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免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免费电气工程建设的自动化发展策略是电力产业长期不便的目标,应该强化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相关研讨和探究。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免费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免费篇1浅谈电气工程自动化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也没有落后,也在不停地进步和发展,而且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很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从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原则、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践方法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我国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PLC引言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起步较发达国家来说较晚,但由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适用性很广,所以备受社会各个领域的欢迎,这也不断地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的需求,电气工程相关单位就需要优化配置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设计和应用。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原则1.1.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是在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进行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保证其运行效率是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原则之一。
所以在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设计时,首先要保证建筑物重的电气设备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在此前提下最大可能的去降低设计成本;其次,为提高电气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运行设备的损坏,并且降低可能的设备维修费用和电气设备的整体成本,在进行电气设备自动化的安装工作时,尽量选择质量较高、节能效果较好、负荷也较均衡的设备。
1.2.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优化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优化工作是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所以科学合理的设计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安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而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优化工作,首先要在满足业主对电气设备全体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电气自动化整体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广州市***110KV终端变电所设计2、毕业设计(论文)目的及成果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110kV变电站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毕业设计是根据广州市黄埔区大沙110KV终端变电所的负荷资料、变电要求,进行该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在满意技术规定的前提下,力求经济。
本毕业设计课题基本涵盖了电气工程专业所有专业课的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及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的建设规模:(1)类型:110 kV地方变电所(2)最终容量: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安装两台容量为35.2MVA,电压为110/35/10kV的主变压器,变压器各侧容量比为:100/100/100,一次性设计并建成。
2.电力系统与本所的连接情况:(1)该变电所是一座降压变电所,担负着该地区的供电任务。
(2)变电所有两回线与110 kV电力系统连接,有两回线与35 kV电力系统连接。
(3)本变电所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110 kV系统侧正、负阻抗标幺值为0.11,零序阻抗为0.28;35 kV系统侧正、负阻抗标幺值为0.94,零序阻抗为0.52(Sj=100MVA),110kV及35kV电源容量为无穷大,阻抗值包括平行线路阻抗在内。
3.变电所不考虑无功补偿设备,35 kV因线路电容电流较小,不装设消弧线圈。
110 kV出线无电源。
4.电力负荷水平:(1)110 kV进出线共4回,其中两回线110kV供电,正常情况下输送容量各为30000 kVA;另有两回线分别供电给两个大型工厂,输送容量各为20000 kVA,且均为一级负荷,Tmax=5000h(2)35kV进出线共6回,其中两回线连接35 kV电源,正常情况下输送容量各为7000 kVA,为二级负荷,Tmax =3500h。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毕业设计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 电力系统及保护:设计一个电力系统的配电方案,包括负荷分析、电路设计和保护装置设计等。
2. 控制系统:设计一个控制系统,例如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或者工业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系统。
3. 无线通信:设计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监测系统或者基于射频识别的物联网应用。
4. 智能家居:设计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家庭能源管理、安全监控和智能家居设备控制等。
5. 电力电子技术:设计一个电力电子设备,例如变频器、光伏逆变器或者电动车充电桩。
6. 机器人技术: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例如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或者机器人手臂的运动控制系统。
7. 物联网应用:设计一个物联网应用系统,例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或者智能农业监控系统。
8.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一个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包括交通信号灯控制、交通流量监测和交通事故预警等。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毕业设计方向,具体的设计内容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
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3]
该专业产生于70年代,首先在英国的牛津大学,首次实现的是直流电的控制方式,那时候执行元件的驱动电压是直流的,控制电压也是直流的,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很简单、粗糙的,精度也很低。
但直流的控制方式由于其历史的久远而被人们所熟知,自然而然的人们想到了用直流电去控制交流执行元件。
随着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大功率的电子器件的出现和成熟、以及建立在场的理论上、以现代数学、矩阵代数为理论依据的弱电强电控制系统更使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没有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外交往的增加,我们已经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具有代表性的是:每秒3000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纳米技术的掌握;模拟技术的应用。
发展前景:“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
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
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
尤其是广东地区,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
供配电系统毕业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 本科)

第1章负荷计算第一节.负荷概述1.1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1.1.1负荷计算的目的电力负荷,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也可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所耗用的电功率或电流。
负荷计算的目的主要为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变压器、开关电器和导线、电缆截面以及确定补偿容量之用。
(1)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min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线的依据。
(2)尖峰电流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持续1s左右的最大负荷电流。
一般取起动电流的周期分量作为计算电压损失,电压波动和电压下降以及选择电器和保护元件的依据。
在效验顺动元件时,还应考虑起动电流的非周期分量。
(3)平均负荷为某段时间内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能与该段时间之比。
常用最大负荷班(即有代表性的一昼夜内电能消耗量最多的一个班)的平均负荷,有时也计算年平均负荷,平均负荷用来计算最大负荷和电能消耗量。
1.1.2负荷计算的内容(1)计算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并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
(2)尖峰电流,用以效验电压波动和选择保护电器。
(3)一、二级负荷,用于确定备用电源或应急电源。
(4)季节性负荷,以经济运行条件出发,用以考虑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1.1.2.1负荷计算方法及选用原则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单位面积功率法等几种。
1、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当采用需要系数计算负荷时,应将配电干线范围内的用电设备按类型统一划组。
配电干线的计算负荷为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
变电所或配电所的计算负荷,为各配电干线的计算负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
计算变电所高压侧负荷,应加上变电所的功率损耗。
2、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法求出最大负荷和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一、引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涵盖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在现代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浪费、安全隐患等。
因此,研究如何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首先,通过对现有系统的分析,确定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然后,采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方法,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验证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经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设计,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该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新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
3. 与传统系统相比,新系统在能源消耗和性能方面有显著的改进。
五、结论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该研究对于改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致谢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实验室的老师们对我的指导和匡助。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对我在研究中的支持和鼓励。
参考文献:[1] Smith, J. et al. (2022). Optimiza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45(2), 123-135.[2] Johnson, A. (2022).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Proceedings, 256-267.。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年级站名姓名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设计(或论文)题目:煤矿6kV电缆对地绝缘参数检测技术的研究完成日期:具体要求:(1)统计电力电缆绝缘故障的类型及原因;(2)明确故障发生发展的机理,并进一步了解电力电缆绝缘检测技术的各种方法,选择一种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3)通过对倍压电路的研究,制作高压直流发生器(4)电力电缆的分类,电缆绝缘故障的原因及特性分析,绝缘诊断技术的研究对采用附加直流电源绝缘检测法的直流电源进行细致研究(5)通过采用EWB仿真软件,对直流高压发生器的参数选择进行仿真,选出参数。
(6)根据所选参数,制作实物,进行实验验证。
指导老师:职称:年月日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 论文 ) 评审意见书评审意见:评审人:职称:年月日评审成绩:毕业设计评审小组签字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煤矿6kv电缆对地绝缘参数检测技术的研究函授站专业及班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姓名指导教师日期继续教育学院论文题目:煤矿6kV电缆对地绝缘参数检测技术的研究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摘要随着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供电可靠性和用电安全性的要求在进一步的提高,电力设备绝缘状况检测技术的发展日益得到重视,新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在不断的推出。
电线电缆是最常用的电力设备,同时也是出现绝缘故障的概率最高的设备。
由于煤层大多身处地下几百米,阴冷潮湿的环境对电缆的考验更加严峻,因此为防止发生事故,对电缆的绝缘检测更加重要。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线电缆绝缘材料的特性,阐述了绝缘材料老化的机理、绝缘漏电流的成因和相关电路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针对电线电缆的各种绝缘检测技术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其次,针对设计,重点研究了倍压整流电路的特性。
使用仿真软件EWB进行线路仿真,选择电路参数,最后制作实物并进行验证实验。
关键字:绝缘参数, 仿真, 附加直流电源, 倍压整流电路Subject: The Coal mine 6 kV Electric Cable To Ground The Researches Which Insulate A Parameter Examination A Technique Specialt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Name :(Signature):Instructor : (Signature):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further demand on the servic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power systems, the insula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advanced methods and devices has been in constantly emerge. The electric wire electric cable is the most in common use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s, also is to appear to insulate to break down all a rate the tallest equipments in the meantime. Because coal bed mostly the places underground be several 100 meters, cold and humid environment on the cable even more severe test, so as to prevent the incident, the cable insulation testing even more important.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sis has a review-like character. It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electric, and than the mechanisms of insulation ageing and the circuit model are introduced. Some methods for insulation monitoring are also analyzed based on the circuit model. Second, focus on the design for the times the pressure of the circuit. The use of simulation software EWB for line simulation, select circuit parameters, the final production of physical and verification experiment.KEY WORDS:insulation parameters, simulation, additional DC power supply, voltage-doubling circuit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毕业设计--优秀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毕业设计优秀毕业设计目录前言 (2)第一章电气主接线设计 (3)1.1 设计原则 (3)1.2 各方案比较 (4)第二章厂用电设计 (9)2.1 厂用电设计原则 (9)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0)3.1 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10)3.2 非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20)第四章电器主设备选择 (31)4.1对方案I的各主设备选择 (31)4.2 对方案Ⅱ的各主设备选择 (46)第五章发电机继电保护原理设计及保护原理 (47)5.1 初步分析 (47)5.2 对F1 的保护整定计算 (48)5.3 对F5的保护整定计算: (52)第六章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论证选择 (55)6.1 系统功能 (55)6.2 监控对象 (58)6.3 系统结构 (58)小结 (5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61)附录Ⅰ (63)附录Ⅱ (64)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能源的不足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近几年不断恶化,国家急需电力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就我国目前的电力能源结构来看,我国主要是以火电为主,但是火电由于运行过程中污染大,在煤炭价格高涨的今天,火电的运行成本也较高,受锅炉和其他火电厂用电设备的影响,其资源利用率较低,一般热效率只有30%-50%左右。
与之相比水电就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因此,关于电力系统水电站设计方面的论文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于青海省直岗拉卡水电站。
主要针对直岗拉卡水电站在电力系统的地位,拟定本电厂的电气主接线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方案,对其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对电厂所用设备进行选择,然后对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及总体布置设计。
并且对其发电机继电保护进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设计目录1 绪论 (1)1.1 论文背景及目的 (1)1.2 论文研究方法 (1)1.3 供电设计的主要容 (1)2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2)2.1 负荷计算 (2)2.1.1 负荷计算的意义 (2)2.1.2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2)2.1.3 6kV负荷计算 (3)2.1.4 NO.1~NO.5变电所380V负荷计算 (3)2.2 无功补偿计算 (4)2.2.1 确定补偿容量 (4)2.2.2 补偿后的功率因素 (6)3 变压器选择与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8)3.1 选择降压变压器 (8)3.1.1 35kV/6kV变压器的选择 (8)3.1.2 6kV/380V变压器的选择 (9)3.2 工厂主接线方案的比较 (10)3.2.1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高压侧主接线方式比较 (10)3.2.2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低压侧主接线方式比较 (10)3.2.3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供配电电压的选择 (11)3.3 总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11)3.4 高低压配电柜选择 (11)4 短路电流计算 (13)4.1 短路计算的意义 (13)4.2 短路计算 (13)5 电气设备选择 (15)5.1 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的条件与项目 (15)5.2 设备选择 (15)5.2.1 断路器的选择 (15)5.2.2 隔离开关的选择 (17)5.2.3 高压熔断器选择 (18)5.2.4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19)5.2.5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5.3 母线与各电压等级出线选择 (23)5.3.1 6kV母线的选择 (23)5.3.2 选择35kV线路导线 (25)5.3.3 6kV出线的选择 (26)6 继电保护选择与整定 (32)6.1 35kV侧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方案与继电保护的整定 (32)6.1.1 35kV主变压器保护 (32)6.1.2 6kV变压器保护 (35)6.1.3 6kV母线保护 (36)6.1.4 6kV出线保护 (36)7 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39)7.1 防雷保护设计 (39)7.2 接地装置设计 (39)结论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3)附录A 设计计算书 (44)附录B 主接线图 (54)1 绪论1.1 论文背景及目的电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
由于电能不仅便于输送和分配,易于转换为其它的能源,而且便于控制、管理和调度,易于实现自动化。
在目前各种形式的能源中,电能具有如下特点:易于去其它形式的能源相互转化;输配电简单经济;可以精确控制、调节和测量。
因此,电能在工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和输配电能的电力工业相应得到极大发展。
本论文主要对冶金机械修造厂进行全面的配电系统设计。
1.2 论文研究方法对与冶金厂全厂总降压变电站及配电系统设计这个题目,要结合基本理论的系统性与实用性,围绕供电技术的基本知识来确认工程设计的方法。
对论文每一步都一定要遵循国家的线性技术标准和设计规来设计。
1.3 供电设计的主要容供电系统的设计是根据电力用户所处地理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工程设计所提供的用电负荷资料进行的。
供电设计一般分两个阶段,可研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可研设计主要落实供电电源及供电方式,确定供电系统的方案;施工图设计阶段是落实初步设计的方案具体绘制主接线图。
本篇设计论文的容有:先按照设计所提供的用电设备资料来计算负荷;通过进行无功补偿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素;根据负荷等级和计算负荷,选定供电电源、电压等级和供电方式;根据环境和计算负荷来选择变电所位置、变压器数量和容量;确定变配电所的最佳主接线的方案;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及配电网络载流导体截面;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和参数整定计算;对系统进行防雷设计和接地设计;归纳设计的计算部分编成计算书;绘制供电系统主接线图。
2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2.1 负荷计算 2.1.1 负荷计算的意义计算负荷是用来按发热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
由于载流导体一般通电半小时后即可达到稳定的温升值,因此通常取“半小时最大负荷”作为发热条件选择电器元件的计算负荷。
有功负荷表示为P 30,无功计算负荷表示为Q 30,计算电流表示为I 30。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在工程中常用的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
需要系数法是世界各个普遍应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基本方法,而二项式法应用的局限性较大,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企业。
关于以概率轮为理论基础而提出的用以取代二项式发达利用系数法,由于其计算比较繁复而未能得到普遍应用,所以只介绍需要系数法与二项式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甚悬殊时,宜采用需要系数法来计算。
当用电设备台数少而容量又相差悬殊时,则宜采用二项式法计算。
根据原始资料,用电设备台数较多且各台容量相差不远,所以选择需要系数法来进行负荷计算[1]。
2.1.2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根据原始资料分析,本论文负荷是多组用电设备计算,所以,要根据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有功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9]:3030p i P K P ∑=⨯∑(2.1)式中30i P ∑—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P 30之和; p K ∑—有功符合同时系数,本文资料有提供为0.9无功计算符合(单位为kVar )的计算公式:3030Q =P tg θ⨯(2.2)式中tg θ—对应于用电设备组功率因数cos θ的正切值,本设计资料有提供。
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的计算公式:30S =(2.3)计算电流(单位为A )的计算公式:30S I = (2.4)2.1.3 6kV 负荷计算6kV 车间包括铸钢车间、铸铁车间、空压站,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系数法计算各车间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容量与工作电流。
计算过程在附录A 设计计算书中。
把所有结果归纳得出下面的表2.1。
2.1.4 NO.1~NO.5变电所380V 负荷计算 380V 变电所包括:1号车间:铸钢车间。
2号车间:铸铁车间、砂库。
3号车间:铆焊车间、1#水泵房。
4号车间:空压站、机修车间、锻造车间、木型车间、制材场、综合楼。
5号车间:锅炉房、2#水泵房、仓库(1、2)、污水提升机。
根据以上的公式,我们可以算出各车间变电所的负荷,计算过程在附录A 设计计算书中。
结果所得工厂各车间负荷情况及车间变电所的容量见表2.2。
表2.1 各车间6kV 负荷结果表表2.2 各车间380V负荷结果表2.2 无功补偿计算2.2.1 确定补偿容量根据本资料所给的条件: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值在0.9以上,所以必需采用并联电容器来采取无功补偿。
供电系统中装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以后,对前面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功率进行了补偿,从而使前面线路和变压器的无功计算负荷、视在计算负荷和计算电流得以减小,功率因素得以提高[2]。
补偿前功率因数:1cos P Sϕ= (2.5)14912.4cos 0.766440.1P S ϕ===85.01=ϕtg补偿后功率因数:根据系统要求,变压器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应大于0.9。
因此变电所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可取:22cos 0.950.329tg ϕϕ==补偿容量:3012()c Q P tg tg ϕϕ=-(2.6)3012()4912.39(0.850.392)2630var c Q P tg tg k ϕϕ=-=⨯-=取标准值Qc=2700kvar 。
5126.2S kVA ==根据上面的计算可以初步选出主变压器: 可选变压器S9-6300/35。
6300N S kVA = %0.7I =7.9Fe P = 34.5Cu P =补偿后总降压变电所低压侧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补偿前后不变:3030'4912.4P P kW ==无功功率变化为:3030'4164.627001464.6var C Q Q Q k =-=-=视在功率变化为:30'5126.2S kVA === 其中Qc 为无功补偿。
30230'4912.4cos 0.958'5126.2P Q θ=== 损耗计算:变压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在转换能量过程中必然同时产生损耗。
变压器的损耗可以分为铁损耗和铜损耗。
变压器的基本铁损耗就是主磁通在铁心中引起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变压器的基本铜损耗是指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直流电阻损耗。
我们可以同过查询变压器得到空载损耗和短路损耗,也就是铁损耗和铜损耗。
通过查阅文献[3,40—43],可得功率损耗公式: 2b Fe Cu P P P β∆=+⨯(2.7)Fe P —铁损耗 Cu P —铜损耗b P ∆—有功功率损耗 β—负载系数负载系数可以通过系统最大工作电流与变压器最大工作电流的比计算得出,通过查阅变压器的数值可以得出:220.81NI I β=== 7.90.8134.530.5b P kW ∆=+⨯=无功功率的计算:一台变压器的空载无功功率的损耗计算公式为:10%100NS Q I ∆= (2.8)0%I —变压器空载电流。
2(%)100Nd S Q U ∆= (2.9)(%)d U --变压器阻抗电压。
根据上面2个公式相加便得出无功功率损耗如下:0%(%)100100N Nb d S S Q I U ∆=+ (2.10) 063006300%(%)0.77.5516.5100100100100N N b d S S Q I U kVar ∆=+=⨯+⨯=2.2.2 补偿后的功率因素 总降压变电所高压母线计算负荷303030'4912.430.54942.9P P P kW =+∆=+= 303030'1464.6516.61981.18Q Q Q kVar =+∆=+=305325.2S kVA ==高压侧平均功率因数为:9.093.02.53259.4950cos 1>===S P p ϕ 满足要求。
一般此类系统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
即在6kV 母线上每相设计3个型号为BWF6.3-100-1(额定容量为100kVar)的并联电容补偿器。
3 变压器选择与主接线方案的设计3.1 选择降压变压器一般正常环境的变电所,可以选用油浸式变压器,且应优先选用S9、S11等系列变压器。
在多尘或由腐蚀性气体严重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场所,应选用S9-M、S11-M。
R等系列全密封式变压器。
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变电所,宜选用SC9等系列环氧树脂注干式变压器或SF6充气型变压器。
根据本论文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选用油浸式变压器[2]。
3.1.1 35kV/6kV变压器的选择主变压器台数应根据负荷特点和经济运行的要求进行选择。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