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5.2滑轮练习(1)
5.2 滑轮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2 滑轮【基础练习】知识点 1 定滑轮和动滑轮1.如图1所示,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各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图1A.F 1=F 2B.F 3=F 4C.F 1=12F 3D.F 2=12F 42.如图2所示,拉力F 1和F 2分别经过滑轮A 和B 使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N,则F 1的大小为 N,F 2的大小为 N,如果F 2水平移动2m,则物体移动 m 。
(不计滑轮摩擦)图2知识点 2 滑轮组3.小柯用如图3所示滑轮组提升重为400N 的物体,不计绳重、滑轮自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B.人将绳子拉过1m,物体上升0.5m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400N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4.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在图4中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图4知识点 3 探究滑轮的特点5.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前,小军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了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轻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见下表)。
图5序号动滑轮重G0/N 所挂钩码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 1.0 0.5 0.82 1.0 1.0 1.23 1.0 1.5 1.34 1.0 2.0 1.65 1.0 2.5 1.86 1.0 3.0 2.27 1.0 3.5 2.38 1.0 4.0 2.7(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钩码重力的条件下,使用该滑轮组(填“省力”或“不省力”)。
(2)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被提升钩码重力G以及动滑轮重力G0的关系为。
(3)小军同学又研究了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的情况:用另一组滑轮组将重为50N的物块从位置A匀速直线拉到位置B,请在图6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5.2滑轮(I)卷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5.2 滑轮(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某种活动黑板的示意图如图,两块形状相同的黑板的重力均为C,其上端分别用两根绕过两只定滑轮的纸绳相连。
当其中一块黑板沿竖直方向匀速运动时,另一块黑板同时做等速反向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力,每根绳的拉力为()A . 2GB . GC . G/2D . 02. (2分)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重1牛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轮重0.2牛,不计摩擦和绳重,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甲和F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和η乙,则()A . F甲>F乙B . F甲=F乙C . η甲>η乙D . η甲<η乙3. (2分)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A .B .C .D .4. (2分)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源后,司机按图中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端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自重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乙比甲省力B . 甲比乙省力C . 甲比乙省功D . 乙比甲省功5. (2分)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力F1、F2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则力F1、F2及其功率P1、P2的大小关系为()A . F1>F2 , P1<P2B . F1>F2 , P1>P2C . F1>F2 , P1=P2D . F1<F2 , P1<P26. (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牛,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
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那么在此过程中()A . 地面对M的支持力为20牛B . 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0牛C . 1秒内滑轮对M做功为20焦D . 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7. (2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长方体木板甲在大小为12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2秒钟后,拉力F逐渐增大到16N。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科学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2 滑轮华师大版练习题八十七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科学第5章功和简单机械2 滑轮华师大版练习题八十七第1题【单选题】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摩擦不计。
弹簧测力计A、B、C的示数分别为FA、FB、FC ,以下有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A、A弹簧秤对墙壁的拉力大于A弹簧秤的示数B、3FA=2FB=FCC、6FA=3FB=2FCD、B弹簧秤对墙壁的拉力小于B弹簧秤的示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若每个滑轮中4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有误A、绳端的拉力F为270NB、拉力F的功率功为270WC、额外功为160JD、有用功为1080J【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随着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很多地方需要建设高架桥,同时也需要高架桥的两端建很长的引桥,引桥很长是为了( )A、缩短上高架桥的过程中所走的路程B、减少上高架桥过程中所做的功C、减少上高架桥过程中所施加的力D、缩短上高架桥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上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更省力,两图机械效率相同B、甲图更省力,而且机械效率高C、乙图更省力,两图机械效率相同D、乙图更省力,而且机械效率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健身员向下摆动脚踝使细绳拉着物体缓慢提升时,图中的滑轮是A、定滑轮,可省力B、动滑轮,可省力C、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源后,司机按图中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华东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滑轮(课件共35张)

A B
1、汽车陷入烂泥中,附近有一棵大树,车上有滑轮 两只,绳子一根,如何用最小的力把汽车拉出来?
F
2、用上图装置(可看作理想机械)拉出汽车,当 汽车被匀速拉出时,拉力为500N,求此时汽车受到 的拉力为多大?----留作课下思考
生活中的滑轮
原始吊车
起 重 机
健身器材上的滑轮
问题:利用一只滑轮来提升物体,你有
几种方法?
使用时,轴固定 不动,叫定滑轮。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 的位置是否移动,又分 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二、滑轮的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动手做一做,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视察弹 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的高度。
思考题: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_改_变_用_力_的_方_向_。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省_力_。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 起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能。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
三、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
F F
G
G
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三、滑轮组
二、动滑轮:转动轴 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1、特点:能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例:如图所示,G=20N,
F
F
GG
(1)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要匀速提起物体, F至 少要=_____ N ?
(2)若滑轮重4N,要 匀速提起物体, F至 少要=_____N?
复习引入 画出下面杠杆的力臂:
O
L2
F1 L1
F2
1 如图,OA=AB,请计算出F=__2 _G。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5.2滑轮(无答案)

滑轮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定滑轮实质是﹍﹍﹍﹍﹍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可以改变﹍﹍﹍﹍﹍的作用方向;动滑轮实质是﹍﹍﹍﹍﹍的杠杆,能够省力﹍﹍﹍﹍﹍,费﹍﹍﹍﹍﹍倍的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
2、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上图所示,若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匀速移动物体时,水平拉力F=﹍﹍﹍﹍﹍N。
3、使用滑轮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B.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只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A.a方向的拉力最小B.b方向的拉力最小C.c方向的拉力最小D.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5、下列关于使用滑轮组的优点的论述,较全面的是()A.一定是省力的,又能改变力的方向B.一定是省力的,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有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D.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6、画出图中,(1)、(2)和(3)中F1,F2的力臂。
二、智能应用:1、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重为360N的物体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物体(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拉力F等于40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应为()A.60N B.80N C.120N D.360N2、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滑轮质量,分别挂上A、B两物体后恰能静止,则两物重力关系为()。
A.G A︰G B=1︰1 B.G A︰G B=1︰2C.G A︰G B=2︰1 D.不好判断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挂上砝码a、b后,若动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恰好平衡,现在a、b下面各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砝码,将()A.a下降B.a上升C.仍保持平衡D.条件不足,不能判定4、如图所示,B物重50N,滑轮的自重不计,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地上,当滑轮A在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时,拉力F等于﹍﹍﹍﹍﹍N。
(摩擦不计)5、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不同连接方式的滑轮组分别匀速提起同一重为400牛的B物体,那么拉绳子的力的大小F1=﹍﹍﹍﹍﹍牛,F2=﹍﹍﹍﹍﹍牛(滑轮、绳的重及有关的摩擦不计)。
5.2 第2课时 滑轮组练习课件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19. (2022·宁波镇海期中)如图,某工人(未画出)用100N的水平拉力F,抓紧绳 子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右运动,10s内将矿井里重为160N的物体提升4m。若 不计摩擦和绳重,则: (1) 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
(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第19题
20. 保洁工人清洗一高楼的外墙,他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升降。已知工人的 体重为600N,保洁材料的质量是15k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300N。吊篮在拉力F 的作用下,5s匀速上升了1m,g取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 (1) 求保洁材料的重力。
15. (2021·黔西南)用滑轮组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重物A提起,在图中画出重物A所 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滑轮组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16. 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 已知每个滑轮重20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图甲中车对绳子的 拉力为 400 N,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10 N。
A. 75N
B. 150N
C. 300N
D. 450N
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100N的重物,两个相同的滑轮的重力均为20N,不计 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自由端拉力F为40N B. 若物体上移0.5m,则自由端移动1m C. 顶部与定滑轮相连的绳子拉力为140N D. 若自由端拉绳子的速度为0.2m/s,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
13. 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装置都可以把重物举高。使用 乙 装置只能省 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 甲 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 用 丙 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14. 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 的平台上,则他所用的拉力为 100 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 离为 4 m。(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科学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2 滑轮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八十五篇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科学第5章功和简单机械2 滑轮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八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5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A、小于0.75NB、等于0.75NC、大于0.75ND、等于0.5N【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力为5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N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WD、在10s内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500J【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甲,邻居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送往车上,放学回家的小翔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他找来一块木板,搭成图乙所示的斜面,结果非常轻松的把重物推到了汽车上.则正确的( )A、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B、乙种方法更省力C、乙种方法做功功率大D、乙种方法机械效率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重1牛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轮重0.2牛,不计摩擦和绳重,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甲和F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和η乙,则( )A、F甲>F乙B、F甲=F乙C、η甲>η乙D、η甲<η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用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将同一物体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重为200N的物体,利用轻质滑轮组在拉力F为30N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了5s。
不计轮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90NB、拉力F做的功为30JC、拉力F的功率为12WD、拉力F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如图所示,当拉力F为5牛时,木块以0.2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最新精选科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 功和简单机械2 滑轮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二篇

最新精选科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功和简单机械2 滑轮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
七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再探动滑轮”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这个滑轮可以省功
B、使用这个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以滑轮为参照物,拉起的物体是运动的
D、拉起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骑自行车上坡往往要走“S”形,目的是利用斜面延长距离,可以省力,如图所示的工具也是利用了这个道理来工作的是( )
A、螺丝钉
B、剪刀
C、门把手
D、钉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
下列对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
【基础巩固】
1.如图所示,用定滑轮来提升重物.
(1)画出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2)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
(3)拉力F和重物G的关系是_______;绳子
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
是_______.
(4)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如图中F1、F2、F3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来提升重物.
(1)动滑轮的支点在_______点,画出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2)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是_______.
(3)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的杠杆.
(4)拉力F和物重G的关系是_______;绳子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
的高度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5)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如果物重G=20 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3.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 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N,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N,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_____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4.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都是200 N.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力F A=_______N,F B=_______N;若滑轮重均为20 N(不计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力F A=_______N,F B=_______N;如果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1m,则力F A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m,FB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m.
5.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6.如图所示,把重为20 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
A.10 N 8N
B.12 N 4N
C.16 N 8N
D.6N 4N
7.小明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拓展提优】
1.小李的质量为50 kg,可以举起80 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 kg,可以举起60 kg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
比赛结果应是( )
A.小李把小胖拉起来B.小胖把小李拉起来
C.两人都拉不起来D.两人都拉起来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 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
A.20 N B.25 N C.30 N D.35 N
3.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 N的物体G,滑轮重40 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
A.2700 N B.360 N C.540 N D.720 N
4.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已知动滑轮的重为0.2 N.
(1)比较(a)、(b)两图可知:_______;
(2)比较(b)、(c)、(d)三图可知:_______.
5.如图所示,物体所受重力为120 N.若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当用力匀速提升物体时,F为_______N;若动滑轮重30 N,且不计摩擦,拉力F'为_______N.
6.现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杠杆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且OA=5OB,若物重为100 N,动滑轮自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力F A=_______N时,可使整个装置平衡,力F A的方向是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1)略(2)等臂(3) F=G s=h (4)改变施力方向(5)F1=F2=F32.(1)A图略
(2)l1=2l2(3)省力(4)F=1
2
G s=2h(5)能省力(6) 10 3.800 400乙
4.100200 110 200 2 1 5.D6.B 7.(1)没有考虑到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没有考虑动滑轮的重力.(2)略
【拓展提优】
1.B2.D3.B
4.(1)使用动滑轮能省力(2)动滑轮上两段绳子夹角越大时,拉力就越大
5.60 75
6.10竖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