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脉类脉象-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辅导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脉象,是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是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一般分为浮、沉、迟、数四大类。

不同的脉象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本文为大家总结了24中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临床意义:里证,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4、数脉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5、洪脉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 。

6、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

7、微脉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临床意义:主气血虚甚,阳气衰微。

8、散脉脉象特征: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

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

9、虚脉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虚证。

10、实脉脉象特征:应指幅幅,举按皆然,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实证。

11、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

12、涩脉脉象特征: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

13、长脉脉象特征:脉体较长,超过寸关尺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

14、短脉脉象特征:只现于关部,它部不显。

临床意义:短主气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15、弦脉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

16、芤脉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临床意义:失血。

17、紧脉脉象特征:脉形紧急,如牵绳转索。

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

18、缓脉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有怠。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不用拜师就能学会号脉!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不用拜师就能学会号脉!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不用拜师就能学会号脉!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

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

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

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

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图文解释脉象:脉诊歌1、浮脉: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2、沉脉: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3、迟脉: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4、数脉: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1.下列何证的脉象为左寸脉洪数A.心火亢盛B.表热C.肺热壅滞D.肝阳上亢E.大肠湿热正确答案:A解析:左寸侯心,脉洪数主气分热盛,所以左寸脉洪数说明心火亢盛,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A。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2.下列哪一种脉象只能做病脉出现A.滑脉B.弦脉C.数脉D.迟脉E.短脉正确答案:E解析: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

生理性滑脉可见于妇女妊娠期,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脉象,正常人脉滑而冲和,足营卫充实之象,亦属平脉。

生理性弦脉可见于春季,脉象外应生发之气,故脉微而柔和。

牛理性数脉可见于儿童和婴儿,正常人在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率也加快。

生理性迟脉可见于久经锻炼的运动员。

短脉指首尾俱短,不能达于三部。

脉短有力为气滞,脉短无力为气虚。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E。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3.食积化热,常见的脉象是A.滑数B.弦数C.洪数D.弦滑E.弦细正确答案:A解析:滑数脉主痰热、痰火、湿热或食积化热。

弦数脉主肝热证,常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等病证。

洪数脉主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期。

弦滑脉见丁肝郁夹痰,风阳上扰或痰饮内停等证。

弦细脉主肝肾阴虚、血虚肝郁或者肝郁脾虚。

所以此题证确答案是A。

此题足历年高频考点,在复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掌握28部脉以及相兼脉的脉象及主病。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4.下列除哪项外,均需重按始得A.沉脉B.牢脉C.弱脉D.革脉E.伏脉正确答案:D解析:沉脉类脉象包括沉脉、伏脉、牢脉、弱脉。

而革脉是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精血亏少。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D。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5.观察小儿脉象的主要内容,应除下列哪项外A.迟数B.强弱C.长短D.缓紧E.浮沉正确答案:C解析:小儿脉象三岁以下的,一息七八至为平脉;五六岁的,六至为平脉,七至以上为数脉,四五至为迟脉。

只诊浮沉、迟数、强弱、缓急,以辨别阴阳寒热表里,邪正盛衰。

中医脉的分类

中医脉的分类

中医脉的分类中医脉的分类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

根据中医理论,中医脉可以分为正常脉象和异常脉象两大类。

一、正常脉象1. 缓脉:脉搏跳动缓慢,节律规律,代表人体气血运行缓慢,常见于气血不足、阳虚等情况。

2. 数脉:脉搏跳动较快,节律规律,代表人体气血运行过快,常见于热病、肝火旺盛等情况。

3. 弦脉:脉搏跳动有力,节律规律,类似琴弦振动,代表人体气血充盈,常见于体力充沛、阳气旺盛等情况。

4. 滑脉:脉搏跳动柔和而滑利,节律规律,代表人体气血运行顺畅,常见于健康人群和体质良好的人。

5. 虚脉:脉搏跳动弱无力,节律不规律,代表人体气血不足,常见于虚劳、阴虚等情况。

二、异常脉象1. 洪脉:脉搏跳动强有力,节律不规律,代表阳气亢盛,常见于高热、怒气冲动等情况。

2. 小脉:脉搏跳动弱无力,节律不规律,代表阴气亢盛,常见于虚症、阴虚等情况。

3. 细脉:脉搏跳动细弱,节律不规律,代表气血运行不畅,常见于气血不足、血瘀等情况。

4. 线脉:脉搏跳动细弱如线,节律不规律,代表气血不足,常见于虚寒、阳虚等情况。

5. 濡脉:脉搏跳动滑利而沉缓,代表人体湿邪内盛,常见于湿热、湿寒等情况。

三、其他特殊脉象1. 双脉:即两根脉搏同时出现,代表一些特殊的疾病情况,如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2. 异常脉象:即非正常脉象中的其他脉象表现,代表某些特殊的疾病情况,如鼓脉、吐脉等。

中医脉象的分类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和摸诊患者的脉搏,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然而,脉象的判断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准确的观察技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慎重对待。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中医脉象的分类和意义,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脉学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摸诊患者的脉搏来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及其详细解释:浮脉(FúMài):特点:脉搏弱而快,像浮在水面上的树叶。

意义:表示阳气亢盛、阴气不足,外感病邪初起。

沉脉(Chén Mài):特点:脉搏沉重,像沉入水中的重物。

意义:表示阴虚阳实,病邪深入体内。

迟脉(ChíMài):特点:脉搏搏动缓慢,节律不齐。

意义:通常表示阳气虚弱、阳虚,或寒邪入侵。

数脉(ShùMài):特点:脉搏跳动频繁,有时伴有力度增强。

意义:表示热邪病毒侵入,或阴虚内热。

濡脉(RúMài):特点:脉搏濡滑且滑利。

意义:表示阴虚,病邪已深入体内。

紧脉(Jǐn Mài):特点:脉搏紧绷有力,如紧绷的弦。

意义:通常表示外感风寒、气滞、瘀血。

滑脉(HuáMài):特点:脉搏顺畅、滑利。

意义:常见于寒湿、风湿、血虚、气虚。

洪脉(Hóng Mài):特点:脉搏搏动强劲有力,如潮汐般。

意义:表示寒邪或湿邪入侵。

弦脉(Xián Mài):特点:脉搏如拉紧的弦。

意义:通常表示病邪阻滞,气血不畅。

结脉(JiéMài):特点:脉搏如珠串一样,有断续感。

芤脉(Kòu Mài):特点:脉搏硬而粗,如钢丝般。

意义:表示痰饮、瘀滞、风寒。

细脉(XìMài):特点:脉搏弱且细,有时难以触及。

意义:表示气血虚弱。

濡数脉(RúShùMài):特点:脉搏湿滑、快而数。

意义:多见于痰湿、湿热。

弦滑脉(Xián HuáMài):特点:脉搏兼具弦脉和滑脉的特征。

意义:表示气血不畅、阴阳失调。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脉象分类与主病之迟脉类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脉象分类与主病之迟脉类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脉象分类与主病之迟脉类迟脉类迟脉类的脉象,有迟、缓、涩、结四脉。

脉动较慢,一息不足四到五至,故同归于一类。

迟脉:【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寒证。

迟而有力为寒痛冷积,迟而无力为虚寒。

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脉理】迟脉主寒证,由于阳气不足,鼓动血行无力,故脉来一息不足四至。

若阴寒冷积阻滞,阳失健运,血行不畅,脉迟而有力。

因阳虚而寒者,脉多迟而无力。

邪热结聚,阻滞气血运行,也见迟脉,但必迟而有力,按之必实,迟脉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缓脉:【脉象】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主病】湿证,脾胃虚弱。

【脉理】湿邪粘滞,气机为湿邪所困;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缓脉见怠缓;平缓之脉,是为气血充足,百脉通畅。

若病中脉转缓和,是正气恢复之征。

涩脉:【脉象】迟细而短,往来艰涩,极不流利,如轻刀刮竹。

【主病】精血亏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脉理】精伤血少津亏,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无力;气滞血瘀、痰、食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

结脉:【脉象】脉来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症瘕积聚。

【脉理】阴盛气机郁结,阳气受阻,血行瘀滞,故脉来缓怠,脉气不相顺接,时一止,止后复来,止无定数,常见于寒痰血瘀所致的心脉瘀阻证。

结脉见于虚证,多为久病虚劳,气血衰,脉气不继,故断而时一止,气血续则脉复来,止无定数。

脉象分类与主病之沉脉类沉脉类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

脉位较深,重按乃得,故同归于一类。

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

【主病】里证。

亦可见于无病之正常人。

【脉理】病邪在里,正气相搏于内,气血内困,故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气血不足,无力统运营气于表,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伏脉:【脉象】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每个中医都要掌握的脉象:6种常见脉象汇总!(内含测试题)

每个中医都要掌握的脉象:6种常见脉象汇总!(内含测试题)

每个中医都要掌握的脉象:6种常见脉象汇总!(内含测试题)常见脉象鉴别是每一个中医都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一个中医开展医疗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涉及的重要知识点,今天小编为你汇总了6种常见脉象,最后还有测试题,可以检验一下你学的怎么样!1.浮脉类:共同特点为轻取即得。

浮脉脉象特点: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洪脉脉象特点: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

主热盛。

濡脉脉象特点:浮细无力而软,主虚证,湿困。

散脉脉象特点:浮取散漫而无根,伴至数或脉力不匀。

主元气离散,脏气将绝。

芤脉脉象特点: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失血、伤阴之际。

革脉脉象特点:浮而搏指,中空边坚,主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2.沉脉类:共同特点为重按始得。

沉脉脉象特点: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

伏脉脉象特点:重按推至筋骨始得,主邪闭、厥病、痛极。

弱脉脉象特点:沉细无力而软,主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牢脉脉象特点:沉按实大弦长,主阴寒内积、疝气、癥积。

3.迟脉类:共同特点为一息不足四至。

迟脉脉象特点: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

缓脉脉象特点:一息四至,脉来怠缓,主湿病,脾胃虚弱,亦见于平人。

涩脉脉象特点:往来艰涩,迟滞不畅,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痰食内停。

结脉脉象特点: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气血虚衰。

4.数脉类:共同特点为一息五至以上。

数脉脉象特点: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主热证,亦主里虚证。

疾脉脉象特点: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主阳极阴竭,元气欲脱。

促脉脉象特点: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阳热亢盛,瘀滞,痰食停积,脏气衰败。

动脉脉象特点:脉短如豆,滑数有力,主疼痛,惊恐。

每个中医都要掌握的脉象:6种常见脉象汇总!(内含测试题)5.虚脉类:共同特点为应指无力。

虚脉脉象特点:举按无力,应指松软,主气血两虚。

细脉脉象特点:脉细如线,应指明显,主气血俱虚,湿证。

微脉脉象特点:极细极软,似有似无,主气血大虚,阳气暴脱。

【考点资料】2018年浙江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资料:迟脉

【考点资料】2018年浙江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资料:迟脉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考点资料】2018年浙江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资料:迟脉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仅三至”
脉率分类迟脉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
凡阳虚不足,命门火衰者,多见迟而无力之脉。

症见畏寒泄泻,腹痛喜按口吐冷涎等
“作者临床常见五更泄,多见迟而无力的脉象,特别是两尺尤甚,以四神丸补命门火,温脾阳。

”刘冠军
脉率分类迟脉
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
多见于里热实证。

(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等)
《四诊抉微》“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

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

所以然者,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矣。


《伤寒论》“阳明病,脉迟,有潮热者,……可攻里也,大承气汤主之”
“又如脑膜炎,常因脑压增高,出现高热、脉迟,须脉证合参,勿作寒论。

以免误诊”刘冠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脉类脉象-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辅导
迟脉类脉象是2013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的内容之一,现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

迟脉类脉象包括迟、缓、涩、结等4种脉象。

迟脉
【脉象特征】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频率明显小于正常脉率。

【临床意义】迟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的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和缓;正常人睡后,脉率较慢,都属生理性迟脉。

迟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搏跳动次数缓慢脉类的象征。

【机理分析】脉管的搏动有赖于阳气的推动。

寒邪侵袭人体,困遏阳气,或阳气亏损,均可导致心动迟缓,气血凝滞,脉流不畅,使脉来迟慢。

若为阴寒内盛而正气不衰的实寒证,则脉来迟而有力;若心阳不振,无力鼓运气血,则脉来迟而无力。

阳明腑实证多因邪热亢盛与糟粕相搏,结为燥屎,阻塞肠道,腑气壅滞不通,气血运行受阻,经隧阻滞,脉道不利,故必迟而有力。

缓脉
【脉象特征】:缓脉有二:一是脉来和缓,一息四至,应指均匀,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现,称为平缓,多见于正常人。

二是脉来怠缓无力,弛纵不鼓的病脉。

缓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的跳动不疾不徐,从容和缓稍慢于正常而快于迟脉。

【临床意义】:缓脉多见于湿病,脾胃虚弱的患者,亦可见于正常人。

【机理分析】: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则脉管不充,亦无力鼓动,其脉必见怠缓无力之象。

湿性黏滞,阻遏脉管,气机被困,则脉来怠缓不振,脉管弛缓。

涩脉
【脉象特征】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其具体特点是脉形较细,脉势滞涩不畅,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

【临床意义】涩脉多见于气滞、血瘀、痰食内停和精伤、血少。

【机理分析】涩脉有有力和无力之分,脉涩而有力者,为实证;脉涩而无力者,为虚证。

气滞、血瘀、痰浊等邪气内停,阻滞脉道,血脉被遏,以致脉气往来艰涩,此系实邪内盛,正气未衰,故脉涩而有力。

精血亏少,津液耗伤,不能充盈脉管,久而脉管失去濡润,血行不畅,以致脉气往来艰涩而无力。

结脉
【脉象特征】结脉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

其具体特点是脉来迟缓,脉律不齐,有不规则的歇止。

【临床意义】结脉多见于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此外正常人也有因情绪激动、过劳、酗酒、饮用浓茶等而偶见结脉者。

【机理分析】因阴寒偏盛,脉气凝滞,故脉率缓慢;气结、痰凝、血瘀等积滞不散,心阳被抑,脉气阻滞而失于宣畅,故脉来缓慢而时有一止,且为结而有力;若久病气血衰弱,尤其是心气、心阳虚衰,脉气不续,故脉来缓慢而时有一止,且为结而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