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革负母
二十四孝的故事

德
中国传统
文化传承
术 大 奇 之 。
之 所 爱 。 欲 归 以 遗 母 。
乎 。 绩 跪 答 曰 。 吾 母 性
曰 。 陆 郎 作 宾 客 而 怀 橘
枚 。 及 跪 拜 辞 堕 地 。 术
术 出 橘 待 之 。 绩 怀 橘 二
六 岁 。 至 九 江 见 袁 术 。
后 汉 陆 绩 。 字 公 纪 。 年
。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一年冬天,年迈多病的老母亲想要吃活鲤鱼,
时至数九寒天,无处可以弄到,王祥情急之下解开衣服卧在
冰上,说也奇怪,河冰突然融化,跳出两条大鲤鱼,王祥高 兴的拿回鲤鱼给老母亲熬了汤,老母亲吃后,病情好转。王 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 有的孝子。
水王
持冰冻母谮母
。祥
归忽。欲之朱
笑道:“陆郎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
实
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 。
遗
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母 报
深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 慈
。
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人 间 六 岁 儿 。 袖 中 怀 橘
诗 曰 : 孝 悌 皆 天 性
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
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
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
《二十四孝》全解

《二十四孝》全解一、【虞舜耕田】虞舜大孝。
竭力于田。
象鸟相助。
动天。
【原文】虞舜、重华。
父瞽瞍顽。
母握登贤而早丧。
后母嚚。
弟象傲。
常谋害舜。
舜孺慕号泣。
如穷人之无所归。
负罪引慝。
动天。
尝耕于历山。
象为之耕。
鸟为之耘。
帝尧闻之。
妻以二女。
历试诸艰。
天下大治。
因禅焉。
大舜心中。
只有父母。
故不知其他。
只求可得父母之欢心。
故始终不见父母不是处。
人伦之变。
至舜而极。
然能尽爱敬之诚。
那么至顽如瞍。
尚能底豫允假设。
况顽不如瞍者乎。
【译文】虞代的舜帝。
姓。
名叫重华。
他的父亲叫瞽瞍。
没有知识。
又喜欢妄作妄为。
他的生母名叫握登的很贤德。
可是早已亡过了。
他的后母呢。
口里是不说忠信的言语的。
他的弟弟名叫象。
性子又很傲慢。
他们常常想了计谋。
要谋害舜。
舜像孩子般的呼号哭泣。
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
并且以为父亲母亲弟弟的种种行为。
都是自己的侍奉不得法。
所以不能够得到爷娘的喜欢。
舜帝这样的孝顺行为。
终于感动了上天。
有一次。
在历山地方耕田。
大象帮着他耕。
飞鸟帮着他耘。
尧皇帝得知了。
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
屡次用困难的事情。
去试验舜帝。
并不觉得怎么样。
后来天下很太平。
尧帝就把皇帝位子让给他了。
二、【仲由负米】子路尽力。
负米奉亲。
亲没仕楚。
叹不及贫。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
常食藜藿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没。
南游于楚。
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
累茵而坐。
列鼎而食。
乃叹曰。
虽欲食藜藿。
为亲负米。
不可得也。
孔子曰。
由也事亲。
可谓生事尽力。
死事尽思者也。
文耕谓事亲之事。
承颜日短。
报德思长。
如仲氏子者。
方乐负米之欢。
旋抱衔恤之痛。
思藜藿而不得。
列钟鼎而徒然。
子欲养而亲不待。
盖千古有同慨也。
为子者幸而逮存。
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译文】周朝时候。
有个贤人。
姓仲。
名叫由。
表字就叫子路。
他的家里穷苦得很。
天天所吃的。
都是些藜呀、藿呀。
那一类不好的蔬菜。
因为奉养爷娘的缘故。
常常出去。
到百里以外。
背了米回来给爷娘吃。
等到他的爷娘都去世了以后。
他就往南方游历。
江革负母读后感

江革负母:孝道之光,责任之典范
江革负母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对孝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被江革的忠诚和坚韧所感动。
在遭遇世道混乱、生活贫穷的情况下,他始终坚守着对母亲的照顾和保护。
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其次,我认为这个故事体现了孝道的真谛。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
江革的行为正是对这一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他对母亲的关爱和照顾,不仅是对自己责任的担当,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最后,我认为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诱惑。
但是,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保持对家人的关爱和照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总之,江革负母的故事是一则感人至深的经典故事,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孝道的真谛和价值,更让我们认识到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像江革一样勇于承担责任、关爱家人,就一定能够创
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十四孝故事:行佣供母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行佣供母的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行佣供母的故事
行佣供母的故事原文
后汉江革。
少失父。
独与母居。
遭乱。
负母逃难。
数遇贼。
或欲劫将去。
革辄泣告有老母在。
贼不忍杀。
转客。
下邳。
贫穷裸跣。
行佣供母。
母便身之物。
莫不
淄有个人名字叫江革,字次翁,从小失去了父亲,家里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那时各地战乱不断,盗贼四起。
盗贼不仅抢财物,还常常把家中的男子抓去,逼着他们入伙。
江革为了避乱,干脆背了母亲弃家出走去逃难。
母亲年迈,腿脚不方便,为了尽量减少母亲的颠沛流离之苦,江革整天背着母亲奔波。
避盗贼。
长途跋涉,一般人宁愿少带行李,以避免路途上的辛苦。
而江革的母亲虽然年老体重较轻,但走一段长路之后,江革往往累得满头大汗。
母亲心疼儿子,要下来自己走,江革却说:孩儿背着母亲,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感觉到母亲的温暖,孩儿心里很欢欣,感觉自己很有福,可以随时侍奉母亲,所以就会越走越有力
气。
更不忍把他劫走。
就这样,江革屡次感动盗贼,化险为夷。
可见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沦为盗贼也不是他们的本性,都是因为一时之乱,为环境所迫。
如果能够唤醒他们本性里的孝顺,盗贼也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行佣供母_250字

行佣供母_250字
原文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
遭乱,负母逃难。
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
转客下邳〔音pi〕,贫穷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
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翻译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原文
魏王裒,事亲至孝。
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
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
翻译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看《江革负母》有感

看《江⾰负母》有感 今天,我看了⼀个中华德育故事,名字叫《江⾰负母》。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个叫江⾰的孩⼦,他从⼩就失去了⽗亲,家⾥只有母⼦两⼈相依为命。
母亲年纪⼤了,腿脚也不好。
战乱中,江⾰背着母亲到处逃难。
母亲虽然年⽼体重较轻,但⾛⼀段长路之后,江⾰往往累得满头⼤汗。
母亲⼼疼⼉⼦,要下来⾃⼰⾛,江⾰却说:孩⼉背着母亲,就像回到了⼩时候⼀样,感觉到母亲的温暖,孩⼉⼼⾥很欢欣,感觉⾃⼰很有福,可以随时侍奉母亲,所以就会越⾛越有⼒⽓。
江⾰真是⼀个很有孝⼼的孩⼦啊!哪怕⾃⼰再累,也不愿让⽼母亲受苦。
想想现在周围真正有孝⼼的⼦⼥⼜有多少啊?我们真应该向江⾰学习!逃难当中,⼏次遇到强盗,强盗们想要让江⾰和他们⼀起当强盗,江⾰哭着求饶:“我从⼩失去了⽗亲,孤苦伶仃,是母亲含⾟茹苦,把我拉扯****。
如果没有母亲,哪会有今⽇的我。
如果我随⼤王去了,留下孤零零的⽼母亲,兵荒马乱,举⽬⽆亲,母亲如何保全⽣命,如何度过余⽣。
恳请⼤王念我有⽼母在,没有⼈奉养,能放过我们。
”强盗们听了,也被感动了,最后放了他们。
强盗们的⼤王还给他们银两和⼲粮,让他们拿回去度⽇。
可江⾰没接受⼤王给他们的银两和⼲粮,说:“⼤王能放了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
”看到这⾥,我不禁热泪盈眶,江⾰是⼀个多么有孝⼼、多么勇敢、多么有正义感的孩⼦啊!想想⾃⼰,还有很多地⽅做得不如江⾰,我今后⼀定要向江⾰学习,⽐如在家帮妈妈做⼀些⼒所能及的事情,洗碗、扫地、拖地、洗⾐服……,减轻妈妈的负担。
张家港市实验⼩学东校区⼆(6)班肖⽂慧这么年轻的⽣命已经逝去,被残忍⽽愚蠢的夺去了......再怎么喧嚣愤怒,再怎么严判凶⼿,也换不回来那个聪慧可爱的⼩⼥孩了......。
《弟子规》中孝子江革的读后感

《弟子规》中孝子江革的读后感
江革是齐国临淄人,那时候兵荒马乱,人们四处逃难。
江革自幼丧父,与老母亲相依为命,为了逃难,他天天背着母亲,一路上想尽办法寻觅食物,只有母亲吃饱了,自己才舍得吃。
由于江革人高马大,十分壮实,所以在逃难途中,有强盗拉他入伙。
他总是极力哀求:“请大王原谅,我带着老母亲出来逃难,如果跟那么一道走,谁来奉养母亲呢?”
就这样,江革感动了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带着母亲回到了故乡。
人们都称赞他为“江巨孝”。
江革负母逃难的故事让人感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孝子:像感动中国获奖女孩孟佩杰,她从八岁起,就开始悉心照顾患病在床的养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就这样走过了12个年头。
孟佩杰对养母都能如此地关心,而我们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所尽的孝心却只有一点点,有的人还不尊敬父母,对他们吆五喝六、顶嘴,这难道不让我们感到羞愧吗?
从现在开始,我要听从父母的教导,有好吃的要和他们一起分享,放学后主动向他们问好……从最基本的孝道做起,向江革学习!。
江革负母读后感

江革负母读后感《江革负母》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由明代作家冯梦龙所著。
这部小说以江革和他的母亲为主要人物,讲述了江革在政治斗争中的坎坷经历和他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也有了一些感悟。
首先,小说中的江革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
他在政治上受到打压,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他们也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江革的坚韧不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其次,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江革的母亲是一个坚强、善良的女性,她默默地支持着江革,不离不弃。
在江革遭遇挫折的时候,母亲总是给予他最坚定的支持和鼓励。
母亲的爱让江革在逆境中找到了力量,让他能够坚持走下去。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在我身后默默支持着我。
在读完《江革负母》之后,我更加珍惜和感恩自己的母亲,也更加明白了母爱的伟大和宝贵。
最后,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通过对江革和母亲之间的感情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厚的亲情和坚定的信念。
在小说的结尾,江革虽然遭遇了不幸,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继续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种乐观、坚定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心怀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总的来说,读完《江革负母》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通过江革和母亲的故事,我更加明白了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亲人。
这部小说不仅在情节上引人入胜,更在情感上打动人心,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了心灵的滋养。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优秀的作品,从中获得启发,也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革负母】
江革避难。
负母保身。
乱平贫苦。
行佣供亲。
【原文】
汉江革、字次翁。
少失父。
独与母居。
遭世乱。
负母逃难。
数遇贼。
欲劫去。
革辄泣告有老母在。
贼不忍杀。
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
行佣以供母。
凡母便身之物。
未尝稍缺。
母终。
哀泣庐墓。
寝不除服。
后举孝廉。
迁谏议大夫。
李文耕曰。
次翁之孝。
于险阻艰难中。
全人所不能全。
然在次翁。
初不敢料其必全。
只尽其心力。
而造次颠沛。
必于是耳。
孔明鞠躬尽瘁。
宁俞薄鸩橐饘。
正同此一副心事。
忠臣孝子。
所以争光于日月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
有个姓江名革的。
表字叫做次翁。
从小就没有了父亲。
单单剩着江革和他的母亲同住着。
那时候天下不太平了。
盗贼很多。
江革就背了母亲逃难去。
他在路上。
时时碰着这班作乱的盗贼。
要把江革掳去。
和他们一同去做盗贼。
江革总是流着两行眼泪哭诉着说。
我有老母在这里。
要人供养。
我怎么可
以和你们一同去呢。
强盗听到这话。
就发了慈悲念头。
也不忍杀他了。
后来江革辗转在下邳地方作客。
穷得连衣裳鞋子也不完全了。
江革就忙忙碌碌的替人家作工。
赚些工钱来供养母亲。
凡是母亲身边要使用的东西。
没有缺少一点。
后来他的母亲死了。
江革哭得很悲哀。
住在母亲的坟旁。
就是睡的时候。
丧服也不除去。
后来有人见到他的品行不错。
就举他做了孝廉。
最后迁到谏议大夫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