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意识到作为社会一员应承担的劳动义务。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劳动1. 导入:讲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教学活动:观看劳动视频,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简单的教室清洁工作,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二课时:热爱劳动1. 导入:讲解劳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引导学生热爱劳动。
2.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劳动项目和劳动心得。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校园内参与绿化、环保等劳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养成良好的劳动惯1. 导入:讲解良好劳动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惯。
2. 教学活动:列举不良劳动惯,让学生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监督自己的劳动惯。
第四课时:尊重劳动1. 导入:讲解尊重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尊重劳动成果。
2. 教学活动:观看劳动成果破坏的案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劳动的艰辛。
三、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终结性评价1. 学生劳动日记: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劳动心得,评估学生的劳动感悟。
2. 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劳动表现和他人的劳动表现,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劳动视频素材2. 劳动实践场地3. 劳动工具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价值。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b. 掌握劳动常识和基本劳动技能;c.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动手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和兴趣;b.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c.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和秩序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b. 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品质;c.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意义a. 劳动的定义:劳动是人们通过使用体力和智力,创造和改造自然物质、生活物质和社会物质的社会活动。
b. 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类创造和发展社会的重要手段,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2. 劳动常识a. 安全常识: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劳动工具和设备,以及劳动中的安全知识。
b. 环保常识: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资源,同时关注环境保护。
3. 基本劳动技能a. 种植: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种植小型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养护方法。
b. 打扫:学生学习如何打扫教室、操场和学校周围的环境,培养整理和清洁的习惯。
c. 绘画:学生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培养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2. 掌握劳动中的安全常识。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劳动技能。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劳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劳动的过程和意义。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劳动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知识讲授:a. 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劳动常识和安全常识。
b. 讲解种植的基本步骤和种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c.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清洁工具和清洁剂进行打扫。
2023年劳动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

2023年劳动教育教案三年级上册劳动教化可以强健人们的体魄,并且还可以有效的磨炼参与教化者的意识。
在此你知道关于劳动教化教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劳动教化教案三年级上册,希望大家喜爱!劳动教化教案三年级上册篇1教学内容《爱劳动》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倾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心情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2.以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洗手绢》重点、难点1.用光明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哎喽”要唱得俏,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轻松柔软。
教具打算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复听《摇篮曲》导入新课小挚友长大都靠父母亲的辛苦培育,那么我们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三、倾听《劳动最光荣》1.老师导入:“你在家里帮妈妈做些什么家务活呢?” 2.学生回答:“拖地板,擦桌子,洗衣服,烧饭……” 3.倾听音乐小动物们很爱劳动,听听哪些小动物很勤劳啊?4.学生跟音乐进行律动可以是仿照小动物的劳动,也可以是仿照在家中帮妈妈做家务时的动作5.复听音乐四、表演《洗手绢》1.导入,讲讲一个酷爱劳动的小挚友的故事。
2.学念儿歌《洗手绢》老师边简笔画,边念歌词3.做律动洗衣服的动作,念“哎喽哎喽哎喽哎” “哎喽哎喽哎喽哎” “哎喽哎喽哎”4.倾听音乐做律动5.演唱歌曲《洗手绢》师生对唱歌曲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教学随笔教学内容《爱劳动》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2.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妙的生活,团结力气大的道理,来倾听《三个和尚》。
重点、难点难点:《大家来劳动》演唱时留意强调第一拍,使歌曲富有动力感,并用坚决有力的音调来演唱歌曲。
重点:懂得劳动换来华蜜生活的道理教具打算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组织教学1.跟师律动《洗手绢》2.师生对唱《洗手绢》3.学生演唱歌曲《洗手绢》三、表演《大家来劳动》1.导语:“劳动时小挚友会发出怎样的鼓劲声”2.嗨呦加把劲呦学生念这句词3.听音乐带学生在教室中进行劳动的律动4.跟音乐演唱歌曲5.提示学生用坚决有力的音调演唱歌曲6.复唱歌曲并律动7.让学生打节奏× ×|__ __ |×-||走走跑跑跑跑走哦8.跟老师唱唱歌曲的歌名四、倾听《三个和尚》1.倾听音乐老师做音乐的说明,讲解并描述三个和尚的故事2.提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呢?3.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妙生活和团结力气大的道理。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上册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上册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劳动的概念和意义2.劳动的分类和特点3.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让学生明确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难点:1.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述劳动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2.示范引导:老师先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方式,并引导学生模仿操作。
3.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工合作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实地实践:组织学生到劳动场所进行实地劳动体验,增强学生对劳动的亲身感受。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什么是劳动1.介绍劳动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2.讨论劳动的分类和特点(10分钟)第二课:日常生活中的劳动1.观察和总结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方式(10分钟)2.小组合作,模拟完成日常劳动任务(20分钟)六、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学生表现出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3.通过小组合作和实地实践,学生能够展现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劳动的理解程度有差异,需要适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加深对劳动的认识。
同时,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参与劳动活动,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劳动三年级上册教案开学准备1 、包书、裁纸、装订本子第一课时包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图形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书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
3.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作品,提高学生进行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教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礼物,有好看的头饰“聪明花”“智慧星”,它们会让你变得更聪明,更有智慧,你们喜欢吗?这节课只要你多动脑、勤动手、积极发言,它就属于你,同学们有信心吗?让我们击掌鼓励。
一、引导阶段(观察—演示)1、教师讲解“为什么要包书,包书的意义”。
(教师演示“包书”)2、讲解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板演“包”字)二、发展阶段(探究—交流)1.欣赏作品。
2.小组讨论交流。
纸作品是怎样做成的?用了什么材料?建议:把纸作品拆开看一看。
3.教师讲解说明。
用图解法讲解三、创作阶段(自主—合作)小组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包书的造型最多、最新颖,可以合作或独立完成。
1.学生开始创作。
2.摆放作品。
四、作品展示(指优一评差)1.作品一一放到展台上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给优秀作品以奖励头饰,并指生说出作品的制作过程。
3.总结小组作品的优点,并奖励“聪明花”“智慧星”头饰。
五、总结六、收拾与整理请同学们把你的桌面、地面收拾干净,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和齐,养成良好的“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裁纸、装订本子教学目标:学会使用裁纸工具(直尺、美工刀和剪刀等),并学会裁纸和装订本子。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二、交流体会1、如何载纸2、如何装订三、学做1、学习要领参考教材P3中的四点2、教师讲解3、强调学生掌握四、实践创新五、调查与研究1小组讨论2小组交流3全班订正六、总结2、削铅笔认知:1.知道学习用品是学习必须用的。
2.知道学习用品来之不易。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案三年级上册劳动教案【篇一: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课题: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总第1 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
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二、认识纸工工具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一、活动前的教育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
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
课题:十五巧板总第3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十五巧板”。
2、根据图例制作“十五巧板”。
3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动脑,发展思维。
教具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令备方形或圆形材料。
教学过程:一、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拼图玩具,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七巧板等)是啊!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大家都玩过了,那么你们玩过十五巧板吗?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关于十五巧板的历史,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五巧板呢?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做、拼一拼十五巧板吗?二、指导学生制作十五巧板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原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劳动,劳动是生活的基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导入:讲解劳动的含义和重要性。
主体: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知道的劳动形式,如家务、农活、手工等。
2. 第二课时:热爱劳动导入:讲解热爱劳动的意义。
主体:让学生分享自己热爱劳动的经历或故事。
3. 第三课时:自觉劳动导入:讲解自觉劳动的含义。
主体:让学生讨论如何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4. 第四课时:劳动安全导入:讲解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主体: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和技能。
5. 第五课时:团队协作导入:讲解团队协作在劳动中的重要性。
主体:让学生参与团队劳动实践,如集体打扫卫生。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实践情况以及团队合作的效果,评价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热爱程度,以及自觉劳动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图片、视频等。
2. 劳动实践材料:如扫把、拖把、清洁剂等。
3. 团队劳动任务:如班级卫生区打扫、植物角养护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价值。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注重团队协作,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5. 定期进行劳动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劳动表现,提高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六、第六课时: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导入:讲解日常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主体: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如做饭、洗衣、打扫等。
七、第七课时:农村劳动体验导入:讲解农村劳动的意义和体验。
主体:组织学生参观农村,参与农作物的种植、收获等劳动。
八、第八课时:手工制作导入:讲解手工制作劳动的意义。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案全册

1.你的袜子洗干净了吗?拍张照片贴在下面,让同一起看看吧!
学生出示照片。
2.袜子又臭又硬怎样清洗?
视频:袜子又臭又硬怎样清洗。
2. 为什么袜子洗了很多遍还是臭?
(1)臭袜子的材料可能是化学纤维。
建议使用纯棉袜。
(2)可能与脚经常出汗有关。
建议经常洗脚,注意不要经常使用化学洗剂清洁脚。
(3)脱掉袜子后立即洗袜子。
出示课题。
歌曲引发思考,引入主题。
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劳动准备
水盆 肥皂 袜子 衣架
二、一起洗袜子
1.为什么要洗袜子?
因为袜子穿在脚上,会沾上脚汗。我们平时走动也会有一些灰尘和泥土落在鞋上和袜子上,所以我们要常换袜子,保持皮肤清洁,我们要学会洗袜子。
学生1:通过洗袜子这件小事,我才真正体会到妈妈的艰辛与不容易,我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帮妈妈分担家务,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更重要的是我要好好学习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学生2:通过洗袜子,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也感受到妈妈做家务的辛劳,今后一定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活。不让妈妈再累。
六、拓展园地
1.清洗其他小件衣物
讲授新课
一、劳动准备
一双有鞋带的鞋
二、一起系鞋带
1.系鞋带的方法:
(1)将鞋带交叉。
(2)钻洞,打一个单结。
(3)拉住鞋带,系紧单结。
(4)将鞋带折成“兔耳朵”状。
(5)将“兔耳朵”交叉。
(6)钻洞,将“兔耳朵”打个结。
系“兔耳朵”结时,要压住里面的单结,避免单结松动。
(7)拉住“兔耳朵”,系紧。
(8)鞋带系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劳动教案第一课纸工初步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知识,知道纸也是一种手工的好材料。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3、知道纸工制作时的案例防护。
教学重难点: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准备:各类纸工工具、投影仪、纸工作品图片、劳动vcd光盘教学过程:一、课程内容说明:师: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本学期开始,大家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帖、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纺织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二、了解纸的知识:1、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纸的相关知识,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造纸术的发明: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曾先后使用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书写材料写字记事。
直到西汉时期,简牍、缣帛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书写材料。
但由于简牍笨重,缣帛昂贵,于是寻求廉价、方便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成了迫切的社会要求。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古代劳动人民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料制成植物纤维纸的方法,这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
纸的诞生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工具。
198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巴滩汉墓中发现一幅纸质地图。
其纸质薄而软,纸面光滑平整,呈黄色,纸上用细墨线条绘制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
这次出土的纸质地图是目前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纸实物。
另外,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故纸堆中也发现了西汉时代的纸。
这表明早在东汉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发明了纸。
(2)早期的造纸方法: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皮,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掺入辅料,制成纸浆;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年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年增长率。
2001年我国年产量已达3 200万吨以上,居世界前三位。
但是我国人均纸和纸板消费量仍然较低,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3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书写纸、精制双胶纸、铜牌纸、箱板纸、地图纸、账册纸、静电复印原纸,电脑打印原纸。
三、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1、纸工工具。
1) 剪刀——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 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 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 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 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2、纸工制作符号。
纸工材料卡片上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有以下一些(出示):1)山线 2)谷线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3、纸工的基本技法。
播放vcd光盘上的有关纸工技法的内容。
4、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1)讨论纸工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2)总结:使用纸工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剪刀、美工刀的刀刃;把刀具传递给同学时,刀锋不要对着他人;用刀沿着手指紧压的直尺刻划时,手指应与尺的外缘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划破手。
四、板书设计:1、纸工初步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五、教学反思:纸工,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也是最便于开展的一项手工制作劳动。
在学习做纸工的起始阶段,教材安排了“纸工初步”这一单元,旨在通过帮助学生了解纸的基本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并动手制作一把最简单的折扇,让学生体验纸工基本技法的运用,在制作中辨认符号,使用工具,为以后顺利开展纸工制作活动奠定良好的认知和技术基础。
认识纸工工具、纸工制作符号是进行纸工制作的基本条件。
第二课学习纸工基本技法教学目标:1、复习纸的知识。
2、复习纸工制作符号的意义,温习纸工制作的注意点。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掌握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学准备:劳动vcd光盘、纸工材料、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复习纸的知识:造纸术是谁发明的?早期的纸是如何制造的?2、投影仪出示各类纸工制作符号,指名说说意思。
3、说说有哪些纸工需要的制作工具?二、学习纸工基本技法:1、师介绍纸工的几种基本技法: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2、播放vcd,逐一观察基本技法的操作。
3、学生实践练习。
4、介绍学习较为复杂的纸工技法:1)山线切折——在正面用针(或小刀)沿着山线符号划线(如用刀划,用力一定要轻,以免将纸划穿),然后再折(正面朝外),折成像山形的样子。
2)谷线切折——先在谷线符号的两端用针扎孔,再在反面的两个洞眼之间用针(或刀)划痕,最后折成正面相靠(背面朝外),形成像山谷形的样子。
3)压印法(以压出凸起的鱼眼为例)选择有圆孔的模板(也可用硬卡纸刻圆孔做模具),把圆孔对准鱼眼的部位,捏紧,不要移动。
翻个身,平放在桌上。
用有圆头的棒(钢笔圆形尾部也可),在纸上磨,找到轮廓后,沿轮廓反复轻压。
再将卡纸鱼翻个身,鱼眼就凸现了。
鱼鳞的做法与眼相似。
5、学生练习山线和谷线的切折。
注意知道安全操作。
6、教师巡视,展示正确的学生操作。
三、板书设计:2、纸工基本技法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印法四、教学反思:纸工制作时,要求学生先明确卡片材料上的点、线等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再动手操作。
这是第一次需要学生操作,因此使用纸工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不断提示学生:不要用手触摸剪刀、美工刀的刀刃;把刀具传递给同学时,刀锋不要对着他人;用刀沿着手指紧压的直尺刻划时,手指应与尺的外缘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划破手。
“压印法”对学生来说较有难度,可选择让学生课后在家长的单独指导下进行尝试练习。
第三课制作折扇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能够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
2、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
3、会在操作过程中保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投影片的制作(纸工符号、制作步骤、纸工制品等),实物投影仪及其他电教辅助设备。
(2)消毒棉球、创口贴等。
2.学生准备:(1)课前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
(2)纸工工具一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针、线等。
(可分组准备)(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
教学过程:一、欣赏折扇,激发兴趣导入:1、展示各类美观的折扇。
2、介绍苏州的檀香扇。
3、今天我们要来自己制作一把折扇。
二、学习教材:1、自学教材“折扇”部分的内容2、指名说一说你学到了些什么?三、学习制作方法:Vcd播放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制作方法。
四、学生小组学习,制作纸扇:1、回顾纸工制作的安全注意点:不要拿着剪刀、美工刀等玩耍、嬉闹2、4人一小组,讨论分工安排,互相帮助制作折扇。
3、教师巡视。
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指导:1、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用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2、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
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或操作台。
六、学生再练习,独自完成一把折扇的制作。
七、评一评:完成作品后,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
选出优秀作品。
教师打分记录成绩。
八、板书设计:3、制作折扇1)、剪切制作部件,划山线2)、划谷线3)、折叠4)、结扎,粘贴,完成。
九、教学反思:制作折扇,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会运用工具正确操作。
制作折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教师可示范操作,帮助学生突破这个准点。
在课上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采用“先做、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自己看制作步骤图及说明,在小组内讨论后先自主操作尝试,动手做一做,在此基础上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的制作。
第四课十五巧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七巧板、十五巧板的来历,了解这种传统民间游戏深受人们喜爱,是老少皆宜的好玩具。
2)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用它们可以拼接成许多复杂有趣的图形。
2、能力目标:1)比较熟练地使用纸工工具。
2)能够用七巧板、十五巧板拼出几种简单的人物或自然现象。
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七巧板、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1、制作十五巧板。
2、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2.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另备方形或圆形纸板。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1、为激发学生制作十五巧板的兴趣,可以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七巧板、宝高拼装玩具等人手。
让学生说一说七巧板等,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十五巧板。
2、讲故事:七巧板的故事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
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一一请客吃饭的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则拼成三角形一人则拼成四方形,6人则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很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改变为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
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
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l 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外国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由于这种玩具简单到可以由小孩子自己用厚纸板制作,而玩起来的无穷趣味足以使成人为之着迷。
所以流传极广。
在此同时.,不少七巧板的玩家还编写专著,公布自己的拼图成果,现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里,就有《七巧新谱》藏本。
相传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以拼合七巧板作为消遣。
2002年8月20日至2 8日在中国举办了国际数学家大会,会上:展出了七巧板、鲁班锁、九连环等古典游戏。
清代童叶庚对古代七巧板和蝶几形图进行研究后,产生¨环规为圆,合矩成方·千变万化,十色五光的方案。
制成十五巧板。
取名益智图。
二、制作十五巧板。
1、介绍制作过程:首先沿最外围的剪切线剪下两块相连的大正方形,划山线,将它们相对粘贴(图案在外),再按照图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圆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
2、投影仪下老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