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常用参数设置及故障排除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一、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次/分。
COPD及ARDS者例外。
2、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 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ml/min。
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
6、触发灵敏度的调节:通常为0.098-0.294kPa(1-3cmH2O),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大小调整。
流量触发者为3-6L/min。
7、吸气暂停时间:一般为0-0.6s,不超过1s。
8、PEEP的调节:当FiO2>60%,PaO2<8.00kPa(60cmH2O)时应加PEEP。
临床上常用PEEP值为0.29-1.18kPa(3-12 cmH2O),很少超过1.47kPa(15 cmH2O).9、报警参数的调节:不同的呼吸机报警参数不同,根据既要安全,又要安静的原则调节。
压力报警:主要用于对病人气道压力的监测,一般情况下,高压限设定在正常气道高压(峰压)上0.49-0.98 kPa(5-10 cmH2O),低压下限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
FiO2:一般可高于或低于实际设置FiO2的10%-20%.潮气量:高水平报警设置与所设置TV和MV相同;低水平报警限以能维持病人生命的最低TV、MV水平为准。
PEEP或CPAP报警:一般以所应用PEEP或CPAP水平为准。
二、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1、气道高压high airway pressure:(1)原因:病人气道不通畅(呼吸对抗)、气管插管过深插入右支气气管、气管套管滑入皮下、人机对抗、咳嗽、肺顺应性低(ARDS、肺水肿、肺纤维化)、限制性通气障碍(腹胀、气胸、纵隔气肿、胸腔积液)(2)处理: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存在不对称、痰鸣音、呼吸音低;吸痰;拍胸片排除异常情况;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检查管道通畅度;适当调整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流速波形;改用压控模式;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镇静剂。
呼吸机参数设置

呼吸机参数的设臵和调整医生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的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是通过呼吸机参数的设臵和调整来实施的。
因此,呼吸机参数的设臵和调整应体现医生为患者制订的通气目标和策略。
而正确制订通气目标和策略, 有赖于医生对患者基础疾病的病理生理、呼吸力学改变、病情及各脏器功能、动脉血气检测结果等的全面了解, 以及对患者的氧合状态、通气能力和通气需要进行恰当评估。
一、呼吸机参数的设臵[1~5]1潮气量(VT 和通气频率(f :成人预设的VT 一般为5~15ml /kg ,f 为15~25次/min ,将VT和f 一起考虑是合理的,因VT Xf=Vmin (每分钟通气量。
预设Vmin需考虑患者的通气需要和PaC02的目标水平。
VT过大, 可导致气道压过高和肺泡过度扩张,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 , 这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尤易发生。
VT过小,易引起通气不足。
f过快, 易致呼气时间不足而诱发气体陷闭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
此外, 在固定Vmin的情况下,f过快,必然使VT减小,有效VT和有效Vmin随之减小而致通气不足。
从气体交换的效率考虑, 有效Vmin 比Vmin 更重要。
预设VT和f时,还应考虑所用的通气模式,如用辅助控制通气(ACV模式时, 预设f与触发的频率不要相差太大,否则可导致呼气时间不足和反比通气。
因为此时预设的f是备用f,而实际上f是由患者触发的。
例如,预设Vmi n=8L/mi n,f =20次/min ,吸呼(I E=1 :2;那么此时VT =0 4L /min ,每个呼吸周期是3s, 吸气时间(TI 1s,呼气时间(TE 2s。
如果患者触发的f是30次/min ,那么实际Vmin [即每分钟呼出气量(V 〃E]是VT Xf=04X 30=12L,TI1s,TE 1s, I E为1 :1。
这不仅导致V 〃 E过大,也使I E近于反比通气。
所以,设臵了VT和f后,还要看监测显示的V 〃 E、实际f和PE EPi结果。
呼吸机常用参数及设置

低位转折点法(P-V曲线法)
根据肺的弹性力学特征,特别是根据塌陷肺泡复张的特征 来指导PEEP选择,显然比较符合ARDS的病理生理改变。
吸气压力(Pcontrol、Psupport)
常用压力10~20cmH20,控制在30~35以下,防止气压伤。 目的:在防止出现气压伤的情况下,保证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PEEP)
1. 增 加 肺 泡 内 压 和 功 能 残 气 量 , 改 善 通 气 / 血 流 ( V/Q ) 比 例 有 利于氧气向血液弥散,增加氧合。 2.减轻肺水肿。 3.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并在呼气末保持肺泡的开放。 4.增加肺顺应性,减少呼吸功。
1.减少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因而减少重要脏器灌注。 2.增加中心静脉压和颅内压。
如何选择PEEP
1.COPD 或肺感染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 :如果 FiO2 < 50%,能保留 SaO2 > 90 %的目标值 ,可不加或仅加 3-5 cm H2O 的 PEEP ; 若不 能达目标值 , 可加用 PEEP , 先加2-3 cm H2O , 以后增加 , 每次 增加 2 -3 cm H2O , 直至 SaO2 达目标值或达 PEEP 10 ~ 15 cm逐 渐H2O ,每次增加 PEEP ,应视患者的血压和气道平台压的改变 ,若血 压无变化 ,气道平台压的增加少于 PEEP 的增加 ,则可继续增加 PEEP ; 若血压降低 ,或气道平台压的增加大于 PEEP 的增加 ,则不 宜再增加 PEEP 。一般情况下 , 很少需要 PEEP >15 cm H2O 。
方法:1. FiO2-PEEP递增法(PaO2 经验法) 2.低位转折点法(P-V曲线法) 3.胸部CT导向的PEEP递减法 4.肺牵张指数(stressindex)法 。。。。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作者:————————————————————————————————日期:一、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次/分。
COPD及ARDS者例外。
2、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ml/min。
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
6、触发灵敏度的调节:通常为0.098-0.294kPa(1-3cmH2O),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大小调整。
流量触发者为3-6L/min。
7、吸气暂停时间:一般为0-0.6s,不超过1s。
8、PEEP的调节:当FiO2>60%,PaO2<8.00kPa(60cmH2O)时应加PEEP。
临床上常用PEEP值为0.29-1.18kPa(3-12cmH2O),很少超过1.47kPa(15 cmH2O). 9、报警参数的调节:不同的呼吸机报警参数不同,根据既要安全,又要安静的原则调节。
压力报警:主要用于对病人气道压力的监测,一般情况下,高压限设定在正常气道高压(峰压)上0.49-0.98 kPa(5-10 cmH2O),低压下限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
FiO2:一般可高于或低于实际设置FiO2的10%-20%.潮气量:高水平报警设置与所设置TV 和MV相同;低水平报警限以能维持病人生命的最低TV、MV水平为准。
PEEP或CPAP报警:一般以所应用PEEP或CPAP水平为准。
二、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1、气道高压high airway pressure:(1)原因:病人气道不通畅(呼吸对抗)、气管插管过深插入右支气气管、气管套管滑入皮下、人机对抗、咳嗽、肺顺应性低(ARDS、肺水肿、肺纤维化)、限制性通气障碍(腹胀、气胸、纵隔气肿、胸腔积液)(2)处理: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存在不对称、痰鸣音、呼吸音低;吸痰;拍胸片排除异常情况;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检查管道通畅度;适当调整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流速波形;改用压控模式;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镇静剂。
呼吸机参数设置(精)

呼吸机参数设置(精)医生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的呼吸支持与呼吸管理 , 是通过呼吸机参数的设臵与调整来实施的。
因此 , 呼吸机参数的设臵与调整应表达医生为患者制订的通气目标与策略。
而正确制订通气目标与策略 , 有赖于医生对患者基础疾病的病理生理、呼吸力学改变、病情及各脏器功能、动脉血气检测结果等的全面熟悉 , 以及对患者的氧合状态、通气能力与通气需要进行恰当评估。
一、呼吸机参数的设臵 [1~5]1 潮气量 (VT 与通气频率 (f :成人预设的VT通常为 5~15ml /kg , f 为 15~25次/min , 将VT与f一起考虑是合理的 , 因VT×f =Vmin (每分钟通气量。
预设Vmin 需考虑患者的通气需要与PaCO 2的目标水平。
VT 过大 , 可导致气道压过高与肺泡过度扩张 , 诱发呼吸机有关性肺损伤 (VALI , 这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患者尤易发生。
VT过小 , 易引起通气不足。
f 过快 , 易致呼气时间不足而诱发气体陷闭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PEEPi 。
此外 , 在固定Vmin的情况下 , f过快 , 必定使VT减小 , 有效VT与有效Vmin随之减小而致通气不足。
从气体交换的效率考虑 , 有效Vmin比Vmin更重要。
预设VT与f时 , 还应考虑所用的通气模式 , 如用辅助操纵通气 (ACV 模式时 , 预设f与触发的频率不要相差太大 , 否则可导致呼气时间不足与反比通气。
由于如今预设的f是备用f , 而实际上f是由患者触发的。
比如 , 预设Vmin =8L / min , f =20次 /min , 吸∶呼 (I∶E =1∶ 2; 那么如今VT =0 4L /min , 每个呼吸周期是 3s , 吸气时间 (TI 1s , 呼气时间 (TE 2s。
假如患者触发的f是30次 /min , 那么实际Vmin [即每分钟呼出气量 (V〃E ]是VT×f =0 4×30=12L , TI 1s , TE 1s , I∶E为 1∶ 1。
呼吸机常见故障报警的排除

呼吸机常见故障报警的排除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浏览次数:14 发布时间:2008-10-27机械通气作为生命支持和呼吸治疗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现代呼吸机也已成为ICU 、急诊科、呼吸科的常用设备。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呼吸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简易的机械控制到全电脑控制的智能化的过程D呼吸机所能控制和监测的项目越来越多,对一些并非很专业的医护人员来说,操控它们已变得有些困难和力不从心。
其实,许多让人心烦意乱的报警并不是由机器的原因所引起的。
现以美国 BEAR1000 呼吸机为例(其他型号原理大同小异 ),归纳一下我们常见的报警。
1、气体循环故障报警气体环路分为吸气通路和呼气通路。
若吸气通路有较大的漏气或呼气通路也有部分漏气时,机器在呼气阀处检测到的通气低于设定值,即发生此报警。
排除方法 : 仔细检查各个接水杯、湿化器及各管道接合处 O2、气体供应故障报警(1) 在一些较小的地方医院 ,无中心供气。
压缩空气由呼吸机自带的空压泵提供,时间稍长,灰尘会把空压泵进气口的过滤海绵堵塞,压缩空气压力降低,引发此报警。
排除方法: 去除海绵上的灰尘。
(2) 进口的硅胶呼吸管道质量较好,但很贵,一些医院既想要降低院感率,又要考虑成本,只好采用国产的普通塑料呼吸管道,这种管道由于弹性较差,在各接合处极易产生隐性漏气。
若漏气只发生在吸气通路部分,就引发气体供应故障。
这是因为,一般呼吸机潮气量检测是在呼气阀端进行,不论是在压控还是容控模式下,尽管有漏气的分流,机器还是要提供足够的通气,满足设定值,才会停止送气。
当漏气量较大时,气源气体不能及时供应,就会引发气体供应故障报警。
实践证明,这个故障较为隐蔽,经常会误以为气辉、提供的气体真的不够。
若漏气同时还发生在呼气部分,还会引发气体环路故障报警。
排除方法 : 仔细检查各接合处 , 或更换-套较好的管道。
(3)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种是由于呼吸机的压力比较参数发生漂移引起的,比较少见。
呼吸机常用参数设置及故障排除

❖ 持续气道正压(CPAP):是在自主呼吸 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内(吸气和呼气 期间)气道均保持正压,患者完成全部 的呼吸功。
❖ 此种模式下,呼吸机只维持一定的气道 正压,不进行机械通气,仅限用于可以 充分自主呼吸的患者,可防止气道内萎 陷。正常为4-12cmH2O。
❖ 用于通气功能正常的低氧患者,可防止 气道和肺泡的萎陷,增加肺泡内压和功 能残气量,增加氧合,改善肺顺应性, 降低呼吸功。CPAP过高可增加气道压, 减少回心血量,出现低血压、气压伤等 表现。
呼吸机通气的基本模式
✓控制机械通气/控制通气(CMV/CV):也 叫间歇正压通气(IPPV)。特点是不受患 者自主呼吸的影响,所有参数均由呼吸机 提供。呼吸机完全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 呼吸频率、潮气量或吸气压力、吸呼比、 吸气流速由呼吸机控制。
适用于严重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的患者(非自主呼吸的患者),如心 搏骤停、严重脑外伤等情况。
❖ 原因:患者不配合;自主呼吸增强;抽 搐、疼痛;心肺功能改变、缺氧加重; 人工气道不通畅、移位、固定不好或受 牵拉刺激患者,呼吸机同步性能差或触 发灵敏度设置不当,或其他参数设置不 当。
❖ 处理: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积极治疗 原发病;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呼吸模 式和参数;合理固定导管和呼吸机管道; 必要时进行镇静、镇痛。
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 潮气量(VT):在容量控制(VC) 通气模式下,潮气量的选择应保证 足够的气体交换及患者的舒适性。
❖ 通常根据体重选择5-12ml/kg(为便于计 算可取10ml/kg),并结合呼吸系统的顺 应性、阻力进行调整,避免气道平台压 超过30-35cmH2O。
❖ 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时,潮气量主要由 预设的压力、吸气时间、呼吸系统的阻 力及顺应性决定。最终应根据动脉血气 分析进行调整。
有创呼吸机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及报警处理

有创呼吸机模式选择及参数设置常用模式1、辅助/控制通气(A/C)。
分为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
可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自动转换,给病人同步送气,从而改善而不是干扰、破坏病人的自主呼吸。
是呼吸机最基本的通气模式。
辅助呼吸(或称同步呼吸):若病人自主呼吸仍然存在,但比较微弱,不能靠自身调节达到理想呼吸效果。
此时,呼吸机设置的触发灵敏度会检测到气道压的轻微降低,按预设的潮气量、吸气流速、吸气和呼吸时间将气体传给病人,完成正常通气量,此时呼吸机是按照自主呼吸的频率工作的,称为辅助呼吸或同步呼吸。
控制呼吸:病人无自主呼吸或虽有自主呼吸,但呼吸的频率、幅度和节律不规律,呼吸的无效动作占优势以及全身麻醉、吸入麻醉剂蒸气的病人,在预定时间内病人无力触发或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置频率,此时必须由呼吸机控制病人的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称为控制呼吸。
2、间歇正压通气(IPPV)。
是病人无自主呼吸时最常用的通气方式。
采用间歇正压通气时,呼吸机仅在吸气时产生正压,升高呼吸道压力,将气体送入肺内。
升高程度与肺顺应性有关,如顺应性正常,吸气压力一般为147-245Pa(15-25 cmH2O)。
呼气时,肺内气体靠胸、肺弹性收缩排出体外,呼吸道压力逐渐降到零(相对大气压而言)。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是指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PEEP模式主要应用于ARDS及肺水肿患者。
3、间歇强制通气(IMV)。
是在病人虽有自主呼吸,但幅度小且不规则,不能达到正常的通气量情况下,因此在自主呼吸1-10次间,给予一次机械强制呼吸。
该方式可以增加和恢复病人的自主呼吸能力,有利于逐步取消使用呼吸机。
4、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
也有人称间歇辅助通气(IAV)或间隙按需通气(IDV),在病人已有规则的自主呼吸,但未达到正常通气量的情况下,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预设的呼吸参数(频率、流量、潮气量、吸呼比等)给予病人指令通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NLI
7
❖ 持续气道正压(CPAP):是在自主呼吸 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内(吸气和呼气 期间)气道均保持正压,患者完成全部 的呼吸功。
CHENLI
8
❖ 此种模式下,呼吸机只维持一定的气道 正压,不进行机械通气,仅限用于可以 充分自主呼吸的患者,可防止气道内萎 陷。正常为4-12cmH2O。
呼吸机常用参数设置及报警处理
邱燕燕
CHENLI
1
呼吸机通气的基本模式
✓控制机械通气/控制通气(CMV/CV):也
叫间歇正压通气(IPPV)。特点是不受患
者自主呼吸的影响,所有参数均由呼吸机
提供。呼吸机完全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
呼吸频率、潮气量或吸气压力、吸呼比、
吸气流速由呼吸机控制。
CHENLI
2
适用于严重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的患者(非自主呼吸的患者),如心 搏骤停、严重脑外伤等情况。
CHENLI
25
❖ 高压报警限:设置呼吸机高压报警限 具有报警和切换功能,一般设置为气 道峰压(PAP,9-16cmH2O)+10cmH2O。
CHENLI
26
Oxylog 2000 plus的使用
缩写与说明
缩写
说明
缩写
说明
O2 Air mix 氧与空气混合
PEEP 呼气末正压
△Psupp I:E Paw
CHENLI
3
❖ 辅助通气(AV):依靠患者的吸气努力
触发呼吸机吸气活瓣实现通气,当存在
自主呼吸时,根据气道内压力降低(压
力触发)或气流(流速触发)的变化触
发呼吸机送气,按预设的吸气压力(定
压)或潮气量(定容)输送气体,呼吸
功由患者和呼吸机共同完成。
CHENLI
4
❖ 该模式通气可减少或避免应用镇静剂, 保留自主呼吸以减轻呼吸机萎缩。适用 于呼吸中枢驱动正常的患者,如COPD急 性发作、重症哮喘等。
13
❖ 通常根据体重选择5-12ml/kg(为便于计 算可取10ml/kg),并结合呼吸系统的顺 应性、阻力进行调整,避免气道平台压 超过30-35cmH2O。
CHENLI
14
❖ 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时,潮气量主要由 预设的压力、吸气时间、呼吸系统的阻 力及顺应性决定。最终应根据动脉血气 分析进行调整。
CHENLI
19
❖ 吸入氧浓度(FiO2):初始阶段,可给 予高浓度的氧(甚至是纯氧)在迅速纠 正严重缺氧,以后依据病情酌情降低至 50%以下,并设法维持SpO2>90%。
CHENLI
20
❖ 峰值流速:理想的峰流速应能满足患
者吸气峰流速的需要,成人常用的流
速设置在40~60L/分钟,根据分钟通
气量和呼吸系统的阻力和肺的顺应性
❖吸气时间(Ti):为0.8 ~1.2秒。
CHENLI
17
❖ 对于控制通气患者,为抬高平均气道 压(MAP)压,改善氧合,可适当延长 吸气时间及吸呼比,但应注意患者的 舒适度、监测内源性PEEPE及对心血管 系统的影响。
CHENLI
18
❖ 触发灵敏度:一般情况下,压力触发 常为-0.5~-1.5cmH2O,流量触发常 为2-5L/分钟。
RRsp 自主呼吸期间 FiO2 氧浓度 的呼吸频率
CHENLI
28
缩写与说明
缩写
说明
缩写
说明
SpnCPAP VC-CMV
MVe
持续气道正压 下的自主呼吸
流量控制指令 通气
总呼气分钟量
VT 潮气量
VTapn 窒息通气过程中 的潮气量
CHENLI
23
❖ 常用于以ARDS为代表的Ⅰ型呼吸衰竭, 一般初设在5cmH2O,然后根据氧饱和度 进行调整,直至获得满意的氧饱和度。 PEEP可增加胸内压,设置过高易出现气 压伤和低血压等表现。
CHENLI
24
❖ 分钟通气量(MV):等于潮气量×呼吸 频率,正常成人约为6-9L/min,大于1012L/min常提示通气过度,小于3-4L/min 则提示通气不足。
CHENLI
5
❖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是自主呼 吸与控制通气相结合的呼吸模式。在自 主呼吸的基础上,给病人有规律的间歇 指令通气,将气体送入肺内,提供病人 所需要的部分通气量。患者可在指令通 气之间自主呼吸,因此提高了总分钟量。
C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LI
6
SIMV能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减 少患者与呼吸机的对抗,用于自主 呼吸不足的患者或即将逐步脱离呼 吸机的患者。
CHENLI
11
当患者的吸气能触发呼吸机时,以高于 预置频率进行通气,即AV。ACV常作为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初始模式,然后根 据患者病情进行模式调整。
CHENLI
12
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 潮气量(VT):在容量控制(VC) 通气模式下,潮气量的选择应保证 足够的气体交换及患者的舒适性。
CHENLI
CHENLI
9
❖ 用于通气功能正常的低氧患者,可防止 气道和肺泡的萎陷,增加肺泡内压和功 能残气量,增加氧合,改善肺顺应性, 降低呼吸功。CPAP过高可增加气道压, 减少回心血量,出现低血压、气压伤等 表现。
CHENLI
10
❖ 辅助/控制通气(ACV或A/C):是辅助 通气(AV)和控制通气(CV)两种模式 的结合,当患者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置 频率或患者吸气努力不能触发呼吸机送 气时,呼吸机即以预置的潮气量及通气 频率进行正压通气,即CV。
高出PEEP的正压
吸气时间与呼气 时间之比 气道压力
CHENLI
Pmax pmean
RR
最大气道压 力
平均气道压 力
呼吸频率
27
缩写与说明
缩写
说明
缩写
说明
Pplat Ps
RRapn
平台压力
压力辅助自主 呼吸 窒息通气过程 中的呼吸率
Te 呼气时间 Ti 吸气时间
Tplat% 停滞时间占吸气时 间的百分比
调整。
CHENLI
21
❖ 呼气末正压(PEEP):正常情况下为 零。设置PEEP的目的是使萎陷的肺泡 复张,增加功能残气量,提高肺顺应 性,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
CHENLI
22
❖ 设置原则为从小渐增,以达到最佳的气 体交换效果和最小的循环影响一般设置 为3-12cmH2O,不高于15cmH2O。
CHENLI
15
❖ 呼吸频率(RR):呼吸频率的设置根 据分钟通气量、目标paco2水平进行, 一般成人设定为12-18次/分钟。
CHENLI
16
❖吸呼比(I:E):I:E 的选择是基于患 者的自主呼吸水平、氧合状态及血流动 力学。适当的设置能保持良好的人机同 步性,通常设置为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