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教材

合集下载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员工和设备免受静电的影响,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静电风险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石油化工企业、电子厂、油库、油田等。

三、静电防护管理责任1. 管理层应制定静电防护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 相关部门应负责静电防护设备的选购、安装、维护和检修工作。

3. 员工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并严格遵守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四、静电防护设备1. 静电接地装置a. 静电接地装置应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与地面有效连接。

b. 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定期检测并记录。

c. 静电接地装置应与设备、容器等导电物体连接,确保导电性能良好。

2. 防静电工具a. 使用防静电工具的员工应定期检查其完好性,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b. 防静电工具应定期清洁,确保表面无灰尘和杂质影响导电性能。

3. 静电消除装置a. 静电消除装置应根据工作环境和设备特点选用合适的类型和规格。

b. 静电消除装置的安装位置应能够覆盖整个工作区域,确保静电荷及时消除。

五、静电防护操作规程1. 静电防护区域划定a. 根据工作场所的静电风险评估结果,划定静电防护区域。

b. 静电防护区域应明确标识,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2. 静电防护衣物a. 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工作的员工应穿戴防静电衣物。

b. 防静电衣物应保持干燥,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

3. 静电防护工具使用a. 使用防静电工具时,应确保其与设备或物体导电部分接触良好。

b.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与非导电物体接触,避免产生静电放电。

4. 静电防护设备使用a. 使用静电防护设备前,应检查其完好性和工作状态。

b. 静电防护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六、静电防护培训1. 新员工入职培训a. 新员工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措施。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体内的电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

静电的积累和放电可能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管理规范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静电防护措施,减少静电产生和放电的风险,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实验室等。

四、定义1. 静电:物体表面或体内的电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

2. 静电放电: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电荷会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的导电性放电。

3. 静电防护:采取措施减少或防止静电的产生和放电。

五、静电防护管理措施1. 静电防护评估在设计和建设工作场所时,应进行静电防护评估,确定静电产生和放电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接地系统2.1 设立接地系统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设施都应设立可靠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和维护。

2.2 接地导线接地导线应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规格,并保持良好的接触。

导线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静电消除器在静电敏感的工作环境中,应配备静电消除器。

静电消除器可通过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静电,减少静电的积累。

4. 防静电地板在静电敏感的工作区域,应铺设防静电地板。

防静电地板能够有效地导电,减少静电的积累。

5. 防静电服装在静电敏感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

防静电服装能够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并提供保护。

6. 静电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静电防护意识和知识,应定期组织静电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原理、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

7. 静电防护标识在静电敏感的区域,应设置相应的静电防护标识,提醒人员注意静电防护措施。

8.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系统、防静电地板、静电消除器等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防护。

六、应急处理1. 静电放电事故如果发生静电放电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包括疏散人员、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等。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在物体表面或者物体之间产生的电荷积累。

静电的存在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喷涂车间等。

三、定义1. 静电:在物体表面或者物体之间产生的电荷积累。

2. 静电防护:通过采取措施,减少或者消除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以防止静电引起的危(wei)险。

3. 静电接地:将物体与地面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便将静电释放到地面。

4. 防静电设备:用于减少或者消除静电的产生和积累的设备,包括静电导电地板、静电防护服、静电导电鞋等。

四、静电防护管理要求1. 静电防护评估在工作场所中,应进行静电防护评估,确定可能产生静电的区域和设备,并评估静电对安全的潜在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

2. 设备和设施2.1 静电导电地板在易产生静电的区域,应铺设静电导电地板。

地板的导电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地板上不得有绝缘材料,如塑料垫、胶垫等。

2.2 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系统应与静电导电地板相连,确保静电能够有效地释放到地面。

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3 防静电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需要,配备适当的防静电设备,包括静电导电服装、静电导电鞋等。

防静电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3. 静电防护操作3.1 静电防护培训对从事易产生静电的工作人员进行静电防护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等。

培训内容应定期更新,并记录培训情况。

3.2 静电防护操作规程制定静电防护操作规程,明确静电防护措施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步骤。

操作规程应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

3.3 静电防护检查定期进行静电防护检查,包括静电接地系统的检查、防静电设备的检查等。

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并记录检查情况。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5.3.2工位:需架设表面静电接地;
5.3.3接地;
5.3.3.1防静电工作区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对地电阻小于4欧姆。防静电地线不得与电源零线相接,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时,其地线可用作防静电地线;
5.3.3.2工作台面、地垫、座椅和其它导静电的ESD保护设施均应通过限流电阻接入地线,腕带等应通过工作台面接地点与地线连接,工作台面不可相互串联接地;
5.7包装:静电敏感器件必须存放在防静电容器内,并用防静电运输工具周转,凡工作中会接触“静电敏感元件”之人员均须遵守本规定。
6管理内容和方法
6.1设备接地防护措施
6.1.1使用仪器设备的基座与电机系统之安全接地(SAFETY GROUND)必须连结,测试用设备、库房物料存放料架、地垫(FLOOR MATS)、输送皮带之接地以直接焊接、折缝铆钉或使用夹式连接固定均可;
4.3.3作用时间短:微秒级;
4.3.4受环境影响大:特别是湿度,湿度上升则静电积累减少,静电电压下降,如下表:
修改记录
版次
修订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产生方式
10-25% RH
65-90% RH
在地毯上行走
35000V
1500V
在乙烯瓦上行走
12000V
250V
坐在椅子上的工人
6000V
100V
从椅子上拿起涤纶包
1MΩ±10%
静电环测试仪
SOP
每天
静电环测试记录表
设备接地阻抗
<4Ω
接地电阻测量摇表
专人负责
每3个月
静电接地点阻抗量测记录表
静电接地阻抗
<4Ω
接地电阻测量摇表
专人负责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静电放电,造成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静电危害,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石油化工、制药、涂装、印刷、电子电器等行业。

三、静电防护管理责任1. 企业应指定专门的静电防护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静电防护措施。

2. 静电防护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定期接受培训,保持技术更新。

3. 企业应建立健全静电防护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四、静电危害评估1. 企业应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危害评估,确定静电危害等级和防护措施。

2. 静电危害评估应包括静电产生、积累和放电过程的分析,以及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的评估。

3. 静电危害评估结果应记录并定期复查,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五、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接地:- 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容器和管道应进行静电接地,确保静电荷能够安全地释放。

- 静电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和维护。

2. 静电导电:- 使用静电导电材料,如导电地板、导电工具等,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 进行静电导电装置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导电性能符合要求。

3. 静电屏蔽:- 对于对静电敏感的设备和产品,应采取静电屏蔽措施,防止静电荷的干扰和损害。

- 静电屏蔽措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和测试。

4. 静电消除:- 使用静电消除设备,如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枪等,及时消除静电荷,防止静电放电。

- 静电消除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和校准。

六、静电防护培训1. 企业应定期组织静电防护培训,向员工普及静电防护知识和技能。

2. 静电防护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基本原理、危害和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等。

3. 培训记录应保存并定期复查,确保员工掌握静电防护知识和技能。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电荷,当这些电荷在物体间产生放电时,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或损坏敏感设备。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静电防护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仓库等。

三、静电防护措施1. 静电接地a. 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容器和导电管道必须接地。

b. 接地电阻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得大于10欧姆。

c. 接地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接地系统的良好连接和可靠性。

2. 防静电设备a. 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防静电要求的工作服和鞋子。

b. 静电敏感区域应设置静电消除装置,如静电消除器、离子风机等。

c. 静电敏感设备应采用防静电材料制造,并定期检测其防护性能。

3. 静电防护培训a. 所有从事与静电相关工作的员工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b. 培训内容应包括静电的基本原理、防护措施的操作方法和事故处理等。

4. 静电监测与控制a. 对静电敏感区域和设备应进行定期的静电监测,确保静电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b. 如发现静电超过安全限值,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如增加接地、降低湿度等。

5. 静电防护标识a. 在静电敏感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静电防护。

b. 标识内容应包括“静电敏感区域”、“禁止静电产生”等。

6. 静电事故应急预案a. 制定静电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应急措施。

b. 员工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静电事故的能力。

四、监督与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防护管理的检查,确保规范执行。

2. 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应进行相应的处罚。

五、附则1. 本规范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本规范的修改和补充应经公司相关部门批准。

3.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六、结论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静电接地、防静电设备的使用、员工的培训和监测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静电带来的风险。

华为静电防护(ESD)培训教材

华为静电防护(ESD)培训教材

人可以活动
材料的电特性
静电耗散材料
体电阻≥1x104 <1x1011Ω 电子在材料的表面可以自由移动,但移动 的速率由于电阻而受到控制 如果被接地,电荷将被缓慢的释放掉
防静电材料的选择
问题:为什么要选择静电耗散材料 作为防静电材料?
常见的防静电使用工具(防静电工具包)
常见的防静电材料
基本概念
静电敏感度(ESDS—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ity) 静电敏感器件(ESSD—Electrostatic Sensitive Devices) EPA:ESD Protect Area (ESD防护区域) ECA:ESD Control Area (ESD控制区域)
常见的防静电材料
防静电 海绵
黑色防静电 EPE
防静电 气泡袋
常见的防静电材料
该纸箱里面有涂炭层 起静电屏蔽的作用
一般纸箱为绝缘材料
常见的防静电材料
注意:外层泡膜袋没有
防静电作用,而是易产 生静电材料!
易产生静电
防静电标识
底色:黄色
底色:黄色 Arial Narrow粗体,42磅 Arial Narrow 粗体,46磅
在10000伏时,你能 看见
静电的特点
高电位:可达数万至数十万伏,操作时常达数百至数 千伏(人通常对3KV以下静电不易感觉到)。


低电量:静电流多为微安级(尖端瞬间放电例外)。
作用时间短:微秒级。 受环境影响大:特别是湿度,湿度上升则静电积累减 少,静电压下降。
静电的危害
通信产品故障 软件故障30%多 硬件故障中器件失效30%多、外应力(环 境温湿、灰尘腐蚀、雷电、机械应力、包装 等)导致产品故障约30%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一、引言静电是在物体表面或者介质中由于电荷分离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静电的积累和释放可能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二、静电防护管理目标1. 保护人员安全:减少静电对人员的伤害,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2. 保护设备安全:减少静电对设备的损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3. 保护产品质量:防止静电对产品的影响,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静电防护管理措施1. 建立静电防护管理制度a. 制定静电防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并将其纳入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

b. 定期组织静电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静电防护意识和技能。

c. 设立静电防护管理专职人员,负责静电防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2. 识别和评估静电风险a. 对工作场所进行静电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静电积累和释放的区域。

b.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静电接地、静电屏蔽和静电消除等。

3. 静电接地a. 建立静电接地系统,确保设备和工作区域的良好接地。

b. 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接地装置和材料,确保接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c. 定期检查和测试接地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4. 静电屏蔽a. 在静电风险较高的区域,采用静电屏蔽措施,防止静电的积累和释放。

b. 使用防静电材料和设备,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衣物和防静电工具等。

5. 静电消除a. 在静电风险较高的设备或者工作区域,安装静电消除装置,及时消除静电积累。

b. 定期检查和维护静电消除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6. 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a. 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如静电防护手套、静电防护鞋等。

b. 定期检查和测试静电防护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工作。

7. 静电防护操作规程a. 制定静电防护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b. 培训员工遵守静电防护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装置设备离子风机/扇
离子平衡测试
衰减时间:2 S
离子平衡:±50 V
每月QC 风量
最大风量管控(特殊要求的
站别,适合风量管控)
注:只管控,不记录
每日巡检确认QC 使用距离
除静电风机固定在对象物品
30cm 距离以内处(某些场
所、条件下,要基于实际的
作业环境、装置差异等调整、
确定适当的使用距离)
注:只管控,不记录
每日巡检确认QC 使用角度
根据对象品与固定点的位置
关系选定最佳吹风角度(为
了避免角度在实际使用过程
中被有意或无意的改变,要
明确的标识角度)注:只管
控,不记录
每日巡检确认QC 设备接地设备接地阻抗106Ω~109Ω每半年QC
5.2 测试仪器
表2 仪器用途表
No 仪器名称用途
1 离子平衡测定器测量离子风机/扇静电消除结果
2 阻抗计测量机台接地阻抗
3 人体ESD装备综合测试仪测试每日进入洁净室人员穿着防静电服装后的状态
6.人体ESD装备综合测试仪使用方法
6.1人体ESD装备综合测试仪操作说明: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编号DSM-MF-XXXX
LO:低于设定值,PASS:设定值范围内,HI:高于设定值,有报警功能,参数表如下:
指示灯电阻值
LO R<750KΩ
PASS 750KΩ≦R≦100MΩ
HI R>100MΩ
6.2人体综合测试仪测试方法
静电环的佩戴方式:必须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松弛,不得隔衣物,必须将金属片戴在手腕上侧,如下图所示
人员穿着无尘服装完毕后,在进工程作业前在人体静电综合测试仪上进行人体ESD状态测试,测量方法如下所示
a.双脚站在测试仪金属板上,双脚完全接触金属板,静电环连接在仪器上;
b.用手腕处的皮肤按压静电测试仪器的检测按钮,三个指示灯都亮绿灯即合格(OK),有一个指示灯亮红灯则为不合格(NG),并且蜂鸣器会长鸣。

如下图: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编号DSM-MF-XXXX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编号
DSM-MF-XXXX
6.2.1测量频率:2次/班
6.2.2测量仪器矫正频率:1次/年,仪器必须在有效的矫正期内才能够使用 6.2.3测试对象:所有产线作业人员
6.2.4静电环的作用:人体所带的静电量及人体所产生静电的变化时,静电荷能够瞬间导出 6.2.5记录方法:人体综合测试结果记录在点检表(DSM-MF-Q006A-01) 6.3人体综合测试异常处理流程:
7.设备接地
人员穿着无尘服与佩戴静电环
着装检查、静电环佩戴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禁止进入,按照要求进行改善


人体ESD 综合测试是否符合要求 进入工程作业 进入更衣室

重复测量3次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无尘衣、无尘鞋、静电环更换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编号DSM-MF-XXXX 设备接地方法:将接地电缆外皮剥离,内部铜线缠绕在设备接地脚上,全部链接后统一接地工厂内等电位端子箱。

设备接地的作用:将设备作业产生的电荷导入大地,以免电荷累计,导致静电破坏,造成对人员、设备、产品的损害。

测量记录方法:设备接地阻抗测量的结果记录在点检表(DSM-MF-Q006A-03)
设备接地注意事项:设备接地线与人员接地线分开。

8. 装备(设备内静电Bar、离子风机/扇)
8.1静电测量方式:用离子平衡测试仪测量
8.2静电规格:≤ ± 100 V(产品);2秒内± 1000 V → ± 100 V平衡电压± 50 V以内,
不良标准:
a. 衰减时间超过2 秒情况;
b. 平衡电压时超过±50 V的情况。

8.3测量距离在30 cm之间,测量异常时立即清洁或者更换,直至测试通过。

8.4点检使用装置:离子平衡测试仪
8.5测量方法:
8.5.1离子平衡测试仪线路连接
8.5.2测量方法
①将HCK电线插在
COLLETING插口上
②将ELEGTRONIGS电
线插在GROUND插口
③最后将Pomona插口与
ELEGTRONIGS插口连接
①打开仪器电源②将NODE按钮调节
到+DECAY档
③按下TEST/RESET键。

看PLATE
VOLTAGE所显示的数值为1000ⅴ时,
将接受端平板靠近离子风机距离出风口
20至30cm左右(手握静电接受平板时
不能触碰到平板,否则测量值不准确。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编号
DSM-MF-XXXX
8.6测量记录方法:测量的结果记录在点检表(DSM-MF-Q006A-02) 8.7测量仪器矫正频率:1次/年,仪器必须在有效的矫正期内才能够使用 8.9静电风扇、静电Bar 清洁管控 8.9.1静电风扇清洁方式:
①滤网清洁方式:取出滤网,水洗并充分干燥之后,方可放回原处 ②静电风扇内部清洁方式:无尘布蘸酒精清洁(注:不可伤及静电针) 8.9.2静电Bar 清洁方式:无尘布蘸酒精清洁(注:不可伤及静电针)
9. 台车使用管控方式:
④观察PLATE VOLTAGE 所显示的数值从1000ⅴ降至100ⅴ以内时所需的衰减时间DECAY TIME 所显示的数值(显示值在2s 内则说明该离子风机正常)
⑤将MDE 按钮调节到-DECAY 档,重复②③步骤
⑥将MDE 按钮调节到
FLOAT 档
⑥按下TEST/RESET 键,观察PLATE VOLTAGE 所显示的数值是多少。

如下图所示(显示数值在±50以内则该离子风机无异常)
⑦测量结束关闭电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P.1 / 1
业务程序书制定(改订)履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