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劳技教案(上册)(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2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展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家庭中的劳动与技术应用。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动手操作的技巧。
教学活动:1. 技能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实践。
3.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与技术成果。
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基本技能进行劳动与技术实践。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美感。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美感。
2. 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1. 美感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美感。
2. 审美实践:让学生进行审美实践。
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
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并欣赏家庭中的劳动与技术美感。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创新。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劳动与技术的创新。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活动:1. 创新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创新。
2. 创新实践:让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新成果。
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创新实践。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学内容: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反思学习过程。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展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手工、维修物品等。
3. 讨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它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一个小问题,如整理房间、制作小制作等。
第二章:手工制作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切、折、粘等。
教学活动: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示范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进行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手工制作技巧,完成一个自己的小制作。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庭劳动的意识和责任感。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的家庭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
2. 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烹饪等。
教学活动:1. 介绍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2. 示范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进行实践,完成一项家庭劳动任务。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基本家庭劳动技能,完成一项家庭劳动任务。
第四章:环保意识与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2.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劳动与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如废物利用、节能减排等。
教学活动:1. 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劳动工具1.1 学习目标: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学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1.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剪刀等讲解劳动工具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演示劳动工具的使用技巧1.3 教学活动:观察图片,认识各种劳动工具小组讨论,分享对劳动工具的了解动手实践,学习正确使用劳动工具1.4 作业:观察家中或学校的劳动工具,记录其名称和用途第二章:清洁与整理2.1 学习目标:学会清洁和整理的基本方法2.2 教学内容:讲解清洁和整理的重要性介绍清洁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如扫地、拖地、整理书桌等演示清洁和整理的步骤和技巧2.3 教学活动:讨论清洁和整理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经验观看清洁和整理的示范视频动手实践,进行教室的清洁和整理2.4 作业:回家后,尝试使用正确的清洁工具和方法清洁自己的房间第三章:制作简单手工艺品3.1 学习目标:学习简单的制作手工艺品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2 教学内容:介绍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讲解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品的过程3.3 教学活动:观察展示的手工艺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小组讨论,分享对制作手工艺品的想法和经验动手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品3.4 作业:回家后,尝试使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个手工艺品第四章:简单的烹饪技巧4.1 学习目标:学习简单的烹饪技巧培养烹饪兴趣和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烹饪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讲解烹饪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食物的过程4.3 教学活动:观察展示的食物,激发学生的烹饪兴趣小组讨论,分享对烹饪的想法和经验动手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食物4.4 作业:回家后,尝试使用简单的烹饪技巧制作一个简单的食物第五章:环保意识与实践5.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简单的环保实践方法5.2 教学内容:讲解环保的重要性介绍环保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实践环保5.3 教学活动:观看环保视频,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小组讨论,分享对环保的想法和实践经验动手实践,进行一次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5.4 作业: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定一个环保计划,并开始实践第六章:植物种植与养护6.1 学习目标: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学习植物养护的方法6.2 教学内容:讲解植物种植的基本步骤,如种子选择、土壤准备等介绍植物养护的方法,如浇水、施肥、除草等演示植物种植和养护的过程6.3 教学活动:观察植物,了解其生长过程小组讨论,分享对植物种植和养护的经验动手实践,进行植物种植和养护的实践活动6.4 作业:回家后,尝试在阳台或花园种植一种植物,并记录其生长过程第七章:简单的木工技巧7.1 学习目标:学习简单的木工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7.2 教学内容:介绍木工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讲解木工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工作品的过程7.3 教学活动:观察木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小组讨论,分享对木工的想法和经验动手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工作品7.4 作业:回家后,尝试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制作一个小的木制品第八章:缝纫与编织8.1 学习目标:学习简单的缝纫与编织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8.2 教学内容:介绍缝纫与编织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讲解缝纫与编织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缝纫或编织作品的过程8.3 教学活动:观察缝纫与编织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小组讨论,分享对缝纫与编织的想法和经验动手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缝纫或编织作品8.4 作业:回家后,尝试使用简单的缝纫或编织工具制作一个小作品第九章:自我保护与安全常识9.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安全常识,提高学生避免危险的能力9.2 教学内容:讲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危险介绍如何避免这些风险和危险的方法讨论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9.3 教学活动:观看安全知识视频,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危险小组讨论,分享对安全防护措施的想法和经验进行安全逃生演练等活动,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9.4 作业: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的安全知识,制定家庭安全计划第十章: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10.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习有效沟通的技巧10.2 教学内容: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介绍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讨论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团队目标10.3 教学活动:进行团队合作的游戏,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小组讨论,分享对团队合作和沟通的经验动手实践,完成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10.4 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1. 认识劳动工具: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正确使用劳动工具是实践中的重点。
《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五篇]
![《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256af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9.png)
《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开学准备 1、包书、裁纸、装订本子第一课时包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图形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书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
3.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作品,提高学生进行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观察—演示)1、教师讲解“为什么要包书,包书的意义”。
2、讲解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二、发展阶段(探究—交流)1.欣赏作品。
2.小组讨论交流。
纸作品是怎样做成的?用了什么材料?。
3.教师用图解法讲解说明。
三、创作阶段(自主—合作)小组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包书的造型最多、最新颖,合作或独立完成。
1.学生开始创作。
2.摆放作品。
四、作品展示(指优一评差)1.作品一一放到展台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给优秀作品以奖励头饰,并指生说出作品的制作过程。
3.总结小组作品的优点,并奖励“聪明花”“智慧星”头饰。
五、总结六、收拾与整理第二课时裁纸、装订本子教学目标:学会使用裁纸工具(直尺、美工刀和剪刀等),并学会裁纸和装订本子。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二、交流体会1、如何载纸2、如何装订三、学做1、学习要领参考教材P3中的四点2、教师讲解3、强调学生掌握四、实践创新五、调查与研究 1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 3全班订正六、总结2、削铅笔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用品是学习必须用的。
2.知道要爱惜学习用品,懂得应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爱惜学习用品。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惜学习用品。
教育过程:一、谜语导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学习用品)猜谜语,看谁猜得快。
1.师:身子细又长,黑心长衣裳,走路爱拐弯,脚印老变样。
生猜。
(铅笔)师出示铅笔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身子方方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个子小,多种知识肚里装。
生猜。
(书包)师出示书包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教学内容】: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学会运用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教材:《劳技课上册》教具: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手工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谈谈自己小时候也做过什么手工作品。
二、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设计→选择材料→制作→加工→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手工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3.教师给学生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观察。
三、制作手工作品(30分钟)1.教师提供各种手工材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手工作品。
2.教师逐个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时要小心。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制作心得和经验。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师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手工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手工制作,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注重了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小心使用工具。
三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习使用剪刀1. 学习剪刀的基本用法:如何打开、关闭剪刀,如何剪直线、曲线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第二课时:学习使用胶棒1. 学习胶棒的基本用法:如何撕取胶棒,如何均匀涂抹胶水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胶棒粘贴纸张,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
第三课时:学习使用彩笔1. 学习彩笔的基本用法:如何握笔,如何画出直线、曲线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彩笔绘画,制作色彩丰富的画作。
第四课时:学习使用折纸1. 学习折纸的基本技法: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折纸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如飞机、船等。
第五课时:学习使用陶艺1. 学习陶艺的基本技法:如何揉、搓、拍、压陶土。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陶土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如小碗、小杯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的素质。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剪刀、胶棒、彩笔、折纸、陶土等劳技工具和材料。
六、第六课时:学习使用绳结1. 学习绳结的基本技法:如何打结,如何系鞋带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绳子制作简单的绳结作品,如绳结手链、绳结装饰品等。
七、第七课时:学习使用针线1. 学习针线的基本用法:如何穿针、引线、打结、缝针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针线缝制简单的手工制品,如布袋、小挂件等。
八、第八课时:学习使用木工工具1. 学习木工工具的基本用法:如何使用锯子、凿子、钉锤等。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清洁、维护等。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课文:《劳动的乐趣》讨论: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实践:班级卫生打扫2. 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课文:《我是劳动小能手》教学内容:整理、清洁、维护等基本劳动技能实践:教室环境布置3. 第三单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课文:《科技改变生活》教学内容:简单工具的使用、电子产品的基本操作实践:制作小手工,如纸飞机、风车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劳动与技术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动手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设计、功能、创新等方面。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2. 教具:清洁工具、手工制作材料等3. 课件:PPT、视频等4. 网络资源:相关劳动与技术的文章、案例等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2课时)2. 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4课时)3. 第三单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4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2. 第二周: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3. 第三周:第三单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优秀范文5篇)

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三年级上劳动教案本学期我担任三(1)、(2)班的劳动课。
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
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剪纸方面的7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3篇,制作航模方面的3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第二篇:三年级上劳动与技术教案1包书皮学习目标:1.掌握书皮的制作方法。
2.要爱惜自己的课本。
教学重点:掌握书皮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要爱惜自己的课本。
教具准备:牛皮纸、小刀、剪子教学过程: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崭新的课本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大家爱不释手。
给课本包上皮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书皮。
一、把牛皮纸按需要的大小裁好。
学生开始照着老师的样子做。
二、将裁好的牛皮纸对折,把书本放在中间,让书脊紧贴对折线。
学生开始操作。
三、用一只手紧压书皮,另一只手沿着书的四边来回压几次,压出折叠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课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教学过程:一、导入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
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二、学生自主学习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第二课十五巧板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十五巧板”。
2、根据图例制作“十五巧板”。
3、学会使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动脑,发展思维。
教具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令备方形或圆形材料。
教学过程:一、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拼图玩具,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七巧板等)是啊!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大家都玩过了,那么你们玩过十五巧板吗?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关于十五巧板的历史,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五巧板呢?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做、拼一拼十五巧板吗?二、指导学生制作十五巧板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原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
制作完十五巧板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制作的体验,并推选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经验,展示制作成果。
三、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怎样才能拼摆好十五巧板呢?这儿有一首儿歌:十五块小板都用到,不能多来不能少。
不能重叠,不能离,十五块小板紧紧靠。
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创造。
多动手,多动脑,看谁拼得多又好!1、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完成十五巧板的拼图,看哪一组拼地最多做好。
拼完后,给拼图赋予一定的意义,准备交流。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所拼的图案,向老师、同学们说明自己所拼图案的意义。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十五巧板,并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
那么,学会了十五巧板、七巧板。
你们能设计出其他的拼板吗?(五巧板、六巧板、八巧板)回家之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做,拼一拼,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看谁拼得多、拼得好。
第三课小蜗牛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
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二、认识纸工工具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1、山线-------------------2、谷线—-—-—-—-3、剪切线4、粘贴面5、挖切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四、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第四课折扇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山线和谷线。
2、能看懂制作步骤,并根据图例和说明学会制作“折扇”。
教学重点、难点:山线和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具准备:折扇成品、制作步骤、纸工符号、消毒棉球、创可贴。
学生准备:(1)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
(2)纸工工具。
(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
教学过程一、活动前的教育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
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第五课立体贺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拼出不同形态的小鸟。
2、结合制作内容,对学生进行要保护鸟类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发挥想象,拼出不同的小鸟形态。
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3号制作材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鸟或者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首先指导学生剪贴。
其中,头部的剪贴是难点。
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意在训练学生的双手及眼的协调性。
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线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培养学生做事时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
粘贴时,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顺序:翅膀——身体——头——尾巴——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
应鼓励学生粘贴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翅膀向下,低头,回头的等等。
摆放位置、版面设计也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展评作品完成后,比比谁贴的画面最生动有趣。
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飞翔图”了。
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
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五、作业回家后,自行设计制作用其它材料制作的小鸟第六课自制信封教学目标:1、根据图例和文字说明学会制作“猫头鹰”。
2、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巩固。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猫头鹰”。
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4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小朋友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过的?它长得怎么样?你对它还有些什么了解?二、制作1、自学图例,说说制作“猫头鹰”的步骤。
2、老师相机指导制作的难点。
3、学生自行制作。
三、展评作品完成后,比比谁制作的最生动有趣。
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美丽的“猫头鹰乐园”了。
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
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
2、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3、用剪出的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教具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教学过程:一、激发制作兴趣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
观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过?进而介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的网址,查找、学习剪纸小常识。
二、设计图样剪团花、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
剪团花,首先要掌握彩纸的对折方法。
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
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三、剪贴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
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
剪完之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
四、展示作品五、欣赏、思考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教学目标:1、通过上两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动物造型。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一些制作好的动物造型学生准备:卡纸、剪刀、固体胶、小刀、彩笔、动物图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由前几节课的授课内容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要求制作的愿望。
提出:“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今天,饿哦们要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二、制作指导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动物造型的?2、指导学生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
适时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操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
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三、合作创作。
学生互相配合,设计创作。
四、评价作品自评与互评结合,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目标:1、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2、会利用学会的编织技法,制作材料中的四件纸编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图例,学会制作纸编作品教具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9、10、11、12号,小刀、直尺、剪刀、固体胶、纸条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09号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10号1、切刻2、穿编3、穿编4、贴牢背面5、调整编织条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11号1、切割2~~~4、穿编、粘贴5~~~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8、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12号1、穿编、粘贴鞋带2、粘贴鞋带与鞋底3、粘贴另一层鞋底,第十课团花教学目标:1、通过上几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纸编作品。
2、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设计制作的纸编作品若干学生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前几节课,我们接触了用纸编织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其实用纸编的方法能做出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用纸条还能编出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二、总结、创作1、小组交流。
2、分小组尝试编织,教师巡视帮助。
三、自主评价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十一课拉花彩练教学目标:1、认识并学会制作拉花时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
3、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会制作拉花的基础上,会自己设计制作拉花。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成品、半成品学生准备:六色彩纸、金纸、一米长彩线、剪刀、固体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