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常见机械故障

合集下载

如何排除显微镜的故障

如何排除显微镜的故障

如何排除显微镜的故障?如何排除显微镜的故障?一、显微镜常见故障的排除1、镜头成像质量低:由于镜片膜层损坏,或者是镜片表面生雾生霉,致使成像质量下降。

对于生霉的镜头宜分别用水杨酸甲脂等化学药品熏蒸杀死霉菌的孢子,并擦净。

对膜层破坏的镜头需更换。

2、视场中的光线不均匀:首先检查物镜、目镜、聚光镜等光学面是否受污受损,若受污,可用擦镜纸擦净,若受损,则按前面所述修理。

然后检查物镜是否正在光路中,视场光阑是否聚中、是否太小。

故障原因确定后一般经调整便可解决。

3、图像模糊不清:如果不是因镜头等元件损坏造成的,则检查物镜是否在正确位置,各个光学面是否变脏,根据情况按前面所述处置。

若使用浸液物镜,则有可能浸液使用不当或浸液中混有气泡或杂质。

4、调焦后自动下滑:调焦后自动下滑的原因多数是夹在手轮与齿杆套端面之间的垫圈因长期使用而磨损,引起端面静摩擦力减小所致。

修理时可根据不同结构形式采取相应方法排除。

对于有粗调钮张力调节环的显微镜,有可能是由于张力调节环过松引起的,可调节张力大小来排除。

5、定位不稳定这种故障多半是由于定位槽磨损或钢珠松动所致、也有因长期使用后转轴配合松弛引起,若要彻底修复必须换用新的零部件。

那么在这里,佰衡仪器也同时建议用户在使用显微镜时,给出了一点保养的建议:1、防温度过高显微镜是山精密的机械和光学镜头组成的,由于各种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以显微镜不能在阳光了曝晒,也不能放在靠近火炉和暖气的地方。

只能室内存放,其工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5~40℃。

2、防潮如果长期受潮,透镜很容易发霉,表面还会腐蚀,所以应在干燥环境下保存。

在31℃时湿度不得大于80%,温度每升高3摄氏度,相对湿度要设法降低10%。

3、防尘灰尘不仅会影响成像质量,而且灰尘中往往也带有含酸、碱等腐蚀性的尘粒,容易腐蚀镜面。

而硬度大的尘粒还可能在擦拭镜头时在镜面上划出伤痕,损坏镜头。

此外,灰尘掉进机械活动部分时容易造成机械部分转动不灵活,甚至损坏。

显微镜设备故障不良事件设备经过描述原因分析

显微镜设备故障不良事件设备经过描述原因分析

显微镜设备故障不良事件设备经过描述原因分析
1、调整变焦时图像不清晰
如果在调整变焦时发现图像不清晰,请检查高倍率对焦是否清晰。

如果不清楚,则将其设置为放大倍率并重新聚焦。

2、快门定位失败
这可能是由于百叶窗固定螺钉太松以及定位大理石逸出定位孔
所致。

只需将大理石放回定位孔中并拧紧固定螺丝即可。

如果拧紧后百叶窗难以旋转,则需要在百叶窗和平台之间添加一个垫圈。

用螺钉拧紧垫圈的厚度后,百叶窗可以轻松旋转,定位弹珠不会逸出,并且百叶窗的正确定位更好。

3、镜筒自行向下滑动
先双手握住两个粗调手轮,并相对牢固地拧紧它们。

看看问题是否可以解决。

如果无法解决问题,请使用特殊的双头扳手松开粗调手轮并添加摩擦片。

拧紧手轮后,如果旋转困难,则添加它。

摩擦板太厚,可以用薄板代替。

用手轮轻松旋转,镜筒可以轻松上下移动而不会自行滑落。

用冲头将用于摩擦的废照相胶片和厚度小于1mm的软塑料胶片打孔。

检查粗调手轮轴上的齿轮和镜筒上的齿条的啮合状态。

镜筒的上下运动由齿轮驱动的齿条完成。

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状态理论上是齿条的指标。

第七节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七节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在某些情况下,显微镜的功能会因环境因素或使用不当而造成降低或丧失。

显微镜的常见故障大致可分为光学故障和机械故障两大类。

一、光学故障及其排除(一)镜头成像质量降低由于镜片膜层损坏或是镜片表面生雾生霉所致。

对于生霉的镜头分别用水杨酸甲脂、2,5一二甲脂和五氯酚汞、二甲嗦等化学药品熏蒸杀死霉菌的孢子并擦净之。

对于膜层破坏的镜头需更换或送厂重新镀膜。

(二)双像不重合由剧震造成双目棱镜位置移动所致。

打开双目棱镜外壳,在平台上放一十字刻度尺,用10倍分划日镜分别插入左右两目镜筒内,边观察边校正双目棱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双目镜筒转到不同角度观察时,十字刻度尺的位置都在左右两目镜视场的相同位置处,然后固紧棱镜即可。

用双目镜观察时,有时出现左右两视场的颜色与亮度不一致,这是由于分光棱镜的分光膜已损坏所造成。

应取下分光棱镜送厂重新镀膜后再用。

(二)胶合件脱胶由于温度剧变、受力不均或受到剧震等所造成。

将脱胶的镜片逐渐加热,使凹、凸两镜片分开,待镜片冷却后,用酒精乙醚混合液将胶洗干净,再将两镜片慢慢加热以避免因防止受热过快或不均而开裂。

温度升至80℃左右,在镜片中趁势涂上少许热胶,待胶溶化后,轻轻错动镜片排尽胶合层中的气泡,并保证没有混入杂质。

稍微冷却后放在中心仪上观察中心,边校止边调整直至胶冷。

取下镜片刮去边缘余胶即可。

用冷胶胶合的光学零件不易拆离,需放入甘油中煮儿小时才能脱胶。

(四)油浸物镜的渗油和前镜片脱落油浸物镜的前片由于直径小和工艺条件限制,通常粘固在镜碗(金属框)上,既要粘牢又不能产生太大的拉力。

现采用新型光学硅胶,光学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既耐浸液浸泡又不溶解十酒精、乙醚、二甲苯等溶剂中,具有粘结牢固、应力小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油浸物镜前片粘合剂。

如果前片脱落,须将整个镜头拆开逐组清洗(拆时应注意各组之间的位置及方向),同时将前镜片及前镜碗也清洗干净,然后将前镜碗平置于清洁的玻璃平板上,在镜座孔内涂上少许光学硅胶,再将镜片小心放入,并在其上稍稍加压,使镜片前平面与镜座平面贴紧。

显微镜常见故障

显微镜常见故障

显微镜常见故障在显微镜的实际操作中,您或许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此,我们建议您先对照我们提供的常见故障排除法来先自己动手解决一下。

这样即节约您等候维修人员的时间,又提高您自己的显微镜操作水平。

如果您解决了,我们要祝贺你的能力实在是不一般;如果还是解决不了,您再和我们联系。

我们将列举一些常见的问题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第一类:光学部分的问题症状原因对策边缘黑暗或视场明暗不均匀转换器不在定位位置上转到定位的位置灯丝象不在中心调整使对中心透镜上沾有脏物擦干净(软布)视场里有脏物透镜上沾有脏物擦干净(软布)玻片上有脏物擦干净(软布)聚光镜位置太底校正位置像质很差(分辨率低,对比度差)切片上没有盖玻片,或切片放反了使用标准的0.17mm 盖玻片盖玻片过厚或太薄使用标准的0.17mm 盖玻片干物镜上有浸油,40X 更易有擦干净透镜上有脏物擦干净油侵物镜没有浸油或油浸有气泡使用浸油,清楚气泡用了非指定的浸油使用专用浸油孔径光栏开的过大(过小)调整光栏大小至正常双目镜筒的入射透镜上有脏物擦干净聚光镜位置太低校正位置图象某一侧发暗聚光镜不在视场中心聚光镜偏斜重新安装,仔细调节中心螺钉转换器不在定位处转到定位的位置标本处于浮动状态可靠地加固调焦时图象移动标本浮在载物台表面稳固的安放转换器不在定位处转动使之到位图象略带黄色未用蓝色滤色镜使用蓝色滤色镜照明亮度不够孔径光栏开得太小重新调整聚光镜位置太低纠正其位置透镜上有脏物擦干净第二类:机械部分的问题症状原因对策用高倍物镜图象不能聚焦玻片放反了翻转玻片盖玻片太厚用标准厚度的盖玻片(0.17MM )当物镜从低倍向高倍转换时接触到玻片玻片放反了翻转玻片盖玻片太厚用标准厚度的盖玻片(0.17MM )标本移动不流畅玻片夹持器未可靠地紧固确认紧固双目图象不重合瞳距没有调节正确重新调节眼睛过度的疲劳没有进行视度的调节正确调节视度照明亮度不合适调整照明电压第三类:电器部分的问题症状原因对策开关接通时灯泡不亮无电源检查电路的连接灯泡未插入检查灯泡的插入情况插好灯泡已经损坏更换一个适当的好灯泡使用了非指定的灯泡用指定的专用的灯泡替换灯泡突然烧坏掉了电压太高,或者电压不稳定检查电压,仍未解决找维修部使用了非指定的灯泡使用指定的专用灯泡照明亮度不够电压不稳或者太低检查电压情况,调整正常灯泡快要坏了更换一个新的灯泡灯泡闪烁或亮度不稳定灯泡的插入不正确,接触不好检查并稳固的插入灯泡。

显微镜使用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显微镜使用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显微镜使用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显微镜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工具,在生物学、医学、化学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观察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显微镜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视野模糊不清这是显微镜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造成视野模糊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首先,可能是物镜或目镜不干净。

显微镜的镜片上如果有灰尘、指纹或其他污染物,就会导致成像模糊。

解决方法是使用专用的擦镜纸轻轻擦拭物镜和目镜,注意要从镜片的中心向边缘螺旋式擦拭,以避免划伤镜片。

其次,焦距没有调整好也会使视野模糊。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通过粗调和微调旋钮来调整焦距,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

如果在观察过程中,样品的厚度发生变化,或者更换了物镜,都需要重新调整焦距。

另外,切片制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视野模糊。

例如,切片过厚、不均匀或者染色不充分等。

这时需要重新制作切片,确保切片的厚度适中、均匀,并进行充分的染色处理。

二、照明问题照明不均匀或亮度不足会影响对样品的观察。

如果照明不均匀,可能是灯泡位置不正或者聚光镜没有调整好。

需要检查灯泡是否安装正确,调整聚光镜的位置和高度,以使光线均匀地照射到样品上。

亮度不足可能是灯泡老化、电压不稳定或者光圈大小不合适。

如果是灯泡老化,需要更换新的灯泡;电压不稳定则需要检查电源设备;光圈过小会导致光线不足,应适当调大光圈。

三、色差问题在显微镜观察中,有时会出现颜色失真的情况,即色差。

这可能是由于物镜的质量不佳或者使用不当造成的。

一些低质量的物镜可能无法准确还原样品的颜色。

在选择物镜时,应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高质量的物镜。

另外,光源的颜色温度不一致也会引起色差。

使用标准的光源,并确保其颜色温度稳定,可以有效减少色差问题。

四、图像有重影图像出现重影可能是由于物镜和目镜没有对齐。

可以通过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来解决。

有些显微镜具有校准装置,可以按照说明书进行校准操作。

常见的显微镜故障处理

常见的显微镜故障处理

常见的显微镜故障处理显微镜机械故障1.显微镜粗调机械故障显微镜粗调是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件,它出现故障常见的形式有载物台自动下滑、升降时松紧不一等。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载物台调到一定高度后不能固定,自己慢慢地又掉落到zui低位置,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是由于载物台的重量超过了它的zui大静摩擦力,因此载物台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滑,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增大静摩擦力,使之大于镜筒或镜臂本身的重力。

对于显微镜斜筒及大部分双目显微镜的粗调机构来说,当镜臂自动下滑时,可用两手分别握往粗调手轮内侧的止滑轮,双手均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紧,即可制止下滑。

如不凑效,则应找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显微镜镜筒自动下滑,往往给人以错觉,误认为是齿轮与齿条配合的太松引起的。

于是就在齿条下加垫片。

这样,显微阄镜筒的下滑虽然能暂时止住,但却使齿轮和齿条处于不正常的咬合状态。

运动的结果,使得齿轮和齿条都变形。

尤其是垫得不平时,齿条的变形更厉害,结果是一部分咬得紧,一部分咬得松。

因此,这种方法不宜采用。

此外,由于显微镜粗调机构*失修,润滑油干枯,升降时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可以听到机件的摩擦声。

这时,可将机械装置拆下清洗,上油脂后重新装配。

显微镜的微调部分zui常见的故障是卡死与失效。

微调部分安装在仪器内部,其机械零件细小、紧凑,是显微镜中zui精细复杂的部分。

显微镜的微调部分故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理。

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随便乱拆。

显微镜物镜转换器的主要故障是定位装置失灵。

一般是定位弹簧片损坏(变形、断裂、失去弹性、弹簧片的固定螺钉松动等)所致,更换新弹簧片时,暂不要把固定螺钉旋紧,应按本节"三(二)2'先作光轴校正。

等合轴以后,再旋紧螺丝。

若是内定位式的转换器,则应旋下转动盘*的大头螺钉,取下转动盘,才能更换定位弹簧片,光轴校正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4、显微镜聚光器升降机构故障的排除(这部分的主要故障也是自动下滑)(1)直筒显微镜聚光器的升降机构如图10-3-2所示:1. 5.赛璐珞垫圈 2.大头螺钉 3.偏心式齿杆套 4.齿杆 6.升降手轮 7.双眼螺母调整时,一只手用双眼螺母扳手插入手轮端面上的双眼螺母内,另一只手用螺丝刀插入另一端的大头螺钉槽口内,用力旋紧即可制止下滑。

论显微镜常见故障及排除、维护措施

论显微镜常见故障及排除、维护措施

论显微镜常见故障及排除、维护措施在生物学领域相关研究人员的日常科研工作中对于显微镜的使用非常频繁,因此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对显微镜的保养和维护,会使显微镜产生故障和问题,影响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所以必须对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有所了解,及时将显微镜的故障排除,保证显微镜的工作质量。

1.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故障的方法1.1 显微镜的载物台自行下滑载物台是用于承载需要观察物品的平台,载物台只有处于恰当的位置并保持平稳的状态才能够保证科研人员在进行观察时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认真地观察,但是在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载物台自动向下滑的问题,这也是显微镜常见的故障之一,载物台自动向下滑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观察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浪费科研人员的宝贵时间。

当出现载物台自动向下滑动的故障时,经常是观察人员把显微镜的焦距调试完成之后,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物体放大之后的物像,但是这种能够清晰的物象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随着观察时间的增加,载物台就会自动向下滑动,导致原来调试的焦距不能够使被观察物体呈现清晰的物像;当出现显微镜的载物台出现上述问题时,一般利用下述的方法来排除故障:首先,可以用适当旋紧锁紧手轮以增加齿轮和齿条之间的啮合间隙;或者用定位手轮固定平台,使之不会下降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

如果利用上述方法其一或者结合使用上述两个方法之后,载物台不再自动向下滑落,而是稳稳地停留在原先的位置,则调试完毕。

然而如果经过上述的调试之后,载物台自动向下滑落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就应该通过调整弹片的高低的方法来加大摩擦,进而稳固载物台,具体做法是把微动手轮拆卸下来,拉出齿轮箱部件,拿出波纹弹片,适当调整波纹程度后重新安装即可。

但粗微动调焦机构,结构精密,不建议自行拆卸。

检验调试是否达到最佳程度的标准是可以轻松转动手轮而且也可以灵活地调整平台的位置,同时平台又不会自动向下滑落。

为了增加转动手轮过程的顺畅程度可以在齿条和齿轮之间涂抹适量的润滑油。

【2024版】显微镜使用过程中易发生问题、原因及排除方法

【2024版】显微镜使用过程中易发生问题、原因及排除方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显微镜使用过程中易发生问题、原因及排除方法显微镜使用过程中易发生问题、原因及排除方法熟练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使用显微镜易发生的问题、原因及排除的方法归纳如下。

1.现象:视野亮度晃眼。

原因①反光镜直射强光源;②光照到通光孔上缘。

排除①用平面镜斜对光源;②挪镜。

2.现象:视野不圆。

原因①遮光器没有转到头;②转换器没有转到头;③遮光器或转换器螺丝松动。

排除①、②把两者转到头(耳听手感弹簧片入槽);③拧紧螺丝。

3.现象:对光时视野中出现窗门、灯泡等物现象。

原因镜筒太高或太低。

排除在观察标本时自然消除。

4.现象:只见视野不见图像。

原因操作不仔细,将低倍镜偏于一旁,却把转换器上高倍物镜的母螺丝孔(未按高倍物镜)对准了通光孔。

排除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5.现象:图像结构不完整。

原因未根据材料的不同折光性能用光,致使薄的部分透明,厚或颜色深的部位隐没。

排除调节光圈。

6.现象:观察浅色较薄标本时不清楚。

原因视野太亮。

排除缩小光圈。

7.现象:视野出现花斑。

原因这是由于镜头被污染或装片脏的缘故。

①转动目镜花斑随转为目镜污染;②移动装片花斑随动为装片脏;③移动上述两者,都不随动为物镜污染。

排除①擦目镜;②擦装片;③擦物镜。

(一般可蘸少许二甲苯擦,不要随便拆擦。

)8.现象:压碎装片和损坏镜头。

原因①在镜筒下降过程中调焦,注意力集中于视野内,忽略了镜头与装片间的距离;②不熟悉准焦螺旋旋转方向与镜简升降的关系,实验结束取装片时,将粗准焦螺旋随意一转,结果物镜压到了装片;③高倍镜用粗准焦螺旋调焦,且用力过猛。

排除克服3个分析的原因。

9.现象:高倍镜下看不到物像。

原因未先用低倍镜而直接用高倍镜观察,或虽先用低倍镜但未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排除先用低倍观察,找到物像,并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10.现象:物镜螺丝松动,成像不清。

原因转动物镜时,力的作用点不在转换器上,长期用手直接推镜头,致使光轴偏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粗调失灵
故障现象是当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不能随之升降。

显微镜镜简的升降是靠齿轮带动因条来实现的,而齿轮固定在粗调旋钮的转轴上,齿条固定在镜筒上。

当转动粗调旋钮时,齿轮带动条使镜筒升降。

如果镜筒不能随之升降,说明齿轮与齿条没有吻合。

常见的故障原因是齿杆套随粗调旋纽一起转动,即齿杆套上的二个止动螺钉没有把齿杆套固定在燕尾导轨上。

修理方法是把齿轮移到齿杆套缺口中间,并让齿杆套的缺口面向齿条,再用小螺丝刀将尾导轨端面上的二个止动螺钉旋紧。

如果无效,说明齿条磨损严重,则需取下镜筒,旋出齿条上、下的固定螺钉,将齿条倒过来使用,因为齿条磨损主要发生在齿条的上部。

或者根据齿条宽度剪一条金属薄片,让金属薄片镶嵌在齿条上,并用固定螺钉把薄片和齿条固定在镜筒上,插上镜筒调试。

如感到有松紧情况,则可更换金属薄片的厚度,直至合适为止。

或者按原型号规格向生产厂家购买新齿条。

二、镜筒自行下滑
故障现象是当焦距对准后,手松开准焦螺旋,镜简会自行下滑,导致焦距不准。

显微镜粗调构造中,齿轮轴的松紧一般是用齿杆套与粗调旋钮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来控制的,而齿轮轴与齿杆套之间的摩擦力是由与齿轮轴连接的两个粗调旅钮通过两个塑料垫圈紧压在齿杆套端面上而取得的。

粮调旋或与齿杆套端面压得越紧,得到的摩擦力就越大。

镜筒自行下滑的原因是由于垫圈使用日久,磨损变形,导致齿轮轴与齿杆套之间的摩擦力减少,齿轮轴与齿杆套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克服不了镜筒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力矩而引起的。

修理方法是,双手各握一侧粗调旋钮,相对按照顺时针方向拧紧粗调旋钮。

如果无效,则需加厚垫圈。

用尖嘴钳插入任一粗调旋钮端面的双眼螺母内,将其旋出,取下粗调旋钮,取出塑料垫圈,用青壳纸或薄塑料片剪一个直径相同的垫圈,夹在原垫圈与粗调旋钮之间,重新装好,如果转动粗调旋钮很费力,说明垫圈加得太厚了,应换个薄些的垫圈,总之以转动粗调旋或有一定的阻力又要镜筒不易自行下滑为准。

三、集光器不能定位或卡死
常见的集光器有二种:一种是圆盘或光栏,在圆盘卜有大小不等的圆孔。

这种光栏是依靠载物台下面的定位弹簧和滚珠卡在圆盘的定位孔中来定位的。

当滚珠遗失或弹簧失效时都可能造成光柱不能定位。

修理方法是更换滚珠或弹簧。

现在有的厂家已经把这种依靠弹簧和滚珠的定位方法改为依靠弹簧片来定位,这种结构更牢固,更不容易损坏。

另一种是彩虹式光柱,它是由十二片圆弧形薄钢片(即遮光片)组成。

只要拨动滑动权上的手柄,就可以任意改变光圈的大小。

其常见的故障是遮光片上的小钢柱脱落,造成手柄卡死,光圈无法改变。

修理方法是,用小螺丝刀把光栏上的二个固定螺钉松开,取出遮光片,把脱落的小铜柱重新装在遮光片上,并用502胶水把小铜柱胶牢,防止其再脱落。

安装时要注意,每片遮光片上的两个小铜柱方向要相反。

或者找一小段粗细和这光片上的孔径配合紧密的铜导线制作成小铜柱装上,然后把光栏的底板(带有十二个小孔的圆板叫底板)朝上,把每片遮光片~端的小铜柱插在底板的小孔内,并按逆时外方向逐片排列整齐。

再让滑动板上的滑动槽依次套在上述遮光片另一端的小铜柱上,盖上盖板,把三个固定螺钉拧紧即可,如果遮光片断裂一片,只要把断裂的遮光片取出光栏仍可以正常使用,断裂两片以上应向生产厂家购买更换。

四、倾斜关节过松
倾斜关节是指镜臂与镜柱连接处的活动关节,使用显微镜时,常将镜臂向后倾斜成便于观察的角度,期使用后,倾斜关节就可能松动,造成镜臂不能随意倾斜。

修理办法是,是尖嘴钳分别插入倾斜关节端面的二个双眼螺母内,顺时针旋转,直至镜臂倾斜时松紧适度。

如果无效,则可能是镜臂与镜柱两端面的摩擦垫圈磨损,需加厚垫圈,用尖嘴销将双眼螺母旋下,取出转动轴,用青壳纸或薄塑料片剪一个直径相同的奎图将原垫圈加厚,重新组装好。

五.反光镜的插脚在插座内过松或过紧
反光镜插脚结构常见有二种:一种是在插脚上开条槽,依靠槽的宽窄来调节插脚在插座中的松紧一输脚在插座中过松时,可用一字螺丝刀插入插脚的槽内,使槽的开口增大,从而使插脚在插座内的松紧合适。

反之,当插脚过紧,可用钢丝钳把插脚上槽的开口收小。

另一种是依靠止紧螺钉来调节插脚在插座内牙将紧,当插脚在插座内过松时,可用螺丝刀拧紧止紧螺钉。

如果插脚在插座内过紧,当转动反光镜时、易把插脚扭断,可用螺丝刀把止紧螺钉拧松即可。

以上显微镜常见故障的修理,并不十分困难,只要有人稍加点拨,都能一学就会。

显微镜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普遍存在的现象,只要我们认真地对待.及时修理、就可以使显微镜经常保持在正常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