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 优秀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优秀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优秀教案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优秀教案高一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物理》必修模块物理Π第五章第二节。
平抛运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具体问题的应用,对后面斜抛等曲线运动的学习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有影响。
前面学生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习已有初步的理论基础,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平抛运动的初步特征。
运用实验探究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
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讨论。
二、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物理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2)学生刚学习过直线运动规律,对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记忆犹新;并在上一节中刚学过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对这一分析曲线运动的方法并不陌生,这为本节课在方法上铺平了道路。
三、设计理念教材直接提出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并用平抛竖落仪演示加以证实,再用频闪照片分析后给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解例题,教材直接把结论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设计了三个创思点: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什么方向的运动,由学生自己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实,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注意轨迹是曲线的原因是受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并且这两个分运动互相独立。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4)会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5)知道分析复杂运动时分解或合成运动的物理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使问题简单化。
2、过程与方法利用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入,创设矛盾所在,提出问题。
平抛运动教案 3篇

平抛运动教案3篇一、教学设计思想1、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平抛运动的情景。
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2、通过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学生建构平抛运动的规律。
而学生构建探究平抛的规律,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
3、通过多手段教学,比如实验、媒体等,呈现多信息,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4、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潜能。
二、学习任务分析1、建立平抛运动的概念,并且能理解把平抛运动进行分解的研究思想。
2、在分解平抛运动之后,学生依据实验,再结合直线运动的规律,去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在通过自己探究而得到的结果中,必然要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3、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体验合作、学习合作。
4、在学习完平抛运动之后,布置学生设计验证平抛规律是小实验。
三、学习者分析1、生活经验:全体学生对平抛运动有一定的认识,较多的学生能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知识基础:矢量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
利用这些基础,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建构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探究能力: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有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例子,学生能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条件和运动性质: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分析,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通过规律的应用,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学生归纳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3、通过分析"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和"平抛运动录像片",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成功。
教案模板平抛运动(共5篇)

教案模板平抛运动(共5篇)第1篇:平抛运动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只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重复多次实验,进行共性分析、归纳分类,达到鉴别结论的教育目的。
2.通过实验探究教学,并进行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以此渗透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
教学重点1.学会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体验平抛运动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
2.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难点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
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师演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平抛运动演示仪、平抛竖落仪、平抛水平分解仪、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等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第1课时在实验室进行)新课导入【生活再现】〖情景:〗展示多媒体Flash有声动画:在屏幕右上方事先设置好三个参数:飞机水平匀速飞行速度v机=80m/s,海面上敌船匀速航行速度v船=15m/s,飞机离海平面高度h=45m。
教师演示:当飞机飞至敌船正上方时,点击按钮。
观察到炸弹在敌船前方远处水面上“轰——”一声爆炸巨响。
师;当飞机在敌船正上方投弹时,能否击中敌船?生:(笑声)不能!师:知道如何调整战术吗?生:提前投弹!师:请哪位来试一试?(学生热情高涨,踊跃举手,教师把多媒体电脑的无线鼠标器传给一座位上的学生,学生连续操作几次,结果都没有击中敌船。
注意:这里教师有意设置v机=80m/s≠v船=15m/s,大大降低了学生“盲目”投弹的命中率。
)生:哎——(多数学生表示遗憾,刚才的热情“急剧降温”)师:看样子做一个飞行员可不容易,投弹要百发百中则更难!因为炸弹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曲线运动,今天我们把所看到的炸弹的运动就叫做“平抛运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获奖教案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解题方法。
3. 能够应用平抛运动理论解决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停表、木块、测量尺、水平面。
2. 实验教材:平抛运动的实验数据。
3. 多媒体教学资源:相关平抛运动的视频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小球从不同角度抛出后的轨迹,引导学生思考平抛运动的概念,并询问学生对平抛运动的了解。
2. 知识讲解:讲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并介绍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通过实验教材,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3. 实验操作: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平抛运动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
4. 讲解解题方法:通过讲解平抛运动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应用平抛运动理论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多个例题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应用平抛运动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6. 总结讨论:让学生总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展示他们在实验和解题中的优秀表现。
同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平抛运动的知识。
2. 自主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应用平抛运动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实验为主线,通过引入、知识讲解、实验操作、解题方法讲解、拓展应用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评价学生表现时,可以根据参与实验、解题能力、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平抛运动的知识。
《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平抛运动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
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公式。
1.2 教学内容介绍平抛运动的概念。
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
讲解平抛运动的公式。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平抛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采用公式推导法,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公式。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概念的理解。
通过公式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公式的掌握。
第二章:平抛运动的图形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画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图。
让学生能够分析平抛运动轨迹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讲解平抛运动轨迹的画法。
分析平抛运动轨迹的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解法,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轨迹的画法。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分析平抛运动轨迹的特点。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轨迹的画法。
通过观察报告,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轨迹特点的分析。
第三章:平抛运动的公式推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推导出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让学生能够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2 教学内容讲解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解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3 教学方法采用公式推导法,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基本公式的掌握。
通过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理解。
第四章:平抛运动的实际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平抛运动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抛运动情况。
4.2 教学内容讲解平抛运动公式的实际应用。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抛运动情况。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掌握平抛运动公式的实际应用。
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抛运动情况。
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平抛运动公式的应用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练习,检查学生对实际问题中的平抛运动情况的分析能力。
《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平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抛运动》优秀教学设计篇1授课课题平抛运动教材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再进行合成,从而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叠加原理,并且会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的内容较简单,得出结论也并不难,但是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运动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本节的重点是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并通过实验探索分析、归纳出其运动规律是本节的难点。
学情分析认识平抛运动采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它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学习中学生已有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个新问题。
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
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这种方法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也较多,通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这两种运动的规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2)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分析平抛运动;(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会处理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实验,完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
高中高一下册物理教案:平抛运动2篇

高中高一下册物理教案:平抛运动高中高一下册物理教案:平抛运动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熟悉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3. 能够运用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1. 平抛运动的公式推导。
2. 平抛运动的应用题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黑板、白板笔、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1. 首先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观察一个水平抛出的运动物体,引发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Step 2:理论探究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总结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利用实验数据,让学生推导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
Step 3:概念讲解1. 讲解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相关概念(初速度、水平速度、竖直速度、水平方向运动、竖直方向运动等)。
2. 教师通过课件或实例,解析平抛运动的公式。
Step 4:示范演示教师可以用实验器材或模拟器演示平抛运动的实验过程与结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抛运动的特点。
Step 5:练习巩固1. 在黑板上出示一些平抛运动的问题,让学生尝试求解。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讲解答案并解释解题过程。
Step 6: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拓展的应用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Step 7: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回答学生的疑问。
Step 8:课后作业布置与平抛运动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并整理思路。
以上是一个关于高中高一下册物理教案“平抛运动”的大致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中高一下册物理教案:平抛运动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2. 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3. 理解行星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教学重点:1. 太阳系行星的公转;2. 太阳系行星的自转。
教学难点:1. 行星的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2. 行星的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物理教科书第一册下册;2. 实验器材:地球仪模型、小球。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共6篇)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共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篇1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方案一】平抛运动演示仪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二、实验器材斜槽,铁架台,木板,白纸,小球,图钉,铅笔,有孔的卡片,刻度尺,重锤线。
三、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建立坐标系。
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gt2/2 求出小球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t ,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四、实验步骤1、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水平已调好。
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垂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
然后把重垂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
4.描绘运动轨迹: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可记录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
5、计算初速度:取下白纸,以O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
用公式x=v0t和y=gt2/2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0,最后计算出v0的平均值,并将有关数据记入表格内。
五、注意事项1、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
2、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板但不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一颗炸弹(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这些炸弹落
地前在空中组成的图线是 ( C)
A. 抛物线
B. 水平直线
C. 竖直直线
D. 倾斜直线
探究二: 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 猜 想: 可能是自由落体运动
初速度 受力情况
竖直方向 0
G
运动性质
验证方案: 比较平抛小球和自由下落小球运动情况
实验验证
学以致用
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的枪口水平对准它,为 了逃脱即将来临的厄运,它想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 但是就在它自由下落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问松鼠 能逃脱厄运吗?(不计空气阻力)
答:不能。因子弹和松鼠在竖直方向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方向的位移总是相同的,所以只要在子弹的射程内, 就一定能射中松鼠,松鼠在劫难逃。
三、平抛运动的位移
O v0 l
B
y
A
x
P (x,y)
时间为t时,物体运动到点P处
x v0t y 1 gt 2
2
位移
大小: l
x2 y2
(v0t )2
(1 2
gt 2 )2
方向: tan
y
1 gt 2 2
gt
x
v0t
2v0
例2.从0.8m高的地方用玩具手枪水平射出 一颗子弹,初速度是3.5m/s,求这颗子弹落到 地面过程中的水平距离?
vt
v
2 x
v
2 y
t a n vy
vx
(速度偏角α)
合位移
s x 2 y 2
y
x
(位移偏角θ)
研究方法:
化曲为直
采用运动的分解
----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运
动来探究
探究一: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 猜 想: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 受力情况 运动性质
水平方向 V0
不受力
验证方案: 比较平抛小球与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小球运动情况
实验验证
——实战演练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s释
二、平抛运动的速度
O v0
x
能否用
v=v0+gt
求P点的速度?
v P (x,y) x α
y
vy
v
vx v0 vy gt
速度的大小 v v02 vy2 v02 (gt)2 v02 2gh
速度的方向 tan vy gt
v0 v0
例1.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 2s末落地,求: (1)物体落地时水平速度; (2)物体落地时的竖直方向上的速度; (3)落地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θ。
四、平抛运动两个重要结论
O
y
y
x
O
Q
x
tan
vy
gt
s
vy
Pvx
tan
y
vx
1 2
vo
gt 2
gt
x vot 2vo
vt
tan 2 tan
O是水平位移的中点
OQ 2OQ PQ
OQ
2 PQ OQ
五、平抛运动的轨迹
O
x
x x vot y 1 gt2
t x
v0
y
P
2
y
y
1 2
x g(
vo
)2
g 2vo2
x2
y
ax
2
过原点的抛物线
1.平抛运动条件:具有水平初速度,物体只受重力。
2.平抛运动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 3.平抛运动的分解和规律
水平:匀速直线vy gt
x vot
y
1 2
gt 2
合速度
第二节 平抛运动
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
马永平
一、什么是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 水平方向抛出, 只在 重力 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你身边还有哪些平抛运动?请举例。 2.条件: ①有水平初速度;②只受重力
3.运动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
那么我们如何来研究平抛运动呢?
平抛运动轨迹是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