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录井技术及难点对策探讨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水平井是一种在垂直深度方向较小,而在水平方向较长的油气井,其主要特点是垂直井深较浅,水平段垂直深度明显小于垂直段,因此具有井身曲率大、摩阻小、介质易受到干扰等特点。
水平井钻井技术是一种狭义的冷却液循环钻进技术,其钻进方式与一般的垂直井钻进有所不同,分为不定位导向和定位导向两种方式。
水平井钻井技术是从传统的工程技术中发展出来的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油田开发技术。
随着水平井开发的快速发展,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技术难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整井技术难点:随着油藏的渗透率越来越低,水平井的整个井段要求有较强的压裂技术支持,因此对于水平井整井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压裂技术不仅仅需要掌握压裂短缝技术,还需要掌握高效的缝长控制技术,以及高强度的压裂剂的使用技术。
由于水平井井身曲率大、井壁与巷道的作用力大,整井技术还需要考虑水平井的井身保护技术、井段液平衡技术、井段分隔技术等。
二、录井技术难点:水平井录井技术要求检测仪器灵敏度高、录井曲线正常、数据传输及时、录井数据稳定准确。
当井身曲率大时,录井技术要求扫描探头的探测效果好,需要优化探头设计,减小探头对井壁的压缩压力,以及不同井深段的巷道内径不同,对探头的稳定性和穿透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位移技术难点:钻井液在水平井井段中位移效果受到影响,需要解决位移操作的技术难题。
四、井下作业技术难点:井下作业对水平井的影响较大,水平井井壁在井下作业过程中要求接触力均匀、耐腐蚀和耐磨损。
由于水平井井段表面粗糙度低、管柱间距较小等特点,要求井下作业设备更小、更轻、更灵活。
为了解决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针对以上技术难点,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一、整井技术解决办法:对于整井技术难点,可以采用引进先进的压裂技术,结合水平井的特点,研发适合水平井的压裂技术,包括压裂剂的研发及应用、压裂液的研究使用、压裂施工参数的优化等方面。
研发适合水平井的整井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设备和工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水平井钻井技术是一种在地下水平方向进行开采的钻井技术,主要用于增加油气井的开采面积和提高采收率。
水平井钻井技术也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寻找对策来克服。
水平井钻井技术的难点之一是井眼质量控制。
由于水平井的钻井过程中,井眼受到复杂地质条件和工程参数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井眼偏斜、横向位移过大等问题,导致钻井难度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合理设计井眼轨迹。
在进行水平井钻井前,需要充分了解目标油层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井眼轨迹,并结合井口参数进行钻具、液体等工程参数的优化设计,减少对井眼的不良影响。
2.优化钻井工艺。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在水平井钻井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钻具、液体、压裂等技术工艺,以提高钻井质量和效率。
水平井钻井技术还存在高温、高压的技术难点。
水平井钻井常常用于深层油气开采,由于地下温度和地层压力的增加,井口温度和压力会显著升高,对钻井设备和人员安全带来隐患。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选用适应高温、高压环境的钻具和液体。
需要选择能够承受高温、高压的材料和工艺设备,以提高钻井设备的耐温、耐压性能。
2.加强井口安全防护。
在进行水平井钻井作业之前,需要对井口进行安全性评估,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加强井口装置和监控设备,确保井口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选用适当的固井材料和技术。
固井是保障井眼完整性和井壁稳定性的关键环节,需要选用适合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的固井材料,并进行良好的固井设计和施工。
2.强化井壁稳定性控制。
通过优化水平井钻井参数,合理控制地层压力和流体压力,加强井筒支撑和井眼稳定措施,提高井壁的稳定性。
水平井钻井技术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井眼质量控制、高温高压及井壁稳定性控制等难题。
通过合理设计井眼轨迹、优化钻井工艺,选用适应高温、高压环境的钻具和液体,加强井口安全防护,选择适当的固井材料和技术,强化井壁稳定性控制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提高钻井质量和效率。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一、技术难点1. 复杂地质条件水平井钻井面临的首要难点是复杂的地质条件。
水平井钻井常常需要穿越多种不同类型的岩层,包括致密砂岩、泥质岩、页岩等,这些地层的物性差异较大,导致井筒稳定性难以保障。
地质条件的变化也给井筒定向和测斜带来了困难,增加了钻井作业的风险和难度。
2. 钻井液环境水平井钻井中,钻井液的选择和使用对于钻井作业至关重要。
由于井底压力和水平段井深的特殊性,需要使用高密度和高性能的钻井液,以维持井壁稳定和减小地层损害。
如何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选择合适的钻井液,尤其是在需要兼顾井壁稳定和岩心保护的情况下,依然是一个技术难题。
3. 完井工艺难题水平井的完井工艺也是一个技术难点。
水平井的完井需要对井筒进行小口径射孔处理,难度较大,而且射孔质量关系到井下工作效率和油气开采效果。
尤其对于非常规油气田的水平井,更需要在完井工艺上进行创新和突破。
4. 油气井产能下降对于已经投产的水平井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气产能逐渐下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产能下降主要由井筒堵塞、油气藏压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如何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已经投产的水平井,保持其长期的生产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
二、对策分析1. 技术创新面对水平井钻井中的各项技术难题,最重要的对策是技术创新。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该加强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选用适宜的钻具和工艺。
针对钻井液环境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高性能钻井液的研究和开发,在选液、性能优化和循环处理等方面下功夫。
在完井工艺方面,需要加强对小口径射孔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提高射孔质量和效率。
2. 多学科交叉解决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
地质学、钻井工程、油气藏工程等不同学科的专家需要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3. 资源整合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解决需要各方资源的整合。
在钻井液环境选择和使用上,需要钻井液生产厂家、油田服务公司和科研机构等不同资源的整合,通过共同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

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一、引言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油气田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通过水平井钻井可以增加油气井的有效产能,提高油气采收率。
水平井钻井技术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如井眼质量控制、水平段钻进速度和稳定性、钻井液循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针对水平井钻井技术的难点和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以确保水平井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分析1. 井眼质量控制难点在水平井钻井作业中,井眼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井下工具的进出和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地层条件复杂、井眼直径小、倾斜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井眼的变形和破损现象较为常见,导致井眼质量控制成为水平井钻井的难点之一。
2. 水平段钻进速度和稳定性难点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通常较长,而且在实际施工中地层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多变、井眼尺寸小等因素的影响下,水平段的钻进速度和稳定性难以保障,钻进作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3. 钻井液循环难点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钻井液的循环对井下钻具的冲刷清洗和冷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水平井井眼条件的限制,井下结构和设备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钻井液循环难度较大,常常出现井下循环效果不佳、泥浆溢出等难题。
三、难点对策分析1. 井眼质量控制对策针对井眼质量控制难点,应加强对井眼的检测和评价,采用先进的测井技术和地质勘探手段,降低井眼的倾斜度和阻力,确保井眼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水平段钻进速度和稳定性对策针对水平段钻进速度和稳定性难点,应合理设计钻井方案、选择适当的钻井工艺和井下钻具,降低钻具的摩擦阻力和回旋力矩,改善井下工作环境,提高钻进速度和稳定性。
3. 钻井液循环对策针对钻井液循环难点,应优化钻井液配方、加强泥浆处理和过滤,提高泥浆性能和稳定性,加强对钻井液性能的监测和控制,确保钻井液循环的顺利进行和效果优良。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随着油气勘探领域的发展,水平井技术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而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作为水平井地质勘探的核心技术之一,为水平井钻井后地质结构分析、油气成藏分析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解决办法。
一、难点(一)井下工作环境恶劣水平井综合录井设备的运作需要井下工人进行协作完成,但水平井的井眼空间相对较小,气体环境恶劣,存在毒气、可燃气体等安全隐患,因此井下工人在进行综合录井工作时需穿戴特定设备进入井下。
(二)测量位置准确性难保证水平井井壁与钻头之间的距离相对于传统的竖井来说要小得多,所以综合录井设备的放置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放置位置不正确,测量出来的数据就会存在误差。
这就需要在综合录井操作中采用更加精细的操作方式来保证精准度。
(三)井中工作时长严格限制水平井的工作环境是一个极其恶劣的环境,井深、井眼直径小、工作空间狭小,这些环境限制了井下工作的时间,原因在于水平井的井下作业有限,也存在着风险和危险。
因此,综合录井工作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保证数据的精确性。
二、解决办法(一)完善井下安全保障措施为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安全,需要在井下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是必须进行钻井平台和井口的加盖,以确保在井下作业时无险情发生,其次需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引导井下工人根据工作需求穿戴好防护装备,保证人身安全。
(二)提高设备定位准确性高准确性的记录仪器是提高综合录井准确性的关键。
纵横向颤动、温度变化甚至压力的变化都会影响综合录井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操作中应增强对仪器的调整能力和精度。
(三)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缩短作业时间针对水平井综合录井工作时间有限的情况,可以采取提升人员工作效率的办法,可以通过改进技术手段、精简流程和井下作业标准的设置来进行,这样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综合录井工作。
以上就是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中存在的难点与解决办法,通过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措施,对井下工作环境进行安全保障和安排,同时提高综合录井设备的准确性和人员工作效率,可以为水平井勘探井下作业提供重要的保障与支持,带动油气开发领域的不断发展。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井下仪器进行测量和记录,得到井壁地层的相关参数信息,从而帮助工程师进行钻探和生产等工作。
对于水平井来说,要想准确地获取地层信息,就需要解决一些难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的难点和解决办法。
1.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在水平井的钻探过程中,井下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较大,这就对井下仪器的测量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从而影响了地层信息的准确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井下校验技术,即在测量过程中通过校验曲线的方式来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受到了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采用压力平衡技术和温度校正技术,将温度和压力的误差减小到最小,提高地层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数据传输和处理问题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需要将大量的数据经过井口传输到地面,然后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个过程中,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信号丢失、数据变形、处理失误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和数据压缩技术,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提高到最高,并将数据压缩到最小,方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3. 仪器选型和标定问题选择合适的井下仪器并进行准确的标定是保证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准确性的关键。
但由于井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仪器的选型和标定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规范的仪器选择和标定流程,并采用高质量的标准样品和精密的校准方法,以确保井下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 数据质量检验问题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但由于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复杂、误差不可避免等原因,数据质量检验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质量检验,如数据比较、数据统计、数据重复测量和人工审核等,将数据的误差降低到最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总之,要想真正发挥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的作用,需要克服以上难点,并逐步完善该技术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其应用价值和实际效果。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1. 引言1.1 水平井综合录井技术难点与解决办法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水平井录井技术成为了油田勘探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实际的录井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技术难点。
针对这些难点,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以确保录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难点一:井眼复杂性水平井井眼复杂,地层情况多变,给录井操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优化录井工艺,提高录井设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加强录井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
难点二:录井精度要求高水平井的录井精度要求很高,一旦误差过大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录井技术和设备,以及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录井精度。
难点三:录井设备选择水平井录井设备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于确保录井作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定制化设备,提高设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来解决这一难点。
录井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可能会导致录井结果的不准确性。
应该加强录井技术的规范化培训,统一录井操作流程,确保技术水平的统一性。
难点五:安全隐患水平井录井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健全安全体系,确保录井作业的安全进行。
在面对这些录井技术难点时,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录井技术水平、加强录井设备研发,以及建立规范化的录井作业标准来解决问题,确保水平井录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2. 正文2.1 难点一:井眼复杂性水平井的井眼复杂性是制约录井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水平井的井眼经常会出现非常复杂的地质构造和裂缝,这就给录井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井眼复杂性会增加录井作业的难度,导致录井精度下降,影响采油效果。
复杂的井眼结构容易导致录井工具受阻或损坏,进而影响整个录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由于水平井的井眼一般都比较长,且弯曲度较大,所以录井工具在进入井眼时容易受到较大的挤压力和摩擦力,这也会增加录井作业的难度。
针对井眼复杂性带来的难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办法来提高录井的效率和精度。
可以在录井前开展详细的地质勘查工作,了解井眼的地质特征和构造,以便选择合适的录井工艺和工具。
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难点及技术对策探究

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难点及技术对策探究水平井是一种在地下水平方向钻探的石油勘探技术,由于其在地层开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采领域。
在水平井地质导向方面存在着一些难点和挑战,需要通过技术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难点1. 地质构造复杂多变水平井的勘探与开发往往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地层中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对水平井的布置和导向产生重大影响,导致水平井的导向难度增加。
2. 水平段地层识别困难由于水平井在地层中以水平方向进行钻探,导致地层特征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难以准确识别,可能会出现地层预测不准确、井位偏差较大等问题。
3. 钻井误差难以避免水平井在钻探过程中,钻井误差难以避免,导致井位偏离设计轨迹,从而影响油层的采收率和生产效率。
二、技术对策探究1. 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利用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地震井间插值技术等手段,对地下构造进行高精度测量和分析,以提供更准确的地质构造图,为水平井的导向提供重要依据。
2. 精准的地层识别技术应用先进的地层识别技术,如地震成像技术、测井资料解释技术等,能够准确识别地层中的油气储集体,并为水平井的布置和导向提供重要依据。
3. 精密的导向钻井技术通过应用全方位导向测井技术、导向测斜井技术等,可以实时监测井孔位置、方向和偏差,确保水平井的钻井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 智能化的钻井设备在水平井导向钻井过程中,应用智能化的钻井设备和系统,如自动定向钻井系统、实时动态测斜系统等,可以提高钻井的精度和效率,减少钻井误差。
5. 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如地下水压力监测技术、岩性识别技术等,可以及时获取地下环境的变化情况,对水平井的导向和钻井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水平井的导向和采收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地质勘探、导向钻井、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的技术的应用,水平井地质导向的难点已经有了较好的解决策略,可以为水平井的安全高效导向提供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井录井技术及难点对策探讨
受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程度不断加深的影响,优质储层勘探开发领域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勘探开发所针对的储层非均质性强等影响,需要越来越多应用水平井,给水平井录井提出更大挑战,笔者结合丰富的水平井录井工作经验,对当前水平井录井技术的应用难点和对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这对于提高水平井录井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水平井录井对策
1引言
我国的水平井钻井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虽起步较早但进展缓慢,在1990年列为“八五”攻关项目,通过水平井的理论研究、软件开发以及水平井的钻井液、测井、固井、射孔、完井等一系列配套技术的引进、交流合作和自主研发,水平井钻井技术进步很快,水平井技术基本趋于成熟,年钻水平井数量大幅上升。
当前,油田开发中后期,主要油区含水量上升,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同时由于储层岩性致密、厚度薄、夹层多等特点,使得水平井钻井应用更加广泛,在这一背景条件,决定水平井钻探成败的关键即为水平井录井技术水平的高低,一是卡准着陆点(即入口点),卡准着陆点意味着水平井的钻探成功了一半;二是如何做好地质导向工作,保证钻头始至在目的层中水平穿越,防止钻探过程中穿盖或穿底。
因此,笔者结合大量工作实践及多年工作经验,对水平井录井技术应用及难点对策探讨如下。
2水平井应用领域及优势
在某油田的张海502KH井向海里延伸4000多米,日产原油289立方米,天然气2万多立方米,与在滩海上修堤和建岛打井相比,不仅能实现海油陆采,还能提高生产储运作业的安全系数,便于保护海洋环境,节省大约40%的综合成本。
从此油田开发案例来看,水平井在以下领域应用优势明显:(1)开发裂隙性油层或低渗透油气层;(2)多套含油层系、且富集好、产能高的复式断块油田,采用定向钻井,达到一井多靶的目的;(3)高效开发剩余油富集区,改善开发效果(减少含水率),提高产能;(4)一井多底或平台拖3米即可钻探,或在原采油井开窗侧钻,节约搬迁费用,提高效益,也便于试、采油工程;(5)可以实施由于地面条件限制(高山、建筑物、河流等)不能靠近的钻探。
3水平井录井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3.1岩屑录井
(1)技术难点。
水平井钻井普遍采用“PDC钻头和螺杆钻具结构”的钻井工艺来提高钻井速度,从而造成岩屑细碎,加上为了防漏填加堵漏剂,不开振动筛等情况,能否采集到足够的真实岩屑是关键。
(2)解决方法。
①采用19mm大复合片PDC钻头;②使用80目以上震动筛;③定时加密采样,小水流漂洗岩样;④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岩样精细描述。
3.2荧光录井
(1)技术难点。
水平井中由于工程原因,钻井液中加入原油、润滑剂、磺化沥青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对岩屑,特别对PDC钻头细碎岩屑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常规荧光仪对油气显示的识别。
(2)解决方法-定量荧光检测。
①适用于各种类型岩样及混合样的分析。
②可以消除钻井液添加剂对荧光录井的影响
3.3气测录井
(1)技术难点。
水平井钻井中加入大量原油使得气测全烃曲线基线升高,掩盖了地层中的真实显示。
全烃曲线不能体现连续测量地层显示的优势。
同时重组分呈现高值掩盖油层真实显示重组分。
(2)解决方法。
在泥浆混油的背景条件下,通过观察全烃及轻组分甲烷、乙烷的含量变化进行油气层识别,确保井眼在油层中钻进。
录井可利用色谱气体比值法准确地判断储集层流体变化和油气水界面,从而起到地质导向作用。
4水平井录井施工对策建議
水平井的录井过程中,由于上述技术难点和甲方未提供钻井取心、岩屑薄片坚定、定量荧光分析及地化录井技术等项目分析结果,致使水平井录井和解释工作难度加大,为此,除研究常规技术对策外,还应该针对性对水平井录井技术流程加以改进,具体如下:
(1)熟悉工区区域概况。
特别是构造、地层及岩性等特征,熟悉区内油砂体展布和标志层特点,为卡准油层顶、底板深度提供确切依据。
(2)精确测算迟到时间。
由于井眼复杂不规则、泥浆泵工作效率及钻井液排量等因素的影响,实测迟到时间与理论计算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及时修正综合录井仪迟到时间和岩屑的上返时间,准确捞取岩屑。
(3)科学合理捞取细小岩屑。
严格按照岩屑录井操作规程,选取连续新鲜细小真岩屑,按照二分法或四分法均匀采集,洗样的过程中应采用小水流、轻搅拌,稍微沉淀后倒混水换清水的办法,保证岩屑样品的数量和代表性。
(4)结合实际改进岩样描述方法。
细小岩屑表面清洁,晒干表面易模糊而难以观察,宜采用湿样描述,但对油气显示岩样则应该干湿混合,获得最大荧光滴照特征,同时,由于水平井井况复杂,井眼极不规则,应充分认识岩屑的磨光面和破碎面,结合工程参数的变化,分析岩屑含量的变化原因,进行必要的估计恢复。
(5)多种录井技术综合互补。
欠平衡钻井技术,欠平衡液气分离器的使用使脱气器搅拌脱出的气体为井眼流体内的残余气,易造成气测录井失真,录井人员要对气体检测系统进行细致准确的刻度校验、维护保养、巡回检查等,以降低气体检测系统造成的误差。
同时岩屑荧光实验因气测异常而更有针对性,两者综合分析可落实油气显示情况。
(6)监控钻头位置,实钻过程中,通过及时输入或提取lwd测量的井斜数据,绘出实时井眼轨迹的同时,可以预测钻头的实际位置。
结合岩性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地层数据以获得真实的地层剖面。
(7)提高录井仪的工程服务能力。
录井人员应密切观察录井参数的变化,尤其是立管压力、套管压力、扭矩、悬重、钻井液等参数的变化,及时提供事故预报,确保安全施工,逐步使工程人员由经验判断改为更多的依赖于录井参数的分析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树坤,王少祥,刘志刚,等.录井技术文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郭庆霞等.综合录井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世界地质,2005,24(3):265~269.
[3]李伟等.综合录井技术在川西地区钻探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6,26(5):67~69.
[4]李凤霞等.综合录井技术在实时监测钻井事故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7,5(14):66~67.
[5]王志章等.综合录井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测井技术,2004,28(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