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三年级教案上册(全)

合集下载

《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五篇]

《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五篇]

《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开学准备 1、包书、裁纸、装订本子第一课时包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图形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书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

3.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作品,提高学生进行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观察—演示)1、教师讲解“为什么要包书,包书的意义”。

2、讲解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二、发展阶段(探究—交流)1.欣赏作品。

2.小组讨论交流。

纸作品是怎样做成的?用了什么材料?。

3.教师用图解法讲解说明。

三、创作阶段(自主—合作)小组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包书的造型最多、最新颖,合作或独立完成。

1.学生开始创作。

2.摆放作品。

四、作品展示(指优一评差)1.作品一一放到展台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给优秀作品以奖励头饰,并指生说出作品的制作过程。

3.总结小组作品的优点,并奖励“聪明花”“智慧星”头饰。

五、总结六、收拾与整理第二课时裁纸、装订本子教学目标:学会使用裁纸工具(直尺、美工刀和剪刀等),并学会裁纸和装订本子。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二、交流体会1、如何载纸2、如何装订三、学做1、学习要领参考教材P3中的四点2、教师讲解3、强调学生掌握四、实践创新五、调查与研究 1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 3全班订正六、总结2、削铅笔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用品是学习必须用的。

2.知道要爱惜学习用品,懂得应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惜学习用品。

教育过程:一、谜语导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学习用品)猜谜语,看谁猜得快。

1.师:身子细又长,黑心长衣裳,走路爱拐弯,脚印老变样。

生猜。

(铅笔)师出示铅笔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身子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多种知识肚里装。

生猜。

(书包)师出示书包卡片,贴在黑板上。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第二课整理书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收拾、整理书包的方法,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就良好的品行。

教学重点:整理书包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教具准备:两个书包、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一些作业本、文具盒、卫生巾、一些课外书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法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1.游戏:比赛找书。

(1)•同学们每天都背着书包来上学,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书包,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请两位同学上來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找书比赛,看谁找书的速度快。

你们能猜岀他们谁可能找到得快一些吗?(2)•按要求找出语文书和数学书。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按照要求开始找书。

2.让学生体会整理书包的必要性。

(1)想一想:XX同学为什么找得慢一些?(两人小组讨论后发言)(2)X X同学,刚才你为什么找得那么慢?(3)老师展示两个书包(一个整洁,一个乱七八糟)小结:我们每节课拿书和本子,如果书包里乱七八糟的,容易拿得到吗?(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呢?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來学习整理书包。

(板书:整理书包)二、学习新课书包是我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容器,如果能够合理安排空间并经常整理,使用起来就会更加方便。

【观察思考】观察自己书包里面的结构,想一想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1・书包里分成几个区?2.它们的结构适合放着哪些物品?3.哪个区域取放最方便?小结:我们大多数人的书包是由大、中、小三层夹包组成的,可以分类放书本,旁边还有两个小袋子,可以放水壶和雨伞等,特别方便。

书包的背面有两条又宽又软的背带,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的把心爱的书包背在肩膀上。

【设计方案】怎样合理施用书包内的空间(一)、学生交流:1.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的书包,干净吗?里面有序吗?2.每天整理书包,把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

3.常用的物品应放在容易取放的地方。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劳技水平。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劳技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简单绳结的打法1. 学习单结、双结、蝴蝶结等基本绳结打法。

2. 实践操作,学会运用基本绳结。

第二课时:制作小挂件1. 利用绳结制作小挂件,如挂饰、手链等。

2. 学习简单的美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第三课时:纸飞机的制作1. 学习纸飞机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实践操作,制作不同造型、飞得远的纸飞机。

第四课时:环保手工——废旧物品再利用1. 学习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五课时:简单木工技巧1. 学习使用锯子、锤子等基本木工工具。

2. 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木制工艺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成品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进行现场示范。

3.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创新与进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创新精神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或图片。

2. 手工材料包(如绳子、纸张、废旧物品等)。

3. 木工工具(如锯子、锤子等)。

4. 课堂评价表。

六、第六课时:陶艺制作1. 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捏等。

2. 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如小碗、杯子等。

七、第七课时:编织入门1. 学习基本的编织技巧,如平针、挑针等。

2. 实践操作,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如围巾、帽子等。

八、第八课时:简易缝纫1. 学习使用针线,掌握基本的缝纫技巧。

2. 实践操作,缝制简单的布艺作品,如钱包、手绢等。

九、第九课时:科学小实验1.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火山爆发、彩虹糖等。

三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是家庭小主人教学目标:1.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技术问题,能运用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积极参加家庭的洗涤保洁工作,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2.了解学生参加家庭洗涤保洁工作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计划,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插图,两张空白表格。

2.课前收集一些卧室,客厅,厨房以及卫生间的照片,查阅洗涤劳动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这部分内容,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通过实践操作获得劳动体验。

2.通过讨论,制定本学期学习劳动的进度计划,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组织小组讨论:哪些家务自己已经会做的,还有哪些是不会做的,除了这些项目,还有哪些项目等。

3.完成说一说,填一填。

完成试一试,做一做。

4.以评促学。

家庭和学校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如:填上反馈表格,填写操作体验日记等。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在表格中打上记号。

5.评价第二课洗茶具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一、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第三课洗衣物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教学内容】: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学会运用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教材:《劳技课上册》教具: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手工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谈谈自己小时候也做过什么手工作品。

二、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设计→选择材料→制作→加工→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手工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3.教师给学生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观察。

三、制作手工作品(30分钟)1.教师提供各种手工材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手工作品。

2.教师逐个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时要小心。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制作心得和经验。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师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手工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手工制作,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注重了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小心使用工具。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第一章:了解劳技课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技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技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3. 让学生掌握劳技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劳技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2. 劳技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劳技课程的了解和印象。

2. 讲解劳技课程的定义和意义: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劳技课程的重要性。

3. 介绍劳技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4. 总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劳技课程。

2. 观察生活中的劳技应用,下周分享。

第二章:学习劳技工具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常见的劳技工具。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技工具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技作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常见劳技工具的认识。

2. 劳技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劳技工具的了解。

2. 讲解常见劳技工具的认识: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各种劳技工具。

3. 示范劳技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会使用工具。

4. 学生分组实践: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劳技作品,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5. 总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到的劳技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观察生活中其他劳技工具的使用,下周分享。

第三章:学习简单的劳技制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劳技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劳技作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简单劳技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 劳技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劳技制作的了解。

2. 讲解简单劳技制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制作方法。

3. 学生分组实践: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劳技作品。

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优秀范文5篇)

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优秀范文5篇)

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三年级上劳动教案本学期我担任三(1)、(2)班的劳动课。

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

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剪纸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3篇,制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第二篇: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案1包书皮学习目标:1.掌握书皮的制作方法。

2.要爱惜自己的课本。

教学重点:掌握书皮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要爱惜自己的课本。

教具准备:牛皮纸、小刀、剪子教学过程: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崭新的课本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大家爱不释手。

给课本包上皮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书皮。

一、把牛皮纸按需要的大小裁好。

学生开始照着老师的样子做。

二、将裁好的牛皮纸对折,把书本放在中间,让书脊紧贴对折线。

学生开始操作。

三、用一只手紧压书皮,另一只手沿着书的四边来回压几次,压出折叠线。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锄头、镰刀、锤子等。

2. 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观察劳动工具,了解其结构。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使用劳动工具。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所学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观察家人使用劳动工具的场景,并描述给同学听。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种劳动工具。

2. 学生了解劳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劳动中去。

第二章: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擦桌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扫地的正确方法。

2. 学习擦桌子的正确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三、教学过程:1. 教师示范扫地和擦桌子的正确方法。

2.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实践,掌握劳动技能。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扫地和擦桌子的工作。

2. 家长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并在家校联系册上签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掌握扫地和擦桌子的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

3. 家长对学生的劳动表现给予肯定。

第三章:学会整理个人物品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个人物品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

2. 学习整理书桌的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学会整理个人物品。

三、教学过程:1. 教师示范整理书包和书桌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山区小学
教案(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琉璃河中心校
年级:三年级
科目:劳动技术
任课教师:***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背面:
教学过程
3.指导尝试、总结规律:在单边和另一条折边上进行加工,剪出一幅
漂亮的剪纸,同时想一想,你发现剪纸有哪些规律。

(剪单边纸边缘发
生变化;剪折边纸内部出现对称图案;折边不能全部剪掉;折叠层数
越多一次剪出的图案越多……)
(三)实践
指导实践:你想剪什么样的?想一想、说一说(什么外形?什么图案?
数量、位置?)试一试,看与你设想的一样吗?
(四)展示:展示、点评学生作品。

(五)总结
1.拓展:展示更多的剪纸(课件),课下思考、实践:五边的、六边的……
2.网上有很多关于剪纸的网站,感兴趣的同学去看一看。

复备板







备注单边
折边(学生作品)
背面:
教学过程
(二)简单复习起头、十字针法、收针。

复备形式:以学生操作为主,有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三)学习连排绣。

1.讲解连排绣。

谈话:我们在绣一排一排连在一起的图案时可以用连排绣的方
法。

(教师示范连排绣)要点:
横排绣:先从左往右绣(左下角往右上角走针),绣到位置后在从
右往左返回。

竖排绣:从上往下绣。

2.指导学生在材料上练一练。

3.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

三、动手实践
1.提出要求:
操作中认真、仔细。

拉线时注意前后同学,保证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注意保洁。

2.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1.展示学生作品,以鼓励为主。

2.指导学生观察52页的设计空间,开拓学生思路。

3.鼓励学生回家后大胆实践。









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