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常用的历史典故
申论作文典故素材

申论作文典故素材
典故是作文中常用的素材之一,能够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情趣,也能够展示作者的学识和修养。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典故素材,供您参考:
1. 骑虎难下
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形容陷入困境后难以摆脱。
可以
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在面对困难时,处境险恶,难以作出决策或改变现状的情况。
2. 刻舟求剑
典故出自《庄子·内篇·让王》,形容人固执于旧观念或方法,
不愿意顺应变化。
可以用来批判那些追求功利的行为,强调不合时宜的坚持是一种无效的努力。
3. 杯弓蛇影
典故出自《列子·问喻篇》,形容因为恐惧而产生错觉。
可以
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对于某种事物或某种情况过于敏感,过度担心,产生的疑虑和猜疑是毫无根据的。
4. 纸上谈兵
典故出自《红楼梦》,形容只在纸上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
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谈不干,只说不做的人,强调实际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 指鹿为马
典故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形容故意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可以用来揭露那些有意触犯法律或者道德底线的行为,强调诚实和公正的重要性。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典故素材,通过合理运用,可以为作文增添无限魅力。
当然,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将典故与文章内容和主题相结合,使其更加贴切、生动。
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份

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一)份高考语文常见历史典故 1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赏析:把以往的得失当作将来的借鉴,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励将来。
有些追悔过去的过失,还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仅仅沉浸于追悔与炫耀之中,而不去觉悟将来过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来,那对将来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
因此必须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防止将来错误再度发生。
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辙,那才是有益之举。
就这一点来说,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注释: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意:意图。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赏析:《史记》中记载,刘邦到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留他饮宴,谋士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准备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后即用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乘机害人。
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选择《史记魏世家》。
思:思慕,怀念。
乱:混乱,动乱。
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魏文候选相时有两个人选,一个魏成子,另一个是翟璜。
魏文候不知道该选谁为好,犹豫不决,于是去征求李克的意见。
李克说:“平时考察他亲近的人,富贵时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考虑他举荐的人,穷困时考察他不做的事,贫贱时考察他不要的东西。
”这里,李克提出了辨别何选拔人才的方法问题。
即看一个人操守品德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对贫穷与富贵、低贱与腾达时如何为人处事,而不是听他自吹自擂。
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才称得上君子。
也只有这样得人,才能担当起扶危定倾、理乱兴治的重任。
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沐:洗头发。
吐哺:吐出口中所吃的食物。
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周__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来说在天下也不是低贱的了。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古文学典故(共50个)

高考作文素材古文学典故1.钱可通神唐朝宰相张延赏有一次过问一场冤狱,要有关狱吏十天内查明判决。
第二天一早,他见案头放着一份小贴子,上写:“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
”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紧。
第三天,又见有小帖子,写明“钱五万贯”。
他更加光火了。
要求两天内结案。
第四天,又见小帖子,写明“钱十万贯”。
这一下,他气馁了,说道:“钱到十万,已可通神,我还管得了吗!”(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后以“钱可通神”极言钱的诱惑力之大。
2.骑猪唐朝武则天时,河内王武懿宗,率军去赵州一带打仗。
懿宗听说敌方有数千骑从北而来,便弃甲而逃,其实当时双方相距还有七百里之遥。
后来懿宗回师京都,置酒庆功。
张元一在武则天面前写诗嘲笑他,有“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之句。
武则天问:“懿宗难道没有马吗?为什么要骑猪?”张元一说:“骑猪是是夹豕走也。
”按:豕即猪,豕与屎同音,夹豕走,意思是来不及大便,夹着大便就逃走。
(见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后以骑猪指仓皇逃跑。
3.鸟尽弓藏把鸟射完以后,弓就用不着了。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怀疑韩信谋反,把他抓起来。
韩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现在天下已定,我是应该死了。
”(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越王勾践世家》也载有范蠡的话:“飞鸟尽,良弓藏。
”后以“鸟尽弓藏”为事后拋弃有功之人的典故。
4.屏风误点三国时,曹不兴给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误点了一滴墨,便将它画成一只苍蝇。
孙权看到后。
以为是真苍蝇,用手去赶它。
(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曹不兴》)后以“屏风误点”形容画艺高超。
5.蒲柳先秋晋代人顾悦之与简文帝同岁,但头发早白了。
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意思是我像蒲草与柳叶一样,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树和柏树,虽然经历霜雪,却越来越茂盛。
简文帝说他答得很好。
(见《世说新语•言语》《晋书•顾悦之传》)后以“蒲柳先秋”为体质弱的典故。
申论历史典故

申论考试中可能涉及的历史典故包括但不限于:
1. “苏武牧羊”:苏武是汉朝使节,被匈奴拘留并要求背叛汉朝,但苏武坚决不肯屈服,宁愿在北海牧羊十
九年也不愿投降。
这个典故体现了坚贞不屈、忠于国家的精神。
2.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这个典故说明了君王应该以
信为本,不可轻诺寡信。
3.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
难的故事,后形容人刻苦自励。
4. “悬梁刺股”:孙敬悬梁挂席,苏秦刺股埋头苦读,双双学富五车,终成大器。
这个典故可以用来比喻奋
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
5. “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英雄在桃园结为兄弟,共同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
同月同日死”,表明了义薄云天、忠诚仁义的品质。
关于历史典故的作文写作素材

关于历史典故的作文写作素材导语: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成语故事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6则历史典故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历史典故:赵氏孤儿有一出古戏叫《赵氏孤儿》,演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其中就有两个人以生命为代价信守诺言的情节。
春秋时候,赵国有个忠臣赵奢,遭到奸臣屠岸贾的诬陷,被杀了。
临刑前,赵奢对他的两个门客程婴和杵臼说:“我死后,你们一定想办法保住我的儿子,日后让他为我报仇,除掉屠岸贾这一帮祸国殃民的坏蛋。
”两人郑重地答应了。
赵奢被害后,他们两人就历尽千辛万苦去实践自己的诺言。
赵奢的妻子是赵王的女儿,带着儿子住在王宫里。
他们估计赵奢的妻子不会被害,但赵奢的儿子有可能保不住,就设法把他从宫里偷出来。
当时这孩子只有半岁。
程婴也有个半岁的儿子,就把他放在程婴家一块养。
但是,很快屠岸贾发现孩子不在宫中,就到处搜查,查了个把月,没有查到。
这家伙恼羞成怒,一定要斩草除根,命令全国搜查;若查不出来,就把全国三3个月以上、1岁以下的孩子全部杀光。
程婴、杵臼看到这种情况,于心不忍,就商量出一个既要保住全国的孩子,又要保全赵氏孤儿的办法,拿程婴的儿子冒充赵氏孤儿,献出去。
由谁来献呢?献孩子的要受到正直之士的谴责,保藏孩子的则肯定活不了。
最后杵白说:“让我去死吧。
我年纪大些,今后抚养的任务很重,时间也长,再说你能文能武,留下来也比我有用些。
”于是杵臼把程婴的儿子藏在自己家里,而程婴去“告密”,并带人到杵臼家里去搜,果然搜出个孩子,当着程婴的面就摔死了。
大家想想,虽然是瞒哄了屠岸贾,但眼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被摔死,心里有多难受!而且这种难受还不能有任何表现,要装出极力讨好屠岸贾的样子来。
当时屠岸贾要赏程婴一笔钱并给他官做。
程婴说:“您多赏点钱,我不做官,我出卖了朋友,人家会骂我,不如多拿点钱远远离开京城,找个地方隐居起来。
高中作文素材(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素材一、扇枕温席:百善孝为先【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
【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历史典故】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
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
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
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
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
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
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
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
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成长心语】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
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好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以黄香为榜样,做一个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好孩子。
二、结草衔环:永怀感恩之心【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后汉书·杨震传》。
【释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历史典故】“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有个爱妾。
魏武子生病后,对他的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
作文写作素材—历史典故

作文写作素材—历史典故一、百善孝为先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
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
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
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
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
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
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
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
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二、感恩“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有个爱妾。
魏武子生病后,对他的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
”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
”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
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后来,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
二人厮杀在一起。
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打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掉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
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
作文的作文素材:历史典故

作文的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关于作文的作文素材:历史典故关于作文的作文素材:历史典故1廉颇负荆请罪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
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
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
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
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
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
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
”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
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
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
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
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作文常用的历史典故
本文是关于2017年高考作文常用的历史典故,感谢您的阅读!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我们拥有很多历史典故。
下面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吧。
1、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诗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
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
2、青梅竹马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形容少男少女天真无邪,亲昵嬉戏的形状。
又以“两小无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纯洁,彼此相处融洽。
3、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乐昌公主。
因见天下大乱,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
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
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
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4、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
5、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
”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
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6、庄周梦蝶
《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
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
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7、人面桃花
出自唐诗人崔护,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8、秉烛夜游
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
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
书中有“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