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卷四·文事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人事.白话译文

人事《大学》首重明親,小子先嫻应对。
譯:大学之道最重要的是明明德、日日新,小孩子学礼仪,首先要学应对的话语和礼节。
修容固宜合度,出言尤贵有章。
譯:人的仪容举止固然要适宜合度,说话言语尤应有条理合文法。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譯:智能要圆通品行要端正,胆量要大而心却要细。
阁下、足下,并称人之詞;不佞、鲰zōu生,皆自谦之语。
譯:执事和足下都是对人的尊称;不佞、鲰生都是称自己的谦词。
恕罪曰宽宥yòu,惶恐曰主臣。
譯:请求别人原谅说宽宥,自己惶悚恐惧叫主臣。
88页 会状、春元,举人之称不一;貤封、硕望,仕隠之誉多殊。
译:大会状、大春元都是对举人的不同美称;大貤封、大硕望是对出仕和隐居的赞美也是不同。
大掾yuàn史赞美吏员;大柱石尊崇官宦。
译:大掾史是对属官吏员的美称,大柱石是对重臣乡宦的尊称贺入泮pàn曰云程发轫rèn,贺新冠曰元服加荣。
译:祝贺别人入学读书说云程发轫,祝贺别人升官说是元服加荣。
仕途荣归,谓之锦旋;经商获财,谓之稇kǔn载。
译:祝贺别人荣耀归来谓之锦旋。
祝贺别人经商发财称之稛载。
送礼曰献芹,辞馈曰反璧。
译:送人礼物自谦为献芹;不接受礼物的婉辞则说反璧谢人馈赠曰厚贶kuàng,自谦礼薄曰菲fēi仪译:感谢别人赠予厚礼说厚贶;自谦所送之礼微薄言菲仪。
饯行之礼,谓之赆jìn仪;拜见之赀,谓之贽zhì敬。
译:赠送给人的路费叫赆仪;初次求见人时的礼物名贽敬。
89页贺寿曰祝敬,吊丧曰奠仪。
接风曰洗尘,送行曰祖道。
译:贺寿的礼称祝敬。
吊丧的礼称奠仪,接风的酒叫洗尘,送行的酒叫做祖贱。
犒劳仆夫,谓之旌jīng使;开筵演剧,谓之俳pái优。
译:犒赏仆役、随从叫做旌使;请酒兼带演戏叫做俳优。
答人寄书曰辱承华翰;谢人致问曰多蒙寄声。
索人回信曰早赐玉音;谢人许物曰已蒙金诺。
译:感谢别人寄来书信说辱承华翰;对别人转致的问候表示谢意说多蒙寄声。
《幼学琼林》卷四·制作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四·制作原⽂及译⽂ 以下是店铺编辑为您整理的《幼学琼林》卷四·制作原⽂及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guoxue/)查看。
卷四·制作 作者:程登吉 上古结绳记事,苍颉制字代绳。
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卦;洛龟呈瑞,⼤禹因列九畴。
历⽇是神农所为,甲⼦乃⼤桡所作。
算数作于⾪⾸,律吕造⾃伶伦。
甲胄⾈车,系轩辕之创始;权量衡度,亦轩辕之⽴规。
伏羲⽒造⽹罟,教佃渔以赡民⽤;唐太宗造册籍,编⾥甲以税⽥粮。
兴贸易,制⽾耜,皆由炎帝;造琴瑟,教嫁娶,乃是伏羲。
冠冕⾐裳,⾄黄帝⽽始备;桑⿇蚕绩,⾃元妃⽽始兴。
神农尝百草,医药有⽅;后稷播百⾕,粒⾷攸赖。
燧⼈⽒钻⽊取⽕,烹饪初兴;有巢⽒构⽊为巢,宫室始创。
夏禹欲通神祗,因铸镛钟于郊庙;汉明尊崇佛教,始⽴寺观于中朝。
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钱乐作浑天仪,历家始有所宗。
育王得疾,因造⽆量宝塔;秦政防胡,特筑万⾥长城。
叔孙通制⽴朝仪,魏曹丕秩序官品。
周公独制礼乐,萧何造⽴律条。
尧帝作围棋,以教丹朱;武王作象棋,以象战⽃。
⽂章取⼠,兴于赵宋;应制以诗,起于李唐。
梨园⼦弟,乃唐明皇作始;《资治通鉴》,乃司马光所编。
笔乃蒙恬所造,纸乃蔡伦所为。
凡今⼈之利⽤,皆古圣之前民。
译⽂及注释 译⽂ 上古的时候,当时的⼈们在绳⼦上打各种绳结,以记载事件。
到黄帝时史官仓颉才创造出⽂字,这时候才开始有了⽂字的记载。
伏羲时有龙马背负太极图⾃黄河中浮出来,伏羲依据图上的阴阳点画成⼋卦;⼤禹治平洪⽔,洛⽔中出现了神龟,是吉祥的征兆,⼤禹按照龟背上的⽂字,列出洪⽔范九畴。
历法节⽓是神农所创。
⼤挠以⼗天⼲配上⼗⼆地⽀,造为甲⼦。
算书由⾪⾸所作,⾳乐律吕是伶伦所造。
甲胄⾈车创始于黄帝;权量衡度也是由黄帝⾸⽴规模。
伏羲⽒造了纲罟,教导民众打猎捕鱼;少昊⽒作成弧⽮,是⽤他来攻战征伐,制出⽾耜来做农器,兴起陶冶来做器⽫,创始的都是炎帝;造出琴瑟来调五⾳,变⾰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嫁,创始的就是伏羲。
幼学琼林全文译文

幼学琼林全文译文一、关于幼学琼林幼学琼林可是一本超有趣的古代启蒙读物呢。
它内容超级丰富,就像一个知识的大宝藏。
这本书的作者是程登吉,在古代,它对小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翻译开始啦幼学琼林里的内容好多呀,我就先挑一些来讲讲翻译吧。
比如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世界一片混沌,然后天地开始形成啦。
那些轻而清的气就往上飘,变成了天;那些重而浊的气就往下沉,变成了地。
再比如“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就是说呀,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这五星,被叫做七政;而天、地还有人呢,就被叫做三才。
还有“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这是说,如果心里总是想太多没必要的事情,就和那个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可笑;要是做事情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就和夸父去追太阳一样自不量力呢。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就是说,一个人披星戴月地赶路,就是说他早晚都在奔波;要是在风雨里奔波,那就表示他旅途很劳苦啦。
“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这里讲的是很要好的朋友关系呢。
蔺相如和廉颇是刎颈之交,他们俩的故事可出名了,最后为了国家大义,两个人和好如初;孙策和周瑜是从小就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一起打天下,那感情可深厚了。
“良辰美景,休放虚过;胜友如云,何妨尽欢。
”这么好的时光和景色,可别白白浪费啦;要是有很多好朋友在一起,那就尽情欢乐就好啦。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说的是有才华的人居住的地方就会变得很有名,徐孺子这么有才华,陈蕃专门为他设下坐榻呢。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这就很形象啦,龙到了浅水里就会被小虾戏弄,老虎到了平地上就会被狗欺负,是说英雄落难的时候也会被小人物欺负呢。
三、更多的翻译“口尚乳臭,调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要是说一个人口里还有奶味,就是说这个人年纪小还不懂事;要是一个医生胳膊折了很多次,就说明这个医生经验丰富,很熟练呢。
幼学琼林《人事》原文及翻译

幼学琼林《人事》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幼学琼林《人事》原文及翻译【导语】:人事【原文】《大学》首重夫明新,小子莫先于应对[1]。
《幼学琼林》释译(文阶)

《幼学琼林》释译(文阶)周道云考辑【原文】圣主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扶天捧日之功。
【注释】圣主句:意思是帝王有出现在震位相见于离位的表象,大臣有补天浴日的功劳。
震、离:按易经学说,震代表东方,离代表南方,帝王就像太阳一样从东方升起,在南方照耀天下。
另有一联略异:帝王有出震向离之象,大臣有补天浴日之功。
补天:补上天的缺口。
浴日:给太阳洗澡。
【译文】圣明天子有出震向离的形象,喻治理天下日渐兴旺之意,大臣辅佐帝王,补益规过,有扶天捧日的功勋。
【原文】三公上应三台,郎官上应列宿。
【注释】三公:一般指太师、太保、太傅。
三台:天上的三台星。
古人认为天上的三台星对应人间的三公官职。
郎官:帝王的侍从官。
古人认为郎官对应天上的各个星辰。
【译文】三公对应天上的三台星,各部郎官相当于天上的三台星,各部郎官相当于天上的众星宿。
【原文】宰相爵居鼎铉,选曹职掌铨衡。
【注释】台铉:台指三台星,铉指举鼎用的器具。
台铉指宰相,用来表示位置的重要。
铨衡:度量工具。
用来指吏部官员,比喻衡量人才。
另一联略异:宰相位居台铉,吏部职掌铨衡。
【译文】宰相协助君王治理国家,地位极重要比喻为鼎铉。
史部掌管天下官吏,选拔衡量人材。
【原文】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礼部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空。
【注释】吏部古名天官,长官称大冢宰;户部古名地官,长官称大司徒;礼部古名春官,长官称大宗伯;兵部古名夏官,长官称大司马;刑部古名秋官,长官称大司寇;工部古名冬官,长官称大司空。
另一联略异:曰天官,曰地官,曰春官,曰夏官,曰秋官,曰冬官,六部寮采之通称;曰冢宰,曰司徒,曰宗伯,曰司马,曰司寇,曰司空,尚书侍郎之总号。
【译文】称吏部尚书为天官大冢宰,是说他能总御众官,好像天道统理万物;称户部尚书为地官大司徒,是说他能安抚万民,像大地生养万物;称礼部尚书为春官大宗伯,好似春生万物;称兵部尚书为夏官大司马,是寓意国家武力强盛,像炎炎夏日一般;称刑部尚书为秋官大司寇,是天子立司寇掌刑法,驱耻恶,像秋天一样肃杀严刻;称工部尚书为冬官大司空,是天子立司空使掌邦事,像冬天敛藏财物一样,使民不空乏,六部大略如此。
幼学琼林·人事原文翻译

幼学琼林·⼈事原⽂翻译【原⽂】⼤学⾸重夫明新,⼩⼦莫先于应对①。
其容固宜有度,出⾔尤贵有章②。
智欲圆⽽⾏欲⽅,胆欲⼤⽽⼼欲⼩。
阁下⾜下,并称⼈之辞;不佞鲰⽣,皆⾃谦之语③。
恕罪⽈宽宥,惶恐⽈主⾂④。
⼤春元、⼤殿选、⼤会状,举⼈之称不⼀;⼤秋元、⼤经元、⼤三元,⼠⼈之誉多殊⑤。
⼤掾史,推美吏员;⼤柱⽯,尊称乡宦⑥。
贺⼊学,⽈云程发轫⑦,贺新冠,⽈元服初荣。
贺⼈荣归,谓之锦旋;作商得财,谓之稛载⑧。
谦送礼⽈献芹⑨,不受馈⽈反璧。
谢⼈厚礼⽈厚贶,⾃谦礼薄⽈菲仪⑩。
送⾏之礼,谓之赆仪;拜见之赀,名⽈贽敬。
贺寿仪⽈祝敬,吊死礼⽈奠仪。
请⼈远归,⽈洗尘;携酒送⾏,⽈祖饯。
犒仆夫,谓之旌使;演戏⽂,谓之俳优。
谢⼈寄书,⽈辱承华翰;谢⼈致问,⽈多蒙寄声。
望⼈寄信,⽈早赐⽟⾳;谢⼈许物,⽈已蒙⾦诺。
具名帖,⽈投刺;发书函,⽈开缄。
思慕久,⽈极切瞻韩,想望殷,⽈久怀慕蔺。
相识未真,⽈半⾯之识;不期⽽会,⽈邂逅之缘。
登龙门,得参名⼠;瞻⼭⽃,仰望⾼贤。
⼀⽇三秋,⾔思慕之甚切;渴尘万斛,⾔想望之久殷。
暌违教命,乃云鄙吝复萌;来往⽆凭,则⽈萍踪靡定。
虞舜慕唐尧,见尧于羹,见尧于墙。
颜渊学孔圣,孔步亦步,孔趋亦趋。
曾经会晤,⽈向获承颜接辞;谢⼈指教,⽈深蒙⽿提⾯命。
求⼈涵容,⽈望包荒;求⼈吹嘘,⽈望汲引。
求⼈荐引,⽈幸为先容;求⼈改⽂,⽈望赐郢斫。
借重⿍⾔,是托⼈⾔事;望移⽟趾,是浼⼈亲⾏。
多蒙推毂,谢⼈引荐之辞;望作领袖,托⼈⾸倡之说。
⾔辞不爽,谓之⾦⽯语;乡党公论,谓之⽉旦评。
逢⼈说项斯,表扬善⾏;名下⽆虚⼠,果是贤⼈。
党恶为⾮,⽈朋奸;尽财赌博,⽈孤注。
徒了事,⽈但求塞责;戒明察,⽈不必苛求。
⽅命是逆⼈之⾔,执拗是执⼰之性。
⽈觊觎、⽈睥睨,总是私⼼之窥望;⽈倥偬、⽈旁午,皆⾔⼈事之纷纭。
⼩过必察,谓之吹⽑求疵;乘患相攻,谓之落井下⽯。
欲⼼难厌如溪壑,财物易尽若漏卮。
望开茅塞,是求⼈之教导;多蒙药⽯,是谢⼈之箴规。
《幼学琼林》卷四·讼狱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四·讼狱原文及译文卷四·讼狱作者:程登吉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上有恤刑之主,桁杨雨润;下无冤枉之民,肺石风清。
虽囹圄便是福堂,而画地亦可为狱。
与人构讼,曰鼠牙雀角之争;罪人诉冤,有抢地吁天之惨。
狴犴猛犬而能守,故狱门画狴犴之形;棘木外刺而里直,故听讼在棘木之下。
乡亭之系有岸,朝廷之系有狱,谁敢作奸犯科;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上当原情定罪。
囹圄是周狱,羑里是商牢。
桎梏之设,乃拘罪人之具;缧绁之中,岂无贤者之冤。
两争不放,谓之鹬蚌相持;无辜牵连,谓之池鱼受害。
请公入瓮,周兴自作其孽;下车泣罪,夏禹深痛其民。
好讼曰健讼,挂告曰株连。
为人息讼,谓之释纷;被人栽冤,谓之嫁祸。
徒配曰城旦,遣戍是问军。
三尺乃朝廷之法,三木是罪人之刑。
古之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今之律例,笞、杖、死罪、徒、流。
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唐太宗纵囚归狱,古人之诚信可嘉。
花落讼庭间,草生囹圄静,歌何易治民之间;吏从冰上立,人在镜中行,颂卢奂折狱之清。
可见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梁肉,德教为先。
译文及注释译文百姓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圣明的人认为人世间没有官司可打是最宝贵的。
上面有慎用刑法的君主,用刑犹如细雨滋润万物,使罪犯被感化而向善;下面也没有被冤枉的百姓,用来喊冤的肺石则冷冷清清。
虽然幽苦能帮助人们弃恶从善,牢狱可能就是福堂;上古的民风淳朴,在地上画一个圈也能成为监狱。
和人结怨打官司可以说是“鼠牙雀角”的争斗;但是犯人诉讼冤情则有“抢地吁天”的惨状。
狴犴生得勇猛肥大,能看门守户,因此古代的牢门上常画有它的图形。
棘木外面长着针刺但里面却是直的,所以古代的司法官大多在棘木下审理案件。
乡亭的监牢有“岸”,朝廷的监牢有“狱”,谁还敢为非作歹,违法犯罪;死了的人不可能再活过来,服过刑的人也不可能再用金钱赎回,所以上面应当按照实际情况量刑定罪。
“囹圄”是周代的监狱,“羑里”是商代的牢房。
幼学琼林(卷四 )释道鬼神

儒家谓之世,释家谓之劫,道家谓之尘,俱谓俗缘之未脱; 儒家曰精一,释家曰三昧,道家曰贞一,总言奥义之无穷。
注释:
世、劫、尘:《楞严经》记载:三十年为一世,五百年为一劫,千年为一尘。 俗缘之未脱:还没有摆脱世俗的人事关系,不能得道成仙。 精一:精心一意,《书·大禹谟》:“惟精惟一。” 三昧:梵语音译,佛教语,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 贞一:专一,守一,是道家所谓的保持本性,自然无为。
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 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
注释: 沙门:梵语音译“沙门那”的简称,也译作“桑门”,就是僧 侣、僧徒。意思是勤修善法,止息恶习。释:中国佛教对释迦 牟尼的简称,后来又泛指佛教。东晋道安受戒,用释作姓,开 中国汉族僧尼称释之先河,后来就相袭乘。释慧皎《高僧传· 释道安传》:“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不同。安以为 六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
译文: 儒家称的“世”,佛家称之为“劫”,道家称之为“尘”, 这都是说还没有摆脱世俗的人事牵连;儒家说“精一”,佛 家说“三昧”,道家说“贞一”,这都是说深奥的道理无穷 无尽。
达摩死后,手携只履西归; 王乔朝君,舄化双凫下降。
注释:
达摩死后:菩提达摩在少林圆寂后,被葬在熊耳山定林寺,相传北魏使者宋 云出使西域回来,在葱岭看见达摩提着一只鞋子走过来,说是到西天去。 王乔:汉朝人,曾担任县令,相传可以把两只鞋子变成野鸭子。 舄:古代一种有复底的鞋。 凫:野鸭。
烧丹炼汞
和尚自谦,谓之空桑子;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
注释:
空桑子:《列子》云,有莘氏女采药,在空桑中得到一个婴儿,由庖人 养大,取名伊。后来,有莘氏女嫁商汤,伊作陪嫁之臣随往。后来被汤 用为相,所以称伊尹。僧人用此表示自谦,取其没有父母之意。 步虚声:道士诵经的声音,仿效空中传来的神仙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学琼林》卷四·文事原文及译文作者:程登吉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
《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
《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
二戴曾删《礼记》,故曰《戴礼》;二毛曾注《诗经》,故曰《毛诗》。
孔子作《春秋》,因获麟而绝笔,故曰《麟经》。
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铖,乃《春秋》一字之贬。
缣缃黄卷,总谓经书;雁帛鸾笺,通称简札。
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
雕虫小技,自谦文学之卑;倚马可待,羡人作文之速。
称人近来进德,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羡人学业精通,曰面璧九年,始有此神悟。
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誉才高,曰今之班马;羡诗工,曰压倒元白。
汉晁错多智,景帝号为智囊;高仁裕多诗,时人谓之诗窖。
骚客即是诗人,誉髦乃称美士。
自古诗称李杜,至今字仰钟王。
白雪阳春,是难和难赓之韵;青钱万选,乃屡试屡中之文。
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音之嘹喨。
涉猎不精,是多学之弊;咿唔呫毕,皆读书之声。
连篇累牍,总说多文;寸楮尺素,通称简札。
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文章全美,曰文不加点;文章奇异,曰机杼一家。
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绣梓,谓之杀青。
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
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风云;典籍储藏,皆在兰台石室。
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唐太完好文,开科取士。
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燎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邪说曰异端,又曰左道;读书曰肄业,又曰藏修。
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求作文,曰乞挥如椽笔;羡高文,曰才是大方家。
竞尚佳章,曰洛阳纸贵;不嫌问难,曰明镜不疲。
称人书架曰邺架,称人嗜学曰书淫。
白居易生七月,便识之无二字;唐李贺才七岁,作高轩过一篇。
开卷有益,宋太宗之要语;不学无术,汉霍光之为人。
汉刘向校书于天禄,太乙燃藜;赵匡胤代位于后周,陶谷出诏。
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扬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
李守素通姓氏之学,敬宗名为人物志;虞世南晰古今之理,太宗号为行秘书。
茹古含今,皆言学博;咀英嚼华,总曰文新。
文望尊隆,韩退之若泰山北斗;涵养纯粹,程明道如良玉精金。
李白才离,咳唾随风生珠玉;孙绰词丽,诗赋掷地作金声。
才华横溢的士人才储八斗,学识广博的儒士学富五车。
三坟五典是记载三皇五帝事迹的历史书;八索九丘是描写八泽九州的地理志。
尚书上记载的是上古时期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政事;周易由周文王、周公所编纂,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的精心杰作。
戴德、戴圣删减礼记,所以礼记叫做载礼;毛亨、毛苌曾经注解诗经,故而诗经又名毛诗。
孔子修春秋,至鲁哀公十四年因捕获麒麟而停笔,因此春秋别名麒经。
太公谈论韬略都是借着虎豹来命那篇章之名。
《春秋》上一个字的褒扬,如同华衮的荣耀;《春秋》上一个字的贬斥,如同斧钺的严厉。
缣缃和黄卷都是经书的总称。
雁帛和鸾笺皆为书信的别名。
锦心绣口是用来形容李白的诗文,词藻华丽文思优美,画银钩用来比喻王羲之的书法笔力刚健,生动圆润。
像雕虫般的小技自谦艺学的太卑;有倚马一样的大才,是称羡别人写作神速。
赞扬别人进步神速就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称赞别人学业精通,谓面壁九年才能有这样的神悟。
造五凤楼是赞他文字的精奇,七步成章是颂扬他才思敏捷七步成诗。
称誉人家才学高尚,便说是当代的班固、司马迁;称羡别人善于写诗,说可以压倒元稹、白居易。
汉代晁错很有智慧,汉景帝称他为智囊,王仁裕着诗万篇,时人称他为诗窖。
骚客,就是诗人,誉髦,是俊士的美名。
自古以来论诗者推崇李白、杜甫;迄今为止书法界最敬仰的是钟繇、王羲之。
阳春白雪的曲调都是最难以和唱的,也最难以接续的高雅之曲;万选青钱的高才,是形容屡试屡中的好文章。
诗文词赋雄健豪放,鬼神也为之震惊;歌声优美嘹亮使人难忘,连天上的云都停驻聆听。
涉猎广泛不求精深是学习者的弊病,终日咿唔不肯休息,是勤苦诵读的工夫。
一篇接一篇的书牍一大堆,是形容多文的样子;一寸宽的纸,一尺长的素,都是说的信札。
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为润笔。
因为教书而得到粮食称之为舌耕。
文思敏捷一气呵成,无须修改谓之文不加点,这样的文章新奇,有自己的特色风格称为机杼一家。
字句没有空设,要使命意遣词,能够扫尽虚浮都从百炼。
自谦才华不足谓之袜线线之才,自惭学浅,只有书本知识而无见解称记问之学。
参加考试的人,做不出文章而交白卷,叫做曳白;著作完成之后,镌刻在梓木上,叫做杀青。
斟酌字句反复考虑叫做推敲,剪裁诗章的苦处,费心于文字的推敲。
荒废学业的弊病,是在于不时作辍。
文章浮浅言之无物,如同月露风云;古代典籍图书的储藏,都在兰台石室。
秦始皇暴虐无道,焚烧书籍,活埋书生。
唐太宗网罗人才开科取士。
依着旧样画出葫芦,是说人作文章只知抄袭不会创作。
草率马虎语辞不求精详。
奸邪的论说,叫做异端,又叫旁门左道;读书学习,叫做肄业,又叫藏修。
古代没有纸,就在四棱木板上写字,所以作文称为染翰操觚;拜师学习,是求教学问,所以叫做执经问难。
请人写文章说乞挥如椽笔,称赞别人文章高妙说这才是大方家。
文章得到大家推崇广泛流传称为洛阳纸贵。
有学问的人不嫌别人请教多称为明镜不疲。
唐代李泌封邺侯藏书丰富,后来称赞他人书多便说邺架,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便称为书淫。
白居易出生才七个月,便认识了之、无这两个字;李贺七岁就有文名,作了高轩过这一篇文章。
只要开卷就有益处,是宋太宗身体力行的话,不知学习没有道术,是班固对霍光的评语。
汉代的刘向,在天禄阁校正五经,元宵这一天,遇见一位老人,自称是太乙星精,手执青藜杖,为他点燃明亮的火焰;赵匡胤代替后周做皇帝,是在陈桥兵变时,有个翰林学士陶谷,代替后周皇帝拟成禅位诏书。
从袖里捧出。
才华横溢的士人才储八斗,学识广博的儒士学富五车。
三坟五典是记载三皇五帝事迹的历史书;八索九丘是描写八泽九州的地理志。
尚书上记载的是上古时期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政事;周易由周文王、周公所编纂,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的精心杰作。
戴德、戴圣删减礼记,所以礼记叫做载礼;毛亨、毛苌曾经注解诗经,故而诗经又名毛诗。
孔子修春秋,至鲁哀公十四年因捕获麒麟而停笔,因此春秋别名麒经。
太公谈论韬略都是借着虎豹来命那篇章之名。
《春秋》上一个字的褒扬,如同华衮的荣耀;《春秋》上一个字的贬斥,如同斧钺的严厉。
缣缃和黄卷都是经书的总称。
雁帛和鸾笺皆为书信的别名。
锦心绣口是用来形容李白的诗文,词藻华丽文思优美,画银钩用来比喻王羲之的书法笔力刚健,生动圆润。
像雕虫般的小技自谦艺学的太卑;有倚马一样的大才,是称羡别人写作神速。
赞扬别人进步神速就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称赞别人学业精通,谓面壁九年才能有这样的神悟。
造五凤楼是赞他文字的精奇,七步成章是颂扬他才思敏捷七步成诗。
称誉人家才学高尚,便说是当代的班固、司马迁;称羡别人善于写诗,说可以压倒元稹、白居易。
汉代晁错很有智慧,汉景帝称他为智囊,王仁裕着诗万篇,时人称他为诗窖。
骚客,就是诗人,誉髦,是俊士的美名。
自古以来论诗者推崇李白、杜甫;迄今为止书法界最敬仰的是钟繇、王羲之。
阳春白雪的曲调都是最难以和唱的,也最难以接续的高雅之曲;万选青钱的高才,是形容屡试屡中的好文章。
诗文词赋雄健豪放,鬼神也为之震惊;歌声优美嘹亮使人难忘,连天上的云都停驻聆听。
涉猎广泛不求精深是学习者的弊病,终日咿唔不肯休息,是勤苦诵读的工夫。
一篇接一篇的书牍一大堆,是形容多文的样子;一寸宽的纸,一尺长的素,都是说的信札。
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为润笔。
因为教书而得到粮食称之为舌耕。
文思敏捷一气呵成,无须修改谓之文不加点,这样的文章新奇,有自己的特色风格称为机杼一家。
字句没有空设,要使命意遣词,能够扫尽虚浮都从百炼。
自谦才华不足谓之袜线线之才,自惭学浅,只有书本知识而无见解称记问之学。
参加考试的人,做不出文章而交白卷,叫做曳白;著作完成之后,镌刻在梓木上,叫做杀青。
斟酌字句反复考虑叫做推敲,剪裁诗章的苦处,费心于文字的推敲。
荒废学业的弊病,是在于不时作辍。
文章浮浅言之无物,如同月露风云;古代典籍图书的储藏,都在兰台石室。
秦始皇暴虐无道,焚烧书籍,活埋书生。
唐太宗网罗人才开科取士。
依着旧样画出葫芦,是说人作文章只知抄袭不会创作。
草率马虎语辞不求精详。
奸邪的论说,叫做异端,又叫旁门左道;读书学习,叫做肄业,又叫藏修。
古代没有纸,就在四棱木板上写字,所以作文称为染翰操觚;拜师学习,是求教学问,所以叫做执经问难。
请人写文章说乞挥如椽笔,称赞别人文章高妙说这才是大方家。
文章得到大家推崇广泛流传称为洛阳纸贵。
有学问的人不嫌别人请教多称为明镜不疲。
唐代李泌封邺侯藏书丰富,后来称赞他人书多便说邺架,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便称为书淫。
白居易出生才七个月,便认识了之、无这两个字;李贺七岁就有文名,作了高轩过这一篇文章。
只要开卷就有益处,是宋太宗身体力行的话,不知学习没有道术,是班固对霍光的评语。
汉代的刘向,在天禄阁校正五经,元宵这一天,遇见一位老人,自称是太乙星精,手执青藜杖,为他点燃明亮的火焰;赵匡胤代替后周做皇帝,是在陈桥兵变时,有个翰林学士陶谷,代替后周皇帝拟成禅位诏书。
从袖里捧出。
南朝梁代的江淹梦见笔上生出五彩缤纷的花朵,以后作文,构思谋篇,如行云流水,大有进步;汉代扬雄梦见自己口里吐出白凤来,再作词赋,遣词造句,如有神助,更加新奇。
李守素精通姓氏之学,许敬宗戏称之为人物志。
虞世南明悉古今之理,唐太宗称其为行秘书。
说人茹古含今,是对学问渊博、通晓古今的称赞;说人口咀精英,齿嚼华美,都是赞许文章的新奇,不同流俗。
韩愈文章声望尊隆,世人景仰他如泰山北斗。
程颢涵养纯粹,世人比之为良玉精金。
李白诗才极高,脱口而出便是珠玉之句,孙绰博学善文,包今统古,为文词赋华丽,掷地有金石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