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卷一.朝廷 翻译
《幼学琼林-朝廷》原文、译文及注释

《幼学琼林·朝廷》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幼学琼林·朝廷明代-程登吉三皇为皇,五帝为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皇帝即位曰龙飞,大臣觐君曰虎拜。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辰乃人君所位。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曰股肱。
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德奉三无,功安九有。
陈桥驿军兵欲变,独日重轮;春陵城圣哲挺生,一禾九穗。
祥钟汉代,禁中卧柳生枝;瑞霭宋廷,榻下灵芝生叶。
设鼓悬钟,千古仰夏王之乐善;释旄结袜,万年钦西伯之尊贤。
信天命攸归,驰王骤帝;知人心爱戴,冠道履仁。
帝尧用心,哀孺子,又哀妇人;武王伐暴,廉货财,还廉女色。
六宫无丽服,玄宗罢织锦之坊;万姓有余粮,周祖建绘农之阁。
仁宗味淡而撤蟹,晋武尚朴而焚裘。
汉文除肉刑,仁昭法外;周武分宝玉,恩溢伦中。
更知唐主颂成功,舞扬七德;且仰汉高颁令典,约法三章。
对照翻译:三皇为皇,五帝为帝。
天皇地皇人皇,叫做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叫做五帝。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拿德来实行他的仁,这是王,拿力来假借行仁的,这是霸。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天子是天下的主,诸侯是一国的君。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官天下,是把帝位传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家天下,是把帝位传子。
陛下,尊称天子;陛下是对于天子的尊称。
殿下,尊重宗藩。
殿下是对于宗藩的尊称。
皇帝即位曰龙飞,大臣觐君曰虎拜。
新皇登基,叫做“龙飞”,臣子朝君,叫做“虎拜”。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1. 背景概述《幼学琼林》是明代赵君能于1469年所编写的一部儿童读物,该书共分为七个部分,涵盖了语文、数学、历史、人伦、音乐、绘画等各个领域,内容涉及广泛,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读物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学琼林》的全文和解释。
2. 全文和解释2.1 语文篇语文篇共分为三十五则,主要包括字音、字义、词义、造句、修辞等各方面,为中国古代教学中的“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著作的姊妹篇。
2.2 数学篇数学篇共分为十六则,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的基础内容,其中包括数的计算、比例、方程式的解法、三角形的面积、体积等基本知识。
2.3 历史篇历史篇共分为二十一则,主要介绍中国历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状况等内容,涉及从黄帝时期到明王朝的历史发展。
该部分内容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启发,启发读者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2.4 人伦篇人伦篇共分为二十九则,介绍了封建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家庭关系、友谊等内容,强调了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教育,对当时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5 音乐篇音乐篇共分为六则,介绍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包括音高、音符、乐器等,本篇内容较为简单,旨在启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音乐普及工作。
2.6 绘画篇绘画篇共分为八则,介绍了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包括用笔、色彩、造型等,通过实例的讲解,为孩子们提供一定的美术素养和技巧。
2.7 文史篇文史篇共分为四则,介绍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周易》、《论语》等内容,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 评价在中国古代,儿童读物少而精,而《幼学琼林》则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肯定。
作为一部全面性的儿童读物,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弘扬了儒家精神,对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出了极大的影响。
它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品德和思想的培养。
《幼学琼林》(将略)原文与翻译

《幼学琼林》(将略)原文与翻译【原文】治世以文,弼亮之臣攸赖;勘乱以武,熊罢之士宜先。
【译文】以文化来治理天下,辅佐启导的文臣,最为可靠;以武力来平定祸乱,如态如罴的猛将在所当先。
【原文】起、剪、颇、牧、秦赵之干城;卫、霍、英、彭,炎刘之上将。
【译文】白起、王剪、廉颇、李牧是秦赵两国的名将;卫青、霍去病、英布、彭越是炎汉一朝的上将。
【原文】太公黄钺白旄以董六师,武侯葛巾羽扇而临大敌,将在谋而不在勇;曹公渡江八十万,败于周瑜,先主连营七百里,破于陆逊,兵在精而不在多。
【译文】姜太公左持黄金钺右执白令旗,替周武王督率六师,诸葛亮头戴葛布巾,手执羽毛扇,自己亲身兵临大敌,可见为将之道不在乎是否有勇,而在乎是否多谋;曹操渡江有八十万人,被周瑜以三万人杀败,刘备连营有七百里远,被陆逊用火攻打破,可见用兵之道,不在乎兵多而在乎兵精。
【原文】炽牛尾以冲燕,窃虎符而救赵,为轰雷掣电之师;雅歌投壶以临戎,轻裘缓带而拒敌,乃镇静雍容之将。
【译文】齐人田单用火车阵冲破了燕军,魏信陵偷窃兵符去救了赵国,这都是轰雷掣电的兵马;汉祭遵临兵事,还是雅歌投壶,晋羊佑为将军,却是轻裘缓带,这都是镇定从容的大将。
【原文】韩信囊沙以破楚,邓艾踰崖以袭蜀,孙膑收减灶之功,马援定聚米之策,此多算而胜之验也;飞将军一见而魂销,眞天威七擒而心服,郝玼怖小儿之啼,石虔愈病夫之疟,此威名素着之征也。
至于济河焚舟,誓死不回而报晋;卧薪尝胆,深谋积虑以平吴。
【译文】韩信襄沙决水大破楚军,郑艾暗度阴平龙取蜀都,孙膑战败庞涓,是用了减灶增兵的计策,马援讨灭隗器,是用了聚米为山的方法,这些都是多算而胜的效验;李广号称飞将军,敌人一见便魂消魄散,孔明可算真天威,南蛮被擒终于心服,郝玼威名可以用来恐吓小儿的啼哭;石虔形状可以治愈病人的疟疾,这些都是声望素着的明征。
至于秦穆公渡过了河,就烧去了船只,宁可战死,也不肯退回玼,最后终于报了晋国的前仇,越王身卧积薪口尝苦瞻,深用谋略久积思虑,才平了吴国的土地。
《幼学琼林》全文译文(二)

《幼学琼林》全文译文(二)卷一·岁时《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
【原文】爆竹一声除旧,桃符(01)万户更新。
靡履端(02),是初一元旦;人日(03),是初七灵辰(04)。
元日献君以椒花颂(05),为祝遐龄;元日饮人以屠苏酒(06),可除瘟疫。
新岁曰望春(07),去年曰客岁(08)。
【注释】(01)桃符: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避祸。
后来人们为了图省事,就直接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这就是最早的门神。
(02)终端:开端。
(03)人日:传说天地初开时,第一日为鸡日,之后依次为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
(04)灵辰:人日的别称,意为吉祥的时刻。
(05)椒花颂:《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
其词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
青陽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
’”后用椒花颂来指新年祝词。
(06)屠苏酒: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以中药入酒浸制而成,具有益气温陽、祛风散寒、避除瘟疫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
(07)王春:孔子编的《春秋》第一句就是“元年春,王正月”。
“元年春”是指鲁隐公元年的春天,“王正月”是指周王室制定的历法的正月。
《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一)

《幼学琼林》全⽂及解释(卷⼀)在编者看来,中国传统的蒙学读本,编得最好的,⼤概要数这部《幼学琼林》了。
⾸先,相对⽽⾔,它较少封建伦理说教,⽽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任;其次,它包罗了⼗分丰富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全部传统知识类型的⼀个缩影,也可以称得上是⼀部百科全书;再次,正⽂部分就有释⽂,⼈们读起来颇党明⽩晓畅,毫⽆滞碍,⽽且释⽂简洁允当,决不拖泥带⽔;最后,它不为字数所限,不拘短长,只求偶句成对,颇便诵读。
正因为如此,此书成篇后,续作不绝,增补如缕。
清⼈邹圣脉、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再增补。
此外,还有⼈仿效其体式,另⾏撰述,如清⼈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
《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民国时期风⾏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此书的作者,⼀般都认为是明西昌⼈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邱睿(——三点⽔)。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童的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邱睿。
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了增补。
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写成的,全书全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称“读了《增⼴》会说话,读了《幼学》⾛天下”。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物、天⽂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朝廷⽂武、饮⾷器⽤、宫室珍宝、⽂事科第、释道⿁神等诸多⽅⾯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但是书中也有⼀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来说难以认同。
【幼学琼林】全文及翻译

【幼学琼林】全文及翻译【幼学琼林】全文及翻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一·地舆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一·岁时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一·朝廷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一·文臣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一·武职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兄弟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夫妇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叔侄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师生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婚姻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女子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外戚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身体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二·衣服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三·人事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三·饮食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三·宫室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三·器用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三·珍宝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三·贫富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四·文事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四·科第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四·制作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四·技艺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四·讼狱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四·鸟兽原文及译文《幼学琼林》卷四·花木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原文与译文

幼学琼林原文与译文幼学琼林原文与译文卷一·时序【原文】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译文】爆竹一声除旧岁,新的一年又来临了;门上换上了新的桃符,以迎接新的一年。
【原文】履端为首祚;人日是灵辰;献椒花颂,为祝遐龄;饮屠苏酒,可除疠疫。
【译文】正月初一日是元旦称为首祚。
正月初七日是人日称作灵辰;元旦将椒花酒献给君王,是借此祝颂他长寿。
请乡邻朋友喝屠苏酒,可以驱除瘟疫百玻【原文】新正曰首春,去年曰客岁。
火树银花合,言灯节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谓金吾之放夜。
【译文】新正别名首春,去年则称客岁;火树银花合,是形容元宵节的灿烂辉煌;星桥铁销开是说元宵节这一天开禁,放下吊桥听任城内外游人自由往来观赏灯火。
【原文】二月朔为中和节,三月三为上巳辰;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为春社。
寒食是清明前一日,初伏是夏至第三庚。
【译文】二月初一是中和节,三月初三日为上巳春浴之时。
冬至后第一百零六天是清明节,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叫做春社;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初伏日则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原文】孟夏乃为麦秋,端午是为蒲节。
六月六日,节名天贶;五月五日,序届天中。
【译文】四月麦熟所以称为麦秋;端午日饮菖蒲酒所以又称为蒲节;六月初六日是天贶节;五月五日称为天中节。
【原文】竞渡端陽,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
【译文】端午节龙舟兢渡,以悼念溺水身死的屈原;重陽节登高山揷茱萸饮茱萸酒,是效法桓景避灭的故事。
【原文】二社燕鶏豚,群饮治聋之酒;七夕会牛女,家穿乞巧之针。
【译文】春秋二社日,家家户户杀猪宰鶏祭祀土地公神,大家争饮可以医治耳聋的酒。
七月初七牛郎织女渡河相会,妇女在庭院摆上香案,祭拜七娘妈乞求得到织布绣花的巧技术。
【原文】月朗中秋,唐帝神游于月府;九月风高,孟生落帽于龙山。
【译文】中秋之夜月光分外清朗,唐明皇梦游月宫;重陽节登龙山,山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上。
【原文】汉人蜡祭曰腊,故称十二月为腊;秦皇御讳曰政,故读正月为征。
《幼学琼林》卷一·武职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卷⼀·武职原⽂及译⽂ 以下是店铺编辑为您整理的《幼学琼林》卷⼀·武职原⽂及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m./guoxue/)查看。
卷⼀·武职 作者:程登吉 韩柳欧苏,固⽂⼈之最著;起翦颇牧,乃武将之多奇。
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江东有⼋千⼦弟。
孙膑吴起,将略堪夸;穰苴尉缭,兵机莫测。
姜太公有《六韬》,黄⽯公有《三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遂讥众,碌碌⽆奇。
⼤将⽈⼲城,武⼠⽈武弁。
都督称为⼤镇国,总兵称为⼤总戎。
都阃即是都司,参戎即是参将。
千户有户侯之仰,百户有百宰之称。
以车为户⽈辕门,显揭战功⽈露布。
下杀上谓之弑,上伐下谓之征。
交锋为对垒,求和⽈求成。
战胜⽽回,谓之凯旋;战败⽽⾛,谓之奔北。
为君泄恨⽈敌忾;为国救难⽈勤王。
胆破⼼寒,⽐敌⼈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卒败北之魂。
汉冯异当论功,独⽴⼤树下,不夸⼰绩;汉⽂帝尝劳军,亲幸细柳营,按辔徐⾏。
苻坚⾃夸将⼴,投鞭可以断流;⽑遂⾃荐才奇,处囊便当脱颖。
羞与哙等伍,韩信降作淮阴;⽆⾯见江东,项⽻羞归故⾥。
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
卫青为牧猪之奴,樊哙为屠狗之辈。
求⼠莫求全,⽏以⼆卵弃⼲城之将;⽤⼈如⽤⽊,⽏以⼨朽弃连抱之材。
总之君⼦之⾝,可⼤可⼩;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古英雄,难以枚举;欲详将略,须读《武经》。
译⽂及注释 译⽂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是⽂⼈中最著名的⼈,⽩起、王翦、廉颇、李牧是武将中的多奇智的⼈。
范仲淹能⽂能武,胸中有数万甲兵;项⽻渡江作战时,带过来⼋千江东⼦弟。
孙膑和吴起,⽤兵的谋略值得⼈们夸赞;穰苴和尉缭,⽤兵的计谋敌⼈难以猜测。
姜太公曾经写过《六韬》,黄⽯公曾经写过《三略》。
韩信领兵打仗,兵越多越好,没有限制;⽑遂助平原君说服楚王后,讽刺同去的其他⼈碌碌⽆奇。
⼤将保卫国家叫“⼲城”,武⼠头戴武冠,称作“武弁”。
都督⼜可以称作“⼤镇国”,总兵⼜可以称作“⼤总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翻译
《幼学琼林》
卷一
朝廷
三皇为皇,五帝为帝。
(1) 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2) 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3) 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4)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5) 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6) 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7)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
(8) 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曰股肱。
(9) 龙之种,麟之角,俱雀宗藩;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
(10) 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
(11)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
(12) 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
(13)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14) 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
(15) 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四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16)尊帝父曰:太上逍遥,颂国母曰:女中尧舜。
神器
大宝,皆言帝位;淑妃贵嫔,总是宫娥;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帝婿非正驾之车,故有驸马之职。
县主、乡君,侈言宗女之贵,仪宾、郡马,艶称戚里之荣;试观人世繁华,谁似皇家富贵。
【注释】
(1) 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
五帝:有多种说法,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2)以力假仁者霸:借助武力推行仁义的称为霸主。
(3)诸侯:周代天下分为许多小诸侯国,国君称为诸侯。
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4)官天下:尧、舜时实行禅让制度,由贤人继承君位,称为官天下,到禹时君位传给了儿子,称为家天下。
据《湘山野录》载:宋真宗问李仲容,何谓官家?李仲容答道:五帝时官天下,三王时家天下,兼有五帝三王之德,故称为官家。
(5)宗蕃:指与天子同姓的诸侯。
(6)觐:拜见。
(7)纶音:《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王言如纶,其出如孛。
"
(8)椒房、枫宸:汉代在后宫墙上多以椒涂墙,用以取暖避恶气,故后宫称椒房;在帝王殿前多种植枫树,故帝王所居之处称为枫宸。
(9)元首:头脑。
股肱:大腿和胳膊。
(10)储、贰:对太子的称呼。
(11)青宫:太子住的地方叫东宫,东方属青,所以又叫青宫。
玺:玉刻的印。
秦始皇开始用玉刻印作为皇帝的宝印。
(12)宗室之派演于大潢:宗室的分支派别是从天池中发源的。
演,长流;潢,水池。
帝胄: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牒:册也。
(13)前星耀彩。
古人认为三星中的中星是代表天子位,前星代表太子位,后星代表庶子位,所以前星放射出光芒用来表示祝愿太子。
嵩岳效灵: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登嵩山,皇帝和身边的人都听到高呼万岁的声音出现三次,被认为是嵩山山神显灵。
(14)妃嫔媵嫱:都指宫女,嫔、嫱是女官,媵是随皇后陪嫁过来的女子。
(15)姜后:周宣王的皇后。
据《列女传》记载:周宣王有一天起床很晚,姜后就摘下头簪请罪,对周宣王说:是我不对,使君王好色而忘德,失礼而晚起。
周宣王说:是我不对,不是夫人的罪过。
于是处理政务很勤奋。
马后:汉明帝的皇后。
据《汉书》记载,马皇后穿素色衣服,饮食节俭,以作天下表率。
(16)唐放勋:指尧帝。
尧帝到华山巡视,华山封人祝愿他多福多寿多男子,称为"华封三祝",后来成为颂扬人的祝颂语。
放勋:极大的功勋,对尧帝的赞颂之词,一说放勋是尧帝的名字。
"汉太子"名:汉太子的恩泽达到四海,于是乐人谱写了四章颂歌。
据《汉书》记载,汉明帝为太子时,乐人作了四章颂扬太子德行的歌:第一章为《日重光》,第二章为《月重轮》,第三章为《星重辉》,第四章为《海重润》。
覃:达到,延及。
译文:
自古以来天皇、地皇、人皇通称为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合称为五帝。
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天下的称为王道,用武力来征服天下的是霸道。
天子是天下的主宰,诸侯是列国的君主。
五帝将王位让给有贤德和才能的人称为官天下。
三王则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子孙,故称为家天下。
陛下是对天子的尊称,殿下是对皇室宗亲的尊称。
新皇即位登基称作龙飞,臣子观见君王叫做虎拜。
皇帝的诏书称为纶音,皇后的命令称为懿旨。
椒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枫宸指皇帝住的宫殿。
天子的地位崇高尊贵,所以叫做元首,臣子左辅右弼如皇帝的手足,辅佐襄赞所以比喻为股肱。
麟之趾、龙之种都是赞誉宗藩之语,储君、储贰皆为太子的别称。
建立储君立定青宫,故称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为青宫;皇帝所用的印称为玉玺,世称为传国的国宝。
宗室的支分流派皆从皇帝推演而来;皇族的家谱称为玉牒。
太子星明亮辉煌,天下人共祝太子的生日;嵩岳山神显灵,三呼天子万岁。
神器、大宝都是帝位的代称,淑妃和贵嫔皆是宫女的等级,指皇宫里的后妃女官。
皇帝的女儿出嫁时,都是由公侯主婚的,所以有公主的称呼;皇帝的女婿是掌副车的马车,所以有驸马的官称。
县主、乡君是指极为尊贵的皇族女子;
仪宾、郡马称艳是戚党乡里的光荣,试看人世间的繁华,那及得上皇家的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