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技术与设备习题

光纤通信技术与设备习题

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光纤通信指的是:A 以电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B 以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C 以光波作载波、以电缆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D 以激光作载波、以导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2 光纤通信所使用的波段位于电磁波谱中的:A 近红外区B 可见光区C 远红外区D 近紫外区3 目前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范围是:A 0.4~2.0B 0.4~1.8C 0.4~1.5D 0.8~1.84 目前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有三个,它们是:A 0.85、1.20、1.80;B 0.80、1.51、1.80;C 0.85、1.31、1.55;D 0.80、1.20、1.70。

5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光纤的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很大;B 光纤的尺寸很小,所以通信容量不大;C 为了提高光纤的通信容量,应加大光纤的尺寸;D 由于光纤的芯径很细,所以无中继传输距离短。

二、简述题1、什么是光纤通信?2、光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与电缆或微波等电通信方式相比,光纤通信有何优点?4、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范围是多少?5、光纤通信中常用的三个低损耗窗口的中心波长分别是多少?第二章光纤与光缆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等于纤芯的折射率;B 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纤芯的折射率;C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小于纤芯的折射率;D 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涂覆层的折射率。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模式;B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路信号;C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模式;D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模式。

3下面哪一种光纤是色散位移单模光纤?A 光纤;B 光纤;C 光纤;D 光纤。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光纤的损耗决定光纤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B 光纤的损耗决定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C 光纤的损耗决定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D 光纤的损耗决定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模式。

第4章光纤通信系统介绍

第4章光纤通信系统介绍
11
1.光发射机
(3) 光发射机的组成方框图和各部分功能 ⑥ 调制(驱动) • 经过扰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调制电路对光源进 行调制,让光源发出的光信号强度跟随信号码 流的变化,形成相应的光脉冲送入光纤。
12
1.光发射机
(3) 光发射机的组成方框图和各部分功能 ⑦ 自动功率控制 • 由于老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光发射机的光源 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输出光功率降低的 • 为了保持光源输出功率的稳定,在光发射机中 常使用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
27
2.光接收机
• 图4-10 时钟恢复电路方框图
28
2.光接收机
• 图4-11 时钟恢复电路波形图
29
2.光接收机
• 图4-12 NRZ码的功率谱密度分布图
30
2.光接收机
• 图4-13 RZ码功率谱密度分布图
31
2.光接收机
• 图4-14 一种非线性处理电路
32
2.光接收机
• 图4-15 非线性处理电路中的波形图
24
2.光接收机
• 图4-8 单个脉冲均衡前后波形的比较
25
2.光接收机
⑤ 判决器和时钟恢复电路 • 判决器由判决电路和码形成电路构成。 • 判决器和时钟恢复电路合起来构成脉冲再生电 路。 • 脉冲再生电路的作用是将均衡器输出的信号恢 复成理想的数字信号
26
2.光接收机
• 图4-9 信号再生示意图
48
(1)衰减对中继距离的影响
• 一个中继段上的传输衰减包括两部分,其一是 光纤本身的固有衰减,再者就是光纤的连接损 耗和微弯带来的附加损耗。 • 构成光纤损耗的原因很复杂,归结起来主要包 括两大类: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 • 引起光纤损耗的因素还有光纤弯曲和微弯产生 的损耗以及纤芯与包层中的损耗等等。

光接收机的噪声包括光电检测器的噪声和光接收机的电路噪声PPT学习教案

光接收机的噪声包括光电检测器的噪声和光接收机的电路噪声PPT学习教案

4.1.3 调制电路及自动功率控制
PLD UPD (UPD U in UR ) UA1 Ib PLD
第12页/共44页
13
4.1.3 调制电路及自动功率控制
图4-7 共发射极驱动电路
第13页/共44页
14
图4-8 射极耦合LD驱动电路图
4.1.3 调制电路及自动功率控制
图4-9 反馈稳定LD驱动电路
第19页/共44页
20
4.1.4 温度特性及自动温度控制
注: 温 度 控 制 只 能控 制温度 变化引 起的输 出光功 率的变 化,不 能控制 由于器 件老化 而产生 的输出 功率的 变化。 对 于 短 波 长 激光 器,一 般只需 加自动 功率控 制电路 即可。 对 于 长 波 长 激光 器,由 于其阀 值电流 随温度 的漂移 较大, 因此, 一般还 需加自 动温度 控制电 路,以 使输出 光功率 达到稳 定。
光接收机的噪声包括光电检测器的噪声 和光接收机的电路噪声
会计学
1
第4章 光端机
本章内容和重点
本章内容 光发送机 光接收机 光中继器 光线路码型 本章重点 光 发 送 机 和光接 收机的 功能、 电路组 成和工 作原理 。 光 通 信 常 用线路 码型。
第1页/共44页
2
第4章 光端机
第20页/共44页
21
4.2 数字光接收机
光接收机作用是将光纤传输后的幅度被衰减、波形产生 畸变的、微弱的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 放大、整形、再生后,再生成与发送端相同的电信号, 输入到电接收端机,并且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保证稳定的输出。
光接收机中的关键器件是半导体光检测器,它和接收 机中的前置放大器合称光接收机前端。前端性能是决定 光接收机的主要因素。

继电保护-第4章 电网的纵联保护

继电保护-第4章 电网的纵联保护
第 四 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Pilot Protection for Transmission Lines
4.1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概述
4.1.1 引言( 纵联保护的提出 )
1. 电流、距离保护的缺陷
M 1 2 N 3
k1
k2
反映:一侧电气量,即只采集线路一侧的电气量 缺陷:Ⅱ段有延时,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N
正常运行时:两侧的测量阻抗都是负荷阻抗, 距离Ⅱ段都不启动 外部故障时:至少有一侧的距离Ⅱ段不启动(反方向)
I U M M
M
U I N N
N
区内故障时:两侧的距离Ⅱ段同时启动
4.1.3 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
1、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基本原理:利用输电线路两端电流波形和或电流相量和的特征。
I U M M
M SM SN
U I N N
N
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远故障点的功率方向是从母线流向 线路,功率方向为正;近故障点的功率方向是由线路流向母 线,功率方向为负。两端功率方向相反。 U I I U N
M
M
N

M SM SN
N
区内故障时:两端的功率方向都是从母线流向线路,同为正。
优点: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不受非全相的影响,简单可靠
缺点:导引线不能太长
4.2.2 电力线载波通信
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信息转变为高 频信号,经过高频耦合设备将高频信号加载到输电线 路上,输电线路本身作为高频信号的通道将高频载波 信号传输到对侧,对端再经过高频耦合设备将高频信 号接收,以实现各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比较, 称为高频保护。
缺点: a. 施工的要求高,“焊接”难(熔纤机); b. 光纤断裂难以查找; c. 通信距离还不够长。 光纤通讯网是电力通讯网的主干网,基于光纤通信的纵联保 护成为主流模式。

《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大纲

《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大纲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大纲《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光纤通信技术课程类别:核心课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先修课程: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光纤通信技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课程定位为需要学习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技术等专业,从事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行业的学员。

光纤通信系统具有低的传输损耗和宽的传输频带的特点,成为高速数据业务的理想传输通道。

课程以光纤的导光原理和激光器的发光原理为基础内容,同时涵盖了各种实用光网络技术。

课程以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素质与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能满足光纤网络工程的规划建设、系统调测、电信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的工程等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鉴于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既包括理论学习内容,又涵盖与之相关的实践实验活动内容,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学习本课程需要先修《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现代交换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相关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光网络》、《多媒体通信》等。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了解相关扩展知识。

熟练进行光纤通信技术的工程分析及工程计算。

熟悉实验原理及内容,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完成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四、课程教学方法下载教学内容导学、详解、实时辅导、教案、综合练习题等资料。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本课程含有实验,使本课程更多地与实践接轨,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五、课程考核方式本学期将安排4次阶段作业。

每次作业计10分,共计40分。

作业类型为客观题,可重复提交,直至分数满意为止。

考试:本课程的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由于本课程的计算量较大,建议学生熟练使用计算器。

光发射和光接收

光发射和光接收
2>.受激吸收,外来光照射下,低能级 E的1 电子吸收外 来光能量,跃迁到高能级 上E2。
4
3>.受激辐射:处于高能级 的电子,受到外来光的激发 ( f E2), 电E1子从高能级到低能级跃迁,发出与入
h
射光频率、相位、偏振方向完全一样的光子(全同光 子)
5
➢ 2.粒子数反转分布
1>.粒子数正常分布:热平衡状态(物质与外界无能量交换,能量处于平
影响光纤的耦合效率
15
四.半导体激光二极(LED)
➢1.结构上与LD相似,没有光学谐振腔 ➢2.特点:输出荧光,输出特性线性较好,无阈值
电流,光谱宽度较宽(35-60nm) ➢3.适用于短距离小容量的光纤传输系统
16
第2节 光光源发的射调机制和
调制:将电信息变换为光信息,目前采用强度调制 按照光源和调制器的关系分为内调制和外调制 本节主要包括: ➢ 一.内调制(直接调制) ➢ 二.外调制(间接调制) ➢ 三.目前常用的外调制器 ➢ 四.光数字发射机
量子限制激光器(量子阱激光器) 特点:低阈值,窄线谱,高微分增益,温度灵敏度低,调制速度快.
11
三.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
➢ 1.P-I特性 1>阈值电流Ith:激光器开始产生激光时对应的注入电流 2>输出光功率P,规定注入电流值下(例如I=Ith+20ma)的输出光
功率 3>Ith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12
➢ 2.光谱特性
P 1
1 2
P
LED
P
P
MLM
P
0dB
-20dB
P
SLM
13
1>中心波长 0,光源的光谱范围内辐射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

通信工程师三色笔记

通信工程师三色笔记

通信工程师三色笔记一、通信工程基础。

1. 通信原理。

- 信号与系统。

-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如正弦波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通常用函数表达式y = Asin(ω t+φ)表示,其中A是幅度,ω是角频率,t是时间,φ是初相位。

- 数字信号:离散的信号,只有有限个取值。

例如二进制数字信号只有0和1两个值。

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和处理等优点。

- 调制与解调。

- 调制:将基带信号(原始的待传输信号)搬移到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高频信号上的过程。

例如幅度调制(AM),是让高频载波的幅度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频率调制(FM)是让载波的频率随基带信号变化;相位调制(PM)则是使载波的相位随基带信号改变。

- 解调:与调制相反的过程,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基带信号。

如对于AM信号,可以采用包络检波或相干解调的方法来解调。

2. 通信网络架构。

- 接入网。

- 有线接入:包括光纤接入(如FTTH - 光纤到户,FTTB - 光纤到楼等),通过光纤将用户与网络连接起来,具有高速、稳定等特点。

还有铜缆接入,如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利用电话线实现宽带接入,但速度相对光纤接入较慢,且距离有限。

- 无线接入:例如Wi - Fi接入,工作在2.4GHz或5GHz频段,方便用户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无线设备与网络的连接;还有移动网络接入,像2G、3G、4G、5G网络,通过基站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提供不同速率和服务质量的移动数据和语音服务。

- 核心网。

- 核心网主要负责数据的交换、路由和管理等功能。

在传统的通信网络中,核心网包括电路交换域和分组交换域。

在现代的5G网络中,核心网采用了基于服务的架构(SBA),将网络功能模块化、软件化,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传输网。

- 传输介质:有光纤、微波和卫星等。

光纤传输具有大容量、低损耗等优点,是现代通信传输的主要介质。

微波传输适用于短距离、地形复杂不易铺设光纤的区域,通过微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

清华大学-光纤通信技术

清华大学-光纤通信技术

无损光纤中的光孤子传输
图8
图9
无损光纤中的光孤子传输
图 10
图 11
光孤子:利用非线性平衡色散效应 光孤子:
缺点:维持色散与非线性间 缺点: 的平衡条件过于精细, 的平衡条件过于精细,利用 非线性带来其它副作用
多种非线性效应共同作用
光纤的其它限制及解决方案
PMD补偿技术 PMD补偿技术 WDM/ETDM L+,S,S+ L+, +OTDM L波段WDM 波段WDM
WDM 色散补偿
PMD限制 PMD限制
改善PMD 改善PMD特 PMD特 性的光纤
新型光纤
OTDM
孤子
非线性限制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色散位移光纤
色散限制 普通单模光纤
提升容量方法:单信道比特率提高 提升容量方法:
OTDM 原理
时钟提取
MOD MOD
超短脉 冲光源
MOD
时分 解复 用器
EDFA
时钟源
2.5Gb/s 1:16 2.5 G Clock DeMultiplexer Optical Rx
2.5Gb/s Optical Output LOS/LOF +5v -5.2v
+3.3V DC TO DC Conventer
+3.3
五、WDM系统的发展趋势 WDM系统的发展趋势
单路超高速 单路超高速40Gb/s,160Gb/s,640Gb/s 超密信道间距 超密信道间距10GHz 信道数攀升 1022 Channel 展宽波长范围 Band,L-Band,S展宽波长范围C-Band,L-Band,S-Band 超长无中继 450km with remote Amp 超长传输距离 网络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向
APC
光监

数字光发送机的基本组成包括均衡放
大、码型变换、复用、扰码、时钟提取、
告警 检测
光源、光源的调制电路、光源的控制电路
(ATC和APC)及光源的监测和保护电路等。
如图1。
图1 光发射机的组成框图(动画)
光 信 号
6
光纤通信原光发射机原理
光发射机的作用是将从复用设备送来的HDB3信码变换成NRZ码, 接着将NRZ码编为适合在光缆线路上传输的码型,最后在进行电/光转 换,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耦合进光纤。
(1)均衡放大:补偿由电缆传输所产生的衰减和畸变。
(2)码型变换:将HDB3码或CMI码变化为NRZ码。
(3)复用:用一个大传输信道同时传送多个低速信号。
(4)扰码:使信号达到“0”、“1”等概出现,利于时钟提取。
(5)时钟提取:提取PCM时钟信号,供给其它电路使用。
(6)调制(驱动)电路:完成电/光变换任务。
8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4.2 光线路编码
PCM通信系统中的接口速率和码型,如表1所示。 表1 PDH接口码速率与接口码型
基群
二次群 三次群 四次群
接口码速率 (Mbit/s)
2.048
8.448
34.368
139.264
接口码型
HDB3
HDB3
HDB3
CMI
PCM系统中的这些码型并不都适合在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
为此,在光端机中必须进行码型变换。
在PDH系统中,常用的线路编码有分组码mBnB,1B2B码
(CMI、DMI和双相码等)和插入码, SDH光纤通信系统中广泛
使用的是加扰的NRZ码。各种码的编码规律、传输速率如表2所
示。
9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4.2 光线路编码
表2
码型
常用的线路编码
码型变换规则
CMI
“1”:11,00交替 “0”:01
4.2 光线路编码
C为不中断业务的误码检测;G为帧同步码(F1、F2、F3、 F4);30路区间通信码(S1、S3、S4、S6、S7、S9、S10、 S12,即一帧中有8个bit用于区间通信),数据1(S2),数 据2(S8),检测(S5),公务码(S11)
1B2B码
双相码 “1”:10 “0”:01
DMI
“1”:11,00交替 “0”:01(前二个码为01,11时) 10(前二个码为10,00时)
分组码mBnB
在nB码中选择不均等值小的码作公共码;正负模式交替
mB1P
插入码 mB1C
mB1H 加扰NRZ
(1)P码满足奇校验规则 (2)P码满足偶校验规则
(1)mB1C码 mB1C码的编码原理是,把原始码流分成每m比特(mB) 为一组,然后在每组mB码的末尾插入1比特补码,这个补码 称为C码,所以称为mB1C码。例如:
mB码
100
110
001
101

mBlC码
1001
1101
0010
1010

12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4.2 光线路编码
(2)mB1H码 mB1H码是由mB1C码演变而成的,即在mB1C码中,扣除
把电端机输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对光源进行直接光强度调制转换 为光信号,并用耦合技术有效注入光纤线路。电/光转换是用承载 信息的数字电信号对光源进行调制实现。
5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一、光发射机框图
4.1 光发射机原理
光发送电路 APC
电 信
均衡 放大

码型 变换
扰码
线路 编码
调制 电路
光 源
时钟提取 输入码型变换电路
部分C码,并在相应的码位上插入一个混合码(H码),所以
称为mB1H码。所插入的H码可以根据不同用途分为三类:第 一类是C码,它是第m位码的补码,用于在线误码率监测;第
二类是L码,用于区间通信;第三类是G码,用于帧同步、公 务、数据、监测等信息的传输。
13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4.2 光线路编码
14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7)光源:产生作为光载波的光信号。
(8)温度控制和功率控制: 稳定工作温度和输出平均光功率。
(9)其他保护、监测电路:如光源过流保护电路、无光告警电
路、LD偏流(寿命)告警等。
7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4.1 光发射机原理 4.2 线路编码 4.3光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4.4数字接收机的组成及技术指标 4.5光-电-光中继器的原理 4.6PDH 传输体制及长途光缆系统的构成
最简单的mBnB码是1B2B码,它是把原信息码的“0”变换
为“01”,把“1”变换为“10”。因此最大的连“0”和连“1”的数目 不会超过两个,例如1001和0110。但是码速率提高了1倍。
mBnB码的缺点是传输辅助信号比较困难。
11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4.2 光线路编码
二、插入码
插入码是把输入二进制原始码流分成每m比特(mB)为一 组,然后在每组mB码末尾按一定的规律插入一个码,组成 m+1个码为一组新的线路码流。根据插入码的用途不同,可 以分为mB1C码、mB1H码和mB1P码等。
第四章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光端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光端机的性能指标; 光纤通信系统基本构成; PDH、SDH两种传输体制;
2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掌握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框图和工作原理 掌握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掌握光纤通信系统基本构成; 理解PDH、SDH两种传输体制。
3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给输入NRZ序列加扰
传输速率
误码监测
适用系统
2fi
按编码规则检查
2fi
同上
2fi
同上
nfi /m
(1)查禁用码字 (2)利用DRS
(m+1) fi /m
奇偶校验
(m+1)fi /m 模2和=0
PDH
fi

SDH
10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4.2 光线路编码
一、分组码
分组码常用mBnB表示,它是把输入码流每m比特分成一 组,然后把每组编成n比特输出。每组的m个二进制码,记为 mB,变换为n个二进制码,记为nB,因此称为mBnB码,其 中m和n都是正整数,通常n>m,一般选取n=m+1。常用的 mBnB码有1B2B、3B4B、5B6B、8B9B和17B18B等。
4.1 光发射机原理 4.2 线路编码 4.3光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4.4数字接收机的组成及技术指标 4.5光-电-光中继器的原理 4.6PDH 传输体制及长途光缆系统的构成
4
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
4.1 光发射机原理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设备、光接收机设备、光传输设 备组成。光发送设备和光接收机设备常称为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 两者合在一起为光端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