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课程

合集下载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展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手工、维修物品等。

3. 讨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它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劳动与技术解决一个小问题,如整理房间、制作小制作等。

第二章:手工制作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切、折、粘等。

教学活动:1. 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示范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进行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手工制作技巧,完成一个自己的小制作。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庭劳动的意识和责任感。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的家庭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

2. 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烹饪等。

教学活动:1. 介绍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

2. 示范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进行实践,完成一项家庭劳动任务。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的基本家庭劳动技能,完成一项家庭劳动任务。

第四章:环保意识与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2.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1. 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劳动与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如废物利用、节能减排等。

教学活动:1. 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1课题:整理校园真舒畅主备人:使用人:【教学目标】:1、通过劳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2、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劳动工具和方法【教学准备】:大扫昂,小宫帚,拖把,簸铁锹,酒水壶,水盆,抹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校园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校园环境的整洁优美要靠我们的创造和保持。

整理打扫校园是每个同学应尽的义务。

【讨论交流】:大家先说一说自己整理打扫校园的经历和感受:A:打扫校园很辛苦,我们要注意保持。

B:看到校园很整洁,我们心情很舒畅。

C:图书要分类别,整齐有序的摆放。

D:要选用合适的工具,才能打扫干净。

【劳动实践】:在做卫生打扫时,不同的地方采用的方法和工具也不一样。

1、硬化地面。

硬化地面可以用小茗昂扫,走廊、过道可以用拖把拖。

2、土质地面。

土质地面清扫前,要先把杂物捡干净,拔出地面上的杂草,不平整的地方要用铁锹铲铺平整。

扫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可以提前洒水。

3、整理展览墙。

要固定脱落的作品,擦拭灰尘,更换新作品,合理安排版面。

4、清理阅览室。

按照书的类别有序的摆放图书,并清扫尘土,为同学们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分组活动】:分组打扫我们的教室和清洁区,看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作业设计】: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

【教学反思】:2课题:我爱开心小农场主备人:使用人:【教学目标】:1、掌握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的技巧和方法。

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劳动获得的成果很开心。

【教学重点】:1、合理规划,选好适合开辟小农场的场所。

2、学会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实践。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总结。

【教学过程】:一、讲解技巧,分派任务教师在开始时讲解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的技巧,并示范。

学生观摩向组长分派任务,介绍注意事项。

二、组织实施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实施浇水、施肥、松土、除草,并在此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第二课整理书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收拾、整理书包的方法,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就良好的品行。

教学重点:整理书包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教具准备:两个书包、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一些作业本、文具盒、卫生巾、一些课外书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法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1.游戏:比赛找书。

(1)•同学们每天都背着书包来上学,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书包,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请两位同学上來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找书比赛,看谁找书的速度快。

你们能猜岀他们谁可能找到得快一些吗?(2)•按要求找出语文书和数学书。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按照要求开始找书。

2.让学生体会整理书包的必要性。

(1)想一想:XX同学为什么找得慢一些?(两人小组讨论后发言)(2)X X同学,刚才你为什么找得那么慢?(3)老师展示两个书包(一个整洁,一个乱七八糟)小结:我们每节课拿书和本子,如果书包里乱七八糟的,容易拿得到吗?(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呢?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來学习整理书包。

(板书:整理书包)二、学习新课书包是我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容器,如果能够合理安排空间并经常整理,使用起来就会更加方便。

【观察思考】观察自己书包里面的结构,想一想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1・书包里分成几个区?2.它们的结构适合放着哪些物品?3.哪个区域取放最方便?小结:我们大多数人的书包是由大、中、小三层夹包组成的,可以分类放书本,旁边还有两个小袋子,可以放水壶和雨伞等,特别方便。

书包的背面有两条又宽又软的背带,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的把心爱的书包背在肩膀上。

【设计方案】怎样合理施用书包内的空间(一)、学生交流:1.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的书包,干净吗?里面有序吗?2.每天整理书包,把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

3.常用的物品应放在容易取放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课题:花球朵朵研究目标: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做彩色花球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观察——讨论——实践——评价3.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研究重点:制作花球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难点:剪花球和整理花球。

研究准备:各色皱纹纸、剪刀、订书机、针、线。

课时:1课时研究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1.教师戴一串花球,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2.师:这些花球圆圆的、茸茸的,漂亮吗?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做花球。

板书课题:花球朵朵二、观察讨论,掌握方法:1.每组分发一个花球进行观察思考。

2.感知课本,进一步掌握花球的制作方法。

3.指名回答制作方法,教师适时板书:订牢、剪圆、剪边、整理。

三、教师示范:1.教师使用半制品示范作花球的办法与步骤。

2.让学生来整理花球。

四、学生动手实践1.学生动手制作花球。

2.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养成良好制作习惯,不要把纸屑散一地)。

五、展示与评1.让学生自由展现自己的花球。

2.把你的方法与体会和同学们交流。

六、拓展:1.花球能够作成许多饰品,十分有趣,花球另有甚么感化?2.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喜欢的饰品。

板书设计:花球朵朵办法:订牢、剪圆、剪边、整理2课题:小船扬帆研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折小船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自己看图折叠小船。

2.过程与办法:通过自己观察动手实践与教师示范掌握的办法学会折小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研究重点:折小船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难点:看图自己折叠小船。

研究准备:小船、正方形彩色纸或彩色包装纸等。

课时:1课时研究过程:第一课时一、观赏、揭示课题:1.观赏小船,激发学生兴趣2.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3.你发现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4.纸折的小船可好玩了,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吧!5.板书课题:小船扬帆二、感知课本,初步尝试:1.让学生感知课本中的图文2.学生动手尝试制作小船,不懂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三、教师示范、掌握办法:1.教师示范折小船的步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2.提示学生慢慢拉,小心不要拉破了四、动手实践1.学生动手折小船2,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评价,分享快乐1.展示作品然后评价2.折小船时,你是怎样在折叠中使它角对着角、边对着边!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小伙伴3.回家可以试试它能平稳地“航行”板书设计:小船扬帆材料:各色彩纸、铰剪3课题:折剪图案研究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折纸办法剪出不同的图案。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教学内容】: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学会运用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教材:《劳技课上册》教具: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手工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谈谈自己小时候也做过什么手工作品。

二、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设计→选择材料→制作→加工→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手工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3.教师给学生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观察。

三、制作手工作品(30分钟)1.教师提供各种手工材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手工作品。

2.教师逐个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时要小心。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制作心得和经验。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教师提醒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利用手工制作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手工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常见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手工制作,提高了课堂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注重了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小心使用工具。

三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习使用剪刀1. 学习剪刀的基本用法:如何打开、关闭剪刀,如何剪直线、曲线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第二课时:学习使用胶棒1. 学习胶棒的基本用法:如何撕取胶棒,如何均匀涂抹胶水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胶棒粘贴纸张,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

第三课时:学习使用彩笔1. 学习彩笔的基本用法:如何握笔,如何画出直线、曲线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彩笔绘画,制作色彩丰富的画作。

第四课时:学习使用折纸1. 学习折纸的基本技法: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折纸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如飞机、船等。

第五课时:学习使用陶艺1. 学习陶艺的基本技法:如何揉、搓、拍、压陶土。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陶土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如小碗、小杯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的素质。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剪刀、胶棒、彩笔、折纸、陶土等劳技工具和材料。

六、第六课时:学习使用绳结1. 学习绳结的基本技法:如何打结,如何系鞋带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绳子制作简单的绳结作品,如绳结手链、绳结装饰品等。

七、第七课时:学习使用针线1. 学习针线的基本用法:如何穿针、引线、打结、缝针等。

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尝试使用针线缝制简单的手工制品,如布袋、小挂件等。

八、第八课时:学习使用木工工具1. 学习木工工具的基本用法:如何使用锯子、凿子、钉锤等。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清洁、维护等。

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课文:《劳动的乐趣》讨论: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实践:班级卫生打扫2. 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课文:《我是劳动小能手》教学内容:整理、清洁、维护等基本劳动技能实践:教室环境布置3. 第三单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课文:《科技改变生活》教学内容:简单工具的使用、电子产品的基本操作实践:制作小手工,如纸飞机、风车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劳动与技术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动手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设计、功能、创新等方面。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2. 教具:清洁工具、手工制作材料等3. 课件:PPT、视频等4. 网络资源:相关劳动与技术的文章、案例等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2课时)2. 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4课时)3. 第三单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4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第一单元,认识劳动与技术2. 第二周:第二单元,基本的劳动技能3. 第三周:第三单元,运用技术解决问题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

2.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3. 通过实例展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4. 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看法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动手操作的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2. 示范动手操作的技巧。

3. 学生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技能。

4.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操作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意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创新的意义。

2. 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创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3. 学生讨论: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创新的看法和体验。

4. 学生实践:让学生尝试创新,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创新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团队合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示范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实践:让学生参与团队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过程。

4. 学生总结:让学生谈谈团队合作的心得和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劳动技术上
册教案课程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一、包书皮
知识能力:
学会自己包书皮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几种包书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回怎样压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新发了很多书,大家都很高兴,怎样才能使新书用的时间更长些,不坏那,老师有个好办法,那就是包书皮,包书皮的方法很多,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基本的方法。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包书皮的用纸
画报纸,牛皮纸,挂历纸等。

2、纸的大小:
根据书的大小而定
3、怎样包书皮
将纸对折,书脊与折先对齐
将边留出4厘米左右
然后压痕
最后整理
三、教师演示,学生边看边记过程
四、学生自己练一练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即使解决,包书皮的方法很多,你们可以自己在设计更美的方法。

五、请同学们记住
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六、总结
通过本节可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包书皮的方法,希望你们在课后的时间里自己设计出更没的方法,为其他人包书皮。

板书设计
怎样选纸
对折,压痕,剪口。

包边,理平
二、学定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使用闹钟,学用闹钟。

教学准备:
小闹钟一个。

教学过程:
1、师:上班、上学要按时,赶乘火车要准时,生活中很多事情就不用依赖爸爸妈妈提醒了。

2、认识闹钟各部位的名称。

3、了解闹钟各部位的用途。

4、在表格中填写闹钟各部件的用途。

5、学习使用闹钟。

6、想一想,在()里标出正确的使用顺序。

拓展活动:
学用电子表定时
三、自制冷饮
教学目标:
学会自制冷饮。

教学准备:
豆、白糖、冰块等。

教学过程:
一、做绿豆冷饮
1、把适量的绿豆放入锅中煮烂。

2、往绿豆汤中加入适量的白糖。

3、带绿豆汤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二、做汽水
原料:开水1300克,食醋25克,食盐15克,白糖适量。

工具:杯子,搅拌棒。

1、开水降温
2、准备的食醋、食盐、白糖搅拌均匀。

3、盖严冷藏。

三、拓展活动
使用冰箱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泥塑
教学目标:
普通的泥土通过灵巧的双手能制作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教学准备:
橡皮泥、牙签。

教学过程:
1、取适量的泥放在手心。

2、分别团出鸭的头部和身体。

3、用牙签穿插。

4、把头和身体连在一起。

5、捏出嘴巴和眼睛粘合。

6、自己动手做一做。

7、欣赏泥塑小鸭。

拓展活动
用泥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五、种菠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菠菜种子和其他种子的不同点,了解种植过程。

2、能动手播种菠菜种子,并愿意常常照顾它们。

3、体验种植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菠菜种子、洒水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菠菜种子
1、今天我发现同学们带来一种奇怪种子,你们想看看吗?
2、每人拿3颗种子观察它们是什么样子?猜猜是什么种子?
二、种菠菜
1、刚才我们知道了这是菠菜种子,它想请大家帮他找家。

你有什么办法?
2、怎么种菠菜种子呢?
六、讲究个人卫生
教学目标:
知道注意个人卫生应有的要求和措施。

逐步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学生中重视个人卫生和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典型事例。

教学重点:
掌握注意个人卫生的要求和措施。

教学难点:
培养讲究个人卫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师首先提出为什么要注意个人卫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
搞好个人卫生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交活动,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师按课文逐条讲述注意个人卫生的措施,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卫生习惯进行指正。

(可组织学生自己讲)
(1)要求冬季一般一周或者半月洗澡、洗头一次;夏季每天洗澡一至二次,每周洗头二次。

(2)要求每天早晚要刷牙、洗脸,饭后漱口。

(3)要求指甲每周剪一次,趾甲每周剪一次。

(4)衣裤脏了要及时换洗,女孩子衬裤一周至少换两次。

(5)理发要求一般冬季每月理一次,其他时间可根据季节而定。

(6)要求每天晚上洗屁股、洗脚。

三、教师除了按课文对学生提出个人卫生的要求外,还可补充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如盖的被褥、用的手帕要勤洗勤晒;洗脸和洗脚毛巾要定期搓洗、消毒等。

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注意个人卫生的几点要求,鼓励学生学会洗漱一类的劳动。

诸如洗红领巾、小黄帽、手帕、袜子等。

逐渐学会洗衣裤等。

七、洗脚常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的洗脚的好处与坏处,感受和体验自己洗脚丫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向家长调查学生目前的洗脚情况,您的孩子在家主动洗脚吗?您的孩子一周洗几次脚?
2、课件、温热水盆每人一个、毛巾每人一条
教学过程:
一、看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可他现在遇到了麻烦,你们快去帮帮他吧!(看课件,先不放声音)
(1)你们猜猜小宝宝遇到什么麻烦了?(他的鞋丢了,他的头发被小鸟住了。


(2)为什么他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他太脏了,不爱洗脚)
2、你们听听小宝宝自己怎么说的。

(再次看课件,放声音)
(1)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小宝宝的麻烦怎样解决的?(他讲卫生了,也爱洗脚了)(2)你们知道常洗脚有什么好处吗?(爱长个子,蚊子不咬,睡眠好。


(3)你们知道不洗脚的坏处吗?(被子臭,爱生病。


3、你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天天洗脚,常洗澡)
二、提问,让用自己的小脚丫玩个小游戏
1、要求:(1)和同伴一起看一看、比一比自己的小脚是什么样子的?(2)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2、小脚夹球比赛(用脚趾把地上的小球夹到篮子里,比比谁的多。


3、师小结:
同学们的小脚可真有本领,把地上的球球全都收起来了,你们的小脚丫现在有什么感觉呀?(脚趾酸了,累了,脚上有土了。


三、比赛洗脚
1、比比谁的小脚洗的干净。

(注意:水温适宜)
2、交流洗脚后的感受。

(舒服,轻松)
(四)延伸
继续向家长调查课后学生的洗脚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