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的秘密——《秘密花园》班级读书会设计

合集下载

秘密花园的阅读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的阅读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的阅读教学设计导言: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阐释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本文将介绍一个秘密花园的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和阅读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准备精选的秘密花园相关读物,包括小说、非虚构类作品及绘本等。

2. 创建一个栩栩如生的秘密花园装饰教室,以营造出神秘、惊喜和愉悦的氛围。

3. 准备与秘密花园主题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和研究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教室门口摆放一个装有阅读洞穴的装饰箱。

学生们进入教室时,会立即被新奇的景象吸引。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进入阅读洞穴,拉开几张帷幕,揭开神秘花园的秘密。

2. 创设情景教师带领学生用大脑想象进入秘密花园。

通过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秘密花园中的气味、声音、颜色和光影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阅读兴趣。

3. 阅读实践教师提供丰富的秘密花园读物,并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本小说并在夏日午后的操场上朗读给同学们听,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时,学生还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合作阅读和讨论,以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 深入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秘密花园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和研究活动,深入了解植物、昆虫和自然生态等主题。

这些探索活动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5.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化身为秘密花园中的角色,通过对话和情境模拟来演绎故事情节。

这样的活动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6. 阅读分享教师鼓励学生将他们自己喜欢的秘密花园的读物分享给同学们,并组织读书会。

在读书会上,学生可以互相推荐书目、展示读后感,以及进行文学作品解读等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秘密花园》阅读交流课教案

《秘密花园》阅读交流课教案

《秘密花园》阅读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理解《秘密花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4.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章节概述:介绍《秘密花园》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 故事情节:梳理《秘密花园》的故事情节,讨论重要事件的意义。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1.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阅读《秘密花园》的章节,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的理解。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秘密花园》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第二课时: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梳理《秘密花园》的故事情节,讨论重要事件的意义。

4. 第四课时: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

5. 第五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和分享: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小组讨论和报告: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秘密花园》原著或简化版书籍2. 相关的人物角色图片3. 故事情节的时间线图表4. 主题思想的相关文章和讨论材料5. 视频或音频材料,如故事朗读或电影版本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进入《秘密花园》的故事世界。

2.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阅读指定章节,并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故事的影响。

4. 故事情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重要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意义和作用。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秘密花园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一、前言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课外阅读作为一种额外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本文将设计一堂以《秘密花园》为主题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秘密花园》的内容和故事情节;2.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秘密花园》。

教学活动将分为三个环节:导读环节、阅读环节、总结与讨论环节。

四、教学过程1. 导读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将向学生简要介绍《秘密花园》的背景和作者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段与小说相关的视频片段,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阅读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逐章节进行阅读。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也可以按照教师的指导一起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阅读指导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3. 总结与讨论环节在阅读完一定章节后,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讨论。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角色以及他们的感受。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如:“你认为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为《秘密花园》?”,“你对玛丽的转变有什么看法?”等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秘密花园》的理解和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估活动,如绘制故事情节脑图、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或者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故事等等。

通过这些评估活动,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六、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秘密花园》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如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参观花园或植物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等。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将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和衔接,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困惑或失去兴趣。

《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秘密花园》是一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它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成长故事,适合作为小学生的阅读材料。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针对《秘密花园》的阅读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熟悉《秘密花园》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于文本细节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故事激发他们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在教学开始前,可以播放一段《秘密花园》的电影预告片或者展示一些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开始阅读《秘密花园》,并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柯林没有朋友?”,“玛丽是如何发现秘密花园的?”等,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思考。

3. 语言表达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用一两句话来描绘他们,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形容词等来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如“柯林是一个孤独的小男孩,但在发现秘密花园后,他变得快乐和活泼了。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秘密花园》中的一个重要场景,并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问题,如“为什么秘密花园被遗忘了?”或“秘密花园对柯林和玛丽的影响是什么?”等,以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合作交流。

5. 创作写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编写一段与故事相关的短文或者书信。

鼓励学生丰富故事细节,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6. 总结和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对于《秘密花园》的主题有什么理解?”或“你对于柯林的性格变化有何感想?”等,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创作写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

学生参与度: 是否高涨、主
动参与
教师引导效果: 是否有效引导 学生思考、解
决问题
课堂节奏把握: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 的教学策略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主动性。
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和阅读技巧 的培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 读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要求:提出下节课的预习要求和重点 课外拓展: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是否提高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否 有所改善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 升
讲解教学目标 和内容
引导学生参与 互动
示范阅读方法
及时反馈和调 整教学策略
利用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
及时给予学生 正面的反馈和 建设性的建议
创设情境,引 导学生主动思
考和表达
利用课堂游戏 和竞赛,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动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通过 播放轻音乐、展 示美丽的花园图 片等方式,引导 学生进入学习情
教学内容
文本结构:分析故事情节和 角色关系
文本主题:探讨生命、友谊 和自然的主题
语言特点:分析作者的语言 风格和修辞手法
文本特色:探讨文本中的象 征意义和隐喻手法
探讨主题: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秘密花园》的主题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内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

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秘密花园》这本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在开始阅读《秘密花园》之前,学生首先要了解作者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以及她写作的背景和灵感来源。

这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讲解、讨论或小组研究来完成。

2. 阅读与讨论学生需要按照分配的章节或篇幅,逐步阅读《秘密花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合适的阅读策略,例如标记关键词、做读书笔记等。

在每个阅读阶段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3. 角色扮演和情景重现将学生组织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重现。

鼓励学生通过动作、表情和声音来展现角色的情感和思维。

然后,每个小组可以分享他们的扮演和重现过程,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4. 创作续写和改编故事学生可以尝试以《秘密花园》为灵感,创作续写或改编故事。

他们可以选择延续原故事的情节发展,或者将故事背景和人物进行重新设计,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的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作品。

5. 展示和分享在教学周期的最后阶段,安排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他们可以通过朗读、演讲、展板或多媒体形式来展示他们的阅读理解、创作作品和批判性思考。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的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创作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2. 学生理解力的评估: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或小组作业的书面表达,评估学生对《秘密花园》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3. 学生创作力的评估:根据学生的续写作品、角色扮演表演、讲述改编故事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4. 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评估:观察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评估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互动与支持程度。

《秘密花园》读书交流方案

《秘密花园》读书交流方案

《秘密花园》读书交流设计宁东一小共读目标:1、对本书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2、了解玛丽和柯林变化的原因3、理解《秘密花园》的主题学习过程:一、导入:播放满江的《秘密花园》片段师:是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秘密花园,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这花园里的一切。

那么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造访美国女作家伯内特的《秘密花园》,看看在她的秘密花园里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

今天我们共读课的主题就是:走进《秘密花园》,寻找传说中的魔力板书:走进《秘密花园》,寻找传说中的魔力二、走进书中人物师: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生:玛丽师:谁能列举书中和玛丽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人呢?生:玛莎、狄肯、柯林、克拉文先生师:谁能简单讲一下他们和玛丽都是什么关系或者说是怎么认识的?生:玛莎是玛丽的女仆人,柯林是玛丽的表哥,克拉文先生是玛丽的姑父,狄肯是玛丽的好朋友,是玛莎的弟弟。

三、探讨人物变化的原因那么在这本书中这五个人物中谁的变化最大?生:玛丽和柯林师:那么咱们先来说说玛丽玛丽原来和变化后分别是什么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原来:P1 后来P24、29师:柯林柯林原来和变化后分别是什么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原来:P70、80 后来P17师:那么引起他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柯林:126、135 玛丽17、18师:而柯林把引起自己变化的原因归结为:魔力。

大家在第二十三章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读读师:真的是魔力吗?生:不是师:正像柯林自己说的那样,魔力在我身上。

玛丽和柯林在秘密花园里玩耍、种花、等待小草发芽、鲜花盛开,正是这种对事物充满期待的心情,让玛丽和柯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从没有像现在一样热爱生活,他们的生活和心态也由此在慢慢地发生着好的变化。

那么我们可以说魔力就我们自己。

四、探讨两个问题1、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五、小结师:最后伴着音乐老师把《秘密花园》电影版结束时玛丽说的几句话送给大家:诅咒被解除了,我的姑父学会了笑,而我学会了哭泣,秘密花园如今一直开着,开着……如果你通过正确的方法看的话,你会发现,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花园。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秘密花园》课件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秘密花园》课件

当人类选择回归自然 时,自然便将秩序归
还给人类。
而当玛丽试探地要和知更鸟成为好朋友时,当人类向 大自然发出友好的信号时,这只精灵一样的小鸟送给玛丽 一个充满惊喜的礼物——打开花园的钥匙。这个钥匙打开 的不仅是一座已经荒芜的花园,还有人类与自然的隔阂。 这把钥匙是这座秘密花园的钥匙,也是人类找到失落已久 的家园的钥匙。
自此之后,故事中人物开始从失常的社会状态中回 归——玛丽从自私专横到自信开朗;柯林从没有行动能力 到健硕地奔跑;克雷文先生从沉迷痛苦到释放自己。一切 变得健康、温暖、亲切、舒适。
贰 走进作品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 整体的描述,语言描述尽量 简洁生动
秘密花园
THE SECRET GARDEN
[美]弗朗西丝
构思了《秘密花园》,这本小说在英国和美国都很
畅销,并成了她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
作家介绍
诞生于英国,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只是父亲去世的早,母 亲不会经营父亲的生意而使家道中落。
成长背景
18岁起开始发表作品,贴补家用。

作者
弗朗西丝・霍奇 森・伯内特
主题
写作让伯内特摆脱了贫困,从《小爵爷》大功告成后,伯内 特更是开始求名求利,并逐渐成为享誉世界的小说家和剧作家。
如前文所述,玛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庄园之前,10岁的玛丽不会穿衣不会穿鞋,甚至不会弯腰捡 起掉在地上的东西,这让玛莎十分惊愕。但玛丽并没有意识这种不妥。直到她被迫明白——需要淡做点事情了,她才学 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然,玛丽的怠惰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当她发现有很多的事情等待自己去探索时,她的眼睛是会 放光的。她走进花园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地热爱劳动,并且是充满享受的。
人物图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生命”的秘密
——《秘密花园》班级读书会设计
【背景说明】
《秘密花园》班级读书会的设计是在假设学生已经阅读过该书的前提下进行的。

班级读书会上使用由译林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的、李文俊先生翻译的版本。

此次班级读书会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带领学生感受生命力的强大以及人对于生的渴望、感悟生命的希望。

【课题设计】
一、“相遇”——一切都还来得及
(一)人生下来注定刻上了环境的烙印,如果环境一成不变、如果自己一成不变,那么人生呢?如果环境突然改变了、如果某张笑脸突然出现了,那么人生又将如何呢?造物者是公平的,当他为你关闭一扇门时,他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于是,我们书中的主人公开始了“相遇”之旅。

书中都描写了谁与谁的相遇呢?
1、玛丽——荒原
2、玛丽——迪康
3、科林——玛丽
4、科林——玛丽——迪康——生命力
5、……
(二)书中在描写他们的相遇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呢?(引导学生画出叙述线索图)
玛丽(任性、孤僻)→荒原的空气→秘密花园→迪康三个人
相遇→生命奇迹走廊里的哭声→小王爷科林→与玛丽相遇花园
相遇后每个人都开始改变,只要不放弃自己,一切都还来得及。

二、“困境中的心态”——从绝望中寻求希望
(一)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困境,在文中,主人公玛丽和科林都遇到了哪些困境?他们在困境中存在什么样的心态?
1、玛丽→(困境)娇生惯养、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成为孤儿……
(心态)自以为是、愤世嫉俗、缺乏希望……
2、科林→(困境)体弱多病、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被“活不长”的阴影笼罩、
缺乏朋友……
(心态)自暴自弃、对生活充满恐惧、否定一切……
(二)主人公的“困境中的心态”是如何改变的?讲述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个困难以及困难中的心态,并讨论自己在今后处理困难时应该具备的积极心态。

总结升华:“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对于其中的强弱对比起到决定作用的就是“困境中的心态”。

在困境中,人往往会产生无助感,这种无助感最终导致我们在没有同困难正面交锋时便败下阵来。

那么,什么才是积极的“困境心态”呢?——从绝望中寻求希望!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会因此惶恐、彷徨、甚至绝望,这一切都很正常,但我们决不能放弃希望!要相信自己,只要永远对自己抱有一线希望,人生便不会迷惘。

三、“魔法”无敌——对生的渴望
(一)文章中有多处描写到关于“活下去”的段落,你能找到吗?说说为什么主人公要说这样的话?
1、玛丽和迪康站着看他,都惊异地看得出了神。

他显得如此陌生,如此特别,因为真的有一道粉红色的亮光爬满他的全身——打在他原本白里透黄的脸、颈、双手和所有的部位上。

“我身体会好起来的!我会好起来的!”他大声喊道,“玛丽!迪康!我会好起来的!我会活下去的,会一直一直活下去的!”(229页)
2、“你不觉得高兴吗,父亲?”科林终于要结束他的演说了,“你不觉得高兴吗?我会永远、永远、永远活下去的!”
3、……
(二)找出文中描写“魔法”的句子。

文章中的“魔法”究竟指什么?在我
们身边也存在这种“魔法”吗?找出来并加以描述。

1、……科林说,“我们也可以假装它是的。

反正那里有某种东西——某种不可思议的东西!”
“那就是魔法。

”玛丽说,……(255页)
2、……
其实,“魔法”有多种表达方式。

它是我们每个人身上出于本能的生命力;它是我们每个人,包括动物和植物,不断“生根”、“发芽”的力量源泉;它是对成长地热切盼望;它是自然而然地对“生”的强烈渴望!
王天石
2011/6/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