部的目标是到2022年在中国开设5家地中海俱乐部度假村。

案例三:浙江龙盛并购德司达7月20日,浙江龙盛集团发布关于新加坡KIRI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德司达全球业务进展情况的公告,宣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桦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桦盛公司”)出资2200万欧元认购了新加坡KIRI控股有限公司向桦盛公司定向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债券有效转股期为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企业投资并购案例10例一、科尔集团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立工厂案例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当地时间2013年12月16日,南卡州商务部正式宣布科尔集团在兰开斯特郡建立纺纱工厂,将在5年内投资2.18亿美金,创造500个以上就业岗位。

科尔集团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工厂的中国纺织企业。

项目设立的背景及动因1、项目设立的背景科尔棉纺产品以气流纺为主,对进口棉特别是美棉依赖较大,但科尔的棉花进口配额不足2000吨,仅占需求量的6.7%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配额及滑准税等棉花进口管制政策,造成美棉在国内使用成本大多数时间高出其国际市场价,其平均价差多数时间在2000~4000元/吨之间。

2012年至今受国内棉花收储政策影响,价差已超过5000元/吨。

相较国内情况,美国棉花具备质优、价廉的优势。

且科尔所需的能源、资金等成本美国相对较低,如电费、贷款利率基本为本土的一半。

且美国物流业发达,棉花可随买随用,大大降低仓储成本。

美国纺织企业在纺织品、纤维、高分子聚合物和材料之间的科研结合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拥有一批先进的产品与生产技术。

同时美国金融市场发达,可以使用期货、期权在内的多种金融工具抵御或对冲市场风险。

2、动因分析(1)、是摆脱国内棉纱及电力成本高企的需要(2)、是抵御纺织业贸易壁垒的需要基本经验及影响1、基本经验(1)、积极有效沟通(2)、主动聘请专业服务机构(3)、提前锁定法律风险(4)、采取“本土化战略”(5)、时刻关注项目建设环境二、美都控股“走出去”实施美国油气资源并购美国时间2013年11月18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正式批准美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都控股)1.6亿美元成收购美国伍德拜恩艾克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W AL公司)全部股权。

W AL 公司是一家从事石油天然气开采及销售的企业,其主要的油气田开采区块为Woodbine Sand 油田的一部分,位于德克萨斯州东部。

并购模式: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闻掌华、嘉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珠海横琴新区长实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九位,均于2013年7月3日与公司签订了《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合同》。

上述特定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

公司拟收购Woodbine Holdings LLC(以下简称“WHL”)持有的Woodbine Acquisition LLC(以下简称“W AL”)100%股权,美都控股将在资产交割时向对方支付1.35亿美元。

同时,为配合此次收购,公司拟定向增发10亿股。

美国W AL公司是一家由美国伍德拜恩控股有限公司(Woodbine Holdings LLC,简称“WHL”)控股的全资子公司,WHL与股东的权益关系十分规范,W AL公司与各地主的各种权属、利益关系等比较明确,不存在明显的法律障碍或漏洞。

W AL公司所拥有的矿权总面积、资产状况与项目评估情况相对吻合,其主要设备主要是为油田现场设备,包括油井、井口装置、油罐及相关设备等。

美都控股从去年5月底开始酝酿,到正式完成并购,仅历时半年多时间。

公司之所以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本次境外投资并购事项,既取决于公司团队的鼎力协作,也取决于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其主要感悟:(1)、实施境外投资,需要相对成熟的内外部条件一是美都控股是境内上市企业,具有良好的融资渠道。

二是公司所属的房地产市场的确已处于充分竞争状态,公司在2年前已经有了战略调整设想和愿望,并跟踪、接洽了多个项目。

三是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加之海外资产价格因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冲击尚处于低位,给美都控股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了良好机遇。

四是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为公司转型升级及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政策支持。

五是在确定境外投资战略的同时,公司已经未雨绸缪,建立了与境外投资项目相适应的专业团队。

(2)、实施境外投资,目的务必要明确(略)(3)、选择海外投资项目,项目评估很关键一方面并购计划准备充分,问题研究透彻,充分利用专业公司的经验做好尽职调查。

另一方面资产评估严谨,不偏离资产的内在价值。

因此聘请的评估机构在专业水准上一定要达到相当的高度。

(4)、选择海外项目投资,风险控制周全(略)(5)、自身强壮才有并购优势,上下合力才能保证并购质量与效率(略)三、万丰奥特万丰奥特并购加拿大镁瑞丁案例一、集团概况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是民营股份制的国际化集团公司,其中,铝轮毂产业和新材料镁合金产业已实现行业细分市场的全球领跑,新工艺涂覆产业、新能源混合动力产业和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已实现行业细分市场的国内领先。

三、项目内容Meridian(镁瑞丁)公司是世界镁合金行业的全球领导者,至今已有33年的发展历史(创立于1981年),拥有行业尖端核心技术(设立了全球顶级的镁合金技术研发中心),真正掌握着行业市场的话语权,与特斯拉、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等世界高端品牌作为长期战略伙伴,生产基地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墨西哥、中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年销量在北美市场已达到65%以上。

并购模式2015年3月16日,万丰奥威披露定增预案,拟以不低于28.25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约619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7.5亿元。

其中,公司将以不超过13.5亿元收购镁瑞丁100%股权,剩余的将补充流动资金。

从财务数据看,镁瑞丁2013年和201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38亿和26.5亿,实现净利润6092.5万元和1.31亿元。

另外,万丰奥威已与交易对方达成约定,将依据标的公司盈利预测数据,在未来三年内由交易对方对标的公司业绩实现情况作出承诺并拟定相应的利润补偿措施。

万丰奥威表示,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收购万丰镁瑞丁100%股权,公司将增加镁合金零部件业务,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场影响力和行业地位。

本次非公开发行后,公司主营业务得以丰富和加强,拓宽产品领域,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万向并购美国A1232012年12月8日,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以报价2.566亿美元,超过江森自控与日本电气公司的联合报价以及参与竞标的德国电器巨头西门子公司,成功拍得美国破产电池生产商A123系统公司的大部分资产。

从1994年万向北美公司成立之后,万向集团就先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密苏里州等地收购了UniversalAutomotiveIndustries(通用汽车工业公司)、洛克福特公司及美国环球控制系统公司等近30家国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

目前万向的产品已成为世界汽车业巨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配套产品,万向直接或间接地成了福特、克莱斯勒、大众等的零部件配套厂。

2012年8月,深陷亏损危机的A123公司对外宣布与万向集团达成一项A123系统公司宣布和万向集团达成非约束性的战略投资意向书,万向集团拟向其注资至多4.65亿美元以获得至多80%的股权。

但这个方案遭美国会议员反对,因为A123此前接受了美国联邦政府约2.49亿美元的拨款,反对者担心美国政府的投资和技术会流向中国。

A123随后退出了这一协议并于今年10月登记破产保护。

当时的价码是1.25亿美元,意向买家是江森自控集团。

此后,中国万向集团宣布将与江森自控展开角逐,随后又有日本电气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相继加入。

2012年3月,陷入困境的A123曾联系了全球超过70家公司,大约有25家有意出资,但A123最终选择了万向。

“因为万向方案可以使公司、职员和股东获得最好的利益。

”A123副总裁艾瑞克说。

实际上,无论江森还是NEC、西门子,对A123的兴趣都只在其中一块业务,唯有万向承诺整体收购,而且承诺不裁员。

2012年10月,A123的律师在破产法庭提交文件后表示,万向集团将为其提供5000万美元贷款,取代此前的初始贷款人江森自控。

江森自控初始贷款利率为15%,相比之下,万向提供的贷款利率仅为12%;同时,从交易双方打交道的时间上来看,相互之间磨合了多年,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充分的调研,真正是“知己知彼”。

对于这一笔最新达成的跨国收购交易,业内人士表示,“这(交易)是"两厢情愿"的结果”。

一方面,万向希望获得被收购对象的先进技术,同时扩大在美国的市场,而万向集团在美国的子公司(万向美国公司)成立已有多年,此前也有过多次收购经历,因此对于美国的交易规则、法律环境应该说是很熟悉的;另外,万向对于自己此次的收购标的也是做足了长期功课。

五、浙江创新汽车空调公司并购美国福瑞吉特空调配件公司案例2010年4月,龙泉市浙江创新汽车空调公司正式并购美国福瑞吉特空调配件公司(Frigette A/C Parts, LLC.)及旗下两家公司。

用200万美元买下了全美汽车空调行业知名商标“Frigette”和其在美国的销售网络。

成立于1969年的福瑞吉特,是世界上最老的汽车空调配件公司之一,与福特、通用等汽车制造巨头有长期合作协议。

公司还拥有洛杉矶和佛罗里达两家分销公司、共10个分销代理机构。

并购完成后,除接盘福瑞吉特的原有业务,计划再注资300万美元开拓北美市场。

六、宁波华翔电子收购全球第二大天然桃木高档轿车内饰件供应商案例继宁波均胜集团收购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普瑞公司、宁波圣龙集团收购“世界500强”美国博格华纳集团旗下的SL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之后,2011年11月9日,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全球第二大天然桃木高档轿车内饰件供应商——德国Sellner公司在宁波签署协议,出资近3000万欧元收购外方的资产、业务。

宁波华翔是一家专业从事中高档轿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2005年6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总部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Sellner集团,成立于1945年,是全球高档轿车内饰件行业的领先者,其中天然桃木高档轿车内饰件拥有20%的全球市场份额,与宝马、戴姆勒(奔驰)、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知名整车厂都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在多个国家拥有生产制造基地和销售服务中心。

本次收购Sellner属于Sellner集团的核心业务——天然桃木和塑料汽车内饰件业务,它的总产值约为11500万欧元。

七、慕容集团并购(美国)杰妮芙股份有限公司案例一、公司基本情况慕容集团,地处中国皮衣之都浙江省海宁市,创建于1993年7月,是一家集皮草、家居、地产三大业务板块于一体的全球无区域性的跨国大型企业。

2011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批准,成功收购美国的上市公司(杰妮芙股份有限公司)。

二、并购项目背景情况1、(美国)杰妮芙股份有限公司概况(美国)杰妮芙股份有限公司于1986年成立于特拉华州,目前是美国最大的沙发床专业零售店和皮革家具专业零售店集团,旗下拥有“Jennifer convertibles”和“Jennifer Leather”2个全球家具业的著名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