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一)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总章程是( )A.民法总则B.刑法C.宪法D.共同纲领2.我国宪法1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如右图)。

在我国,可以依法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或场所是( ) ①天安城楼 ②人民法院③各级学校 ④人民政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A.保障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B.尊重和保障一切人权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尊重和保障人民利益4.我国宪法以专章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下列图片内容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对应准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1991年U 月,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了第一份人权官方文件《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它指出:“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对“广泛性”正确理解是( )①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②人权内容十分广泛③实现途径非常广泛 ④人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

”我国之所以高度重视减贫,是因为( )A.贫穷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B.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C.减贫是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D.减贫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7.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经过3年努力,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们共提交建议8360件。

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将其中的20项确定为今年的重点督办建议。

这体现了(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B.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认真履行职责D.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

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作为公民,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民主生活中不能只做“吃瓜群众”。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就要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关心国家和社会③增强分析判断能力④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3.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得。

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我国累计减贫6853万人,让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3.19%。

目前还有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未来3年内可实现脱贫。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消除贫困是保障人权的唯一途径B. 我国已摆脱贫困,处于温饱型社会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已实现D. 我国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和保障人权4.权力运行需要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下列对权力认识正确的有()①权力是把双刃剑②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③权力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④权力运行可以随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 捎句话,“两会”直播车等活动。

很多网友由“围观”到“参与”。

这()①说明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②实现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愿望③扩大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重要途径A. ①③B. ③④C. ①④D. ②③6.2018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初二政治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政治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政治下册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政治与法治1. 什么是法律?答案:法律是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范行为准则。

2. 为什么要制定法律?答案:制定法律可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3. 法律的特点有哪些?答案: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强制性、可操作性、适应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4. 什么是行政法?答案: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规则的总称。

5. 国家法律体系的层级结构是怎样的?答案:国家法律体系的层级结构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等。

第二章:国家与公民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答案: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监督权利;公民的义务包括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履行公民责任和参与社会管理等。

2. 什么是国家?答案:国家是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组织,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

3. 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答案: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体制。

4. 如何参与国家管理?答案: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和被选举、提建议、举报和参与社会组织等方式参与国家管理。

5. 什么是人权?答案:人权是人类共同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和平等权等。

第三章: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 什么是政治制度?答案: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

2.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 什么是多党合作制度?答案: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同政党通过民主协商、参政议政等方式合作,在政治决策和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

4.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和言论等方面的自治权利。

5. 什么是军事制度?答案:军事制度是国家军队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的总称,保证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宁。

初二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练习题

初二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练习题

初二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练习题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政治,学生能够了解国家政权机构、法律法规以及公民权利等方面的知识。

针对初二下册政治第一单元的习题,本文将为你提供详细解答。

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的国家权力机关?A.国务院B.人民法院C.人民政府D.人民教育部答案:D解析:人民教育部属于教育行政机关,不属于国家权力机关。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选举是由哪个机关进行?A.国务院B.中央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常务会议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选举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

3.在中国,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思想自由C.财产自由D.侵占自由答案:D解析:侵占自由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在括号内填写“对”,如果错误请在括号内填写“错”。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对)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为五年。

(对)3.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对)三、问答题1.请简要回答:什么是国家权力机关?答: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行使权力的机构,包括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机关。

2.请简要回答: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负责处理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务事务。

3.请简要回答: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答: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下学期八年级的政治试题及其答案

下学期八年级的政治试题及其答案

下学期八年级的政治试题及其答案
第一单元:国家政治和党的领导
试题一:
1. 什么是国家政治?
答案:国家政治是指国家内部的政治活动,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运作,以及各级政府的管理和决策过程。

2. 什么是党的领导?
答案:党的领导是指中国对国家事务的决策、领导和管理,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引领作用。

试题二:
1. 请列举中国的基本职责。

答案:中国的基本职责包括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经济发展等。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领导地位。

答案:中国是中国的执政党,具有领导地位。

它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第二单元:法治与公民权益
试题一:
1. 什么是法治?
答案:法治是指国家依法行使权力,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社会状态。

2. 请列举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试题二:
1. 请简要介绍我国宪法的作用。

答案: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它规定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机关的职权和责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

2. 请简述公民的法律义务。

答案:公民的法律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等。

以上是下学期八年级政治试题及其答案的内容。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请以教材和老师的指导为准。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单元测试---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单元测试---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题一、选择题1.2023年1月22日,中央电视台首次公布行政不作为十大典型案例。

国家联合调查组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定职责,对相关人员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了审查调查,并依据相关规定,对27名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材料警示国家工作人员要做到()A.法定职责必须为B.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C.国家机关不必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D.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不好会滋生腐败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以下选项能够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A.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B.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行政,规范行使权力C.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相互独立相互监督D.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3.下列知识点对应正确的是()A.宪法的基本原则——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B.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私有制C.刑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2020年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疫情防控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这样做的原因是()A.我国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B.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C.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D.人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

坚持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明晰权力边界,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权力制约,盯紧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

通过以上规定,我们能够感受到()A.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的职权B.应该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C.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D.反腐败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6.“免职”一词,在此次疫情时期频繁出现,每一次都引起强烈关注。

2022年3月12日,吉林省委决定,王吉任吉林市委副书记,提名为市长候选人,免去王路的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黄宪昱任长春市九台区委书记;提名王涛为九台区区长候选人,免去李欣的九台区区长职务。

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屏边四中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考时: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将其选出来,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栏中,每小题2分,共50分)1、A、人要有自尊心B、人的英雄气概C、人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D、人的自高自傲2、刘少奇同志在写给他儿子的信中说:“不要把正当的自尊心同保存一种虚假面子混淆起来,以为接受了同志的批评,改正错误,就丧失了自尊心。

”这告诉我们( )A.爱慕虚荣是树立自尊心的大敌 B.勇于改正错误就是丧失自尊心C.自尊心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D.犯了错误就会丧失自尊心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每个人都有不足的一面②每个人都会被别人看不起③每个人凡事都不应该追求完美④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A、①②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④4、“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

下列选项中,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B、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克服的C、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D、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5、甘肃女青年杨丽娟13年如一日苦追香港明星刘德华,不但弄得倾家荡产,为了亲赴香港,甚至使自己的父亲“卖肾”为她圆梦。

2007年3月,杨丽娟终于在香港见到了刘德华,而自己的老父亲却跳海身亡,你认为杨丽娟的行为( )A、是一种执著的表现B、是一种坚强的表现C、是一种盲目崇拜的表现D、是一种自尊的表现6、“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

”这句话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是( )A、失败就是成功B、失败之后就是成功C、要正视失败,争取成功D、要成功就一定要经历失败7、甘肃省一位农村少年李勇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地区师范学校,面对瘫痪在床的父亲,他卖掉了所有财产,拒绝了村里给予的五保户的照顾,毅然背起了父亲走进学校大门,李勇的行动说明:( )A、他遭受的挫折是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B、他的生活阅历不丰富C、他能经历得起压力和打击,是一个承受挫折能力很强的人D、他得到的社会帮助和支持太少8、巴尔扎克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题(带答案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题(带答案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测试题(带答案部编人教版)一、请你选择(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1.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这体现了(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宪法规定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修改宪法的职权④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①人民代表大会由人大代表组成②各级人大代表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③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④人民要对人大代表负责,受人大代表监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之所以如此重视宪法,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不同于其他法律③宪法包罗万象,是一切法律的总和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①②③B.②④C.①④D.②③④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公民( )①用宪法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②自觉接受国家机关的合法管理和依法作出的裁决③自觉地依照法律规定实现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自觉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A.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个别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没有做到依照宪法和法律、以人为本,而是暴力执法。

对这种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①缺乏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②违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③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④做到了依法执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6.下列有关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C.宪法与教育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D.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内容7.交出漫画《交出》的寓意是( )①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③反腐败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④发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公民有权逮捕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36分)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国家的主人()A.公民人民B.人民公民C.人民人民D.人民公民2.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国公民的是()①归侨方先生②回国探亲的美籍华人女士③现定居在我国,已加入我国国籍的美国人杰克④在经商的台胞王小姐⑤因贪污受贿被依法判刑的某省副省长某某⑥我国超计划生育的“黑娃”某某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③④⑤⑥3.关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②它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③宪法是其确认书和保障书④它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省某县中学6名学生家长为让孩子每月拿到460元工资,给他们在一家乡镇企业报了名,让他们辍学务工。

6名中学生在多次要求父母同意其回校继续读书遭到拒绝后,联名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当地教育部门和执法部门对这6名学生的父母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其送子女回校读书。

据此回答4-6题。

4.家长的行为侵犯了子女的()A.政治自由和权利B.劳动权C.人格尊严D.受教育权5.当地执法部门作出责令6名家长送子女回校读书的判决,体现了公民的权利具有()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宪法保障 D.国家保障6.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法律是保护公利的利剑②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③法律是制裁犯罪行为的工具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

下列不属于言论自由的是()①煽动他人破坏社会公德②他人破坏民族团结③在听证会上发表言论④侮辱、诽谤他人⑤向上级领导如实反映情况A.③⑤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8、在我国,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公利和义务具有()A广泛性B平等性C制约性D一致性9、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开征集有关“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上万封群众来信。

建言献策者,有普通农民,也有两院院士,有10岁小孩,也有古稀老人。

这体现出()A.我国公民的意识不断增强,可以任意表达自己的意见B.广大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C.国家保护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D.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行使建议权10、自习课上,王亮大声朗读课文,同学制止他时,他说:“读书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下列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C.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为所欲为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征得到他人的许可11、小强将小明父母离婚的事告诉了班上的很多同学。

小明得知后,感到自己在班上无地自容,于是他捏造事实,逢人便说小强偷东西。

为此,两人发生争执,进而扭打起来,小强受伤入院。

小强和小明的上述行为()①相互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和荣誉权②说明任何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他们的合法权利③既是行为,又是违反道德的行为④都侵犯了对方的人身自由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过去一年,发生多起个别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没有足额领取工资而爬上桥顶或楼顶的“讨薪秀”,导致该路段交通瘫痪。

分析该事件正确的观点是()A.只要动机正确就不算B.法律应该对外来务工人员这样的弱势群体网开一面C.企业欠薪在先,外来务工人员的行为不算D.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13、权利、义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能正确体现公利与义务关系的是()A.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B.两者具有统一性,享有权利要以履行义务为条件,履行义务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C.两者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然联系D.权利可多享受,义务可少履行14、下列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又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是()A.受教育B.依法纳税C.信仰自由D.维护国家安全15、班长小宋总能尽职尽责做好班级工作。

他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带领同学们积极创建优秀班集体,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以上材料说明了()A.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B.我们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C.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D.只要履行义务,就能获得荣誉11、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①行使监督权②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③维护国家统一④依法纳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下列属于正确行使权利的是()①八年级的小英拒绝父亲的辍学要求,坚持回校学习②小明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灾区的朋友③小梅午休时在宿舍里大声播放音乐,跳舞④小虎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缴足税款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7、小明同学在上学路上骑车闯红灯,如果让你去劝他,可以运用的法律知识是()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自愿性B.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权利,也要自觉履行义务C.立身需自尊,人格不可辱D.要树立诚信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18、下列行为不属于我国法律鼓励或要求做的是()A.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B.为灾区捐款捐物C.依法纳税D.初中没毕业就到工厂打工二、判断题(6分)1.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权利和义务紧密相连的,要享有权利,就必须履行义务。

()3.法定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4.某地一网民因散布地震谣言而受到法律制裁,这启示我们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扰乱社会铁序。

( )5.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因此,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三、材料分析题1.中国最小的纳税人──4岁的女童灯娃,人小技高,横渡长江,游程6000多米,仅用1小时30分钟,水上前后翻滚不到30分钟多达400多个,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小灯娃的水上表演每月收入1400元,他的父母为让孩子从小树立纳税爱国思想,给她讲了纳税的道理,小灯娃在父母亲的陪同下主动到税务局缴纳个人所得税240元。

问:小灯娃主动纳税对你有何启示?(10分)2、案例分析:请你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所提问题。

(1)某市居民某夫妇喜欢养狗,今年夏天,他们买回两条狗。

这两条狗经常四处乱跑,随地便溺,有一次还咬伤了一名儿童。

该小区居民与其交涉,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这与你们无关!”你怎样看待某的言行?(3分)(2)2003年夏季,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时期,某却用手机发出“疫情严重,近日即将封城”的短信,造谣惑众。

某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3分)(3)对于日本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某高校大学生王强等一些爱国青年义愤填膺,准备联络班里的同学上街游行,以示抗议。

假如王强没有经过任何程序,纠集同学,抗议示威,会造成那些危害?(3分)3、在我国,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有人认为“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7分)(2)我们今年即将初中毕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你打算怎样履行义务?(5分)4、(14分)“权利”与“义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字眼。

但有的同学认为:“享有权利是自己的事,履行义务是别人的事”。

还有的同学认为:“因为我们充分享有权利,所以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我国公民享有许多基本权利,同时必须履行许多基本义务,请各举两例。

(5分)(2)你认为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8分)5、(14分)童少年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

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就被税务部门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

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他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童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4分)(2)童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4分)(3)简要说明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6分)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ADDDBACD1.D2.D3.B4.C5.D6.B7.A8.C9.D 10.A 11.B 12.D13、(1)√(2)√(3)×(4)√(5)√(6)×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灯娃虽小却能主动纳税,说明她是一个自觉守法的小公民,我们也要向她学习,从小树立公民意识、纳税爱国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忠实履行义务,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2、(1)某养狗扰民侵犯了其他居民的环境权、人身权等合法权利,理应文明养狗,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更好地享有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2)某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会破坏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行使权利的人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3、(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虽然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自由和权利,但我们绝不能把享有的自由和权利理解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围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2)履行义务应做到: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6、(1)①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等②基本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等(2)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围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17、(1)受教育的权利、劳动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2)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3)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公民既要增强权利观念,又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