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蛾中医护理方案
优化后耳鼻喉科慢乳蛾病中医护理方案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的症候要点(一)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咽部干焮,微痒微痛,哽哽不利,午后症状加重。
全身可见午后颧红,手足心热,失眠多梦,或干咳痰少而粘,耳鸣眼花,腰膝酸软,大便干,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
(二)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咽干痒不适,异物梗阻感,咳嗽痰白,胸脘痞闷,易恶心呕吐,口淡不渴,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三)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咽干涩不利,或刺痛胀痛,痰黏难咯,迁延不愈。
全身症状不明显。
舌质暗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一)咽部干痒、异物感。
1.观察患者咽干的程度。
2.病室宜清洁,空气新鲜。
3.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进食富营养、易消化的半流食。
4.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
可选择天突、大椎、风门、肺腧、神堂、膏肓、脾腧、肾腧,儿童去肾俞加胃俞。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可选择天突、大椎。
6.咽部干咳、干痒者,遵医嘱用中药煎汤或泡水代茶饮。
7.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咳嗽1. 观察咳嗽的持续时间、发作次数。
2. 病室宜清洁,同时避免寒凉。
3.心理护理,转移注意力,告知患者较长,使其有足够的信心配合治疗。
4.遵医嘱给予中药雾化吸入,以清咽止咳。
5.遵医嘱给予拔罐治疗,手法闪罐、走罐、坐罐,取穴风门、肺俞、脾俞、胃俞等。
6.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
可选择天突、大椎、风门、肺俞、神堂、膏肓、脾俞、肾俞。
(三)咽痛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
2.遇有咽部红肿疼痛剧烈伴高热者,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病室安静,避免噪音。
4.咽痛焦虑不安者,给予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5.遵医嘱中药雾化、中药吹药以清咽止痛。
6.遵医嘱耳穴压豆,取扁桃体、咽喉、肺、神门、内分泌、肾上腺。
7.遵医嘱给予放血疗法,取穴耳尖、少商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内服中药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中药汤剂根据证型予温服或温凉服;(二)外用药消肿散吹药每日2次。
中医儿科学第二节乳蛾

• 痰 瘀 阻 喉 • • •
主症:咽干不适,咽部有异物感,吞咽不利,或咽部刺痛, 喉核肿痛反复发作,喉关暗红 伴随症状:血瘀之象。舌质暗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利咽 方药:会厌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
预防及调护
• • • •
注意体格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注意气温变化。 注重口腔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及适当温度。饮食宜清爽,忌荤腥发物 做好口腔护理。应积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防止迁延成慢性 或变生它病
辨证施治
风 热 外 侵
• • • •
主症:咽喉疼痛,乳蛾红肿,但无明显脓点,舌边尖红 伴随症状:风热表证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方药:银翘散加减
肺 胃 实 热
• • • • •
主症:咽部疼痛剧烈,痛连耳根及颌下, 喉核表面或有黄白色脓点 伴随症状:肺胃热盛之症 治法: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清咽利膈汤加减
中医儿科学
第二节 乳蛾
学习要点
• •
掌握:乳蛾的诊断要点和辨证施治 熟悉:病因病机与临床特点
发病特点
• • •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变化多 并发症多
病因病机• •Fra bibliotek••
•
外邪侵袭,邪聚喉核 外邪侵袭,壅遏肺气,咽喉首当其冲 ,邪毒就聚于喉核,喉核红赤肿起 邪热传里,毒聚喉核 素体蕴热,外邪未解传于里,蕴积肺 胃,过食辛辣、煎炒、醇酒厚味,肺胃热毒炽盛,上攻于喉 核 肺肾阴虚,火灼喉核 病久未愈,邪毒滞留,热盛伤津;阴 液暗耗,损及肺肾,阴虚咽喉失养,无力托毒,阴虚虚火上 炎,熏灼于喉核 脾胃虚弱,喉核失养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饮食失 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喉核失养,邪毒客于喉核, 托毒无力,小儿乃稚阴稚阳之驱,易虚易实,治不及时或治 不彻底,则反复发作 痰瘀互结,瘀阻喉核 乳蛾反复发作,或日久不愈,久病则 瘀阻脉络,痰浊凝聚
毕朝忠主任中医师应用止痛如神汤治疗乳蛾经验

多数 医家认 为 , 本病 为 风热 侵 袭 , 客于喉间, 风 热
毒 气不 能宣 通而致 。 其 发病 急 , 为实热证 。 毕 师在 4 0余
年 的 临床总 结 中发 现 , 乳 蛾在 治疗 的过程 中 , 无论 风热 证 还是里 热证 , 单 用疏 风清热 或清热 解毒 之法 , 其 效 皆 不 满意 。 毕 师认 为 因重庆地 区湿 气较 重 , 需重 视湿 气之 邪。 咽喉作 为人 之 门户 , 在 体外 气候 聚变 , 起 居不 慎 , 冷 热失调 , 肺卫 不 固之 时 , 外 感邪 毒 , 自 口鼻直 犯 咽 喉致 病。 浊邪指 湿浊 邪气 , 浊邪 与邪 毒相结 合 , 蕴 热化 火 , 湿
以利湿 , 化瘀 以生新 , “ 通则 不痛 ” , 运 用于 咽喉 肿痛 , 相
热蕴 积 而上 蒸 , 使 轻清 的阳气 被 阻遏 , 以致 孔 窍 壅塞 ,
熏灼 咽喉 而致病 。 临床 中 , 毕 师采用 祛风利 湿之 剂止痛
得 益彰 。 恰到 好处 。 临床治 疗 中 , 毕 师 常用 止痛 如 神 汤化 裁 , 组方为 : 苍术 1 5 g , 黄柏 1 5 g , 秦艽 1 5 g , 防风 1 5 g , 当归 尾 1 5 g , 桃仁 1 5 g , 泽泻 1 5 g , 槟榔 6 g 。方 中黄柏性 味 苦寒 , 泻 火 以清湿 热 , 对 痢疾 杆 菌 、 大肠 杆 菌 、 金 黄 色葡 萄 球 菌 及 链球 菌 , 均有抑 制和 杀灭作 用 。归尾 、 桃仁 为 活血破 血 常用药 , 配 以槟榔 兼 能润 燥 滑肠 , 苍术 、 泽 泻 燥 湿 祛 湿, 前 者兼 有祛 风发汗 之力 , 后者并 具 利水导 湿下 行 之 功 。秦 艽 、 防风 祛 风除 湿 , 和 血解 热 , 故 本 方可 随症 加 减, 灵 活运用 于多种 湿 热邪 毒 蕴结 , 气滞 血 瘀 痰凝 , 脉 络不 和疼痛 诸证 。而 针对其 不 同原 发 病 ,又酌 情灵 活 配伍 其他方 药 。风 热为 甚者 加金 银花 1 5 g ,连翘 2 0 g 疏 风清热解 毒 ; 发热 者加石 膏 2 0 g清解 透热 ; 扁 桃体 炎
小儿风热乳蛾的中医治疗

诊疗体会 乳蛾是指咽部喉核肿大或伴红肿热 痛甚至溃烂为主症的肺系疾病。因喉核 肿大,状如乳头或蚕蛾,故名乳蛾;急 性喉核肿大溃烂化脓者,名烂乳蛾。根 据病程长短,有急、慢性之分。本病相 当于西医学的扁桃体炎。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症状轻 重不一,与年龄、病原和机体抵抗力不 同有关。本病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 好,长期不愈可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故 应及时治疗。 本病属中医“风热乳蛾”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相搏,结于 咽喉,热毒瘀滞而成。喉为肺之门 户,风热外袭,肺气不利,热随气 逆,上熏咽喉,热毒搏结,故见发 热、咽喉疼痛、咳嗽诸症。肺气失于 肃降,热结津伤,故大便秘结,小便 短黄。舌脉亦为风热外袭之象。以疏 风清热,清利咽喉为治,银翘散(银 花、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牛蒡 子、竹叶、荆芥穗、生甘草、淡豆 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药理作用研究表明,本 方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炎和
抗过敏作用, 能增强炎性灶巨 噬细胞对异物的吞 噬能力,有利于对感染 性局部炎症的治疗。加板蓝 根、射干等,增强银翘散清
热解毒之功。配中药含漱,药物直接作 用于病变部位,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治疗 与消散。施以足浴,引热下行,改善呼 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现象,有利于局部乃 至全身症状减轻或消失。诸法合用,故 获效明显。
晓锦源:中医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乳蛾)

晓锦源:中医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乳蛾)乳蛾起病急骤,畏寒壮热,咽喉肿痛,甚则溃烂,一般治法,多用清热解毒,滋阴凉血。
先生认为,本病不尽属火,而以寒包火者居多,创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并自诩为“家方”:生大黄9克,淡附子3克,细辛0.9克,玄明粉9克,姜半夏9克,生甘草3克“举凡乳蛾,其舌苔白,舌质微红,及有其他寒包火征象者,皆可用之”。
并说“寒邪外束,非辛温不散,清凉之剂安可祛之?而阳明郁热,非硝、黄不泻,仅解毒之品,难以荡涤。
若用家方,常一服而热解,二服而肿痛皆愈矣。
”门生有问之者,则曰:“余之处方,皆有依据。
如《灵枢·经脉篇》云: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故《伤寒论》将咽痛列入少阴病中,我乃参会《伤寒论》各条,而立此方。
”查《伤寒论·少阴病脉证并治》有:“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等论述,先生综合上述诸治,以附子、细辛辛热善走散其寒;大黄、芒硝、苦寒咸软消其热。
先生之“家方”,既广伤寒之法,又创温病之治,其圆机活法,非朝夕之功所能达也。
某年除夕,先生与诸友、门生正进年夜饭。
忽然,抬来一人,高热咽痛,咽中乳蛾焮肿,且白腐而烂,口不能言,已三、四日未进饮食,病情严重,服药均不见效。
先生诊脉之后,即处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与之。
次日泻下10余次,热减痹开,且能进食。
足见其方之神效。
此外,若见喉痹而舌红且绛,苔黄而燥,纯属实热者,先生则纯用清热解毒之剂。
对病情严重之患,不论寒包火或纯热证,每配以外治之法。
如早期乳蛾,红肿化脓时,吹以锡类散、玉钥匙(玄明粉15克,硼砂15克,朱砂1.8克,冰片1.5克,僵蚕1.5克)。
若乳蛾日久溃脓而不易收敛,则吹以月白散(月石9克,青黛3克,煅石膏15克,冰片0.9克,珍珠粉0.9克),可使早收早敛。
小儿急乳蛾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急乳蛾(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小儿乳蛾》(ZYYXH/T248-2012)[1]及“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刘蓬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2]急乳蛾的诊断标准。
(1)以咽痛为主症,可表现为咽痛,咽痒,或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
喉核红肿,表面有脓点,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2)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可见发热,恶寒或微恶寒,头身疼痛,咳嗽,口臭,纳呆。
(3)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第8 版)[3]中扁桃体炎及《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 临床实践指南》[4]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全身不适、便秘等。
小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甚至昏睡。
婴幼儿可因肠系膜淋巴结受累而出现腹痛及腹泻。
②局部症状:以剧烈咽痛为主,常放射到耳部,伴有吞咽困难。
婴幼儿常表现为流涎, 拒食。
部分患儿下颌下和(或)淋巴结肿大,有时到转头不便。
扁桃体肿大较显着,在婴幼儿还可引起呼吸困难。
(2)检查:患者呈急性面容。
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腭弓最为严重。
腭扁桃体肿大,在其表面可显示黄白色脓点,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还可形成一片形似假膜,下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3)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病毒感染者可见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②咽拭子:可查出病毒或细菌。
(二)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小儿乳蛾》(ZYYXH/T248-2012)[1]。
1. 风热犯肺证:咽痛,渐加剧,咳嗽、吞咽加重,咽干灼热或痒,轻度吞咽困难,伴发热微恶寒,头痛鼻塞,咳嗽咯痰,喉核及周围粘膜红肿,尚未化脓,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扁桃体发炎(乳蛾)中医辩证论治

扁桃体发炎(乳蛾)中医辩证论治乳蛾,又名喉蛾、喉鹅、双蛾风。
是因邪客咽喉,核内血肉腐败所致,以咽痛、喉核红肿、化脓为特征的咽部疾患。
以咽喉两侧喉核红肿疼痛、吞咽不利为主症,因其红肿,形状似乳头或蚕蛾,故称乳蛾。
临证有单蛾、双蛾之分,发于一侧者为单蛾,发于两侧者为双蛾。
又有急、慢性之别。
急性并有脓性分泌物者称为烂喉蛾;慢性者又称木蛾、死蛾。
乳蛾相当于西医学的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与咽炎、急性喉炎、急性鼻炎等统归于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上又将扁桃体炎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以发热、咽痛、吞咽困难、腭扁桃体红肿化脓为主要特点。
慢性扁桃体炎以低热、咽异物感、扁桃体上有少量脓点为特点。
本病在儿科较多见于4岁以上小儿。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小儿患者症状较成人患者重,常伴有高热。
若治疗得当,一般预后良好,但婴幼儿的病程较长,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生,如不及时恰当治疗,容易出现鼻窦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等并发症。
偶尔可伴发急性肾炎、风湿热或风湿性心脏病。
长期不愈反复的乳蛾发生亦可形成反复呼吸道感染,降低小儿机体免疫力,影响小儿的健康成长。
因此,乳蛾虽是局部病证,也不能对其掉以轻心,必须积极防治。
乳蛾之名,初见于《儒门事亲》。
《儒门事亲·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二十一》说:“单乳蛾,双乳蛾……结薄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因其形似,是为乳蛾。
”一谓为单,二为双也。
历代医籍有关本病的名称较多,如《普济方》之肉蛾,《杂病源流犀烛》之连珠蛾,《张氏医通》之乳鹅,《瘟疫明辨》的喉结,《重楼玉钥》的鹅风,《焦氏喉科枕秘》的死乳蛾、乳蛾核,《咽喉脉证通论》的烂头乳蛾,《梅氏验方新编》的蛾子等.多是依据临床症状及发病情况命名的。
古代医家对乳蛾的分类和治疗亦有论述。
《疡科选粹》指出了横蛾、竖蛾的区别,《医学心悟》指出:“状如乳头,生喉间。
一边生者,为单乳蛾,两边生者,名双乳蛾。
宜用韭菜汁调元明粉,灌去痰涎,吹以冰片散,随服甘桔汤,自应消散。
最新乳蛾中医护理方案教程文件

乳蛾咽喉两侧喉核(即腭扁桃体)红肿疼痛,形似乳头,状如蚕蛾为主要症状的喉病。
发生于一侧的称单乳蛾,双侧的称双乳蛾。
乳蛾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肺,上逆搏结于喉核;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蕴热,热毒上攻喉核;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脏腑虚损,虚火上炎等引起。
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恶风,头痛,扁桃体红肿。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二)热毒炽盛证: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
身壮热,口渴,大便秘结。
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或已成脓。
舌红,苔黄,脉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咽部疼痛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咽部肿胀情况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咽喉、扁桃体、肺、气管、肾上腺、轮1—轮4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膈俞、大肠俞等穴。
(二)刺激性咳嗽1.观察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含服润喉丸、青果丸等以清咽润燥。
3.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肺、气管、神门、肾上腺、咽喉、扁桃体等穴。
4.遵医嘱拔火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穴。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肾俞穴等。
(三)发热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的变化,汗出较多时及时擦洗更换衣被。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出并防止脱水。
3.遵医嘱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降温。
4.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耳尖、神门、肺、肾上腺、扁桃体、咽喉、屏尖、轮1—轮4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中药汤剂宜温凉服。
(2)含服清热解毒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
(3)风热外犯者中药不宜久煎,饭后服药。
2.注射给药(1)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合用时,前后需要有间隔液,注意配伍禁忌。
(2)急性期予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静脉给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及有无过敏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蛾
咽喉两侧喉核(即腭扁桃体)红肿疼痛,形似乳头,状如蚕蛾为主要症状的喉病。
发生于一侧的称单乳蛾,双侧的称双乳蛾。
乳蛾多由外感风热,侵袭于肺,上逆搏结于喉核;或平素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脾胃蕴热,热毒上攻喉核;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脏腑虚损,虚火上炎等引起。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热外犯证:咽痛逐渐加剧,灼热,吞咽时疼痛加剧;发热,微恶风,头痛,扁桃体红肿。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二)热毒炽盛证: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
身壮热,口渴,大便秘结。
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或已成脓。
舌红,苔黄,脉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咽部疼痛
1.观察咽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咽部肿胀情况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咽喉、扁桃体、肺、气管、肾上腺、轮1—轮4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肺俞、风门、膈俞、大肠俞等穴。
(二)刺激性咳嗽
1.观察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遵医嘱含服润喉丸、青果丸等以清咽润燥。
3.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肺、气管、神门、肾上腺、咽喉、扁桃体等穴。
4.遵医嘱拔火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穴。
5.遵医嘱给予穴位贴敷,取穴天突、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肾俞穴等。
(三)发热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的变化,汗出较多时及时擦洗更换衣被。
2.高热时,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加速细菌毒素的排出并防止脱水。
3.遵医嘱温水擦浴帮助患者降温。
4.遵医嘱拔火罐治疗,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膈腧、大肠俞等。
5.遵医嘱耳穴压豆,取穴耳尖、神门、肺、肾上腺、扁桃体、咽喉、屏尖、轮1—轮4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中药汤剂宜温凉服。
(2)含服清热解毒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
(3)风热外犯者中药不宜久煎,饭后服药。
2.注射给药
(1)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合用时,前后需要有间隔液,注意配伍禁忌。
(2)急性期予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静脉给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及有无过敏反应。
(二)特色技术
1. 耳穴压豆(详见附录1)
2. 拔火罐(详见附录1)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1)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环境整洁凉爽,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
2.慎起居,避风寒,适寒暑,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不要高声说话。
3.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邻近组织疾病。
4.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过劳。
5.平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二)饮食调理
1.饮食有节,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为宜,保证身体需要,勿食粗糙、辛辣刺激炙热之物及烟酒、肥甘厚味之品。
忌食大热大补的食物,如羊肉,狗肉,以免助热生火,加重病情。
2.多饮水及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
3.风热外犯,当清热利咽,宜食冬瓜、萝卜、梨等食物。
4.热毒炽盛,当清热解毒,宜食绿豆、苦瓜、菠菜等食物。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法,消除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关心安慰患者。
告知本病发展与防治措施,解除思想顾虑,使其心情舒畅。
4.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5.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五、护理难点
患者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导致营养失调,不利于机体的恢复。
解决思路:
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保证营养及热量供给的重要性,讲解饮食方面的知识。
2.告知患者静息修养,减少交谈,不要高声讲话,避免咽喉劳累引起疼痛。
3.指导患者应用中药含片以减轻疼痛利于进食。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急乳蛾病(急性扁桃体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