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复习进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4. C6H6O
OH
联系网站删除
四、习题参考答案
1.有浅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有红色沉淀产生;
2. D 3.
四、习题参考答案 1. A、C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
四、习题参考答案 1. A、C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
1 己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邻二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用溴
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鉴别己烷、
1 己烯和邻二甲苯。
1 A、D
2
复习题参考答案
1.C 2. B 、 D 3. B 4. D 5. A
、 C 6. A
7.CH3CCl=CHCl 或 CH3CH=CH2 CH3≡C CH 8. C2H6C2H2CO2
2
复习题参考答案
1.C 2. B 、 D 3. B 4. D 5. A 、 C 6. A
7.CH3CCl= CHCl或 CH3CH=CH2 CH3C≡CH
8. C 2H6C2H2CO2
9. 2- 甲基 -2- 戊烯 10. 14 L
6L
11. 2.3 t
12. 160 g
四、习题参考答案
1. C
2. 3.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增强了其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其沸点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甲醇、乙醇、丙醇能与水分子之间通 过氢键结合,因此水溶性很好;而碳原子数多的醇,由于疏水基烷基较大,削弱了亲水基羟基的作用,水溶性较差。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
人教化学选修 5 课后习题部分答案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A、D2D3(1)烯烃(2)炔烃(3)酚类(4)醛类(5)酯类(6)卤代烃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4 4 共价单键双键三键2.33.B4.C(CH3)45.CH3CH=CH2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B2.(1)3,3,4-三甲基己烷(2)3-乙基-1-戊烯(3)1,3,5-三甲基苯3.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重结晶(1)杂质在此溶剂中不溶解或溶解度较大,易除去(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蒸馏30 ℃左右2. C10H8NO2 348 C20H16N2O43. HOCH2CH2OH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4.(1)2,3,4,5-四甲基己烷(2)2-甲基-1-丁烯(3)1,4-二乙基苯或对二乙基苯(4)2,2,5,5-四甲基庚烷5. (1)20 30 1 (2)56%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1.D2.C3.D4.5. 没有。
因为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碳链排列是相同的,与氢气加成后均生成正丁烷。
第二节芳香烃1. 4,2. B3己烷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1己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邻二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鉴别己烷、1己烯和邻二甲苯。
第三节卤代烃1A、D复习题参考答案1.C2. B、D3. B4. D5. A、C6. A7.CH3CCl=CHCl或CH3CH=CH2 CH3C≡CH 8. C2H6C2H2CO29. 2-甲基-2-戊烯 10. 14 L 6 L 11. 2.3 t 12. 160 g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1.C2.3.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增强了其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其沸点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
甲醇、乙醇、丙醇能与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结合,因此水溶性很好;而碳原子数多的醇,由于疏水基烷基较大,削弱了亲水基羟基的作用,水溶性较差。
高中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高中化学选修五这门课程之后,同学们都需要做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帮助巩固知识点和加深理解。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总结的高中化学选修五课后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1. 表示速率定律的式子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速率定律的式子是:v = k[A]^m[B]^n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k表示速率常数,[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m和n表示反应的阶数。
这个式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某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2. 什么是平衡常数K?如何用反应物浓度表达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指在某一温度下,反应物和产物之间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比值。
反应物浓度表达平衡常数的公式是:K = [C]^c[D]^d/[A]^a[B]^b其中,[C]、[D]、[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c、d、a和b分别是平衡化学式中的系数。
3. 什么是反应速度常数k?如何求得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k是指当所有反应物浓度为1摩尔/升时,单位时间内反应的摩尔数。
反应速率常数的求法需要通过实验测得,可以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测量来确定速率常数。
4. 怎么判断一个反应是可逆反应?一个反应是可逆反应意味着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相互转化。
如果一个反应在前进反应和逆反应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那么就是典型的可逆反应。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和电解质溶液的电解1. 什么是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水中能够导电的物质溶液,包括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
2. 电导率和电导率法测定溶液浓度有什么关系?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单位横面积的导体内发生单位电流后,在流过单位长度、单位横积面积的电极间的电势差。
电导率法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基于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电导率也就越大的规律。
3. 什么是电解质分子作为电解质的条件?电解质分子作为电解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分子内部需要带有电荷,并且能够自动解离形成电离子,这样才能在水溶液中产生离子反应,从而使得溶液导电。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人教版)习题:第一章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附答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数量、品种最多的是ⅣA族碳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碳原子既可以跟自身,又可以跟其他原子(如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B.碳原子性质活泼,可以跟多数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C.碳原子之间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又可以形成稳定的双键和三键D.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度不同的链、支链及环,且链、环之间又可以相互结合解析: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回答。
答案:B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答案:A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答案:B4.如图是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分子是()A.C2H5OH B.CH3COOHC.CH3CHO D.C6H5OH解析:由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可知其结构简式为。
答案:B5.如图均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a)(b)(c)(d)(e)(f)(1)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
(2)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代号)。
(3)任写一种与(e)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答案:(1)CH3CH2CH2CH3(2)(b)(f)(3)CH≡CH(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8分,共48分)1.键线式表示的物质是()A.丁烷B.丙烷C.丁烯D.丙烯答案:C2.同分异构体具有()①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②相同的分子式③相同的最简式④相同的物理性质⑤相同的化学性质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②③解析: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故相对分子质量与最简式相同。
答案:D3.下列各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烯和环己烷B.乙烯和己烯C.乙烷和苯D.正丁烷和异丁烷解析:丙烯与环己烷最简式相同,都为“CH2”,但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人教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1节课时001

(2)烯烃的化学性质 ①单烯烃
菜单
菜单
1.从烷烃、单烯烃同系物的分子式分析,烷烃、单烯 烃分子式通式是什么?
【提示】 烷烃:CnH2n+2(n≥1),单烯烃: CnH2n(n≥2)。
菜单
1.异构现象的产生 由于 碳碳双键
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
原子团 在空间的排列方式 不同。
2.异构的分类
菜单
2.化学性质的比较
烷烃
烯烃
通式 代表物
结构特点
CnH2n+2(n≥1)
CnH2n(n≥2)
甲烷(CH4)
乙烯(CH2===CH2)
全部单键;饱和链 含碳碳双键;不饱
烃
和链烃;键角120°
菜单
菜单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比较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一般是C—H、O—H或
不饱和键中的不稳定键先 C—O键断裂,结合一个 键的
菜单
【问题导思】 ①存在顺反异构现象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提示】 分子中需含有碳碳双键。 ②顺2丁烯与反2丁烯分别与Br2加成,产物是否相同? 【提示】 相同。产物均为2,3二溴丁烷。
菜单
1.产生顺反异构现象的条件 顺反异构现象是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为前提的,烷 烃、炔烃不存在这种异构现象。 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的一种,由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 起的,一般指烯烃分子中的双键。 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 顺式异构体。
菜单
1.由沸点数据:甲烷-161.7 ℃、乙烷-88.6 ℃、丁
烷-0.5 ℃、戊烷36.1 ℃,可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①高于-0.5 ℃ ②约是-90 ℃ ③约是-40 ℃
④高于-88.6 ℃
A.①②
人教版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答案(全)

人教版化学选修5 课后习题答案(全)第一单元、习题参考答案1 A 、D2 D3 (1 )烯烃(2)炔烃(3 )酚类(4)醛类(5 )酯类(6)卤代烃1.4 4 共价单键双键三键2.33.B4.C(CH3)45.CH3CH=CH21.B2. (1)3,3,4- 三甲基己烷(2)3-乙基-1-戊烯(3)1,3,5-三甲基苯四1.重结晶(1)杂质在此溶剂中不溶解或溶解度较大,易除去(2 )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蒸馏30 ℃左右2.C10H8NO2 348 C20H16N2O43.HOCH2CH2OH4.(1)2,3,4,5-四甲基己烷(2)2-甲基-1-丁烯(3)1,4-二乙基苯或对二乙基苯(4)2,2,5,5- 四甲基庚烷5.(1)20 30 1 (2)5 6%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有机化合物命名有俗名、习惯命名法(又称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其中系统命名法最为通用,最为重要。
(1 )俗名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存在与性质而得到的名称。
例如,甲烷又称坑气、沼气;甲醇又称木醇等。
(2 )普通命名法用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在10 以内的简单有机化合物,碳原子数在10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如十一、十二、十三,,异构体以“正”异“”新“”等词区分。
如:直链烷烃或其直链烷烃的衍生物用“正”字表示,如“正己烷”正“戊醇”等。
在烃的碳链末端带有甲基支链的用“异”字表示,如“异己烷”异“丁烯”等。
限于含有五、六个碳原子的烷烃或其衍生物中,具有季碳原子(即连接四个烃基的碳原子)的用“新”字表示,如“新己烷”新“戊醇”等。
上述习惯命名法仅适用于结构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需用系统命名法。
在介绍系统命名法之前,先熟悉基的命名。
(3)基名一个化合物失去一个一价原子或原子团,余下的部分称为“基”。
如烷烃(RH )失去一个氢原子即得到烷基(R-),常见的烷基有: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烃基:(4)系统命名法随着有机化合物数目的增多,有必要制定一个公认的命名法。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说明本书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使用该书的高中化学教师教案时参考。
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案建议和教案资源三个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案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
教案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做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案课时。
b5E2RGbCAP教案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案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答案。
教案设计对各节的内容特点、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一些教案方案供参考。
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习题参考答案则是对各节后的习题和每章的复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p1EanqFDPw教案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教案资料、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案时参考。
DXDiTa9E3d由于时间仓促,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案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修订改进。
本书编写者:杜宝山、王磊、李俊、孙京、刘斌、姚驰、丁激扬<按编写顺序)本书审定者:李文鼎、王晶责任编辑:李俊责任绘图:李宏庆、张傲冰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5年1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本章说明一、教案目标1认识常见的官能团;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并体会科学分类法在认识事物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通过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学习,体会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物质性质的多样性。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说课讲解

人教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部分答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节P61 A、D2 D3 (1)烯烃(2)炔烃(3)酚类(4)醛类(5)酯类(6)卤代烃第二节P111.4 4 共价单键双键三键2.33.B4.C(CH3)45.第2个和第六个,化学式略第三节P151.B2.(1)3,3,4-三甲基己烷(2)3-乙基-1-戊烯(3)1,3,5-三甲基苯第四节P231.重结晶(1)杂质在此溶剂中不溶解或溶解度较大,易除去(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蒸馏30 ℃左右2. C10H8NO2 348 C20H16N2O43. HOCH2CH2OH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P254.(1)2,3,4,5-四甲基己烷(2)2-甲基-1-丁烯(3)1,4-二乙基苯或对二乙基苯(4)2,2,5,5-四甲基庚烷5. (1)20 30 1 (2)5 6%第二单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节P36 1.D 2.C 3.D 4.5. 没有。
因为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碳链排列是相同的,与氢气加成后均生成正丁烷。
第二节P 401. 4,2. B3己烷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1己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邻二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鉴别己烷、1己烯和邻二甲苯。
4略第三节P431A、D2略3略复习题参考答案P451.C2. B、D3. B4. D5. A、C6. A7.CH3CCl=CHCl或CH3CH=CH2 CH3C≡CH 8. C2H6C2H2CO29. 2-甲基-2-戊烯 10. 14 L 6 L 11. 2.3 t 12. 160 g第三单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节P551.C2.3.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增强了其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其沸点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部分答案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P6
1 A、D
2 D
3 (1)烯烃(2)炔烃(3)酚类(4)醛类(5)酯类(6)卤代烃
第二节P11
4 共价单键双键三键 (CH3)4 5.第2个和第六个,化学式略第三节P15
2.(1)3,3,4-三甲基己烷(2)3-乙基-1-戊烯(3)1,3,5-三甲基苯
第四节P23
1.重结晶
(1)杂质在此溶剂中不溶解或溶解度较大,易除去
(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蒸馏30 ℃左右
2. C10H8NO2 348 C20H16N2O4
3. HOCH2CH2OH
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P25
4.(1)2,3,4,5-四甲基己烷(2)2-甲基-1-丁烯
(3)1,4-二乙基苯或对二乙基苯(4)2,2,5,5-四甲基庚烷
5. (1)20 30 1 (2)5 6%
第二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P36 4.
5. 没有。
因为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碳链排列是相同的,与氢气加成后均生成正丁烷。
第二节P 40
1. 4,
2. B
3己烷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1己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邻二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因此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鉴别己烷、1己烯和邻二甲苯。
4略
第三节P43
1A、D
2略
3略
复习题参考答案P45
2. B、D
3. B
4. D
5. A、C
6. A
=CHCl或CH3CH=CH2 CH3C≡CH 8. C2H6C2H2CO2
9. 2-甲基-2-戊烯 10. 14 L 6 L 11. 2.3 t 12. 160 g
第三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P551.C
2.
3.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增强了其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其沸点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
甲醇、乙醇、丙醇能与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结合,因此水溶性很好;而碳原子数多的醇,由于疏水基烷基较大,削弱了亲水基羟基的作用,水溶性较差。
4.C6H6O OH
第二节P 59
1.有浅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有红色沉淀产生;
2.D 3.
第三节P 63
1.A、C
第四节P 67
1.
2、
3、3.(1)二烯烃与Cl2的1,4-加成
(2)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
(3)烯烃与HCl的加成反应
(4)醇在浓硫酸存在下的消去反应
复习题参考答案P70
1.D 2.B 3.A、B 4.A 5.B 6.C
7.(1)先分别加入Cu(OH)2,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甲醛溶液;取另四种物质,通入或加入溴水,褪色的为乙烯,出现白色沉淀的为苯酚;余下的加入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振荡后变色的为乙醇,不变的为苯。
(2)方程式略。
8.CH2=CH-COOH
9.② 的产物为:CH2=CH-CH2Cl ④ 的产物为:甘油CH2OH-CHOH-CH2OH
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在制取丙烯时所用的1-丙醇中混有2-丙醇,对所制丙烯的纯度没有影响。
因为二者在发生消去反
应时的产物都是丙烯。
10.A:CH3CH2OH 乙醇 B:CH2=CH2 乙烯 C:CH3CH2Br 溴乙烷
第四单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节P78
1、略 3. 4 mol 4. 16.8 t t
第二节P85
6. 1.04 t
第三节P94
6. 10 000
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P96
15.
16.略 17.(1)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1~2滴碘—碘化钾溶液①。
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原试管中的溶液为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
(2)另取两只试管,分别取少量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3~5 min(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反应),有银镜产生的是葡萄糖溶液,无现象的是蔗糖溶液。
18.略 g 20.3.8×kg
第五单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节P103
第二节P112
1.聚合度8×~××~××~×
×~××~××~×
2.C 3. a和d 4. B 5.硅橡胶
第三节P116
1.
2.B 3.
复习题参考答案P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