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煤炭工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煤炭工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煤炭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其在经济构建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煤炭的采掘和使用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分析煤炭工业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煤炭工业的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燃烧煤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会破坏大气层,导致雾霾、酸雨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水污染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
这些废水会污染地下水和水源地,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3.土地破坏煤炭开采对土地造成破坏,会导致土地的沉降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煤炭加工和运输也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二、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1.大气污染的防治采用新能源替代煤炭,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改进煤炭的燃烧方式,使用高效电厂和尾气净化设备等技术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
2.水污染的防治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加强环保监管,对不合格企业进行处罚,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3.土地破坏的防治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对不合规的煤炭企业进行处罚,并对开采地地形进行测量,对严重的土地破坏进行治理。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用地的规划,避免环境退化和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煤炭工业中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作。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企业应该履行环保责任,公众也应该有环保意识,采取公益行动保护环境。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机制,保护地球家园的永续发展。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煤矿作为能源的重要来源,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需要对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实现煤矿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地资源破坏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矿区开采后往往留下大量的废弃矿山和破碎的土地,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煤矿开采还会导致土地沉陷、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水资源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排放物,严重污染周围的水资源。
煤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周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质的净化。
3. 大气污染煤矿开采、运输和燃烧都会排放大量的粉尘、煤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这些污染物会影响空气质量,加剧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植被生长造成危害。
4. 生物多样性破坏煤矿开采会破坏原生植被,损害植被覆盖,破坏生物多样性。
矿区附近人为活动增加和施工噪声、机械振动等都会导致野生动物迁移甚至死亡,对生态平衡造成打击。
二、煤矿开采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 加强生态补偿对于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责任,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方式进行环境恢复和修复,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
2. 推进绿色开采煤矿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推进绿色、低碳、清洁的开采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采取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举措,降低对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3. 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对煤矿开采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监测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
4. 加强环境治理煤矿企业应加强尾矿库、矿山水体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废水、废渣的处理和排放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5. 强化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开采的矿区,应加强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被恢复、土地重建、水体治理等措施,还原和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和野生动物的栖息。
煤炭环境影响评估评估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环境影响评估评估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煤炭环境影响评估: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煤炭是全球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
因此,对煤炭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环境评估的必要性。
一、煤炭开采的环境影响1. 水资源受到污染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水进行煤炭清洗和冷却等操作,这导致了水资源的大量消耗。
同时,煤矿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石碎屑和污染物,对附近水域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土地破坏和生态退化煤炭开采需要大面积的土地用于露天开采或者井下开采,这导致了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碎化。
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矸石堆积在地表,对土地的恢复和农田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并对地下水资源产生潜在的威胁。
3. 空气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煤矿的瓦斯爆炸和煤尘的溢散,这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煤炭的燃烧也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的程度,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危害。
二、煤炭利用的环境影响1. 温室气体排放煤炭是一种碳含量较高的燃料,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煤炭利用在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减少煤炭的利用量和改善燃烧技术对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 固体废弃物处理煤炭的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煤矸石、灰渣和煤化工产品的废弃物等。
这些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会对环境产生潜在的威胁,需要进行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和措施。
三、煤炭环境影响评估的必要性对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1. 确定环境保护的重点通过评估煤炭环境影响,可以明确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并将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600)摘要:因采煤生产的发展,煤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产生了不利的社会效应,如何限制采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
此文论述了我国矿产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对采矿生产活动造成的各种环境破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采煤;采矿生产;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al mining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600 ) Abstrac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production, coal resource increasingly drying up, ecological system is destroyed, had a negative social effect, how to limi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al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to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the mining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analyzed.Key words:coal mining; The mining producti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Control measures.0 引言采煤生产活动无论是地下开采还是露天开采,都需要经过剥离地表岩土层、开掘巷道、产生大量废弃矸石。
煤炭资源的开采与环境影响分析

煤炭资源的开采与环境影响分析煤炭资源是地球上最广泛的化石能源之一,其开采对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煤炭资源开采的环境影响,并分析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
首先,煤炭资源的开采对地表和地下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煤矿开采通常涉及大规模的地质爆破和采矿活动,这导致了大量土地、山脉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煤矿的开采也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影响了地表水质和生态平衡。
这些环境破坏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灭绝濒危物种。
其次,煤炭资源的开采还引发了大气和水体污染问题。
煤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是全球变暖和酸雨的主要原因。
煤矿排出的废水也常常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周围的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污染。
这些污染物进入到水源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此外,煤炭资源的开采还存在一些社会和人类影响。
煤矿工人面临着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并且煤炭产业的就业机会有限。
煤矿开采也会导致生态移民,迫使当地居民迁徙,破坏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此外,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也会导致能源安全和供应问题。
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煤炭替代品和能源转型的途径。
为了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一些措施正在被采取。
例如,采取环境管理和监测措施,以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另外,通过改善煤矿开采技术和减少废水排放来减少环境破坏。
同时,推进绿色能源的发展,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这是减少煤炭资源开采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总结来说,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破坏了地表和地下环境,引发了大气和水体污染,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人类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改善开采技术、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
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源的开采与环境影响分析

煤炭资源的开采与环境影响分析一、煤炭资源开采概述煤是一种化石燃料,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矿物之一。
煤炭资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资源,逾80%的能源需求依赖于煤。
煤的开采经验丰富,但采煤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环境和社会问题。
煤的开采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方法。
地下开采包括隧道开采、房柱开采和润滑开采等,而露天开采则是根据煤层的厚度和伸展性进行不同的开采方法,如台阶开采和斜坡开采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金的加大投入,煤炭开采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二、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1. 大气污染煤炭开采直接产生尘埃、烟气、氨气和硫化物等高污染气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在煤炭采矿过程中,飞尘对大气的贡献很大,同时还会形成酸雨,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2. 土地破坏煤炭开采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因此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
土地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大,许多动物和植物失去了栖息地,生态系统也因此被破坏。
3. 水资源污染煤炭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同时也会导致土壤脆化和水的流失,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
煤炭开采过程中,洗煤厂的废水和尾矿等废弃物对水质造成了影响,也会对地下水产生威胁。
4. 噪声污染煤炭开采的机械设备噪声较大,会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三、减轻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减轻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的主要措施包括绿色采矿和清洁能源的使用。
1. 绿色采矿绿色采矿是一种新兴的采煤方式,它从根本上减少了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影响。
绿色采矿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通过改变煤矿的采矿方式和加强资源保护,可以大大降低采煤对环境的影响。
2. 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对减轻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这些能源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同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更少。
通过引入清洁能源,可以降低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控制研究

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控制研究煤炭开采是地下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由于开采活动的进行会对地质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对煤炭开采的地质环境影响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应的控制研究。
一、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 地表沉陷煤炭开采会导致地表下沉,特别是在采用地下开采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长期以来,地表沉陷对于周边建筑和交通设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2. 构造破坏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为了便于开采,常常需要在地质构造中进行爆破破坏。
这会导致构造破裂和滑动,进而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对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造成不可忽视的风险。
3. 地下水位下降煤炭开采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这不仅对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构成威胁,还会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加剧水资源的紧缺。
4. 地表水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尾矿、粉尘和废水排放,这会导致附近地表水体的污染。
废水排放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二、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的控制研究1. 确定煤炭开采区域在煤炭开采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确定开采区域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
这种前期的工作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地质环境影响。
2. 合理开采方案设计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环境的影响。
例如,合理选择开采方式、爆破方案以及排水方案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沉陷和构造破坏的风险。
3. 精确的监测与预警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和监测设备对地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地质环境异常变化的迹象,应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进行。
4. 科学的废弃矿山治理合理的废弃矿山治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对于已经开采完毕的煤炭矿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生态修复,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
煤炭开采对矿区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策略分析

煤炭开采对矿区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策略分析摘要:煤矿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因此本文通过煤炭开采对矿区地面变形影响着手,从地质环境、空气环境要素对煤炭开采造成矿区破坏情况进行较为系统分析,进而提供针对性保护策略,为推动矿区环境的良好发展献言献策。
关键词:煤炭开采;矿区环境;影响;保护策略引言:中国煤矿资源十分丰富,由于煤矿的开发,地面变形、水土流失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研究煤矿的环境状况,对于维护矿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更为广阔的现实意义。
一、煤炭开采对矿区地面变形影响(一)采煤塌陷煤矿是矿区生产的主体,煤矿塌方是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坍塌,在矿井下进行分层采掘时,采空区上部的岩石缺少支撑,在自重条件下发生了屈曲开裂最后坍塌,(如图一),在大倾斜条件下,煤矿的采掘将会产生条带式地面崩塌。
由于大量的采矿活动,导致了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格局的改变,煤矿开采带来的大规模崩塌,使得周边城镇和农村群众拥有的相对肥沃的土地资源流失,土地支撑性能下降同时水果蔬菜的收获率也会随之降低。
图一采煤塌陷(二)岩溶地面塌陷在岩溶区域开展煤矿采掘工作,矿区每日都要向井下排放大量地下水,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由于持续性大规模开采,导致了石灰岩层的高度急剧降低,由于缺乏阻挡当值水流速度的增加,造成了岩溶中的原始填料被水流带走,形成了潜蚀,致使原有的隐蔽土体的岩体发生坍塌。
(三)区域性地面沉降因井位置不够科学,无法对矿区进行有效采掘,最后导致下降漏斗面积增大,地表大面积塌陷,减少对地面以上固有楼体的支撑能力,对广大住户群体的生存造成了直接威胁。
二、煤矸石堆积对环境的影响(一)大面积占用土地目前,全国有超过三十亿吨的煤炭储量,大量的煤矸石被露天堆放,并在降雨的作用下进入农田,导致土地酸性不利于经济农作物的生长,除此之外由于降雨的冲刷,导致了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物质的渗入河流和地下,对地表水体和浅层地下水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600)摘要:因采煤生产的发展,煤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产生了不利的社会效应,如何限制采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
此文论述了我国矿产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对采矿生产活动造成的各种环境破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采煤;采矿生产;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al mining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600 ) Abstrac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production, coal resource increasingly drying up, ecological system is destroyed, had a negative social effect, how to limi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al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in our country, to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the mining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analyzed.Key words:coal mining; The mining producti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Control measures.0 引言采煤生产活动无论是地下开采还是露天开采,都需要经过剥离地表岩土层、开掘巷道、产生大量废弃矸石。
选矿过程也不可避免的产生尾矿。
废石堆或尾矿也会散发出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水体。
煤矿的矸石山在堆放不当的情况下会发生自然甚至产生爆炸事故,成为更加危险的污染源。
秋冬干旱季节,废石堆、尾矿场产生大量粉尘,而春夏季暴雨季节,被雨水冲走的大量沙石可能阻塞河流,覆盖农田。
废石和尾矿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以及对河道的阻塞等。
多数矿山企业的生产系统包括采矿、选矿和冶矿以及深加工等生产环节,这些过程均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若不妥善治理,将会造成大范围的环境破坏,带来经济损失,影响矿山企业经济效益。
为了有效防止这些影响,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迫在眉睫。
1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水资源是重要资源。
它的质量关系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没有丰富和优质的水资源,将会大大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采煤却会对水资源产生不利影响。
采煤活动会严重破坏覆岩层原始应力,影响覆岩层的结构,进而破坏了水资源,严重影响了生活和生产活动。
覆岩层的破坏会导致江河蓄水量的减少。
除此之外,它还会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导致人们取水困难。
在严重的情况下,一些水井甚至会发生干涸。
而江河和水井是人们生活取水的重要来源。
因此,采煤会引发水量供给的减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一些企业也由于没有办法达到生产活动所要求的用水量,降低了自身的生产效率。
2 煤炭开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动植物的成长。
土壤质量的降低会影响农作物的成长,导致农民的收成受到损害。
因此,土壤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但是,采煤却会使土壤的质量大大降低。
一方面,采矿会导致大大减少地下水的数量,导致土壤变得干燥。
这会导致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环保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采煤还会破坏植被。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植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很好地蓄养水源。
这些都对提高土壤质量有重要意义。
但是,采矿严重破坏了矿区的植被,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
3 煤炭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过分地重视矿产的产量,忽视了环境的保护问题。
因此,采煤带来了不少的地质灾害。
其中,地面下沉便是其中的一种。
例如,金山镇的采矿活动便引起地面的塌陷。
金山店镇是一个典型的工矿型乡镇,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堆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是,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矿区周边地面沉降现象日益严重,其中马垅村地质灾害较为突出。
该村目前有10余个漏斗状塌陷点。
其中一个塌陷点长6米、宽4米,深不见底,给3,000多名村民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4 煤炭开采对地表景观的影响矿山开采主要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
露天开采必须砍伐植物和剥离表土,因而地表植被往往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裸地;地下开采常导致地表沉陷、裂缝,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正常生长,从而引发地貌和景观生态的改变。
5 煤炭开采对土地空间的影响矿山开采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土地。
一般而言,露天采矿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采矿场面积的好几倍以上。
土地因被占用而废弃,原有利用方式所取得的效益也随之下降或丧失。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矿山堆放的尾矿达40*108t以上,且每年以数亿吨的速度增加,占用大量土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良田沃野,仅1957-1990年,中国因矿山占地而损失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损失的49%。
6 煤炭开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由于地表缺乏植物保护,坡面冲刷强度加大,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严重。
在开采过程中,大量的矿石被从地下采挖出来,所形成的地下空间必然要由上面和周围的岩石来填补,因而往往容易形成地表塌陷。
地表坡度的改变,破坏了地表物质的平衡临界状态,容易出现裂隙、滑动,继而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
此外一些尾矿库由于长期堆放含酸碱浓度高、颗粒细的尾矿或泥灰状废弃物,一旦设施承受不了或遇到极端自然条件时,就会引发溃堤、垮坝、泥石流等灾害事故,淹没耕地、淤塞河道、损毁公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威胁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7 煤炭开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矿业废弃物中含有大量具有酸性、碱性、毒性或重金属成分的物质,这些物质可通过径流和大气扩散,污染水、大气、土壤及生物环境。
重金属污染是矿业废弃地普遍存在且最为严重的问题,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业废弃地常含有大量的有毒重金属。
这些重金属在风吹、水蚀作用下能迅速向四周扩散并在土壤中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量后就会对土壤6植物系统产生毒害,不仅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而且还将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水文环境恶化,并可能通过直接接触、食物链等途径危及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如人体吸入过量的铅会出现末梢红细胞的活性下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肝、脾、胰、甲状腺、睾丸和毛发内,与含羟基、氨基、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影响肾、肝器官中酶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可能引发痛痛病,此外还有致癌和致畸作用。
8 煤炭开采对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煤炭开采时对土地的扰动、机器的轰鸣、爆破的震动、对天然植被的砍伐、矿山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毒害和污染都严重摧毁了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动物和鸟类因受惊或生境改变而逃离矿区,植物和微生物因人为破坏或无法抵抗极端生境而繁殖能力降低或死亡。
生物数量和种类减少,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如林初夏等对韶关大宝山矿区生态环境的调查表明:翁江受酸性矿水影响的河段均未发现任何水生昆虫,而相邻另一不受影响的支流则曾发现有大量水生昆虫存在。
又如刁江曾是河池市有名的鱼乡,但由于上游的大厂、车河等选矿废水的污染,鱼虾几乎绝迹。
此外,采矿活动所带来的挖损、压占、塌陷、污染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集体所有或农民承包的土地耕地、林地等,不但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危及农民的生命和健康,加剧了矿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9 防治措施9.1 完善矿区环境保护法规,实施严厉环保政策矿山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定数量的废弃地,但如果在采矿之前有一个明确而周详的防治措施,在采矿过程中开发与治理同步进行,可以把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但目前许多企业往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为了局部利益甚至铤而走险,走加重污染的道路,加剧了矿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必须加强立法工作与执法力度,在现有法律基础之上,根据各矿区自身的特点,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环保管理工作,坚决实施“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9.2 大力推广清洁开采和洁净技术,提高矿石的综合利用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清洁开采和洁净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可尝试用就地溶浸、就地采选等新工艺进行采矿。
就地溶浸法最大的优点是就地回收矿床中的金属而将所有废石都留在原处,以化学处理取代冶炼,可从井下泵送到地面的溶液中回收金属,从而避免了矿山废弃地的形成并减轻了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扰动%#&’。
此外,还应加快矿山企业在资源的采、选、冶过程中进行技术革新,采用先进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切实推行土地复垦,加快废弃地的植被修复土地复垦是指恢复矿业废弃地的生产力和经济利用价值,使其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其中植被恢复是关键。
9.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建立野外实验基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初就开始对矿业废弃地进行复垦,经过多年研究,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美国凭借着其国家法令的强制作用和高科技的支持,在矿区保及治理,特别在复垦田区种植作物、矸石山植树造林及粉煤灰改良土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澳大利亚是以矿业为主的国家,但它把土地复垦视为矿区开发整体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已经形成以高科技为指导,多专业联合,综合治理开发。
10 结语采煤活动所形成的废弃地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破坏作用,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并影响到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废弃地的治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且工艺要求较高,某些方法处理不当还可能会出现新的环境破坏与二次污染。
因此,加快实践研究,探究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寻找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 潘春华.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冶理设想[J].能源材料,2011:206-207.[2] 徐占军,侯湖平,张绍良等.采矿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失的影响[J].农业工程,2012,28(5):232-240.[3] 崔斌,韩克程,叶旋.采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J].山西焦煤科技,2011,(5):51-53.[4] 轰振龙,张光辉,李金河.采矿塌陷作用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J].勘察科学技术,1998,(4):15-20.[5] 赵正强.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研究[J].30-31.[6] 麦少芝,徐颂军,梁志娇.矿业废弃地的特点及其环境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3):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