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一)
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根据《环境保护法》,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DA、个人B、企事业单位C、生产经营者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关于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行为,表述错误的是DA、具有非法出售行为B、具有非法收购运输行为C、具有非法猎捕、杀害行为D、具有非法人工繁育行为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表述正确的是DA、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回顾评价B、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C、未依法进行环评的建设项目已经开工的,可以补办环评手续D、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符合经批准的环评文件的要求4、关于海域利用与保护,表述错误的是CA、海域属于国家所有B、海域使用人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C、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所称的海域不包括内水D、海域使用权人依法使用海域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受法律保护5、关于排污许可管理,表述错误的是DA、排污申报C、监督管理排污许可证6、下列不属于国际环境法主体的是BA、国家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7、重污染天气发生时,错误的应对措施是A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D、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8、我国《土地管理法》确立的基本国策是DA、对土地实行特殊保护B、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C、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9、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除了赔偿损失,还应当AA、排除危害B、处以罚款C、限期改正D、恢复原状10、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控制对象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B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问题D、生态破坏问题11、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是CA、渔业部门B、海事部门C、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卫生部门12、国际环境法实施措施中,属于〃命令与控制措施〃的是CA、保险B、补贴C、环境标准D、联合履约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不包括AA、政策B、综合性规划C、专项规划D、建设项目14、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是DA、流域管理B、区域管理C、用途管理D、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15、根据违法行为主体的不同类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行政责任可以分为BA、惩罚性和补救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B、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C、财产性和非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D、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16、根据《环境保护法》,关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表述错误的是CA、公民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B、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C、公民个人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D、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17、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有权批准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的部门是AA、国务院B、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C、保护区所在的省级政府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18、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表述错误的是CA、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B、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实行统一的区块登记管理制度C、我国实行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并存的矿产资源权属制度D、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19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成果中不包括CA、《21世纪议程》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D、《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0、某化工厂将污水排入王某的果园,造成果园的果树全部死亡,王某起诉要求化工厂赔偿经济损失关于此案正确的说法是BA、王某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B、法定免责事由的举证责任应由化工厂承担C、化工厂非故意排污造成损害不需要承担责任D、化工厂排污行为与果树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责任由王某承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21、某法学院6名师生共同起诉某化工厂污染河流,请求法院判决化工厂治理污染对此表述正确的是BEA、法院必须受理该案B、本案原告不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C、本案原告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D、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E、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22、体现环境法受益者负担原则的制度有BCA、循环经济制度B、排污收费制度C、生态补偿制度D、清洁生产制度E、环境信息公开制度23、适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活动有ABCDEA、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的活动B、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科学研究等活动C、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生产、旅游等活动D、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等活动E、在我国管辖海域外,造成我国管辖海域污染的活动2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是ABDE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臭氧E、PM2、525、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应当做到ABCDA、分类投放B、分类收集C、分类运输D、分类处理E、分别管理26、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义务的主体是ACA、土地使用权人B、地方人民政府C、土壤污染责任人D、林业草原主管部门E、自然资源主管部门27、李某在明知王某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以每车300元处置费的价格委托其处置化工厂的有毒物质,王某将有毒物质倾倒于市区下水道中关于此案说法正确的是ADEA、李某和王某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B、污染环境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C、只有王某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李某不构成D、如果本案未严重污染环境,则不构成污染环境罪E、如果本案构成污染环境罪且情节严重,可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8、可以申请环境行政复议的情形有BCDA、李某对某市发布的《环境保护条例》不认可B、某企业对生态环境局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C、李某对生态环境局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不服D、李某认为环境资源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环境资源保护义务E、李某对某市生态环境局任命王某为综合监督处副处长的决定不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9、简述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答1妨害人类正常生活并导致人类心理和感官上对环境和自然舒适性认识的降低;2导致人类生命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3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以及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逸失;4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30、简述预防原则的意义答首先,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环境效益其次,采取预防措施有利于扭转我国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31、简述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含义和意义答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是指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应广泛开展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都应当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和合作32、简述突发环境事件的定义与分类答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三类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和一般环境事件四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33、论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和实施该原则的制度措施答公众参与原则也称环境民主原则,是指公众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开发决策、建设项目有相应的知情、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参与的主体是公众,参与的对象是影响到公众的建设项目,参与的方式是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参与的内容包括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与监督权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有1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2环境行政许可和环境行政处罚中的公众参与制度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4鼓励各类非政府环保组织代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5建立公众参与的司法保障制度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34、2018年6月,一头亚洲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次闯入A 村,毁坏了该村大量庄稼,造成该村村民严重经济损失村民李某年满16周岁损失最为严重,李某为防止亚洲象再次毁坏庄稼地便将该头亚洲象杀害问1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A 村村民遭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谁?为什么?3亚洲象的所有权归属于谁答1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李某构成犯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李某主观上存在杀害亚洲象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因此构成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2A村村民遭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谁?为什么?能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当地政府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3亚洲象的所有权归属于谁?归属于国家,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条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35、2010年,李某经当地政府批准在沿海滩涂上经营了一个鲍鱼养殖场自2016年5月开始,当地的几家化工厂将产生的污水经鲍鱼养殖场所在滩涂流入大海2018年5月,李某发现鲍鱼大面积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00万元经相关部门监测,鲍鱼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养殖海域内存在大量有机物经环保部门对养殖场附近排污企业监测,发现总共有两家排污企业排放有机物其中,A化工厂排放有机物严重超标,B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虽然未超标,但污水所含物质仍为有机物问1假若李某想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相关污染企业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应以谁作为被告?为什么?2若李某2020年5月才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为什么3若A 化工厂所在地甲市乙县生态环境局针对其超标排放行为作出了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A化工厂对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哪些部门提起环境行政复议?请说明理由答1假若李某想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相关污染企业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应以谁作为被告?为什么?A化工厂和B化工厂都可以作为本案被告企业承担环境污染赔偿责任不以排污是否超标作为判断依据,A化工厂和B化工厂的行为皆构成环境侵权2若李某2020年5月才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为什么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2条的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计算3若A化工厂所在地甲市乙县生态环境局针对其超标排放行为作出了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A化工厂对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哪些部门提起环境行政复议?请说明理由乙县人民政府和甲市生态环境局环境资源保护行政相对人认为针对其的行政处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向其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真题考试:202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1)

真题考试:202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真题及答案(1)共57道题1、1968年,萨克斯教授出版了《保卫环境公民行动战略》一书,首次提出了【】(单选题)A. “环境权”理论B. “清洁生产机制”理论C. “可持续发展”理论D. “绿色消费”理论试题答案:A2、甲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致使工厂附近农民W种植的果树大量死亡。
W向当地环保部门G投诉,要求查处甲公司。
关于本案的法律责任,以下选项正确的有(多选题)A. G依法对甲公司的超标排放行为处以罚款等行政措施B. G可以依法要求甲公司赔偿W的损失C. 其他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有权向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举报甲公司污染环境的行为D. W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损害赔偿诉讼E. W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试题答案:A,C,D3、依照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两类,即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单选题)A. 环境质量标准B.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C. 环境基础标准D.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试题答案:A4、甲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致使工厂附近农民乙种植的果树大量死亡,农民乙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有(多选题)A. 向环保部门举报,要求查处甲公司B. 直接向甲公司提出索赔要求C. 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赔偿乙的损失D. 要求环保局调解处理甲公司和乙之间的赔偿金额纠纷E. 申请行政复议试题答案:A,B,C5、根据《草原法》的规定,以下应当被划为基本草原的有【】(多选题)A. 割草地B. 草原科研、教学试验基地C. 重要放牧场D. 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E. 退耕还草地试题答案:A,B,C,D,E6、依据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同体废物【】(单选题)A. 禁止进口B. 限制进口C. 自动许可进口D. 自由进口试题答案:A7、以下措施属于清洁生产的是(多选题)A. 改进设计B.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C. 采用先进的工艺与设备D. 垃圾填埋和焚烧E. 改善管理试题答案:A,B,C,E8、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海洋倾倒区中的临时倾倒区是 ( ) (单选题)A. 为紧急处置一类废弃物而确定的B. 为倾倒试验而确定的C. 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一次性专用倾倒区D. 因工程需要等特殊原因而划定的永久性专用倾倒区试题答案:C9、以下选项中属于公众环境权益的有(多选题)A. 优美舒适环境的享受权B. 开发利用环境决策与行为知悉权C. 开发利用环境决策建言权D. 监督开发利用环境行为及其检举和控告权E. 环境权益侵害救济请求权试题答案:A,B,C,D,E10、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应当被禁止的有【】(多选题)A. 在风景名胜区的景物或设施E刻画、涂污B. 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建设与风景名胜区相协调的建筑C. 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休养、疗养机构D. 个人在风景名胜区内修坟立碑E. 在风景名胜区内修建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试题答案:A,C,D,E11、确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有【】(多选题)A. 用作环境案件的判案依据B. 指导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C. 为行政执法提供依据D. 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E. 反映一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精神和本质试题答案:B,D,E12、某地常年干旱少雨,但用水量巨大,只能通过开采地下水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导致该地区地面沉降严重,威胁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它的名称是()。
A.《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B.《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C.《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D.《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ABCD正确答案:B2.下列可纳入环境法律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A.人工培育的稻种B.人文遗迹C.动物园里的狮子D.月亮ABCD正确答案:B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只包含环境B.生态系统以人类为中心C.生态系统只包含自然资源D.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组成ABCD正确答案:D4.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宪法B.环境基本法C.民法D.立法法ABCD正确答案:A5.某食品公司为提升企业形象采取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是推行清洁生产;主动对外宣示企业环境保护守则()。
A.使用符合农药残留标准的原料B.接受有关部门对排污设施的检查C.按照排放标准排放污水,并缴纳排污费D.主动申请通过ISO14000 环境标准体系的认证ABCD正确答案:D6.企业排放标准是指企业自行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国家或地方标准相比,企业排放标准()。
A.比国家标准高,比地方标准低B.更宽松C.比地方标准高,比国家标准低D.更严格ABCD正确答案:D7.关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建立的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B.在已经建立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达标排放的排污口禁止设置排污口C.在S 省某市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应当由该市人民政府批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D.对在二级保护区内扩建的排污项目罚款30 万元,并由有关人民政府责令拆除ABCD正确答案:D8.某公司持有倾倒许可证,在向许可证指定的倾倒区倾倒废弃物时,由于操作不当造成附近海域污染,给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对该事件行使监督管理权的是()。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考试试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哪一年颁布实施?A. 1979年B. 1989年C. 1995年D. 2014年2. 以下哪个行为被认定为违法?A. 随意乱倒垃圾B. 主动参加环保志愿活动C. 积极推广环保知识D. 捡拾环境中的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3. 下列哪个法律文件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范畴?A.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人所有权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在哪一年颁布实施的?A. 1989年B. 1995年C. 2003年D. 2015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首要原则是?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激励约束相结合C. 平等保护,维护公共利益D.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二、问答题1. 什么是环境资源?2. 家庭生活中如何做到资源节约利用?3. 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有哪些?请列举两个例子。
4. 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工作?5.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是什么?三、综合题请结合您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以500字左右的篇幅,谈谈您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您认为如何更好地履行环保的责任。
四、论述题请分别从立法层面、行政层面、社会层面论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您的个人建议。
五、分析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例,分析该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作用和影响。
以上为本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考试试题,请同学们认真答题,尽量准确全面地回答各个问题。
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试卷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在立法目的上我国采用()A.“目的一元论”B.“目的二元论”C.“目的三元论”D.“目的多元论”2、世界上有名的公害案件大都发生于环境法的()A.孕育阶段B.产生阶段C.发展阶段D.完备阶段3、西周时期颁布了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无赦”。
()A.《王制》B.《盐铁论注》C.《伐崇令》D.《田律》4、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的以外,由所有。
()A.国家国家B.国家个人C.集体个人D.国家集体5、《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主体是()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北京市人民政府D.国家环保总局6、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中之所以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学依据是()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复”律D.“时空有宜”律7、狭义的环境管理是指()A.污染控制B.自然保护C.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D.水土保持8、村镇规划的关键是()A.搞好基础设施B.保护基本农田C.布局合理D.兼顾基本设施和农田9、环境影响评价属于()A.回顾评价B.现状评价C.预断评价D.以上皆不正确10、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A.30年B.50年C.70年D.80年11、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月工资的()A.15%B.20%C.25%D.30%12、中国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其本质含义可作解释。
()A.环境破坏B.公害C.环境污染D.与“公利”相对13.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核心是()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4.下列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是()A.江河污染B.湖泊污染C.运河污染D.海洋污染15.城市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方法,由规定。
【环境-管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我国在()首次提出排污收费。
A、1978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2年《排污收费暂行办法》D、2003年《排污收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可以分为()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C、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人工环境)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3、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省级人民政府C、地方各级环保机构D、省级环保机构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送审批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A、5日B、10日C、15日D、20日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7、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A、环境行政处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许可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9、在控制固体废物转移入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B、国家限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C、国家禁止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D、国家并不禁止进口未列入可以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目录的固体废物10、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D、国际环境条约在我国境内直接适用,不需要国内立法机关将它转换为国内法二、多项选择题(4分×5=20分备选项中有2—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全部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清洁生产的“清洁”主要表现在()A、清洁的技术标准B、清洁的能源C、清洁的生产过程D、清洁的产品2、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全国环境监测机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置B、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三级监测站,即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测站C、各级环境监测站受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并在业务上接受其指导D、各级监测站是技术事业单位3、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A、责任停业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行政赔偿4、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是()A、经济刺激方法B、直接管制方法C、间接管制方法D、行政处罚方法5.根据污染的特性,污染可分为()A、生物污染危害B、化学污染危害C、物理污染危害D、放射污染三、简答题(5分×4=20分)1、什么是绿色消费?其包含哪三个层次?2、环境法的特点3、什么是自然资源保护?简述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完整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照答案一、多项选择题 1.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除了依照国家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恪守的特别原则有( A.综合性原则 B.区域性原则 C.规划和协调性原则 D.展望性原则 E. 技术性原则 2.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来源则一定()A.由政府政策决定 B.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特有 C.表现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中 D. 合用于全部的法律部门 E.对环境与资源保护行为拥有广泛的指导性 3.我国《环境影响评论法》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论推行分类管理,其详细规定包含( )A.可能造成重要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C.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D.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论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E.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论的,应当向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登记 4.合用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固体废物包含()A.工业固体废物B. 城市生活垃圾 C. 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 D. 危险废物 E. 放射性固体废物 5.依照我国《大海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污染大海环境给国家造成重要损失,能够由履行大海环境监察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伤害赔偿要求的生态损坏情况是()A. 损坏海洋生态 B. 损坏大海工程 C. 损坏大海保护区 D. 损坏大海水产资源 E. 损坏海岸工程 6. 自然资源的特点包含 ()A.可使用性 B.相对性 C.整体性 D. 地区性 E.有限性 7.依照我国《水法》规定,归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资源是()A. 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地下水 B.流经乡村集体组织的河流中的水 C. 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修筑管理的水库中的水 D.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的湖泊水 E. 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中的水8.国际环境法实行手段中的“命令- 控制举措”包含 ()A. 环境标准 B.环境影响评论 C.风险评估 D. 允许证 E.限制或严禁性举措二、单项选择题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环境因素范围是()A. 与人类生计发展有直接或许间接关系的全部环境因素 B. 科学研究证明对人类生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 C. 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面空间和物质组成的环境因素 D. 对人类生计发展有影响且人类行为能够影响、调理或支配的环境因素 2.抢先提出“可连续发展”观点的文件是()A. 《里约宣言》 B.《我们共同的将来》 C. 《 21 世纪议程》 D. 《增加的极限》 3.我国《宪法》第一次规定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全民全部( 即国家全部 ) 是在 ()A.1954年 B. 1972年 C. 1978 D. 1982年4.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A.《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B.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固体废物综合排放标准》5.依照《环境影响评论法》的规定,以下选项中属于专项规划的是()A. 海疆建设规划 B. 土地利用规划 C.城市建设规划 D. 地区开发规划6. 单位或个人经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出租、承包等获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方式属于 ()A.确认获得 B.授与获得 C.转让获得 D. 开发利用获得7. 确认环境能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A. 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方法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 8.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危害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葛,当事人能够选择行政办理和司法解决等程序。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A. 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B.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C. 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D. 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2. 下列关于环境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法律、法规和文件等构成的环境法体系B. 环境法律制度只包括环境保护法律体系C.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 环境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刑法等各类法律体系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任务是()A. 研究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B. 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C. 研究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 研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之一是()A. 程序性B. 综合性C. 高度规范性D. 技术性5. 环境资源评价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A. 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开发评价B. 环境风险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价C. 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效益评价D. 环境可持续评价和资源利用评价二、简答题1. 解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旨在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途径。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与完善,以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
它既关注于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又注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具有以下特点:- 程序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注重研究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方法,旨在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 高度规范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对象是法律规范,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
- 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一)一、单项选择(2分×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6月5日B.7月5日C.8月5日D.9月5日2.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哪国学者第一提出的( )。
A.日本B.中国C.美国D.德国3.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按照是()。
A.环境标准样品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础标准D.环境质量标准4.我国最早提出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进展的战略方针是在()A.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爱护会议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爱护会议D.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5、清洁生产”概念最早产生于()A、美国B、英国、C、中国D、欧盟(欧共体)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的规定,环境阻碍评判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时期报批?()A.设计时期B.可性性研究时期C.竣工验收时期D.投入使用时期7、我国《环境爱护法》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所规定的诉讼时效是()A.1年B.2年C.3年D.5年8、下列关于矿产资源的讲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任何矿产资源一律属于国家所有B.关系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一律属于国家所有,一样矿产资源能够由集体所有C.除依法由集体所有的以外,矿产资源一律属于国家所有D.个人不能成为开采国有矿产资源的主体9、我国法律首次显现“公害”一词,是()A.1978年的《宪法》B.1979年的《环境爱护法(试行)》C.1982年《宪法》D.1989年《环境爱护法》10、《水污染防治法》没有禁止新建排污口的水体爱护区是()A.重要的渔业水体B.重要的江河发源地C.风景名胜水体D.生活饮用水源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备选项中有2—4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全部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产业革命后到20世纪50年代闻名的公害事件有()A.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B.伦敦烟雾事件C.水俣病事件D.博帕尔事件2、我国环境与资源法的差不多原则包括()A.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进展的原则B.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爱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D.环境责任与环境民主原则3、环境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或申请强制执行应当具备的条件是()A.环境行政相对人按照环境法律、法规应当承担某种义务B.环境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有意没有履行该义务C.环境行政机关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D.作出强制执行决定的环境行政机关,必须享有该项行政强制执行权4、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补救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A.赔礼道歉B.排除危害C.行政处罚D.停业治理5、同传统的民事侵权相比,环境侵权的特点是()A.当事人地位事实上不平等,受害主体不仅包括当代人,还可能包括后代人B.侵害对象的广泛性与复合性C.环境侵权行为在宏观上的价值双重性D.环境侵害具有连续性、潜在性、不明确性三、简答题(5分×4=20分)1、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其意义如何?2.当前人类面临的要紧环境咨询题3.什么缘故要确立预防为主原则?4、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及其特点四、论述题(15分×2=30分)1、试述环境行政处分与环境行政处罚的区不2、征收排污费制度存在的要紧咨询题及其计策五、案例题(10分×2=20分)1 、河南省某县个体户曹某于1991年在该县城南建起城南加油站,1970年建筑的中州制约厂的大口井仅隔5 .7米。
加油站与医药工业用水太近,而且没有通过环保部门的环境阻碍评判、“三同时”的审批和验收。
城南加油站的油罐和装卸汽油时渗漏的汽油以及所洗油罐的污水就地排泄,污染了地表并渗透到地下水层,导致地下水流向下游的大口井被油污染。
1 995年5月26日,中州药厂的两名职工正在井房查看水位,随后一声闷响把两个人冲到井房外不醒人事,被送往医院抢救,其中一人烧伤面积大约9 0%,抢救无效死亡,另一人被严峻烧伤,且留下严峻的脑震荡后遗症,丧失了工作能力。
案发后,经国家燃料油质检中心检验,井水含不合格汽油达14%,经环保部门勘测,该加油站是中州药厂大口井井水的惟一污染源。
1995年8月,该县环保局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第29条、《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33条第1款的规定,对城南加油站处以罚款2万元。
同时该县人民政府下达文件,责令城南加油站停业,并于一个月内搬迁完毕。
但曹某不服,拒不搬迁,并向该县法院起诉,要求撤消县城建环保局对该加油站作出的处罚决定。
请咨询:(1)本案中,曹某应否承担环境行政责任?试讲明理由。
(2)本案中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3)行为罚又有哪些?2、某县有一乡镇化工厂,从事废油加工业。
化工厂地处小河上游,河下游有一小型水库,由马某承包,从事淡水鱼养殖。
从1993年4月起,马某经常发觉死鱼现象,经环保部门检验,河水中有毒化学品含量超标。
马某查看后发觉只有该化工厂一家向水库排放废液。
马某即向化工厂提出异议,要求化工厂采取措施,减少有毒化工废料的排放,但该工厂置之不理。
马某向县环保局申请处理这一纠纷,要求化工厂赔偿其鱼苗缺失2000元,因鱼苗死亡而减少的收入4000元、清理水库被污染的费用1800元,共计7800元。
双方在环保局的调解下达成协议,由化工厂赔偿马某7800元。
但事后,化工厂认为,调解协议不当,化工厂仅应对马某鱼苗缺失20 00元负赔偿责任。
故而,化工厂以环保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同时,化工厂拒绝向马某支付赔偿费用。
请咨询:(1)化工厂的看法是否正确?什么缘故?(2)某县法院对化工厂提起的诉讼应如何处理?按照是什么?(3)马某能够通过什么途径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1、A2、C3、B 4.C 5.D 6. B 7.C 8.A 9. A 10.B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1.ABC2.ABCD3.ABCD4.ABD5.ABCD三、简答题(5分×4=20分)1、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其意义如何?答案: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支付一定费用才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这是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法律上客观反映。
(2分)其意义体现在:(1)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2、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复原和爱护,并可为开发新的自然资源筹集资金;(3)有利于保证自然资源的可连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连续进展。
(3分,每点1分)2、当前人类面临的要紧环境咨询题答案:环境咨询题,又称为环境资源咨询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阻碍和危害。
(1分) 当今世界,人们面临的环境咨询题要紧表现为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土壤退化加速、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污染导致海洋生态危机,森林面积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大规模生态破坏等。
其中,最严峻的环境咨询题有: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
(4分,答出上述十个环境咨询题之任意4个得满分)3、什么缘故要确立预防为主原则?答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简称预防为主原则,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环境咨询题的产生和恶化,或者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操纵在能够坚持生态平稳、爱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宝及保证经济和社会连续进展的限度之内。
(2分)之因此确立这项原则是因为:1、能够获得投资少,收效大的成效。
2、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即和谐进展原则)的重要保证。
3、能够使我国环保工作由消极的应对转为主动的预防。
(3分,每点1分)4、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及其特点答案: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危害环境二侵害了公共财产或其他人的财产、人身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
(1分)其特点有:1、要紧是一种财产责任;2、是平等双方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承担的责任;3、民事责任范畴的大小与污染危害造成缺失的大小相当;4、不以致害人的过错为要件(4分,每点1分)四、论述题(15分×2=30分)1、试述环境行政处分与环境行政处罚的区不答案: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的区不,要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施制裁的主体不同。
实施行政处分的主体是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而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环境资源治理部门。
(2)制裁的对象不同。
行政处分的对象是在环境资源爱护中违法失职的人员,即本单位或者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工作人员,不适用于单位;而行政处罚的对象是所有污染和破坏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同时不需要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3)制裁情节不同。
行政处分一样针对违法情节较重但又不够刑事惩处的人科处的;行政处罚能够针对一样违法科处。
(4)制裁的方式不同。
行政处分采纳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留用观看和开除等方式,而行政处罚则是采纳罚款、责令停业或关闭、吊销许可证等多种处罚方式。
(5)补救途径不同。
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只能向上级机关或决定机关申诉,而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不仅在法定期限内能够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能够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当事人也能够直截了当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6)制裁程序不同。
行政处分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或者《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行政处罚则按照《行政处罚法》、《环境爱护行政处罚方法》等规定的程序进行。
(15分。
每点3分,答对其中任意5点得满分)2、征收排污费制度存在的要紧咨询题及其计策答案:排污收费是国家环保机关依法对直截了当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
(2分)现行《排污费征收使用治理条例》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完善,但也有不足之处:(1)在排污费征收使用治理上,倾向于注重收费和治理污染的约束机制,忽视诱导机制的运用。
而排污费作为国家环境治理的一种主动手段,应当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突出其诱导机制,使排污者意识到缴纳排污费不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而使其主动推行清洁生产,进展循环经济加大治理,削减排污量。
(2)征收范畴并未覆盖到因此环境污染行为,如对六定性污染源等未收费,这不利于环境治理的改善,也不符合污染者付费原则,也将上述污染源纳入收费范畴。
(3)收费标准缺乏灵活性。
(每小点3分,共9分)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在地区间极不平稳,可全国一个标准或地点只能制定更高标准,造成一些不发达的地区收费难,或者阻碍其经济的进展;对发达地区,收费起不到应有的成效。
因此应当按照区域经济进展水平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对收费标准做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