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企鹅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教案(精选14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教案(精选14篇)北师大版一班级上册《可爱的企鹅》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2.培育同学初步观看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3.通过“看图列式”,使同学学会应用数量关系分析,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重点在详细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创设情境、激发爱好(一)老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海尔兄弟》吗?海尔兄弟常常和爷爷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探险.春暖花开的这一天,海尔兄弟和爷爷又登上热气球动身了.不一会儿,热气球飘到了南极,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很多可爱的小企鹅.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1)2.这时,海尔兄弟又发觉了新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发觉了吗?小组内相互说一说,看哪一个小组发觉的问题多.3.同学运用已有学问说出图意.二、自主探究,猎取新知.(一)活动一:观看争论、学习新知1.(观看图片:可爱的企鹅1)老师:认真观看图,说说图的意思,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2.老师提问(1)想一想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老师板书:6+3=93.海尔兄弟是这样想的:“求一共有多少只企鹅,要把左、右两边的企鹅只数合起来,求总的只数,所以用加法计算.同学们,你们说海尔兄弟说得对吗?老师:海尔兄弟刚算出一共有9只小企鹅,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二)活动二:加深理解,强化新知.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2)同学:原来有9只小企鹅,有几只调皮的小企鹅藏到冰山后面去了,外面还剩5只企鹅.老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同学:有多少只小企鹅藏起来了?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认真看图,完整地说一遍图意.(2)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3)怎样算出藏起来多少只企鹅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3.小组汇报老师板书:9-5=4老师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老师:同学们真聪慧!现在海尔兄弟想请你们关心解决两个数学问题.(三)活动三:动手操作,探究规律.1.(出示图片:)老师:爷爷送给海尔兄弟两人8支铅笔,都可以怎么分?2.(出示图片:猴子吃香蕉)老师:有一把香蕉共9根,分给两个小猴吃,都有哪些分法?要求:(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2)怎样填表?把数填在书上.(3)观看争论:从表中你发觉了什么?3.小组汇报4.同学们真能干!现在海尔兄弟在大家的关心下又登上热气球动身了.(轻快的音乐)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1.老师:很快,海尔兄弟来到了热带森林,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什么?(出示图片:猴子荡秋千1、2)要求:(1)观看这两幅图,在小组内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观看后在书上独立列出算式.(3)结合算式说说图的意思.2.小组汇报3.(出示图片:小兔子)老师:在不远处,一群小兔子在草地上玩耍,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小组内先说说图的意思,再列算式计算.(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多)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好!观看图很认真,盼望同学们能像海尔兄弟一样,擅长在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并解决它.教案点评:《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爱的企鹅》 讲义

《可爱的企鹅》讲义企鹅,这些生活在南极洲和周边寒冷海域的奇妙生物,总是能以它们独特的外貌和有趣的行为吸引我们的目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企鹅的外貌独具特色。
它们大多数有着黑白相间的羽毛,就像穿着一套精致的燕尾服。
头部通常为黑色,眼睛周围有一圈白色,看起来就像戴着一副时髦的眼镜。
胖乎乎的身体圆滚滚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憨态可掬。
那短小而粗壮的翅膀虽然无法让它们翱翔天空,但在水中却能成为灵活的“桨”,帮助它们迅速游动。
企鹅的种类繁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帝企鹅、阿德利企鹅、王企鹅等。
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的大个子,身高可达一米多。
它们通常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场面十分壮观。
阿德利企鹅则相对小巧一些,性格活泼好动。
王企鹅有着鲜艳的黄色羽毛点缀在头部和颈部,显得格外高贵优雅。
企鹅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南极洲的寒冷、狂风和冰雪是它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然而,这些勇敢的小家伙们却有着独特的适应能力。
它们厚厚的羽毛和皮下脂肪能够有效地抵御严寒,让身体保持温暖。
而且,企鹅们通常会聚集在一起,相互取暖,共同抵御寒冷的侵袭。
说到企鹅的行为,那更是有趣极了。
它们的行走方式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摇摇摆摆的步伐,像是一个个穿着礼服的小胖子在努力保持平衡。
在水中,企鹅则展现出了敏捷和灵活的一面。
它们迅速地穿梭于冰层之下,捕食各种小鱼和磷虾。
企鹅的繁殖方式也很特别。
每年的繁殖季节,它们会回到特定的地点产卵。
雌企鹅产下蛋后,会将蛋交给雄企鹅,然后自己前往海洋觅食。
雄企鹅则会小心翼翼地把蛋放在自己的脚背上,用腹部的羽毛覆盖住,以保持蛋的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雄企鹅不吃不喝,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直到雌企鹅回来。
企鹅的社交行为也十分丰富。
它们会通过叫声和姿势来交流。
当遇到危险时,会发出特定的警报声,提醒同伴们注意。
而且,它们还会互相梳理羽毛,这不仅是为了保持清洁,也是一种增进彼此关系的方式。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企鹅的生存面临着诸多威胁。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企鹅》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企鹅的特点和分类。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关于企鹅的基本知识,如企鹅是鸟类,生活在南极等。
但他们对企鹅的特点和分类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并进行分类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企鹅的特点,如它们是鸟类,生活在南极,有黑白相间的羽毛等。
学生能够正确分类企鹅,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类的依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和实物,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企鹅的学习,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说出企鹅的特点,并正确分类企鹅。
2.难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类的依据。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企鹅的插图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并进行分类活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类的依据。
3.小组合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分类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企鹅的插图和实物,分类卡片,黑板。
2.学具:学生自带的动物玩具或图片,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企鹅的插图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企鹅的特点,如它们是鸟类,生活在南极,有黑白相间的羽毛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企鹅的插图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将这些企鹅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分组进行分类活动,并选代表回答。
可爱的企鹅教案

可爱的企鹅教案可爱的企鹅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可爱的企鹅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爱的企鹅教案1目标:初步了解企鹅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准备:1.制作动画片。
(一群姿态不一的企鹅在南极的雪地上嬉戏)2.企鹅头饰若干。
配班教师扮大企鹅。
3.企鹅标本一个。
过程:1.幼儿观看动画片《可爱的小企鹅》。
提问: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叫什么?小企鹅们在雪地里干什么?小企鹅们在什么地上生活?教师向幼儿介绍南极。
2.出示企鹅标本,请幼儿观察。
提问:企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有几只翅膀?它是怎样站立的?是怎样走路的?幼儿学一学小企鹅走路。
3.配班教师扮演的“大企鹅”和小朋友见面。
幼儿自由向“大企鹅”问关于企鹅的问题,“大企鹅”一一回答。
小结:企鹅身上因为有厚厚的脂肪能抵御寒冷,还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风雪中活动,所以企鹅一点也不怕冷。
4.幼儿带上头饰,到户外和“大企鹅”一起走企鹅步,跳企鹅舞。
表扬幼儿不怕冷。
建议:课后可组织幼儿画画、唱唱、跳跳、看看,进一步了解企鹅。
评价:喜欢企鹅憨态可掬的形象,乐意模仿,开心地跳企鹅舞。
可爱的企鹅教案2设计意图以动画片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关于企鹅的知识,引起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叙述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废弃物的再利用,有助于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操作步骤详细说明,易于幼儿理解与操作。
动手创作体现出幼儿的个性化。
启发幼儿创作其他物品。
活动目标:1、尝试利用纸蛋糕盘和纸等辅助材料制作小企鹅。
2、通过看图折纸和讨论的方法,掌握企鹅的基本着法。
3、产生关爱企鹅的情感。
活动重点:掌握企鹅的基本折法。
活动难点:看懂步骤图。
活动准备:企鹅的折叠步骤图、手工纸、记号笔、教师范例。
活动过程:1、小朋友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新朋友。
观看动画片《可爱的小企鹅》。
可爱的企鹅教案(精选5篇)

可爱的企鹅教案(精选5篇)可爱的企鹅教案篇1教学内容:可爱的企鹅 p36教学要求:1、学会解决简洁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预备:小图片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看图,你发觉了什么?二、争论、解决问题1、指名说说你发觉了什么?有什么疑问?2、争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3、同学独立做题。
4、集体沟通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1、拿出小图片,让同学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观看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
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嬉戏1、说清嬉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可爱的企鹅教案篇2教学内容:可爱的企鹅(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同学学会看图,述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计算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日老师带领大家去领会一番南极冰天雪地的奇观,看可爱的小企鹅一摇一摆地向大家走来了。
(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情景图)师:从图中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由这些数学信息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吗?二、探究新知1、师:这些可爱的小企鹅特别淘气,你看这是怎么了?(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其次幅图)师:是啊,冰山后面有几只呢?列式算一算,告知老师。
2、引导同学画图,列式。
3、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课本42页“练一练”四、课堂总结。
可爱的企鹅教案篇3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进一步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可爱的企鹅》教学课件

《可爱的企鹅》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可爱的动物》一章节,详细内容围绕“可爱的企鹅”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关于企鹅的基本知识,如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企鹅的特点。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企鹅生活习性的描述,如何用生动、贴切的词汇表达企鹅的特点。
教学重点:企鹅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的掌握,以及学生对企鹅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企鹅图片、PPT课件、视频资料等。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企鹅图片,引发学生对企鹅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可爱的动物是什么吗?”2. 新课导入:介绍企鹅的名称、生活地区、外貌特征等,让学生对企鹅有基本的了解。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企鹅的特点,然后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形容词、动词等描述企鹅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企鹅形象。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可爱的企鹅》2. 主要内容:企鹅的名称、生活地区企鹅的外貌特征:体型、羽毛、嘴巴、脚等企鹅的生活习性:食物、繁殖、迁徙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描述你心中的企鹅。
2. 答案要求:文字描述要求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图画要求形象生动、色彩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的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企鹅的更多资料,了解企鹅的生态保护现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024学年可爱的企鹅优秀课件

REPORTING
• 企鹅概述与特点 • 可爱企鹅成长过程 • 企鹅与人类关系及保护意义 • 可爱企鹅趣闻轶事 • 互动环节:一起学画可爱企鹅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目录
PART 01
企鹅概述与特点
REPORTING
企鹅分布及生活环境
01
02
03
南极地区
主要分布在南极洲沿岸及 附近岛屿,如帝企鹅、金 图企鹅等。
技巧指导
在绘画前,老师可以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如何掌握线条的粗细和 轻重、如何运用色彩等。
分步骤讲解绘画过程
1 2 3
步骤一 画出企鹅的轮廓。首先用铅笔轻轻勾画出企鹅的 大致形状,包括头部、身体、翅膀和脚。
步骤二 细化企鹅的特征。使用黑色细线笔描绘出企鹅的 眼睛、喙以及身体各部分的细节,如羽毛的纹理 等。
科学研究与探索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企鹅的研究 逐渐深入,包括对其生态习性、繁殖 行为、迁徙规律等方面的探索。
企鹅在生态系统中作用和价值
生态平衡维护者
企鹅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捕食鱼类、磷虾 等海洋生物,有助于维持生态平
衡。
生物多样性贡献者
企鹅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企 鹅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不同的生态 位,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贡献。
用。
生物指示器
企鹅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可作为 监测海洋环境变化的生物指示器。
保护价值
许多企鹅种类受到威胁或濒危,保 护企鹅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 要意义。
PART 02
可爱企鹅成长过程
REPORTING
孵化期:从蛋到雏鸟
01
02
03
04
企鹅蛋的特点和保护措 施
《可爱的企鹅》教学课件

《可爱的企鹅》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自然科学》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动物世界》中的第2节《可爱的企鹅》。
详细内容包括:企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行为以及企鹅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企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行为,提高学生对动物世界的认知。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企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行为。
难点:企鹅的适应极地环境的特殊生理结构,以及企鹅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企鹅图片、PPT课件、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企鹅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企鹅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企鹅的形态特征a. 外貌特征b. 生理结构(2)企鹅的生活习性a. 饮食习性b. 群居行为(3)企鹅的繁殖行为a. 繁殖时间b. 繁殖地点c. 孵化过程3. 实践活动4. 例题讲解(1)企鹅为什么能在极地生存?(2)企鹅的繁殖过程中有哪些特点?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企鹅2. 板书内容:a. 企鹅的形态特征b. 企鹅的生活习性c. 企鹅的繁殖行为d. 企鹅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企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行为。
(2)谈谈你对企鹅与人类关系的认识。
2. 答案:(2)结合课堂所学,发表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企鹅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可以更加合理,增加学生互动环节。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极地动物的生存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观看企鹅相关的纪录片,深入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置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重点:企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数学游戏
(1) 游戏准备:4人一个小组,每组9个圆片。
(2) 游戏规则: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图中的笑笑,盖住部分圆片,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盖住了几个,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游戏过程中可以从9个圆片,过渡到8个,7个,6个。
2、课本42页“练一练”
四、总结收获,渗透联系。
教学设计
内容
可爱的企鹅1课时执来自者一年级教学
目
标
1.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
2.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看图,并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42页4题
板书设计:
可爱的企鹅
5+3=83+5=88-2=6
资源
利用
课件
教后记
教学设计
集体研备教学流程设计
执教者补充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领略一番南极冰天雪地的奇观,看可爱的小企鹅一摇一摆地向大家走来了。(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情景图)
2、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由这些数学信息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这些可爱的小企鹅非常调皮,你看这是怎么了?(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第二幅图)