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圆锥曲线之求解离心率

一、快速求离心率的两种技巧 1. 赋值法适用于知道c b a ,,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如b a 2=,令12==b a ,,则233==e c , 2. 齐次式(等式两边次数和相同)如ac b 22=,则ac c a 222=-,该式左右两边次数之和都是二次,因此同乘21a 得e e 212=-,解得21+-=e (负值舍去)如22442c a c a =-应同乘41a ,2333ac c a =-应同乘31a注意:齐次式的方法必须消去b ,如222422c ab b a c b a =++⇒=+就无法用此法, 应该222222244442c a ac a c b ac a c b a c -=-+⇒=-+⇒=- 二、利用顶角求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在椭圆中,顶角∠211F P F 最大. 证明:设∠θ=21PF F ,由余弦定理知()1412422424222222222-≥-=--+=-+=⎪⎭⎫ ⎝⎛+n m b mn b mn mn c n m mn c n m θcos 当且仅当n m =,θcos 取得取最小值.又因为(]πθ,0∈,θcos 单调递减,所以θcos 取得取最小值时,θ最大,此时a n m ==,=θ∠211F P F .例1. 椭圆()0012222>>=+b a by a x ,的两个焦点是21F F ,.若P 为其上一点,且∠321π=PF F ,则椭圆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 .例2.(2017全国I,12)设B A ,是椭圆1322=+my x C :长轴的两个端点,若C上存在点M 满足∠︒=120AMB ,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 (][)+∞⋃,,910B . (][)+∞⋃,,930C . (][)+∞⋃,,410D . (][)+∞⋃,,430变式1:若B A ,是椭圆()0012222>>=+b a by a x ,长轴的两个端点,Q 为椭圆上的一点,使∠︒=120AQB ,求此椭圆离心率最小值为 .变式2:已知21F F ,是椭圆()0012222>>=+b a b y a x ,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一点,且∠9021=PF F ,则椭圆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 .三、利用焦半径求离心率取值范围在椭圆中,21F F ,是椭圆()0012222>>=+b a by a x ,的两个焦点,P 是椭圆上一点,则c a PF c a +≤≤-2同理,双曲线中,a c PF -≥2. 例1.椭圆()0012222>>=+b a by a x ,的两个焦点是21F F ,.若P 是椭圆上一点,且212PF PF =,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例2.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点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214PF PF =,则此双曲线离心率e 的最大值为 .变式1.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P 是双曲线上异于实轴端点的点,满足1221F PF a F PF c ∠=∠sin sin ,则双曲线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是( )A . ()3121++, B . ()+∞+,21C . ()212+, D . ()211+,四、利用渐近线求离心率取值范围过双曲线内一点①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②与双曲线右支有两个交点的直线的斜率范围⎪⎭⎫⎝⎛+∞⎪⎭⎫ ⎝⎛-∞-,,a b a b③与双曲线左、右两支相交于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范围⎪⎭⎫⎝⎛+-a b a b ,.例1. 斜率为2的直线过中心在原点且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右焦点,与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在左右两支上,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例2.设双曲线()01222>=-a y ax C :与直线1=+y x l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B A ,,求双曲线C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变式 1. 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 (]21,B . ()21,C . [)+∞,2 D . ()+∞,2五、椭圆与双曲线共焦点问题 例1.已知共焦点21F F ,的的椭圆与双曲线,它们的一个公共点是P ,若021=⋅P F P F ,则椭圆的离心率1e 与双曲线的离心率2e 的关系式为( ) A .2112221=+e e B . 2112221=-e e C . 22221=+e e D . 22122=-e e变式 1. 设椭圆11022=+y x 双曲线1822=-y x 的公共焦点分别为21F F ,, P 是这两个曲线的交点,则21F PF ∆的外接圆半径为( )A . 1B . 2C . 22D . 3变式 2. 已知21F F ,是椭圆与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321π=∠PF F ,则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A .334 B . 332 C .3 D . 3 六、圆锥曲线再论共焦点模型设椭圆和双曲线的长半轴分别为21a a ,,由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知22112122a PF PF a PF PF =-=+,解得212211a a PF a a PF -=+=例1.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21F F ,,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 ,且21AF AF ⊥,︒=∠3021F AF ,则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之积为( )A . 2B . 3C .21D .23 例2.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且两条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21F PF ∆是以1PF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101=PF ,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21e e ,,则121+⋅e e 的取值范围为( )A . ()+∞,1B . ⎪⎭⎫⎝⎛+∞,34 C .⎪⎭⎫⎝⎛+∞,56 D . ⎪⎭⎫⎝⎛+∞,910变式1.已知21F F ,是椭圆与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它们的一个公共点,且11PF PF >,椭圆的离心率为1e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e ,若211F F PF =,则3321e e +的最小值为( )A . 326+B . 226+C . 8D . 6变式2. 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21F F ,都在x 轴上,记椭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若21F PF ∆是以1PF (1F 为左焦点)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双曲线的离心率为3,则椭圆的离心率为七、圆锥曲线三站共焦点模型设θ221=∠PF F ,在21F PF ∆中,221211212122cb a a PF PFc F F +==+=由余弦定理知,()()()θθθ212421222212121221212221221cos cos cos +-=+-+=-+=PF PF a PF PF PF PF PF PF PF PF F F可得()θθ212212212121cos cos +=+-=b c a PF PF ,θθθθtan cos sin sin 21212121222121b b PF PF S PF F =+==∆ 同理可得,θtan 2221b S PF F =∆ 所以θθtan tan 2221b b =⇒()()222222212222221a c c a a c c a -=-⇒-=-θθθcos sin tan 两边同时除以2c ,得到1222212=+e e θθcos sin 例1.设21e e ,分别为具有公共焦点1F 与2F 的椭圆和圆锥曲线的离心率,P 为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满足021=⋅PF PF ,则()2212221e e e e +的值为( ) A .21B . 1C . 2D . 不确定 例2.已知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21F F ,,P 是它们的一个交点,且321π=∠PF F ,记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21e e ,,则当211e e 取最大值时,的值分别是( )A .2622, B . 2521, C . 633, D . 342, 变式 1. 已知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21F F ,,P 是它们的一个交点,且321π=∠PF F ,记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21e e ,,则2111e e +的最大值为 .变式2.已知椭圆1C 和双曲线2C 焦点相同,且离心率互为倒数,21F F ,是它们的公共21e e ,焦点,P 是椭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若321π=∠PF F ,则椭圆1C 的离心率为A .33 B . 23 C . 22 D . 21八、圆锥曲线线段最值问题空间中定点到圆锥曲线上动点线段长度问题 处理策略:1. 二次函数 2. 参数方程例1. 设Q P ,分别为()2622=-+y x 和椭圆11022=+y x 上的点,则Q P ,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A . 25B .246+ C . 27+ D . 26九、圆锥曲线椭圆的焦半径公式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上到定点F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 .对椭圆12222=+b y a x ,相对于焦点()0,c F 的准线方程是c a x 2=设过左焦点1F 的直线交椭圆于点B A ,,过A 向准线ca x 2=作垂线于点D⎥⎦⎤⎢⎣⎡+⎪⎪⎭⎫⎝⎛-==⇒=θcos 1211AF c c a e AD e AF e AD AF 解得θcos c a b AF -=21同理可得,θcos c a b BF +=21设()121>=λλAF AF ,得θθθθθθλcos cos cos cos cos cos e e c a c a c a b c a b -+=-+=+-=1122⇒11-+=λλθcos e 即1111BF AF BF AF e +-==和差θcos例1. 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C 的右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3的直线交C 与B A ,两点,若FB AF 4=,则C 的离心率为例2. 已知椭圆),(:0012222>>=+b a by a x C 的离心率为23,过右焦点F 且斜率为)(0>k k 的直线与C 相交于与B A ,两点.若BF AF 3=,则=k变式 1. 已知F 是椭圆C 的一个焦点,B 是短轴的一个端点,线段BF 的延长线交C 于点D ,且FD BF 2=,则C 的离心率为变式 2. 设椭圆),(:0012222>>=+b a by a x C 的右焦点F ,过F 的直线与椭圆C 相交于与B A ,两点,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FB AF 2= (1) 求椭圆C 的离心率 (2) 如果215=AB ,求椭圆C 的的方程.十、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坐标式 设椭圆上一点),(y x A ,则exa AF ex a AF -=+=21例1. 已知ABC ∆是椭圆192522=+y x 的内接三角形,F 是椭圆的右焦点,且ABC ∆的重心在原点0,则C B A ,,三点到F 的距离之和为( )A . 9B . 15C . 12D . 8变式1. 已知椭圆13422=+y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P 为椭圆上一动点. (1) 求21PF PF 的取值范围; (2) 求21PF PF ⋅的取值范围.九、快速求离心率的两种技巧 十、利用顶角求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例1.解:由题意知,有一点P 使∠321π=PF F ,则椭圆的顶角∠3211π≥F P F ,所以∠621π≥F OP ,又因为a c F OP =21sin ,则21621=≥=πsin sin a c F OP 故⎪⎭⎫⎢⎣⎡∈121,e例2.变式1.变式2.十一、利用焦半径求离心率取值范围例1.例2.变式1.十二、利用渐近线求离心率取值范围例1变式1十三、椭圆与双曲线共焦点问题例1变式2十四、圆锥曲线再论共焦点模型例1例2变式1变式2十五、圆锥曲线三站共焦点模型例1例2变式1变式2十六、圆锥曲线线段最值问题例1九、圆锥曲线椭圆的焦半径公式例1例2变式1变式2十、椭圆的焦半径公式坐标式例1变式1。
离心率的五种求法

离心率的五种求法离心率是圆锥曲线中的一个重要的几何性质,在高考中频繁出现. 椭圆的离心率10<<e ,双曲线的离心率1>e ,抛物线的离心率1=e . 一、直接求出,a c ,求解e 已知标准方程或,a c 易求时,可利用离心率公式c e a=来求解。
例1. 过双曲线C :)0b (1by x 222>=-的左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l ,若l 与双曲线M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点B 、C ,且|AB|=|BC|,则双曲线M 的离心率是( )A. 10B. 5C.310D. 25分析:这里的1,a c ==2b ,即可利用定义求解。
解:易知A (-1,0),则直线l 的方程为1x y +=。
直线与两条渐近线bx y -=和bx y =的交点分别为B )1b b ,1b 1(++-、C )1b b,1b 1(--,又|AB|=|BC|,可解得9b 2=,则10c =故有10ace ==,从而选A 。
二、变用公式)c e a =双曲线,)c e a ==椭圆,整体求出e例2. 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43y 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35 B. 34C.45D.23 分析:本题已知b a=34,不能直接求出a 、c ,可用整体代入套用公式。
解:因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43y x =,所以 43b a =,则53c e a ===,从而选A 。
1.设双曲线(a >0,b >0)的渐近线与抛物线21y x =+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C )A. C. D.解:由题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代入抛物线方程整理得,因渐近线与抛物线相切,所以,即224b a =e ∴===2.过双曲线的右顶点作斜率为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若12AB BC =uur uu u r,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 答案:C【解析】对于,则直线方程为,直线与两渐近线的交点为B ,C ,,,222,4AB BC a b =∴=uur uu u r 因此 ,即224b a =,e ∴===3.过椭圆()的左焦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为右焦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 B . C . D .【解析】因为,再由有即2223b a =从而可得e ∴===B三、构造a 、c 的齐次式,解出e根据题设条件,借助a 、b 、c 之间的关系,构造a 、c 的关系(特别是齐二次式),进而得到关于e 的一元方程,从而解得离心率e 。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法教案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2. 掌握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定义和求法3. 能够运用离心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1. 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2.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定义3. 离心率的求法4. 离心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定义和求法2. 运用离心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离心率的定义和求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离心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度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概念及性质2. 新课导入:介绍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3. 讲解离心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离心率的概念,公式4. 讲解离心率的求法:通过实例演示离心率的求法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离心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案首页: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法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2. 掌握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定义和求法3. 能够运用离心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2.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定义3. 离心率的求法4. 离心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定义和求法2. 运用离心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离心率的定义和求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离心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 互动教学法:提问、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概念及性质2. 新课导入:介绍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3. 讲解离心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离心率的概念,公式4. 讲解离心率的求法:通过实例演示离心率的求法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离心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圆锥曲线概念及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离心率定义和求法的掌握情况。
求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几种方法

关于椭圆离心率设椭圆得左、右焦点分别为,如果椭圆上存在点P,使,求离心率e 得取值范围。
解法1:利用曲线范围 设P(x,y ),又知,则将这个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y,可解得解法2:利用二次方程有实根由椭圆定义知又由,知则可得这样,与是方程的两个实根,因此∠=︒+===--+-=F PF PF PF F F c PF PF a c PF PF u au a c 12122212221222122229042220||||||||||()||||()解法3:利用三角函数有界性 记||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cos cosPF PF F F PF PF F F PF PF a F F c e c a 121212121212902211222122βααβαβαβαβαβ==︒⇒++=+====+=+-=-又,,则有解法4:利用焦半径 由焦半径公式得||||||||||PF a ex PF a ex PF PF F F a cx e x a cx e x c a e x c x c a e P x y x a x a 12122212222222222222222222224220=+=-+=+++-+=+==-≠±≤<,又由,所以有即,又点(,)在椭圆上,且,则知,即解法5:利用基本不等式 由椭圆定义,有 平方后得42228212221212221222a PF PF PF PF PF PF F F c =++⋅≤+==||||||||(||||)||解法6:巧用图形得几何特性 由,知点P在以为直径得圆上。
又点P 在椭圆上,因此该圆与椭圆有公共点P 故有演练一、直接求出或求出a与b得比值,以求解。
在椭圆中,,1、已知椭圆得长轴长就是短轴长得2倍,则椭圆得离心率等于_____2、已知椭圆两条准线间得距离就是焦距得2倍,则其离心率为_____3、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则椭圆得离心率为____4、已知矩形ABCD,AB=4,BC=3,则以A、B为焦点,且过C、D两点得椭圆得离心率为___5、若椭圆短轴端点为满足,则椭圆得离心率为___6、、已知则当mn取得最小值时,椭圆得得离心率为____7、椭圆得焦点为,,两条准线与轴得交点分别为,若,则该椭圆离心率得取值范围就是_________8、已知F1为椭圆得左焦点,A、B分别为椭圆得右顶点与上顶点,P为椭圆上得点,当PF1⊥F1A,PO∥AB(O为椭圆中心)时,椭圆得离心率为___________9、P就是椭圆+=1(a>b>0)上一点,就是椭圆得左右焦点,已知椭圆得离心率为_____10、已知就是椭圆得两个焦点,P就是椭圆上一点,若,则椭圆得离心率为_______11、在给定椭圆中,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得弦长为,焦点到相应准线得距离为1,则该椭圆得离心率为_______二、构造得齐次式,解出1.已知椭圆得焦距、短轴长、长轴长成等差数列,则椭圆得离心率就是____2.以椭圆得右焦点F2为圆心作圆,使该圆过椭圆得中心并且与椭圆交于M、N两点,椭圆得左焦点为F1,直线MF1与圆相切,则椭圆得离心率就是_____3.以椭圆得一个焦点F为圆心作一个圆,使该圆过椭圆得中心O并且与椭圆交于M、N两点,如果∣MF∣=∣MO∣,则椭圆得离心率就是_____4.设椭圆得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过F2作椭圆长轴得垂线交椭圆于点P,若△F1P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得离心率就是_____5.已知F1、F2就是椭圆得两个焦点,过F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得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ABF2就是正三角形,则这个椭圆得离心率就是_____三、寻找特殊图形中得不等关系或解三角形。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一、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它们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圆锥曲线是由平面与圆锥的交线所形成的曲线,其基本概念包括焦点、准线和离心率等。
1. 焦点:圆锥曲线的焦点是到曲线的两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焦点到曲线的顶点的距离称为焦距。
椭圆和双曲线的焦点位于其对称轴上,而抛物线的焦点则位于其准轴上。
2. 准线:圆锥曲线的准线是与焦点垂直的直线,准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
在椭圆和双曲线中,准线是与主轴垂直的直线,而在抛物线中,准线是与主轴平行的直线。
3. 离心率: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是焦点到顶点的距离与准线到顶点的距离之比,离心率的大小可以反映曲线的形状。
椭圆的离心率在0和1之间,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1,抛物线的离心率等于1。
二、圆锥曲线的公式1. 椭圆的标准方程及性质标准方程:$\frac{x^{2}}{a^{2}} + \frac{y^{2}}{b^{2}} = 1$ (a>b>0)性质:椭圆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离心率等性质可以参照教材或辅导书。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性质标准方程:$\frac{x^{2}}{a^{2}} - \frac{y^{2}}{b^{2}} =1$ (a>0, b>0)性质: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离心率等性质可以参照教材或辅导书。
3.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性质标准方程:$y^{2} = 2px$ ($p > 0$)或$x^{2} = 2py$ ($p > 0$) 性质: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离心率等性质可以参照教材或辅导书。
三、圆锥曲线的应用1. 椭圆的应用:椭圆在光学、机械、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椭圆镜片可以纠正近视和远视,椭圆形状的机械零件可以减少振动和提高稳定性。
2. 双曲线应用:双曲线在热学、光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双曲线冷却塔可以优化散热效果,双曲线形状的桥梁可以增强承受能力。
关于有心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几何意义

关于有心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几何意义
有心圆锥曲线是一种椭圆形的曲线,它是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组成的,它的离心率是指椭圆形的长轴和短轴之间的比值。
有心圆锥曲线是一类三维曲线,其中包含一个参数称为离心率(eccentricity)。
离心率是一个量化曲线形状的参数,取值范围为 0≤e<1。
当 e=0 时,有心圆锥曲线是一个圆锥。
当 0<e<1 时,有心圆锥曲线的形状介于圆锥和扁平的圆台之间。
当 e=1 时,有心圆锥曲线是一个扁平的圆台。
有心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参数,它可以用来衡量椭圆形的形状。
如果离心率越大,椭圆形就越扁,反之,如果离心率越小,椭圆形就越圆。
有心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也可以用来衡量椭圆形的偏心程度。
如果离心率越大,椭圆形就越偏心,反之,如果离心率越小,椭圆形就越对称。
有心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也可以用来衡量椭圆形的面积。
如果离心率越大,椭圆形的面积就越大,反之,如果离心率越小,椭圆形的面积就越小。
总之,有心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参数,它可以用来衡量椭圆形的形状、偏心程度和面积。
它是椭圆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用来描述椭圆形的特性。
圆锥曲线常用的二级结论

圆锥曲线常用的二级结论有:1.离心率定义式:$e = \frac{\sqrt{a^2 - b^2}}{a}$,其中$a$ 为长半轴,$b$ 为短半轴。
2.曲率公式:$\kappa = \frac{|\text{二阶导数}|}{(1 + y'^2)^{\frac{3}{2}}}$,其中$\kappa$ 为曲率,$y'$ 为导数。
3.两点之间的弦长公式:$L = \sqrt{(x_2 - x_1)^2 + (y_2 - y_1)^2}$,其中$(x_1,y_1)$ 和$(x_2, y_2)$ 为两点的坐标。
4.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r = \frac{p}{1 + e\cos\theta}$,其中$r$ 为点到焦点的距离,$\theta$ 为点的极角,$p$ 为直线到焦点的距离,$e$ 为离心率。
5.焦点公式:$F = \sqrt{a^2 - b^2}$,其中$a$ 为长半轴,$b$ 为短半轴,$F$ 为焦点到中心的距离。
6.弦的中点公式:$(\frac{x_1 + x_2}{2}, \frac{y_1 + y_2}{2})$,其中$(x_1, y_1)$ 和$(x_2, y_2)$ 为弦两个端点的坐标。
7.椭圆的标准方程:$\frac{x^2}{a^2} + \frac{y^2}{b^2} = 1$,其中$a$ 为长半轴,$b$ 为短半轴。
8.双曲线的标准方程:$\frac{x^2}{a^2} - \frac{y^2}{b^2} = 1$,其中$a$ 为长半轴,$b$ 为短半轴。
9.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 = ax^2$,其中$a$ 为常数。
10.焦半径公式:$r_f = \frac{p}{e}$,其中$p$ 为直线到焦点的距离,$e$ 为离心率,$r_f$ 为以焦点为圆心,$p$ 为半径的圆的半径长度。
圆锥曲线常用的二级结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直线$l$ 与圆锥曲线$C$ 相交于两点$P,Q$,则$P,Q$ 间的线段垂直于轴线。
圆锥曲线离心率及范围问题

因为 MH
OF2 ,所以, OF2
MH
OM
MF2 , MH
ab c
,即 M
点纵坐标为
ab c
,
将M
点纵坐标带入圆的方程中可得
x2
a2b2 c2
b2
,解得 x
b2 c
,M
b2
c
,
ab c
,
将M
b4
点坐标带入双曲线中可得
a2c2
a2 c2
1,
化简得 b4 a4 a2c2 , c2 a2 2 a4 a2c2 , c2 3a2 , e c 3 ,选 D. a
PF2 F1 60 ,则 C 的离心率为(
A.1 3 2
B. 2 3
) C. 3 1 2
D. 3 1
【答案】 3 1
【解析】设椭圆焦点在 x 轴上,则椭圆方程为
x2 a2
y2 b2
1a
0, b
0.
因为 F2PF1 90 , PF2F1 60 , F1F2 2c ,所以 PF2 c , PF1 3c
因为 MF1 3 MF2 , M 在双曲线上,所以根据双曲线性质可知 MF1 MF2 2a , 即 3 MF2 MF2 2a , MF2 a 因为圆 x2 y2 b2 的半径为 b , OM 是圆 x2 y2 b2 的半径,所以 OM b , 因为 OM b, MF2 a,OF2 c, a2 b2 c2 , 所以 OMF2 90 ,三角形 OMF2 是直角三角形,
设 F1 为椭圆右焦点, F2 为椭圆左焦点,则 PF1 PF2 2a ,所以 3 1 c 2a ,
所以 e c 2 2 3 1 3 1.故选 D. a 3 1 3 1 3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2 y2 8.已知双曲线 2 2 1 (a>0,b<0)的右焦点为 F,若过点 F 且倾斜角为 60° 的直线与双 a b
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C A.( 1,2) B. (1,2) C.[2,+∞] D.(2,+∞)
4.
x2 y 2 (2012· 新课标全国卷)设 F1 ,F2 是椭圆 E: 2 + 2 = a b
B
A.(1,3) ) C.(3,+
A.(1,3)
B. 1,3 B. 1,3
C.(3,+ )
D. D. 3,
D. 3,
课堂训练与检测
1, [2010·辽宁]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 F,虚轴的一个端点为 B,如果
直线 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C. 2 3+1 2 B. D. 3 5+1 2
围为 A.(1,3)
2 xx 2 y 2 y2 x2 y 2 2 1 双曲线 2 2 2 2 2 1 (a>0,b>0)的两个焦点为 F1、F2,若 为其上一点,且 双曲线 2 P 2 1(a>0,b x a yb a b 1(a>0,b>0)的两个焦点为 F1、F2,若 P 为其上一点,且|PF1|= a b 双曲线
C
问题二,构造a,c的齐次式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2 2
x y :设双曲线 2 2 1 ( 0 a b )的半焦距为 c , a b 3 ,直线 L 过 a,0 , 0, b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A. 2
)
4
2 B. 3 3 2 3 D. 2或 3
问题一,定义法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x2 y2 4 1,已知双曲线 - =1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y= x,则该双 m n 3 5 5 或 . 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 3 4
1 5、已知长方形 ABCD,AB=4,BC=3,则以 A、B 为焦点,且过 2, 2 =3,则以 A、B 为焦点,且过 C、D 两点的椭圆的离心率——— 心率为 。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的求离心率的方法有哪些? 1,定义法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2,构造a,c的齐次式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3,运用数形结合建立a,c的不等关系求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范围
作业:
1,完成课后演练提升1-7 2,预习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
C.
2
2,
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
)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B
4 A. 5
3 B. 5
2 C. 5
1 D. 5
已知 F1 、 F2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满足 MF1 MF2 0 的点 M 总
1 B. (0, ] 2 2 C. (0, ) 2 2 D. [ ,1) 2
x2 y2 3, 4.[2012·浙江金华十校模拟]若在双曲线 2- 2=1(a>0,b>0) a b
的右支上到原点 O 和右焦点 F 的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则双曲线的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e> 2 C.e>2
C
)
B.1<e< 2 D.1<e|=2|PF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 围为
3a 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 x= 上一点,△F2PF1 是底角为 30° 2 的等腰三角形,则 E 的离心率为( 1 A. 2 2 B. 3
C )
3 C. 4 4 D. 5
x 2 y2 4 3.[2012·山东聊城]已知二次曲线 + =1,则当 m∈[-2, 4 m -1]时,该曲线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C ) 2 3 A.[ , ] 3 2 5 6 C.[ , ] 2 2 2 6 B.[ , ] 2 2 3 6 D.[ , ] 2 2
预习检测
1,如果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2,焦距为6,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C ) A.
3 2
B.
6 2
3 C. 2
D 2
2, (05全国Ⅲ)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 ,过F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F1P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D ) A. 2 2 B. 2-1 2 C. 2- 2 D. 2-1
3a 1(a>b>0)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 x= 上一点,△F2PF1 是底角 2 为 30° 的等腰三角形,则 E 的离心率为( 1 A. 2 2 B. 3 3 C. 4
C )
4 D. 5
揭示目标并导入新课:
1,定义法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2,构造a,c的齐次式求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3,运用数形结合建立a,c的不等关系求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范围
问题三;运用数形结合建立a,c的不等关系求 离 心率范围
的点 M 总在椭圆内部 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C)
A. (0,1)
x2 y 2 2,点 F 是双曲线 2- 2=1(a>0,b>0)的左焦点,点 E 是双曲 a b 线的右顶点,过 F 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 A、B 两点, 若△ABE 是锐角三角形,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1,+∞) B. (1,2) C. (1,1+ 2) D. (2,1+ 2)
D
)
2. 设圆锥曲线 Γ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F1,F2.若曲线 Γ 上存在点 P
满足|PF1|∶|F1F2|∶|PF2|=4∶3∶2,则曲线 Γ 的离心率等于( A ) 1 3 A. 或 2 2 1 C. 或 2 2 2 B. 或 2 3 2 3 D. 或 3 2
3
x2 y2 (2012· 新课标全国卷)设 F1, 2 是椭圆 E:2+ 2=1(a>b>0) F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