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江苏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4-5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名句名篇默写专题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盐城市第三次模拟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朝寨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3)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4) ___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5) 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赤壁赋》(7)已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雍也》(8) 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泰州市第二学期调研测试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2)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3)至人无己,,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4)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5)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7) ,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春日》)(8)君子务本,。
(《论语·学而》)11.(1)寄蜉蝣于天地(2)奈何取之尽锱铢(3)神人无功(4)金就砺则利(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陟罚臧否(7)有情芍药含春泪(8)本立而道生扬州市5月调研考试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2。
(荀子《劝学》)(3(屈原《离骚》)(4(白居易《琵琶行》)(5(陶渊明《桃花源记》)(6(李白《行路难》)(7(《论语•八佾》)(8(王勃《滕王阁序》)11.(1)蟪蛄不知春秋(2)无以至千里(3)不抚壮而弃秽兮(4)江州司马青衫湿(5)落英缤纷(6)欲渡黄河冰塞川(7)既往不咎(8)物换星移几度秋南通市阶段性练习四、名旬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江苏省盐城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6月)+数学+Word版含答案

若函数 f(x)=Msin(ωx+φ)(M>0,ω>0,0<φ<π)的最小值是-2,最小正周期是 2π,
π 且图象经过点 N( ,1).
3
(1) 求 f(x)的解析式;
(2) 在△ABC 中,若 f(A)=8,f(B)=10,求 cos C 的值.
5
13
16.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是菱形,PC⊥BC,点 E 是 PC 的中点,且平面 PBC⊥平面 ABCD.求证: (1) PA∥平面 BDE; (2) 平面 PAC⊥平面 BDE.
11. 若集合 P={(x,y)|x2+y2-4x=0},Q={(x,y)||x+2|≥ 15},则 P∩Q 表示的曲线 y
的长度为________.
m+ex,x>0,
12. 若函数 f(x)=
的图象上存在关于原点对称的相异两点,则实数 m 的最
e2x-1,x≤0
大值是________.
13. 在△ABC 中,AB=10,AC=15,∠A 的平分线与边 BC 的交点为 D,点 E 为边 BC
的中点.若A→B·A→D=90,则 A→B·A→E的值是________.
14. 若实数 x,y 满足 4x2+4xy+7y2=1,则 7x2-4xy+4y2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二、 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90 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步骤.
15. (本小题满分 14 分)
数学附加题(满分 40 分,考试时间 30 分钟)
21. 【选做题】 在 A,B,C 三小题中只能选做两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若多做,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某校文学社将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下列用语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
C.我们荣幸地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请务必应允。
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请欣然赏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得,读两三遍就得了。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江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蹂躏寂寥明信片荒诞无稽诲莫如深B.荡漾曙光口头禅谈笑风声精雕细琢C.幅射煽情入场券轩然大波出言不逊D.徘徊酝酿度假村目不暇接蔚然成风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得志.,与民由之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所恶有甚于.死者C.其名为.鲲武陵人捕鱼为.业D.一鼓作.气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2020届盐城三模作文试题

2020届盐城三模作文试题“白袍点墨”详解2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讲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意思是说一袭白袍,一旦沾染了墨,便永远也洗不掉了。
“白袍”如此,为人处事做学问,何尝不会遇到相似情形呢?(盐城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材料解析本题是这一轮高考复习的各地模拟卷中,难得的借物喻理类作文,与上届江苏高考作文类型相同: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还有一道类似的模考作文题,是苏州市高三期末作文: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
这类题目是叙述一个事物的特点或者一组事物的关系,比喻一个道理。
(详见《高中考场作文分类突破》第七章)事物的性质基本是常识,所以道理也就“天然”成立。
(这并不等于说材料提供的事物性质已经是客观真理,完全没有讨论的余地,这个我们在后面会说。
)既然材料是当作客观真理呈现的,只是提示可以向“为人处事做学问”等方面去发散,那么构思就不宜逆着材料,非去说点墨也可以洗净。
另一个不宜推翻的,是材料设定的褒贬。
“白袍点墨”的比喻中,白是本初,是纯色,是积极的,黑是沾染,是污迹,是消极的,再加上“湔”(洗)指明人的主观期待是白,那就锁定了材料的倾向:墨迹洗不掉不是好事。
想为“点墨”翻案,一是很难,二是吃力不讨好,甚至类似“自杀”。
污迹难洗,是无须证明的事。
值得重点论述的,是“点”(一时一事)与“终”(永久)之间的对比——为什么一点污迹会永远不得消除?可以有几个方向的论述:01墨点太深,错误太严重;02白袍太净,过失被衬托得明显;03湔不能实现,时间不能倒流;04墨点不在袍上,在着袍者心中;05墨点不在袍上,在旁观者心中;……越往深处想,越涉及哲学、心理学层面,如果有这方面积累,可以作这类探讨。
江苏省南京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6月)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0.6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既然“吃老本儿”不便,那就只能________,故宫博物院组织了不同内容与主题的文创活动,推动文创消费。
精妙绝伦的葫芦镶嵌,赏心悦目的手绘宫扇……创意产品________,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奇妙融合,为大众带来了一场________的视觉盛宴。
文创的字面意思是“文化”加“创意”,但真正做到从文化的本义上叠加和激发“创造力”,并非易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就是“有根"的文化创意,而且形成了“品牌化、经典化、艺术化、民族化”的成功经验,已有星火燎原之势。
1. 在第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 改弦更张琳琅满目荡气回肠B。
另起炉灶脍炙人口荡气回肠C. 改弦更张脍炙人口异彩纷呈D。
另起炉灶琳琅满目异彩纷呈2. 在第二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能萌能嗨的年轻人又往往对古董文物敬而远之② 难以深刻打动一般观众的心灵③ 依靠满腹经纶者、冬烘先生让古董文物“萌”起来“嗨”起来④ 而如今像故宫博物院“衍生品”的成功打造⑤玩出来的“文化创意”容易流露出“无根”的小情趣⑥ 这无异于上九天揽明月A。
①③⑥④⑤② B。
①②③⑤⑥④ C。
③⑥①⑤②④ D. ③②④⑤①⑥3。
下面为文创产品所配古诗词对应不恰当的一组是(3分)( )A。
刺绣: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B。
皮影: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为身C。
泥人:扬眉斗目恶精神,捏合将来恰似真D。
剪纸: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4。
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了,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下面对“2006-2014年我国GDP、文化及相关产业同比增长情况"图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2023届江苏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江苏省南通等七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泛舟广阔而邈远的湖面,流露出词人此时成为自然万物主人的意趣。
(2)苏洵《六国论》中以“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朝廷重蹈六国覆辙的忧虑,其实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重蹈覆辙的原因。
(3)汉代名将李广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古代诗文中常有咏及,如“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是《礼记·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儒家理想社会对人才选举、人际关系的要求。
(2)《赤壁赋》中,面对江水流逝与月亮盈虚,苏子认为,从“变”的角度看“ ”,从“不变”的角度看“ ”。
(3)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马”:如“宝马雕车香满路”,以“宝马”代表优渥的生活;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以“班马”表现别离的不舍;如“ ,”,以“铁马”借指雄师劲旅。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3月教学调研语文试卷(一)(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岁月易逝、时不我待,表达对有才德的人无法施展的思虑。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着“月”字,借助其他景物来描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3)《阿房宫赋》描写秦王的奢侈无度和残暴统治,让百姓心中充满恐惧且极度憎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最新名校模拟作文两篇 导写(附文题详解和范文)

语文高考作文写作备考:最新名校模拟作文两篇导写(附文题详解和范文)2020届盐城三模作文试题“白袍点墨”详解(盐城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讲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意思是说一袭白袍,一旦沾染了墨,便永远也洗不掉了。
“白袍”如此,为人处事做学问,何尝不会遇到相似情形呢?材料解析本题是这一轮高考复习的各地模拟卷中,难得的借物喻理类作文,与上届江苏高考作文类型相同: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还有一道类似的模考作文题,是苏州市高三期末作文:再多的/马/车/加在一起,也得不到/一列/火车。
这类题目是叙述一个事物的特点或者一组事物的关系,比喻一个道理。
(详见《高中考场作文分类突破》第七章)事物的性质基本是常识,所以道理也就“天然”成立。
(这并不等于说材料提供的事物性质已经是客观真理,完全没有讨论的余地,这个我们在后面会说。
)既然材料是当作客观真理呈现的,只是提示可以向“为人处事做学问”等方面去发散,那么构思就不宜逆着材料,非去说点墨也可以洗净。
另一个不宜推翻的,是材料设定的褒贬。
“白袍点墨”的比喻中,白是本初,是纯色,是积极的,黑是沾染,是污迹,是消极的,再加上“湔”(洗)指明人的主观期待是白,那就锁定了材料的倾向:墨迹洗不掉不是好事。
想为“点墨”翻案,一是很难,二是吃力不讨好,甚至类似“自杀”。
污迹难洗,是无须证明的事。
值得重点论述的,是“点”(一时一事)与“终”(永久)之间的对比——为什么一点污迹会永远不得消除?可以有几个方向的论述:01墨点太深,错误太严重;02白袍太净,过失被衬托得明显;03湔不能实现,时间不能倒流;04墨点不在袍上,在着袍者心中;05墨点不在袍上,在旁观者心中;……越往深处想,越涉及哲学、心理学层面,如果有这方面积累,可以作这类探讨。
江苏省盐城2020届高三三模语文作文“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

2020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原题呈现: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讲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意思是说一袭白袍,一旦沾染了墨,便永远也洗不掉了。
“白袍”如此,为人处事做学问,何尝不会遇到相似情形呢?一、审题立意材料有两句话,第一句引用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的“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并加以阐释,第二句则提醒考生拓宽思路,不要把视野和写作局限在衣服与墨水上,理解其比喻义。
由此,进一步分析可得出材料的重点是“为人处事做学问过程中的有些污点是永远也无法洗掉的”。
那为人、处事、做学问都应该努力追求“白”的境界,使衣不染墨,也就是说,为人要正心不染尘、处事要不容假、做学问要不容虚。
学生写到为人处事做学问以外亦可。
基于以上分析,考生可从下面的角度立意:1.从“白袍点墨,终不可湔”的整体角度立意。
因为“终不可湔”,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人生面临着许多大是大非的问题,必须讲原则,守底线。
反之,无法悔改,不可弥补。
所以要从开始做起,要从小处做起,人生(为官、做人、做学问)需要慎始,并不忘初心。
如果反向立意,可以写不要过分追求道德完美,但要谨慎分析,辨别其对“过错”的界定,如果是泛泛而论各种错误,忽略了此处的“墨”应指原则错误与大是大非,比如直接写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则视为偏题。
2.从“白”与“墨”的角度立意。
分析世界是有是非正邪之分的,白袍易被墨污染,不能放松自我的修养和操守的保持,要追求内在的道德完善,追求品行的洁白无瑕。
也可以写如何看待、评判自己或别人“白袍”上的“墨”,具体又涉及“墨”的成因,“点”的动机,究竟是无意还是主动,乃或是被动还是被害,可以正向立意,也可反向立意。
3.从“点”的角度立意。
写防微杜渐,不以恶小而为之。
也可以反向立意,反思“点”上了“不可湔”的“墨”之后,应该怎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C 6.C
7.(1)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争夺利益,这些都是天下的忙人,(世上)也就有忙碌的地方来使他们劳累。
(共5分。
每句1分,语意通顺1分)
(2)临川人憎恶闲人,竟然到了这地步!能听从我的劝导返还寺观田地的,就是我的同类人。
(共5分。
每句1分,语意通顺1分)
8.寺田增加,收藏经书,高僧讲道,听者众多。
(共4分。
每点1分)
9.颔联写出了夜色初起之时湖面波平浪静、轩中月色皎皎、雁声消逝在云端的夜景。
(2分)颈联写出了傍晓时刻管弦阵阵,杨柳稀疏的晨景。
(2分)凄清之景衬托出诗人的羁旅孤独之情。
(2分) (共6分)
10.诗人想象(虚写)归去后的生活,表达了对羁旅生活的厌倦,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3分)以“竹与书”借代清静高雅的隐逸生活。
(2分)(共5分)
11.(1)夕揽洲之宿莽(2)猿鸣三声泪沾裳(3)畏途巉岩不可攀
(4)小学而大遗(5)一曲新词酒一杯(6)凌万顷之茫然
(7)己欲达而达人(8)位卑未敢忘忧国
12.C
13.①经历坎坷,“敲了一路的板鼓,也敲了一路的牙,还坐了一路的牢”,晚年在民间草台班子混饭吃;②性格急躁,因为姐夫锣“喂”慢了半拍,就把姐夫的牙敲掉两颗;③技艺高超,一个人能操作七八样乐器,敲鼓水准高;见识独到,力劝忆秦娥返回省城剧团,可以看出对秦腔发展(戏、角色、艺术)有着自己的独到认识。
(共6分。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4.①情节:照应前文多处出现的与“板鼓”有关的情节,呼应开头回乡的情节(说回就回的急切);②人物:“板鼓越敲越急”,渲染了急切的气氛,表明老舅劝他回城心情的急切,也暗示了忆秦娥打算返城时的心情;③主题:丰富了小说意蕴,深化了“舞台仍有大天地”(舞台寂,方寸行止,正大天地)的主题,需要艺术工作者“行走如飞”。
④效果:以板鼓“急急风”的声音收尾,余韵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共6分。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5.D 16.A
17.体魄的强健;生命的勃勃生气,生活的自主自动;战斗的力量,夺取胜利的勇气。
(共6分。
每点2分)
18.A 19.D
20.勤奋善学;治学严谨;潜心坚持。
(共6分。
每点2分)
21.略(见今天“三山语文”推送的三山解读)
附加题参考答案
22.考所学乎古/所谓见而知之者/臣诚不自揆妄/以为庶几焉/故遂昧冒自竭/而忘其材之弗及也。
(共5分。
每处1分。
少于5处,见对给分;多于5处,见错扣分)
23.《仪礼》、《礼记》(共2分。
每点1分)
24.当今之世已无法看到《周礼》的全貌;自感能力有限。
(共3分。
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
25.B、C。
26.(1)雀金裘是人间少有的稀罕物,满城的能干匠人都不敢接这个任务,晴雯敢接;晴雯自己身体病重,不宜劳累,但强撑病体接下修补任务;宝玉第二天就要穿,时间很紧,晴雯连夜赶工。
(共6分。
每点2分)
(2)第一问:马诺林(1分)和圣地亚哥(1分)。
第二问:①马诺林心疼圣地亚哥的遭遇,理解圣地亚哥的痛苦,并打算追随圣地亚哥;(1分)②圣地亚哥视马诺林为知音,渴望理解、信任与支持。
(1分)(共4分)
27.四声法是韵律诗的理论基础,永明体是韵律诗的创作尝试。
(共4分。
每点2分)
28.过分强调韵律束缚了诗人(诗人为了押韵成了匠人);使诗歌作品僵化(不自然);写诗成了文字游戏。
(共6分。
每点2分)
29.写诗使用对仗应该根据需要,(2分)要用得自然;(1分)过分追求形式完整会伤害诗意。
(2分)(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