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测量技术设计方案书(范本)

1.前言广州市是一个位于广东省中部,是一个综合性大都市,供水工程是关系着整个城市之政治、经济繁荣发展之重要支撑点,为了改善广州人民之生活及生产用水问题,我学校承接了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通过野外实地踏堪、地形图测量对该学校进行充分之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工程建设之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为建设该工程之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之依据。
接到任务后我学校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
本测区采用38带坐标。
2.测量依据、原则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5、《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广州市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1 测区范围及任务本工程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至泉溪村,西有塘贝村,东与丘陵相依,面积约㎡;测区为校内、海拔高m至m。
四周为工业区,通视条件较好,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不会带太多困难。
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之位置<地形图),按照提供之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1:500、地形图之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之《城市测量规范》进行1:500、地形图测量布设导线控制点、IV 等水准高程测量。
按M之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之记。
3、以上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
2.2已有资料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一等点GPS导线点,二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白云区一等水准点,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3、委托方提供之万地形图,万地形图之地物、地貌逼真,取舍恰当,为本次测量工作之交通、选埋、控制点联测及测图分幅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概述二、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三、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步骤与方法四、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注意事项五、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六、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发展趋势正文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概述《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是一本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在 2008 年 5 月 1 日出版的图书,主要介绍了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
该书旨在为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提供一本实用的参考工具,以提高测量工程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准测量:用于确定地面高程,以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排水性能。
2.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在实地标注出建筑物和道路的位置、尺寸等信息。
3.控制网测设:在施工区域内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控制网点,用于指导施工测量。
4.路面测量:对道路的路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其平整度、宽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5.桥梁涵洞测量:对桥梁和涵洞进行测量,以保证其结构尺寸、高程等符合设计要求。
三、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步骤与方法1.测量准备工作:包括仪器设备的检查、测量人员的培训等。
2.控制网测设:采用平面控制网和髙程控制网两种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
3.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使用测量仪器在实地进行标注。
4.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等设备,测定地面高程,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度。
5.路面测量:使用路面测量仪器,对道路的路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其平整度、宽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6.桥梁涵洞测量:对桥梁和涵洞进行测量,以保证其结构尺寸、高程等符合设计要求。
四、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注意事项1.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测量人员的操作水平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要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
2.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3.对测量结果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一)目的公路路线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运用,进而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和融会贯通。
(二)要求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逐桩坐标表及路基设计表。
二、设计方法与设计内容(一)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根据所给资料,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路线规范》)确定路线的等级。
(二)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根据已确定的公路技术等级,按《标准》、《规范》规定,确定公路的技术标准,及各项指标。
(三)公路的平面设计根据已确定的公路等级及技术标准,在地形图上确定出路线的转点,从而确定出路线导线的位置。
确定合适的曲线半径R和曲线长度,计算曲线要素并推算主点桩号。
填写“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逐桩坐标表”(四)路线纵断面设计1. 点绘地面线(高程1:200,水平1:2000的比例)2. 试坡(坡度限制、坡长限制)3. 定坡(坡度值取0.1%,变坡点桩号应设在10m的整数倍处)4. 竖曲线设计,考虑平纵线形组合(五)横断面设计1.绘制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为准)2.计算超高与加宽3.编制路基设计表4. 编制路基土石方调配表(六)绘图(具体线形标准见《工程制图》)1. 绘制路线平面设计图2.绘制路线纵断面设计图3. 绘制路基横断面图(1:200)三.参考资料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 《道路勘测设计》教材4. 《工程制图》教材四.设计要求1.封面2.文件尺寸3号图纸尺寸,297㎜×420㎜。
3.文件顺序(1)封面(2)设计说明书(3)直线、曲线一览表(4)逐桩坐标表(5)平面设计图(6)纵断面设计图(7)标准横断面图(8)横断面设计图(9)路基设计表(10)路基土石方调配表4.文件用计算机打印,图纸用方格纸手绘。
公路工程方面专业书籍

公路工程方面专业书籍公路工程方面的专业书籍是学习和研究公路工程领域的重要资源。
以下是我对一些公路工程方面的专业书籍的介绍和评价。
1. 《公路工程设计手册》这本书是公路工程设计中的权威参考书之一。
它详细介绍了公路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路线选择、地质勘察、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标志标线等。
这本书内容全面,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公路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
2.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点。
它包括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机械选择、土石方工程、路面施工、桥梁施工等内容。
这本书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3. 《公路工程管理与经济学》公路工程管理与经济学是公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公路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进度管理等。
这本书内容丰富,对于公路工程管理人员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4. 《公路工程材料与试验》公路工程材料与试验是公路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公路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如水泥、沥青、砂石等,以及材料的试验方法和标准。
这本书内容详实,对于公路工程学生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学习材料。
5. 《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案例分析》这本书是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实践的案例分析集合。
书中列举了一些实际的公路工程项目,包括路线设计、桥梁设计、路面施工等,对每个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这本书对于公路工程师和设计师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实践指南。
总的来说,以上这些专业书籍涵盖了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可以从这些书籍中获取到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希望这些书籍能够对公路工程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1.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1.1施工测量简述本工程测量工作主要是桩基的定位测量、主体结构的尺寸和标高测量以及桥梁、隧道等线性和标高测量控制。
项目经理部设立专人负责全线测量检测及导线复核工作并负责整个项目的测量控制和管理工作。
1.1.2施工测量组织流程1.1.2.1人员配备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体量,安排专职专业测量工程师、测量员,人员均持证上岗并从事测量工作3年以上,负责测量工作的安排、仪器的管理、测量质量的管理、测量工作的控制进度、测量工作的指导及一般性问题的解决。
现场测量人员配备情况见下表。
表1.1-1 测量人员配备情况序号职务岗位职责具备的条件1测量工程师测量工作策划及工作安排,平面、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测量方案编制从事测量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相应测量岗位证书。
2 测量员测量技术管理,测量放线质量管理,测量技术资料编制。
从事测量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相应测量岗位证书。
1.1.2.2测量仪器配置为了保证本项目的测量精度,现场采用了GPS接收机、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测距仪等仪器。
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见下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精度数量示意图1 GPS 南方静态水平(±3mm+0.1ppm)垂直(±3.5mm+0.4ppm)RTK:水平(±10mm+1ppm)垂直(±20mm+1ppm)3套序号设备名称型号精度数量示意图2 水准仪DSZ300/拓普康G2±1mm/km 8台3 全站仪DTM-530E 0.6mm+1ppm 4台4 铝合金塔尺5m / 12把1.1.2.3施工测量流程施工测量流程如下。
图1.1-1 施工测量流程图1.1.3施工测量方案1.1.3.1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表1.1-2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序号测量基本要求具体内容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 准备工作1、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和审图纸。
道路测量的书

道路测量的书摘要:一、道路测量概述二、道路测量的主要任务和方法三、道路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四、道路测量的应用领域五、我国道路测量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一、道路测量概述道路测量是指在道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道路的平面位置、高程、线形、纵断面、横断面等进行精确测量的技术活动。
它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道路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道路测量的主要任务和方法1.主要任务:道路测量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道路横断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测道路的线形和纵断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
2.方法:道路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NSS测量、测距仪测量、水准测量、断面仪测量等。
全站仪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能同时进行三维测量等优点;GNSS测量适用于长距离、大规模的道路测量;测距仪测量适用于中长距离的道路测量;水准测量主要用于测定道路高程;断面仪测量适用于道路横断面测量。
三、道路测量中的关键技术1.数据处理与分析:道路测量数据量大,需采用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以满足道路设计和管理的要求。
2.测量自动化:利用自动化测量设备,如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提高道路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3.测量软件:采用专业的道路测量软件,如AutoCAD、Civil 3D等,实现道路测量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和可视化。
四、道路测量的应用领域1.道路工程规划与设计:道路测量为道路工程规划与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道路工程施工与管理:道路测量用于监督施工过程中的道路工程质量,确保道路工程的顺利完成。
3.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道路测量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4.道路养护与维修:道路测量有助于及时发现道路病害,为道路养护与维修提供依据。
五、我国道路测量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道路测量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站仪、GNSS测量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测量精度与效率不断提高。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二、工程概述与设计标准2.1 路线地理位置图见平面设计图。
2.2 工程概况设计时间:2011年9月15日-2011年10月29日设计地点: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设计公路路段:公路AB段2.3设计公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JTGB01—2003)2.4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设计车速:30km/h停车视距:110m路基总宽度:8m三、道路线形设计过程规范要求(部分):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米,最短缓和曲线长40米,最短平曲线长度250米,纵断面最大纵坡5%,纵坡长度限制为最小为130米,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凹形)400米和(凸形)400米。
3.1平面:(1)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m,极限最小半径3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路拱≤2%时为350m,当路拱>2%时为450m。
(2)平曲线长度一般值为270m,最小值为90m。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40m,最小值为30m。
3.2纵断面:(1)最大纵坡为5%,最小坡度为0.5%,最小坡长130m;纵坡为5.5%时的最大坡长为300m。
(2)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5m。
四、平面设计4.1平面选线的原则(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疏顺、合理配合。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或极限指标,也不应片面采用较高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设计书
项目名称:靖边县四级公路
编写:王哲
审核:胡荣明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
日期:二OO七年六月
注:引用请注明出处!
一、测区概况
1、项目来源
为了靖边县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发靖边县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靖边县政府决定修筑一条横贯靖边县的四级公路,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承接此工程的测量工作。
要求2007年6月底完成此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
2、地理位置
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无定河上游,长城横贯东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接壤。
县城在张家畔,距榆林城184公里,北部属风沙滩地,中部以黄土梁峁为主,南部白于山区两侧为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395.4毫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无霜期12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
3、交通状况
靖边县境内有一条省道榆靖公路,榆靖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交通较便利。
二、资料来源
1、现有资料
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一张
2、资料分析
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6o带基本图,经实地勘察和对图纸的综合分析,该图符合测量和设计等技术要求。
三、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2、《公路勘测规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四、采用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任意投影带,测区中心坐标为(4134417.9964,3659870.8357),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9○06’56.2805”,抵偿高程面高程为582.6088m。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五、测量方法及限差规定
1、平面控制测量
1)该工程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二级导线
2)平面控制点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
(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3)观测视线超越障碍物应在1.3m 以上。
(4)平面控制点位置应沿路线布设,距路中心的位置宜大于50m 且小于300m ,同时应便于测角,测距及地形测量和定测放线。
3)水平角方向观测的作业要求
(1)水平角观测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2)水平角方向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全部测回宜在一个时间段内测完。
(3)在观测过程中,两倍照准差(2c )的绝对值,DJ2型经纬仪不得大于30’’。
注:表中n 为测站数
1-2:水平角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经纬仪 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半测回 归零差 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2c )较差(″) 同一方向各测回间
较差(″)
四等 DJ2
3 8 13 9
1-3:光电测距的各项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测距仪精度等级 观测次数 总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mm ) 较差单程各测回较差(mm ) 往返较差
四等 Ⅱ 1(往) 1 (返) 4~8 ≤10
≤15 ≤2(a+b*D) 注: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4)成果的记录、整理和计算
(1)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公路勘测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计算。
(2)平面控制网采用近似平差法。
2、高程控制测量
1)该工程高程控制采用五等水准测量
2-1:水准测量精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
n为测站数。
为检测测段长度(km)。
2)外业成果的整理
(1)水准测量观测结束经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编制高差表,计算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
(2)采用间接观测平差,平差后应求出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差中误差,并作精度评定。
3、定线方法
(1)该工程采用纸上定线
(2)根据测量控制点和纸上定线成果,可采用拨角法放样。
4、基平测量
(1)水准点的密度一般沿线路每隔2Km左右设一个,在地形复杂路线可适当缩短水准点间距。
(2)水准点布设位置应离开线路中线一定距离,以50—100m为宜,以免施工时被破坏。
(3)基平测量应与国家水准点或等级相当的其他点联测,应不远于30Km联测一次,构成符合水准路线。
5、中线测量
放线时,中线一般每隔5Km,特殊情况下不远于10Km,应与初测控制点联测。
5-1
注:n为交点数
注:表中R为曲线半径,以米计。
5-3:中线量距精度和中桩桩位限差不得大于下表规定:
公路等级距离限差桩位纵向误差(m)桩位横向误差(m)
平原微丘区 重丘山岭区 平原微丘区 重丘山岭区
二级及二级以下 1/1000 S/1000+0.10 S/1000+0.1 10
15 注:表中S 为转点或交点至桩位的距离,以米计。
5-4:曲线测量闭合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公 路 等 级 偏角闭合差(″) 纵向闭合差(m ) 横向闭合差(cm )
平原微丘区 重丘山岭区 平原微丘区 重丘山岭区
二级及二级以下 120
1/500 10 15 120
6、中平测量
水准点距定测中线应为50~200m 。
中桩高程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其允许误差: (mm );中桩高程可观测一次,读数取位至厘米。
中桩高程检测限差:±10cm 。
6-2:水准测量计算数字取位
7、横断面测量
该工程采用手水准皮尺法
注:① L ——测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m ); ② h ——测点至中桩的高差(m )。
横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法。
其中的高程、距离的读数取位至0.1m 。
8、带状图测绘
等级 往返测距总和(km) 往返测
距 中数(km) 各测站高差(mm) 往返测高差总和(mm) 往返测高差中数
(mm) 高程(mm)
各等
0.1 0.1 0.1 0.1 1 1
②一个测区同一比例尺,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注:①主要地物是指外廓明显的坚固建筑物;
②森林、隐蔽或困难地区,可按表中要求放宽0.5倍;
③Hd为基本等高距。
桥隧测绘1:500或者1:1000的地形图,施工测绘1:1000或者1:2000的地形图。
测绘法测图所用的仪器和工具,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视距常数值应在100±0.1m以内;
2.垂直度盘指标差不应超过±2′;
3.比例尺尺长误差不应超过±0.2mm;
4.量角器半径不应小于0.1m,其偏心差不应大于0.2mm。
注:①垂直角超过±10°时,测距长度应适当缩短;平原微丘区成像清晰时,测距长度可按上表规定放长20%。
②1∶500、1∶1000比例尺施测主要地物时,测距读数应读至0.1m。
③地形点间距在山岭重丘区及地貌变化处应适当加密。
注: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1.5倍,地貌变化较大的丘陵地,山地与高山地应适当加密。
基本等高距为0.5m时,高程注记点应注至0.01m;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可注至0.1m。
六、附录
1、测区1:10万比例尺地形图及纸上定线成果
2、测区平面控制测量成果
3、测区高程控制测量成果
4、测区纵断面图测绘成果
5、测区横断面图测绘成果
6、测区带状图测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